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22
高高高高高高 高高高 高高高 高高高 ( 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高 ) http:// blog.yam.com /EHMK

Transcript of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Page 1: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高雄史蹟探源第五講

主講人:謝貴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

http://blog.yam.com/EHMK

Page 2: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台灣歷史發展與民間信仰李亦園以漢民族來台定居的歷程,分析各時期所祭祀的神明:(一)渡海階段,因移民須以不成熟的航海技術面對「黑水溝」的凶險,故多供奉媽祖、玄天上帝等海神,以祈求平安渡臺。(二)開拓階段,因須面對臺地瘴癘瘟疫的威脅,故多奉祀「王爺」等瘟神,以安定恐懼心理。(三)定居階段,因須組成堅強的社群團體,以爭取土地、水利等資源,故多以同一地域所共同供奉的神衹作為團結整合之象徵,如漳州人拜「開漳聖王」、泉州同安人拜「保生大帝」、安溪人拜「清水祖師」、三邑人拜「廣澤尊王」等。(四)發展階段,因人際關係網絡的建立,特別是商業性的交往,亟需一種講信用、重義氣之象徵作為行為的準則,而有「關公」信仰的產生 。

Page 3: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玄天上帝

Page 4: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左營元帝廟

元帝廟為左營舊部落一甲至七甲的公廟,居民習以「大廟」稱之。本廟奉祀北極玄天上帝為主神,《鳳山縣采訪冊》記載為光緒十九年( 1893 )林源和董修。元帝廟最初供奉的神像為玄天三上帝,為明鄭時期二甲曾姓族人在萬丹港捕蝦時所撈起,將其丟棄後又在他處撈到,如此反覆多次,乃決定加以供奉,神明亦保佑曾姓族人漁獲豐收。

Page 5: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台灣的媽祖信仰媽祖又稱天上聖母,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神明。媽祖出生於福建莆田縣湄洲嶼,其母王氏因夢觀音大士而有孕,媽祖出生時頗有異相,但生後數月未聞哭聲音,因命名為默。默娘幼而聰明,十六歲時,屢顯神異,常駕雲飛渡大海,眾號為通賢靈女。其後十三年成道,白日昇天。

Page 6: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台灣的媽祖信仰媽祖生前靈驗事蹟頗多,較為人知的是其父與兄渡海北上,時西風正急,狂濤震起。媽祖正在家機織中,忽緊閉雙眼,臉色頓變,手持梭,足踏機軸,其狀宛如恐失所挾者,怪而急呼之,梭遂掉落。媽祖泣曰:「父親無恙,兄已歿。」少頃報至,果其然。蓋閉睫之時,足踏者乃父之舟,手持梭乃兄之舵,被叫醒時足仍踏機軸,父乃獲救,但手中之梭掉落,兄乃滅頂。由於這則靈驗事蹟流傳甚廣,媽祖遂被後人賦予海神的性格。

Page 7: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台灣的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會在台灣大為盛行,主要是因為祂與觀音菩薩一樣,都具有母性的形象,也都能庇佑航海安全。媽祖的母性神特質,也表現在稱呼上。在廣東地區稱媽祖為天妃或天妃娘娘,莆田地區稱呼為娘媽,台灣則稱為媽祖婆,尊稱為天上聖母。女性成神稱為「媽」,媽祖生前人稱默娘,未婚而逝而成神,故稱為「娘媽」。成神之後,年齒也會增長,故稱「媽祖」,再加上「婆」字則表示更老一級,故稱為「媽祖婆」。又尊稱媽祖為天上「聖母」,則更是將其母性神的特質表現到極致。

Page 8: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台灣的媽祖信仰官方的提倡也是媽祖信仰盛行的原因所在。台灣幾間具有歷史的媽祖廟,都留有媽祖佑助官軍的事蹟,如胡建偉《澎湖紀略》記載澎湖媽祖廟,曰:「(康熙)二十二年,我師征澎湖,恍有神兵導引,後屯兵媽宮澳,靖海侯施琅謁廟,見神衣半濕,始悟實邀神助。」鹿耳門天后宮則與國姓爺的關係密切,相傳明永曆 15 年鄭成功率大軍從金門出發征台,抵達鹿耳門因水淺不得入,乃設香案叩媽祖,祈漲潮水。後果水升丈餘,大軍得以登陸鹿耳門,驅逐荷蘭人。

Page 9: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台灣的媽祖信仰鹿港媽祖廟亦有佑助官軍的神蹟,相傳乾隆 51 年林爽文亂,福康安率大軍從鹿港上陸,忽起大風,舟船傾覆,於是虔禱媽祖,終得登陸。媽祖為清廷列為祀典正神,每年春秋皆有例祭,官方的認可與提倡更帶動民間的廣泛信仰。

Page 10: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旗後天后宮

旗後天后宮是高雄市歷史最古老的寺廟,創建於 1673 年(明鄭永曆 27 年)。當時有漁民徐阿華,因遇颱風漂至旗後,見此地為捕魚、定居的好地方,乃回鄉邀集同鄉漁民攜眷前來定居,並隨身迎奉湄洲媽祖來台,而四處捐緣建祀媽祖宮以為守護神。

Page 11: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旗後天后宮而 1691 年(康熙 30 年)旗後人口日漸稠密,徐阿華等因恐廟產被奸貪之徒侵佔,乃邀洪、王、蔡、李、白、潘六姓頭人丈界廟地,並合立開墾字乙張以杜絕爭端,從此,旗後便以媽祖廟為中心逐漸發展開來,成為高雄市最早的商業中心。18世紀(清乾隆年間)庄民鳩資重建,將茅竹改建為石材廟體。 1948 年(民國 37 年)蔡文賓等信徒籌款重建為現今廟宇。

Page 12: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旗後天后宮其平面格局屬兩殿兩護室之形式,前殿與正殿間又以一亭相連。中門石獅造型優美、石質堅良,尤以廊牆下花崗石花鳥堵最具古拙味。另外,木門扇上的歷史人物及麒麟木雕,姿態生動栩栩如生,皆為不可多得之民間藝術傑作。廟側天井有口 1886 年(光緒 12 年)所鑄的鐘,及 1892 年(光緒 18年)的木楹聯一對:「旗峰煥彩得光照,鼓嶼來潮汐信通」,左護室內更供有一艘王爺船,處處顯露這座濱海廟宇的特質。

Page 13: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旗後天后宮

天后宮還有記載著當時歷史背景的石碑二方:一為民間、一為官方所設。船戶公約碑:於咸豐九年立。其意旨在說明當時打狗港內多淺灘、暗礁,無法讓太多船隻一起進港,因此各船戶間約定相互協助所立的公約。嚴禁勒索以肅口務示告碑:同治元年立,由於打狗於 1863 年開港後,當時旗后的駐防官員常藉機索賄,引起通關民眾不滿,立此碑於渡口附近告誡為守關駐防官員。

Page 14: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楠梓天后宮

位於楠梓路一號的天后宮,原名為楠和宮,在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 )編纂的《重修鳳山縣志》即有記載,因此興建年代應在二百三十多年前。在清領台灣初期,楠梓坑街即已形成,街屋眾多,為府縣的交通要道,也是鳳山、旗山、岡山三地的交會點及貨運集散地,故有「三山歸一坑,前街透後巷」的俗諺,而楠梓天后宮也正見證早期楠梓坑的繁華歲月。

Page 15: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楠梓天后宮為一座兩進式兼帶左右護龍的傳統古廟,夾雜在周邊的現代高樓中,顯得很不起眼。該廟雖曾經局部整修,但建築主體大多保持原貌,正殿上方懸有乾隆年間的「神昭海表」匾額,在右護龍上方則立有光緒五年( 1879 )的「鄧邑侯禁碑」,為當時鳳山知縣禁示丐眾不得強行索討店家、民宅之碑。

楠梓天后宮

Page 16: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尤為難得的是,楠梓天后宮尚保有出色的傳統藝術文物,無論是屋頂的剪黏裝飾、三川門上的石雕與木雕、左右護龍的磚雕,或是交趾陶燒的對拼場景、馬背山牆的懸魚花草、規帶間的紋飾作收等,皆為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楠梓天后宮

Page 17: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保生大帝信仰的起源 保生大帝本名吳夲,北宋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人,根據南宋的青礁慈濟宮碑文,首見對吳夲生前形象的描述,曰:「弱不好弄,不茹葷,長不娶,而以醫活人」。吳夲死後,高超醫術仍為後人傳頌,甚至逐漸予以神化,曰:「既沒之後,靈異益著,民有瘡瘍疾疢,不謁諸醫,惟侯是求,撮鹽盂水,橫劍其前,焚香默禱,而沉疴已脫矣。」此一逐漸形成的保生大帝信仰,在地方士人的積極推動下,終獲南宋王朝的肯定,敕封「慈濟」廟額及「忠顯侯」、「英惠侯」等爵號。

Page 18: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保生大帝的神話一為吳夲出生、修行、得道的神話,如「成夢懷胎」、「白礁飛升」等;二為保生大帝行醫救人的神話,如「醫龍目」、「治虎喉」、「神方化骨」、「揭榜醫太后」等;三為保生大帝在醫術以外之神蹟,如「輸米濟急」、「露幡救駕(泥馬渡康王)」;四為保生大帝與其他神祇的神話,如「媽祖與大道公鬥法」、「玄天上帝借劍及保生大帝收三十六神將」等。

Page 19: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高雄市的保生大帝廟宇

高雄市的保生大帝信仰起源甚早,根據文獻推斷康熙五十八年之前,在今高雄市境內的保生大帝廟有四,分別位於鳳山上莊、縣署前大街(左營慈濟宮)、半屏山後(後勁聖雲宮)及興隆莊新岐鳳;而至乾隆二十八年間又增加一座,位於興隆莊萬丹港口。

Page 20: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高雄市保生大帝廟宇的廟會節慶

「店仔頂豬,埤仔頭戲,大廟孝牲禮,大道公蕹菜把」,乃在描寫當地普渡實況,大道公廟即為慈濟宮,則以蕹菜把致祭。左營萬年季活動重頭戲「迎火獅」也是源於慈濟宮的「放火獅」。後勁甘尾會。前鎮廣濟宮戲獅甲藝術節。

Page 21: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左營啟明堂與春秋閣

Page 22: 高雄史蹟探源5(上網)

左營啟明堂與春秋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