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14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 基基 基基基 基基 基基基基 基基 :宋

description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项目成员:潘涛 杨沫涵 程磊 指导老师:宋俊杰. 基于电磁智能寻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电源模块. 舵机驱动. 主控模块. 系统模块. 电机控制. 磁场传感. 目录. 电磁信号采集. 1. 舵机的安装. 2. 电机 PID 整定. 3. 程序算法的设计. 4. 电源模块的管理. 5. 电磁信号的采集. 现有缺点 1 、两个传感器对电磁信号的分辨率不够 2 、检测电磁信号的电路适应能力小. 改进方法 1 、增加传感器数量以及传感器间的距离,采用一字型布局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Page 1: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项目成员:潘涛 杨沫涵 程磊指导老师:宋俊杰

Page 2: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基于电磁智能寻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磁场传感

主控模块

舵机驱动

电源模块

电机控制系统模块系统模块

Page 3: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目录

1

2

3

4

舵机的安装

电机 PID整定

程序算法的设计

电磁信号采集

5 电源模块的管理

Page 4: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电磁信号的采集

现有缺点1 、两个传感器对电磁信号的分辨率不够2 、检测电磁信号的电路适应能力小

改进方法1 、增加传感器数量以及传感器间的距离,采用一字型布局2 、机械结构的改进——降低传感器的位置,增加稳定性3 、检测电磁信号电路设计问题积极请教老师意见

Back

Page 5: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舵机的安装

增长力臂

机械结构稳定

适当提高电压

缩短舵机响应时间

采取竖直安装方式

增强舵机的灵敏性

Back

Page 6: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电机的 PID 整定

KpKp———— 控制器的比例系数控制器的比例系数

TiTi———— 控制器的积分时间,也称积分系数控制器的积分时间,也称积分系数

TdTd———— 控制器的微分时间,也称微分系数控制器的微分时间,也称微分系数

模拟 PID 控制器

的控制规律

Page 7: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电机的 PID 整定

PID

Back

Page 8: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程序算法的设计

赛道中 心线

距离不 小于 60cm

赛道宽度

不小于45

cm

赛道

宽度

不小

于45c

m

赛道中 心线

距离不 小于 60cm

小S

弯虚线赛 道

工字型传感器布局:有约 40cm 前瞻,采用实时跟线的思想,舵机的偏角值是信号强度的函数。

1 、调节参数以适应不同赛道模式: 根据所能采集到的信号值的变化不同,可以单独分离出大 S 弯,十字弯模式。

2 、信号采集放在中断,与距离成正比,每 3mm 检测一回赛道信息。

舵机的控制也放在中断, 5mm 控制一次打角

方案一

在调试中多注意细节,达到预想效果。

Page 9: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程序算法的设计

赛道中 心线

距离不 小于 60cm

赛道宽度

不小于45

cm

赛道

宽度

不小

于45c

m

赛道中 心线

距离不 小于 60cm

小S

弯虚线赛 道

方案二

采用双排的传感器,间距暂定为 6cm ,距离根据调试确定值。

1 调节接收电磁信号阈值,避免受到相邻磁场的影响。

2 充分利用双排检测信号的优势,区分出不同赛道模式。

利用试验及模型构建的方法区分出大 S 弯, 135 度弯,以及小 s 弯,十字弯。以便给出舵机单位控制的偏量值及速度值

Back

Page 10: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电源模块的管理

1 舵机和后轮驱动电机都采用 7.2V供电

2 主控芯片和测速模块采用 5V 供电

3 选用 LM2940 为单片机单独供电

4 选用 LM2576-5对传感器模块供电

设计电路时考虑车模总功耗

Page 11: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注意细节:为智能车增加电路自检测指示灯及程

序调试键盘 大胆尝试,

注意总结

多向上一届请教,努力解决遗留问题 精诚合作采用无线模块:

返回智能车运行状态进行理论分析

继续探索的几点想法

Big idea

Page 12: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起止日期 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结果

2012 年 11 月 23 日—2012 年 12 月 5 日

查阅资料,借鉴以往经验,进行系统整体模块设计,探讨其可行性,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

对赛车整体设计思路有一个具体的方案。

2012 年 12 月 6 日—2013 年 1 月 5 日

根据整体模块的设计,选购核心电子元件,以及常用电子芯片,搭建一个基本的实验平台,以备后期实验调试。

一个赛车的平台

2013 年 1 月 6 日—2013年 4 月 20 日

进行赛车硬件的设计与机械结构设计。对各模块分别进行实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设计制造出一个完整的赛车。

2013 年 4 月 21 日—2013 年 7 月 20 日

熟悉软件平台,进行赛车程序设计。 设计出一整套程序

2013 年 7 月 21 日—2013 年 9 月 20 日 进行赛车整体调试。 使赛车适应各种路况

2013 年 9 月 21 日—2013 年 10 月 20 日

填写结题表,撰写解题论文和报告。 论文与技术报告各一份

研究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Page 13: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在此输入标题

输入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

““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Page 14: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基于电磁智能循迹的飞思卡尔赛车的研制

项目成员:潘涛 杨沫涵 程磊指导老师: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