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地板

15
姓姓 : 姓姓姓 姓姓 :49512015 姓姓姓姓 : 姓姓姓

description

壓電地板. 姓名 : 陳文祥 學號 :49512015 指導老師 : 蕭瑞陽. 壓電歷史. 壓電效應. 正壓電效應 : 對材料施加機械應力,在材料表面會誘發電荷。 逆壓電效應 : 外加電場於材料,材料會產生機械變形。. 正壓電效應. 逆壓電效應. 舞客賣力跳 舞廳真「來電」. 如果你覺得 荷蘭鹿特丹瓦特這家新開張的時髦舞廳氣氛頗來電,那就對了!瓦特舞廳備有新型舞池地板,能 收集舞者蹦蹦跳跳、扭腰旋轉產生的能量,轉化成電力 。這也是世上少數能產生能源的地板之一 ,但這些地板大多仍在實驗階段。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壓電地板

Page 1: 壓電地板

姓名 : 陳文祥學號 :49512015指導老師 : 蕭瑞陽

Page 2: 壓電地板
Page 3: 壓電地板

正壓電效應 : 對材料施加機械應力,在材料表面會誘發電荷。

逆壓電效應 : 外加電場於材料,材料會產生機械變形。

Page 4: 壓電地板
Page 5: 壓電地板
Page 6: 壓電地板

如果你覺得荷蘭鹿特丹瓦特這家新開張的時髦舞廳氣氛頗來電,那就對了!瓦特舞廳備有新型舞池地板,能收集舞者蹦蹦跳跳、扭腰旋轉產生的能量,轉化成電力。這也是世上少數能產生能源的地板之一,但這些地板大多仍在實驗階段。

靠這種人力工程,瓦特舞廳所需電力部分自行供應:音樂越好,大夥跳得越起勁,地板發的電越多。

瓦特自詡為第一家永續舞廳,以自產電力供應舞池中央及周遭燈光秀的用電。發電計畫顧問麥可.施密特說:「這是第一家這種舞廳,我們覺得,讓人們看到它的效用,會很有幫助。但如果下一位主人要把電力用來烤麵包,也不會有問題。」

Page 7: 壓電地板
Page 8: 壓電地板

東日本鐵道公司 (JR東日本 ) 在地板將安裝壓電元素在票口和其它區域的東京車站測試產生乘客通過門所需的電力的系統。

Page 9: 壓電地板

系統的發電能力和耐久性通過下列改良 : (1)形狀和壓電元素的佈局。 (2)藉由通過每個壓電元素傳送壓力的機制。 (3)電路。 關於每位乘客發電能力, JR東日本目標是在實驗開始時達到10W/sec然而二個月後變成初始容量的 90%。

實驗在財政 2007年 (1月 19日到 2008 3月 7 日 ) 進行,一開始達到了 1W/sec然而七個禮拜後便成初始的 2/3。

至於在財政 2006年的實驗中, 1 人通過產生的電量可使 100瓦燈泡發光 0.01秒,一整天的電量約可點燈 80分鐘,相當於 500千瓦秒(約 0.14度),初始值是 0.1W/sec和三個禮拜後是初始值的 1/3。

capacity:能量Approx:大約

Page 10: 壓電地板
Page 11: 壓電地板

1.能轉換出的電能有限2.所以供應的電流不穩定3.一雙鞋的使用壽命4.使用方式將會受到限制 , 需再配合相關一些機制

5.價格是否符合實際效益

Page 12: 壓電地板

科學家們對於奈米壓電學 (Piezoelectric nanowires) 的研究果然到了夙夜匪懈、毫不停歇的地步,最近又有一群科學家發現了從人類基本活動 - 包括走路、心跳以及血液的流動 - 發電的方法,他們利用以氧化鋅為材質的奈米電線,將這些人體平日不怎麼起眼的「日常運動」所產生的機械壓力轉成電力,而這些奈米電線甚至能移植在人類的皮膚底下,不過研究人員再三強調,對於未來商用化發展並無時間表,所以要看到人體電池滿街跑的場景,可能還要等上一等吧!

Page 13: 壓電地板

也許未來有一天,靠著寵物鼠發電的時代真的會來臨,喬治亞理工學院發現將「不規則動能轉換成電能」的方法,他們在老鼠身上放置一個微型奈米發電裝置,成功展示了動能發電的成果,根據負責的 Zhong Lin Wang教授 ( 音譯:王中林教授 ) 表示,這個奈米發電裝置能將任何「機械式的小動作」轉換成電力,也就是說,即便只是聲帶講話時的震動、旗幟被風吹起的飄動,甚至是簡單的彈手指,都能變成電。

Page 14: 壓電地板

假如各位覺得東京車站的發電規模不夠看,那麼不妨看看即將試驗的「公路發電」雛型系統 - 同樣採用壓電效應,只不過這次是將這些元件埋在公路底下,用車子「壓馬路」來發電。

研究人員預估這條公路每公里將可回收 400kW 的電力,約能供應八台小型電動汽車所需的電力。雖然說多不多,但也不無小補,只是不知道舖設這樣一條公路需要多少經費呢?

Page 15: 壓電地板

http://www.jc-ic.cn/show-1571958-1.html http://blog.51xuewen.com/snowplanet/article_6881.htm http://cai.mingdao.edu.tw/2008/gcp/modules/news/index.php?story

topic=1&storynum=2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OrRCT2CObQ&feature=related http://big5.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8-12/10/content_169

27535.htm http://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7361 http://tw.myblog.yahoo.com/jw!V4DG93OGERzfRu.MOUjTAmv2Uhu

9Kg--/article?mid=1216 http://chinese.engadget.com/tag/piezoelectric/ http://www.nytimes.com/2008/10/24/world/europe/

24rotterdam.html?_r=1&pagewanted=2 http://66.163.168.225/babelfish/

translate_url_content?.intl=tw&lp=en_zt&trurl=http%3a%2f%2fwww.sustainabledanceclub.com%2findex.php%3ft%3dnewsd%26n%3d75

http://techon.nikkeibp.co.jp/english/NEWS_EN/20081204/16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