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復健護理 Rehabilitative Psychiatric Nursing....

22
精精精精精精精 精精精精精精精 Rehabilitative Psychiatric N Rehabilitative Psychiatric N ursing ursing
  • date post

    19-Dec-2015
  • Category

    Documents

  • view

    219
  • download

    0

Transcript of 精神科復健護理 Rehabilitative Psychiatric Nursing....

精神科復健護理精神科復健護理Rehabilitative Psychiatric NursingRehabilitative Psychiatric Nursing

精神科復健護理之主要目的在於維持病人精神科復健護理之主要目的在於維持病人現有之獨立功能,減少其對精神醫療系統現有之獨立功能,減少其對精神醫療系統之依賴,重整心理殘障者之生活功能,協之依賴,重整心理殘障者之生活功能,協助返回社區生活。助返回社區生活。

第一節第一節反覆住院精神科病人之特性反覆住院精神科病人之特性

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巧包括個人衛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巧包括個人衛生、穿著、修飾、語言表達、學習能力、獨自生、穿著、修飾、語言表達、學習能力、獨自生活的能力等等。生活的能力等等。

人際關係:大部分的慢性精神科病人是冷漠的、人際關係:大部分的慢性精神科病人是冷漠的、退縮的、並少與家人或其他病人來往的,這些退縮的、並少與家人或其他病人來往的,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為病人適應疾病及醫院環境所產現象主要是因為病人適應疾病及醫院環境所產生的。生的。

缺乏應對資源缺乏應對資源

自尊心低落自尊心低落

動機:大部分的慢性精神科病人皆有不斷失敗動機:大部分的慢性精神科病人皆有不斷失敗的經驗,曾經令家人師長朋友及社會失望,更的經驗,曾經令家人師長朋友及社會失望,更重要的是連自己也失望。因此大部分的慢性精重要的是連自己也失望。因此大部分的慢性精神科病人視新的經驗為另一種失敗的先兆,而神科病人視新的經驗為另一種失敗的先兆,而非成長的機會,因此缺乏做任何事的動機。非成長的機會,因此缺乏做任何事的動機。

潛能潛能

第二節第二節精神科復健之原理精神科復健之原理

精神科復健之理念乃統合身體復健與精神科復健之理念乃統合身體復健與各種心理治療方面之原理,以復健學各種心理治療方面之原理,以復健學之基本原理引導精神科復健之過程。之基本原理引導精神科復健之過程。

病人的參與病人的參與

針對個別狀況作調查:在醫院環境中學習針對個別狀況作調查:在醫院環境中學習到的技能,應針對病人返回之社區環境作到的技能,應針對病人返回之社區環境作模擬演練,以免因社區環境不同,而無法模擬演練,以免因社區環境不同,而無法發揮新學會的技能。發揮新學會的技能。

個別化的技能目標:先行評估病人的需要,個別化的技能目標:先行評估病人的需要,並針對其個別需要給予訓練。並針對其個別需要給予訓練。

精神科復健之原則精神科復健之原則

教導病人各項技巧教導病人各項技巧

改善環境因素改善環境因素

病人之依賴性可促進其功能病人之依賴性可促進其功能

不放棄希望:「希望」可以轉變成為「對病人不放棄希望:「希望」可以轉變成為「對病人增進技能的期望」,這樣的期望是復健過程中增進技能的期望」,這樣的期望是復健過程中重要的一環,也是讓病人進步的重要因素。重要的一環,也是讓病人進步的重要因素。

第三節第三節影響精神科復健之因素影響精神科復健之因素

復健人員:復健人員:精神科復健人員又可分為專業人員以及非專業精神科復健人員又可分為專業人員以及非專業

人員。人員。專業人員必須接受兩種訓練課程,一是有關復專業人員必須接受兩種訓練課程,一是有關復

健技能之理論與實務,另一方面是有關病人支健技能之理論與實務,另一方面是有關病人支持體系之理論與實務;非專業人員包括志願工持體系之理論與實務;非專業人員包括志願工作人員、家屬及其他病友。作人員、家屬及其他病友。

志願工作人員需包括:志願工作人員需包括:1. 1. 接受短期訓練接受短期訓練

2. 2. 經過篩選經過篩選

3. 3. 家庭主婦型的志願工作人員對門診或是住院家庭主婦型的志願工作人員對門診或是住院病人皆能給予持續及正面的影響。病人皆能給予持續及正面的影響。

4. 4. 志願工作人員主要提供病人支持性的友誼,志願工作人員主要提供病人支持性的友誼,或是某項社區中需要的工作技能或是某項社區中需要的工作技能

病人住院期間所認識的其他病友也是一項病人住院期間所認識的其他病友也是一項重要因素,病人與病人之間容易產生夥伴重要因素,病人與病人之間容易產生夥伴般的感情,會彼此關心,故經由同伴所提般的感情,會彼此關心,故經由同伴所提供的支持為一主要的社會支援。供的支持為一主要的社會支援。

精神科復健機構:精神科復健機構:

提供精神科復健的機構,可分為好幾類型,例提供精神科復健的機構,可分為好幾類型,例如日間留院(如日間留院( Day wardDay ward )、中途之家()、中途之家( HalHalf way housef way house)、庇護之家()、庇護之家( Foster homFoster homee)等等。)等等。

第四節第四節護理人員在精神科復健之角色護理人員在精神科復健之角色

護理人員為個案管理者護理人員為個案管理者 ,, 其角色與全責護理其角色與全責護理人員相似,舉凡病人與家人聯繫與病友聯繫、住人員相似,舉凡病人與家人聯繫與病友聯繫、住處安寧、收入穩固參與各種復健活動,個案管理處安寧、收入穩固參與各種復健活動,個案管理者均應主動參與,評估其安全性,資源是否足夠,者均應主動參與,評估其安全性,資源是否足夠,與其他專業人員聯絡,找到正確的復健活動,社與其他專業人員聯絡,找到正確的復健活動,社會資源,有問題無法解決時,轉借給其他工作人會資源,有問題無法解決時,轉借給其他工作人員,因此個案管理者的工作師為責任制的。員,因此個案管理者的工作師為責任制的。

第五節第五節護理過程護理過程

病人個人病人個人

護理評估:護理評估:

護理人員與病人開始接觸時,即應開始評估病護理人員與病人開始接觸時,即應開始評估病人個人的復健需要,一個完整的復健護理評估,人個人的復健需要,一個完整的復健護理評估,可是使護理人員協助病人發揮他最大的功能。可是使護理人員協助病人發揮他最大的功能。

護理人員需確認病人的長處並予以加強,以協護理人員需確認病人的長處並予以加強,以協助病人認識自己的缺點(基於復健之概念)助病人認識自己的缺點(基於復健之概念)

護理措施:護理措施:

精神科復健護理重點在加強病人個精神科復健護理重點在加強病人個人的長處,以培養病人獨立性。人的長處,以培養病人獨立性。

替代替代性照護設施性照護設施1. 1. 救助之家(救助之家( Soteria HouseSoteria House):): 以醫療模式作基礎,但可避免許多隨著疾病角色以醫療模式作基礎,但可避免許多隨著疾病角色

而來的問題,包括依賴、缺乏對行為的責任等等,並而來的問題,包括依賴、缺乏對行為的責任等等,並協助病人將自己的經驗統合到人生歷練中,接受自己,協助病人將自己的經驗統合到人生歷練中,接受自己,學習做決定。學習做決定。

2. 2. 社區生活訓練計畫(社區生活訓練計畫( Training Community LivinTraining Community Living Programg Program):):

此模式是當病人出院後由醫院轉介,讓工作人員此模式是當病人出院後由醫院轉介,讓工作人員和病人一起回到社區,共同完成和病人一起回到社區,共同完成一些活動,需要時提一些活動,需要時提供支援與協助。供支援與協助。

3. 3. 操縱社會力量來影響病人:操縱社會力量來影響病人: 病人必須短時間離開原來環境,可以找庇病人必須短時間離開原來環境,可以找庇

護性照顧醫院是最後的考慮。如果是急性精神護性照顧醫院是最後的考慮。如果是急性精神病或自殺,「提供密切觀護之家(病或自殺,「提供密切觀護之家( Intensive Intensive Observation ApartmentObservation Apartment)」)」 2424 小時密切監小時密切監護。護。

4. 4. 另一種替代醫療的庇護性照顧是為了長期住另一種替代醫療的庇護性照顧是為了長期住院又與親人失去聯繫的病人,出院後之追蹤病院又與親人失去聯繫的病人,出院後之追蹤病人的治療計畫,以及提供病人心理社會方面之人的治療計畫,以及提供病人心理社會方面之需要。需要。

病人教育:病人教育:  社區教育也應包括這方面計畫,例如精神疾  社區教育也應包括這方面計畫,例如精神疾

病的症狀、發病過程、可能的原因、治療及其結病的症狀、發病過程、可能的原因、治療及其結果、藥物治療與副作用、調適機轉、病人接受的果、藥物治療與副作用、調適機轉、病人接受的合作度、疾病在發的徵兆等等。合作度、疾病在發的徵兆等等。

社會支持社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