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30
1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 欢欢2010 欢 8 欢 15 欢欢欢欢欢欢欢 欢欢欢欢欢 ! 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 欢欢欢欢欢 , 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 . 欢 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欢 , 欢欢欢欢欢欢欢欢 , 欢 欢欢欢欢欢欢 !

description

2010年2月8日至15日。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Transcript of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Page 1: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

为舟曲遇难者全国哀悼日 !★欢迎★ 2010 年 8月 15 日为舟曲遇难者全国哀悼日 !呱呱视频社区将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深切哀悼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者同胞 .望广大呱呱用户积极响应 ,沉痛悼念遇难同胞 ,为舟曲人民祝福 !

Page 2: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

Page 3: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3

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演講者:台灣的美麗 (May Lee)時 間:每週日 pm8 : 00~10 : 00日 期: 2010-07-11 ~ 09-05

Page 4: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4

課程安排1. 精神分析: 7/11.25,8/1.8/8 四天,共 8小時。 佛洛伊德自傳&虚假记忆综合症: 7/11.7/25 拉康 ( 拉岡 ) 与后女性主义: 8/1.8/8 影片: [Discovery] 夢的力量 1-神聖的世界 [Discovery] 夢的力量 2-潛意識分析 [Discovery] 夢的力量 3-靈感與創作 [Discovery] 《偉大之書系列》夢的解析 [BBC] 《人類本能 1-求生本能 ,2- 最深的慾望》 [BBC] 《人類本能 3-求勝慾望 ,4- 天生英雄》

2.記憶心理學: 8/15,8/22 兩天,共4小時。 記憶心理學: 8/15 誰偷走了我的記憶 ? 正常記憶喪失的情形、時點與成因: 8/

22 影片:前世今生 or前世闪现 (Past life)第 1季 1-5集

Page 5: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6

[Discovery] 夢的力量 2 潛意識分析 約 43分

鐘 每個人都會作夢,有些夢是美好的,但有些則會令人不安。科學家相信,夢是反應心靈感情的大門,白天所觸動心靈的情緒,會反映在人們晚上所作的夢裡。因此透過夢境的研究,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心理狀況,進而解開一些精神疾病產生的原因。 一名越戰退伍軍人,因為對當兵時好友的死深感自責,因此常常夢到他死去時的模樣;一位哥哥死於酗酒問題的年輕女孩,在夢裡見到的破碎屍體,身邊還有濃厚的酒精味。這些讓他們揮之不去的惡夢,後來都在精神醫師的協助下慢慢獲得改善。 然而,夢的本身真的具有意義嗎?還是因為我們企圖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記得夢的內容,有些人卻不會? Discovery Channel 將引領您進入奇幻的夢世界,探索夢境的奧秘。

Page 6: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7

課程在哪裡可以複習重聽?

Page 7: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8

心理動力論:Freud 的人格理論回顧

前情提要

Page 8: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9

事件 1 影響猶太人身份 曾夢想成為大官員或將軍,但因

政界的反猶太主義,因此以醫學為終生職業。

生理學教授E.Bruke主張有機體是一封閉的能量系統

承襲教授的看法「功能固守維持能量不變的物理定論」用來解釋心理方面能量的活動。

個人經歷週期性的憂慮和焦慮

向維也納醫生 Joseph Breuer 學習「宣洩法」:藉由談論自己的問題使情感自由釋放。

1987 為間歇性的憂鬱所苦

進行自我分析,分析自身經驗的內容,特別是夢的意義,認為夢會透露潛意識的想法和慾望,自此之後他會保留工作時間的最後半小時進行自我分析。

Page 9: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0

年代 事件1895 年 /39 歲

「歇斯底里症的研究」一書出版,對自己夢境作了首次的分析

1896年 /40 歲

父親去世,開始分析與父親關係因而提出「戀母情節」

1900年 /44歲

「夢的解析」一書問世

1902 年 /46 歲

與阿德勒等創辦「星期三心理學研究組」被聘為維也納大學教授

1908 年 /52歲

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大會」發表「兒童的性理論」、「文化的性道德與現代精神病」

1918 年 /62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幾個月中,成為眾所皆知的學術人士,解由英美友人及學生,使得其成為「精神分析之父」

Page 10: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1

年代 事件1920年 /64歲

心愛女兒蘇菲過世,出版「超越快樂原則」仍以自我及性本能為理論依據,但也將死亡本能寫入本能理論

1923 年 /67歲

上顎發現腫瘤,首次作手術,發表「自我與本我」提出新的人格理論

1933 年 /77歲

希特勒掌權,有關精神分析的書被禁,但仍發表「精神分析學導引新論」闡述本我、自我、超我的意義

1936年 /80 歲

納粹凍結國際精神分析出版社財產

1938 年 /82歲

納粹入侵維也納,在英美友人協助下前往倫敦

1939年 /83歲

9月 23 日於倫敦去世(死後幾週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

Page 11: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2

1.視人為一個能量系統,能量會在系統當中流動、轉移、被封阻,所有的能量是有限的。

2. 人是受性及攻擊的本能所驅使。3. 人與社會的衝突來自: ( 1) 性與攻擊驅力的表達。 (2)人追求享樂原則及滿足4. 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被意識以外的力量所決定。

對人與社會的看法

Page 12: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3

人格結構 1. 意識的層次: ( 1)意識( conscious) :指在任何時候都能覺察 到的現象。 (2) 前意識( preconscious):只要加以注意即 可覺察的現象。 (3) 潛意識( unconscious) :除了某些特殊的狀 況外 (如:催眠),都無法覺察的內在的心 理歷程。 有意識 = 監控你的意識或前意識目前正在執行事物 無意識 =不關注或不監控目前正在執行事物2. 潛意識的概念:人的大多數行為受潛意識所決定,我們的 大多數心理能量用在使潛意識的想法以能被接受的方式出現,或設法壓抑他們。

Page 13: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4

潛意識的特徵• 不合邏輯的• 不依循時間的觀念• 不受空間的限制• 在夢中更明顯• 象徵化• 會影響意識經驗

Page 14: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5

实验中给被试呈现 4 所公寓的信息,要求被试基于这些信息从中选出最好的公寓。被试被分成 3组: (A)立即决定组,看完信息后立即做出决定; (B)意识思维组,进行短暂的思考后再做出决定; (C)无意识思维组,要求完成一个分心任务后再做出决定。结果表明,无意识思维组做出正确判断的人最多 (59% ),意识思维组次之 (47% ),立即决定者做出正确判断的人最少 (36%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狄克斯特霍伊斯 (Dijksterhuis)还考察了实验中被试的选择标准,即被试是基于整体判断还是依据个别属性做出决策。结果表明意识思维组只有 27%的被试采用整体判断的方式,而无意识思维组中采用整体判断的被试达到了 56%。

Page 15: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6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 id) 自我( ego) 超我 (super ego)

性質 生物性的 心理的 社會的來源 遺傳、本能 經驗、自我 文化、良心意識層次 潛意識 意識及潛意識 潛意識活動原則 享樂原則 現實原則 道德原則目的 取得快感、

逃避痛苦、立即的滿足

配合現實、安全與妥協

表明是非、追求完美

理性 無理性 有理性 不合邏輯實質 主觀 客觀 主觀

Page 16: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7

1. 兩個基本假設: 行為的心理決定論 潛意識動機2. 生與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 Eros埃洛斯): 原慾力( libido),包括自我本能以 及性本能,用以維護自身、繁衍後代。

▲死之本能 (Thanatos薩那托斯 ): 包含攻擊的本能,自殺或攻擊他人。 生物體會保護自己與所有不適合自己的死 亡威脅進行對抗可以協助生命的延續。

人格歷程(動力)

Page 17: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8

人格歷程(動力)3.功能的動力性 - 對本能: ▲人有能力在表現之前延宕,並修飾這些本 能。 ▲改以其他形式出現。例如:踢足球。 ▲不佳修飾的直接表達。 表現本能與抑制本能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心理 分析動力學面向的基礎。

Page 18: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19

健康的 vs.不健康的人格結構

遊戲互動時間

猜看看 這是

Page 19: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0

本我 超我

自我

Q: 這樣的人格結構健康嗎?為什麼?

Page 20: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1

本我 超我

自我

Q: 這樣的人格結構健康嗎?為什麼?

Page 21: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2

本我 超我

自我

Q: 這樣的人格結構健康嗎?為什麼?

Page 22: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3

本我

超我

自我

Q: 這樣的人格結構健康嗎?為什麼?

Page 23: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4

本我

超我

自我

Q: 這樣的人格結構健康嗎?為什麼?

Page 24: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5

音樂欣賞 5min

Page 25: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6

音樂解析歌詞 人格結構的作用

閉上眼睛忍住呼吸暫時要和世界脫離 就快要學會不再想你卻聽見不斷跳動的心

本我 (本能 )取得快感自我 (經驗 )配合現實自我 (經驗 )妥協本我 (本能 )

我允許了你讓愛的自由還給你

我允許了自己 承受這悲傷到天明

自我 (經驗 )配合現實超我 (良心文化 )表明是非自我 (經驗 )配合現實 超我 (良心文化 )追求完美

我不願放棄 卻要故意默默允許

我答應自己愛你的心絕口不提

本我 (本能 ) 超我 (良心文化 )表明是非自我 (經驗 )配合現實超我 (良心文化 )表明是非

總是以為終究化作雲淡風輕愛你到底痛了自己

所有結局在這夜裡都已成形愛到了底痛的是我的真心

自我 (經驗 )配合現實本我 (逃避痛苦 ). 自我 (經驗)自我 (經驗 )妥協自我 (經驗 )妥協

Page 28: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29

內容簡介約從 1992 年開始,出現了一種異常激烈的爭論。這個涉及科學、專業和法律的爭論圍繞這樣一個論點,即,有時候是心理治療師造就了童年曾遭受性虐待的虛假記憶。

有些人因此責怪弗洛伊德在百年前種下了虛假記憶綜合症的種子。其中一些批評指責弗少伊德由於專業上的怯懦,放棄了性虐待在症人中普遍存在的原本認識,取而代之客觀存在童年性行為的俄狄斯情結理論;另外一些批評則指責他在病人心裏虛構並宣揚了虛假記憶。弗洛伊德真的是使社會懷上了誤異性的理念,並在一個世界之後生下虛假記憶綜合症這個怪胎的壞父親嗎?抑或他是一個驚世駭俗的天才,其有關記憶的深奧理解遠遠超出了他所在的時代?我們對弗洛伊德指責過多,而真正研讀其著作過少。弗洛伊德依然與當今心理學和社會所高度關注的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Page 29: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30

課程內容:1.何谓虚假记忆综合症?影片:2010年台視 _飯糰之家第20集 5min

2.虚假记忆综合症,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影片:2008年表演工作坊_如影隨行 16min

3.人,活在当下吗? 10min影片:2010年大愛醫生館_笛卡兒的我「夢」故我在4.童年性创伤,谁是“主犯”? 5.人的心理是由生物本能决定的吗?

6.人 .生活在物质世界中还是心理世界中 ? 7min

影片:2006年 _與神對話 (conversations with god)7.都是佛洛伊德的错吗

Page 30: 2010 08-15 2.從精神分析與記憶心理學-談多重人格疾病人格的誕生

31

圖解哲學入門: 有趣的西洋哲學

作者:大城信哉 /著 譯者:李湘平 /譯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 2004 年 06 月 25日語言: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