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36
中西文化与软件工程 第一周:概述 汪雄夫 2009.11.21

Transcript of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Page 1: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中西文化与软件工程第一周:概述

汪雄夫

2009.11.21

Page 2: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教师背景 姓名:汪雄夫( Robert Wang ) 经历:

1697 年:出生于中国台湾 1979 年 ~2005 年:赴美国求学工作 2006 年 ~ 目前:来北京创建公司

任职:华美宏大 COO ;美国宏道集团 CIO 专长:全球化软件项目及 IT 管理 教职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客座教授 中科院计算所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教育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电机工程及计算机科学博士 加州州立大学圣荷西分校 MBA

联系方式 邮箱: [email protected] 手机: +86-13522273215 网站: http://wangxiongfu.mingxigu.com(请注册)

Page 3: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21 世纪管理人才是什么?

哲学家?(因为思想很重要)

文学家?(因为文化很重要)

史学家?(因为过去很重要)

数学家?(因为成本很重要)

理学家?(因为方法很重要)

工程师?(因为做完最重要)

Page 4: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议程

介绍( 5 )

源起: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6 )

理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18 )

实践:体验式学习、训导式总结( 5 )

总结( 3 )

Page 5: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为什么课程改名?

旧名:“西方文化概述”

新名:“中西文化与软件工程”

理由 第一:咱们是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 第二:软件工程起源于西方 - 》西方文化 第三:软件工程使用在中方 - 》中方文化

Page 6: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课程内容

课程是什么(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软件工程是西方文化产物、应用于中方文化社会 西方文化如何影响软件工程(技术 + 过程)发展 中方文化如何理解软件工程(技术 + 过程)实施

课程不是什么(大讲堂) 软件系统概述 - 》如: J2EE 、数据库、 ERP 软件过程概述 - 》如:需求、分析、设计、测试 西方文化概述 - 》如:西方通史、文化史、哲学

史 中方文化概述 - 》如:中国通史、文化史、哲学

Page 7: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源起: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Page 8: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国际化(中西文化融合)

国际化 = 全球化 + 本地化

全球化:全球的企业走进来 经济学:比较优势、自由贸易 管理学:“到全球找最好的人才”

本地化:咱们的企业走出去 经济学:刺激内需、满足外需 管理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Page 9: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软件工程(中西文化融合)

软件工程 = 软件系统 + 软件过程 软件系统

组件: Java 、 MySQL 、 Struts 、 ERP 、 CRM 架构: J2EE 、 MVC 、 Design Patterns 、 SOA 西方文化:理论性、全面性(航母)、审美观(精致) 中方文化:务实性、可用性(炮艇)、安全性(放心)

软件过程 步骤: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确认)、 集成、维护 过程: Waterfall 、 CMM 、 RUP 、 XP 、 SCRUM 西方文化:制度化:审计( CMM ) - 》协作(配对编程) 中方文化:人性化:组织结构(?) - 》责任机制(?)

Page 10: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人才培养(中西文化融合)

人才培养 = 职业生涯规划 + 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生涯规划

西方文化:两条线(技术线、管理线) 技术线:工程师 - 》架构师 - 》总工程师 管理线:工程师 - 》项目经理 - 》项目总监 中方文化:一条线(管理线)

人力资源管理(选育用留) 西方文化:制度化:审计( SOX ) - 》考核( BSC 、 KPI ) SOX-404 :美国审计标准(出问题 CEO 、 CFO负责) BSC 、 KPI :平衡记分卡、关键绩效指标(利益导向) 中方文化:人性化:组织结构(?) - 》责任机制(?)

Page 11: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总结: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国际化 要具备全球化视野、然后能本地化实施

软件工程 要充分理解西方文化对软件工程的影响 做微调让中方文化接受软件工程的实施

人才培养 理解西方个人职业生涯的尊重及制度化管理的经验 支持中方对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Page 12: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理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Page 13: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黄任宇:“大历史不会萎缩” 讲的是历史观(历史的“科学发展观”) 适用于任何科学化思想

基本精神:中西文化、各擅胜场 充分借重西方在制度化管理上的经验 充分满足中方在人性化管理上的需要

Page 14: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课程体系

第一周( 11/21) :文化概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点 第二周( 11/28 ):文化分析:寻找中西文化融合点 第三周( 12/5 ):软件系统文化分析(企业 1.0 vs.

2.0 ) 第四周( 12/12 ):瀑布过程文化分析( SDLC ) 第五周( 12/19 ):规范过程文化分析

( CMMI 、 RUP ) 第六周( 12/26 ):敏捷过程文化分析

( XP 、 SCRUM ) 期末报告提交( 12/31) 第七周( 1/2 ):软件工程文化分析(期末报告答辩)

第八周( 1/9 ):软件工程文化分析(期末报告答辩)

Page 15: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第一周:文化概述

源起: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点

理论:“西部牛仔” vs. “官僚体系” “西部牛仔”:个人主义 “官僚体系”:责任机制

实践:“牛仔官僚” “牛仔”:满足个人主义(“小孩开心”) “官僚”:落实责任机制(“大人放心”)

Page 16: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第二周:文化分析

源起:寻找中西文化融合点 理论:软件工程文化分析三大问题

这个工作组织在乎吗?(不是虚功) 这个工作领导在乎吗?(责任机制) 这个工作我在乎吗?(满足个人)

实践:软件工程文化分析框架 系统案例:如何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 过程案例:如何标准化企业软件过程?

Page 17: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第三周:软件系统文化分析

源起:中国企业信息化之路

理论:中国企业家的三大信念 节俭:不干虚功、免费至上 灵活:只干大事、不拘小节 务实: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实践:软件系统文化分析方法论 案例:企业 1.0 vs. 企业 2.0

Page 18: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第四周:瀑布过程文化分析( SDLC )

源起:瀑布过程风险控制 瀑布过程:软件过程的“八股文”

理论:软件工程师的三大风险 组织风险:干不出来组织会怎样? 项目风险:干不出来领导会怎样? 个人风险:干不出来我会怎样?

实践:软件过程文化分析方法论 瀑布八股: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上线、维护

Page 19: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1950~1990 :瀑布式(一次到位)

1990~ 目前:迭代式(一期、二期等) 1990~2005 :规范性迭代( CMMI 、 RUP等)

2005~ 目前:敏捷性迭代( XP 、 SCRUM等)

软件过程管理进化论

Page 20: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http://zh.wikipedia.org/zh-cn/瀑布模型

规划(负责人:项目经理)

需求(负责人:分析师 / 产品经理)

分析(负责人:分析师 / 产品经理)

设计(负责人:架构师)

实现(负责人:工程师)

测试(确认)(负责人:质量保证工程师)

集成(负责人:项目部)

维护(负责人:客服部)

1950~1990 :瀑布式

Page 21: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第五周:规范过程文化分析( CMMI 、 RUP )

源起:规范过程风险控制 CMMI :审计标准(“审计八股”) RUP :迭代瀑布(“迭代八股”)

理论:软件工程师的三大风险 组织风险:干不出来组织会怎样? 项目风险:干不出来领导会怎样? 个人风险:干不出来我会怎样?

实践:软件过程文化分析方法论 CMMI八股:初始级( Initial )、管理级( Managed )、定义级( Defined )、量化级( Measured )、优化级( Optimized )

RUP八股:构思( Inception )、细化( Refinement )、构建( Construction )、移交( Transition )

Page 22: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http://zh.wikipedia.org/zh-cn/CMMI 老实说: CMMI 是个从 TQM变出来的审计标准 正常人都知道:审计是用来做年检,不是用来管理

CMMI 认证结果分成 5级 1 :初始级( Initial ) 2 :管理级( Managed ) 3 :定义级( Defined ) 4 :量化管理级( Measured ) 5 :最佳化( Optimized )

1990~2000 : CMMI

Page 23: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http://zh.wikipedia.org/zh-cn/CMMI 1 、初始级( 0 ) 2 、管理级( 7 ) 包含的流程領域:

REQM :需求管理 PPQA :流程、產品品質保證 SAM :供應商合同管理 PMC :專案監控和管控 PP :專案計畫 CM :建構管理 MA :度量和分析

3 、定義级( 11 ) 包含的流程領域: OT :組織培訓 OPD :組織流程定義 OPF :組織流程焦點 IPM

:整合型專案管理 RSKM :風險管理 RD :需求發展 TS :技術解决方案 PI :產品整合 VER :驗證 VAL :確認 DAR :决策分析和解决

4 、量化管理級( 2 ) 包含的流程領域: QPM :量化專案管理 OPP :組織流程品質

5 、最佳化( 2 ) 包含的流程領域: OID :組織創新和實施 CAR :原因分析和解决

CMMI : 5级认证审核内容

Page 24: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http://zh.wikipedia.org/zh-cn/Rational统一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指导方针和模版

迭代式开发 管理需求 使用基于构件的体系架构 软件的可视化建模 验证软件质量 控制软件的变更

老实说:就是 N多个小瀑布 4个阶段:构思( Inception )、细化( Refinement )、构

建( Construction )、移交( Transition ) 每个阶段就是个小瀑布,必须有从需求分析 - 》设计 - 》实

现 - 》测试 - 》集成等过程,每个瀑布都有模型和交付物

2000~2005 :RUP ( Rational 统一过程)

Page 25: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第六周:敏捷过程文化分析( XP 、 SCRUM )

源起:敏捷过程风险控制 XP :月 / 周 /日 /时(“周八股”) SCRUM :“鸡猪同笼”(“月八股”)

理论:软件工程师的三大风险 组织风险:干不出来组织会怎样? 项目风险:干不出来领导会怎样? 个人风险:干不出来我会怎样?

实践:软件过程文化分析方法论 CMMI八股:初始级( Initial )、管理级( Managed )、定义级( Defined )、量化级( Measured )、优化级( Optimized )

RUP八股:构思( Inception )、细化( Refinement )、构建( Construction )、移交( Transition )

Page 26: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2005~ 目前: XP (极限编程)

http://zh.wikipedia.org/zh-cn/极限编程 软件工程师的最爱!(尤其是喜欢极限运动的) 月:版本计划 周:迭代计划、验收测试 日:“站立日会” 小时:配对协调 分钟:配对编程、单项测试

Page 27: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2005~ 目前:SCRUM (橄榄球:冲刺)

http://zh.wikipedia.org/zh-cn/Scrum 橄榄球迷的最爱!(尤其是喜欢锻炼的工程师)

Page 28: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SCRUM :“鸡猪同笼”

http://zh.wikipedia.org/zh-cn/Scrum "猪 "角色

猪 是全身投入项目和 Scrum 过程的人; they are the ones with "their bacon on the line."

产品负责人 产品负责人编写 用户故事,排出优先级,并放入产品订单。

Scrum主管(或促进者) Scrum主管促进  Scrum 过程,他的主要工作是去除那些影响团队交付冲刺目标的障碍。

开发团队 负责交付产品的团队。由 5至 9 名具有跨职能技能的人(设计者,开发者等)组成的小

团队 "鸡 "角色

鸡角色并不是实际 Scrum 过程的一部分,但是必须考虑他们。 用户

软件是为了某些人而创建! 利益所有者(客户,提供商)

影响项目成功的人,但只直接参与冲刺评审过程。 经理

为产品开发团体架起环境的那个人

Page 29: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SCRUM每日及冲刺回顾会议

http://zh.wikipedia.org/zh-cn/Scrum “scrum”或“每日站立会议”。每日站立会议有一些具体的指导原则:

会议准时开始。对于迟到者团队常常会制定惩罚措施(例如罚款,做俯卧撑,在脖子上挂橡胶鸡玩具)

欢迎所有人参加,但只有 "猪 " 可以发言。 不论团队规模大小,会议被限制在 15 分钟。 所有出席者都应站立。(有助于保持会议简短) 会议应在固定地点和每天的同一时间举行。

在会议上,每个团队成员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今天你完成了那些工作? 明天你打算做什么? 完成你的目标是否存在什么障碍?( Scrum主管需要记下这些障碍)

冲刺回顾会议 在会议上所有团队成员都要反思这个冲刺 进行持续过程改进;会议的时间限制在 4小时

Page 30: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实践:“体验式学习、训导式总结”

Page 31: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考核方法

60% :每周小考( 6*10% )

20% :期末报告内容

20% :期末报告答辩

Page 32: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每周小考( 60%=6*10% ) 第一周:在“汪老师互动网”注册

同学请加入“中西文化与软件工程社区” 每周结尾:汪老师公布三个问题

同学可以任选一题作答 下周课前:同学提交博客

汪老师阅读博客给分 评分标准

A+ : 10 分(经典之作) A : 9 分(精辟分析) B : 8 分(颇多想法) C : 7 分(有些想法) D : 1 分 ~6 分(欠缺想法) F : 0 分(走题)

Page 33: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期末报告内容( 20% ) 第一周:在“汪老师互动网”注册

每小组五位同学,共享成败 选一位组长,创建并维护团队社区(“软件工程文化分析第 N 组”)

每周课前:项目进程汇报(每周不准时汇报就扣 1 分) 小组组长请添加项目进程讨论(“ N月 N日项目进程汇报”) 第二周:成立小组,选拔组长,创建社区并成员自我介绍(“我的简介”) 第三周:选定系统文化分析项目并确定分工 第四周:敲定系统文化分析大纲并开始编写 第五周:选定过程文化分析项目并确定分工 第六周:敲定过程文化分析大纲并开始编写 12/31: 上传 PPT并挂出视频

评分标准 A+ : 20 分(经典之作) A : 18 分(精辟分析) B : 16 分(颇多想法) C : 14 分(有些想法) D : 1 分 ~13 分(欠缺想法) F : 0 分(走题)

Page 34: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期末报告答辩( 20% ) 答辩内容

12/31: 上传 PPT并挂出视频 答辩分工

每周 10个团队;每小时 3个团队 宣讲( 10 分钟 = 每人 2 分钟 *5 人) 问答( 5 分钟;汪老师问;你们答)

评分标准 A+ : 20 分(有效分工、经典之作) A : 18 分(有效分工、精辟分析) B : 16 分(分工还行、颇多想法) C : 14 分(分工薄弱、有些想法) D : 1 分 ~13 分(分工太次、欠缺想法) F : 0 分(走题)

Page 35: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总结

Page 36: 中西方文化2009 11 21

总结

介绍( 3 )

源起: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

理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实践:体验式学习、训导式总结

总结(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