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17
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新 新新新新新新新 新新

description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万宁市民族中学 韩强.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这就是说,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课程改革过程以及对将课程政策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都有强有力的影响。因此,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在课程改革中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发展,是当前教师管理中的当务之急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Page 1: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万宁市民族中学 韩强

Page 2: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这就是说,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课程改革过程以及对将课程政策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方式,都有强有力的影响。因此,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在课程改革中努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发展,是当前教师管理中的当务之急。

Page 3: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一、调整自身的素质结构是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地开展。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能调整自己的素质结构。

Page 4: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1、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开展课程改革的先导。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新的教育界观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观: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育必须从关注共性、关注社会性的要求中逐步走向满足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课程观:课程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文本,而是在动态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来的体验与会话过程。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和主体。

教学观:教学已不再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

Page 5: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而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对话、共同参与、共同建构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评价观:新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而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则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甑别为主的评价观,取之以关注过程的、以质性评定为主,侧重发展的评价观。

2、形成新的工作方式。

观念的转变必须落实到行为的转变,才会产生真正的教育改革效应。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工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 1)加强与同伴的合作。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根据课题的需

Page 6: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数学、科学等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育活动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 2)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括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

( 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教师将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教师必须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

Page 7: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地利用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内外课程资源,利用网络等信息化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3、掌握新的教育技能。

( 1)课程开发的能力

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 2)对课程的整合能力

Page 8: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同是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

(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无疑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与融合,从而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Page 9: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二、发挥学校管理职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校管理职能的发挥。学校必须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促教师成为研究者。

学校要以教育科学研究为龙头,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2、构建新的教师评价体系。

正由于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作出新的调整,使之以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 1)教师素质指标。 A 、思想道德素质: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Page 10: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B 、文化理论素质:现代教育理论;文化科学素质;教学能力素质;专业发展。 C 、身体心理素质:广泛的兴趣爱好;热情诚恳;自尊自信爱自强;自我调控能力;坚强意志品质;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期望与理想;忍耐与坚持。

( 2)教师职责指标。 A 、育人管理职责:围绕办学目的和办学思想开展的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关怀;满足学生获得尊重、信任、公正待遇的要求;满足学生获得帮助的需求。 B 、教学科研职责:学习环境的组织;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 C 、协同工作职责:关系;行政工作;

( 3)教师绩效指标。 A 、育人管理成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实效;所带班级班风、学生品德好;全体学生获得了尊重、信任、公正的待遇;满足了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 B 、教学科研成效:教学氛围好;教学资料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准备充分;教学任务适当;教学方式方法恰当;学业成绩评定科学;遵守教学纪律;教科研成绩显著。 C 、协同工作成效:教学关系融洽;工作关系协调;参与教研组、学校等组织的相关工作。

Page 11: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三、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一)对教育理念的要求

(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对能力的策略要求

Page 12: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一 )对教育理念的要求 教育理念是教师素质中起导向作用的部分,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教学行为。

(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核心理念,也是成为教师素质的基本理念。

( 2)树立“平等参与”的教师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职教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解决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 3)树立“互动、互通、互补”的教学观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教师教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Page 13: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 4)树立“开放、灵活”的课程观

传统教材,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的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然而新课程不再可以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

(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对教师知识结构要求,一是专业知识;二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三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做好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新课程对教师通识知识要求越来越广博。专业知识要向相关的专业知识延伸,教育专业知识要求将不断拓展。

(三)对能力的策略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新的能力,如合作能力,惧和处理信息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力。对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能力。

Page 14: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四、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规范素质

(一)基本素质

(二)修养素质

Page 15: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一)基本素质 1 、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职业道德,讲究仪表礼仪,处处为人师表。

2 、穿戴整洁,发式适合,端庄大方,穿戴、化妆符合职业身份。 3 、按时上、下班,遵守坐班制度,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学校请假,并把工作安排好。 4 、使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使用职业语言,说话注意身份,注意场合,切忌用粗言恶语伤害他人。 5 、参加各种会议、政治学习、听课、讲座活动时,应讲究礼仪,不迟到、不早退,不交头接耳,不随意进出会场,不看与会议无关的书报,做好会议记录。 6 、爱护学校公物,精心保护电教器材、教具等,注意保持办公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

7 、真正做到上课及各种会议不打手机。

Page 16: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二)修养素质 1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讽刺学生。

2 、与学生谈话要用热情的语调,鼓励的眼神。既严格要求,又避免简单粗暴,不训斥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 、保持良好的心境,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得向学生发泄怨气而影响工作,损害自己的形象。 4 、教态亲切,声情并茂,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风度。 5 、坚持正面教育,不准以罚代教。

6 、保持校园和办公室的安静,轻声说话,轻步走路,不打扰他人工作、学习。 7 、尊重他人,团结同事,诚恳待人,礼貌相处,不议论、不传播别人隐私,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奋发向上。

8 、接待家长和来宾,要热情有礼,起立送迎。不勉强家长为自己办私事。

Page 17: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教师要面对这场改革,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不断反思,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