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76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description

这是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电子读物。本期为第二期。创刊号下载量超过3000次。 12篇书评,3篇编译文章,加上其他栏目内容,共约6.5万字,76页。

Transcript of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Page 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Page 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辑团队

禾玛 @上海一只在上海的水浜里出身,喝过几年英国水,对媒介环境挺感兴趣的大河马。

[email protected]

何威 @北京

ohmymedia.com

媒介与传播研究者,关心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北京师范

大学教师,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email protected]

慧声 @上海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好读书不求甚解,好武侠虚度年华。

胡凌 @香港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目前的研究兴趣在电信法和互联网治理。

[email protected]

立早 @北京

www.lizaoo.com

北大传播学硕士,伪文艺女青年,个人的几个关键词:自由、怀疑、理解、存

在主义、相对主义、非主流。目前对媒介环境学、互联网政治、新媒体技术抱

有浓厚研究兴趣。【[email protected]

马金馨 @香港

majinxin.com

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

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

[email protected]

牟怡 @美国 Storrs美国康奈迪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email protected]

Vista @台北

http://blog.vista.tw

鄭緯筌,台湾《数位时代》杂志主编,知名 blogger。【[email protected]

魏武挥 @上海

weiwuhui.com

曾供职于多家网络公司,混迹互联网多年,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对一切数字

化的互动媒体都抱有浓厚的观察、研究和批判的兴趣。

[email protected]

萧秋水 @深圳

www.xiaoqiushui.com

知识管理研究者,热爱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互联网。《名博是怎样炼成的》、《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 30种实用技巧》

作者。【[email protected]

袁楚 @北京网名树子,《互联网天地》编辑部主任,个人经历可用以下标签标示:长沙、

语音技术、伪文化人、美食、人文摄影、新媒体观察者、电子阅读抵制者。

[email protected]

章戈浩@英国Milton Keynes

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作过记者,作着学者,当前研究兴趣为

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CAQDAS等。

[email protected]

(按拼音排序)

Page 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者的话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几日,恰是北京秋天最美好的时

光,金风送爽,碧空澄澈,令人心神宁静而愉快。

我们的创刊号发布后,其 PDF文档在“新浪爱问”的下载量,三天内超过了 1500次,一

周超过了 2000次。在浩瀚的比特海中这只是个小数目,但是一份新创书评读物,既没有娱

乐八卦,也不谈成功致富,能有这么多同好关注,还是让人开心。更有人因为读到创刊号,

前来加盟编辑团队,令本刊的视野更为宽广,令我们的交流网络更为多元。

于是,有了第二期的丰富内容。12篇书评,3篇编译文章,加上其他栏目内容,共约 6.5万字。希望在信息爆炸和快餐式阅读盛行的数字时代,本刊能打上“耐读”的标签。

在“书评”栏目中,胡凌的《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由读书而见问题,由问题

而触现实,引人深思。郭镇之教授的《历史的洞见》及牟怡的《媒介形态变化——13年之

后》均属“旧书新读”,且都与“媒介形态演化”主题相关,提醒我们前人著述之可借鉴。

其后来自章戈浩、任珏、胡凌三位的书评,都是未译介到国内的英文原版学术著作,原作

或许艰涩,但经过消化后的精华,让我觉得趣味和价值多多。Malingcat 老师自称“最爱名

家小书”而写下的《脂赝斋批豆瓣》,在我看来也是“名家小文”,将法学政治学教授桑斯

坦的观点融入对日常网络生活的评点,挥洒自如。立早《技术世界的西西弗》对波斯曼读

得细致,更发挥她对“媒介生态”的钻研积累,纵横捭阖加以比较。接下来三篇书评,是

真正的不约而同——都涉及对同一本书的阅读和评论;而且,作者分别自拟的标题中居然

都有一个问号。所不同的是,魏武挥的《大规模业余化之后?》同时点评了两本书且从个

人媒介素养的角度来阐发其观感;袁楚的《web2.0正在退化?》则带着 IT 业界观察者的视

角;刘晗的《互联网在扼杀文化?》是基于该书的英文原版的阅读,评述较少但背景介绍

甚为详尽,而且从其行文中似乎也隐现臧否判断。最后一篇是秋叶的《谨以革命的名义忽

悠》,评的是畅销的书,写的是轻松的字,其中蕴藏的批判怀疑态度,却是一点也不少。

在“编译”栏目中,立早节译了波斯曼书中一段,《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讲的

是极为根本的方法论,以及“关于理论的理论”。另两篇文章则是由小米译自《经济学人》

杂志和“传统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主题分别为“网络战”和“公共外交 2.0”,引人入胜。

感谢由网络志愿翻译者们创办的《译者》电子读物,以及北京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

中心主办的《互联网法律通讯》与本刊共享内容。

简介过本期内容后,请读者诸君各取所需。开卷有益,欢迎你向本刊投稿,也欢迎加

入编辑、撰稿人团队。

本期责编:何威

Page 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目 录

目录

编辑团队编辑团队编辑团队编辑团队........................................................................................................................................... I编者的话编者的话编者的话编者的话......................................................................................................................................... II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III书评书评书评书评................................................................................................................................................... 1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读《当 Google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文:胡凌...................................................1

历史的洞见读《电话的社会影响》/文:郭镇之...........................................................................................7

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后读《媒介形态变化》/文:牟怡................................................................................................11

数字时代的流离失所读《Digit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文:章戈浩................................. 15网络时代的爱情“买卖”读《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文:任珏................................................................................18网络社会运动的文化解释读《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Citizen Activism Online》/文:胡凌.................................. 21脂赝斋批豆瓣:Going to Extremes读《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文:malingcat............................................................... 25技术世界的西西弗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文:立早.............................................................................29大规模业余化之后?读《未来是湿的》、《网民的狂欢》/文:魏武挥..........................................................................33Web2.0 正在退化?读《网民的狂欢》/文:袁楚......................................................................................................36互联网在扼杀文化?读《The Cult of the Amateur》/文:刘晗.....................................................................................38谨以革命的名义忽悠读《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文:秋叶....................................................................................41

编译编译编译编译................................................................................................................................................. 44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译:立早....................................................................................... 44网络战:第五空间的战争/译:小米....................................................................................... 52公众外交 2.0:当美国政府遇到“新媒体”/译:小米........................................................ 58

短评短评短评短评................................................................................................................................................. 67《网络财富:社会生产如何改变市场与自由》.................................................................. 67《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67《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 68《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68《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 69

资源资源资源资源................................................................................................................................................. 70版权声明版权声明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71关于我们关于我们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72

Page 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

书评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

胡凌 *

《当Google 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

作者: 让-诺埃尔.让纳内

译者: 裴程

出版社: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年 5月ISBN: 9787501330089页数: 93 页

定价: 16.0元

谷歌数字图书馆(Google Book Search Project)自 2004年推出以来在美国国内和世界范

围内都引起了较大争议。主要的法律争议在于,谷歌对图书的扫描以及向用户提供有限的

内容搜索是否属于美国版权法上的合理使用。1经济学家论证说,谷歌数字图书馆不仅对版

权人图书未来的图书销售有利,也有利于公众以低成本获得更多的信息(比如那些已经丧

失版权保护的古老作品),是一个双赢。况且,由于孤儿作品不断增加,加之版权保护期限

不断延长,寻找真正的版权人并进行协商会花费高额费用。谷歌数字图书馆采取的选择退

出制度(opt-out)将比选择加入(opt-in)对社会福利的增加更为有利。2目前,谷歌已经就

版权诉讼达成和解,并等待法院对修改后的和解协议进行包括价格垄断在内的司法审查。3一

旦通过审查,谷歌数字图书馆将把选择退出和加入两种模式混和起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无边界特性,谷歌数字图书馆影响的不仅仅是本国版权人的利益,

也引起了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警惕。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就谷歌未经授权即对部分中国

作家的作品进行扫描的做法与谷歌进行了几轮谈判,但由于今年初的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事

件而中断。本文不打算就法律问题进行评论,4而是想从文化建设和创新的角度进行讨论,

∗ 作者为本刊编辑,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1 一个相关综述,见 Emily Anne Proskine, “Google’s Technicolor Dreamcoat: A Copyright Analysis of the Google Book SearchLibrary Project,” 21 Berkeley Tech. L.J. 213 (2006).2 Hal Varian, “The Google Library Project,” available at http://people.ischool.berkeley.edu/~hal/Papers/2006/google-library.pdf;Benjamin Chiao, Henry Hu and Fan Wang, “Copyright Debates in Digital-Libraries: A Law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GoogleBook Search,” unpublished paper.3 Pamela Samuelson, “Google Book Search and the Future of Books in Cyberspace,” Minnesota Law Review, Forthcoming(2010).4 中国著作权法与美国版权法对合理使用的规定和认定标准有很大不同,谷歌的行为在美国现行制度下可以认定为合理使

Page 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

即一家全球性网络巨头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是否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如果

有影响,该如何应对。本文第一节从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让纳内的一本小册子谈起,讨论

谷歌图书馆如何带来文化冲击。第二节进一步分析文化冲击的目标是文化创新以及背后的

一整套产业政策与生产机制。第三节分析谷歌图书馆给中国带来的另类意义上的文化冲击:

现代版权法观念遮蔽下的文化分享与象征交换。本文的发现是,两种挑战殊途同归,都需

要对开放文化生产有某种制度上的保障和创新。

一、问题

这本题为《当 Google向欧洲挑战的时候——为奋起辩护》1的小册子发表于 2005年,

正是谷歌策划推进其数字图书馆的时候。作者作为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对本国和欧洲的

文化怀有无比热爱之情。他担心的问题很明确:一旦谷歌数字图书馆将大量图书进行数字

扫描,并提供搜索,将会对欧洲的既有文化产生重大冲击。第一,谷歌图书馆想要囊括的

首先是英语作品,对于大量没有英语翻译的外文作品则不会优先考虑,这就使得英语文化

通过无国界的网络传播占优。随着越来越多的欧洲人使用英语,欧洲文化将逐渐会被来自

英语世界的力量主导。第二,即使谷歌扫描法语作品,也存在选择偏见的问题,一些重要

的本国作品和涉及到重大历史的作品很可能由于小众市场的缘故得不到和其他大众畅销书

平等的待遇。第三,与上一点相联系,谷歌搜索引擎本身会带来一些非客观的结果,搜索

结果的主次排序会极大影响人们的认知和选择,一些重要的古老书籍很可能因为得不到足

够数量的链接而排到后面,从而不利于文化传承。“书籍和图片领域可能受文化民粹倾向的

冲击,让那些常识性的、没有争议的平庸的作品充塞市场。”(30页)2最后,谷歌图书搜

索会“导致发行书籍的主次排列受广告效益的支配,以最高地满足出资者的利益”,而“出资

者大多是拍卖角逐获胜的大公司”,小书商出版的图书则很难得到优先认可。(31页)

概括说来,作者并不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例如侵犯版权)来提醒人们注意的,而是

从一个更高的有关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度进行批判。PageRank算法是谷歌的独门秘笈,它

根据网络上对某些内容的页面提供的链接数量和质量综合计算出某项搜索内容结果的排

序,遵循的原则是所谓“群体的智慧”,一项内容人气越旺就越可能被搜索到,无论该内容的

好坏程度。谷歌相信大众需要的也就是用户所需要的,依托大众搜索和链接的庞大数据库,

容易造成“富者愈富”的状况,从而扩大虚拟世界中的数字鸿沟。3人们甚至可以设计“谷歌炸

弹”来影响和优化搜索结果。以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标。4对于图书馆而言,作者认为这种不

平等是有悖于知识的储存和传播的。他坚持认为政府有责任确保那些受众范围小的作品得

用,但在中国就几乎不可能,而是明显的侵权行为。另外,谷歌数字图书馆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书籍内容的搜索,而不是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这种搜索服务的基础是扫描整本图书存放在数据库中,正是这种数字化行为引发了激烈争议。1 中译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英译本见 Jean-Noël Jeanneney, Google and the Myth of Universal Knowledge: AViewfrom Europ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正文引用的页码均来自中译本。2 关于这一点的更为充分的论述,见Matteo Pasquinelli, “Google’s PageRank Algorithm,” in Konrad Becker and Felix Stalder(eds.), Deep Search: the politics of search beyond Google (Innsbruck: Studien Verlag, 2009).3 April M. Barton, “Application of Cascade Theory to Online Systems: A Study of Email and Google Cascades,” MinnesotaJournal of La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0, Issue 2, Spring 2009. 有关谷歌如何加深了数字鸿沟,见 Elad Segev, Googleand the Digital Divide: the bias of online knowledge (Oxford: Chandos Pub., 2010)。4 John W. Dozier Jr. and Sue Scheff, Google Bomb: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11.3M Verdict That Changed the WayWe Use theInternet (HCI, 2009).

Page 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

到和大众作品平等的保护,例如防止针对大众书籍的商业广告,否则那些图书就不会创作

出来。(31页)同理,从全球范围来看,相对于英语文化的市场,欧洲国家的文化和出版就

显得薄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应当通过谷歌数字图书馆享有全球知识界的优越地位。不

同国家和民族的知识可以交流借鉴,但一旦出现一种文化以压倒性的趋势借助市场和大众

威胁到其他小众文化生存时,国家就要承担保护责任。1作者的建议是针锋相对地由政府进

行大规模的本国图书扫描,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向公众免费提供阅读,占领文化阵地,

并提供统一的技术标准。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生产出回应本国和民众需要的文

化,这样的文化不必然是封闭的,但却是有根基的,这种根基最终只能来自于取得文化领

导权的知识阶层的创造,并通过教育体制为整个社会源源不断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借由

谷歌数字图书馆引出来的数字图书模式就不单单是一个文化产业政策,更是一种文化政治

考量。面对互联网上激烈的文化竞争,非英语国家和民族真正遇到了挑战。实际上,欧洲

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进行这样的数字图书馆工程,作为对谷歌图书馆的抵制。

作者的分析为我们讨论中国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创见的视角。目前的讨论基本上集中在

法律问题上面,很少讨论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文化是否因为谷歌的行为而受到影响。按照

让纳内的说法,这一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挽回,后果会十分严重。中国的

情况略有不同:一方面商业数字图书馆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像超星、书生、方正这样的

公司就面向社会提供电子文献阅读服务,但并没有达到引人注目的规模,不可能像谷歌一

样凭借搜索技术和数据库占据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全国文化信息

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文化产业建设来体现的。这一工程的目标和意义在于“一手抓公益性文化

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方针,用先进文化占领互联网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

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这一工程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要面向大众免费提

供,因此不可避免会遭遇现代版权法。按照文化共享的方针:

改革开放前由国家投资生产的电影等,“工程”可以无偿使用。今后各级政府和有关

部门投资或部分投资创作的各类作品,应当事先与有关单位或个人就该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问题签定协议,协议确定由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享有著作权的,“工程”可以无偿使用该

作品。要充分利用“工程”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影响力,积极动员著作权人和有关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向“工程”捐赠作品的使用权。对不能通过无偿方式获得使用许可的作

品,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使用许可。3

各地要处理好本地区信息资源的著作权问题,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加以解决。

由国家投资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系统拥有自主版权的文化产品,要无偿提供给工程使用。同

时,各地也要创造条件,动员和鼓励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版权捐赠或低价转让给文化共享工

1 作者在 2007年中国的一次讲演中也提到,他最担心的问题是由谷歌数字图书馆引起的“文化的趋同”,见让纳内:“欧

洲数字图书馆与世界文化多样性”,载《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第 1期。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厅字〔2005〕5号)。3 同上。

Page 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4

程。对于农村急需的其他文化产品,可由政府购买作品使用权,提供给广大农民群众。1

二、文化创新与国家的角色

政府主导的国家信息数据库能够实现让纳内的梦想吗?从理念到现实,中间有很长的

路。他担心的问题之一是扫描图书耗费巨大,在财力上不会比谷歌更加慷慨,技术也不够

先进。2在中国,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也享用到文化成果,首先需要建专网,购买统一的技术,

兴建场所,其次才是将一些作品搬到网上。如果加上购买版权的费用,配套资金会更庞大,

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这就是为什么在全国和各地的共享工程

数据库中,影视和图书作品大都比较陈旧,例如电影还不如视频网站一个栏目的节目多,

很难同商业化的互联网公司进行竞争,而且不少红色革命电影在其他网站都找得到,缺乏

比较优势。那么是否只有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才能在动力和财力上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商

业逻辑会不会反过来侵蚀文化逻辑?这并非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就目前而言,通过市场

竞争达到的文化传播和普及的效果确实要强于政府主导推进的项目。

那么国家究竟需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让纳内并没有反对知识商品市场化,因为

这是互联网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免费”正是新经济不可或缺的模式之一。国家的意义不在

于参与市场竞争(否则无异于裁判进场),而在于为那些不适合以市场竞争为评价标准的作

品保留一席之地,因为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保证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创造,而繁荣的前提是

避免以市场为唯一的批判标准。另一个同样的重要的角色在于确保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

承和再创作,文化共享的着眼点不在于文化消费和宣传,而在于文化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

的主体性的确立、自觉和互动。互联网极大便利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创造,也即所谓的“只读

文化”向“写文化”转变。3在西方,“只读文化”受到现代版权法的普遍保护,尽管这并非是版

权法创设的初衷。在尊重商业化作品利益的同时,国家应当保障大众的文化创造和创意,

鼓励对传统文化和过去作品的开放利用。这就意味着,这些文化资源不应当成为私人所有

的知识,而必须掌握在社会手中,人人都有权利进行消费和创造。4

在拥有一个丰富的公有文化资源之后,如何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传统资源?

缺乏市场激励的组织不太可能将有创意的作品精致化或者推广,甚至容易出现“公有资源的

悲剧”。这就需要国家发挥第三个作用:维持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让较好的再创造涌

现出来。文化产业不应当由国家垄断,而是必须引入竞争,降低创新的制度成本,让人们

知道传统文化是可以利用的。这样一个不断创造的活生生的文化才会经久不息。这大概是

让纳内未能说出的深意,而这一点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尤为关键。

更为具体的法律政策建议包括放宽合理使用的约束条件,允许更多地非商业使用传统

和当代作品进行文化创造,繁荣文化市场。即使谷歌的搜索结果违背中国版权法,但其商

业模式仍然可以由国家使用,即向大众提供书籍的片断,不至于侵犯大量版权人的利益。

1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文社图发[2007]14号)。2 例如国家图书馆一期数字资源包括“5万种 330万册电子图书以及 19万种、38万册电子图书的远程帐号访问”(见

http://www.nlc.gov.cn/service/tsfw/whgx.htm),这和谷歌已经扫描的 1千万册图书形成鲜明对照。3 Lawrence Lessig, Remix: 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8).4 有关中国网络公共资源的全面分析,见胡凌:“中国网络公共资源政策再检讨”(未刊稿)。

Page 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5

另外孤儿作品也是应当由国家负责搜集逐渐公有化的,直到某个作者出现并选择退出,否

则就可以视为作者放弃该作品的版权。这些建议的重要前提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归属,如

果图书出版合同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分配给出版社,那么可以减少权利交涉的费用,并发挥

著作权集体组织的作用。

三、另一种文化冲突

上面谈到的是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问题,在数字时代,其遭遇的危机尤为

明显。如果仔细分析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维权行为,我们还会发现另一种被掩盖了的更

为微妙的文化冲突。

单纯就版权法而言,一些作家认为谷歌图书搜索服务未经他们的许可,损害了他们的

利益,理应得到赔偿。但其中是否存在合理使用(中美版权法的规定并不一致)却很少有

学者进行分析,民族主义情绪占了上风。更重要的是,商业利益是可以通过合作得到完美

解决的,或者,直接通过谷歌的网上系统选择退出要比费尽心力打官司要好得多,即使心

存一口气,高昂的费用也会阻止这样的行为发生。文字著作权协会的解决方案一开始就集

中在法律权利上面,还认为有些作家“对于版权的意识并不强,甚至有些无动于衷”。1尽管

文著协“是官方认可的代表著作权人利益的唯一法定机构”,但是“会员不多,没有被广大著

作权人授权代表的资格,处于空壳化的境遇。”2加上信息网络传播权在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的

权属并不明确,3集体维权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最终需要个人直接进行选择。4

这样一种商业视角背后反映的并非是作家的权利意识不强,而是权利话语和法律分析

并未成为人们理解事态发生和行动的首要动机。例如,像张抗抗、毕淑敏这样的作家得到

消息之后,“他们很震惊,同时表示,这并不是说我的书值多少钱,而是你用了我的书,并

没有跟我打招呼”。5没有打招呼的行为被文著协解读为“得到授权”,很可能是法律意识的先

入为主。在我看来没有打招呼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作者和作品的不尊重,不是费用的问

题,也和法律权利无涉。如果打了招呼,很可能就同意使用,表明自己愿意让更多人看到

自己的作品。这种“礼物经济”思维并不同于“商业经济”,遵循的原则也不是金钱,而是声誉、

分享、创新和社会责任。6

按照谷歌公司原初的逻辑,他们希望建造一个开放分享的信息平台供网民利用,开掘

古老的知识宝库,这是他们兴建谷歌图书馆的动因之一。7但美国传统的版权文化占了上风,

1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载

http://www.chinaipmagazine.com/journal-show.asp?id=452。韩寒应该算是一个法盲典型,因为他欢迎谷歌扫描他的作品,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fzmm.html?tj=1。2 孙景伟:“文字著作权协会在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中的尴尬”,载

http://www.callattorney.com.cn/yewufanwei/2009-03-03-06-29-43/263-2009-10-24-16-04-28.html。3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4 文著协:“就谷歌侵权致著作权人”,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09/2009-10-16/78131.html。5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6 参见 Lessig, Remix,同前注。Gladwell在一本近著中也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关于现代版权与创新的故事,见MalcolmGladwell, What the Dog Saw and Other Adventures (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 2009), pp222-243。7 布林:“一座永远的图书馆”,载 http://www.google.com.hk/ggblog/googlechinablog/2009/10/blog-post_2562.html。有关谷歌

的商业文化与心态,见 Ken Auletta, Googled: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New York : Penguin Press, 2009).

Page 1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6

文著协也采用了这样一套话语,使得国内作家天然认为谷歌的扫描复制行为是为了商业目

的,从而加深了对谷歌的厌恶。1可以看出,在当下中国,现代法律意识形态已经为人们的

行为提供了强大的参照物,迫使人们不断反思,并塑造自己行为的动机和模式,最终不得

不向现代法律靠拢。所谓法律意识就是一种现代意识形态的自觉表达,它尽管政治正确,

却遮蔽了其他可能的丰富的伦理行为与实践,比如合作、分享、礼尚往来,这反过来又会

激发人们对现代法律权利话语的质疑。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润滑剂填充在僵硬的法律体制和温情脉脉的伦理实

践当中。在美国,允许“一些权利保留”的 Creative Commons(CC)就是这样兴起的。通

过一种分权开放式的结构(选择加入,和谷歌图书馆相反),2使人们可以自由使用不同的作

品共享条款,允许自己的作品在更大范围内被使用和再创作而不必担心法律问题。在中国,

甚至 CC本身也成为一种外来的权利体系,在受到现代版权法的挑战之前,很多网民和作者

并不会意识到 CC 带给他们的便利。3而只有一些看重和标榜互联网精神的博客才采用 CC授权模式表明自己的身份。在他们那里,自由的伦理开始和有关知识信息的法律并行不悖,

种种发扬网络精神的法律设计也开始得到使用。

在这一点上,上面总结的经由谷歌数字图书馆引起的两种文化冲突有了相通之处。国

家需要保障一个丰富的可创新的文化资源,这仅仅依靠国家的财力投入还远远不够。它还

可以从小处着手,拨开强调权利本位的法治意识形态,近距离观察丰富多样的文化生产和

伦理实践,提供更加贴切的服务,增强人民的创作主体意识,才能够确保数字时代的精神

世界不被像谷歌这样的全球公司所统治。文化战争将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现象,谷歌数字图书馆事件无疑提供了一个引起这方面问题思考的机会。

1 “谷歌白拿了你的东西,然后立一个牌子告诉你,如果你想要回自己的东西,必须和我和解,我给你一点钱补偿,如果

打官司我也不怕,因为我有的是钱。如果你不找我,那我就可以白用这个东西了。” “‘谷歌事件是对中国数字图书出版行

业发展最好的启示’——专访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同前注。2 用另一种比喻来说,CC是海星系统而非蜘蛛系统,见布莱福曼、贝克斯特朗:《海星模式》(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CC的原初设计却是蜘蛛系统,即希望人们选择加入一个共享的数据库,但维护起来费用十分高昂,只有谷歌这样的公司

才有动力做的到。参见 David Bollier, Viral Spiral: how the commoners built a digital republic of their own (New York: New Press,2008)。姜奇平认为,礼物经济是后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见姜奇平:《后现代经济》(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3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 2008年三面向公司的版权诉讼,相关的讨论见王晓明:“从三面向版权现象看今日中国的法律和知识

生产”,载 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ziliao/200803/5314.html。这个问题的一个经典表达是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故事。

Page 1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7

历史的洞见

郭镇之 *

《电话的社会影响》

主编: 伊锡尔·德·索拉·普尔(美)

译者: 邓天颖

校对: 展江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年

ISBN: 9787300090771页数: 500页定价: 59.8元

面前有两本书。一本是 Ithiel de Sola Pool 主编的 The Social Impact of Telephone, 麻省

理工学院出版社(The MIT Press)1977年出版;另一本是它的译本,《电话的社会影响》(邓

天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出版)。对于研究媒介历史和理论的人来说,这(以

下以《电话的社会影响》代替,包括英文版和中文版)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两本书的相遇很有意思。我在研究中国电话的历史时看了很多国内外的资料。这本书

最初看到的是英文本,觉得非常好,很能启发思路。正在琢磨:是不是应该推荐一下,翻

译成中文?可惜的是此书已然超过 30 周岁,年代有些久远,不符合趋时的当前学术氛

围……正犹豫呢,学生就在图书馆发现了中文译本,并推荐给我。于是,我放下看了一半

的英文本,改看中文版,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但在有疑惑的地方还需对照英文。对

一些重要问题的见解,我都重读了英文原版。

《电话的社会影响》是一本探讨电话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学特征的学术论文集。出版背

景是,1976 年,麻省理工学院为了纪念诞生于 1876 年的电话 100 周岁,召开了一个关于

电话的学术研讨会,因此,这是一本总结历史经验、预言未来发展的以史带论的书。而这

一本电话历史的回顾著作于 1977 年出版后,到 2008 年中文版出版,又经历了 30年的时

光,于是,它本身也成为验证历史结论、印证学术预言的考察对象。

这 100 多年来,世界的变化太大了,社会的变化太大了。回望 30 年前,再回首 100

*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文原载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全球传媒评论》

第四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6月)。在此感谢作者本人赐稿。

Page 1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8

年前,现代化过程中的世界是一幅多么不同的模样:“人类从未飞翔过,无论是在空中还是

在外空。无线电波、X 射线、病毒、染色体、基因、量子、黑洞、塑料和电子更是前所未

闻。”那个时候,移动的空间通常只是本地或者邻居,如果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可能就意味

着与家乡亲友的永别。社会的文化习俗也大不一样:“公共场合或者出版物中,粗俗的语言

不会出现,服从长辈是年轻人最重要的美德”(翻译版,第 4 页)。130 年前,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电话和其他电子媒介促进了社会流动速度的加快,地域间包括全球的距离缩

短了,远距离的联系更密切了。如今,几近普及的移动电话在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

扮演着交流中心的作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手机的含义更是非同小可。

正如书中所揭示的,在西方现代社会中,在电话成为交流枢纽的 20 世纪,电话又是

诸多媒介史研究中最少获得关注的对象。学者发现,对电话及电话史研究的忽视,不是由

于电话在社会生活中无足轻重,相反,电话是太重要、太普遍、太寻常了,它已经融入现

代生活,以致被视为当然,就如空气和水那样,不再受到特别的关注。同时,电话对社会

的作用是结构化的,是与技术、文化、社会习俗、政策规定和使用选择等诸多要素密切相

关的。而在提及电话功能的时候,人们一方面断言电话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

又对电话影响的原因和方式语焉不详。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话的社会影响》是一本填补空

白之作。

在电话诞生 130 年的时候,互联网和手机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电话的地位,全球化世

界的时空进一步压缩:跨国流动已经成为常态;在单元楼居住的都市居民鲜有往来;人们

通过电子媒介进行远程交流;面向大众传媒倾诉衷肠……而在《电话的社会影响》发表 30年后的今天,我们见识了更多的传播新事物:我们被网络语言“雷”倒,我们热衷于从博

客中看新闻,在网站上看电视。“啃老族”成为新的社会现象,在西方和东方的一些发达城

市,做人工流产的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女孩儿。

电话在后现代的美国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情况不一样。在中国,电话与手机几乎同

时进入开发热潮。甚至当电话还未能充分发展的时候,手机便后来居上,支配了社会的通

话交流,更成为研究媒介史学术关注的焦点。

不过,在阅读这部外国学者 30 年前对固定电话社会影响的研究著作时,我却时时发

现与手机的关联——西方学者对电话的认识提示了许多深邃的历史洞见和可贵的研究思

路,使我们可以按图索骥,发现手机在现代中国生活中发挥影响的奥妙。

此书的格局大致如下:第一部分是早期电话,提示了电话作为交流工具的许多萌芽状

的现象,如第 1章和第 2 章,分别从早期人们对电话功用的两种——信息和娱乐——期待

中梳理出一些具有“基因”性质的论题,这个新生的“电子玩具”究竟是大众传播的宣传

工具?还是个人的交流工具?虽然贝尔对电话基本用途的设想是“中央办公系统”(centraloffice system, p.21) ;但最终,宣传的知性功能还是让位给了沟通的情感需要——“愉悦

电话”(pleasure telephone, p.40)。这里有电话“一对一”的技术特征的限制,也有现代化的

“原子社会”对个人市场的制度选择,还有媒介的竞争作用——电报排斥电话,把它挤出

Page 1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9

了“群发”的市场;而后来报刊压制广播,最终还是广播胜出并占据大众传播要津。最终,

无线电,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也取代了电话的核心地位,遮掩了电话的光辉,因为

在现代社会,大众运动的需要是超过个人表达需求的。

在第 3 章,英国学者通过对英国早期电话(1876-1912)发展历史的描述指出,英国电

话缓慢发展的原因,似乎与围绕它的电子媒介——有线电报和无线电——的竞争有关:大

获成功的先行者电报对后来者的发展具有压抑影响;而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发展需要也倾向

于“被选中的媒介”——无线电。第 4 章讲述法国的故事。这段历史与中国的相似之处在

于,政府对灌输性单向独白情有独钟;结果,国有化政策干扰了电话的正常发展。第 5 章

从组织、经济、社会等角度阐述了流动性对变革的影响,而电话覆盖面的扩大促成了流动,

这是一篇电话社会学的全面审视。第 6 章考察了历史上预言者对电话的预期和这些预言实

现的情况,也发表了研究者对电话后知的假设。第 7 章以贝尔实验室为研究基地,对电话

100 年的历史,特别是技术设备的发展流变进行了鸟瞰式的研究分析,展示了大量的研究

数据和图表。 以上基本是历史研究。

第二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话)、第三部分(电话与城市)、第四部分(电话与人际交

往)、第五部分(电话的社会功能)是对电话使用的理论性研究,到处都是熟悉而陌生的社

会思考,熟悉在于,他们研究的往往是我们日常所见然而习焉不察的现象;陌生的是,研

究者对现象本质的发掘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其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

此书的编辑方法也有意思。由于是一本研讨会的论文集,研究者的方法不尽一致,有

定量的,但大多是定性的,论题有大有小,有比较抽象的(如第 8 章“我们的第 6.5感”),

也有个案研究(如第 16 章对波士顿地区电话发展的考察) 。编者在每一部分之前都加入

了导读性质的评论,有简有繁,把诸多纷繁的话题纳入电视历史社会学的结构。简言之,《电

话的社会影响》对西方固定电话的研究提供了我们对当代中国手机研究的若干“框架”。

对我们当今的电话/手机研究而言,以下各点的提示也许不无意义:

1. 交流和传播的关系。交流抑或传播,是电话发生时主要的认识分歧。广播电视是传

播的,纵向流动的,一对多的;电话和手机主要是交流的,横向流动的,一对一的。“个人

交流”的特征并不影响电话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是通过复杂的人际网络、

模糊的因果联系产生的结构化的总体影响。对电话社会后果的“科学”考察是困难的。正

如一切社会学研究一样,电话的作用的整体性的,历史性的。

2. 交流的意义。就提供信息而言,电话是一种充满“废话”的过程,如马克吐温的小

说《一次电话交谈》(A Telephonic Conversation)所“实录”的耳闻交谈那样,只有意义不

明的“一面之词”。但废话果真没有意义吗?不。废话有它的社会功能。而电话产生了一种

“闻其声而不见其面”的另类直接交流,这种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交流方式却正是当

年人们倍感新奇甚至望而生畏的特征。

3. 新旧技术的关系。新旧技术的取代和互补关系是本书值得注意的另一种思路。对新

Page 1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0

技术,从来有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两大阵营。技术带来的明显好处使急功近利者每每乐观;

而深谋远虑者则往往对技术的超强作用不寒而栗。很难说哪一方面完全对,或者完全错。

但社会常常在两种观点中权衡抉择,却也十分必要。

4. 电话传播的悖论。电话究竟使人们聚集还是分散呢?电话史研究发现,电话既使人

们分散,如郊区乡居;又使人们聚集,如核心商业区、摩天大厦。电话联系方便,压缩了

时空,免除了面对面交谈的奔波之劳,是否减少了人们的工作量呢?研究却发现,电话使

远距离的人们更容易接触,而信息沟通的增加,反而增大了工作量,因为增加的机会使人

们增加了奔波见面的频次。其实,电话的悖论也是手机和一切传播媒介面对的悖论。一方

面,媒介的便捷沟通大大减少了人们穿梭时空的成本;另一方面,媒介增加了人们的生活

内容,人们更忙碌了。此外,媒介和技术的确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生活;但当代的我们是不

是更快乐?是不是更健康?是不是更聪敏了呢?按照庸俗进化论的观点,是一代胜过一代。

但研究发现,一些能力的获得常常伴随着另一些能力的丧失。传播媒介带给我们的,既有

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5. 历史的借鉴与文化的比较。历史既是过往的纪录,又是当今的写照。如早期,电话

公司的一笔重大收入是通告弹子房赌博的结果。尽管政府禁止这种“服务”,但见利忘义的

小电话公司仍然乐此不疲,并极力逃避法律的监管。今天,以广告为主的手机垃圾短信,

包括诈骗短信,因为与电信公司和手机服务商的利益息息相关,不也屡禁不止吗?电话礼

仪曾经给早期西方用户带来困惑,如今手机的“机德”实际也反映了社会习俗对交往礼仪

的期待。

总之,30 年前研究电话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今天的手机研究提示了比当前许多表面化的

调查更广泛、更深入的见解。

此书的译者显然花了很大的力气,查证了不少资料,来解读电话的奥秘。但在涉及技

术和社会这样复杂的问题上,译者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学术著作的翻译的确是吃力

不讨好的工作。正如受邀担任校译者的展江教授所言,翻译工作非常不容易:“成绩全是别

人的,问题都是自己的。”

Page 1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1

媒介形态变化——13 年之后

牟怡 *

Media 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媒介形态变化》作者:Roger Fidler出版社:Pine Forge Press出版年:1997-02ISBN-10:0803990863ISBN-13:978-0803990869定价:69.95美元

页数:320语言:英语

作者:罗杰·菲德勒

译者:明安香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年:2000-01ISBN:9787508020921定价:32元页数:258

(一)

关于未来的预言,最有意思的地方之一是当未来到来的时候反过头去看这些预言,用

当下的现实去评判。

世界知名的电子出版先驱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发表于 1997 年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edia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在当年就称得上预言之作。菲德

勒甚至在书中用了 2章的篇幅描述了他当年想象中的 2010年的情景。13年后的今天,重新

* 作者为本刊编辑,美国康奈迪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

Page 1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2

审视这本书显得格外有必要和有意义。

首先有必要回忆一下菲德勒的职业经历。请允许我引用 1997的一份菲德勒的简历:

罗杰・菲德勒是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驻校专家和信息设计实验

室协调人。他是一位国际公认的电子出版预言家和先行者。

他在报业领域作为新闻工作者、设计师和技术专家工作了三十四年,从 1979 年起一

直积极致力于新媒介的开发。1981 年,他产生了开发电子平板报纸的想法并且在十年以

后作为哥伦比亚大学自由论坛媒介研究中心研究员开发出了早期模型。从 1992 年到 1995

年,他担任了位于科罗拉多州玻尔德的信息设计实验室主任。他还在 1985 年创立了第一

家服务于报业的在线电脑服务――报业在线(PressLink),1983 年创建了赖特-里德图

形网络(现为 KRT 图形)――第一家为报纸设立的电脑图形网络。1979 年到 1983 年,他

是赖特-里德有线图文开发组的主要成员,并且担任视特灵(Viewtron)公司商业服务设

计第一主任。

他的报业生涯开始于 1961 年,在俄勒冈州尤金市一家周报“什么事都做一点”,以帮

助他度过在俄勒冈大学的生活。此后,他工作过的有:尤金市《注册―卫报》、埃弗里特

的《先驱报》、《太平洋星条旗报》(东京)、圣皮兹堡《时代报》和赖特-里德报系。他担

任过的职务有:科普作者、记者、校对编辑、星期日杂志编辑、美工、摄影记者、艺术主

编、美工主编、设计主任、新闻编辑室系统经理和公司顾问。在 1974 至 1984 年期间,他

重新设计了三十多种报纸。他是报纸设计学会(SND)的创始人。

他于 2001 年发展了一个用于数字编辑的模型,将 Adobe Acrobat 软件融入平板电脑

(Tablet PC)。2003 和 2004 连续两年菲德勒进入媒体与新闻世界技术大奖(The WorldTechnology Award in Media and Journalism)的决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菲德勒 1999 年才

拿到 Kent State University的新闻与大众传媒的硕士学位。正是这样一个在出版业历练了几

十年的人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初期敏锐的察觉到他们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

革,从而凝结出一本《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二)

“Mediamorphosis”是菲德勒在上个世纪 90年代创造出来的(注:这个词早在 1970年代就被运用,但是被运用在完全不同的场合),是通常由知性需求,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

社会和技术创新共同带来的的传播媒体的演变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cation media,usually brought about by 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perceived needs, competitive and politicalpressures, and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p. xv)]。中文译作“媒体形态变化”。

菲德勒开宗明义,提出媒体形态变化的基本原则:已经存在的传播媒体必须面对新媒

体作出反应和变化,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这条基本原则具体到三个词,就是共同演化

(coevolution),趋同化(convergence)和复杂化(complexity)。接着菲德勒从古推到今,从不同

媒体的发展过程详细阐释了作为他的中心论点的媒体形态变化原则。

作为预测,菲德勒描绘了三个 2010 年的日常生活场景。第一个“虚拟居民”(Cyber

Page 1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3

Dwellers)场景展现了 2010年一对退休的老年夫妇通过虚拟现实系统与他们的家人朋友交

流,获取信息,以及保持对现实和虚拟社区的高度关注。第二个“使用交互视频的家庭”

(Interactive Video Family)场景描绘了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他们十多岁的女儿使用各种互动

数字电视系统的情景。而第三个场景“移动数字文档阅读器”(Mobile Digital DocumentReader)则反映了一个年轻的职业女性在旅途中通过手提电脑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景象。场景

中提到的三维头像, 个人定制的报纸, 液晶显示器, 远程电话会议, 高清电视, 交互电视,远程学习, 小众传播, 数字阅读器(3D avatar, individualized newspaper, LCD, teleconference,HDTV, Interactive TV, long-distance learning, narrowcasting, digital reader)正是如今炙手可热

的概念或产品。由此看来,菲德勒 13年前的预言被实现得八九不离十了。这也正是他这么

备受推崇的原因之一吧。

(三)

和任何一个领域一样,知识的积累与梳理离不开从业经验。在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从前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做学问方式已经开始显得不合时宜。信

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仅仅作圈外人的围观已经不能带给学者必要的思想锤炼。也正是这一

点,罗杰∙菲德勒才显得难能可贵。

相比之下,其他关注新媒体的著述则显得苍白了一些。此处不得不提与《媒介形态变

化:认识新媒介》几乎同时面世的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的《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

史与未来》(The soft edge: 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莱文森是

媒体生态学重镇美国纽约大学的弟子,这本《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也被媒体

生态学的官方网站(www.media-ecology.org)列为入门必读读物之一。全书遵循莱文森在

1979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媒体进化理论(A theory of evolution of media),即所有媒体最

终在功能上将越来越人性化,也就是说媒体的最终功能是带给人类自然的,非媒体的交流

感受[All media eventually become more human in their performance–that is, they facilitatecommunication that is increasingly like the ways humans process information "naturally", or priorto the advent of given media”(p. XVI).]。

这样的观点放在 1997年算的上十分新颖。与其异曲同工的是同年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

学弗朗克∙毕欧卡(Frank Biocca)提出的“虚拟人的困境(the cyborg’s dilemma)”,即机

器界面越来越人性化,而人为了适应机器界面而越来越朝非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引出

虚拟人的进退两难之境(The more natural the interface the more "human" it is, the more itadapts to the human body and mind. The more the interface adapts to the human body and mind,the more the body and mind adapts to the non-human interface. Therefore, the more natural theinterface, the more we become "unnatural", the more we become cyborgs)。毕欧卡时任密歇根州

立大学网络媒体交互界面与网络设计实验室(M.I.N.D. Lab)主任,他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这

个“虚拟人的困境”,影响了一代从事虚拟现实的研究者。如今,世界上研究呈现(Presence)的人是决计绕不开毕欧卡的著述的。由此看来,13年前的 1997年,前辈们确实给后来的人

提出了不少有趣而深刻的预言,值得我们品味和反思。

Page 1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4

参考书目:

Biocca, F. (1997). The cyborg’ s dilemma: Progressive embodiment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3(2).

Fidler, R. (1997).Mediamorphosis: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Pine Forge Press: Thousand Oaks, CA.

Levinson, P. (1979). Human replay: A theory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a. Ph.D. dissertation. New YorkUniversity.

Levinson, P. (1997). The soft edge: A natural history and future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Routledge:New York.

Page 1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5

数字时代的流离失所

章戈浩 *

Digital Diasporas: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Engagement

(数字移民:身份认同与跨国聚集)

作者:Jennifer M. Brinkerhoff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年:2009-03ISBN-10:0521741432ISBN-13:978-0521741439定价:24.99美元

语言:英语

Digital是媒体研究里的热门词,diaspora是文化研究里的流行语,两者叠加,自然是近

年来学术研究里的重量级流行语了,也难怪 2009年以来,几本名为 Digital Diaspora(s)的书

大行其道了。Diaspora听起来是个吓人的词,其实是“移民”一词的专业术语升级版(虽然

在学术大腕那里两者不同语境、不同内涵与外延的区别可以写出一本本宏篇巨著),翻译得

文青一点,就是离开了家(国)又想着家(国)的一群人。

diaspora(离散,也有译者浪漫地译作流离失所)可谓是源远流长,《圣经》记述的神话

时代里犹太人的四海漂泊,也正是这一术语的来源之一。对于离散族群与传播媒体的关系,

离散族群的文化构建,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虽然有时并不那么炙手可热,有

时又穿上不同学术术语的马甲在不同的学科里打着游击。近几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的

全球化浪潮,离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被社会学者日益重视。有趣的是,但凡新的媒体

技术出现之时,新兴的媒体技术与离散族群的话题总能引发一阵热议。早在社会学的肇始

之时,波兰移民与报纸的关系就成为芝加哥学派的经典研究案例;家庭录像出现之时,宝

莱坞录像如何参与构建英国南亚裔身份认同则成为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重要研究作品;更不

* 作者为本刊编辑,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

Page 2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6

用说已是汗牛充栋的对卫星电视与离散族群的讨论。那么,相对以往的媒体技术而言,新

兴的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又为离散族群带来了什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公共事务与国际关系的副教授 Jennifer M Brinkerhoff 是号称是首

部研究数字离散这一新兴现象的首部学术研究作品。她所作的回答是,数字信息技术是离

散族群最理想的工具,它不仅可以让离散族群在物理上远离故园之时,精神上与之息息相

通。当然这一点不少传统的传播技术(比如电视),甚至毫无技术含量的白日梦也能实现,

数字信息技术则提供了双向沟通的可能。离散族群不仅仅使用数字信息技术保持着与故国

家园的联系,也可以将自己的种种信息反馈到故乡。

Jennifer M Brinkerhoff的研究侧重离散族群(移民)如何在移入国使用互联网从而与移

出国保持联系。她所作出的结论颇有几分乐观,这对通过网络技术与母国的联系,一方面

减轻了移民们减轻了他们母国对移入国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既提升了他们在移入国的生

命质量,也对他们移出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这一研究的个案体现明显的后九一一效应。由于在九一一及其以后的若干西方国家的

恐怖主义事件中,总是若隐若现显露出恐怖分子与移民社区的联系。这无疑在大众媒体与

公众空间出现了对移民特别是伊斯兰国家移民的数字社区的疑虑。在个人偏激的大众媒体

渲染之中,伊斯兰社区似乎成了恐怖袭击阴谋的策源地。这一研究则试图从个案出发,还

原离散族群数字社区的真象,研究个案包括基于美国的阿富汗人、埃及科普特人,索马里

人、藏人、尼泊尔人的九个数字机构。研究对象包括离散族群的数字社区构建、社区里的

主要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种种行为构建身份。或许由于本书研究实用功利目的较强的缘故,

本书所选择的个案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因此也选择了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

质性分析研究方法。

作者访谈了 copticchurch网站的创始人 George Andraws, tibetboard网站的创始人 DorjeeNudup, thamel.com的主要创建人。这些网站无论从创始人的初始目的,还是后来的实际运

作,在作者看来主要就是为参与构建混杂身份认同(hybrid identity),是为了“让梦想鲜活”。

对于另两个网站 afhanistanonline与 somailnet,作者主要考察的是它们的论坛。这两个

网站前者的信息来自既有的研究。后者的数据同样来自作者的访谈。对于这两个网站,作

者通过会员制、内部规则、会员福利、论坛内的人际交流等角度将数字离散作为一个塞博

社区(cybercomunities)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在这两个论坛上的热门帖子,这两个社区同样存

在了应对所面向的离散族群在美国社会所面临的边缘化问题,多重身份问题。而这两个网

站试图为离散族群的不同社会资本之间架起桥梁,传播作为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自

由价值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类网站实际上起到了预防社会冲突的作用。

此外,象 tibetboard和 copt网站往往还积极参与到一些政治议题或是人权活动的社会动

员之中。而这些议题通常与他们所处的社会联系不大,反而是与他们的故乡祖国相关。当

然不少网站不仅仅涉足于政治性话题,而在直接促进了故乡祖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如一个

叫 afghans4tomorrow的网站直接招募志愿者参与阿富汗的战后重建。而一个叫 coptic orphans(科普特孤儿)的组织则通过自己的网页推动收养科普特孤儿。

Page 2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7

通过这一系列经验性研究,作者认为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数字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离

散者在保持原来故国身份的同时,又能获得新的混杂身份。同时由于互联网不同于以往传

播技术的新特性,使得离散族群可以参与母国的社会发展讨论。因此作者认为数字离散既

可以参与离散族群的身份协调,本身又一个社区组织,它同样还可以承担社会动员的职责。

由于全书试图提供政策性参考意见,因此作者认为作为移民输入国、移民输出国、国际性

的发展组织以及移民团体就应当鼓励离散族群使用。

这本书,正如作者颇为自得地提出,是关于这一现象的首部长篇研究作品。但它所能

触发的研究路径其实完不局限于去国离家的离散族群。对于在同一国家不同区域流动者,

实际也出现了类似的数字社区,这类数字社会是否类似数字离散族群值得进一步探讨。而

作者提出数字社区具有一定的防止社会冲突的作用,是否普遍存在于各类数字社区之中,

也可以成为有趣的研究项目。

如果说,这部作品有什么遗憾之处,首先作者虽然力图深入离散族群内部,而不仅仅

将他们视为主流社会的他者,但作为一项政策研究的产物而非批判的社会研究,作者的研

究带有明显为美国国家安全服务的目的,行文中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中心主义腔调,最突

出的例子便是如自由价值观等术语的使用。作者过于强调个别数字离散网站对于故国人权

等问题的作用,而对于这类数字社区在离散族群在美国遭受的种族问题,虽从边缘化角度

加以阐述但明显不足。而且作者的结论过于乐观,只强调了数字离散的积极社会意义,几

乎没有涉及数字离散的负面因素。再者,由于这一研究出于为行政机构提供政策决策参考

的目的,她从所列举的个案观察而来的诸多现象并不一定都可以普遍化。事实上她所列举

的若干离散族群往往是由于他们的故乡祖国的缘故新闻关注度较高或是社会热点较集中,

但在绝对数量上,他们并非在西方国家的主要离散族群。特别是作为中国的读者不免遗憾

这本书都完全未曾谈及世界上数量上最为巨大的离散族群——华人。当然这也正是为华人

学者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Page 2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8

网络时代的爱情“买卖”

任珏 *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tu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 Marriages

(全球舞台上的浪漫:笔友、虚拟民族志和

“邮购”婚姻)作者:Nicole Constable(郭思嘉)

出版社: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出版年:2003-09ISBN-10:0520238702ISBN-13:978-0520238701定价:24.95美元

页数:293语言:英语

对于宅男、剩女们来说,在网上寻找另一半,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世纪佳缘、百合

网、珍爱网等交友婚介网站在国内遍地开花,现在已经和《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

电视征婚节目实现对接。记得我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征婚类网站,当

时在各大网站上作广告比较多的,是一个名为“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会员以欧美男性

和亚洲女性为主,为跨国交友、婚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到 2000年,全球已有 350多家类

似“亚洲交友中心”的网站在从事“电邮新娘”贸易,这些生意主要是为西方男人与东欧、

拉美和亚洲的女性配对,这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人类学家郭思嘉(尼科勒·康斯特布尔,Nicole Constable)教授的《全球舞台上的浪漫:

笔友、虚拟民族志和“邮购”婚姻》,是一本对菲律宾、中国等地通过互联网结合的跨国婚

姻进行考察的民族志作品。郭思嘉(Constable 2003)指出,虽然上个世纪 90年代,菲律宾

立法禁止婚恋机构促使菲律宾女性嫁给外国人,但是这些机构在互联网上列出的菲律宾女

性名单依旧不断增长,其数量位于东欧和前苏联女性之后,排名第三。随后,中国内地女

性也成为这类在线婚恋机构以及寻觅跨国婚姻的美国男性青睐的对象。

* 作者为本刊撰稿人,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博士候选人。

Page 2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19

在本书中,郭思嘉教授采用在线参与、面对面访谈等多点民族志的方法,历时3年在

中国、菲律宾、美国等地对多位通过互联网虚拟社区结识的跨国夫妇进行访问,试图探究

夫妻双方对互联网上呈现的异国对象的想象、择偶动机和婚姻体验,揭示出全球化背景中

的跨国婚姻的多样性特质。

邮购新娘的浪漫爱情

美国人大多认为这种邮购婚姻中的女孩,是在用自己的青春来作为交换,以获得经济

上的保障,在美国媒体中,“邮购新娘工业”往往被描述为全球性产业的一个分支(郭思嘉

2003:5)。因为一般来说,这种婚姻中的美国丈夫都比她们的外国妻子富有,也大多承诺能

够为妻子获得绿卡。传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也认为邮购婚姻是另一种形式的人口拐

卖,邮购新娘在婚姻关系中大多数是受压迫的、无助的、被虐待的第三世界女性。

但是郭思嘉教授的研究,揭示出邮购婚姻夫妇多样化的动机和选择,正如威廉·扬科

维尔克(William Jankowiak 2006)教授所说,她发现邮购新娘既不是被男性控制的无助的

受害者,也不是只想获得绿卡的精明外国女人。虽然这类婚姻中的妻子大多数是年轻女性,

但是郭思嘉教授并不认为年龄的差异是婚姻中权力不平等的证据。“爱情、吸引力、化学反

应、尊重、实用以及个人考虑,对于那些决定嫁给外国人的女性来说,都至关重要(Constable2003:84)”,不仅仅是邮购新娘,就连包括她们的美国丈夫,都认为浪漫爱情是结为夫妇

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美国男性往往选择美貌、性感但却不那么具有肉欲色彩的异国女性

作为伴侣。

这些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美国观念,也挑战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对邮购新娘的刻板

印象。郭思嘉教授并未将邮购新娘预置为一个被动的受害者的角色,而是通过和她们的交

谈,发现她们在择偶阶段和婚姻中所呈现出来的能动性。作为一个能动者,邮购新娘们,

能够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追求属于她们自己的浪漫爱情和美满婚姻。

当然,也有学者批评郭思嘉教授的结论太过浪漫主义,例如 Chun(2003)认为此书较

少关注这些互联网上的跨国新娘遭遇到的家庭暴力,也并没有深入探讨美国白种男人与中

国以及菲律宾女人的婚姻中的权力关系。

虚拟民族志方法

作为一名人类学家,郭思嘉教授采用了多点民族志(Marcus 1995)的方法,在香港、

北京、马尼拉、宿雾岛等地,通过互联网与数百名邮购婚姻的男女进行联络。她加入 4个私人新闻组,和数百名男性取得联系。在她研究的高峰期,郭教授每天能接到一百个电邮,

并和来自全美以及中国菲律宾的不同地区的男女进行沟通。

多点民族志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民族志方法,人类学家往往对几个不同田野地点的社会

结构、经济状况等文化要素进行考察,从更加复杂的宏观结构中考察和解读文化现象。多

点民族志方法多用于一些跨学科的新领域中,例如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科技和社会研

Page 2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0

究(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缩写为 STS),诸如生育与生育科技研究,医学人类学

中的流行病研究,生物科技及人类基因计划等领域(Marcus 1995:104)。

虚拟社区,是郭思嘉教授的多个田野地点中的一个,这也为多点民族志方法指出了新

的发展方向,挑战了关于人类学方法对于虚拟/现实,本地/全球的两分法提出新的探问。当

人类学者参与到虚拟社区中时,这个虚拟社区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拟现实?人类学

者身处当地还是处于互联网世界中的某个节点?在新闻组中的互动,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是

研究者还是朋友”的身份追问。

“被观察的观察者”,指的是人类学者,尤其是来自异国的研究者,在进入田野地点初

期常常会遇到被当地人观察、盘问的情况,只有经过这个阶段,获得当地人足够的理解和

信任,人类学者才有可能在当地顺利的展开田野调查工作。有趣的是,郭思嘉教授在虚拟

社区中也获得了这种“被观察”的体验,例如她被告知,经过新闻组管理人员对她的情况

进行讨论之后,她才被允许加入。就这个细节来看,虚拟社区的文化环境与线下世界存在

相似之处,这也为我们探寻“虚拟社区”的边界问题提供了依据。

互联网作为一个舞台

通过郭思嘉的这本书,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跨国婚姻本身对于跨国夫妇的意义,并

能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全球化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使得第三世界的女性能够利用互联

网这个舞台,充分的展示自己,追逐和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婚姻梦。也为后来者对纷繁复

杂、理不断剪还乱的亲密关系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网络跨国婚恋,对于我们这些宅男、剩女们来说,也许是多了一种选择,也许只是一

个作为“他者”存在的“异文化”。世纪佳缘、百合、珍爱这些网站依旧做着以内地交友为

主要内容的网络服务,主要消费者还是那些努力寻觅伴侣的红男绿女们。作为研究者,或

许我们要问,这些既是消费者又是使用者的寻爱者,是如何在互联网上呈现他们自己的形

象,他们又是如何理解网络交友和数字时代中的婚姻关系的呢?作为凡尘俗世中的一员,我

们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是通过何种途径。

参考文献

Chun, Wendy Hui Kyong. 2003.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rtural Ethnography, and‘Mail-Order’ Marriage.” Journal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Vol6(3):321-326.

Constable, Nicole. 2003.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Pen Pals, Vitual Ethnography and “Mail-Order”Marriag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nkoviak, William R. 2006. “ Romance on a Global Stage: Pen Pals, Virtural Ethnography, and‘Mail-Order’ Marriage.” Feminist Formations, Vol 18(2):228-230.

Marcus. George E. 1995. “ 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 Sited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4: 95-117.

Page 2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1

网络社会运动的文化解释

胡凌 *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itizen Activism Online

(中国互联网的力量:线上公民的积极行动1)

作者:Guobin Yang(杨国斌)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出版年:2009-06ISBN-10:0231144202ISBN-13: 978-0231144209定价:29.5美元

装帧:精装

页数:320语言:英语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自 2000年以来,基本上每年

都会出现一本和中国互联网有关的英文学术著作,中文研究也开始慢慢增多。总体说来,

西方的研究较为单一,基本上停留在互联网政治这一话题上,由于中国国家对互联网严格

管理,加之主流的西方意识形态渲染和媒体炒作,对中国互联网政策的批评和对网络公民

社会的强调就占据了西方学界研究的主流。尽管其中一些评论很有道理,但这种单一的视

角往往只令人看到最为表面的东西,不仅容易遮蔽复杂的现实,也会阻碍人们从不同的学

术传统和方法反思现实背后的东西。在这个背景下,杨国斌的《中国互联网的力量:线上

公民的积极行动》(简称《力量》)就提供了一个鲜活不同的研究方向。(Guobin Yang, The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online citizen activ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后文引

用只标注页码。)

线上积极行动(online activism)或网络社会运动(online social movement)是新近得到

较多关注的研究领域,它主要采取现实世界中社会运动的理论和视角分析线上的集体行动

和抗议行为,例如,互联网降低了民众参与运动的门槛和费用,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机会”

和资源,便利了运动的发起和组织,等等。但是这些分析大多是针对某项行动进行的分析

* 作者为本刊编辑,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1 “activism”普遍译为“行动主义”,本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各种网络行为构成一个统一一贯的意识形态或教义,而更多是

描述分析具体实在的行为。因此这里译为“积极行动”,可以直接体现其表现形式。

Page 2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2

式个案研究,不能给读者以强烈的整体印象。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互联网的分析固然可以

应用传统的一般理论,但那将无法令人感受到“中国式”的网民行为方式与特点。我们既

需要以社会科学家的眼光剖析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互联网络内部的结构和动力,也需要以

一个文化人类学者的态度不断反思综合,将人们的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整合起来进行统一

的解释。《力量》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向人们展示互联网如何便利了公民社会组织和个体进

行活动和抗争,并且这些行动如何在文化和方式上延续了历史上的发生过的线下社会运动。

在 导 言 中 ,《 力 量 》 提 出 了 贯 穿 本 书 的 分 析 框 架 : 多 重 维 度 的 互 动 论

(multi-interactionism)。这是指在分析涉及到多个层面和行为主体的复杂现象时,抓住线上

行动(研究的对象)与其他重要因素之间的互动和表现,这些互动既能够便利线上积极行

动,同时也是一种约束。(7页)其他重要的因素包括(1)国家权力,(2)文化,(3)市场,

(4)公民社会,(5)跨国行动。整本书就通过展示网络运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向我们描绘

出中国式的线上行动作为一种集体行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线上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并与之同 80、90年代的学生运动

与社会抗争进行了对比。作者认为,前者和后者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一些不同:发生更

加频繁,涉及的事项更多,社会基础更广泛,既可以组织起来也可以是自发的,追求不偏

激的目标,并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形式。但这并不表明两者截然不同,因为它们都脱胎

于同一个历史进程,并成为新公民积极行动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回

应。作者认为传统的社会运动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线上运动所采取的特定形

式,必须对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一些约束条件和环境进行探讨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导言中

提到的五种因素就提供了观察的视角。

第二章从国家管理互联网的强大权力谈起。鉴于国家的网络管制相当严格甚至随意,

这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线上抗争的特定形式,即抗争始终要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在国家

认同的价值领域网民们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例如网络民族主义,对腐败的批评),但在国

家禁止的地带,网民们会施展合法的和策略性的呼吁手段,曲折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

可以看到,国家的控制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网民的抵抗也只部分取得了胜利,互联网带

来的最大成果是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民众发动抗议的重要手段,鉴于国家需要发展互联网进

行宣传和信息化建设,这种手段就不可能遭到完全禁止。由于作者集中于国家权力和抗争

形式的关系上面,因此没能够进一步分析线上运动本身得以兴起的条件和过程,例如中央

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极大影响了互联网管制的效果,也影响了特定网络运动发生和消

亡。为了全面理解线上运动,背后的动力学仍然是需要探讨的。

在以往关于中国社会运动的研究中,文化表现形式并没有得到特殊的关注,人们要么

从参加者视角进行成本收益的理性选择解释,要么强调从众、愤怒等非理性因素。但这个

过程仍然是令人困惑的,因为人不仅会自然地理性算计、释放激情,也是文化的动物。文

化塑照着社会成员的一些行为模式,并通过他们的行为不断再生产出来。文化、仪式、修

辞这些符号性的因素构成了人们日常交往和行动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润滑剂和微妙的动力,

但是在集体行动的研究中却被忽视了。如果说传统的社会理论忽视这一点是因为文化仪式

的作用尚不明显,那么,在身体和物理力量不在场的情况下,以文字和表达为主要形式的

Page 2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3

虚拟抗争就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其实还便利了以符号性表达推动的

积极行动,视频、图像、戏仿、娱乐、嬉笑怒骂,各种形式纷纷跃上前台,成为不可忽视

的力量。《力量》第三、四章就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作者指出当代中国的在线运动不仅有

效利用了传统的文化和仪式(比如标语、口号、串联),而且还创造出很多新形式,利用各

种媒介手段,使参加者被深深地感染和触动,增强了动员的号召力。作者还认为,线上文

化是可以通过创生性的互联网不断创造生产的,并成为某种新的权力。只需稍加注意便可

发现,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网民创造和传播的,连官方媒体最后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套修

辞,这套修辞和表达带来了权力的变化,人们正在创造自己的文化领域和氛围,从这个意

义上讲,互联网确实带来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尽管我们每天都上网,沉浸于各种文化

形式中却浑然不觉,这两章内容则唤醒我们进行反思,我认为是比较有特色和重要的。

《力量》的另一个贡献在于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在线抗争的经济逻辑。(第五章)中国互

联网的研究者通常看到的是国家无与伦比的专断性权力,其背后尽管可能有对地方代理人

进行监督和激励的成本考量,本质上却是非经济性的。但网络信息的生产在作者看来却遵

循着某些特定的经济模式,或者受经济力量的影响。作者先讨论了作为一种社会生产的网

络信息模式,相对于网络购物来说网民更热衷于众多的 web 2.0服务,并积极参与网络讨论,

这对于熟悉网络理论的读者大概并不陌生。更重要的是,诸多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培养吸引

点击率的博客作者当作盈利的手段,这种并不高尚的动机实际上促成了众多名博得出现,

并引领着相当程度的网络民意。服务商们还学会了传统媒体的包装策略,对中性的公共事

件进行炒作,经济利益是主要的动机。作者还敏锐地观察到网络推手或“商业五毛党”在

网络民意形成中的负面效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要能够招募到足够多的人对某些话题

进行吹捧,就可以轻易吸引眼球,获得大笔收入。尽管这种商业化的民意和被操纵的共识

客观存在,作者乐观地认为它们不应该被夸大,因为复杂的网络生态能够确保没有人能够

完全随心所欲地操纵,只要互联网保持开放,就会有人对既定观点提出质疑和挑战。

公民组织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网络结社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网

民能够更加容易地以兴趣、事业、话题聚在一起,超越地域的限制,并花费更少。传统的

公民组织(例如 NGO)也开始更多地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作为它们行动的平台和手段。《力

量》第六章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调查进行的一些总结,作者还指出,公民社会和互联网其

实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组织使用网络服务,也就进一步推动信息技

术的扩散。这一章内容首次对网络组织使用互联网的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具有启发意义。

第七章则将重点放在线上社群上面,提供了一个个案研究。作者剖析了网络社群的不同想

象:自由、怀乡、江湖,也讨论了诸如隐私和信任这样的关键议题。这些乌托邦式的幻想

很可能发生在网络的新手上面,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别没有那样

大,“扁平化”并没有真正发生,网络并不是一个逃避现实的处所。如何能将线上社群建设

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有家的感觉,是需要人们不断探讨和反思的问题。

《力量》第八章分析了线上积极行动的国际维度。互联网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

使得国外的个人与组织能够在一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作者研究了一些海外的 NGO在中国

的活动情况,认为在国内有合法身份的 NGO倾向于采取较为温和的积极行动,而没有身份

Page 2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4

的 NGO则更多地直接挑战中国政府的权威。国际维度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互联网的地缘政

治视角,很多国内的维权人士常常得到国外维权组织的支持,由于无法在国内产生影响,

它们不得不发出极端声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向国内施压。未来这种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在结论部分,作者认为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文化和社会革命,线上积极行动正是

这场革命的反映。目前的网络问政、网络反腐在作者看来都是一种新型民主的体现。整体

而言,本书采用的是描述性的方式,因此能够将文化形式的问题分析得较为透彻。但一旦

涉及到诸如网络民主、公民社会一类的需要更为实证和评价的研究,本书的一些结论可能

就有失偏颇。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网络抗争形式就断定这带来了网络民主或网络公民社会,

或者说,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才有价值。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仍然十分严格,控制着互

联网的各个层面和端点,这个体制丝毫没有削弱的迹象,愈加巩固。在这个意义上,网络

社会运动更像是“笼中鸟”,尽管发生了,政府仍然有能力笼住它,并引导至能够忍受的范

围之内。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网络抗争”在本书中泛化了,似乎只要能够吸引眼球的网

络信息表达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这样我们就需要将网络抗争与网络舆情等现象统合起来

进行研究。按照作者的意图,抗争仍然是一种政治和权利表达,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可能需要更加清楚地界定这一表达及其范例,否则我们就只能通过探究网络民意动力

学进行科学分析。如前所述,未来的研究者们需要从科学和文化两个角度观察网络运动和

集体行动,将线上与线下的事件统合对照,形成新的认识和看法。

Page 2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5

脂赝斋批豆瓣:Going to Extremes

Malingcat *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作者:Cass R. Sunstein (凯斯·R. 桑斯坦)

译者:尹宏毅 郭彬彬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年:2010-05ISBN:9787501191970定价:29元页数:220

越来越,我喜欢名家写的小书。真的“名家”,不是浪得虚名的名家,看到名家的名

字印在书皮上,就像看到蓝色的检疫戳盖在猪肉皮上,放心。而真的“小书”,字大行稀,

文字平易,妇孺咸宜,就像在难啃的大部头之间喝了碗大米粥,舒坦哪。我有时疑惑,名

家抽出时间信手写部小书,是不是类似于用鸿篇巨制的边角料熬了 锅生滚瘦肉粥,对自己

算是种休息,对读者也是意外之喜吧。

凯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出生于 1954年 9月 21日,有犹太血统。他一路

优秀着,在 1978年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曾任麻省高级法院本杰明·卡普

兰(Benjamin Kaplan)法官以及美国最高法院瑟古德·马歇尔法官(Thurgood Marshall)的助手,又任美国司法部法律顾问室顾问。27岁时在芝加哥法学院谋了个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的职位,30 岁时在芝大政治科学系谋了同样的职位,不过又两年的时间,他已

是法学与政治学双料教授,34岁时拥有卡尔·卢埃林(Karl N. Llewellyn)讲席教授头衔。

桑斯坦在芝加哥大学服务 27年,然后在 2008 年加盟哈佛法学院,同年担任风险治理项目

总监(director of the Program on Risk Regulation)。2009 年,他成为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

事务办公室主任。此外,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律师协会分权与政府组织委

员会副主席、美国法学院联合会行政法分会主席。是《新共和》(New Republic)和《美国

* 本文原载于作者的 Blog(原文链接在此)。在此感谢作者本人赐稿。

Page 3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6

前景》(American Prospect)的社论撰稿人,也经常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类

著名出版物的撰稿人。此公还有精力写博客。最惊人的倒不是以上这些辉煌履历——我有

点相信“英雄不问出处”——惊人的是他的“学术成果”。迄今,他已经发表了 600 多篇

论文,至少 51部学术著作。在一个粘湿的夏日,我鼓起勇气做了个桑斯坦豆列,“添加”

到手酸,发现他的著作译成中文的已经有 14本,英文的我加也加不过来,服了。

作为法学和政治学教授,他写过《法律推理与政治冲

突》、《行为法律经济学》、《偏颇的宪法》、《自由市场与社会

正义》这类板起面孔的书,而这一本《极端的人群:群体行

为的心理学》是 2009 年的新作,读起来可爱多。“小书”

者,桑斯坦并没有提出什么全新的创见,只是整理了一下社

会学、心理学的实验与案例,生动地描述了“群体极化”

(group polarization)现象以及这一现象下面的大众心理根

源。

印在深粉色封面上的是这样三行字:“恐怖主义为什么

在全世界蔓延?为什么会发生激进的学生运动或群体事

件?互联网上为什么充斥着极端的言论?人们为什么疯狂

地投资房地产或股市直到泡沫破灭?……简而言之,人们为

什么会走极端?”我停下来对照检查了一番,发现除了没有参加恐怖主义行动,其他的貌

似都参与过,于是本着“我是群众”的心态捏着铅笔“批注”了此书。作为资深豆友,写

在此书边上的多为豆瓣经验,这也自然。

“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本来绝不会考虑

和做的。”点头,如果我没有加入民工继续养猪小组,我对猪是绝不会发生兴趣的。同理,

如果我加入了极品老娘团,我是否已经变得剽悍无边?“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

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他们尤其可能会走极端。当这种群体中出现指挥群体做什么、让群

体成员承担某些社会角色的权威人士的时候,很坏的事情就可能发生。”是的,根据我的

经验,所有那些指手划脚的组长,“坏事”都是他们做下的,而苦头都是我们大家吃的。

桃花我不是说你。

“由具有相同想法的人与其他社会群体隔离的孤立的小群体,会因为它们的自我隔离

而更加急剧地走向暴力方向。政治极端主义往往是群体极化的产物。社会隔离是造成极化

的一项有用的工具。”嗯哪,“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眼界狭窄的狗叫得尤其厉害,同理,

在井底长大的青蛙们,一定是呱呱叫而不着调的天空理论家。如果这些都还没有说服力,

想想传销培训吧,在一个封闭的公寓单元里,无需多少技巧就可以给十几人同时洗脑。“最

偏激的境遇主义者坚持认为,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也许是我们几乎所

有人,都可能会受到引导,以致犯下暴行。”想起戈尔丁的《蝇王》,颔首称是。实话说,

我最怕那种只在一个小组里混、只读几个作家的作品、像册里还都是重型武器的人。

且慢,不是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吗,小组为什么会失去理智地走极端?哦,根子

Page 3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7

可能在“三人行必有我师”上,当群体中出现意见领袖时,话语权较少、地位较低的成员

便会迅速放弃自己独有的信息,而趋向于迎合权威或者群体的声音。这个效应,在传播学

里叫“沉默的螺旋”。而原本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如果在小组中发现同类观点,就会信

心大增,使自己以前就有的看法放大,并减少观点的内部多样性。我们不仅在政坛上看到

这种现象发生,它也发生在家庭、企业、教堂和学生组织中。说到底,我们太想肯定自己,

我们又太想取悦他人了。

进行身份认同是群体活动的基础之一。“如果人们被告知,自己在某个群体中具有明确

的成员身份——天主教徒、犹太人、爱尔兰人、俄罗斯人、民主党人、保守派等——他们

就不大可能会认真听取身份标明有所不同的人们的意见。”同样可以理解,朱粉组和汪粉组

里的骨干成员,不能不固执己见,如果他还想在组里混的话。老桑说,“如果互联网上的

人们主要是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讨论,他们的观点就会仅仅得到加强,因而朝着更为

极端的方向转移。”所以宽带山是不欢迎非上海人的,铁血论坛是受不了鸽派的,乌有之

乡是少有挑衅者的,我们小组偶尔也踢人的 :)

桑斯坦善用比喻,下面是三个:

“回音室”。根据马克·塞奇曼的研究,“群体起到一个互动性的‘回音室’的作用,

从而促使不满情绪和阴谋论观点加重,使之达到仇恨的程度。”在这个回音室里,折射反

射加强或形成共振的其实只是某组重复的声音。当我发出某个“我说”,然后经过曲折复

杂的过程,看到别人“我说”里的“我说”,就是这个效果了。

“同嗜性”。相似性助长彼此联系。譬如豆瓣是建立在同嗜性上的网络,我的亲密豆

友们,在同样的小组出没,读同样的书,看同样的电影,有同样的朋友,因嗜好而引为知

己,又因知己而加固这种联系,惺惺相惜,同仇敌忾。危险不?其实是有些危险的,有时

候刷屏半日没有眼前一亮的东西。因此,需要去陌生人的地盘上偷窥一下,怎么?豆瓣上

还有这样的东西么?

“流瀑”。群体思维——社会流瀑效应(Social cascades),“当流瀑发生时,信念和观

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以致许多人不是依靠自己实际所知,而是依靠(自己认

为)别人持有什么想法。这种信念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人们不是依靠自己的私人的信息,

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别人做出的判断。”流瀑效应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中起很大作用,

身在流瀑中的人们像染上某种传染病,又像脑子被灌了水,集体被某种社会信念所迷倒——

我那建设银行的股票啊啊。“流瀑效应”与“灌输论”倒是相得益彰。

我最感兴趣的还有桑斯坦援引的两组实验。一是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电

击”实验。1受试者听话地向第三者实施电击,只因为指挥者看起来像个权威。这个实验是

关于权威与服从的,实验证明,“如果一位权威要求你做某件显然有害或者残酷的事情,

你可能会完全照办,要么因为你认为应当这样做,要么因为你不想冒损害自己名誉的风

险。”另一组是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随机挑选的两组学生,经过

几天情景实验后,被分派当囚犯的人们的行为很像囚犯,被分派担任看守的人们的行为很

1 本刊编者按,本期中的译文《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亦提到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

Page 3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8

像看守。这个实验充分说明,美军那臭名卓著的虐囚事件,其实是多么容易发生。

桑斯坦毕竟是大教授,说来说去,说到个深度问题:协商民主是否可能?近年来,已

经有不少人放弃了对协商民主的信心,慎思明辨、交流对话,何其难矣,看看那些不欢而

散的“峰会”们就知道了,或者看看我们正掐得热闹的几个小组就明白了。桑斯坦提醒读

者,协商民主是要有限定的:“我们需要具体规定协商的概念,而不是简单地对其加以赞

美。一项协商制度如果包含不同的人——也就是说,如果它就方法、信息和立场而言具有

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就可能会运转顺利。”归根结底,认知上的多样性至关重要,“社

会得益于二阶多样性”。

我是爱豆瓣的,但是如果有了豆腐网,我想我也会参加的。

Page 3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29

技术世界的西西弗

立早 *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作者:Neil Postman(尼尔·波斯曼)

译者:何道宽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7-10ISBN:9787301126813定价:22元页数:141

我对波兹曼的印象一直与《1984》和《美丽新世界》这两本书脱离不开干系,大概是

因为之前读过他的《娱乐至死》,他开篇就回顾了奥威尔和赫胥黎笔下的两个世界隐喻,前

者描述了极权统治的社会体系下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老大哥”的监控之下,个体丧失思

想的自由,后者则畅想了技术过度繁荣反过来控制了整个人类社会,让我们在虚幻的极乐

中沦为技术的奴隶。而波兹曼结合了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 1984和美丽新世界并

存的纪元。对技术发展的弊端的批判是他的媒介三部曲一以贯之的主题,在《技术垄断》

这本书里更是达到了论述的高潮。

波兹曼延承了麦克卢汉的很多核心思想,犹如麦克卢汉笔下的“媒介”(media)是泛媒

介,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本书中所指称的“技术”(technology),亦是一种泛

技术。波氏并没有给技术下一个明确定义,但概观本书,所谓“技术”其实可以等同于麦

氏所说的“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而 “人的一切人工制品,包括语言、法律、思想、

假设、工具、衣服、电脑等,都是人体的延伸。”然而不同于麦氏对新媒介的热情的赞颂和

拥抱,波兹曼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却充满了悲观的担忧和警惕。

他在第一章就以塔姆斯法老的寓言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发明只不过是手段的改

进,目的却未见改善”。不错,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

大机器制造带来生产成本的直线下降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交通工具的演进大大缩短我

们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人对世界的认知和人与人的交流更为迅速,

* 作者为本刊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Page 3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0

媒体的演进打破原来社会知识的阶层垄断(例如印刷机对僧侣阶层的垄断地位的颠覆)……

但技术演进给我们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你有没有发现,在工厂里机器取代了

人的主体位置,工人仿佛是流水线作业上一枚机械运转的齿轮;交通的便捷让我们将抵达

作为唯一目的,过程成了无关紧要甚至多余的东西;媒介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

由媒介主导描绘的虚幻图景中;交流成本的下降让远距离对话成为可能的同时也使得真实

可触的交往越来越少;新技术在摧毁传统的知识垄断过程中,又会带来新的知识垄断……

这就是一个个新技术为我们的生活重新勾勒的曲线,一个不同于过去,但远非高于过去的

场景。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切生活层面的变化之上,新的技术在悄然地重新界

定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波兹曼指出,每一种工具都内嵌

了意识形态的偏向性,某一种而不是其他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赋予某类事物更高价值

的倾向,放大某种感官或技能的倾向。(这可以说是对“媒介即讯息”的另一种解读。例如

摄影术带来的视觉文化,与原先的印刷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倾向。)因而

技术变革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生态变革。他依照技术对文化影响的程度将文化划分为

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受制于社会体制或宗教体制。它们

与文化的整合方式并不会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神学世界观产生矛盾。工具的发明要么是为

了解决生活中紧迫的问题,要么就是为了当时的政治、艺术、宗教、神话等等文化层面的

事物服务。文化信仰指导和限制了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到了技术统治文化阶段,工具则开始扮演起社会的核心角色,社会生活和文化都服从

于工具发展的需要。工具开始向文化发起攻击,试图取而代之。技术与传统的宗教、仪式、

礼俗、神话、政治等产生激烈的冲突和对抗。当时的三大发明,时钟、印刷机、望远镜分

别撼动了当时的时间观念、知识传播方式和神学世界观。蒸汽机的发明、工厂制度、机械

化大生产,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客观、效率、标准化、计量和进步等观念的普世化,人们开

始逐步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同时,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蔓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

逐渐占据主导,但这时候技术世界观仍然没有取代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地位。现代化的演进

并没有阻挡人们对旧世界的神话、仪式、宗教、价值观等等符号的信仰。

但当科学权威最终取代了宗教权威时,我们便迎来了技术垄断文化阶段。这个时代的

转变不仅仅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人们世界观的改变。技术所崇尚

的一套理性至上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战胜了建立在思辨和神学基础上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跟

精神的一体性开始土崩瓦解。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表征为,科技击溃了以宗教信仰为代表

的传统成为社会生活每个领域的统治性力量。“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技术

主义成为垄断的的思维模式,技术的价值观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在工厂里,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取代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在学校里,课程设置成为管理信息流动的重

要手段;在政治领域,民意通过标准化测验获得;在文化中,流行的是新的 AIDS(Anti-Information Deficiency Syndrome,抗信息缺损综合症);在学术界,实证主义开始将

人当做客体研究……

Page 3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1

整个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技术来控制信息流动(包括三种手段:官僚主义、专业技能和

技术性机制),从不同层面上来强化技术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力度。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泛滥,

要求新的信息管理机制,而新的信息管理机制本身亦是一种技术,它们反过来又增加了信

息量。波兹曼苦口婆心:你们看,手段的演进,并不能带来目的的改善。技术的发展,只

不过结束了旧形式的困扰,而把我们引入了新形式的更大的困扰里。上帝死了,比上帝更

强大的科学走上了圣坛。专家取代了教皇的地位,成为社会中普通人获取真知的新兴权威。

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技术的神化,与他们的祖辈曾经对宗教的顶礼膜拜并无本质区别。

其实波兹曼的说法并不新鲜,正如他所说的,每个社会学家所讲的东西都并非自己的

发现,而不过在重新告知人们他们曾经被告知并仍需要不断被告知的事情。他对技术的批

判不过是从技术层面上对“现代性”这个劳什子的另一种有趣的描述方式。而类似观点已

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怀特·米尔斯、安东尼·吉登斯等等学者那里以不同口

吻和角度重复了很多遍。

在第八章隐形的技术中,波兹曼更进一步指出很多软性技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对现实的感知,比如语言,比如统计学。尤其是后者的滥用带来对数字的盲目崇拜。这样

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智商测试、性格测试、民意调查、成绩排名等等一系列看

似客观的技艺,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数字取代了定义,程序取代了思考,而这

背后则是将一切暧昧不明的现实数量化和操作化的渴望。

对此点我也深有体会。大三暑假在电视台实习,每周开会领导都要把上周的收视率拿

出来说事,办公室一进门对面的墙上就是实时更新的当年度每期节目收视率变化的波形图,

每周台里下发当周节目收视率的变化数据,甚至细化到了节目播出期间每半分钟的变化。

我也曾经参与撰写收视率报告,说实话,我觉得非常不靠谱。节目的内容形式如何与收视

率的细微波动挂钩,这种分析只能建立在主观判断之上,但在语言、数据和图表的伪专业

包装之下,却显得那么煞有介事。

电视台以收视率作为衡量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乃至唯一标准,而不管节目的内容、

形式、内涵、品味、社会意义等诸多重要元素,因为他们要以收视率作为筹码来把节目的

广告时间卖给商人,而什么才能衡量其广告时间的价值呢?观众口碑是多么模糊的概念,

那么只有收视率,只有收视率才是王道。冷冰冰的客观数字成了决定一个节目生死的根本。

这简直是整个电视界的悲哀。当然我并不是对量化研究存在偏见,只不过想以这个例子来

说明,我们的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伪科学和唯科学主义。

此书后半部分重点讲的主题,在我看来,也是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人们总是需要在

某种思想体系的保护之下生存么?波大叔在唯科学主义一章中的论述可谓是整本书的精

髓。

波大叔首先对美国占主导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表示质疑。唯科学主义研究的信条是科

学研究方法是可以应用于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研究的,只要有严格精密的操作方式和测量

过程,就可以得出关于人类的客观事实、可验证的理论乃至普适性的规律。它包含三个观

念:一是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人类行为,二是社会科学揭示的原理可以合理组织社

Page 3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2

会,三是科学可以作为信仰,赋予生命意义、满足道德需求。这三点层层递进,乃至最后,

科学已然可以与传统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量齐观了。

唯技术主义从根本上讲,是在一个失却神圣信仰的平淡无奇的世界里,寻求一个不可

能的替代性的道德权威,这个替代者就是“科学”。因而唯技术主义就不仅仅是数据的滥用、

研究领域的混淆、研究程序的挪移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类似宗教信仰的

新幻觉。

波兹曼近乎“残忍”地揭下了科学主义的面纱,像尼采宣告上帝已死一般,宣告社会

科学已死。我们再次跌落到虚无的深渊里,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so,what?波兹曼诚实

地回答,我只负责提出问题,而不试图给出任何确定的答案,答案飘荡在风中。如果一定

要列出建议,我会从我个人的角度给予回应:回归人文主义。具体措施包括诸如通过学校

教育,让艺术与科学比翼齐飞,强调多维历史的研究,让科学走下圣坛,反思语言表达扭

曲现实的多重方式,通过这些学习来说明人类经验和情感的同一性和连续性,以开启和维

持一种认真的对话,让我们与唯技术论的世界拉开一定距离,去批评和修正它。

在这里,人文主义作为一种补充而非替代的方案,是让我们从简单的是非对错二元判

断中走出来,强调认知的局限和世界的复杂,需要我们以更谦卑、谨慎的态度去面对和处

理一切问题。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波兹曼与麦克卢汉达成惊人的一致。麦氏对于自己

的见解,始终抱着清醒的态度,他从不认为自己的研究是科学的,并反复地提醒读者把他

的文章当做文学比喻而不是科学理论来理解。他 1969年接受《花花公子》杂志记者的采访

时说道,“我的书只构成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终极发现的产品。我的目的是把事实作为探针,

作为洞察的手段,作为模式识别,而不是把事实作为传统而枯燥的分类数据、范畴和容器

来运用。我想为新的领域绘制地图,而不绘制旧的路标。”因而在他们那里,不存在绝对正

确、清晰无误、可供检验的概念和理论,而只有敏锐的观察和敏感的洞见。真理是偶遇的,

认识真理是一个连绵无尽的过程,而非一个铁板钉钉的结果。所以我很反感有人给麦克卢

汉扣上技术决定论的帽子,这种误读也恰好说明了社会科学领域线性思维方式的局限。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看到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人们难免会认为作者是

一个散布盛世危言的悲观透顶的学者。但细细读下来,我发现,与其说是波兹曼偏激过火,

不如说这是他矫枉过正的策略,故作惊人语,以引起世人的警醒。他的描述是一个譬喻,

来指出人类社会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带给政治、文化、学术、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的一系

列偏向性。他们真的把自己研究的东西当做是科学么?他们不过是在打比方,讲故事罢了。

波兹曼其实是想说,社会科学不是科学,但肩负着解释现实、改造社会和指引方向的

重要使命。这一使命更多意义上是道德范畴,而非科学范畴。给社会科学去魅化的目的不

是否定其存在价值,而是更诚恳的态度去考察我们的经验世界,以更谦卑的姿态寻找通往

人类更好的生存境遇之路。不投靠任何一种信仰,无论那是神的世界,还是科学的世界。

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和合理的答案,但我们必须为寻找答案而努力奋斗。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是西西弗的勇气。我们必须如此么?

波兹曼的回答是积极肯定的:Yes,we do。

Page 3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3

大规模业余化之后?

魏武挥 *

《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作者:Clay Shirky(克莱·舍基)

译者:胡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05ISBN:9787300105390定价:39.8元页数:206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作者:Andrew Keen(安德鲁·基恩)

译者:丁德良

出版社:男海出版社

出版年:2010-03ISBN: 9787544246774定价:25元页数:204

在今天的世界中,有一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大规模业余化。借助于 UGC的力量,大

众可以在网上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在任何一个数字网络的角落,你都可以发现层出不

穷的网民作品,而这些作品,很显然,大部分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士”所为。

《未来是湿的》,由克莱·舍基所作,书名有点怪异,不过,未来是灰的也算是另外一

种解读。这个灰色,并不是指前景黯淡,而是说黑白分明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一切过去

的区隔都已经从“断裂”变成了“缓坡”。就象是湿漉漉的状态,你既没法说这是硬的,也

* 作者为本刊编辑,上海交通大学教师,知名 IT评论者。

Page 3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4

没法说是这是软的。

书的上架建议是“社会趋势”,但我更愿意将它视为一个对社会化媒体研究并解读的书。

眼瞅着二战以来第二次波澜壮阔的社会化运动就要到来,只不过,这一次,借助的是网络

的力量。当然,这一次社会化运动和上一次有那么一些区别: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化运

动,里面包罗万象,什么都有。

“大规模的业余化的结果是:专业和非专业之间不再是断层,而是缓坡”。作者反复用

blog以及 flickr上的照片来说明“大规模业余化”这个命题。作者甚至用已经消失的“誉写

人”这种工种来说明,相当多的职业本身建立在“专业把关”之上,或者,按照我的理解,

就是对某种资源的垄断。我个人是觉得作者有些暗示成分的:今天有些理所当然存在的工

种,在未来,会消失不见。

“Revolution: symmetrical participation and amateur production”。这就是作者的两个核心

关键词:平等参与和业余化生产。或者说,当平等参与和业余化生产变得让人熟视无睹的

时候,这个变革就真正到来了。而作者对于这种变革,持有着相当意义上的赞赏态度。因

为这种变革代表着一种开放,而开放,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开放的目的不是要阻止失

败,而是降低失败的代价”。

舍基这位光头男目前在纽约大学执教,也是很多大型公司的咨询顾问——感觉上是一

个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人士”,而另外一本书的作者,安德鲁·基恩,则是一个标准的专栏

作者,在学界和业界都没有象舍基那样显赫的专业地位。但很有趣的是,基恩却写下了痛

斥“大规模专业化”的《网民的狂欢》。

作者认为,大量业余者的涌入,使得互联网上充斥着不可信的信息。作者最重要的观

点是:虽然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言论权利,但每个人言论的重要度权重显然是不同的。爱因

斯坦和隔壁张三就物理空间之类的言论,能一样么?

爱因斯坦和张三的例子,有些极端。因为大部分人也会去支持爱因斯坦,从而使得他

们言论的权重各自不同。不过,生活中的争论各方,并不见得每次都是爱因斯坦和张三的

较量。有时候甚至是倒置的。比如爱因斯坦和孔乙己之间关于回字写法的较量。在这种情

况下,爱因斯坦倒真成了业余者了,但以爱因斯坦一贯的名望,和孔乙己有那么点不入流

的形象,网民的力量,极有可能会呈现这样的结果:孔乙己,你丫就一脑残。

不过,问题在这里,什么叫“专业”?什么叫“业余”?虽然这两本书的观点严重对立

和冲突,但两本书的作者却都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给它们下出清晰的定义。

这个定义不好下。学历不能说明全部,工作经验也不能说明全部——当然,必要的学

历和经验还是要的。如果一个学中文的也从来不混 TMT领域的,恐怕很难说 ta是 TMT的

专业人士。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即便学历和经验都符合要求,也未必就是真正的专业人

士。

业余者充斥舆论场(或者说互联网),那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业余者真正的贡献和他

们同时带来的垃圾(姑且说是垃圾吧),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事。这里面,在我看来,应该

Page 3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5

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消灭所有的垃圾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说他们毫无贡献,也是不符合事

实的。既然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自然,也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真假共存的世界。业余者对于

文明的前进有推动的力量,自然也有向后拉的力量。如果在笛卡尔式科学主义的框架下,

推力似乎比拉力更大一些。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指望媒介和社会来帮助自己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显得有些

奢望了。在我看来,唯有加强自己,才是应对这个喧嚣不已的世界的法门。

以下,纯属我个人认为,在面对大规模业余化,一个独立的人所应该掌握的人文社科

类的知识。

媒介素养。这门课历来被视为新闻传播学领域中的专业课,在传统媒体当道的时代,

也没什么奇怪。但其实我们今天是活在一个媒介环境中,这门课居然不是高等教育的通识

课程,实在太奇怪了。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掌握“媒介素养”。

起码的逻辑学。很多人没有逻辑,或者逻辑很混乱,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看来,

充要条件就应该象吃饭一样成为人的本能,可我见过太多的人搞不清楚这个。顺着逻辑学

下去,诡辩也是应该带着批判的精神去学的。“你是什么东西,敢和爱因斯坦辩论?”,这

就是彻头彻脑的诡辩。

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公平地讲一句,是哲学的一部分,也应该了解一下。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不是哲学的全部。丧失哲学基础的后果,就是人活着没有特定的立场,

而只有飘忽的立场,在飘忽的立场下,话语,充斥着的,便是情绪,而非理智。

起码的方法论。经常有一些所谓的调研报告,在学过方法论的人的眼里,嗤之以鼻,

但对于没有学过的人,则有着一定的魅惑作用。举例,比如一个城市调研,说发现有 99%的人并不歧视残疾人,看来这个城市的公民素质很高。有必要去深究一下,这个调研的问

题是怎么样的?如果问题是这样的:你歧视残疾人吗?是或者否或者不好说。这种调研的

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规模业余化”已是事实,而这种事实,究竟有助于这个社会的发展,还是成为这

个社会的毒瘤,其实完全取决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Page 4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6

Web2.0 正在退化?

袁楚 *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买这本书纯属偶然,因为在卓越上选书的时候,我买了

《我们的防火墙》,系统便自动给我推荐了这本书,看到题

目觉得应该有点意思,便顺手下单。

书到手之后,一直在断断续续地看,前阵子终于看完,

感触很深,期间参与了 CNNIC 的一次关于微博的讨论,中

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彭兰教授也表示,互联网依然需

要把关人。随后又阅读了魏武挥的关于这本书的书评,跟我

的思考还是有些许的差别。所以,我还是把我的一些思考,

主要是从互联网行业变化的方面来考虑,与各位分享。

“业余者”还是“网民”

整本书的出发点是:由于网络的无限制化、平面化、匿名化导致大量的业余人士在互

联网上针对专业问题发表建议,但这些业余人士其实并不专业,或是在涉及到的领域里并

不专业。作者在其中使用了大量例子证明,业余者充斥互联网让人们学习到的知识和接收

到的信息被扭曲。同时,作者以音乐为例,说明了互联网对音乐行业的影响,带来了大量

的盗版现象,并以此推论,互联网的泛滥、大量业余者的参与甚至可能引起社会道德出现

新的问题。

从本书的英文标题来看,我其实不太认同译者把 Amateur翻译成“网民”,因为这个词

其实应该指的是的业余者。但是我可以理解,本书的原作者安德鲁·基恩通篇都在讨论业

余者,但却并没有严格地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业余者。我看了好几篇关于这本书的书

评,这是读者一致反映的问题。

这只是个翻译的小问题,但或许也体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特色:在中国的传统理念

中,网民对应着的就是起哄、不理性、不专业,而这样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也与原作者的

“业余者”吻合。

其实,我们是可以对某个领域的“业余者”下一个定义的,那就是既没有这个领域的

学历和知识背景,也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群。只不过这个定义,实际验证时并不容易,

因为有些信息太过私人,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上互联网的匿名性,很多时候让真相

被掩盖在看上去真实的假象之下。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当年股市红火时的“带头大哥

* 作者为本刊编辑,《互联网天地》杂志编辑部主任。

Page 4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7

777”自称是某证券公司主操盘手,最后被证明不过是一个中专毕业的普通金融机构业务员。

而被基恩所认为的精英或者说“专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和国外的定义和

判断标准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以国内来说,判断某个人在某个领域是否是专家,其标准不

光是学历背景,也不光是工作经验,更不仅仅是拿到手的各种证书,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

面的因素,这才是问题所在。

互联网行业正在回归 1.01.01.01.0?

在这个小标题上我打上了一个问号,因为至今还没有想清楚,热火朝天的Web2.0究竟

靠什么生存下去。Web2.0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UGC,即“用户创造内容”,这其中的用户,

除了少数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之外,绝大部分都是草根用户,也就是所谓“业余者”。

今年年初开始,陆续有几家 SNS公司倒闭,而在此前已经有不少视频分享网站陷入到

经营困难中,再加上此前已经大幅度降温的独立博客网站,前几年被吹得神乎其神的Web2.0已经被打回原形。

以我个人的感觉来看,我这两年一直在关注视频网站的发展轨迹。2008年采访酷 6网创始人李善友的时候,他属于刚刚开始创业,而且选择了当时在全球范围内都很热门的

YouTube模式,当时李善友坚信,Web2.0的视频分享网站肯定会有远大的前途,因为 UGC模式将拥有无穷的创造力。

一年多之后的 2010年,在经历了针对整个行业的版权官司大战中,酷 6网做出了妥协,

一是启动了 juchang.com,力推酷 6剧场服务,二是逐渐不再以视频分享网站自居。这样的

变化一方面是因为酷 6 被盛大收购之后,不希望因为版权官司影响发展,另一方面或许也

是因为,酷 6发现由网友上传的视频内容参差不齐,真正高质量的视频大多数还是专业人

士有计划地拍摄。由网友上传的没有意义的视频占用了大量服务器和带宽资源,却又不能

创造相应的广告价值。

现在,据我所知,还坚持视频分享为主导方向的有一定规模的视频分享网站只剩下 56网一家,酷 6、优酷和土豆都已经相继开始花重金投入到版权采购的大战中来,对于原有的

视频分享业务的支持力度已经有所减弱。这意味着视频网站正在从 UGC的Web2.0模式向

原有的Web 1.0的模式退化。

再看看之前热火朝天的其他Web2.0网站,包括独立 SNS、独立博客、独立微博以及其

他林林总总的Web2.0网站,几乎没有哪一家网站能够站起来理直气壮的说一句已经实现稳

定持续的盈利。这或许也意味着,Web2.0 很难真正实现独立的盈利,只有依附于传统的

Web1.0才有可能获得其连带利益。换句话说,在买单的广告主看来,独立的长尾是不值得

为其买单的。

所以,“业余者”的存在究竟给互联网带来了什么?是原本不被我们发现的隐藏的价值

居多,还是没有价值或者价值很低的噪音?这个问题目前我也无法回答,就我个人的使用

经验,从个体上来看,专家的建议比业余者靠谱,但是业余者的数量更庞大,因此也不乏

有价值的信息。

Page 4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8

互联网在扼杀文化?

刘晗 *

The Cult of the Amateur: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

作者:Andrew Keen出版社:Crown Business出版年:2007-05ISBN-10:0385520808ISBN-13:978-0385520805页数:240语言:英语

Web2.0如今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2006年底,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年度人物大出

人们所料,是“网民”。《时代》的总编施滕格尔给出的理由是,一年来博客、视频共享网

站 YouTube、社交网站MySpace、Wiki百科等 web2.0的主力军的迅猛发展,使得网民自创

内容和参与性爆炸性地增长,影响力日益增加,“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

‘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以前评选年度人物的标准是影响数百万人,而现在的年

度人物就是这数百万人本身。《时代》这种“讨好”众人的高招,实在是看准了时代的脉搏,

正如它将 1982年的年度人物授予了计算机一样。

有论者认为,正是 web2.0改变了以往英特网中大众的被动接受地位,使得公众能够自

我书写、自我发布,因而成全了真正的网络民主(webocracy)。有人从中看到了一种所谓“草

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的趋向,最著名的就是那本标题颇有《独立宣言》气势的

《我们媒体》(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作者认为,

* 作者写作此文时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现在是耶鲁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本文原载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互

联网法律中心主办的《互联网法律通讯》第三卷第四期,在此感谢该刊编辑赐稿。

Page 4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39

在互联网以及博客以前,所谓新闻自由不过是大型媒体、新闻企业以及专业记者的特权,

一般民众无缘享用。而博客等 web2.0技术的出现恰恰使得原先处于新闻被动读者地位的观

众参与新闻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广大民众的新闻自由。因此,也有人将以博客

为代表的新的新闻形式称为“公民媒体”(Citizen Media),它对受政治势力、商业资本以及

职业群体左右的主流传播业是一种补充,甚至是一种挑战。正是伴随着这样的趋势,web2.0也在商业领域日益走俏,比如最近 Google就斥资 1.65亿美元收购 YouTube。

虽然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但 web2.0的草根新闻和网民表达中,也存在着文章良莠不

齐、泥沙俱下的现象。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就曾经关闭了其下一个博客的评论功能,

因为该博客的某政治性文章引来大量不太合适的评论。此外,大量博客内容空洞、流水账

似的的写作方式,也让人在 web2.0的浪潮过后感到一些空虚。

因此,网络民主化在美国引来的并不完全是一片叫好。美国的文化保守派人士对现在

的互联网“文化”(之所以用引号,是因为在他们看来,互联网文化根本不配用文化这个词,

请看下文)发起了攻击,其中语调和分量最重的乃是 2007年 6月份的一本新书,叫做《票

友崇拜:今天的互联网如何扼杀我们的文化》(The Cult of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killing our culture,单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挑衅意味以及主题思想)。作者安德鲁·金

(Andrew Keen)在投身 IT行业以前曾是政治哲学教授。此君曾经因为 2006年在美国鹰派

喉舌《旗帜周刊》(The Weekly Standard)将 web2.0 斥为马克思主义而“臭名昭著”。2006年 10月间曾在 San Francisco Chronicle与《长尾理论》的作者 Chris Anderson进行过一次对

谈,题为“激辩 2.0:衡量新网络民主的价值”(Debate 2.0: Weighing the merits of the newWebocracy),在那次对谈中,金先生已经抛出了他对于 web2.0的网络文化的反对之情。1而

今年将其大作出版之后,金先生又在 CNN的电视节目中大谈其理论,一时间炒的沸沸扬扬。

其实,金先生的书名已经说出了其大半的意思。他认为,目前的网络民主化带来的是

互联网上大量的垃圾,使得各种半调子和二把刀的言论和观点充斥在博客、个人空间之中。

在他看来,博客里面全是“用户制造的胡说八道”(user-generated nonsense),YouTube里面

“具有真正价值”的视频和歌曲少得可怜,Wiki百科就是个大杂烩,远逊于不列颠百科全

书,等等。甚至他还抛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 web2.0的用户们整日在网上玩扑克、搞儿

童色情、以及数据盗窃等行为,都严重地背叛了“犹太—基督教伦理”。

金的精英主义观念得到了另外一位网络人士 Jaron Lanier的呼应。此君在一篇名为“数

字毛主义:新联机集体主义的危险(Digital Maoism: The Hazards of the New OnlineCollectivism)”中将现在的 Wiki百科看作为一种数字时代的毛泽东式的集体主义,他认为

“这种集体主义几乎就是集体是全知的(all-wise)这一思想的复兴……这与代议民主或精

英政治大相径庭。这个思想已经招致了可怕的结果,它或从多个历史时期中的极右或极左

思想强加于我们。今天它正被突出的技术行家和未来主义者重新引入(在许多情况下我认

识他们并喜欢他们),这一事实使得我们面临的危险有增无减。”他认为真正的思想就是在

少数几个头脑之中的,Wiki百科即使倾全体网民之力,也无法与真正的思想家相比。尤为

重要的是,这种集体主义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立国基础,即代议制的间接民主。其实,金

1 本刊编者按:有关 Anderson和 Keen的辩论,链接地址见此;在本刊一位编辑的 blog中曾提到此次辩论并有相关评论。

Page 4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40

在去年跟安德森的辩论中就曾说:

“在我到硅谷做事前,我教的是政治哲学,我给一个班讲过美国建国,讲《联邦党人

文集》(the Federalist Papers)。建国当时的很多争论现在又都出来了。我想,更确切的说,

问题可能就是‘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之间的矛盾。我认为,你们在(纽约时报专

栏作家)Tom Friedman 写到的这个‘平坦的’世界中之所见,和其他很多肯定技术的作家

之所见一样,都是‘直接民主’的理想化。我还是认为,我推崇的那种智慧,用经济术语

来说,那种‘稀缺’(scarcity),并不是在大众中间产生的,而是在富有才能和经验的人身

上,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如此。相对于迷恋这种理想化的群体,其实,虽

然说起来很抽象, 但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子,大众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智慧甚至没有基本的

礼貌,我宁可只注意专业性(expertise) 的价值和受过足够训练的人们的智慧。”

另外一位为金助战的大牛便是前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主席戈尔曼(Michael Gorman)

2004年底,他还在候任 ALA 主席时,正遇 Google与五大图书馆合作数字化图书,他在《洛

杉矶时报》发表文章,对 Google大加讽刺,因而被网上的博客们大骂。2005年 2月 15日,

他在《图书馆杂志》发表文章(Revenge of the Blog People!),用很不屑的口气谈论博客们,

又引起一番论战。而如今,戈老先生亲自开博,自然让人感到有些异样。当然,他开博的

地方也自然与一般网民不同,他落户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网站上。单从他最近博客的几

篇文章就可以看出其主旨:“Web2.0: 理性打盹儿”(Web2.0: the Sleep of Reason),“因特网

的赛壬女妖之歌”(the Siren Song of the Internet)等。他在博客里引经据典地传达的一个核

心思想是,“我们必须运用判断,智慧地使用数字资源,并将占据西方社会知识主流达几个

世纪之久的价值观注入数字世界中去。”“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大文明已经发展出一种基

于对思想者个人的尊重以及对于好学之人和饱学之士的崇敬的学术风潮。那些人的思想通

过文本而保存下来,其中很多文本从中国、阿拉伯、希腊以及罗马经历多个世纪传承下来,

构成了人类的历史记载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戈尔曼先生这些写的很“拽”的句子,和金

先生一道,总让中国人想起康有为讲的“保教”一事。

看来,精英与民主、代议制与直接民主、野蛮与文化等诸多重大问题,不免又被 web2.0重新提出来。

Page 4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41

谨以革命的名义忽悠

秋叶 *

《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

作者:西门柳上 / 马国良 / 刘清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09-10ISBN:9787111282259定价:33元页数:226

最近一段时间,我是很收到一些貌似大牛熟男熟女发来的邮件,内容无非如下:“我是

***,最近我加入了一个很有趣的社区,里面人多,都是大牛,速来忽悠。”

然后我的态度是一律拒绝,你们就 SNS去吧,我才不被你们忽悠呢。

我敢预言,这群 70后 60后熟男熟女们也一头去玩美国最潮大学生们发明的游戏,只

能必将让很多熟男死(SNS),熟女死(SNS)。

所谓流行的,未必是好的,非典也流行过。所谓爆发的,未必是革命,非典也爆发过。

是我们的生活需要一场革命,还是走投无路的互联网需要一个新概念,这个问题,不

妨放几年,我们再看。

在我看来,出现了互联网,的确是革命,出现了电子邮件,是革命,出现了谷歌,是

革命,因为这些东西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至于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新社区新服务,是不是革命,要用上面的标准来衡量,我觉

得更客观一点。

别忘了,论坛,博客,都流行过,流行的东西,往往只是因为大家在跟风。

我很害怕互联网的旗手,他们真的不是在忽悠,他们相信 SNS,他们相信 60年前就发

现的六度空间理论,他们必须选择相信,否则他们一辈子致力的事业只是一场梦幻,那得

多少人跳楼啊?

* 本文作者为网络营销和品牌推广资深顾问,武汉工程大学讲师,上海卓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特约讲师,著有《名博

是怎样炼成的》、《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 30种实用技巧》、《说服力:让你的 PPT会说话》等书籍。

Page 4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42

不想让自己跳楼,最好的方法就是忽悠别人去买楼。房地产商们就是这么想的,银行

最近也想明白了,你让我压力测试,我就每个服务环节都收费,一测试就想起该转嫁压力

了。

我们的这些 SNS革命家们,忽悠能力比不过房地产商,收费能力比不过中国的银行,

想闹革命?小心有关部门革了你的命!或者想想饭否为什么没饭吃?或者我应该还是习惯

选择性遗忘比较好。

好了,书的封面扉页上的问题很抓眼球,可是让我来回答下关于 SNS的一些秘密吧。

1. 为何偷菜、抢车位这样的无聊小游戏能让无数智商正常的人痴迷?除了偷菜我们还

能干什么?

你更应该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去解释,这和 SNS没有关系。

要我说,痴迷偷菜的人,都是缺钱惹的,闷,却骚不起,除了偷花时间和不花钱的菜,

还能玩什么?

2. 为何全球互联网都为 SNS而疯狂?

得,全中国人都为房地产疯狂呢,全世界都为金融危机疯狂呢。

3. SNS掀起的第三次互联网革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

也许你通过 SNS遇到的不是机,是鸡。

4. 你想知道奥巴马是如何利用 SNS问鼎美国总统宝座的吗?

傻子才相信没有利益集团和华尔街点头,奥巴马靠互联网能登上美国总统宝座,这是

成功因素,不是必要条件。伪专家们总是擅长从现象归纳原因,而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5.为何商界领袖李嘉诚为 SNS投下数亿美元?

你必须注意到 2010年 7月 30号李嘉诚还为那个很不流行的英国电网投下 91亿美元,

这可远远超过他为 SNS下的注。

6.为何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不到一小时,噩耗就传遍了全世界?

你的意思是电视做不到?电台做不到?

7. 为何“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能在几天时间内红遍整个网络?

人家是在百度贴吧火的好不好,贴吧算论坛还是算 SNS?

8. 为何有人能利用 SNS免费环游世界?

我总怀疑这句话是用了替换功能,原文应该是:为何有人能利用网络免费环游世界。

9. 为何好莱坞的大导演们热衷于以 Facebook和 Twitter为题材的电影?

难道好莱坞不是流行什么就拍什么吗?或者说谁赞助他们电影,他们电影里就出现什

Page 4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书 评

43

么,不信你不用问好莱坞,你问冯小刚就成。

10. 你还在通过报纸和门户网站等传统渠道获取每天的新闻消息?是不是 Out了?你知

道大家都在用什么吗?

我选择用可靠的渠道和独立的判断获取信息。对了,你为什么要写本书告诉我们 out了,干嘛不用 SNS?

11. 为了找工作,你还去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排队?还去 51job 或智联招聘海发简

历?想让工作主动发现你的优势吗?

在 SNS这个概念大流行的时候,让我想想,前程无忧是 2004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的,

智联招聘 1997年就成立了,他们会说,我玩网络都上市的时候,什么百度,谷歌都没影子

呢。怎么一下子我也被“SNS”了?

12. 什么是“微弱关系”?为何它很多时候都能胜过多年的“老交情”?

在中国,你说网友几句消息建立的“微弱关系”可以超过“老交情”,我打 100个赌不

可能,不过泡到新妞例外。

13. 你会管理自己的社交网络吗?你懂得如何利用 SNS积累人脉吗?

我目前认识的老板们,99.99%不会利用 SNS,这不妨碍他们建立你那个 SNS上看不见

的社交网络,我很想要一张香港高级马会的门票,而不是一个那么“稀缺”的 SNS注册邀

请函。

14. 你知道 SNS在个人品牌建设方面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吗?

我当然知道,特别是在你已经够出名的前提下。对了,罗玉凤现在很多人 SNS粉,算

不算成功建设了个人品牌?

15. 大堡礁以 170万美元的广告投入获得了 1.1亿美元的广告效应,你还在为推广你的

产品砸下巨额的广告费吗?

当然会,因为地球上只有一个大堡礁。不如你设计一个如何让蒙牛或伊利通过 SNS获

得忠诚度的办法?那还真不如电视有效。

不过我还得感谢几位作者,至少让我恶补了下国产 SNS的发展历程,大家津津乐道某

站月收入 100万美刀的时候,我看不到兴奋,而是悲哀。

的确很艰苦,但是请坚持,我们需要 SNS,但不要指望它能闹革命。

Page 4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44

编译

作为道德神学的社会科学

翻译:立早 *

译者按:下文节译自 Conscientious Objections: Stirring Up Trouble About Languag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一书,原书作者 NeilNeilNeilNeil PostmanPostmanPostmanPostman。另有一篇论文 SOCIAL SCIENCE. AS THEOLOGY 与其内容相

近,一并附上,供读者参考。

我写这篇文章,以提供读者一个阐述我自己审慎的反

对意见的框架。我把自己当成一个讲故事的人(不管内容

虚构与否),而不是自诩为一个科学家。即使有人把我的文

章看做是诡辩,我也不会因此感觉受到侮辱。 事实上,不

同于我希望讲清楚的想法,在流行的信念中有一种文化的

自我错觉,即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其他的道

德神学家并不讲故事。如果纽约时报可以停止在科学版面

上报道他们的工作会大有助益的。如果它增加一个道德神

学的版面,在上面各种“社会学家”(包括经济学家)可以

经常发表文章,就更加好了。

为了廓清迷惑,我认为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学有着为整个社会定义何为有用知识的

神圣责任。在大学日程设置里,就是你可以找到有关课程、学科和学习领域的列表的地方,

这些定义最为清晰可见。综合到一起,它们意味着一份大学认为一个认真的学生应该考虑

什么的权威观点。当然你也可以从一个目录遗漏的部分中得知一个认真的学生不需要考虑

的是什么。

这个观点并不是对大学的批评。你不可能拥有一所以某种方式不组织学习,并因此对

于知识的目录贡献一定价值的大学的。问题在于有时一个大学会因学科类别的僵化而深受

* 译者为本刊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Page 4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45

其害。这时常表现为一些权威学者决绝地反对和抵抗新观念以任何理由侵犯传统观念。学

者们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思路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并且有可能应该作为一个课

程,或者一个课题甚至一个研究领域纳入大学的学科设置。阿伯翰·马斯洛的事业有一部

分就是研究这个问题的。在他的著作《科学心理学》中,他得出结论,科学(引申开来即

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可以是“一种安全的哲学,一套安全的系统,一种避免焦虑和失望的

困扰的复杂方式……在某些人的手上,它至少可以成为一种社会惯例,拥有基本的防御和

保存功能,命令系统和稳定作用,而非发现和更新”。马斯洛接着详细地叙述了学术的神经

质一旦发生几乎是必然要走入一个智力极度贫瘠的境地里。当然必须说明的是,而且马斯

洛也提到了并非神经质的情况。学术自我维存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避免一个

智力团体在琐碎事物乃至堕落的知识门类上——如演说术和占星术——耗费精力。

可这些都是小心翼翼严守学科大门的糟糕时期。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很多大学在忙着

从事改写他们的学科划分。学科目录、范式和理论向新学科的扩展正在成为一个普遍而积

极的力量,特别是在我们的名牌大学里。其中最突出的是一门被广泛地称作“传播学”或

者“媒介研究”或者(正如我们在我的学校里称呼的那样)“媒介生态学”的学科。它的主要

领域是媒体变迁对文化的影响的研究:媒体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组织形式、认知习惯和

政治观念。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媒介生态学必须重视这样的基础问题,即如何去定义“媒

体”,从何处寻找文化变迁,以及如何将我们所处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同我们行为和感觉方式

的变化联系起来。可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牵连着另一个更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就是,这

是一个什么种类的学科?它是科学的吗?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吗?它是社会批判的一种形

式么?简要地说,就是我们把它置于学科门类的什么地方?

通常的答案,事实上也是唯一的答案是,这个学科必然是一门社会科学。因此,在这

篇文章中我会着重于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合法形式?做这种研究的目的

是什么?

我必须在开头说明,我反对“社会科学”这个词组的暗示含义。我不相信心理学家、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或者媒介生态学家研究的是科学。迈克尔·奥克肖特在过程和实践之

间的对比足够解释为什么了。奥克肖特对过程的定义是那些发生在自然界的事件,例如行

星的运转或者冰的融化或者叶子里叶绿素的产生。这些过程与人类智力毫无关系,是被无

法改变的规律所控制的,并且因此也被自然界的结构所决定。如果有人在这点上走得更远,

他可能甚至会说这些过程是上帝的创造。而实践,则是在反面上,被奥克肖特定义为人类

的创造——那些由人类的想法和行动导致的事件,例如这篇文章或者一个新政府的成立或

者我们在晚餐上的谈话或者爱上某个人。这些事件是人类智力同环境互动的结果。尽管如

此,诚然在人类事务中存在规则的测量手段,这些事务是不被无法改变的规律所决定的。

如今一些友善的同事已经对我说过,这个最终的观点——即人类行动不是受无法改变的普

遍法则所决定——是不能被证实的。这个断言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推测。确实如此。你可

能会这样想,那么,作为我的形而上学的一部分,我信仰自由的意志和选择;人类从根本

上与运行的行星和融化的冰是不同的;在我们深深地被我们的环境所影响的同时,我们的

想法和行为并非最终取决于自然法则,因而是可以改变的等等。换句话说,我同意奥克肖

Page 5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46

特的观点,在眨眼和使眼色之间有着不能忽视的区别。眨一下眼可以被归为一个自然过程,

即它有着生理上的动因,是可以在已建立的假设和理论的范围内被理解和解释的;可是使

一个眼色则必须被归为一次实践,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不被知晓的意

味。不管怎样是很难被解释和根据通常的联系去预测的。

如我所理解的,科学就是寻找无法改变的普遍的统治过程的法则的尝试,而这样的行

为是基于这些过程中存在原因—结果的关系的假设基础上的。根据这个定义,我将自己同

牛顿和最后的伟大的牛顿主义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提并论,即使只是在他们的双脚旁

边。随之而来的,我认为理解人类行为和感觉的尝试,除了最无关紧要的,都绝不可能被

称做科学。最无关紧要的方面,当然是说研究自然法则和人类行为的学生都经常量化他们

的观察,在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被归为一类。与此相似的论点是,既然一个房屋的粉刷匠

和一个艺术家都使用颜料,他们从事的自始至终都是相同的事业。

科学家们使用数学来帮助他们发现和描述自然的结构。而社会科学家(举一个例子)

使用量化的手法顶多是为了让他的观点更为精确。但那并不是特别科学的。所有的人都会

计算东西的数量来达到精确,可他们并不会说他们是科学家。侦探和保释人计算他们所在

城市的犯罪数量;法官们计算他们的审判中离婚行为的数量;商业主管们计算在他们的商

店里消费的钱数;小孩子喜欢计算他们脚趾和手指的数目以弄清楚它们到底有多少个。此

类的信息可能有时会帮助一个人出主意,或者更进一步的,为他们的想法提供支持。数字

甚至可能有助于迫使人们接受一个没有任何其他价值的想法。我自己曾藏匿过一些这样无

用的想法,其中一个最近因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不仅使我可以继续相信这个没有意义

的观点,还可能会帮助我去说服别人相信。我提出我的理论,生活在加利福利亚州、福罗

里达州,和其他温暖气候地方会导致智力下降,使人们比生活在纽约、宾西法利亚、伊利

诺伊和爱荷华等寒冷气候地方的人们要笨拙一些。因为没有什么观点会糟糕到一个社会学

家找不到任何支持它的证据,所以当我遇到一个由两位德州科技大学医学院学生做的十个

拥有最高的 SAT平均成绩的州都有寒冷的冬天的研究时,我并不感到惊讶。每个在 SAT考

试语言和数学部分的平均分大于等于 510 的州确实在一月份的平均最高气温少于华氏 42度。相反的十个 SAT分数最低的州中有五个都是温暖气候的州。此外,当研究者将诸如学

前在学校教育上的花费算在内时,温度与 SAT成绩有着明显的关系。

尽管有时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人是实证主义的,那么他就是科学的,可是统计数

据和观察事物并不是一个科学家做的。实证主义意味着要观察事物以后才能得出结论。那

么,除了可能的多疑精神分裂症的例外,每个人都是一个实证主义者。实证主义也意味着

要提供证据使别人的理解和你一样的清晰。举个例子来说,你可能从我写的这篇文章和包

括在这本书里的其他一些文章得出我喜欢写文章的结论。你也可能提供诸如一盘我会很乐

意提供的录像带作为证据,在里面我告诉你们我喜欢写文章。这些证据可能会被认为都是

实证主义的,你的结论也是基于它们的实证主义。可你并不是在扮演一个科学家的角色。

你扮演的是一个理性的人,是很多不是科学家的人都可能会做出的公正判断。

前一段时间,我与一个来自中西部大学的年轻的传播学教授有过一次交谈,她重复地

声明自己是社会科学家圈子里的成员。她声明的基础是她已经领导了一个观看电视和孩子

Page 5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47

暴力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是生活在州首府的一些看了很多暴力节目的孩子要比看

得少的孩子行为更加暴力。她不能说,也没有任何希望说,他们是否是因为看了电视上的

暴力而具有攻击性,或者他们是因为有暴力倾向而去看电视上的暴力。并且她不能说,也

没有动力说,为什么有些看了很多暴力节目的孩子并没有表现得很暴力,或者为什么一些

没有看暴力节目的孩子会具有攻击性行为。不仅如此,她告诉我在过去的五年,美国大学

里有超过 2500个这样的研究,而结果只达成了这样的一致观点:观看暴力节目可能影响一

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但在任何情况下都并非完全清楚是什么导致了暴力行为。换句话说,

在做过了 2500项研究后,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我认为里根

的电视形象可能对他被选为总统的一个有利因素的观点更有意义。

对付这样站不住脚的关于科学的观点,我自然会问她对科学的定义是什么。她回答,

科学就是需要一个人要带着实证主义的精神去测量事物,将他的方法和结论公之于众,并

验证他的主张。因为这个定义不能将科学行为同理智地解决问题的普通工作区别开来,所

以我没花多久时间就使她明白了这样的行为在科学上是必须的,但不是全部。我也成功地

阻止她说,“好吧,可当你这样称呼它的时候又有什么不同呢?”如今这不是对待一个年轻

教授的正常方式,但我这么做是因为我相信将科学同非科学区分开来很重要。

有三方面原因。第一,人们选择词语去解释他们所做的事情以便他们的目的可以得到

评价,这总是非常值得的。第二,很多使用“科学”这个字眼的人是希望可以增加他们工

作的权威性。美国人尤其受科学崇拜的困扰,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忍受这样憎恶的东西,

如矛盾修饰法的基督教科学、想象力科学、科学论派、政治科学、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

以及行为和社会科学。第三,当人类行为的研究被归为科学,就存在限制此类要求的趋势:

反对者和实证主义者——即伪科学家们——容易剥夺别人继续使用多元化方式的权利,例

如,通过否认他们的使用权。结果当然就是,他们使我们都变得贫乏,使有观点的人们难

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想再多给一个社会科学的例子来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一点也不愿意称它为科学。斯坦

利·米尔格兰姆在他出版的《服从权威》一书中发表自己的一系列的试验(所谓的),这份

研究成果被热烈追捧为社会科学,如果不是一种道德角度也至少是从一种技术的角度。

在这个臭名昭著的研究中,米尔格兰姆试图怂恿人们给“无辜受害者”以电击,而这

些“受害者”实际上是试验的合谋者,并不没有真的受到了电击。尽管如此,米尔格兰姆

的大多数实验对象认为这些受害者受到了电击,而且很多人在压力下给的电击如果是真的

话会杀死受害者。米尔格兰姆十分仔细地设计了这些发生的环境,他的书中充满了数据表

明有多少人做了或者没有做试验者让他们去做的事情。按我的回忆,大约他 65%的实验对

象是服从的而没有考虑受害者健康的。米尔格兰姆从他的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当面对他

们定义的合法性权威时,大多数人会做他们所要求做的事情。或者换种说法,人们的社会

背景是他们如何表现的一个制约因素。

现在,首先,这个结论几乎是一个从迈蒙尼德到我的叔叔莫里每个人都知道的人类经

验常识。唯一的例外似乎就是美国的精神科医生。在米尔格兰姆开始实行试验的时候,他

Page 5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48

给一群精神科医生寄了一份问卷,在上面询问他们的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有多少实验

对象继续给予电击。精神科医生们基于他们对人类行为知识的估计认为这个数字相对实际

而言会小很多。我感到非常满意的是,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的估计是如此错误。我的意思

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从不制造常识,而是很少,而且从不会导致兴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普通的结论几乎总是学术上伪科学的一个特质。

第二,米尔格兰姆的研究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实证主义的,因为它不是基于对人们

在自然生活状况下的观察。我猜测没有谁对人们在耶鲁或者其他大学的实验室里如何行动

有特别的兴趣;重要的是人们在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改变的情况下如何行动。

从米尔格兰姆的研究中得出的任何结论都特别指出它们只适用于在米尔格兰姆安排的实验

室状态下的人们。尽管我们假设在实验室行为与更日常化的状态有相似性,但日常化的状

态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无法预测的。同样地,人们也无法做出严肃的证明,在合法化权威和

做你被指定的事情之间存在着惯常的关系。事实上,米尔格兰姆他自己向我们表明,不存

在这样的联系,因为 35%的他的试验对象让“权威人物”走开。而且米尔格兰姆无法解释

为什么一些人说了另一些人没有说让他走开。就我自己来说,我很肯定如果米尔格兰姆的

试验对象在进实验室前被要求阅读汉娜·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话,米尔格兰

姆的数据会大大的不同。

可让我们假设我的观点是错误的,再进一步假设米尔格兰姆发现 100%他的试验对象做

了他们被要求去做的事情,不管受没受汉娜·阿伦特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假设我告诉你一

个有关一群人在一些真实的情况下拒绝去服从合法化权威的命令的故事。你会对我说这是

不可能的,因为米尔格兰姆的研究证明了相反的结果?或者你会说这个颠覆了米尔格兰姆

的研究成果?我认为这两种你都不会说,因为米尔格兰姆的试验不能证实或证伪任何人类

天性法则的假定理论。他的研究是我偶然发现的,既有趣又可怕,但并不是科学。它完全

是另一种东西。

最后,我想说明,我认为米尔格兰姆从事的——以及所有研究人类行为和状况的我们

从事的是哪种工作。我会引用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间的一次著

名的对话。弗洛伊德曾经给爱因斯坦寄了一本他的著作,以期待他做出评价。爱因斯坦回

复他的是他认为书很具有典范性但科学价值不够。弗洛伊德对此则试探性地回应,如果爱

因斯坦不认为它具有科学品质,他无法想象这本书会被认为是典范之作;它要么是科学的

要么什么都不是。当然,弗洛伊德是错的。他的著作是经典——当然是不朽的——但今天

很难有谁认为弗洛伊德所做的是科学,也不会有更多的人认为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刘

易斯·芒福德、布鲁洛·贝特汉、卡尔·荣格、玛格丽特·米德或者阿诺德·汤因比从事

的研究的是科学。这些人所做的——和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所做的——都是编织关于人类

行为的叙事。他们的工作是讲故事的一种形式,一如传统的富有想象力的文学,虽然在一

些重要方面是不一样的。

我称这些人的工作是讲故事,是因为这表明一个作者对一系列人类行为给予一种特别

的解释,他的解释带着形式丰富的例子,他的解释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但凭借其

语言的力量、解释的深度、例子的相关性和主题的可信性来吸引注意力。而所有的这些都

Page 5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49

有一个明显的道德目的。“真”和“假”在数学或者科学领域里的意义并不能运用在这里。

因为这些解释没有什么是普遍的或者无法改变的真或者假。没有严格的测试可以证实或证

伪它们。他们没有被深深嵌入什么假定中。它们被时间、情境以及最重要的,研究者的文

化偏见所捆缚。很像一部小说。

一个小说家——例如,D.H.劳伦斯——讲了一个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性生活的故

事,从中我们可能会得知一些人的秘密,并会想查泰莱夫人的秘密是否比我们之前所认为

的更普遍呢。劳伦斯没有自称为一个科学家,但他仔细而深刻地洞察了他所知道的人,并

得出结论,在天地间存在着比我们的哲学所能想到的更多的伪善。现在,阿尔弗雷德·金

赛也同样对女人的性生活感兴趣,所以他和他的助手们访谈了数以千计的女性来证实他们

对她们性行为的看法。每个女人讲述她的故事,尽管这是被金赛的问题仔细建构的故事。

她们中的一部分说了所有她们允许说的事情,一些只说了一点点,另一些则很可能撒了谎。

可当所有她们的故事被放在了一起,一个综合性的故事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里出现了。

这是一个比 D.H.劳伦斯的更抽象的故事,大半用数据的语言叙述的,没有太多的心理上的

深刻洞见。可是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故事。它可以被称为一千零一个女人讲述的一千零一

夜的部落神话,而它的主题与劳伦斯的并无太大不同——总之,一些女人的性生活比另一

些更奇怪和活跃,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让我们如此认为。

我没有说劳伦斯和金赛之间没有差异。劳伦斯用叙述性语言来展开他的故事。金赛的

语言结构则是阐释。这两种形式必然是不同的,尽管没有你可能认为的那么大的不同。它

可以用亨利和威廉·詹姆斯兄弟来说明,亨利是个写作风格像小说家的心理学家,而威廉

是个写作风格像个心理学家的小说家。当然,在我对“故事”这个词的定义上,阐释能够

同叙述一样展开故事。自然地,劳伦斯的故事是完全受他自己的想象力的有限性所控制的,

他不会被强求去调查任何他认为他了解的社会现实。劳伦斯的故事完全是个人的概念。这

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小说。金赛的故事从别人的口中得到的,他是受他提问时他们的回答

所限制的。金赛的故事,因此可以被称之为记录。可和所有故事一样,它浸泡在道德偏见

和社会理论之中。制造问题、选择采访对象、采访环境,以及答案如何被解释都是金赛自

己完成的。所有这些给了他的故事以形式和观点。我们也许可以假设金赛,一如劳伦斯,

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故事的主题会是什么。否则,他可能不会有兴趣讲述它。

小说家也好,社会研究者也好,都使用原型和隐喻来结构他们的故事。例如,塞万提

斯在《堂吉诃德》里给了我们一个不朽的无可救药的幻想家和理想主义者的原型。社会历

史学家马克思给了我们残酷无情的肥胖的无名资本家的原型。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

给了我们压抑的布尔乔亚的浪漫。玛格丽特·米德给了我们无忧无虑的没有罪恶感的萨摩

亚成人。卡夫卡给了我们异化的被自我厌恶感所驱使的都市人。马克斯·韦伯给了我们被

他称之为新教道德的神话所驱使的勤恳工作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了我们被爱和宗教热

诚所救赎的极端自我主义者。B.F.斯金纳给了我们被良性科技所赎回的自由。

我认为这样说很公正,在十九世纪里,小说家们给了我们大部分有力的文化隐喻和图

景。在二十世纪,这样的隐喻和图景大量地从社会历史学家和研究者的笔下涌现出来。想

一想约翰·杜威、威廉·詹姆斯、艾瑞克·埃里克森、阿尔弗雷德·金赛、托尔斯坦·凡

Page 5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0

勃伦、玛格丽特·米德、刘易斯·芒福德、B.F.斯金纳、卡尔·荣格、马歇尔·麦克卢汉、

乔姆斯基甚至斯坦利·米尔格兰姆,你必须知道我们像什么样子以及我们所居住的是什么

样的一个国家的概念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他们的故事而非我们最负盛名的小说家们的故事。

顺便说一句,我的意思不是我认为社会研究的隐喻是同那些小说和戏剧同样的方式创作的。

小说作者通过对特定人的行动和感受详尽而坚实的细节描绘来创造隐喻。社会学是背景;

个人心理学是重点。研究者则试图反其道而行之。他的重点是在更宽广的领域,通过推断

和建议,个人的生活被剪影式地观察。同样地,小说家们通过展现得以继续。研究者们使

用社会事实,通过理由、逻辑、辩论得以继续。那也是为什么小说更倾向于取悦他人。然

而奥斯卡·王尔德或者伊芙琳·沃展现给我们懒惰而显摆的富人,托尔斯坦·凡勃伦把他

们拉入现实的探讨中。在萨米·格里克这个角色中,巴德·舒尔伯格展现给我们自恋者的

原型克里斯托弗·拉希最近被人试图通过社会学的分析来解释。所以在故事讲述者之间存

在着不同,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小说家更让人读的愉悦。但我们的社会研究者讲的故事至少

是令人信服的,在我们的时代里,明显更为可靠。

我致力于想说的是这个:只要我们从我们是科学家的错误观念中解脱出来,接受了我

们是我们文化最重要的心理学的和社会神话讲述者的观点,我在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

案就是很明显的。就什么是研究人类交流的合法形式而言,我们可以准许自己有最大可能

的自由。历史推断、哲学讨论、文学批评、案例历史、传记、语义学、记号语言学和人种

学——所有这些以及更多应成为讲述我们的故事的可接受的方式,越少考虑方法就越好。

只有当一个人没有故事可以讲了,他才会对方法特别的仔细认真。我们的领域里最出色的

人们,少有例外会对方法的问题态度冷漠。谁能说出哈罗德·英尼斯、苏珊·朗格、艾瑞

克·亥乌络克、麦克卢汉、芒福德或者雅克·埃吕尔的方法的特点?他们使用任何看似有

关的社会的或者历史的理论和事实;他们通过使用理由、逻辑、直觉、猜想等的工具来提

出他们的观点。甚至看起来最看重技术的欧文·戈夫曼,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方法;他有的

是个隐喻:生活像舞台,我们都是上面的表演者。当然,如果我们想的话,我们还可以计

算事物的数量来做相关研究。但如果我们做了,我们应该表明作为我们故事框架的社会理

论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乔治·格伯纳做了这样的研究,但只是因为他想讲一个关于一个人

缓慢地,不可阻挡地被无力感所征服的故事。斯坦利·米尔格兰姆做这样的研究是因为他

想展示人类经验的常识——我们对于自己的了解——会比我们的无知更可怕。阿尔弗雷德·

金赛做这样的研究是因为他相信公共道德是或者可能一直都是没用的东西。

如此一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通过抗拒伪科学的吸引,接受社会神话的创造者和

叙述者的角色,媒介生态学者可以无限地丰富我们的研究领域。当然,这样做并不是没有

风险的。它意味着大多数的我会生产大量的垃圾——缺乏可信的文献论述、合理的逻辑或

者有说服力的论证从而难以令人信服的故事。总之,会有多少的刘易斯·芒福德、沃尔特·

怀特或者雅克·埃吕尔呢?这是必然会产生的风险。另一种选择是保持枯燥的伪科学,除

了大量批次生产博士外毫无益处。

对于我的第二个问题——这样的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明显不是为我们的领域

做贡献,而是对人类的理解力和价值做贡献。小说家极大程度上不是为了丰富小说写作的

Page 5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1

领域而写作。优秀的小说家们写作是因为他们感到生气、好奇、愤世嫉俗或者陶醉。《红字》

不是出自一个想提高小说艺术而是想提高生活在一起的艺术的人之手。类似地,《机器的神

话》、《理解媒介》、《科技社会》、《计算机力量和人类理由》、《耻辱》、《愤怒》、《公众舆论》

以及你可能会理解为我通过联系来给自己镀金的《娱乐至死》——所有这些书都是由想改

善社会生活而非学术水平的男人和女人写的。所以,做这种工作的目的基本上是说教的和

道德化的。这些男人和女人讲故事的理由和佛陀、孔子、希勒尔、耶稣讲故事的理由是一

样的。说的通俗些,所谓的社会科学就是道德神学的分支。当然这是真的,社会研究者很

少将他们的对知识的主张建立在不容异议的神圣文本之上,甚至很少这样联系。但你一定

不能被传教士和学者之间在方法上的差别所迷惑和欺骗。无意要亵渎神灵,我想说耶稣是

个和凡勃伦一样聪慧的社会学家。确实,耶稣关于富人、骆驼和针眼的言论最大可能性地

给凡勃伦的有闲阶级理论做了最好总结。作为社会研究者,耶稣和凡勃伦的区别在于凡勃

伦更唠叨些。

同道德神学一样,社会研究从不发现事物。它只重新发现人们曾经被告知的并需要再

次被告知的事情。如果文明的代价就是被压抑的性是事实的话,这并不是西格蒙德·弗洛

伊德发现的。如果人们的意识是受他们的物质环境影响所形成的,这并不是马克思发现的。

如果媒介是信息,这不是麦克卢汉发现的。

社会研究的目的是重新发现社会生活的真相;去评价和批评人们的道德行为;最后提

出隐喻、图景和想法可以帮助人们带着一定的理解力和尊严生活。媒介生态学的目的是讲

述关于科技的后果的故事;讲述媒介环境是如何创造文本,可能来改变我们思考或者组织

社会生活的方式或者让我们变得更好或者更坏,更聪明或者更愚笨,更自由或者更奴化。

我肯定读者会原谅这样的偏见,当我说媒介生态学者的讲述比其他学术的故事讲述者更加

重要——因为传播技术给人们生活塑形的力量并不是被人们的意识最容易感受到的,尽管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生活——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已经臣服于新

媒体的主宰。为了人文主义的延续,我们被迫来讲述关于什么样的天堂可以来临,什么样

的又会消逝的故事。我们不是第一个讲述这样的故事的人。但除非我们的故事得以实现,

否则我们可能是最后讲述故事的人。

Page 5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2

网络战:第五空间的战争

翻译:小米 *

原文出自《经济学人》2010 年 7月:Cyber War: War in the fifth domain.

副标题为:鼠标和键盘会成为冲突中的新武器吗?

在冷战的高潮时期,1982年的 6月,一个美国的早期预报卫星探测到了在西伯利亚的

一次大爆炸。导弹发射?核试验?但看起来这是一次苏联的输气管道爆炸。造成此次爆炸

的原因是苏联从一家加拿大公司盗窃来的控制系统中的故障。他们不知道中央情报局篡改

了软件,结果是“表面正常的间隔之后,系统突然失控,重新设定了泵机的速度,产生的

气压大大超过管道的接口和焊接点所的承受力,”据前美国空军部长托马斯·里德(ThomasReed)的回忆录记载。他说,结果“造成了最为壮观的一次非核爆炸,火焰甚至可以从太

空中看到。”

这可谓是“逻辑炸弹”1的威力初露端倪。30年后,当越来越多的关键的计算机系统接

入互联网,敌人是否可以用逻辑炸弹从地球的另一端制造停电呢?恐怖分子或者黑客是否

能通过篡改华尔街的电脑交易系统制造金融混乱呢?考虑到计算机芯片和软件制造的全球

化,外国势力能否以计算机病毒感染高科技的军事设备呢?一位高层军方人士说。“破坏潜

* 本文译者为网络志愿翻译者刊物《译者》的编辑。此文原载于《译者合集四:互联网与政治》。在此感谢小米愿意与本

刊共享内容。1 译注:逻辑炸弹,又称垃圾代码,它是一段敀意插入或秘密放入的程序,设计它们就是为了在一定的环境下执行或者爆

发。

Page 5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3

力如此深不可测,让我惊恐不已。”

继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之后,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五空间:网络空间。总统奥巴马

已经宣布,美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属于“国家战略资产”,并任命微软的前安全总管霍华德·

施密特(Howard Schimidt)作为网络安全总指挥。五月,五角大楼成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司

令部(Cybercom),担任领导的是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Keith Alexander)将军,

他的任务是开展“全方位”行动——以保卫美国的军事网络和攻击他国的系统。至于更为

确切地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样的规则下行动则是机密。

英国也建立起了一整套网络安全政策体系,和总部设在英国国家通讯总部(GCHQ)的“行动中心”,GCHQ 相当于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国在讨论“如何到 21世纪中期打赢信息

化战争”。许多国家也在组建各自的网络战机构,包括俄国,以色列和北韩。伊朗自称已拥

有了全世界第二大的网军。

网络战会是什么样?负责反恐和网络安全的白宫前幕僚理查德·克拉克(RichardClarke)在他的新书中设想了十五分钟之内造成的灾难性破坏。计算机病毒让军方的 Email系统瘫痪;造成炼油厂和输油管道爆炸;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瘫痪;货运和城市铁路列车出

轨;金融数据被涂改;美东电网断电;轨道卫星运转失控。随着食物紧缺,资金链断裂,

整个社会很快分崩离析。最糟糕的是,攻击者的身份一直成谜。

在前情报主管迈克·麦康奈尔(Mike McGonnell)看来,大规模网络战的爆发造成的后

果与核攻击不分伯仲。网络战已经开始了,他说,“而且我们正在输掉这场战争。”还没有,

施密特先生反驳说。根本没有什么网络战。 IT 行业的安全专家布鲁斯·施奈尔(BruceSchneier)指责麦康奈尔先生危言耸听。他说,在未来战争中,网络空间肯定是战场之一,

但除非是在真正的战争环境中,否则要对美国施行毁灭性攻击从技术上来说困难重重(只

是“电影中的玩意”),也不符合常理,而如果真正的战争爆发,攻击者可能是显而易见的。

对高层领导来说,计算机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炸弹可以由 GPS卫星导航;飞机可以通

过远程遥控飞行全世界;当今的战斗机和军舰本身就是巨大的数据处理中心,即使是普通

的步兵在上网。但是不断增加的互联互通和不安全的互联网让电子攻击的手段不断翻新;

对计算机的日益依赖也增加了它们可能造成的损失。

Page 5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4

互联网可以把数据分拆,通过多个路由传输,即使在大部分网络受损的时候它仍能幸

免于难。但是一些全球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则更为脆弱。超过十分之九的互联网访问是通过

海底光纤电缆传输的,这些电缆只在少有的几处咽喉要道危险地聚集在一起,比如说,在

纽约、红海或菲律宾的吕宋海峡(见上图)。互联网的流量仅由 13 组潜在攻击风险的域名

服务器集群导引。其他的危险也近在眼前:政府管辖不力的非洲正大片地连接至光纤,可

能为网络罪犯创造了新的避风港。而正在扩张的无线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攻击手段。

互联网的设计目标是方便和可靠,而不是安全。而通过全球网络化,鲜花和野草良莠

不齐地同时出现了。网络空间无需护照。警察们被限于国界之内,罪犯却可以逍遥自在地

四处漫游。敌国不在遥远的大洋彼岸,而就在防火墙之后。心怀不轨的人可以掩盖真实身

份和地址,冒充他人,一路骗进高楼大厦,盗走电子时代的数字财富:金钱、个人信息和

知识产权。

奥巴马先生引用的数据称,去年因网络犯罪造成的

损失接近$1万亿,尽管这一数字存在争议,这确是一个

比毒品交易的金额还要庞大的秘密世界。银行和其他公

司不喜欢承认丢失了多少数据。2008年,在为客户进行

的调查中,区区一家电信公司 Verizon 就报告丢失 2.85亿条个人信息记录,包括信用卡和银行帐号等细节。

根据安全软件提供商赛门铁克的说法,每天发出的

1,400亿封电子邮件中有将近 90%都是垃圾邮件;其中

有将近 16%是想诈骗钱财(见图 1),其中包括“钓鱼式

攻击”,这种攻击骗取收信人给出的密码或银行详细资

料。网络上唾手可得的海量个人信息可以让个人化的 email变得轻而易举,收信人更容易信

任或打开这样的邮件,攻击他们的计算机也就变得更容易。这就是所谓“鱼叉式钓鱼”。

爱出风头的黑客和病毒制造者曾经仅仅为了好玩而破坏电脑。现在这已成为过去,取而

代之的是想要盗取丰富数据的犯罪集团。“黑客一度喜欢制造轰动,现在他们都在暗中潜

伏,”,IT安全产品制造商 McAfee的雷格·戴(GregDay)这么说。黑客已经成了“肉鸡”1批发商,他们

通过恶意软件——病毒、蠕虫和木马——来感染计算

机,然后把这些“肉鸡”销售给他人。网站现在成了

受黑客青睐的传播恶意软件的工具,部分原因是通过

社交媒体网站发送垃圾邮件或链接可以让计算机神

不知鬼不觉地被感染。而设计简陋的网站通常提供了

进入到宝贵的数据库的窗口。

恶意软件在爆炸似的增长(见图 2)。通常通过

盗用密码和其他的数据,给计算机开一个“后门”,

1 译注:肉鸡就是被黑客攻破,种植了木马病毒的电脑,黑客可以随意操纵它并利用它做任何事情,就象傀儡。

Page 5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5

然后这台电脑就可以被外人操纵。这些全球互连的“肉鸡”电脑即使不到数百万台,也可

以达到数千台,这就创造了一个“僵尸网络”。据估计,这种被感染了的电脑可以达到上亿

台(见全球受感染电脑分布图)僵尸网络被用来发送垃圾邮件,传播恶意软件,和发动分

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这种攻击可以通过发送无穷多的假冒请求而让目标电脑超载,

最终崩溃。

给我发送垃圾邮件的间谍

罪犯通常寻找容易下手的猎物。但是国家可以结合黑客罪犯的伎俩,例如鱼叉式钓鱼

可以与情报部门联手侦查目标,计算能力可以用来破解源码和密码,而非凡耐力可以监视

某系统直到找到漏洞——通常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负责网络安全的联邦调查局的一名高

级官员,斯蒂芬·查彬斯基(Steven Chabinsky)最近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动机和资金,

有决心的对手总是、总会有办法侵入目标系统。”

传统的间谍人员冒着被捕或死刑的风险想方设法将文件副本偷运出境。但是那些网络

空间中的间谍就没有这样的风险。“一名间谍一次可能拿走相当于几本书的材料,”一名高

级美国军方人士说,“现在他们可以把整个图书馆偷走。而且如果你把书又重新上架了的话,

他们还会再来偷一遍。”

中国因为这种大规模的窃密而受到了特别指控,被攻击的目标是主要西方军事承包商

的计算机,据称他们窃取了 F-35战斗机——构成未来美国空军的主力机型的材料。2009年年末,他们可能把目标对准了 Google和几十家其他的 IT 公司。

马里兰的网络测试基地由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建造,这是美国军方的承包

商之一(他们否认 F-35 材料失窃)。在对系统的无数次的小刺探之下,“先进的持续的攻击”

很难防范。有时候攻击者试图躲在貌似平常的互联网通讯中,慢慢地“顺”走信息。其他

的时候,他们将受到病毒感染的记忆棒放在停车场,指望有人将其插入网络,以此实现入

侵;甚至未加密的 Email中也可能包含了正在开发中的项目的有用信息。

“自从[1940年代后期]丢失过核机密以来,网络窃密是最大的情报灾难,”总部在华盛

顿的智库,战略与情报研究中心(CSIS)的吉米·路易斯(Jim Lewis)说。间谍可能是西

方面临的最直接的威胁:失去高科技技术可以让西方逐渐丧失经济

领先优势,如果真的置身于战争之中,窃密也可以削弱其军事优势。

西方的间谍认为中国部署了最勤恳的和最无耻的网络间谍。但

是俄国间谍在技术上可能更熟练,也更狡诈。间谍们说,在这一军

团中,首当其冲的还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局和英国的 GCHQ,这也解

释了为什么西方国家直到最近都不愿意大声谴责计算机窃密。

一旦入侵了网络、盗取了数据之后,下一步就是干扰或操纵数

据。比如说,如果军方的目标信息遭到了劫持,弹道导弹就没用了。

军事演习中提到了“交换红方和蓝方”的可能性:让友军(蓝方)

Page 6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6

的力量看起来是敌军(红方),或者反向操作。

亚历山大将军说,在 2008年下半年,五角大楼和国家安全局在“一次严重地非法入侵

机密网络”之后,就已经开始在网络战上进行合作。路易斯先生说这指的是一次通过某个

受病毒感染的指纹驱动器入侵到中央指挥系统,这个系统监督的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足足一个星期之后入侵者才被剔除,如果有损失的话,没有人知道这次入侵导致的损失是

什么。但是敌人可能埋伏在战斗系统中,这一想法为高层将领们拉响了警报。

尽管如此,攻击者可能还是更喜欢这种非机密的军方后勤补给系统,甚至是民用基础

设施。如果人们对金融数据或电子转账失去信心,可能导致经济动荡。更大的担心是电网

被攻击。电力公司往往不会准备很多昂贵的备用发电机零件,这些零件也需要数月才能更

换。紧急柴油发电机无法弥补电网的损失,也不能永久运转。没有了电和其他至关重要的

服务,通讯系统和现金自动售货机就会停止工作。有些人猜想,如果停电持续几天就会出

现一连串的经济损失。

专家们不认为运行机械化工厂的系统都如此脆弱,但是这些被称为监督控制和数据收

集的系统(SCADA)越来越多的地连上了互联网,这提升了被远程攻击的风险。“智能电网”

将能耗方面的数据传给公用工程以减少能源浪费,因而获得了推广。但是这也增加了安全

方面的隐患,比如犯罪(例如提供了伪造账单的机会)和让 SCADA系统暴露于攻击之下。

亚历山大将军提到了“为了远程破坏而入侵目标系统的可能”。但到底会发生什么还不

清楚:外来者探索 SCADA系统是为了侦察,还是打开“后门”以备日后使用?一位美国高

层军方人士说如果发现任何国家往电网里植入了逻辑炸弹的话,这就相当于挑起了古巴导

弹危机。

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和第一次网络世界大战(WWIWWIWWIWWI)

关于网络战的战术和合法性概念的重要思想在爱沙尼亚的一间前苏联的兵营里逐渐成

形,这里现在是北约负责网络防务的“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的所在地。这个中

心的建立是为了应对后来被称为的“第一次网络世界大战”(WebWar 1)。2007年,当政府

作出了要挪动塔林(译注:塔林是爱沙尼亚的首都)中心的苏联时代的战争纪念碑的决定

后,突如其来地出现了一次多方合作的的拒绝服务式攻击(DDoS),目标包括政府、媒体

和银行的网络服务器。这更象是一次网络骚乱,而不是战争,但是这迫使爱沙尼亚或多或

少地与互联网隔开了一些距离。

第二年,当俄国与格鲁吉亚爆发战争期间,类似的攻击则显得更为可怕,因为这样的

攻击似乎是与先进的俄罗斯军方联手发起的。政府和媒体的网站无法登录,电话线也一直

占线,格鲁吉亚无法将情况通报到国外。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Mikheil Saakashvili)的网站不得不换到了一台美国的服务器以便更好地抵御攻击,爱沙尼亚派遣专家援助格鲁

吉亚。

许多人猜测两次攻击都由克里姆林宫发动。但是调查仅追踪到了俄罗斯的“黑客积极

Page 6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7

分子”和犯罪“僵尸网络”;许多攻击用的电脑位于西方国家。还有更大的问题:针对北约

成员国爱沙尼亚发动的网络攻击,算不算是武装袭击呢?盟军是否应该协助抵抗?爱沙尼

亚不是北约成员国,但它帮助了格鲁吉亚,风险是爱沙尼亚也可能被卷入战争,北约也会

被一道卷入吗?

这样的问题都贯穿在对北约的新“战略构想”的讨论中,这一构想将在今年下半年付

诸实施。由前美国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领导的一个专家小组,

在 5月份所做的关于网络攻击的报告中说,网络攻击是北约联盟最有可能遭受的三大威胁

之一。这份报告说,下一轮重大的攻击“很有可能摧毁光纤电缆”,情况可能会严重到需要

根据共同防御构想第五条款来实施反击。

在听证期间,参议员向亚历山大将军提了几个问题。他有没有“强大的”进攻性网络

武器?这会不会鼓励别国的跟风?如何才算完全确认攻击者的身份以便发动“反击”?这些

问题的答案记录在一份秘密附件中。将军的公开场合回复是总统将判断是不是已经到达了

网络战级别;如果美国在网络空间以武力回击,那也将会遵循战争的法则和“军事必要性、

区别对待和均衡性这些原则”。

亚力山大将军经过了七个月的批准程序才得以上任,这是参议员们有所疑虑的表现—

—军事和窃密功能的融合,网络空间变得军事化,和担心美国人的隐私权会因此而受到侵

蚀。网络司令部将只受命保护军队(有“.mil”后缀的主域名)。而政府(域名“.gov”)和

公司基础设置(域名“.com”)将分别由安全部获得了网络司令部支持的私人公司负责。

一名高层军官说亚历山大将军的重点将放在提升军事网络的防御能力。另一名要员对

网络攻击提出了质疑。“很难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进行网络攻击,”他说,“如果网络攻击被当

作军事武器,你需要预先设定时间和攻击效果。如果只是被用窃密中,时间等等就不重要

了,你可以等待。”他暗示网络武器可能仅仅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作为常规行动的辅助手段。

中国也许有同样的想法。一份为国会授权的美中经济和安全委员会准备的关于中国的

网络战理论的报告中设想中国使用网络武器不是为了打败美国,而是为了干扰或拖延其武

力行动,好让中国有时间不费一兵一卒地攻下台湾。

毁灭性攻击?非对称攻击?

与核战略等相比,网络战中的威胁还要变幻无常:双方无法共同确认损失,战争和犯

罪之间的界限模糊,发动攻击的电脑常常难以确认身份,更不要说幕后的操作者了。还击

不一定要局限于网络空间,因为美国的核发射链条肯定没有与公共网络相连。网络武器可

能更容易被用于局部战争,而不是电子化的毁灭性攻击。

网络武器在大国的手中使用起来最为有效。但是它们因为价廉物美,对相对弱势的一

方来说更有用,他们也很适合恐怖分子。幸运的是,类似于基地组织这样的恐怖团体看起

来主要是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通讯,可能是缺乏让炼油厂自爆的技术能力,或许他们更喜

欢用自杀性炸弹制造血腥场面,而不喜欢电脑破坏这样的匿名行动——至少现在还是如此。

Page 6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8

公众外交 2.0:当美国政府遇到“新媒体”

翻译:小米 *

原文出自“传统基金会”2009 年 12 月 8日

HF:Public Diplomacy 2.0: Where the U.S.Government Meets "New Media".

原作者 Helle C.Dale,是传统基金会的公共外交的高级研究员,就职于道

格拉斯和萨拉阿莉森中心外交政策研究,这是凯瑟琳和谢尔比卡洛姆戴维

斯国际问题研究所的一个分部。

关于“传统基金会”

传统基金会是美国新右翼分子的主要政策研究机构,代表美国西南部财团极端保守势力的利益,曾积极

支持并影响过里根政府,该会有十一名成员在里根政府中任职。传统基金会除了本身开宗明义,表明是

美国保守派组织,其政治主张也是保守派一直以来所提倡,如主张小政府,限制政府开支和规模;捍卫

个人自由;捍卫传统美国价值;强调美国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传统基金会作为一个智囊组织,主要

活动集中于出版、政策研究、倡议,以及培育新学人等方面。

摘要

Facebook 和推特能改变世界吗?这些有趣的新鲜的社交网络站点能否促进民主,让美

国价值更好地在全世界被理解?潜力肯定是有的——就象那些在伊朗的选举后抗议活动中

无价的推特消息更新中可以看到的一样。美国政府正在拥抱 Web2.0,想设定一个雄心勃勃

的策略接触到全世界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群——可称之为公共外交 2.0。虽然潜在的发

展毋庸置疑,潜在的危险也是如此。公众外交专家 Helle Dale解释最近的网络外交的进展、

战略、优势和风险。

美国政府的公众外交和的沟通专家在探索以“社交媒体”的潜力来赢得国外的人心,

特别是今天的理念争锋所在,穆斯林社会。美国的敌人们已经在用低成本的联络工具,可

以在计算机键盘或手机按键上联络成千上万的人,甚至上百万人。公共事务博主 MattArmstrong这样写道,

“在这样一个大众信息和精准导向的媒体时代,从政治候选人到恐怖分子必须立刻

并持续地和受众群互动,这才能成为重要和有竞争力的人物。忽略社会媒体的用处等同

于在全球的影响力竞争的持久战役中放弃高地。”

* 本文译者为网络志愿翻译者刊物《译者》的编辑。此文原载于《译者合集四:互联网与政治》。在此感谢小米愿意与本

刊共享内容。

Page 6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59

毫无疑问在联邦政府和新媒体之间需要战略思维、培训和关键分析,才能合理行动。

美国政府比较古板,经常在使用技术创新方面远远落在私人领域的后面,新的社会媒体是

尖端的、灵巧的、多变的和在个人层面上互动的。“只为了用 web2.0工具而用 web2.0工具

是没有道理的。”Sheila Campbell,联邦网络管理委员会的联席主席在二月份告诉《国家周

刊》说。也就是说,许多联邦机构还有待展现他们制造视频或网站的能力来吸引和保持公

众的兴趣。

在缺乏全国性的沟通战略,也缺乏衡量各种沟通手段的平台的能力的时候,新媒体对

公共外交的有效项和战略性的沟通目标也成了受限的。能够接触到大量受众的潜力肯定是

有的,但是在新的社会媒体成为美国政府向全球受众沟通的主要载体(除了更传统的手段,

如短波和 FM广播、电视、图书馆和交换学生项目)之前,还存在很多关于理解公共外交 2.0的本质的鸿沟。

互联网外交的历史

美国政府内部使用新媒体始于九十年代初期,当互联网迅速成为商业和家庭的常用工

具时。在过去的几年中,在线社会媒体也成为在全世界触手可及的。Facebook,比如说,在

不久以前还是仅仅是一个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社交网站,它的初次亮相是在 2004年。它曾经

是青少年们跨过父母管制进行联系的一个工具。但是现在,Facebook 已经成为在全球适用

的方便的大规模沟通手段,青少年和成人,政府,普通市民和企业都在使用它。

奥巴马政府是带着对新媒体的潜力的热切期望正式上任的,之前他的总统竞选运动是

美国历史上最有技术含量的。事实上,新媒体覆盖是今天在 Judith McHale领导下的国家部

门的公众外交创新的重点所在。他是主管公众外交的新的副国务卿。然而,部分就是因为

这项政策的重要性(可以追溯到六月份总统奥巴马对阿拉伯听众进行的开罗讲演伴随着美

国政府对他的演讲广泛进行电子化传播方法,和McHale的上任形成巧合。),部分是因为新

媒体覆盖在各种政府机构中还比较模糊,现在没有数据可以量化地分析美国政府的新媒体

沟通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国务院对需要拥抱新出现的技术的讨论,特别是规范互联网在大众参与方面所具有的

惊人的有效的能量,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早期的行动是 Joseph Duffey所为,他是比尔·

克林顿总统的美国情报处(USIA)的处长:为了省钱,Duffey 把一些 USIA 行动搬到了电

子平台上,关掉了情报处的费时费力的打印刊物。变化在 2000年的时候真正开始了,在国

务院情报处采用了之后,当时 USIA 的文化和交换项目成为国际信息项目(IIP),而它的公

众外交官员们成为了国务院的地区服务处,在美国大使馆领域工作。

在 2000年,Ira Magaziner,总统克林顿的“互联网沙皇”给国务院的官员们做了关于

美国需要更多地介入到公众外交中的简报。当互联网很快成为更深入地植入到每日生活中

的时候,他说普通人现在可以接触到几乎无限的信息中,在政府这一方需要提供更大的开

放和更深的关联。

Page 6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60

参议员 George Allen,共和党的高新技术专责小组的主席在 2001的网络外交会议上也

说了了类似的主题,指出“互联网是现代版的古登堡印刷术,”称赞它作为“传播我们想法”

的妙用,可以在全世界以前无法进入的社会中传播民主思想,“[有希望]导致更大的自由。”

虽然在 2000年和 2001 年,互联网上需要美国外交已经被广泛理解,但是什么应该被

贴在网上以及如何才是最好地实现美国的外交目标的方法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中的话题。如

美国和平研究所的 Richard Solomo在 2000年所说的“让政府把美国对所有问题的观点放在

那里,让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机会当然是有了,但是问题是:政府应该放点什么上去呢?”

公平地说,这个问题到现在还在争论中。

在 2004年推荐的公众外交顾问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中说国家“积极寻找方法利用新出现

的软件成果来扩展推广在互联网上的覆盖,”但是迟至 2006年才申请了预算,虽然是为了

公众外交增加资金,却没有包括利用新技术的资金,还是倾向于用传统工具,比如广播。

直到 2006年国务院的 Condoleezza Rice才说她想要贴“帖子”,“人们可以访问一个网

站并和美国的外交官在线交谈。”按照 Condoleezza Rice的说法,她是乔治W·布什总统时

期负责公众外交的国务院副助理,2007年 1月,第一篇国务院的博客由高级法律顾问 JohnBellinger III 以访问者的身份在 Opinio Juris博客上贴出。接着九个月之后国务院正式加入了

博客圈,开通了自己的博客,Dipnote,开始了公众外交。

America.gov的开通,成为美国政府的主要公众外交门户,在 2007年 1月由国务院的国

际信息项目部成立,由美国外交官们负责。America.gov上既介绍美国生活,也提供总统和

国务院的安排,还是一整套交互式媒体的平台——网络直播、博客、视频、Youtube、推特、

Facebook,甚至第二生命,这是一个 3维虚拟世界,用户可以用自己的声音和文字聊天。国

务院的最近的新媒体尝试之一是 Co.Nx,一个网络会议项目,可以将美国在各个领域的专家

和国外受众及美国使馆连接起来。

奥巴马方式

在就任后的前几个月里,奥巴马政府表示出要运用 21世纪科技手段的决心,把各种形

式都作为公众外交的组成部分。和去年在总统选举中所用的策略类似,一个有广泛的多样

形式的社会网络和沟通媒介被考虑用于最大化地展现和引起对美国的共鸣。在奥巴马总统

第一天到达办公室的时候,他签署了一个要做“透明和开放政府”的备忘录,其中提到

“Web2.0技术对于打入全国的社区中获得海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很快政府就热切地期

望这对于打入到全球的社区中也是如此。

部分是为了做到让美国这一品牌更有市场,对外国人群来说更易接触,奥巴马总统任

命了 JudithMcHale,发现沟通公司的前总经理和 CEO,作为公共事务和公众外交部的副国

务卿——他将发现一手塑造成了在 170个国家,以 35 种语言,拥有 14亿的注册用户的全

球巨人——从中也可以看出奥巴马总统对公众外交的规模所报的期待。

在问道是什么让发现在全球市场上如此有效的时候,McHale强调了需要理解目标受众

Page 6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61

和以用户友好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在 2009年 5月 13日的听证会中McHale陈述道:

“新科技,以一种有效的和创造性的方式来运用,可以成为扭转局势的工具。沟通进

步提供了前所未见的机会可以直接和人们互动,让他们相互联系,可以极大地放大主要的

传统公众外交能力。它们提供了从一个旧体系下转变的机会,在旧体系下,我们的政府以

一对多的方式沟通,而新的体系下以互动和合作的方式交流,可以跨越过去把我们和世界

人民分开的那条界限。我们必须创造一个结构化的框架,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威力,但

必须了解这些新工具需要被仔细地针对特定条件而改造,并应当总是被服务于更大的战略

目标。”

让奥巴马总统承诺将科技作为公众外交的重要机制和McHale的动议,最重要的例子就

是总统的开罗讲话被广泛传播。为了让奥巴马总统对改善美国-阿拉伯关系的呼吁能够传播

得尽可能广泛,美国政府机构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包括社交网站、播客和

白宫网站上的网络直播。短信和推特更新在全世界范围内覆盖了超过 20,000的用户。

这一由国务院资助的特别服务的重心在于外国的公民——美国公民接不到这些短信,

所有的美国公众外交产品都要遵循此规定,因为《史密斯·蒙特法案》限制对美国公民传

播洗脑信息。1这些短信有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和其他八种语言形式,传播人群超

过了 200 个国家。这一讲演的文字及视频翻译版本在Youtube、Facebook 和 MySpace 都能

找到,也放在了南亚受欢迎的社交网站 Orkut上。

白宫还开始了一项对 Facebook的国际讨论,上面有超过 2000万的阿拉伯用户,还有通

过短信发送的对这一讲演的回复信息,在 America.gov网站上被编辑整理和张贴出来。

类似的,按照McHale 的说法,奥巴马总统七月份在戛纳的讲演“是为 21世纪进行创

造性公众外交的一个典范。我相信这将代表了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所称的‘巧实力’。其

中心即白宫采用创造性方式在新旧媒介之间架起桥梁。”白宫办公室的新媒体策略包括了整

个非洲的短信服务,邀请人们以英文或法语问问题。87个国家近 16,000人问了问题。南非

的美国领事馆与移动社交网络合作,从全非洲得到了另外 20,000个问题。

新媒体和独裁政权:伊朗案例

这些忙乱的活动背后是在 21世纪的媒体环境中可能结出硕果的愿景。但是新媒体以它

自己的方式,在被高度控制的国家,比如伊朗、缅甸、中国或俄国,面对政府干预的时候,

1 译注:关于《史密斯·蒙特法案》,大家有必要稍详细地了解一下。1948年,美国通过了《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

这个法案以发起议员为名,俗称《史密斯·蒙特法案》(Smith Mundt Act)。直至今天,美国之音的广播和美国政府的公众

外交,包括最新的网络内容、手机短信等仍然受这部法律的约束。

酝酿这项法案的时候,正是冷战开始时期。美国的政治领袖们认为,除了政府之间的交往,民间互动和信息交流也必

须成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同时,针对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国家的宣传机器,美国也需要采取行动。但是,有人警告说,

美国不能像共产党国家那样,用国家资源操办宣传机器,为自己的国民洗脑。在这种背景下,《史密斯·蒙特法案》明文

规定,美国政府传播给国际受众的信息,不得在美国国内传播。这部法案经过两次修订,至今有效。

在互联网时代,美国之音的节目已经上了互联网,美国人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而且,美国之音的节目属于公众领域,

也没有版权。

2009年 1月,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国会议员及美国之音代表出席了一次《史密斯·蒙特法案》的研认会。在

研认会上,究竟是放松管制,还是加强管制,各方并没有取得一致。

Page 6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62

和传统媒体一样脆弱。虽然新媒体在创造和融入政治力量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从美国的角

度来看是正义力量。这些力量也可能为美国的敌人所用。乔治敦大学的雅虎同事,EvgenyMorozov,在 10月份美国赫尔辛基委员会的一次简报上说推广新的数字空间“和推行自由

选举有着同样的风险:我们很可能不喜欢赢得它们的人。”而且,集权政府在控制网络上的

努力是非常复杂的——正和民主政府们一样——努力将网上的想法接近的人组成联盟。结

果是,其他的新科技如手机,和旧技术如短波广播将继续在对抗集权体制时发挥重要作用。

焦点案例是六月的伊朗选举,那时 web2.0的革命性潜力真正的进入到了公众视线。这

场选举及戏剧性的结果为奥巴马政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将美国政府的公众外交战略付

诸实践——虽然这种潜力很难完全穷尽。伊朗案例表明 web2.0技术有潜力起到八十年代波

兰团结工会崛起的时候的传真机,和 2005年乌克兰橙色革命时的手机同样的作用。但是,

这种潜力只有当技术和支持民主和自决力量和积极的美国官方政府政策相结合的时候才能

展示出来。就技术本身而言,新媒体可能会改变技术的格局,但是如果美国政府发出的信

息没有强烈支持美国价值和民主的话,则政治影响会大打折扣。在伊朗,奥巴马政府和同

时爆发的公众示威只有一臂之隔。

当伊朗公民走上街头,抗议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再次当选的胜利时,公共抗议的狂潮

横扫整个伊朗。在这些抗议中,社会网络的作用——既体现在组织这些活动上,也体现在

共享最新状况上——被广为传播了。围绕着伊朗抗议的网络激进主义是前所未见的,引起

了全球的争议。

伊朗社交网络工具的利用说明 web2.0既有机会,也有弱势,“公民记者”能够立刻和全

世界的观众分享报道。被伊朗政府挡在外面的外国记者可以依赖“群体爆料”来撰文,他

们可能在伊朗境外,也可能被限制在宾馆房间里。对抗议者的残酷镇压的记录出现在

Youtube,Facebook和 Flickr上,在博客里和电子邮件中。主流媒体,如 CNN和福克斯新闻,

以伊朗公民记者提供内容和正在进行的活动安排为重要新闻来源。反过来,推特革命让推

特本身成为新媒体新闻报道中的闪亮主角。

在弱点的这一面,错误的报道和正确的一样容易被传播。而且伊朗政府采用了准确定

位和提前准备的内容审核策略。在互联网活动的初期高潮之后,德黑兰关闭了伊朗全国的

互联网,接着允许逐步的但是受控的网络活动。这还包括封锁移动网站接入和卫星电视。

由于伊朗政府拥有和运营广播和电视,监视所有的报纸和出版物,它在信息传播上大权在

握。

尽管有着精通高科技的赞誉,美国政府的覆盖面是受限的,体现在国务院要求社会化

网站推特在伊朗大选之后的那些天里推迟它本来预定的维护工作。毫无疑问,这一行为是

重要的,但是有着美国政府这么多的资源,这很难称得上是有前瞻性的。奥巴马政府选择

在伊朗采用放手的策略,拒绝对抗议者提供公开支持来影响选举结果。这些都因为其技术

型策略在公众外交上的潜力并未实现。

Page 6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63

新媒体和美国政府:风险分析

当美国机构开始用社交媒体技术做一系列活动的时候,当这些方式正在跳跃性增长的

时候,直到今年九月,官方的“联邦部门和机构对社交媒体的安全使用准则”才由联邦信

息委员会公开发表。这份文件适用于所有联邦机构在使用社会媒体时与雇员、合作伙伴、

其他联邦机构或公众进行的合作和沟通。因此这不仅仅是对美国政府使用社会媒体进行公

众外交而特别列出的指导意见,而是至今为止最接近于政府制定的所谓社会媒体政策。

这些活动涉及到的安全风险对多数使用社会媒体的部门是共通的——从国防部到国土

安全,从 FBI 到教育和司法部。这份准则指出社会媒体对于各种网络攻击是脆弱的,包括

“鱼叉式网络钓鱼”,这是指瞄准一群用户,目的是让他们采取行动,放出计算机病毒,例

如打开一个文件或点击一个链接。另一种攻击,社交-工程,通常聚焦于个体,利用公布在

社交媒体网站上的丰富的个人信息进行危害。另一种网络应用攻击,一个用户可能不小心

让一个恶意网络应用进入到 Facebook账户中,下载未经授权的软件到他的电脑商。新的网

络技术也为攻击者打开了新的途径。

安全挑战是第一份官方准则的焦点——而不是为了信息本身或合理使用而提出准则。

该准则的结论是,要使用社会媒体技术的决定必须由每个机构提出,而且必须明确任务需

要使用该技术的合理性。换言之,每个机构基本要自行做出风险分析和接受风险。在这份

19页的准则总结道,

“总而言之,一个被劫持的个人社交媒体帐户可能是讨厌的,费时费力的,或者让人

尴尬的。,一个被劫持的联邦用户的帐户或联邦账户可能有更严重的影响。非官方的帖子,

推特或信息可能会被公众认为是官方消息,或者可能被用作传播恶意软件,通过鼓励用户

点击链接或下载不需要的应用。”

国家的社交网络:效果几何?

社交网络的巨头包括象“Facebook,推特,MySpace和其他交互式媒体工具网站来与持

续扩张的家庭、朋友和同事等圈子进行交流。”有一些受欢迎的社交网络站点美国政府也采

用了,基本上是以同样的方式在操作。Facebook是这样一个站点:用户创建一个个人档案,

增加联络人作为“好友”列表,同时加入感兴趣小组,比如说,关于家庭园艺或支持某位

政治候选人的信息。任何人都可以贴出个人信息或创建一个小区,这也是政府组织从美国

使馆到 FBI已经做的。在四月,美国公众服务局域 Facebook(及其他几个站点如 Flickr 和YouTube)签订了一个协议,为国家部门基于特殊服务条约使用社交网站扫清了障碍。从此

之后,政府部门可以按它们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自由使用 Facebook,Facebook上最经常被公

众点击的头五个政府网站是:(1)白宫;(2)美国海军陆战队;(3)美国军队;(4)美国

疾病控制中心和(5)国务院。

推语,Facebook 页面和其他网络张贴是多多少少比官方站点更松散地联动的混合体,

Page 6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64

通常由机构中的用户自行管理。偶尔的,以国防部来说,该部门中的低级机构有着相互矛

盾的政策。虽然军队网中的士兵被允许使用推特和 Facebook贴帖子,向家乡的朋友和家人

展示照片,海军陆战部仍然禁止了从自己的网络连接同样的站点,显示出要合理地审查这

种站点的困难性。

FBI提供了很好的例子说明利用象 Facebook这样的站点来代表政府部门的危险。正是

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小组,在 Facebook上寻找带有“FBI”的小组名单不仅仅是 FBI的职业小组,还有好几个看起来很官方的小组,带着类似的章或根本就和 FBI的一模一样,

而实际上完全没有关联。这些机构的风险是人们创造的假网页可能会扭曲他们的形象或传

递的信息。为了从可信度的角度对抗这些行为,政府应当公布一个可连接的、官方的美国

政府部门使用社交网络的页面名单。

美国使馆已经看到了社交网站辅助公众外交上的潜力。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使馆

都有 Facebook页面,提供关于美国和美国文化的信息,受众是 12岁到 26岁年龄段。不过,

效果则好坏不一。到 12月 1日,印尼的美国使馆骄傲地拥有 19,640的“粉丝”。其网站有

一个美国政府的官方大印,就其外交目标来说也有一个很职业的外观。与此相反,巴基斯

坦的美国使馆只有 539个 Facebook“粉丝”,更难辨认出这是一个官方群——这个网站没有

官印,没有国家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看起来象是漫不经心的家庭作业。这为规范美国政

府使用在线社交网络的政策准则提出了值得注意的适当的问题。

在约束社交媒体上美国政府面临的挑战非常之多。其实质是政府要有统一的信息,社

会媒体的“草根”本性让这变得很困难,有时去控制它们也是不受欢迎的。社会媒体的吸

引力恰好就是它带来的亲密感和非正式化,通过规范,政府则有风险削弱、甚至毁掉社交

媒体的这种吸引力。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应该既是有趣的,又是对个人适合的——人,而不

是正式信息才是社交互动中的实质。

在另一面,缺乏规范对机构来说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包括敏感区域,如国防和外交。

在政府内部的规范如果有效,政府必须树立起政策准则(可能类似于传统基金会对其博客

所使用的规则——所有的“传统”发出的博客必须被基金会的部门总监和博客编辑审核通

过)又不会破坏社会外交的亲密感。这种媒体的力量就在于其新鲜和无拘束的感受,能够

让人们有个人化的感情投入。

最后,互联网接入条件并不是在美国需要包括的所有区域都已具备。虽然 75%的美国

人可以接入互联网,在亚洲只有 17.4%,非洲只有 5.6%的人是连通的。在世界上许多地区

短波收音机和电视仍然比新媒体表现得要好。从科技上来说,世界的进步脚步是不均衡的。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性的策略必须基于复杂的分析和对世界不同地区平台相对有效性的分析

上。这些考虑对于今天的公众外交的成功至关重要。

移动技术:政府的有前途的工具

推特。推特是网络上 50个最受欢迎的站点之一,每个月从平均五千五百万用户那里获

Page 6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65

得信息。用户(无论是个人、政府机构或私人组织)都可以创建一个账户,发送不超过 140字的短消息给推特订阅者。国务院的 Dipnote 推特账户有 8,986个“粉丝”,推特用户特别

注册来接收 Dipnote的推语。推语通常用来在手机上以短信方式接收,引导“粉丝”们到发

送者的网站上去看更长的内容。政府部门能够快速地建立推特账号,将信息广泛地送到公

众中感兴趣的的成员中。食品药品监督局,比如说,通过推特发布食品召回信息,国务院

(Dipnote)和白宫(USAtwitt)向与各自网站有关的媒体发送“推语”。因为推特依赖手机,

它对 7千 8百万巴基斯坦的手机用户(占总人口的 44.3%),和阿富汗的一千零五百万人口

(占总人口的 23%,到 2011年预计达到 72%)有广泛的接触面。

推特在一个迅速改变的环境中交流关键信息非常有效,因此是作为公众外交的重要潜

在工具。推特是一个草根工具,很适合传播那些其他方式无法扩散的消息。以“从上至下”

的角度来看,推特作为监控和快速预警尤为有效,让官员们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做出反应。

这在伊朗的选举后示威中和政府的暴力镇压中已经有了例证。其他的例子如:去问题区域

的旅游建议,食品和商品的召回,和传染病警告。国务院发言人 Ian Kelly指推特为在伊朗

选举前后中的“重要的公民力量的工具”。这个工具也在 2008 年的总统选举运动中被奥巴

马的工作人员广泛用于组织和转移他的基础阵地。

但是,政府利用推特来知会民众其策略、日程和活动看起来是把媒体的理想作用用反

了——可能因为信息在媒体上过多和政府用户的过分曝光减少了它的影响力。

移动短信。一条短信就是手机上的一条文字信息。国务院尝试过用短信息外交。奥巴

马总统的在阿克拉、加纳的政策讲演提到了国会,国务院邀请非洲民众把向总统提问的问

题用短信发送,并在他演讲的时候发出短信演讲更新。短信邀请贴在了使馆的网站上和美

国.gov,国务院的公众外交网页。非洲民众可以用法语或英语发送问题,经过筛选的一小部

分收到了短信回复包括总统演讲的重点内容。这些发给总统的短信要支付常规费用。结果

是短信对用户来说是一项较贵的媒体,他们接收的时候也要付钱,可能意味着使用范围受

限(类似的限制对推特也适用。)。

“X-X-X-X-人生”游戏。更为不寻常的作为国务院新媒体公众外交运动内容之一的是“X-人生”手机游戏。按照游戏的参与人,头两局游戏是在中东启用的,让那里的年轻人通过“诸

如美国人的价值观:忍耐、自由、尊重文化和宗教多元”而“感受美国生活的活力和多彩”。

游戏将美国历史课用手机视频加以包装。从 2009年初投放以来,游戏获得了大约 2,000个“注册用户”,前五名用户的所在国是埃及(438),印尼(323),美国(214),黎巴嫩(131)

和约旦(110)。象“X-人生”这样的技术创新能上新闻头条,但是它们对纳税人和对国务

院来说有很大的浪费风险。即使是从时间、注意力和花费上来看,也能做出一个快速的成

本效益比较和分析。为了启动这一新媒体,国务院创建了一家新的技术公司,MetroStar 系统,雇佣了 75人来创作并维持该游戏。这一努力现在只覆盖了约 2,000名游戏玩家,还有

20%是美国境内的。与之对比,国务院的 Facebook 网页是免费的,只需要两名员工更新内

容,而到 10月 27日已经获得了 23,786名全球粉丝。

Page 7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编 译

66

结语

美国政府、传统媒体和公众经常视“新媒体”为魔棒,能够为美国开展公众外交和向

全世界发言带来革命。假以时日,它的确可能成为副国务卿McHale在她的听证会上所说的

“扭转局势之举”,新媒体的确在到达以前不能覆盖和无法联络的人群中发挥了作用。但是,

要意识到每一种媒体工具的优势、强项、限制和风险,技术必须被聪明地使用其相对有优

势的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极其需要比策略和战术更高层的美国公众外交国家沟通战略。

Judith McHale 在她对国会的听证会上谈到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战略。比如说,推特

在提供短小的,重要信息的时效部分上是卓越的,用于常规更新则让人精疲力竭,效果欠

佳。美国政府,负责公众外交方面的副国务卿,必须提供给机构负责对外联络的准则和建

立他们使用新媒体的混合搭配,当受众看到信息时能认出是官方的,传播方式也是聪明的,

才能避免毁掉目标受众对特定媒体的吸引力。最后,政府必须意识到新媒体是脆弱的工具,

以及可能造成在时间和纳税人资源上的浪费。

国会和政府应该:

� 创建全国沟通战略与负责公众外交的副国务卿衔接。政府应由国会任命到 2009年 12月31日提供这一战略。如果公众外交成为美国政府的有效联络工具,它将成为一个工具

箱中的一部分,一个互相配合的全政府手段,和专门的方式来让发出的信息融洽和谐。

这样的战略对公众外交 2.0是否能达到其潜力至关重要,而不是让各个不同的政府部门

以分散的,试错的方式来进行。

� 提供全政府的准则来确保新媒体的使用、及社会媒体方面保持官方标准,确保政府网站

能够从仿制者中被确认和有差异性,同时不会失去特定媒体对其手中的吸引力。应当作

出合理的分析让政府机构在使用社会媒体的时候不仅仅是作为发布新闻的一种新鲜手

段。“web2.0”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一堆差异、不同的工具的集合,必须被一个

个单独评估,整体使用。

� 建立一个新的非政府的或半政府的研究机构(一个外国观点分析的公司)来追溯外国受

众对美国公众媒体和战略性沟通的有效性和说服力。一个外国观点分析的公司可以分析

新媒体在覆盖全世界不同的目标受众中上的有效性,这应当随着技术的普及程度、集权

政府对信息流的控制和本土文化的不同而改变。

当形成战略之后,社会媒体站点对接触到全世界更年轻的,热爱技术的受众将清楚地

贡献出对美国公众外交的潜能。公众社交网站也能节省成本,有着相对低的固定成本。然

而,什么都不能替代个人对个人的联络和美国文化的独特展示。而且,全球技术进步的不

均衡意味着使用各种不同的媒体在传递美国信息方面将持续重要。然而,作为一个明确的

和承载美国政府的宣传战略的一部分,公共外交 2.0可以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Page 7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短 评

67

短评

《网络财富:社会生产如何改变市场与自由》

作者:Yochai Benkler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06

ISBN-13: 978-0-300-11056-2

ISBN-10: 0-300-11056-1

页数:515

时任哈佛大学伯克曼教授的本克勒是个不折不扣的网络乐观主义者。在书中,他从网

络技术的特点着手阐释了网络社会里社会共享给生产和经济带来的变革,即由市场化经济

到非市场化经济的转变,继而产生对自由的影响。在一个由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礼崩乐坏的

时代里,如果诚如他所说,那无疑是个文明的福音。(牟怡)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作者:吴寸木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0-09

ISBN:9787121114144

页数:243

定价:32元

月光博客毫不客气地批判这本书是“五毛之作”,后面还有一大堆附合者。客观来说,

虽然我是 Google的深度使用者,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换句话说,我并不信仰 Google。对于

这本书,我想说的是,作者的写法和文笔有些过于随意,甚至让人感觉油腔滑调地以一个

预先设定的对错二元价值观批判谷歌(也就是 Google在中国的分公司),这种态度我并不认

同,尽管我知道其中很多事实都是对的。(袁楚)

Page 7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短 评

68

《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

作者:李永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9-11

ISBN:9787563391066

页数:267

定价:32元

并非之前一些人所说,这本书并没有在预先设定的立场上粉饰国家防火墙的必要性和

先进性。事实上,读过此书后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国家防火墙本身并不是一个招人恨的技

术,因为几乎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开放互联网的信息壁垒。(袁楚)

《当我们变成一堆数字》

作者:贝克(美国)

译者:张新华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09-07

ISBN:9787508615868

页数:267

定价:32元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信息技术时代普通人的信息是如何被搜集、整理、加工、分析,最

后应用到工作、商业、政治、医疗、生活等领域的。不论现代社会是否被标签为“监控社

会”,我们的生活正在被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所注视,被看不见的手所操纵。在享受个人化

信息服务带来的方便之余,也许需要反思:这样的生活真的是好的生活么?(胡凌)

Page 7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短 评

69

《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

作者:戴维·莫利 / 凯文·罗宾斯

译者: 司艳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1-08

丛书: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ISBN: 9787305037382

页数:378

定价:20元

以现代通讯技术推动的全球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整个世界,它所带来的技术

一体化、制度并轨化、思想冲突化等诸多变化也在日益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本书

作者立足欧洲与他者(美国、伊斯兰世界、东方)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世界诸文化同一

体自身复杂而矛盾的特性和传播媒介在这些文化同一体重组中的作用,即在电子媒介时代,

人们怎样重新塑造集体文化认同。两位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切入分析,较为

切中肯綮,但不可忽视其自身的身份认同对其研究的影响。(立早)

Page 7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资 源

70

资源

���� 《网络财富:社会生产如何改变市场与自由》

作者:Yochai Benkler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06

ISBN-13: 978-0-300-11056-2

ISBN-10: 0-300-11056-1

页数:515

电子书下载一:http://cyber.law.harvard.edu/wealth_of_networks/Download_PDFs_of_the_book电子书下载二:http://www.benkler.org/Benkler_Wealth_Of_Networks.pdf

���� TheTheTheThe FutureFutureFutureFuture ofofofof thethethethe InternetInternetInternetInternet -------- AndAndAndAnd HowHowHowHow totototo StopStopStopStop ItItItIt

作者:Jonathan Zittrain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2006

ISBN:9780300124873

页数:342

语言:英语

电子书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846397.html

���� 2010201020102010摩根斯坦利互联网趋势报告 中文注释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163703.html

���� 2010comScore2010comScore2010comScore2010comScore 关于亚太地区网络使用调查的简报----中文注释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309675.html

���� 第三届网商及电子商务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818422.html 下: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818423.html

���� 2010Q12010Q12010Q12010Q1淘宝主要类目成交数据分析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706303.html

Page 7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版 权 声 明

71

版权声明

本电子读物所登载文章,著作权均归作者本人持有。除特别声明外,本电子读物之内

容采用如下 CC (Creative Commons) 协议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Page 7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

数 字 时 代 阅 读 报 告

第二期 2010 年 9 月 关 于 我 们

72

关于我们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是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同人杂志”,

暂定为每个奇数月中下旬以 PDF、EPUB 等格式发布。创刊号下载量超过 3000 次。

主题与栏目

所谓“书籍”,包括正式出版的书,以及长篇论文、研究报告等,范围包括但不完全限

于:探讨数字媒体理论或实务的书籍;探讨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产业、政策与文化的书

籍;探讨媒体、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书籍。我们也欢迎对更广义的数字媒体“文本”

——例如影视、动画、游戏等的深入读解分析。

目前暂辟如下栏目:

� 书评:两千字以上,作者本人的阅读心得,可以是对材料的点评,亦可是经过阅读后的

引申联想,亦可是较为泛泛的读书心得,比如选书读书方法,但需紧扣本刊主题。

� 编译:对尚未译介到国内的、与本刊主题相关的书籍或论文的选择性翻译,千字以上。

� 短评:对有关书籍的精短评论,百字左右为宜。

� 资源:电子书籍、研究报告、论文的下载链接地址,可附带短评。

你想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吗?欢迎来稿!编辑们的信箱在此。

本刊目前无法支付稿费,亦不做独家或首发要求。请勿剽窃抄袭,文责自负。向本刊

投稿即默认同意采用 CC 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授权自己的作品。

你想和更多志同道合者交流信息和思想吗?欢迎加入编辑、撰稿人团队!

本期刊由一群爱好者共同义务参与,通过互联网协作完成编辑工作。不设总编辑,实

行圆桌式原则和每期责任编辑轮值制。参与方式包括:

� 编辑。每两期需为“书评”或“编译”栏目约稿或写稿至少一篇,每期需提供短评至少

一条,资源至少一条。

� 撰稿人。每两期需为“书评”或“编译”栏目供稿至少一篇。

� 作者。投稿被“书评”或“编译”栏目采纳后即成为本期作者。

� 信息提供者。提供短评和电子书籍下载地址的,成为信息提供者。

http://www.douban.com/group/newmedia/

主题与栏目

投稿与加入

我们在豆瓣上的小组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