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12
aka.org.hk 100 4 2014 出版 香港仔坊會 督印人 鄺恩寶 編輯委員 : 盧家泰 謝婉儀 廖潤姿 梁凱文 地址: 香港仔大道 180 號 B 電話: 3550 5566 網址: aka.org.hk 電郵: [email protected] 全面支援 讓長者居家也能安老 專題報導 裡雖然沒有電梯,不方便,但勝在空氣好,夠通風。覺得悶了, 只要打開大門就可跟左鄰右里的老友聊天,互相照應,還有義工探訪…… 住在這裡很好、很好!」歐老太 ( 化名 ) 與八十歲、行動不便的丈夫在漁光 邨居住了三十多年。兩人雖受病痛困擾,但精神不錯。患有痛風的歐老太, 更堅持每天親自料理兩餐。她尤其感謝家居支援服務隊為歐老伯提供的復 康支援 ...... 義工們帶同食物為區內長者慶祝生日。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有限公司

Transcript of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Page 1: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aka.org.hk

第 100 期

4 • 2014

出版 : 香港仔坊會督印人 : 鄺恩寶 編輯委員: 盧家泰       謝婉儀     廖潤姿       梁凱文 地址: 香港仔大道 180 號 B 電話:3550 5566網址: aka.org.hk電郵: [email protected]

全面支援 讓長者居家也能安老專題報導

「這裡雖然沒有電梯,不方便,但勝在空氣好,夠通風。覺得悶了,只要打開大門就可跟左鄰右里的老友聊天,互相照應,還有義工探訪……

住在這裡很好、很好!」歐老太 ( 化名 ) 與八十歲、行動不便的丈夫在漁光

邨居住了三十多年。兩人雖受病痛困擾,但精神不錯。患有痛風的歐老太,

更堅持每天親自料理兩餐。她尤其感謝家居支援服務隊為歐老伯提供的復

康支援 ......

義工們帶同食物為區內長者慶祝生日。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有限公司

Page 2: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南區長者友善安全小組」到九龍塘進行巡查活動,希望借鑑他區的優勝之處,為南區交通設施提出改善建議,共建友善長者的社區環境。

為協助護老者舒壓,本機構舉辦「護老者舒緩系列」,由按摩師、香薰治療師及體適能導師教授各種放鬆技巧,體貼照顧者需要。

參與「同行照顧路–日間長者暫託及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舍之關顧及支援。

護老者為主 正規服務為輔能夠像歐老太夫婦一樣,可以在熟悉的居所獨立生活,閒時招呼朋友到

家裡聊天,相信乃不少長者及護老者的心願。然而,當長者隨着年歲增長或患病變得體弱,日常起居均需護老者協助時,要實現「居家安老」難免要更大的精神心力,護老者所受的壓力可想而知。因此,要將居所打造成長者可自在安老的「安樂窩」,讓長者及護老者的身心需要都能獲得滿足,實應先了解他們所需,再於社區服務層面中加以配合。以歐老太為例,即使她能應付兩老日常起居,但要協助中風後肌肉乏力的丈夫完成一系列復康運動,對瘦弱的她來說,可真是「不可能的任務」。了解過他們的需要後,兩老現時接受了本機構家居支援服務隊的支援,定期有物理治療師上門協助歐老伯進行復康運動,維持他的活動能力,舒緩了歐老太的照顧壓力之餘,也讓在別區居住的女兒更放心。

在復康運動以外,家居支援服務隊更提供個人照顧、膳食送遞、家居清潔等到戶服務,讓自我照顧能力比歐老伯弱的長者也能安心在家中生活。

社區不同服務作支援家居支援服務固然解決了長者在「家」的日常需要,但要做到「居家安

老」,除了實際照顧和護理外,社區的接納和支援對長者及護老者亦至為關鍵。本機構明白護老者在照顧居家長者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為舒緩他們的壓力,本機構設有:

• 自資長者日間暫託服務,讓護老者快速安排到歇息機會。• 提供護老者支援計劃,鼓勵護老者互助交流,在照顧路上互相扶持。• 着力推動「愛心邨」概念,推行「樓長」、「層長」制,組織居民成為所

住屋邨的義工,重新編織鄰里互助網絡,讓長者得到鄰舍的關顧和及時支援,加強居家長者獨立生活的信心。

• 同時,為了協助長者對所住社區建立「安全感」,本機構從硬件設施及公眾教育着手,致力營造一個能讓長者安心生活的社區。在硬件設施方面,推動「長者友善社區」概念,組織區內不同安老服務單位,就長者需要改善區內交通、道路及街市等公用設施。在公眾教育方面,透過推行代際活動,如跨代義工隊和學習小組等,促進跨代相處與溝通,營造區內各年齡人士互相尊重接納的氣氛。

在關懷、愛護長者的氛圍及各項社區服務的支援下,本機構致力協助長者及護老者實踐「居家安老」,盼望政府亦能盡快加強相應政策,建造一個得以承托長者居家安老的全面支援網絡,使長者能在自己熟悉環境中,以習慣了的生活方式,愉快地安享晚年。

專題報導

02

Page 3: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元朗大會堂陳應祥紀念老人中心的隊員憑着巧妙的隊形設計

和輕器械

運用,勇奪本屆的金獎及至尊榮譽大獎。

主禮嘉賓、評判與參賽代表合照。公開組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組員盡顯活力,加上斑斕的舞衣,

博得全場觀眾的掌聲。

「長者花式體操」是以長者為主要對象的普及體操運動。「花式體操」參考自藝術體操和普及體操,揉合了優美、藝術及活力。結合音樂、輕器械與個人特點,藉着控制各種輕器械並同時運用身體的柔軟度、各種步伐、跳躍、平衡和轉體,花式體操除能展現人體優美體態外,亦可強身健體。

本機構安老服務部主辦之「全港長者花式體操節」,今年踏入二十周年。回想十年前,由「長者花式體操大賽」易名「長者花式體操節」,旨在進一步帶出長者藉參加這項運動,促進彼此間的交流及觀摩,並感受此項運動對他們的裨益。此外,這全港年度盛事更成功向社區人士展現長者活潑靈敏的一面,當中不少參與的健兒在活動後,將所學用於社區服務,建立長者積極正面的形象。

今年本機構繼續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擔任協辦單位,同時繼續得到方樹福堂基金及香港房屋協會房協之友贊助,於今年 3 月 14 日下午假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傳承起動 20 載」全港長者花式體操節 2014,今年院舍組及公開組合共 18 隊 285 人參與。當日各隊隊員施展渾身解數、盡顯活力,贏得全場 2,000 多名觀眾不絕的掌聲。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從隊員的表現、臉上的笑容,不難感受到他們的喜悅。參加者無不表示會持續地做花式體操運動,相信他們日後會將這項運動的樂趣與家人及朋友分享,並在社區中表演助慶,延續及傳承這份活力。

「傳承起動 20載」 全港長者花式體操節 2014

院舍隊伍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院友運用啦啦球、筷子、絲巾作輕器械去展現及發揮創意,敬佩他們的積極參與。

服務焦點

03

Page 4: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今年活動更得到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

學生協助,一眾青年義工別具心思,於探訪期間為長

者表演魔術,為他們帶來歡樂難忘的回憶。

當天中午,義工們陸續返回本會總部,分享對

是次探訪活動的感受及需跟進事項。義工表示是次探

訪令他們與長者拉近距離,聆聽長者的人生經歷及

生活點滴使他們獲益良多,從中亦得到不少啟發與得

著。南洋商業銀行義工隊表示青少年的參與增添了

歡樂氣氛,希望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能繼續支持活動,

發揮助人的精神,向社會上有需要人士獻上溫暖與愛

心。被訪的長者均十分感謝義工及本會對他們的關

懷,並期望將來能繼續有機會跟義工們聚首,彼此分

享生活點滴。

「躍馬慶豐年」

─南洋商業銀行義工為長者新春送暖

為了讓長者感受新春的節日氣氛,由本會家居

支援服務主辦,南洋商業銀行義工隊協辦的新春探訪

活動—「躍馬慶豐年」已於 2014 年 2 月 2 日 ( 年初三 )

圓滿舉行。是次活動反應熱烈,共有 54 名義工參與,

探訪了區內獨居、體弱及乏人照顧的長者,於農曆新

年間,為他們送上愛心禮品包及溫暖祝福。

是項活動已是連續 8 年獲南洋商業銀行義工隊

贊助及該行職工參與探訪活動。同時,本會同工及

其家屬亦踴躍參與其中。活動目的是希望透過義工

探訪,讓長者感受社會人士對他們的關懷;及加強

義工對義務工作的認識和興趣。

活動當天一早,所有義工齊集本會總部,由工作

員先向他們講解探訪需留意的地方及愛心禮物包的內

容 ( 包括:低糖年糕、賀年糖果、麵食及香橙 ) 等,

作好一切準備後便分組出發前往探訪。

天主教喇沙會張振興伉儷書院的學生義工為長者表演魔術,並送上新春祝福,逗得長者笑逐顏開。

54 位愛心義工於出發前拍攝合照,場面熱鬧。

義工於佳節探訪獨居長者,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及社區人士的關懷。

服務焦點

04

Page 5: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本會慈善之星馬德鐘先生到現場為參加者打氣,令大家感到鼓舞 !

「用心關懷 ‧ 以心連繫」 福樂行步行籌款暨才藝匯演嘉年華

你可曾想過,每 10 個長者中,便有 7 個為長期病患者? 1

你可曾想過,香港貧窮人口超過 100 萬人,兒童貧窮率更達 20%? 2

他們需要我們的關心及支援,你願意伸出援手嗎?

香港仔坊會本着「用心關懷.以心連繫」之精神服務社會大眾已有 63 載,對象包括老、中、青、少及弱勢社群。近年,本會為加強對長期病患者及其照顧者的服務,分別開展「『毋忘我』-腦退化症長者及照顧者支援計劃」及「風中同行-南區服務計劃」,為認知障礙長者、曾經中風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適切的服務。此外,為減輕貧乏家庭的負擔,讓他們的孩子有平等的學習機會,本會亦提供多項服務如「培苗成蔭」之書簿獎勵計劃、「有機上網」計劃等,為其提供書簿津貼及適切的社區支援服務。

為支持上述服務繼續發展,本會於本年度舉辦多項籌款活動,藉此籌募經費以支援長期病患者及貧乏家庭,以及本會屬下服務單位不敷之經費。其中一項「重頭戲」─「用心關懷.以心連繫」福樂行步行籌款暨才藝匯演嘉年華已於 1 月 12 日假香港仔郊野公園 ( 傷健樂園 ) 及石排灣邨羅馬廣場舉行。活動承蒙多位贊助人士及會員坊眾鼎力支持,出席人數超過 2,000 人,而截至 3 月中,共籌達 110 多萬元,成績令人鼓舞!是次活動更獲本會慈善之星馬德鐘先生到場為眾人打氣及作出慈善呼籲,令現場氣氛更為熱烈。另外,本會的籌款活動「叱吒慈善勁歌金曲夜」亦於 3 月 30 日圓滿結束,眾表演者的美妙歌聲為本會籌得善款超過 8 萬元。本會現尚餘「妙韻會知音慈善粵曲演唱會」將於4月13日舉行,期望各位坊眾能繼續支持,使籌款目標再創高峰,將溫暖、愛心傳送給區內有需要的人士。

資料來源: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衞生署網頁 2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署網頁,2013 年

「挑戰賽」公開組得獎者與社會署林嘉泰副署長合照留念。

「挑戰賽」中學組得獎者與步籌冠名贊助公司

威力印刷有限公司董事施春利先生合照留念。

行畢全程後,參加者返回石排灣邨羅馬廣場欣賞才藝匯演。

服務焦點

05

Page 6: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主禮嘉賓及獲嘉許代表合照。 組員分別以行動不便長者、護老者、矯健長者及長者大使角

度,分享「我想擁有的社區設施」觀點。

主禮嘉賓、嘉賓與出席長者齊齊合照留念,氣氛歡愉!

香港政府在 2013 年的施政報告中宣佈,為每區預留一億元撥款,推行一至兩個社區重點項目。「南區長者友善安全社區小組」60 多位成員,把自己變身為南區區議員,探討本區可做的工程項目,經組員深入討論,共識以探討南區街市服務為目標,將主題定為「我想擁有的社區設施」。

「南區長者友善安全社區小組」以欣賞的態度去檢視南區各街市,包括由食物環境衞生署、領匯及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的 8 個街市,發掘它們的優點,並向持份者致意。同時向社區人士提出改善建議,引發區內街市的良性比較,從而推動設施改善及優化革新,以迎接人口老化的挑戰。

今年度小組最後一項工作是於 2 月 18 日舉辦的「2013-2014 南區長者友善安全社區計劃—我想擁有的社區設施」分享會。當天有接近 300 位嘉賓出席,除南區區議員、社會署、房屋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及領匯的代表外,並邀得社會賢達、地區領袖、推行長者友善措施之機構主管及區內長者出席,一同聽取長者的聲音。發佈會以「破格有趣」的模擬區議會會議形式舉行,組員從長者用家角度向社區人士分享改善街市的優次項目及他區優良值得借鏡的長者友善街市服務和設施。另一方面,長者大使分別以護老者、行動不便人士、矯健長者及長者大使等不同身份,提出改善街市服務的建議,讓會場內跨界別管理人員一同借鑒他區的管理智慧和經驗,把長者友善的理念予以實踐,推廣至南區每一個角落。

改變從來不容易,長者友善大使期望「長者友善」社區概念,能具體落實於各區推行。跨界別和跨齡居民的支持及參與,才可共建長者跨齡友善社區。

參與機構 ( 排名不分先後 )1. 漁光網絡互助社2. 明愛香港仔長者中心3. 東華三院王少清長者中心4. 基督教宣道會利福長者鄰舍中心5. 香港傷健協會赤柱石澳長者鄰舍中心6.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 南區長者地區中心

7.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 林應和長者鄰舍中心8.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 南區長者綜合服務處9.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 方王換娣長者鄰舍中心10.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 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 11.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萬棣甫夫人長者鄰舍中心

2013-2014 南區長者友善安全社區計劃-「我想擁有的社區設施」分享會

服務焦點

06

Page 7: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寬闊、乾爽、有空調、沒有異味的街市

這可會是兒童夢想的購物車?

於街市輕鬆購物已不是夢想!

設有扶手電梯及乘客升降機,方便上落。

無障礙通道及輪椅配套設施。

「跨齡角度」(multi-generational perspectives) 乃以不同年齡人士的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融合不同的看法及聲音,讓大家更能互相理解,以建立一個沒有年齡障礙的社會 (society for all ages)。

中國人諺語中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關乎「街市」,可見街市環境及設施,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隨着人口老化,長者行動能力會日漸衰退,想更多長者「居家安老」,與家人及其護老者在社區安享晚年,建立共融社區,優化與便捷街市設施便起了重要作用。配合 2013-2014 年度「南區長者友善安全社區計劃」的議題,本會年度主題工作小組搜集了不同年齡人士對街市服務的心聲,希望引發大眾深思討論。

我的街市要 ......從跨齡角度看南區街市

護老者:

24 小時都要照顧身邊人,如果輪椅也可以在街市暢通無阻,那麼就不用時刻擔心將坐輪椅的長者獨留在家發生意外;因此無障礙設計如升降機、斜台、寬闊及乾爽的通道、傷殘人士廁所也十分重要。還有應在街市設置更多座位,累了便可休息。

12:07

兒童:

不喜歡濕漉漉和陰暗的街市。若街市能增設空調,加強照明,感覺會更舒服。如能設有兒童手推車,並增設零食店,售賣七彩繽紛的糖果,那便更理想了。

12:12

輪椅使用者:

現在電動輪椅已十分普及,如果能自行前往街市購物,會令我感到自己尚有用處及價值,沒有被社會遺棄,有自我照顧的能力。即使老了也不用住老人院,可延長與家人共同生活的時間。做人最重要是可以有選擇。

12:09

青少年:

如果傳統街市能像超市一樣,整齊清潔、空氣清新、貨品獨立包裝,既衞生又方便購買,逛街市也可以是種享受。

12:15

家庭主婦:

買餸最重要選擇多、貨品新鮮、價錢實惠合理。如果商販能夠待客親切,經常提供「烹調貼士及購物情報」,與街坊建立良好關係,自然能吸引更多客群,不讓超市專美。

12:30

主題報導

07

Page 8: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營養

運動 休息

周明德醫生於本會「甲午年新春團拜」中分享健康的秘訣,讓聽眾獲益良多,終生受用。

互助互勉,全齡活出健康人生 -專訪本會年度主題「全齡健康」顧問周明德醫生

撰文:年度主題工作小組成員 廖潤姿

每次到公立醫院求醫,至少等候數小時。

心裏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預約了還要等?」。環看四周,近七成均是長者,只能安撫自己:「大家都在等,沒辦法。」

但是,香港人口老化已成趨勢,醫療需求的負擔日益增加,今天還可以輪候數小時便得到就診機會,尚能於等候區找個位置安坐,但五年後呢?恐怕至少輪候雙倍時間或以上才得以就診。如果患上嚴重疾病,想盡快獲得治療便要承擔昂貴的醫療費用,花費數萬甚至數十萬元不等。試想想,一生的積蓄就因為大病而花費掉,又如何安享晚年?而且,生病時,自己要承受痛苦之餘,家人亦須

面對龐大的壓力,何不及早預防,為自己及家人着想。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本會 2014-2016 年度主題顧問周明德醫生當然深明此道:「香港人要自保,就要靠自己!其實只要維持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便可以推遲發病率,有長期病患的也可減輕病情的嚴重性,減少昂貴的醫療開支。」

退而不休 惠澤社群周醫生退休前為瑪麗醫院副醫院行政總監及瑪麗醫院放射科部門主管。現時亦於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

院擔任放射診斷系的名譽臨床教授,是香港首屈一指的超聲波專家。

早於求學時期,周醫生已樂於關心社群。其後工作雖繁忙,亦不忘建設社會,於 2002 年與本會建立醫社合作關係,創立「護老先鋒」,為離院長者提供探訪及家居支援服務。

現時,周醫生亦退而不休,擔任本會 14/16 年度主題「全齡健康」工作組之顧問,協助宣揚及建立健康的訊息。曾於瑪麗醫院工作的周醫生,深明現時醫療體系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公立醫院已難以應付龐大的醫療需求。「我希望市民能安享晚年,但現時大部份市民對健康的認知都來自雜誌、廣告,當中涉及銷售成份,或許會誤導市民,令其對健康有錯誤的了解,部份以為吃保健產品就可維持健康。而香港仔坊會站於最前線,能更易接觸市民,可以傳遞正確的健康知識。」

健康生活模式 需要營養、運動、休息香港人生活節奏緊迫,為了節省時間經常吃快餐,又誤以為運動是非常辛苦,需要每天花耗大量時間

來實行,而在休息時間卻偏偏「手機不離身」,以致健康似乎離香港人愈來愈遠。經濟能力許可的市民會參加減肥療程,進食保健食品,開支非常昂貴,但功效成疑;一般市民收入僅足以應付日常開支,健康生活模式似乎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

健康的生活模式真的要花費大量金錢時間才能實行嗎?「當然不是!健康的習慣其實任何年齡,任何階層的人均可以做到!不用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就可換來健康的人生,減少病痛,且推遲發病率!」周醫生說。眼見周醫生雖已屆退休之齡,但外觀體態均非常年輕,活力十足。在此,他分享一些重要的健康概念,就是營養、運動及休息的鐵三角,必須三者兼顧,才能有健康的體魄。

人物心聲

08

Page 9: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少油、少糖、少鹽的營養飲食很多減肥人士以為做運動便能瘦身,運動後更吃得放肆。周醫生表示這是錯誤的做法:「其實飲

食對人體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節制飲食,就算做再多的運動都不能排除血糖高、脂肪肝的危機。健康的身體首要進食少油、少糖、少鹽的食物,每餐多菜少肉半碗飯,七成飽就可以了。而很多病變是因為身體消化不了,暴飲暴食對身體的傷害尤其大。」

•每天運動半小時坊間一般認為做劇烈運動才有果效,誤以為要做到汗流浹背,且時間愈長愈好,既氣來氣喘,又

肌肉痠痛,實在令大部份市民未做先撤,打退堂鼓。周醫生說:「其實運動很簡單,每天只需半小時的體能活動就可以了,最好當中要包括伸展、心肺及負重運動。」周醫生建議市民可以日行 8,000 步(快步行 2,000 步,再慢步行 6,000 步),並且日間盡量每小時起身動一動 5 分鐘,不要長期坐着不動。如能加入太極、八段錦或瑜伽等的活動,對身體更是有益。

•足夠的休息「人體就像電腦一樣,如果用久了,便會愈來愈慢,需要重新啟動;休息是為了讓身體復原,這

樣才有精力繼續運行。香港人普遍輕視休息的重要性,疲勞日積月累,抵抗力變差,疾病自然容易入侵。」而周醫生表示其每晚睡前都會進行「禪定」10 分鐘,讓腦部休息,提高睡眠質素。

推動「全齡健康」計劃 教導市民保健知識被問及為何願意跟本會合作,擔任年度主題「全齡健康」之顧問,周醫生表示本會置身於社區前線,

更容易接觸老、中、青、少等普羅大眾,了解他們實際需要,亦有社工、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體適能教練等專業人才,相信能透過與本會協作,有效地推廣「全齡健康」的計劃。

「有些市民以為沒病沒痛就是健康,其實並不然;有些市民以為身體檢查均要花費大量金錢而卻步。其實,定期量度 BMI 指數、血壓、腰臀比例等,這些簡單指數已經能夠初步反映個人健康狀況。而這些檢查只需便宜的設施,在家亦能自我量度。」周醫生續說:「我希望透過『全齡健康』的計劃,讓市民能了解致病的原因,提早做出預防措施,並教導市民以簡單,便宜及容易實行的方法來維持健康,讓一般市民明白不用花耗大量時間及金錢亦能活出健康人生,這樣才能持之以恆。」

本會及周醫生共同期望透過是次「全齡健康」計劃,讓參加者學習到真正的營養飲食須知,懂得選擇健康又便宜的食材;並介紹合適的運動予各年齡層,以及教導參加者休息的重要性和舒緩壓力的方法。「我希望透過計劃訓練一班健康大使成為領袖導師,教導他們正確的知識,成為精英,再教導其他人。」周醫生說。

持之以恆的方法然而,能夠讓參加者持之以恆,維持健康的生活模式才是最大的難題,對此,周醫生提供了寶貴的

意見:「能夠達致持之以恆,除了自己需有恆心外,根據以往推行病人互助組織的經驗,同伴的勉勵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建議市民可透過一起參與小組式活動,加強彼此的聯繫,讓大家互相鼓勵及推動,共同向提升或維持健康指數而努力,獲得理想的「成績表」。周醫生亦建議大家加入成為本會的「健康大使」,而受訓後的「健康大使」可將正確的健康知識教導其他人,實行一傳十,十傳百,將健康訊息推廣至全港市民,讓大家皆能活出健康人生。

總結有關建立健康人生之道,周醫生以此作總結:為自己、為枕邊人、為子女着想,只有保健康、減病痛、

減負擔,儲積蓄,才能真正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09

Page 10: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織動.在社區」計劃的參加者與石排灣邨

互助委員會成員及H

andsOn

之義工,一同

探訪邨內的獨居長者,建立社區支援網絡。

「Jump out

社區探訪」

「樂在『耆』中團年宴」

賽馬會黃志強長者地區中心長者小樂團,於團

年宴中表演,展現長者潛能。

「駿馬新春歡樂團拜」 香港道爾頓幼稚園學生表演醒獅及向長者拜年,逗得他們開懷大笑。

精彩一刻

10

Page 11: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Winter Fiesta『創意展藝坊』」社區中心長期義工小組 Bravery於年宵攤位中

落力向坊眾推銷自製心意花束,吸取營銷經驗。

「職安動起來」

坊眾透過運動舒展訓練,減低因累積性勞損

而受傷之機會。

嘉賓探訪長者,送上關心及禮物,長者感受

到社區的溫暖,喜上眉梢。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學生於計劃的「長幼

團聚日」寫下對長者的祝福;長者也在心意

卡上寫下對學生的鼓勵,彼此都表現得依依

不捨。

「南區寒冬送暖金絲帶大行動2013

「情常在—

長者生命故事集」

「方舟計劃」

尚衡成長及培訓中心為中華基督教播道

會港福堂團契舉辦上述培訓,參加者正

觀看內地民工需要的短片,為日後提供

服務作準備。

11

Page 12: 100 - AKA · 護老者支援計劃」的長者正透過遊戲進 行健腦訓練。 「漁光網絡互助社」計劃之「樓長」為 長者講解藥物使用資料,讓長者得到鄰

香港仔坊會香港仔大道 180號 BABERDEEN KAI-FONG WELFARE ASSOCIATION LIMITED180B ABERDEEN MAIN ROAD, HONG KONG

印刷品 6,500 份

POSTAGE PAID 1 HONG KONG PORT PAYE

PERMITNO: 3046

又或你可透過全港 以現金捐款予本會 ( 不設最低捐款額 )。收銀員於完成交易後會發出交易紀錄給捐款者。請保留交易紀錄,然後郵寄至香港仔大道 180 號 B本會社會服務轄下中央行政部高小姐收,以便索取正式收據。(請攜同印有本會慈善機構條碼之宣傳物品到全港任何一間 捐款)

捐款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捐款金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捐款團體 / 公司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訊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簽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倘 台端樂意捐助,俾本會作拓展新服務及舉辦福利活動之經費,可隨此函附上 * 支票,寄交本會,地址為香港仔大道 180 號 B三字樓。如有查詢,可與本會社會服務高級行政經理連小姐聯絡,電話:35505566。本會謹代表受惠之坊眾衷心致謝!備註:*凡捐助 $100 或以上者,本會將發正式收據,可作免稅用。支票請劃線並抬頭書「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捐款條碼:

索取正式收據者,請填妥下表連同交易紀錄寄交上址。

 捐款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郵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1

3739 9987 6541 0011 9

積善之家 必有餘慶

2014年4-6月活動、課程

現正接受報名

不欲接受刊物聲明如 台端不欲繼續收到《南社之音》刊物,請在方格內加上 號,並填妥有關資料,寄回香港仔大道180號B「南社之音編輯委員會」收。

□ 本人不欲繼續收到《南社之音》,請日後停止寄發。

會員證編號╱團體╱公司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簽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刪去不適用者

查 詢:社區中心 :香港仔大道180號B四樓 3550 5540賽馬會綜合服務處 :石排灣邨碧銀樓平台一號 2550 5827持續及成人進修社區學院 :香港仔舊大街64-70號海洋大廈地下 2518 0978詳情可瀏覽機構網址 :www.aka.org.hk

補充鳴謝本刊於第 99 期內刊登有關香港仔坊會於 2013 年 10 月 26 日舉行之港島區賣旗日鳴謝名單中,發現遺漏了以下協助之外界機構 /社團,特此補充及鳴謝,敬祈垂注!

本刊編輯委員會 謹啟

香港房屋協會 ( 漁光村 ) 辦事處

漁光網絡互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