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8
林林林林林林林林林林 林林林 林林林 2009.10.16 2009.10.16

description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肖笃宁 2009.10.16. 1. 求学期间(1954—1958). 林先生给我们班讲授“中国自然地理”一周授课 4 小时,是我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他对中国各个自然区的特点如数家珍,特别强调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整体地分析,融地貌、气候与生物为一炉。林先生的讲课风格简洁明快、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布置作业不多;我们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课下却较少花费精力。但当时打下的基础毕竟是深厚的,这要归功于林师的循循善诱。. 2. 毕业后到 1982 年.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Page 1: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肖笃宁肖笃宁2009.10.162009.10.16

Page 2: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1. 求学期间( 1954—1958 ) 林先生给我们班讲授“中国自然地理”一周授课 4 小时,是我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

他对中国各个自然区的特点如数家珍,特别强调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整体地分析,融地貌、气候与生物为一炉。林先生的讲课风格简洁明快、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布置作业不多;我们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课下却较少花费精力。但当时打下的基础毕竟是深厚的,这要归功于林师的循循善诱。

Page 3: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2. 毕业后到 1982年 科学院综考会组织的一次全国土地类型图编制会议上,林先生、李孝芳和陈传康先生都出席了。

我同 3 位老师有一个历史性的合影,见证了北大地理系从事自然地理研究的几代学人在文革中的难得聚会。当时林先生身体已不大好,但谈锋仍健,向我介绍了他对北京山区土地类型的研究成果。

Page 4: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Page 5: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3. 1985年我从美国进修归来 接受研究所创建新学科的任务,开始关注新兴的景观生态学。

这时林先生在 1983年的《地理译报》上连续发表了 2 篇译文:特罗尔的“景观生态学”和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成为我最初学习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教材。这两篇文章也是国内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文献,它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从而开始了把生态学和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方向。

Page 6: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4. 1989年 为筹备召开全国第一届景观生态学术会议,我到北大朗润园林先生家请教。

林先生其时已重病在身,身体虚弱,但仍抱病与我见面,亲切晤谈,对于我所将主持召开的景观生态会计划十分支持。林先生表示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已不能去沈阳参会,但热烈期盼会议成功并承诺为会议论文集写序言。

Page 7: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首届全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 ,林先生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贺信,由他的博士研究生秦其明在大会宣读。信中写道:

“金秋季节,正是收获季节,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届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这是大家在景观生态学领域里长期开垦、辛勤劳作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一直希望在中国广泛开展景观生态学术研究,并期望成立一个景观生态学术组织。中国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地理学和生态学相互结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为中国景观生态学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一件值得欢庆的事情。

景观生态学蓬勃发展,必然会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并对景观建筑、环境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Page 8: 林超先生和景观生态学

5. 就我个人而言林先生的指导和教诲,林先生的支持

和鼓励是我得以在近 20年间推动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发展的巨大动力。尤为可喜的是,在林先生的弟子中有多人投入到景观地理和景观生态的学术方向,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以自己能成为这个梯队的一员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