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课

35
第第第 第第第第 曹曹曹

description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 曹雪芹. 导入新课. 周汝昌说如果你想了解中华文化,最为简便的方式就是读 《 红楼梦 》 。读懂了 《 红楼梦 》 ,就读懂了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 探春理家 》 ,加深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曹雪芹. 曹雪芹 ( 约 1715 ~ 1763) ,名沾,字梦阮,出身贵族世家,经历了一个封建富豪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故居. 《 红楼梦 》 介绍. 《 红楼梦 》 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 《 红楼梦 》 介绍.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三十一课

Page 1: 第三十一课

第三十一课探春理家

曹雪芹

Page 2: 第三十一课

导入新课 • 周汝昌说如果你想了解中华文化,最为简便的方式就是读《红楼梦》。读懂了《红楼梦》,就读懂了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春理家》,加深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Page 3: 第三十一课

曹雪芹•曹雪芹 ( 约 1715 ~ 1763) ,名沾,字梦阮,出身贵族世家,经历了一个封建富豪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

Page 4: 第三十一课

曹雪芹

Page 5: 第三十一课

曹雪芹

Page 6: 第三十一课

曹雪芹故居

Page 7: 第三十一课

《红楼梦》介绍《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作,后40回据说由高鹗续写。

Page 8: 第三十一课

《红楼梦》介绍•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Page 9: 第三十一课

《红楼梦》介绍•《石头记》•《金玉缘》•《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Page 10: 第三十一课

《红楼梦》思想内容• 作品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热情地讴歌了青年男女呼唤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民主主义精神。

Page 11: 第三十一课

红楼梦人物关系简表

Page 12: 第三十一课
Page 13: 第三十一课

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 贾元春、贾迎春、• 贾探春、贾惜春、• 李纨、 妙玉、 • 史湘云、 王熙凤、 • 贾巧姐、秦可卿。

Page 14: 第三十一课

贾探春

Page 15: 第三十一课

贾探春

Page 16: 第三十一课

探春吟句

Page 17: 第三十一课

探春剧照

Page 18: 第三十一课

探春主要活动事件介绍•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Page 19: 第三十一课

探春的理想、抱负和见解录言 •第三十七回:探春给宝玉的花笺上写着:”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Page 20: 第三十一课

探春的理想、抱负和见解录言 •第五十五回: 探春对自己的生母赵姨娘说到:“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Page 21: 第三十一课

探春的理想、抱负和见解录言 •第七十四回 :探春对王熙凤等说:“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Page 22: 第三十一课

情节线索梳理 •第一部分:(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写理家的主要内容安排。 •第二部分:(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余者任凭你们采取了去取利, 年终算帐)写理家的有关人员安排。 •第三部分:(探春笑道——我们再要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写理家的年终利益的分配安排。

Page 23: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的主要内容概述•探春理家过程中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支付赏银,秉公执法。•第二是蠲免费用,节约开支。•第三是实行承包,开辟财源。

Page 24: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的意义 探春就象是黑铁屋子中吹进的一缕清风,她能看出这个家族的未来走向,在极力为它开出疗救的良方。

Page 25: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的局限性•一是理家的权力有限。•二是改革的成果有限。•三是改革的范围和影响有限。•四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有限。

Page 26: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同是理家之事,因为目的不同,条件不同,人物表现出的胆识和勇气也不同,与王熙凤相比,探春的豪气和勇气可见一斑,她的胆量更是怎一个“敢”字能够说得尽 !

Page 27: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第二步,是从事件的过程出发,比较两人理家的异同,对比理家方式方法,彰显人物个性特点,突出探春一个“智”字。

Page 28: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 在解决复杂矛盾事件上,两人方式截然不同。探春是遇到矛盾迎着走,正人正己,不避亲疏。• 凤姐则是遇到矛盾绕着走,八面玲珑,权谋一流。

Page 29: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 在处理关系尤其是与人合作关系方面,两人也各不相同。探春精于合作,善于协商,博采众长,深孚众望。• 凤姐是杀伐决断,独断专行,严刑峻法,天怒人怨。

Page 30: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 在争取经济利益的问题上,两人更有天壤之别。探春理家,考虑的是大家的经济利益,开源节流,兴利除弊,凭借的是惠泽家族众人的情和理。• 凤姐行事,着眼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权钱交易,假公济私,依靠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和权。

Page 31: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在理家方式方法上的差异,既体现了各自的个性特征,更体现了探春高于王熙凤的果敢、精明和清正,这就是探春的“智”,为人处事,身正为上,公心为上,这点上,探春比凤姐高明许多。

Page 32: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个重“理”,一个重“管”,它们的最大不同是 :一个具有改革和创新性质,一个只是治理和整顿的性质。

Page 33: 第三十一课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探春理家的结果是不了了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则是大获成功,这与她们的权力基础和地位是否稳固有关,与她们是否为醉生梦死、愚钝庸碌的当权者的切身利益着想有关。

Page 34: 第三十一课

思考与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再阅读《红楼梦》第 55 回、 74回中描写探春的部分,试写不少于500字的探春形象分析。•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Page 35: 第三十一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