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责任编辑/张楠 美术编辑/陈媛 《汉字风云会》热播...

1
2017年8月11日 责任编辑/张楠 美术编辑/陈媛 文娱圈点 24 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文化类节目, 您觉得《汉字风云会》最吸引人的差异性在 哪里? 关正文: 我觉得这次最大的创新是颠覆 了综艺的功能。以前的综艺都是娱乐的、休 闲的。《汉字风云会》也是综艺,但首次变娱 乐属性为课堂属性,很多老师、家长反映说, 这个节目具有刚需属性,是孩子们暑假必看 的节目。 记者:您觉得这档节目为何能引发这么 大的关注? 关正文: 一档综艺成了刚需,真的是让 人高兴。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这真 是个课堂,70 分钟,50 个汉语词汇,实打实 的系统性教学,从常用易错,到生活用词,到 优雅拓展词汇,全程高效率学习,没有一分 钟是浪费的。第二,这个学习过程又是超级 轻松、超级有趣的。任何优秀老师都没有办 法营造出这样一个学习场景,因为没这么多 钱。第三,所有综艺娱乐元素全部为内容服 务,全程爆笑,但仔细想想,又没有废话,添 乱组合混淆视听,打的全是知识软肋,有助 大家夯实基础,再也不忘。 记者:此次《汉字风云会》一个最大的看 点就是考的都是常用语,会读不会写的,还 是特别易错的,请问是如何收集这些考题 的? 关正文: 关于考题制造,我们有智能机 器人咪咕灵犀。当然,她的背后是一个团 队,工作了一年,专门收集各种书写软肋。 社科院语言所、教育部语用所的老师们和我 们一起工作。他们都特有经验,常用的、易 错的,挑得特别准。 记者:《汉字风云会》是小学生比赛的节 目,会不会担心收视群覆盖的成年人会减 少? 关正文: 其实小学是识字教育最核心的 阶段。很多成人终身掌握的字词基础都是 小学期间打下的。我在录制现场做过一次 调查:问 180 位小学生,有谁觉得爸爸妈妈 会写的字比你多?只有三个人举手。实际 上,五年级孩子正常的书写水平远远高于成 人平均水平。所以,这个节目几乎适合所有 人。但我们还是要强调,大多数成人的书写 能力其实是没救的。我们更重视成为中小 学生的刚需课程。中国每个年级的孩子都 有千万,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学生总数 超过六千万。这个数字规模足够大了。再 加上这又在暑假,又是家长和孩子互动学习 的好方式,这么一来,就有几亿的观众。从 刚需的角度去看,我对目前的收视率是不满 意的,因为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这么 好的语文课,应该所有孩子都上才好。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在文化类节目一拥 而上的状态?说起来您和您的团队是国内 做文化综艺节目的先驱,您能谈谈文化类综 艺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吗? 关正文: 最近好几位朋友问我,文化节 目就这么几个题材、几种样式,还能创新 吗?我说,谁说文化节目就几个题材了?人 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动物,题材太多了。现 在看着少,是因为跟风的多、重复的多、山寨 的多。文化节目最大的挑战是启动新题 材。凑巧了,我们每次启动的,都是别人没 动过的题材,比如汉字,比如成语,比如信 件。每次新的资源启动,都会从零开始,因 为谁都没有经验,谁也不知道你要干什么。 这个过程走过来,就会特别辛苦,如果运气 好,也特别高兴。你读完信,就有人会读日 记,这很正常。 记者:《汉字风云会》还会有第二季吗? 能否请您谈谈接下来在综艺节目上的计划 呢? 关正文: 接下来我们要做读书节目。大 家都在说读书重要,但是现在公共平台上没 有一档有影响的读书节目,这成了我们的心 病,成了很长时间的梦想。这个节目会有很 多困难,不然早就有人抢着做了。我们有了 一个方案,跟开心麻花合作的,现在正在准 备,争取早日拿出节目来。 《汉字风云会》热播再掀汉字公测风 节目以小学五年级词汇量作为考察目标,成“孩子暑期刚需” “形迹可疑”还是“行迹可疑”?“皇 天后土”还是“皇天厚土”?“贸然行事” 还是“冒然行事”?文化类综艺节目《汉 字风云会》正在浙江卫视热播,再掀汉 字公测风。该节目以小学五年级词汇 量作为考察目标,以全程逗乐的欢脱氛 围吸引观众走入汉语字词,感知汉语表 达的丰富多元,成为适龄儿童的刚需, 被老师和家长们誉为“孩子的暑期必修 课”。近日,该节目总导演、曾一手打造 《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节 目的关正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汉字 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汉字书写能力是 最基本的文化传承,关系到每个人的切 身利益。 本报记者 康瑞珍

Transcript of 2017年8月11日 责任编辑/张楠 美术编辑/陈媛 《汉字风云会》热播...

2017年8月11日 责任编辑/张楠美术编辑/陈媛文娱圈点24

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文化类节目,您觉得《汉字风云会》最吸引人的差异性在哪里?

关正文:我觉得这次最大的创新是颠覆

了综艺的功能。以前的综艺都是娱乐的、休

闲的。《汉字风云会》也是综艺,但首次变娱

乐属性为课堂属性,很多老师、家长反映说,

这个节目具有刚需属性,是孩子们暑假必看

的节目。

记者:您觉得这档节目为何能引发这么大的关注?

关正文:一档综艺成了刚需,真的是让

人高兴。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第一,这真

是个课堂,70分钟,50个汉语词汇,实打实

的系统性教学,从常用易错,到生活用词,到

优雅拓展词汇,全程高效率学习,没有一分

钟是浪费的。第二,这个学习过程又是超级

轻松、超级有趣的。任何优秀老师都没有办

法营造出这样一个学习场景,因为没这么多

钱。第三,所有综艺娱乐元素全部为内容服

务,全程爆笑,但仔细想想,又没有废话,添

乱组合混淆视听,打的全是知识软肋,有助

大家夯实基础,再也不忘。

记者:此次《汉字风云会》一个最大的看点就是考的都是常用语,会读不会写的,还是特别易错的,请问是如何收集这些考题的?

关正文:关于考题制造,我们有智能机

器人咪咕灵犀。当然,她的背后是一个团

队,工作了一年,专门收集各种书写软肋。

社科院语言所、教育部语用所的老师们和我

们一起工作。他们都特有经验,常用的、易

错的,挑得特别准。

记者:《汉字风云会》是小学生比赛的节目,会不会担心收视群覆盖的成年人会减少?

关正文:其实小学是识字教育最核心的

阶段。很多成人终身掌握的字词基础都是

小学期间打下的。我在录制现场做过一次

调查:问180位小学生,有谁觉得爸爸妈妈

会写的字比你多?只有三个人举手。实际

上,五年级孩子正常的书写水平远远高于成

人平均水平。所以,这个节目几乎适合所有

人。但我们还是要强调,大多数成人的书写

能力其实是没救的。我们更重视成为中小

学生的刚需课程。中国每个年级的孩子都

有千万,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学生总数

超过六千万。这个数字规模足够大了。再

加上这又在暑假,又是家长和孩子互动学习

的好方式,这么一来,就有几亿的观众。从

刚需的角度去看,我对目前的收视率是不满

意的,因为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这么

好的语文课,应该所有孩子都上才好。

记者:您如何看待现在文化类节目一拥而上的状态?说起来您和您的团队是国内做文化综艺节目的先驱,您能谈谈文化类综艺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吗?

关正文:最近好几位朋友问我,文化节

目就这么几个题材、几种样式,还能创新

吗?我说,谁说文化节目就几个题材了?人

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动物,题材太多了。现

在看着少,是因为跟风的多、重复的多、山寨

的多。文化节目最大的挑战是启动新题

材。凑巧了,我们每次启动的,都是别人没

动过的题材,比如汉字,比如成语,比如信

件。每次新的资源启动,都会从零开始,因

为谁都没有经验,谁也不知道你要干什么。

这个过程走过来,就会特别辛苦,如果运气

好,也特别高兴。你读完信,就有人会读日

记,这很正常。

记者:《汉字风云会》还会有第二季吗?能否请您谈谈接下来在综艺节目上的计划呢?

关正文:接下来我们要做读书节目。大

家都在说读书重要,但是现在公共平台上没

有一档有影响的读书节目,这成了我们的心

病,成了很长时间的梦想。这个节目会有很

多困难,不然早就有人抢着做了。我们有了

一个方案,跟开心麻花合作的,现在正在准

备,争取早日拿出节目来。

《汉字风云会》热播再掀汉字公测风节目以小学五年级词汇量作为考察目标,成“孩子暑期刚需”

“形迹可疑”还是“行迹可疑”?“皇

天后土”还是“皇天厚土”?“贸然行事”

还是“冒然行事”?文化类综艺节目《汉

字风云会》正在浙江卫视热播,再掀汉

字公测风。该节目以小学五年级词汇

量作为考察目标,以全程逗乐的欢脱氛

围吸引观众走入汉语字词,感知汉语表

达的丰富多元,成为适龄儿童的刚需,

被老师和家长们誉为“孩子的暑期必修

课”。近日,该节目总导演、曾一手打造

《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节

目的关正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汉字

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汉字书写能力是

最基本的文化传承,关系到每个人的切

身利益。

本报记者 康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