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9
1 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 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 论论 论论 论论 论论论论论论 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论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description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宋国君 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主要内容. 环评有没有控制住新污染源的排放? 环评有什么问题? 如何改善环评制度的效果和效率?. 环评有没有控制住新污染源的排放?. 酸雨污染加重 水污染依然严重 城市空气普遍好转. 酸雨污染加重. 上世纪 80 年代 酸性降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如重庆、贵阳和柳州等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为中性。 90 年代以来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Page 1: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

论中国环境影响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评价制度的完善

宋国君中国人民大学

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Page 2: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2

主要内容环评有没有控制住新污染源的排放?环评有什么问题?如何改善环评制度的效果和效率?

Page 3: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3

环评有没有控制住新污染源的排放?

酸雨污染加重

水污染依然严重

城市空气普遍好转

Page 4: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4

酸雨污染加重 上世纪 80 年代

酸性降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如重庆、贵阳和柳州等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为中性。

90 年代以来 酸雨区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 km2 ,到 1995 年已经占国土面

积的 40% ,中国成为继北美和欧洲后的第三大酸雨污染区。 进入 21 世纪后,如下图所示

Page 5: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5

中国近十年二氧化硫排放状况

1. 近十年来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尤其是十五期间,增速明显 2. 国家“十五”控制目标没有完成, 2005 年排放量在 2000 年基础上增加了 27%3.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增加 ,占总排放量的比重不断增大4. 2007、 2008、 2009 年排放总量有所降低,是环评的作用?!

我国近十年二氧化硫排放状况图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排放量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工业占二氧化硫排放比重

年度

Page 6: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6

1999和 2008 年全国降水 pH 年均值等值线图对比图

1. 全国降水 PH<4.5 的重酸度城市(深红色区域)比例上升明显2. 长江以南重酸雨区域己连成一片,跨区污染明显3. 酸雨污染程度整体加剧

证明二氧化硫(致酸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来源:中国环境质量公报1999 年全国降水 pH 年均值等值线图 2008 年全国降水 pH 年均值等值线图

Page 7: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7

水污染依旧严重 2007、 2008 年相继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对于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总体表述仍是“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各大流域、重点湖泊的水质总体状况基本在中度污染以上,大部分水域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

流域水污染事故依然在发生,而且呈现的面貌动辄就是重大事故,对大面积人群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并进而造成社会恐慌。

环评要改善环境质量,但是,实际没有起到作用!

Page 8: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8

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在酸雨控制、水污染防治、空气污染防治

等领域,环评的作用应当是一样的! 区别

外部性 城市空气质量,市长很关心。 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区建设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这是环保的举措!

Page 9: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9

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较好,改善速度较快

01020304050607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城市比例(可比城市)

%( )重点环保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

(%)城市的比例

GDP地区人均(元)

城市空气保护外部性较小!

Page 10: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0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

0%

20%

40%

60%

80%

100%

劣于三级 33. 1 33. 2 31. 2 26. 8 20. 2 10. 6 8. 5

处于三级 30. 4 33. 4 34. 7 31. 5 41. 2 37. 5 34. 9

优于二级 36. 5 33. 4 34. 1 41. 7 38. 6 51. 9 56. 6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Page 11: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1

大气颗粒物

0%

20%

40%

60%

80%

100%

part i cl e

劣于三级 29. 2 29. 8 21. 2 14. 3 5. 5 5. 3

处于三级 61. 6 34. 9 33. 7 33. 2 38. 9 35 31. 9

优于二级 38. 4 35. 9 36. 5 45. 6 46. 8 59. 5 62. 8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PM10 年均值 ( mg/m3 )

国家一级标准 国家二级标准 国家三级标准

0.04 0.10 0.15

Page 12: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2

二氧化硫

0%

20%

40%

60%

80%

100%

SO2

劣于三级 9. 9 9. 7 8. 5 12. 1 9. 1 6. 5 4. 4

处于三级 10. 8 19. 4 13. 9 13. 5 16. 6 16. 1 13. 9

优于二级 79. 3 70. 9 77. 6 74. 4 74. 3 77. 4 81. 7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SO2 年均值 ( mg/m3 )

国家一级标准 国家二级标准 国家三级标准

0.02 (about7.0 ppb) 0.06(about 21.0ppb) 0.10(about 35.0ppb)

Page 13: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3

环评的执行有问题吗? 环评的执行率?

做了环评,得到了批准。 大于 90 %(环境统计) 华北部分省的核查,近 6 成没有环评批复!“三同

时”验收通过率也很低(不到 30% )。 环保部门(省市)明显失灵!

通过环评的项目单位都遵守了吗? 按照环评审批要求,“达标排放”,“总量达标” 也有擅自更改的现象 环保部门部分失灵!

Page 14: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4

环评的执行有问题吗? 环评报告是按照导则做的吗?

研究不多 假定都是按照导则做的

环评导则有问题吗?符合实际吗? 扩散模式的作用有多大? 最终还是要达标排放!

环评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是否该化这么大代价? 有一定的作用,受到发展阶段、管理体制的制约。 为环评减赋? 减少超前的工作,降低费用、时间??

Page 15: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5

如何提高环评制度的效果和效率?

增加环评信息公开程度 公众监督,包括监督环保部

克服地方环保部门失灵简化价值不大的环评

Page 16: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6

增加环评信息公开程度 现在做深入的研究是有困难的

信息严重不足 公开是可能和可行的

香港 台湾 报告书全文,数据库

公众参与是如何做的? 审批文件全文 验收报告全文

Page 17: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7

克服地方环保部门失灵 依据项目的外部性程度,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利;

中央政府负责具有省际、代际外部性的环评审批。 酸雨、水污染、有毒物质、自然保护区、区域空气污

染等 划分标准不是现在的按照投资规模 对地方环保部门审批环评审查评估,至少 1次 /

Page 18: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8

简化价值不大的环评无病呻吟

扩散模式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污染源是:吨 / 年尺度,扩散有多大作用?

把成熟、清晰的项目影响归纳、公开,降低环评费用、审批费用!

Page 19: 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19

谢谢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