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力

13
對話力化衝突為合作的神奇力量 Tha Magic of Dialogue: Transforming Conflict into Cooperation 序 , 第 1~3 章 林為宇

Transcript of 對話力

Page 1: 對話力

對話力化衝突為合作的神奇力量

Tha Magic of Dialogue:Transforming Conflict into Cooperation

序 , 第 1~3 章林為宇

Page 2: 對話力

序 曾志朗 : 語言是天生 , 說話卻需學習 . 對話入

門書 . 對話三特質 : 平等 , 同理 , 懸掛假設 . P8

費樂理 : “ 石頭湯” , 真誠的對話 . P12 陳文良 : “United Way”, “Community Impact”,

“Common Good” ,Dia-logue : 穿越 (dia) 字面涵義 (logos). P16

文魯彬 : 延續 90 年代‘組織學習’的風潮 . 對話的必須要件以人的感覺與態度為中心 ( 三原則 ). 破壞社會經濟與自然生態者 , 反而先懂得對話技術 . P20

Page 3: 對話力

序 ( 續 ) 湯斐力 : 公共議題參與 , 協商與決策 . + P24 江惠蓮 : 4 技巧 : 用‘我’表達自己 , 專心聆聽 ,

適當發問 , 不用‘你’指責對方 . 三要素 . P32 李明芬 : 三個特質 . 心智坑洞或盲區 . 沒有習

慣性防衛的真誠的‘深度對話’—詩的方式(Poetic Approach). P34

吳咨杏 : Dia-logue : 穿越 (dia) 字面涵義(logos). 實踐者 (Dialogue practitioner) 的大衛. 波恩 (David Bohm), ‘ 深度匯談’的威廉 . 伊薩克 (William Isaacs) 是先驅者 . 對話與討論 , 爭辯 , 審議的區隔是三個原則 . P40

Page 4: 對話力

Part I 對話的意願 : 為什麼需要對話第一章 克服對話不足的狀態 ?

[Story] 冷戰的終結 P50 [Story] 矽谷高科技公司的‘週末靜修營’

P51 對話的兩個目的

強化人與人的關係 解決問題

什麼是對話 ? 韋氏大字典 : 對話的目的為‘尋求相互理解與和諧 ’ , 沿用但不強調‘和諧’

Page 5: 對話力

第一章 克服對話不足的狀態 ?( 續 ) [Book] 哲學家馬丁 . 布伯 (Martin Buber) 的經

典作品 [ 我和你 ](I and Thou) P56 真正的對話

真誠的敞開心扉 , 為對方設想 不會選擇性的忽略我不同意的說法 不會不專心聆聽你說的話 , 或急於構思反駁 不會企圖強調我的偏見 我完全‘接收’你的看法 , 最深層的態度與你的看法交流 雙方將對方的看法內化 , 加強彼此的了解

對話就是一種精神存在 (Being) 生命本身就是一種會面的型態 , 而對話就是我們會

面的‘橋樑’

Page 6: 對話力

第一章 克服對話不足的狀態 ?( 續二 ) 一項被疏忽的技能–大家不認為對話要學習

[Story] 一所長春藤大學的故事 P61 [Story] 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故事 P63

我的個人經驗 重要先驅者

物理學家大衛 . 波恩 , 發現最具創意的想法是透過對話產生的 哲學家馬丁 . 布伯由神秘學角度討論人與神的對話 管理學大師彼得 . 聖吉之“第五項修練” 管理學大師威廉 . 伊薩克 外交官哈洛 . 桑德斯 俄羅斯社會觀察家及文化評論者米克翰 . 巴赫亭對於文學中的對話

美國的民主運作成功範例 P67 不完整的資訊 ( 事實 / 真相 ) 主要依靠與其他人的對話與討論的互動 以感受是否合理 ( 價值觀 ) 來判斷

Page 7: 對話力

二度降臨 The Second Coming

威廉 . 巴特勒 .葉慈 P72

舉凡有是者皆崩潰 ; 中央失勢 ; 全然混亂橫流於人世

之間 ; 上焉者再無信念 ; 下焉卑劣 ; 滿滿充斥著賁張激情 ;

Things all apart;The center cannot hold;

Mere anarchy is loosed upon the world,…

The best lack all conviction, while the worst Are full of passionate

intensity.

Page 8: 對話力

Part II 對話的技巧 :對話的策略第二章 為什麼對話如此獨特 ?

拆解四個‘ D’ 的異同 Debate爭辯 與 對話相反 Discussion 討論 : 與對話近似 , 但三原則不齊備 Deliberation審議 : 是一個思考與省思的型態可與其他模式並存 Dialogue 對話 :不一定要是兩方 (di-) 的 , 其三原則 ( 要素 ):

平等待人 , 對話中並無階級或權利 (力 ?)等強制的影響因素 P87

[Story] 羅傑斯與病患 ;[Movie] 第一武士 /亞瑟王與圓桌武士 具備同理心聆聽別人 讓假設浮出檯面

當生命中重要的假設被攻擊時 , 會覺得是對方在做人身攻擊 所以要讓判斷的動作停止 , 同時讓假設浮上檯面 大家感到處於安全的對話空間

[策略一 ] 首先檢查對話的三大要素是否存在 .

Page 9: 對話力

第二章 為什麼對話如此獨特 ?( 續 )出自對話實踐者 (practitioner) 馬克 . 葛容 (Mark Gerzon) P84

爭辯 對話假設這當中有正確的答案 , 而且你知道正確的答案

假設許多人知道部分的答案 , 可以一起找出解決方案

爭鋒相對 : 參與者試圖證明另一方是錯的

合作無間 : 參與者一起合作 , 找出共有的想法

重點是贏 重點是探討共同點聆聽對方 , 找出對方的錯誤 , 以便反駁對方的論述

聆聽對方 , 企圖了解對方 , 聽出意義與共識 .

將假設當作事實 讓假設浮出檯面 , 重新審視批評對方的看法 重新評估所有的觀點捍衛自己的立場 , 反駁對方的想法 承認對方的想法可以讓自己更進步找出瑕疵點 , 打擊對方 找尋優點 , 尊重對方的立場找到驗證自己立場的結論或支持 發現新的做法 , 而不是單純的作結

Page 10: 對話力

第三章 一段價值十億美元的對話 幫別人做巨額投資

[story] 大型跨國企業的退休金委外投資 P94 “ 如何精密運算出風險的比例 ?” 基金公司要求特別會議 , 並提出新投資方式 調整後的投資在次一年多收入了十億美元

這段對話引發的學習 有形與無形的成果

有形 : 促進大家達成重要的目標 無形 : 加深互信 , 參與者之間感情更加濃厚 , 彼此更了解 ,

營造出更好的氣氛… 你必須促成對話—不會自然出現

作者的董事會經歷 : 1 次對話 /8 年 or 1 次對話 /30 次會議 這次的對話是一個‘無知’的問題展開的

Page 11: 對話力

第三章 一段價值十億美元的對話( 續 )

讓步 要等到有人願意讓步 , 對話才能開始 這位委員提問的態度非常友善

對等與同理心是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 將單純的商業交易轉化成人際關係 勿將對話與決策過程混為一談

[策略二 ]聚焦於共有的利益 , 而不是分歧的利益

[策略三 ] 將對話與決策過程作區隔

Page 12: 對話力

第四章 將對話帶入例行會議中 [Story] 知名學術機構遴選新理事 P106 [策略四 ]釐清可能引起次文化曲解的假設 [策略五 ]猜測別人的假設前 , 先讓自己的假設浮

出檯面 [策略六 ] 運用明確的情境案例來說明一般性的議題

[Story]醫療系統管理上的壓力 P117 [策略七 ]聚焦於價值觀產生的衝突而非人與人之

間的衝突 [策略八 ]適時表現強烈價值觀背後所伴隨的情緒

Page 13: 對話力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