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5 月 5 日 文件編號:CSD/2/2016 ·...

25
- 1 - 2016 5 5 文件編號: CSD/2/2016 策略發展委員會 香港特區應如何掌握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機遇 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 要》(「十三五」規劃)2016 3 17 日正式公布。其中,涉及港 澳部分繼續單獨成章(《港澳專章》)(附件一)。本文件旨在探討香 港應如何循著「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原則參與「十三五」規劃, 簡介特區政府落實《港澳專章》重點範疇的工作概況,並邀請各委員 對議題發表意見。 就《港澳專章》的初步觀察及分析 2. 《港澳專章》主要分為三段。第一段明確表示要發揮香港獨 特優勢,提升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第二 及第三段分別提出支持港澳提升經濟競爭力,以及深化內地與港澳合 作。關於這三段內容的初步觀察及分析見附件二。「十二五」及「十 三五」《港澳專章》的條文對照載於附件三參與方向: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於 2015 12 23 日向李克強總理述職 時,總理表示香港應好好謀劃未來,與國家的發展機遇對接,做好定 位,並提出香港作謀劃時應考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1 。香港參 與國家未來五年發展 「十三五」規劃 的宏觀藍圖,也可循著 這個方向思考。 1 《為國家發展貢獻香港所長》,香港政府新聞網,2015 12 24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admin/html/2015/12/20151224_105329.shtml

Transcript of 2016 年 5 月 5 日 文件編號:CSD/2/2016 ·...

  • - 1 -

    2016 年 5 月 5 日 文件編號:CSD/2/2016

    策略發展委員會

    香港特區應如何掌握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機遇 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

    要》(「十三五」規劃)於 2016 年 3 月 17 日正式公布。其中,涉及港澳部分繼續單獨成章(《港澳專章》)(見附件一)。本文件旨在探討香港應如何循著「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原則參與「十三五」規劃,

    簡介特區政府落實《港澳專章》重點範疇的工作概況,並邀請各委員

    對議題發表意見。 就《港澳專章》的初步觀察及分析 2. 《港澳專章》主要分為三段。第一段明確表示要發揮香港獨特優勢,提升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第二

    及第三段分別提出支持港澳提升經濟競爭力,以及深化內地與港澳合

    作。關於這三段內容的初步觀察及分析見附件二。「十二五」及「十

    三五」《港澳專章》的條文對照載於附件三。 參與方向: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3.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於 2015 年 12 月 23 日向李克強總理述職時,總理表示香港應好好謀劃未來,與國家的發展機遇對接,做好定

    位,並提出香港作謀劃時應考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1。香港參

    與國家未來五年發展 - 「十三五」規劃 - 的宏觀藍圖,也可循著這個方向思考。 1 《為國家發展貢獻香港所長》,香港政府新聞網,2015 年 12 月 24 日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ies/admin/html/2015/12/20151224_105329.shtml

  • - 2 -

    金融 4. 「十三五」期間,內地將會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有關重點包括: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人民幣資本「走出去」;有序

    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支持保險業「走出去」,拓展保險資金

    境外投資範圍;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提高股票、債券市場雙向對

    外開放程度;提高金融機構國際化水平,加強海外網點布局。

    5. 國家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工作需要一個能夠貫通內地和全球金融體系的國際平台。提升香港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國際

    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能夠配合國家的宏觀策略需要。香港離岸人民

    幣業務發展超過十年,產品和服務非常全面和多元化,香港現時擁有

    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現時香港的人民幣支付交易佔全球市

    場的七成。2015 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超過 6萬 8,000 億元人民幣。香港市場提供各式各樣的人民幣產品(包括投資基金、保險產品、貨幣期貨、股票證券等),形成全球最大的離岸

    人民幣投資產品市場,可以滿足國家對人民幣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的

    需要。

    6. 國家的金融體制改革強調「有序」和「穩步」的推進。憑藉香港成熟穩定的金融市場和「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可以在國家推

    進金融體系改革的過程中發揮「防火牆」和「試驗田」的重要角色,

    確保風險可控。例如,《港澳專章》提及要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

    互聯互通。「滬港通」於 2014 年成功落實,而李克強總理在 2016 年3 月回應記者提問時也表示,內地和香港正在密切磋商,力爭於 2016年年內開通「深港通」。深化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將有助內地資本

    帳以循序漸進和風險可控的方式逐步開放,增加人民幣資金於在岸和

    離岸市場之間的健康循環,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7. 2016 年 4 月 19 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基準價格,為參與中國黃金市場的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公允

    的、可交易的人民幣黃金基準價格。這「上海金」的推出,將大大鞏

    固中國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的定價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並為人民幣在國

  • - 3 -

    際貨幣體系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預備了市場條件。香港應把握時機,

    充分利用於 2015 年推出的「黃金滬港通」的交易平台和自身離岸人民幣市場優勢地位,積極參與「上海金」的交易,進一步鞏固香港亞

    洲黃金中心的核心優勢。 8. 此外,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策略需要可持續的資金支持,正摸索建立一套涵蓋實驗研究、中期試驗到生產的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

    式。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提供一個可靠和穩定的國際融資平

    台。

    「一帶一路」 9. 「一帶一路」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貫通歐亞非沿線超過 60 個國家的務實合作,打造東西雙向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將會為內地和香港在「十三五」期間以至未來二、

    三十年的長遠發展帶來重大的機遇。《港澳專章》明確表示支持香港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充分肯定了香港在這重大倡議當中的重要功

    能角色。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補性強,協同發展的潛力很

    大。在集資融資、商貿物流、專業及基礎設施服務等方面,香港可以

    發揮「超級聯繫人」的平台作用,在配合國家「走出去」和「引進來」

    的雙向開放過程中作出貢獻。一方面,香港與內地緊密聯繫,是「一

    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打進內地市場的南大門。另一方面,憑藉香

    港企業在海外經營所累積的經驗、專業知識和全球性網絡,內地企業

    與香港企業攜手朝著「一帶一路」各經濟走廊「走出去」,能夠有助

    與當地和國際規範接軌,更有效地進行區域或全球性的資源調配,減

    低成本和投資風險。此外,香港還可以在「民心相通」方面發揮功用,

    包括利用香港高度國際化、華僑網絡廣闊、英語普及程度高的優勢,

    搭建教育、文化及青年交流平台,發展與沿線各地人民的交往。

  • - 4 -

    10. 有專家認為2,「一帶一路」倡議涉及沿線 60 多個經濟體的眾多建設,對能源、鋼鐵、基礎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巨大。香港大有

    潛力爭取發展成為亞洲時段的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進而

    覆蓋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多種資產的人民幣定價權,鞏固和提升

    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11. 國家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從過去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放緩到現在個位數的增長,「十三五」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為 6.5%以上。在這個階段,增長的新舊動力在轉換,從過去以廉價要素投入拉動,轉向生產效率的提升,而「創新」則是關鍵

    所在。「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發展科技創新、

    服務業創新、智慧生產、高端產業和諮詢技術等,並推行「互聯網+」及「中國製造 2025」等戰略性政策。

    12. 香港自身亦正致力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創新及科技局(創科局)和港科院於 2015 年成立。世界著名的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決定在香港科學院設立全球第一個海外研究中心。麻

    省理工學院亦於 2015 年 11 月宣布在香港成立首個海外創新中心。香港設有多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

    港分中心,涵蓋不同的科研領域。此外,香港的大學及研發機構可通

    過其他內地服務機構,直接申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及國家高

    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的撥款。香港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基礎將會進一步穩

    固和提升,而內地則能夠提供龐大的市場,兩者緊密結合,可以共同

    締造新的發展空間。

    2 《巴曙松:港應建人民幣計價大宗商品定價中心 – 香港新機會》,明報網站,2016 年 3 月 21

    日,

    http://fyp2016.mingpao.com/uncategorized/%E3%80%90%E9%A6%99%E6%B8%AF%E6%96%B0%E6%A9%9F%E6%9C%83%E8%AB%96%E5%A3%87%E3%80%91%E5%B7%B4%E6%9B%99%E6%9D%BE%EF%BC%9A%E6%B8%AF%E6%87%89%E5%BB%BA%E4%BA%BA%E6%B0%91%E5%B9%A3%E8%A8%88%E5%83%B9%E5%A4%A7/

  • - 5 -

    推進新型城鎮化 13.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重點包括加快城市圈建設發展(包括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

    以及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

    爭力,打造和諧宜居城市。《港澳專章》提及「支持共建大珠三角優

    質生活圈」。和諧宜居城市的主要特徵包括生態環境健康、城市安全、

    生活便利、生活舒適、經濟富裕、社會文明、城市美譽度高等。香港

    在智慧城市建設、立體空間規劃、市區重建、房屋規劃和管理、綠色

    建築、內通外連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管理、無障礙設施建設、環境

    保護、水資源管理、防洪、排污、循環經濟、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

    斜坡管理、天文和緊急救援系統,以至先進的醫療和教育體系等,都

    達到很高的水平,在很多方面對珠三角城市群以及其他內地城市建設

    都有參考價值。香港的企業和專業人士也可利用這難得的機遇,直接

    參與內地的新型城市建設。

    加快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及雙向開放 14.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以及擴大服務業雙向對外開

    放。有意見認為,中國過去三十年的成功主要是製造業開放的成功,

    而未來三十年的成功將取決於服務業開放的成功3。

    15. 《港澳專章》表明支持香港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的方向發展。現屆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正正是要提

    升傳統經濟行業的競爭力,發展高增值服務4,關鍵是提升產值。以

    航運為例,香港是亞洲主要的物流樞紐,在貨物運輸以外,香港還可

    以在船舶註冊、管理和保險,以及海事仲裁等服務方面提升產值,全

    方位推動海運服務業群的發展,提升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香港

    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的經驗可以作為內地的參考。

    3 《「十三五」規劃亮點:改革與創新》,財新網,2015 年 11 月 4 日,

    http://opinion.caixin.com/2015-11-04/100869874.html 4 見《2016 年施政報告》。

  • - 6 -

    16. 《港澳專章》表明,支持港澳參與國家雙向開放,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推動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EPA) 升級。在 CEPA 框架下,粵港澳服務業具有「先行先試」的基礎與優勢。CEPA 升級版首次採用「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在廣東市場率先擴大對服務業的開放,為香港的金融、

    旅遊、法律、會計、規劃、建築等專業服務提供難得的機遇。粵港澳

    三地服務業提升合作,能夠為國家推進雙邊和多邊領域的服務貿易自

    由化,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提供經驗借鑒。另一方面,國家正實

    施服務業「走出去」戰略,香港可以發揮重要的樞紐角色。內地和香

    港的服務業攜手開拓第三方市場,有助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和產業升

    級。 其他 17. 除了《港澳專章》外,我們也應當探討「十三五」規劃的其他章節,全方位考慮香港於「十三五」期間可以如何發揮獨特優勢,

    為國家的整體發展作出貢獻。例如:

    (1) 國家正致力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個目標可為香港在藥物檢測、驗證和生產方面帶來新的機遇;

    (2) 國家正全力實施脫貧。香港的公益慈善工作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 國家正努力建設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培養專業和有國際視野的戰略科學家、企業家、社科人才、高技能

    人才等,香港國際人才網絡通達,基礎設施完備,可

    以作為國家的人才培訓基地之一(特別是工商專業方

    面);

    (4) 國家正致力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以及推動農業現代化。香港缺乏土地發展現代農業,但內地城鄉,包括

    香港周邊省市的城鄉地區在這方面則尚有發展潛

  • - 7 -

    力。香港的投資者善於把握機遇,可以在高附加值農

    產品的生產、加工和品牌建立,觀光農業,營銷管理、

    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參與其中,為兩地創造新

    的機遇,同時有助縮窄城鄉差距,為國家全面建成小

    康社會做出貢獻;及

    (5) 一如上文第 13 段所述,「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環境質

    量、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香港在城市建設和

    城市管理的經驗,可供參考。香港的企業和專業人

    士,可以貢獻我們在相關範疇的知識,如綠色建築、

    房屋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管理、環境保護、水資源

    管理、斜坡管理、緊急救援系統,以至醫療和教育體

    系等。 特區政府落實《港澳專章》的工作概況 18. 《港澳專章》確立了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定位,以及在多個重要範疇的發展空間和機遇,特別是金融、創新及科

    技、航運,以及法律服務這些香港具備優勢、或未來發展的重點範疇。

    因應《港澳專章》的內容,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創科局、運輸及房屋

    局(運房局),以及律政司已分別進行研究,並提出了具體措施,撮列如下。 金融 19. 為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當局保持聯繫,爭取更大的政策空間,促進跨境人民幣資

    金流動及更緊密的金融合作。具體來說,特區政府會繼續向內地爭取

    把香港作為各項跨境投資的試點。特區政府亦會與內地當局探討進一

    步完善與拓展跨境投資機制,要求在適當的時候考慮放寬相關投資機

    制的准入條件、投資限制和投資額度等(如 RQFII 的投資額度),並探討加強香港與内地各個自貿區之間更緊密的金融合作。

  • - 8 -

    20. 就著「十三五」規劃提出擴大金融業的雙向開放,特區政府會透過與內地的合作平台(如 CEPA),與内地當局探討進一步向香港的銀行及金融機構開放内地資本及外匯市場。 21.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會繼續致力優化市場基建,以提供一流的平台支撐日趨複雜且數量持續增長的離岸人民幣金融交易,並加強

    與海外市場的人民幣業務聯繫,以促進香港銀行與國際金融機構和企

    業的人民幣業務往來。 22. 在強化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方面,特區政府已於今年 1 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為引入開放式基金型公司提供法律框架,容

    許基金如公司般以開放式結構成立,但無須受一般公司的規限,可靈

    活發行和註銷股份,供投資者買賣基金。新增的選擇有助吸引更多基

    金以香港為註冊地,令香港的基金註冊平台更多元化。

    23. 在推動融資向高端高增值發展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正在開展成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基建辦)的籌備工作,以建立平台匯聚投資者、銀行和金融業界,為「一帶一路」沿線基建項目,提供

    全面的金融服務。金管局預計於今年內正式成立基建辦。

    24. 香港的資本市場及資產管理專業人才及多種類的金融產品,可以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在項目融資、發債、投資、財務管理及外匯管理等方面的運作提供支援。特區政府會繼續與中央政

    府及亞投行研究香港以非主權地區加入亞投行的具體安排。 25. 在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方面,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已於 2015 年 7 月實施,截至 2016 年 4 月 18 日,有 32 隻內地基金及 6 隻香港基金獲認可或批准分別在香港及內地市場向公眾銷售。此外,特區政府已與有關部委商討推行深港通和優化滬港通。

    有關的籌備工作,特區政府已準備就緒,在中央發布後會盡快推行。

  • - 9 -

    創新及科技 26. 《港澳專章》表明支持內地與香港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支持香港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以及支持香港發展創新

    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 27. 在與內地的科技合作方面,創科局會與科技部啟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首輪評估工作。香港現時共有 16 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創新科技署將在 2016 年啟動第一輪評估工作,對 2010年及以前成立的 12 家夥伴實驗室進行評估,以確認夥伴實驗室保持領先的科研水平。創科局也會推動兩地開展科技產業園區的對接合

    作,加強科研設施和服務資源的合作,就香港國家綠色科技產業化(夥伴)基地、香港國家現代服務業產業化(夥伴)基地和香港國家集成電路高新技術產業化(夥伴)基地,探討基地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和深化合作模式等事宜。而香港科技園公司亦與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在去

    年 12 月簽署眾創空間協議,加深兩地創科企業在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及發展。

    28. 此外,特區政府、深圳市政府和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已成立一個三方專責小組,探討在再生醫學上的合作,充分發揮香港和瑞典在

    再生醫學方面的研發實力,以及深圳的產業化能力。合作可望提升國

    家和香港在再生醫學方面及其成果轉化的發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亦

    將於今年在香港成立全球首個海外創新中心,匯集美國和香港的學

    生、學者和企業家。 29. 在資訊科技方面,於今年 1 月,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與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成立「粵港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就粵

    港信息技術發展提出建議,推動發展兩地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

    智慧城市等技術和應用,並研究制定適用於兩地的標準和指引,以及

    推動兩地業界參與國際組織的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

    30. 在支持青年人在内地發展創業方面,數碼港聯同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及深港產學研基地合辦「深港 ICT 青年

  • - 10 -

    創業計劃」,並和廣東軟件行業協會聯合舉辦「粤港 ICT 青年創業計劃」,透過一系列的商業培訓,為兩地青年提供合作機會,鼓勵來自

    香港及內地的青年組成隊伍,共同構思及開發具創意的信息及通訊科

    技產品和服務。數碼港亦舉辦了一系列短期實習計劃,讓青年人汲取

    在業界工作的實際經驗。在實習計劃下,主修資訊科技的香港學生會

    在上海及福州的科技企業工作。

    31. 創科局會與國家科技部及相關部委商討,建立一個平台,令香港的青年創業家有更多機會參與內地創新創業交流,並加深兩地創

    科企業在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

    32. 在培育新興產業方面,特區政府會支援香港「再工業化」和發展高增值產業。就此,特區政府將擴建科學園及在工業邨內興建多

    層高效能大廈,以推動智能生產和吸引高增值科技產業。有關措施可

    以配合「十三五」規劃所述「營造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新優勢」的

    策略。此外,特區政府已預留 20 億元成立「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與私人風險投資基金共同投資於本地創科初創企業。「創科創投

    基金」可以為創科初創企業引進更多資金,包括來自國內的資金,促

    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特區政府亦建議向「創新及科技基金」

    額外注資 20 億元,在基金下成立一個「院校中游研發計劃」,推動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大學,進行重點科技領域的主題研究。創

    科局會訂定研究主題,例如智慧城市、老年化問題等,鼓勵各院校研

    究應對這些問題的相關技術。 航運 33. 香港憑藉其策略性的地理位置、自由經濟,及豐富的國際商貿經驗,已發展成為國際航運中心(含空運及海運)以及區域物流樞紐。香港具備穩固的法治制度、簡單的稅制及高學歷的人力資源等,

    其優勝的軟實力為高增值服務提供穩健的發展基礎。中央政府在《港

    澳專章》中,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藉著中央政府

    的支持及國家「一帶一路」策略帶來的機遇,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

  • - 11 -

    人」角色,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並吸引外國企業善用香港的商

    貿和高増值海運服務進入內地市場。 34. 在海運方面,運房局於 2016 年 4 月 1 日成立了新的「香港海運港口局」,研究和制訂策略及措施,推動海運業的長遠發展,以配

    合「十三五」規劃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區內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已

    擬定的具體工作包括:每年舉辦「亞洲物流及航運會議」(ALMC),出訪香港重要的海運業夥伴國家,並出席在希臘舉辦的國際航運博覽

    (Posidonia)以及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海事技術展覽會 (China Marintec),向海外及內地推廣香港的高增值海運服務和在港經營海運業務的優勢。

    35. 香港已與 41 個主要貿易伙伴就海運入息做出雙重課稅寬免安排5,運房局將會探討與更多的貿易伙伴簽署該類協議,以進一步強

    化香港作為海運企業地區總部的吸引力。運房局現正探討與希臘、菲

    律賓、埃及、土耳其及柬埔寨等國家商討就航運入息作出雙重課稅寬

    免安排。

    36. 在空運方面,特區政府會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重點工作包括:

    (1) 全力協助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落實三跑道系統計

    劃的工作:隨着區內航空交通需求不斷增長,預計香港

    國際機場現有的雙跑道系統將於今年或明年飽和。特區

    政府已於 2015年 3月 17日肯定香港有必要推展三跑道系統計劃,以維持香港作為世界及地區航空樞紐的競爭

    力,並配合香港長遠的經濟和發展需要。機管局現正積

    極落實三跑道系統計劃,包括進行相關工程的詳細設

    計,落實財務安排方案及按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及環境許

    可證的要求落實一系列的環境影響緩解措施。同時,與

    5 這 41 個國家包括:奧地利、比利時、汶萊、加拿大、智利、捷克、中國內地、丹麥、法國、

    德國、根西島、匈牙利、印尼、愛爾蘭、意大利、日本、澤西島、韓國、科威特、列支敦士

    登、盧森堡、馬來西亞、馬耳他、墨西哥、荷蘭、新西蘭、挪威、葡萄牙、卡塔爾、羅馬尼

    亞、俄羅斯、新加坡、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瑞士、泰國、亞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

    美國及越南。

  • - 12 -

    三跑道系統計劃有關的填海及修訂分區計劃大綱草圖

    的法定程序亦已接近完成。機管局預計當三跑道系統全

    面運作後,新增容量可滿足香港國際機場至少到 2030年的航空交通需求。屆時,每年的客運量預計將會增加

    至約 1 億人次及每年貨運量增加至 900 萬公噸6。

    (2) 繼續爭取與各地民航伙伴,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討民航運輸協定:特區政府一向積極尋求擴大香港的

    對外航空連繫,以及擴展與世界各地民航伙伴的雙邊民

    用航空運輸協定或航空服務安排,為本地民航業以至香

    港整體開拓持續增長和發展的空間。為達到此目標,特

    區政府爭取進一步開放現有的民用航空運輸協定或航

    空服務安排,同時把握時機並在互惠互利的情況下,與

    其他民航伙伴磋商新的民用航空運輸協定或航空服務

    安排。香港已經與 40 個國家7簽訂了民航運輸協定或國際民航過境協定。特區政府會把握國家發展策略帶來的

    機遇,更加着重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進行商談。

    (3) 支持機管局成立民航學院:成立民航學院的建議獲得經濟發展委員會支持,特區政府參考民航處早前委託的顧

    問的研究結果,支持由機管局成立民航學院,培訓本地

    及區域空運管理人才,以提高本地及海外航空業從業員

    的技術,提升航空運輸的安全水平和效率,並進一步鞏

    固香港作為區內主要航空樞紐的領導地位。特區政府與

    機管局會詳細研究及落實成立民航學院的細節。

    (4) 研究透過稅務優惠,推動飛機租賃業務:隨著國際民航業急速發展,財政預算案已表示,特區政府會研究透過

    稅務優惠,推動飛機租賃業務,發掘航空融資的商機。

    6 香港國際機場於 2015 年處理的旅客約為 6 850 萬人次,貨運量為 438 萬公噸。 7 這 40 個國家包括奧地利、巴林、孟加拉、白俄羅斯、比利時、文萊、柬埔寨、法國、德國、

    希臘、匈牙利、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馬爾代夫、馬來西亞、墨西哥、蒙古、緬甸、尼泊爾、荷蘭、新西蘭、巴基斯坦、菲

    律賓、韓國、阿曼、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土耳其、阿聯酋和越

    南。

  • - 13 -

    同時,就香港飛機或船舶租賃業務收取的特許權使用

    費,內地的預提所得稅已由 7%降低至 5%。這項安排已在 2015 年年底生效,將會提升香港發展航空融資業務的吸引力。

    37. 此外,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決定成立一間學院,專門培訓鐵路管理及營運人才,以提升本地及區域鐵路服務質素。對此特區政府表

    示歡迎,因為有助推動香港運輸專業服務的進一步發展,並可配合國

    家的「一帶一路」策略。 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 38. 《港澳專章》首次明確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這亦是律政司其中一個重要的政策方針。為配合《港

    澳專章》的相關內容,律政司會採取以下措施,以提升香港的相關競

    爭力: (1) 進一步完善規管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的法律框架

    這措施有助確保香港相關的法律框架與時並進;具體內

    容包括: (i) 探討修訂《仲裁條例》,以吸引更多當事人在香港

    進行關於知識產權爭議的仲裁;以及

    (ii) 探討制訂道歉法例,澄清道歉的法律後果,促進

    爭議各方達成和解。

    (2) 加強香港與內地在民商事方面的法律合作,促使民商事爭議能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解決

    這項措施有助進一步優化香港的營商環境,同時吸引內

    地以及海外企業使用香港的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具體

    內容包括:

  • - 14 -

    (i) 研究優化現有法律安排(包括相互執行仲裁裁決和

    法院判決的安排)的實施情況;以及

    (ii) 探討與內地就新的範疇簽訂合作安排,例如相互

    承認和執行婚姻家事判決和其他關於兩地民商事

    司法協助的安排。

    (3) 鼓勵内地和海外企業利用香港的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以處理有關投資和商業合約的法律問題,以及相關

    的爭議;同時可利用香港作為中立的第三地解決投資和

    商業爭議

    這項措施有助吸引內地以及海外企業使用香港的法律

    和解決爭議服務,協助有關企業有效管理海外投資和商

    貿活動的法律風險,強化經貿合約條款,增強對海外利

    益的保護;具體內容包括: (i) 積極鼓勵内地、亞太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

    經濟體的企業,在草擬有關解決爭議的合約條款

    時,選擇以香港作為解決爭議的地點;

    (ii) 鼓勵企業在訂立合約的時候,除了明顯不適當的

    情況外(例如涉及土地物權的合約),選擇香港

    法律作為合約的適用法律;以及

    (iii) 律政司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正致力與亞投行探

    討可採取的安排,以便在亞投行的相關標準合約

    中訂明香港為其中一個解決合約和商業爭議的

    中心,從而增加香港獲有關商業伙伴選定為仲裁

    地的機會。

  • - 15 -

    (4) 創造理想的環境及基礎設施,致力利便海外法律和解決

    爭議機構在香港發展業務或開設辦事處

    這項措施有助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

    律和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競爭力;具體內容包括: (i) 將前中區政府合署西座及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

    的若干辦公空間提供予相關機構使用;連同已遷

    入前中區政府合署的律政司辦公室,將該地段規

    劃成為一個法律樞紐;以及

    (ii) 繼續便利世界級的仲裁及法律機構在香港設立辦

    事處和發展業務。

    (5) 與法律專業團體以及與解決爭議相關的本地、內地和海外機構加強合作,進一步推廣香港的法律和解決爭議服

    這項措施旨在向內地、亞太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

    經濟體的企業介紹香港法律和解決爭議服務的優勢;具

    體內容包括: (i) 參與或組織不同形式的推廣活動;

    (ii) 與內地和海外相關的持份者加強合作,提升香港

    提供專門範疇仲裁服務(包括投資仲裁、海事仲裁及知識產權仲裁等) 的能力;以及

    (iii) 加強與仲裁相關的主要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國

    際貿易法委員會等)交流及探討不同形式的合作,

    以期掌握最新的國際發展情況。

  • - 16 -

    各項措施的協調 39. 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與內地合作督導委員會」會繼續協調各政策局及部門,推進及落實各項配合國

    家「十三五」規劃的具體措施。同時,各政策局及部門亦會繼續與業

    界的持份者保持溝通,積極推展相關工作。 國家「十三五」規劃對香港長遠發展的影響 40. 《港澳專章》除了肯定中央大力支持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亦為香港與內地進一步合作提供堅實基礎和平台。踏入「十三五」

    時期,國家繼續以創新引領發展、持續雙向開放、逐步落實「一帶一

    路」建設,貨物、服務、投資及其他生產要素的跨地域流動和配置將

    日益頻繁,為香港上述相關行業創造重大發展機遇。特區政府會繼續

    以「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為策略取向,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國家「超

    級連繫人」的角色,讓香港能充分把握「十三五」規劃帶來的新機遇。 徵詢意見 41. 請委員就香港應如何掌握「十三五」規劃的機遇提出意見和建議,包括:

    (1) 香港應如何定位,以配合國家的發展、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及提升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及

    (2) 特區政府及私營機構可推行哪些配合「十三五」規劃

    的具體措施/工作。

  • - 17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創新及科技局 運輸及房屋局 律政司 策略發展委員會秘書處 2016 年 4 月

  • - 1 -

    附件一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港澳專章》

    第十二篇 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台灣地區合作發展

    支持港澳鞏固傳統優勢、培育發展新優勢,拓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更好實現經濟互補互利、共同發展。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發揮港

    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

    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

    諧。

    第一節 支持港澳提升經濟競爭力 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

    心功能,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

    方向發展。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

    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支持澳

    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

    台,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

    展。

    第二節 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 支持港澳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內地與港澳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合作走出

    去。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推動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

    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升級。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加快兩

    地市場互聯互通。加深內地同港澳在社會、民生、文化、教

    育、環保等領域交流合作,支持內地與港澳開展創新及科技

    合作,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支持

  • - 2 -

    共建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

    合作平台建設。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

    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 - 1 -

    附件二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 《港澳專章》

    初步觀察及分析

    第一段 提綱挈領表示國家對香港的治理方針及對香港定位的期

    望,明確指出「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

    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與國家「十二五」規劃「支

    持香港、澳門充分發揮優勢,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繼續發揮重

    要作用」的表述相比,這次用上「提升」字眼顯示國家對深

    化香港定位的重視,特別是在協助國家對外開放方面。 第二段 對以下的香港優勢產業作出明確支持: (一 ) 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

    地位 ─ 《港澳專章》重申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表述,表達國家將會在未來五年繼續支持香港在這些範

    疇的發展。

    (二 ) 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 ─ 《港澳專章》首次用上包括「強化」、「全球」及「樞紐」的字眼,反映國家肯定香港在國際金

    融服務的領導地位。 (三 ) 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

    向發展 ─ 對比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表述(即「繼續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物流、旅遊、專業服務、

    資訊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務業」),「推動」一詞的力度

    比「支持」更大。

  • - 2 -

    (四 ) 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 (五 ) 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這兩項表述讓香港能把握機遇發展新的優勢。

    第三段 列出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的七大方向: (一) 支持港澳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鼓

    勵內地與港澳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合作

    走出去 ─ 「一帶一路」是國家的重要政策,在《港澳專章》有關深化合作的段落清晰表明香港的角色,

    與內地企業合作走出去。香港特區應積極發揮「超級

    聯繫人」的功能。

    (二) 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推動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升級 ─ 與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表述(即「加強內地和香港、澳門交流合作,繼續

    實施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相比,《港澳專章》用上

    了「加大開放力度」、「推動」及「升級」的字眼,顯

    示中央政府有意更好地利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

    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為國家雙向開放作好準備。 (三) 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加快兩地市場互聯互通

    ─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支持建設香港金融體系作為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合作區域的龍頭。這次《港澳

    專章》則將金融方面的合作深化並擴大至內地各省

    市。

    (四) 加深內地同港澳在社會、民生、文化、教育、環保等領域交流合作 ─ 對比國家「十二五」規劃的表述(即「加強內地與港澳文化、教育等領域交流與合作」),

    《港澳專章》清晰列出更多範疇 (社會、民生及環保 )的交流合作,亦強調要「加深」各領域的交流合作。

    香港特區應積極在這些方面與內地省市分享經驗。

  • - 3 -

    (五) 支持內地與香港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支持港澳中小

    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 ─《港澳專章》首次提到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創業。

    (六) 支持共建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加快前海、南沙、橫

    琴等粵港澳合作平台建設 ─ 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專欄曾列出開發前海、南沙、橫琴等項目,今次在《港

    澳專章》正文特別指出要加快該三個地區的「合作平

    台建設」。

    (七) 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 《港澳專章》特別表述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和粵港

    澳大灣區等發揮作用,顯示國家期望香港在當中扮演

    重要角色。

  • 1

    「十二五」規劃與「十三五」規劃《港澳專章》內容比較

    「十二五」 「十三五」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

    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

    法辦事,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

    政。支持香港、澳門充分發揮優勢,在國家整體發展

    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引子 第五十四章 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發揮港澳獨

    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

    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

    第一節 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

    繼續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物流、旅遊、專業服

    務、資訊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務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

    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支持香港

    發展高價值貨物存貨管理及區域分銷中心,鞏固和提

    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增強金融

    中心的全球影響力。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

    心,加快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

    第二節 支持港澳培育新興產業

    支持港澳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

    點,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支持香港環保、醫療服

    經濟發展 第一節 支持港澳提升經濟競爭力

    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

    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

    能,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

    發展。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支持

    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支持澳門建

    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

    積極發展會展商貿等產業,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附件三

  • 2

    務、教育服務、檢測和認證、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

    優勢產業發展,拓展合作領域和服務範圍。支持澳門

    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加快發展休閒旅遊、會展商

    務、中醫藥、教育服務、文化創意等產業。

    第三節 深化內地與港澳經濟合作

    加強內地和香港、澳門交流合作,繼續實施更緊密經

    貿關係安排。深化粵港澳合作,落實粵港、粵澳合作

    框架協議,促進區域經濟共同發展,打造更具綜合競

    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支持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

    頭、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資源和服務為支撐的金融合

    作區域,打造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構

    建現代流通經濟圈,支持廣東在對港澳服務業開放中

    先行先試,並逐步將先行先試措施拓展到其他地區。

    加快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步伐。加強規劃協調,完

    善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強內地

    與港澳文化、教育等領域交流與合作。

    與內地合作 第二節 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

    支持港澳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內地

    與港澳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方式合作走出去。加大

    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推動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

    關係安排升級。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加快兩地市場互

    聯互通。加深內地同港澳在社會、民生、文化、教育、環保

    等領域交流合作,支持內地與港澳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支

    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支持共建大珠

    三角優質生活圈,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台

    建設。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

    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專欄 22 粵港澳重大合作項目 重大合作項目 沒有專欄

    01 港珠澳大橋

    建設海中橋隧工程、三地口岸和連接線,實

    現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高速公路連通。

  • 3

    02 廣深港客運專線 建設客運專線並與武廣客運專線、杭福深客

    運專線接駁。 03 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線

    研究建設途經深圳前海地區、連接香港國際

    機場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香港第三條過境

    直通鐵路。 04 蓮塘/香園圍口岸

    縮短香港至深圳東部之間車程,增強處理車

    流量和旅客流量能力,提高粵港東部地區出

    入境通行效率。 05 深圳前海開發

    加快城市軌道交通、鐵路網、城市道路、水

    上交通和口岸建設,到 2020 年建成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把前海打造成粵

    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 06 廣州南沙新區開發

    打造服務內地、連接港澳的商業服務中心、

    科技創新中心和教育培訓基地,建設臨港產

    業配套服務合作區。 07 珠海橫琴新區開發

    規劃面積 106.46 平方公里,逐步建設成為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深化改革開

    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

    區產業升級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