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動機與情緒

36
動機與情緒 黃柏僩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

Transcript of 0408動機與情緒

動機與情緒

黃柏僩

成功大學心理學系

認識動機

心理學家如何看待動機

•演化觀點• 本能(instinct)是天生的,不需學習(如吸吮反應),具有跨物種間的相似性。

• 演化心理學家認為性,攻擊,成就與許多動機皆有根深蒂固的演化基礎。

認識動機

心理學家如何看待動機

•趨力減低理論• 若無性的本能,或許仍有性的趨力或需求。

• 趨力(drive)是在心理需求之下產生的激發狀態

• 減少趨力的目標是要達成體內的恆定狀態(homeostasis)• 體溫

• 血糖濃度

• 減肥?

認識動機

心理學家如何看待動機

•最適激發理論• 相較於降低需求,有些人較有動機去追求刺激與興奮

• 是否存在一最適激發以提升個體的動機

• 刺激追求者

認識動機

心理學家如何看待動機

•認知觀點• 強調人類的理性與對動機的察覺

• 內在動機,如自主,好奇心,挑戰與成就

• 外在動機,如獎勵與獎賞

• 出自於內在動機的人,其對工作較有興趣,有助於表現,堅持,創造力與自尊,提升個體的自我控制感。

• 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ed theory)• 人們天生就有一種心理需求促使個體以自主,自我決定的方式行動,並且熱衷於有意義的工作。

認識動機

心理學家如何看待動機

• Maslow的需求階層理論• 需求階層與自我實現

飢餓

飢餓的生理機制

•胃部訊息• Cannon與Washburn(1912)的實驗

• 胃切除的人仍會感到飢餓

• 營養與縮膽囊素(cholecystokinin,協助消化之賀爾蒙)

飢餓

飢餓的生理機制

•血液裡的化學物質• 葡萄糖(glucose):大腦與肝臟有血糖接受器

• 胰島素(insulin):調節血糖,其濃度變化亦會受到複合碳水化合物與單糖的影響。

• 瘦身蛋白(leptin):為脂肪細胞分泌的蛋白質,用來減少食物的攝取和增加能量的消耗,和肥胖密切的關係。

飢餓

飢餓的生理機制

•腦部歷程• 側下視丘(lateral hypothalamus)與進食有關

• 中腹側下視丘(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與停止進食有關

• 瘦身蛋白藉由抑制側下視丘影響飲食。

飢餓

癡肥和過度攝食

•過度攝食的生理機制• 遺傳:10%;40%;70%

•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sm rate)

• 設定點(set point):體重的維持部分決定於儲存在身體內脂肪的數量,脂肪細胞被脂肪除滿就不會飢餓。

飢餓

癡肥和過度攝食

•過度攝食的認知和社會文化因素• 外在線索:時間與情境

• 食物的可得性

飢餓

節食與飲食疾患

•一般人的節食• 社會文化的影響

• 運動乃最有效的減重方法

• 體重頻繁改變與慢性疾患有關,流質與低卡食物會造成膽囊受損

• 減重對過重個體有益

飢餓

節食與飲食疾患

•心因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體重<85%

• 強烈地害怕體重增加

• 扭曲的身體意象

飢餓

節食與飲食疾患

•心因性爆食症(bulimia nervosa)• 暴食行為重複出現

• 一再出現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如催吐

• 身材和體重為重要的自我評價指標

性的生理機制

•性和大腦• 下視丘(啟動):電擊可導致男性射精

• 顳葉皮質(調節):損傷會導致公貓與任何物品交配

•性賀爾蒙• 雌激素(estrogen)與雄激素(androgen),由腦下垂體調節而睪丸卵巢分泌。

• 對女性的功用不明,但雄激素與男性的性動機與高潮有關。

• 太監同樣具有性動機

性的生理機制

•人類性反應模式(Masters & Johnson, 1966)• 興奮期:生殖器充血與肌肉緊繃

• 高原期:勃起與濕潤更加的完全,呼吸,脈搏血壓上升

• 高潮:快速肌肉收縮將體液排出與強力愉悅感,男女有異

• 恢復期:血管恢復正常,男性進入不反應期(refractory)。

性的非生理因素

•認知和性• 性幻想

• 性腳本(男女有異)

性的非生理因素

•感覺、知覺和性• 撫摸,視覺刺激

• 費洛蒙

性的非生理因素

•文化和性• Ines Beag versus Mangaian

心因性功能障礙

•心因性功能障礙包含• 性生理反應的障礙(如無法勃起)

• 性慾需求的受損(性冷感)

• 無法達到性滿足(如早洩)

•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如夫妻治療,身體探索)

• 藥物治療(如威而鋼)• 對女性的性滿足感有效果,無法提升男性的性慾

• 男性可能有頭痛與暫時性的視覺問題

性的觀念與活動

•早期性經驗調查• Kinsey(1949)

• ½的美國人有婚外情

• 樣本具有偏誤

• 雜誌調查• 有性開放之趨勢

• 樣本同樣有偏誤

性的觀念與活動

• Michael的調查• 2>/per week; <10/per month; <10/per year

• 婚姻內的性行為比例最高

• 不熱衷怪異的性行為(1.性;2.觀看伴侶裸體;3.口交)

• 75%的男性與85%的女性表示未曾不忠

• 男性較常想到性

•美國人比原先預期的保守,雖然有17%男性與3%的女性表示曾和21為伴侶發生關係,但多數的人遵守婚姻的原則。

性的觀念與活動

• Zilbergeld所歸納的性迷思• 陰莖尺寸

• 性高潮是絕對必要的

• 性交是唯一真正的性行為

• 幸福的性行為是自發性的

• 被懷疑或有性功能障礙的人容易犯罪

•性並非技巧的展現,溝通在性行為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成就動機

•成就動機是一種想要實現某些事情的渴望,達到優秀的標準和努力勝出。

• McClelland• 利用模稜兩可圖片來評估成就動機,展現強烈成就動機的比較不怕失敗,具有冒險精神。

• 訓練印地安商人更具有成就動機,接受訓練的人在2年後生意較佳,且會雇用更多新的員工。

成就動機

成就的認知因素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人們有動機去發掘行為的根本原因,並理解他

• 人像是個直覺式的科學家,探索事情發生的背後原因

• 內在原因,如人格特質,努力等

• 外在原因,如獎賞,作業的難易度

成就動機

成就的認知因素

•憂鬱的歸因型態• 穩定v.s.不穩定;全面v.s.特定

• 當個體面對失敗時,穩定全面的歸因為憂鬱的脆弱因子

穩定 變動

全面 我太笨 我太累了

特定 我數學能力差 數學讓我厭煩

成就動機

成就的認知因素

•自我生成的目標• 設定目標可以協助個體達成蒙想,增加自律與保持興趣

• 明確性(想要成功v.s.修習相關課程)

• 短期性(成為臨床心理學家v.s.考好心理學期中考)

• 挑戰性,具有適度挑戰性的目標可激起個體的動機

• 高成就者較能自我監控學習,能有系統的朝目標發展

成就動機

成就的社會文化因素

•跨文化比較• 工業化國家與非工業化國家

• 亞洲學生與美國學生• Stevenson(1992, 1995, 1997, 2000)進行美國,中國,台灣,日本的跨文化研究,結果顯示亞洲學生化較多時間在學校,學校也花較多時間再教導數學。

• 亞洲家長對孩童的成就期待較高,相信數學能力是可訓練的

•種族比較• 美國白種人與少數民族

• 社經地位

情緒

•動機與情緒都來自拉丁文movere,意指移動。而動機與情緒接會促使人們產生行動。

•情緒為一種感覺或情感,其牽涉到生理激發,意識經驗,與行為表現。

情緒

情緒的生理機制

•生理激發• 交感神經系統牽涉到生理的激發(戰逃反應)

• 副交感神經則促使個體放鬆

• 膚電反應與測謊器(polygraph)

• 生理反應與情緒的優先順序• 詹朗二氏論(James-Lange theory ):情緒的出現是因為知覺到自主性的激發

• 但Cannon認為自主性神經系統的運作缺乏特定性,情緒與生理反應應同時產生

• 至今仍有研究在釐清此爭議

情緒

情緒的生理機制

•神經回路和神經傳導素• 杏仁核與恐懼神經回路(LeDoux, 1996, 2000, 2001, 2002)

• 杏仁核發現危險時會轉為備戰狀態,安排大腦的應變能力,以保護個體不受傷害

• 直接通路(視丘到杏仁核)

• 間接通路(視丘到感覺皮質再到杏仁核)

• 情緒記憶

• 大腦左右半球分別與趨吉(approach)與避凶(withdrawal)情緒有關

• 腦內啡與多巴胺和正向情緒有關

情緒

情緒的非生理機制

•情緒的認知因素• Schachter與Singer的情緒二因論:情緒由生理激發與認知辨識所決定• 腎上腺素的實驗:受試者注射腎上腺素並觀察他人愉快與生氣之行為,若受者未被告知注射的是藥物,則情緒會少到其觀察對象的影響,但假如知道被注射藥物,則會歸因於藥物。

• 錯誤解釋激發狀態對情緒經驗之影響• 吊橋實驗

• Lazarus(1991)認為認知先於情緒,Zajonc(1984)責任為情緒是較為原始的

• 兩者的關係可能是交互影響

情緒

情緒的非生理機制

•情緒的行為因素• 臉部回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情緒

情緒的非生理機制

•情緒的社會文化因素• Ekman的跨文化研究

• 臉部表情有跨文化,物種間之一致性

• 有些非口語訊息不具有跨文化一致性• 豎大拇指

• 展現情緒的規範沒有文化上的一致性• Utku文化不允許發脾氣

情緒

情緒的非生理機制

•情緒的分類• 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

• 正向情緒的拓展建造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Fredrickson, 2001)• 正向情緒可拓展個體的思想與行動,進而建造潛能與成就

• 負向情緒的適應性功能

作業四:閱讀「失控的正向思考」一書撰寫心得報告(1000字左右)

繳交期限:2015/4/21晚上12:00前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