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簡介

41
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 一、 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基基基 、: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基 、: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 、、 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 ...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 基基基基 、:、 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 、。 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

description

基金會簡介. 一、經濟補助 二、社區教育宣導:出版各式文宣品 三、建立早產兒健康保護網:居家護理小 組、早產兒醫療訓練中心、出院追蹤檢查工作 、 早產兒防治 ... 等。 四、醫療團隊教育訓練:舉辦、協辦各類 講座、國外考察、代訓。 五、學術研究 六、籌募基金. 居家護理小組服務項目. 一、輔導全國相關醫療院所施行 早產兒個案管理及追蹤訪視 二、提供電話諮詢服務 三、家庭訪視 四、提供相關醫療資訊及衛教資料 五、個案轉介及社區資源提供 六、建立早產兒父母聯絡網 七、成立早產兒父母支持團體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基金會簡介

Page 1: 基金會簡介

基金會簡介一、經濟補助二、社區教育宣導:出版各式文宣品三、建立早產兒健康保護網:居家護理小 組、早產兒醫療訓練中心、出院追蹤 檢查工作、早產兒防治 ... 等。四、醫療團隊教育訓練:舉辦、協辦各類 講座、國外考察、代訓。五、學術研究六、籌募基金  

 

Page 2: 基金會簡介

居家護理小組服務項目一、輔導全國相關醫療院所施行 早產兒個案管理及追蹤訪視二、提供電話諮詢服務三、家庭訪視四、提供相關醫療資訊及衛教資料五、個案轉介及社區資源提供六、建立早產兒父母聯絡網七、成立早產兒父母支持團體 八、早產兒居家照護教育宣導

Page 3: 基金會簡介

早產兒居家照顧早產兒基金會

居家護理師李幸齡

Page 4: 基金會簡介

一、早產兒相關概念 二、因早產所衍生的器官問題 三、出院前準備四、居家照顧重點五、動作發展評估六、居家護理小組服務項目

Page 5: 基金會簡介

早產兒相關概念早產兒定義•出生週數≧ 20週< 37週低出生體重兒定義•出生體重< 2500公克 •重要器官未完全成熟,外界適應力不佳

•腦與神經、肺、腸胃、視聽力、免疫*不是所有早產兒都會面臨所有的問題,而且每一種問題都有程度上的不同

*出生週數及體重越小,越容易出現器官的問題,影響的程度也可能越嚴重。

Page 6: 基金會簡介

因早產所衍生的器官問題

腦及神經系統的問題 腦室出血 → 腦室擴大 腦室白質軟化 腦室出血發生率 : < 1000 gm 或 < 26 週 50%~60% < 1500 gm 或 < 32 週 10%~20% *呼吸暫停 *肌肉無力或過緊 *對外界刺激敏感性增加

Page 7: 基金會簡介

因早產所衍生的器官問題 肺部問題 呼吸窘迫症 →慢性肺疾病 →易呼吸道感染 出生 <26 週呼吸窘迫發生率高達九成以上

腸胃問題 壞死性腸炎 → 餵食後容易腹脹

腹肌發育問題 臍疝氣、腹股溝疝氣

Page 8: 基金會簡介

因早產所衍生的器官問題

視力問題 視網膜病變 → 視網膜剝離 斜視、弱視、青光眼、深度近視 聽力問題 輕度 55~69db 中度 70~89db 重度 90db

Page 9: 基金會簡介

出院前準備 出院的時機及條件 不同體重的早產兒平均住院天數

*一般醫院會在體重2000~2200公克時讓早產 兒出院 *大部分可出院的早產兒都不致有嚴重的照顧 問題,可如足月兒一般的照顧,但應比足月 兒付出更多 『細心』 和 『耐心』。

<1000 gm 1000~1500 gm 1500~2000 gm

約 80 天 約 50 天 約 28 天

Page 10: 基金會簡介

出院前準備

一般性物品 照顧技巧學習 儀器租借 相關資料收集 心理準備

Page 11: 基金會簡介
Page 12: 基金會簡介

居家照顧重點

居家環境適應特性

食量減少 排泄紊亂 日夜顛倒 睡眠混亂 這些適應問題會出現在回家後 3~4天右,約一星期後,嬰兒就會調節出自己的規律。

Page 13: 基金會簡介

一    餵食1          母奶 /牛奶餵食方式2          奶粉選擇3          奶粉的沖泡           奶瓶消毒5          奶嘴選擇6          注意事項(溢吐奶的處理及預防)7          奶量表(是否給水?)

居家一般照顧

Page 14: 基金會簡介

奶量表體重﹙公斤﹚ 每 3小時餵奶 每 4小時餵奶

2 45-65ml 60-90ml

2.5 55-70ml 75-90ml

3 65-85ml 90-110ml

3.5 75-95ml 100-130ml

4 90-110ml 120-150ml

4.5 95-120ml 130-165ml

5 105-130ml 150-185ml

6 120-140ml 180-220ml

Page 15: 基金會簡介

母奶的保存

室溫下 6~ 10 小時

冷藏室(早產兒不超過 2天)

5天

冷凍室 3~ 4個月

華氏冷凍室 6~ 12 個月

Page 16: 基金會簡介

體溫調節  1 、 體溫測量 2 、適當穿衣 3 、體溫過高或過低的處理方式

溫度 所需衣物27度以上 一件上衣加尿褲即可

24~27度 一件上衣加一件薄外套

22~24度 一件紗布衣、一件棉衣,再加一件長的外袍

22 度以下 除紗布衣、棉衣、長外袍外,再加一件毛毯及帽子

Page 17: 基金會簡介

體溫調節:

*易隨外界環境改變(皮下脂肪、汗腺) *體溫過高 37.5 -- ℃ 減衣服被蓋 38.0 -- ℃ 溫水拭浴、水枕使用 38.5 -- ℃ 給藥或就醫

Page 18: 基金會簡介

沐 浴

時間選擇 環境準備 注意事項 排 泄

排便觀察 便祕處理 腹瀉處理

Page 19: 基金會簡介

預防注射 ( 公費疫苗 )接 種 注 意 事 項 接種禁忌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

若母親 HbsAg(+) HbeAg(+) ,不論體重多少,均應注射。

有窒息、呼吸困難、心臟機能不全、昏迷或抽痙、發燒等嚴重病情者。

卡介苗( B.C.G )

1. 早產兒要等到體重大於 2500 公克,才可注射卡介苗。2.注射後 10~14 天,注射部位呈一小紅痂,微痛癢,但不會發燒。 4~8 週會變成膿泡或潰爛,不必擦藥或包紮,但注意勿磨破。萬一不小心弄破,只須擦乾,保持乾燥即可。平均 2~3 個月會自行癒合乾燥,痂皮脫落,留下個小小的疤。3.部份嬰兒可能在注射同側腋窩的淋巴腺會腫大,應無大礙,於健康檢查時告訴醫師,並照醫師指示吃藥,會漸漸消退;如腫大厲害,有化膿現像時,注意勿擠破,最好帶去醫院請教小兒科醫師。

1.發高燒。2.患有嚴重急性症狀及免疫功能不全者。3.出生時伴有其他嚴重之先天性疾病。4.新生兒體重低於 2500 公克時。5.可疑之結核病患,勿直接接種卡介苗,應先做結核菌素測驗。6.嚴重濕疹。

B型肝炎疫苗(HBV)

1. 早產兒體重達 2000~2200 公克時,開始施打第一劑 B 型肝炎疫苗。2.早產兒體重未達 2000~2200 公克,但出生一個月後即可注射。

1.出生後觀察 48 小時,認為嬰兒外表、內臟機能及活動力欠佳者。2.有窒息、呼吸困難、心臟機能不全、嚴重黃疸 ( 血清總膽色素大於 15mg/ml) ,昏迷或抽痙等嚴重病情者。3.有先天性畸形及嚴重的內臟機能障礙者 。

Page 20: 基金會簡介

三合一︰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D.P.T)

1. 早產兒在出生後滿二個月就可接種第一劑,依序接種。2.若早產兒出院時已超過兩個月,則在出院後即可安排接種。3.注射部位不可揉,只須在回家後熱敷按摩,以減輕紅腫熱痛、結硬塊現象。注射 1~2 天內,可能會有發燒現象,若肛溫在攝氏 38.5 度以上,須給退燒藥,每 6 小時一次。4.若持續發燒 3天以上,或有其他特殊反應,應立即就醫。5.痙攣者只打白喉、破傷風疫苗。6.注射計劃若因故中斷,只要相隔時間不超過六個月,均視為有效,不必從頭開始。

1.發高燒。2.患有嚴重疾病者,但一般的感冒不在此限。3.病後衰弱,有明顯的營養不良。4.患有心臟血管系統疾病、腎臟、肝臟疾病者。5.患有進行性痙孿症或神經系統可能有問題者,但已不再進行的神經系統疾病,如腦性麻痺等,則不在此限。

口服小兒麻痺疫苗(Polio)

1.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前、後半小時不可吃或喝任何東西。2.腸胃病患者,最好延緩服用。

麻疹疫苗 1.可輕揉,大部份無特殊反應,少數於接種後 5~12 天會有輕微發燒或出現少量紅疹,但很快就會消失,可多喝開水,並應慎防感冒,避免接觸病患或出入公共場所。2.注射後 1~2 天若有發燒應立即就醫。3.曾經注射過免疫球蛋白、血漿或輸血,則要等三個月以後才能接種麻疹疫,以免疫苗失效。

對蛋白有立即型過敏反應( anaphylaxis )者,應該避免接種麻疹疫苗。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疫苗 (M.M.R)

與麻疹相類似

日本腦炎疫苗 局部的紅腫、硬塊與疼痛,全身的發燒、頭痛與倦怠感,約 2-3 天內消失。

Page 21: 基金會簡介

預防注射 ( 自費疫苗 )疫苗種類 接 種 時 間 注 意 事 項 接種禁忌b型流感嗜血桿菌 (H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疫苗

一歲以內的嬰兒,可以依照2、4、6個月個接種一劑,並於 12-15個月追加一劑。一歲至五歲之幼兒,只要接種一劑。

注射部位的紅腫與疼痛現象。這些反應都很輕微,而且大多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四小時。發燒與煩躁不安等全身性副作用的發生率極低。

新型三合一白喉、破傷風、純化之百日咳抗原疫苗

同接種卡上三合一接種時間

其將百日咳桿菌的有效免疫成分純化,可減少發燒的副作用,若接種傳統三合一有發高燒等反應之嬰幼兒,可改接種此疫苗。

四合一:白喉、破傷風、純化之百日咳抗原疫苗 (DTaP) 、 B型流行感冒嗜血桿菌疫苗

在年齡 2 、 4、 6、 18 個月大各注射一劑

同接種卡上三合一之注意事項。 同接種卡上三合一之接種禁忌

五合一白喉、破傷風、純化之百日咳抗原疫苗 (DTaP) 、 B型流行感冒嗜血桿菌疫苗、小兒麻痺疫苗

在年齡 2 、 4、 6、 18 個月大各注射一劑

同上 同上

Page 22: 基金會簡介

疫苗種類 接 種 時 間 注 意 事 項 接種禁忌

流行性感冒疫苗 (Influenza vaccine)

滿 6 月大,於每年秋天施打

六個月以上才可施打,六個月至三歲給予半劑。有少數人會有輕微發燒,注射地方會出現紅腫或疼痛。

1.對蛋白或新黴素及福馬林過敏者。 2.發燒、慢性進行性疾病。 3.六個月以下的嬰兒。

水痘疫苗 美國最近已經正式建議所有十二個月以上的兒童都應該接種這種疫苗,可以與 MMR 疫苗一起在十五個月的時候同時接種,目前國內已經有這種疫苗。

注射部位輕微不適,少數可發生皮疹,全身性副作用極少。

1. 嚴重發燒的病患。2.對 Neomycin(新黴素 ) 全身性過敏者。

肺炎鏈球菌疫苗(詳見下頁 )

注射後有些寶寶會輕微發燒注射部位輕微紅腫

Page 23: 基金會簡介

肺炎鏈球菌什麼是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氏陽性厭氧菌,在呼吸到中為正常菌種,但在 2歲以下幼兒或 65歲以上老人,或免疫功能較低者,常造成不同程度感染。主要造成肺炎中耳炎,甚至造成敗血症及腦膜炎。是學齡前兒童嚴重致死性肺炎及膿胸的主要原因。傳染途徑幼童鼻咽腔本身帶有肺炎鏈球菌當免疫力降低時,細菌就從呼吸道或血液侵襲器官引發兒童中耳炎 <最常見 > ,敗血症,菌血症肺炎及腦膜炎。飛沫傳染肺炎鏈球菌會經過咳嗽打噴嚏時,從口部或鼻子發出的飛沫或接觸受感染飛沫污染之物品傳播。

肺炎鏈球菌的潛伏期會陰極並不同而有差異最短的是 1~3天,好發季節是冬季及春季。

Page 24: 基金會簡介

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因廣泛抗藥性,故感染後用藥需審慎治療。

防範方法預防勝於治療,對於避免肺炎鏈球菌感染最積極有效的方法就是施打疫苗,尤其對於幼童容易遭受細菌侵襲,特別需要接種疫苗以產生免疫力,有效預防感染。此外,疫苗的接種有助於細菌抗藥性的控制,促使人體產生免疫力,在感染後可降低發病機會減輕症狀,不易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可以減低抗生素的使用。世界衛生組織及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比利時、德國及美國等皆已建議注射兒童肺炎鏈球菌疫苗,在美國及澳洲是全面免費接種。

疫苗種類23價肺炎雙球菌疫苗23價肺炎雙球菌是針對 2歲以上的小朋友所要施打的疫苗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是專門設計給新生兒施打的疫苗

Page 25: 基金會簡介
Page 26: 基金會簡介

預防感染 洗手 餵食母乳 施打預防針 奶瓶消毒至六個月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隔離感染者 限制訪客

Page 27: 基金會簡介

睡眠睡眠週期淺睡期 轉換期

深睡期 安靜警覺期

活動警覺期 哭泣

Page 28: 基金會簡介

睡眠

睡眠需求

日夜顛倒哭鬧之安撫方式

年齡 夜間睡眠時間 日間睡眠時間 總睡眠時間

一個月大 8.5 7 15.5

三個月大 10 5 15

六個月大 11 3.25 14.25

九個月大 11 3 14

一歲大 11.25 2.5 13.75

二歲大 11 2 13

三歲大 10.5 1.5 12

Page 29: 基金會簡介

給藥方式

矯正年齡的概念年齡算法,分為:1.實際年齡( choronological age ):從出生日開始算的年齡。2.矯正年齡 (corrected age):以母親的預產期開始算。 例如:一個早產兒的出生日期為 4 月 1日,母親的預產期為 7 月 1日,現在日期為 10 月 1日,其實際年齡及矯正年齡分別為?

*實際年齡: 10 月 1日- 4 月 1日= 6 個月 *矯正年齡: 10 月 1日- 7 月 1日= 3 個月

Page 30: 基金會簡介
Page 31: 基金會簡介

追蹤檢查一、新生兒科:生長發育、動作發展二、耳鼻喉科:聽力檢查三、眼科:視網膜、視力追蹤四、心智科:認知、社會互動五、動作發展評估量表六、生長曲線圖

Page 32: 基金會簡介
Page 33: 基金會簡介

動作發展評估

Page 34: 基金會簡介

動作發展評估

Page 35: 基金會簡介

動作發展評估

Page 36: 基金會簡介

動作發展評估

Page 37: 基金會簡介

動作發展評估

Page 38: 基金會簡介

動作發展評估

Page 39: 基金會簡介

特殊問題照顧

一、呼吸問題:

呼吸暫停 慢性肺疾病 ---儀器攜帶使

用 拍痰及姿位引流二、造廔口護理三、胃食道逆流 --- 鼻胃管餵食四、疝氣觀察處理

 

Page 40: 基金會簡介

參考資料

早產兒基金會 (2006) 。早產兒居家照護手冊( 醫護篇 )

台北榮民總醫院 小兒感染科 湯仁彬主任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

Page 41: 基金會簡介

謝 謝 聆 聽敬 請 指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