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新申报表附表十二填报举例

9
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 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企 企企企企企 企企企企企

description

企业所得税新申报表附表十二填报举例. 政策法规科. 附表十二. 例 : 甲企业 2006 年核准计税人数 11 人,下半年核准计税人数 12 人 ,2006 年上半年核准平均计税人数 10 人 . 2006 年 1-6 月计税工资标准为 960 元, 7-12 月计税工资标准为 1600 元 . 情况一 : 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工资 1000 元 , 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工资 2000 元 .( 上半年超 960 ,下半年超 1600 ). 附表十二. ( 一 ) 按照计税工资标准计算的税前扣除限额 : 工资薪金 :11× 960× 12=126720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企业所得税新申报表附表十二填报举例

企业所得税新申报表附表企业所得税新申报表附表十二填报举例十二填报举例政策法规科政策法规科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例例 :: 甲企业甲企业 20062006 年核准计税人数年核准计税人数 1111 人,人,下半年核准计税人数下半年核准计税人数 1212 人 人 ,2006,2006 年上半年上半年核准平均计税人数年核准平均计税人数 1010 人人 . 2006. 2006 年年 1-61-6月计税工资标准为月计税工资标准为 960960 元,元, 7-127-12 月计税工月计税工资标准为资标准为 16001600 元元 .. 情况一情况一 :: 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工资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工资 10010000 元元 ,, 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工资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工资 20002000元元 .(.( 上半年超上半年超 960960 ,下半年超,下半年超 16001600))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 一一 )) 按照计税工资标准计算的税前扣除限额按照计税工资标准计算的税前扣除限额 :: 工资薪金工资薪金 :11× 960× 12=126720:11× 960× 12=126720 工会经费工会经费 :126720× 2%=2534:126720× 2%=2534 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 :126720× 14%=17740:126720× 14%=17740 职工教育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126720× 2.5%=3168:126720× 2.5%=3168 (( 假设三费的提取符合政策规定假设三费的提取符合政策规定 )) (( 二二 )) 全年计提并实发工资全年计提并实发工资 :10 × 1000 × 6+:10 × 1000 × 6+12 × 2000 × 6=20400012 × 2000 × 6=204000 元元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 三三 )) 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增额 :: 工资薪金工资薪金 :204000-126720=77280:204000-126720=77280 三项经费三项经费 :204000× 18.5%-126720× 18.5%=1430:204000× 18.5%-126720× 18.5%=1430 以上调增额在附表十二第以上调增额在附表十二第 1111 行反映行反映 ,, 同时反映在同时反映在附表四附表四 1-41-4 行第三列行第三列 .. (( 四四 )) 纳税调减额纳税调减额 :: 同时由于同时由于 20062006 年年 77 月份之后计月份之后计税工资限额调整为税工资限额调整为 16001600 元元 ,, 所以要将所以要将 7-127-12 月少扣月少扣除的工资和三项经费在附表五第十七行项下进行调除的工资和三项经费在附表五第十七行项下进行调减减 .. 即即 12× (1600-960) × 6=4608012× (1600-960) × 6=46080 元元 注意注意 :: 在附表五中的调减额要小于附表十二第在附表五中的调减额要小于附表十二第 1111行”本期纳税调增额”行”本期纳税调增额”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情况二情况二 :: 当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放的工资为当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放的工资为12001200 元元 ,, 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放的工资为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际发放的工资为 15150000 元元 ,(,( 上半年超上半年超 960,960, 下半年超下半年超 960960 未超未超 16001600))申报的填写申报的填写 :: (( 一一 )) 本期税前扣除限额本期税前扣除限额 :: 同上同上 (( 二二 )) 全年计提并实发的工资全年计提并实发的工资 :1200×10 × 6+15:1200×10 × 6+1500× 12× 6=18000000× 12× 6=180000 元元 (( 三三 )) 本期纳税调增额本期纳税调增额 :: 180000-126720=53280180000-126720=53280 元元 (( 同时调整三费同时调整三费 )) 本期纳税调减本期纳税调减 :: 12× (1500-960) × 6=3888012× (1500-960) × 6=38880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情况三情况三 :: 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 900900 元元 ,, 下下半年半年 17001700 元元 .(.( 上半年未超上半年未超 960,960, 下半年超下半年超 16001600)) (( 一一 )) 本期税前扣除限额本期税前扣除限额 :: 同上同上 (( 二二 )) 全年计提并实发全年计提并实发 :10 ×900 ×6+12 ×1700 :10 ×900 ×6+12 ×1700 ×6=176400×6=176400 元元 (( 三三 )) 本期纳税调增额本期纳税调增额 :: 176400-126720=49680176400-126720=49680 元元 (( 四四 )) 本期实际调增额本期实际调增额 :: 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未超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未超 960960 元无调增额元无调增额 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超过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超过 16001600 元,应调增元,应调增额:(额:( 1700-16001700-1600 )) *12*6=7200*12*6=7200 元元 (( 五五 )) 本期的纳税调减额本期的纳税调减额 :49680-7200=42480:49680-7200=42480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注意:如果出现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注意:如果出现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未超过发工资未超过 960960 元,下半年人均计元,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超过提并实发工资超过 16001600 元的,本期实元的,本期实际调增额应分上下半年分别计算,本际调增额应分上下半年分别计算,本期纳税调减额为按照附表期纳税调减额为按照附表 1212 计算出的计算出的本期纳税调增额与下半年实际调增额本期纳税调增额与下半年实际调增额的差额。的差额。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情况四:情况四: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 900900 元元 ,, 下半年下半年 15150000 元元 .(.( 上半年未超上半年未超 960,960, 下半年超下半年超 960960 但未超但未超 16001600)) (( 一一 )) 本期税前扣除限额本期税前扣除限额 :: 同上同上 (( 二二 )) 全年计提并实发全年计提并实发 :10 ×900 ×6+12 ×1500 ×6=16:10 ×900 ×6+12 ×1500 ×6=1620002000 元元 (( 三三 )) 本期纳税调增额本期纳税调增额 :: 162000-126720=35280162000-126720=35280 元元 (( 四四 )) 本期实际调增额本期实际调增额 :: 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未超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未超 960960 元无调增额元无调增额 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虽超下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虽超 960960 但未超过但未超过 16001600 元无元无调增额调增额 (( 五五 )) 本期的纳税调减额本期的纳税调减额 :35280:35280

附表十二附表十二

情况五: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情况五:上半年人均计提并实发工资 900900元元 ,, 下半年下半年 900900 元元 .(.( 上半年未超上半年未超 960,960, 下半下半年也未超年也未超 960960)) 在附表十二的第在附表十二的第 1111 栏无调增额,所以在附栏无调增额,所以在附表五中无调减额。表五中无调减额。 所以:在填写附表十二之前应该先计算出所以:在填写附表十二之前应该先计算出几个数据:上半年平均计提并实发的工资几个数据:上半年平均计提并实发的工资数、上半年平均计税人数、下半年平均计数、上半年平均计税人数、下半年平均计提并实发的工资数、下半年平均计税人数、提并实发的工资数、下半年平均计税人数、全年平均计税人数全年平均计税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