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16
肠肠肠肠 肠肠肠肠肠 (Escherichia) 肠肠肠肠肠肠 (E.coli) 肠肠肠肠肠肠 ( ) 肠肠肠肠肠 肠肠肠肠肠肠肠肠肠肠肠肠 肠肠肠肠 肠肠肠肠肠 ,,, 1—3μm x 0.4-0.7μm 肠肠肠肠肠肠肠肠肠肠 肠肠肠肠 肠 肠肠肠肠肠肠 肠肠肠肠肠 。,,一(、 P ili 肠 Fimbriae 肠肠肠肠肠肠 ),。

description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中等大小, 1 — 3μm x 0.4-0.7μm 。大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一般均有柔毛(亦称菌毛、 Pili 或 Fimbriae ),通常无荚膜。. ( 二 ) 培养及生化特性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 营养琼脂:形成圆形、边缘整齐、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近似灰白色的菌落;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Page 1: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胞,中等大小,1—3μm x 0.4-0.7μm 。大多数菌株有周鞭毛,能运动,一般均有柔毛(亦称菌毛、 Pili 或 Fimbriae ),通常无荚膜。

Page 2: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Page 3: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Page 4: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Page 5: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二 ) 培养及生化特性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好。

营养琼脂:形成圆形、边缘整齐、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近似灰白色的菌落;

麦康凯琼脂:形成红色菌落

伊红美蓝琼脂:产生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

远藤氏琼脂:形成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菌落,能致仔猪黄痢或水肿病的菌株,多数可溶解绵羊红细胞,在血琼脂上呈 β溶血。

Page 6: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主要生化特点:

能发酵多种碳水化物 ( 包括葡萄糖在内 ) 产酸又产气。大多数菌株均发酵乳糖,约半数菌株能发酵蔗糖。 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

吲哚试验和 M.R 试验均为阳性 V.P 试验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均为阴性。

Page 7: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三 ) 抗原

根据 0 抗原、 K 抗原和 H 抗原组合的不同,可将本菌分成不同的血清型。

巳确定的大肠杆菌 O 抗原有 171 种, K 抗原 103 种, H 抗原 56 种。

O 抗原系菌体抗原。

K 抗原位于菌体表面,系一类酸性多糖的荚膜或被膜抗原。粘着素抗原有 K88 、 K99 、 987p 和 F41 等。

H 抗原即鞭毛抗原,为蛋白质。

Page 8: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四 ) 抵抗力

本菌抵抗力中等,一般均可被巴氏消毒杀死,常用的消毒药液在数分钟内即可杀死本菌。

* 大肠杆菌在遗传特性上的变异,尤其是耐药性的转移问题非常严重。

Page 9: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五 ) 致病性

对幼畜消化道的致病特性,与两类致病因子有关。

1. 肠毒素:包括耐热肠毒素( ST )、不耐热肠毒素 (LT) ,将这类能产生肠毒素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统称为肠毒素型大肠杆菌 (ETEC) 。 2. K88 、 K99 、 987P 和 F41 等 4 种粘着素抗原:均能使菌体附着于幼畜小肠的绒毛上皮细胞上,大量繁殖,从而增强了细菌的致病性。

仔猪水肿病 神经毒素:使仔猪发生水肿病的病原性大肠杆菌不产生肠毒素,但能产生神经毒素 。

Page 10: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六 ) 微生物学诊断

1. 对败血症病例可从有病变的内脏组织中取材,直接在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分别在麦康凯琼脂或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

2. 挑取麦康凯琼脂上的红色菌落或血平板上具有 β 溶血的典型菌落作成纯培养,经生化试验确定菌属。

Page 11: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七 ) 免疫及防治

1. 用从本场分离到的菌株制成死的或活的自场菌苗,接种于临产母畜以使幼畜获得天然被动免疫。

2. 用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或 K88 、 K99 、 987p等物质制成疫苗用于预防初生仔猪腹泻症。

3. 用非致病性大肠杆菌株 NY—10加上嗜酸性乳酸杆菌给初生仔猪口服,具有防止仔猪黄痢的良好效果。

Page 12: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第二节 沙门氏菌属 (Salmonella) 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一个大属,包括 2000 多个血清型,它们主要寄生于人类及各种温血动物肠道,引起各种性质的疾病。

(一) 形态及染色特性 1. 革兰氏染色:阴性

2. 短杆菌、球杆菌,兽医上常见的沙门氏菌除鸡白痢与鸡伤寒两型外,其余都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除鸡的 2 种以及仙台、伤寒、甲型副伤寒等沙门氏菌外,绝大多数具有柔毛,能吸附于细胞表面或凝集红细胞。

Page 13: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二 ) 培养及生化特性

只有鸡白痢、鸡伤寒等菌型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形成较小的菌落。 培养基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有助于本菌的生长。 一般特性: 1. 对葡萄糖、麦芽搪、甘露醇和山梨醇产酸产气。 2. 不发酵乳糖、蔗糖与侧金盏花醇。 3. 不产生吲哚、 V—P 阴性; 4. 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脱氨。  (三)抵抗力 本菌对热、消毒药品和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与大肠杆菌相似 。

Page 14: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四 ) 致病性 本菌都有致病性,它们最常侵害动物,引起急性败血症、胃肠炎以及其他局部炎症。

根据其对寄主的嗜好不同,分成两种类型:

1. 对寄主有专嗜性:如鸡伤寒与鸡白痢沙门氏菌仅限于鸡和火鸡。

2. 具有广泛寄生范围的菌型:能在人类以及多种畜禽中致病。

Page 15: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 五 ) 微生物学诊断

1. 对未污染的被检组织可直接在普通琼脂或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

2. 对已污染的被检材料 (如污水、粪便、饲料、肠内容物和腐败组织等 )需用增菌培养基增菌后,再行分离。增菌培养基最常用者有亮绿—胆盐—四硫磺酸钠肉汤和亮绿—胱氨酸—亚硒酸氢钠增菌液两种。

3. 鉴别培养基常用 SS 琼脂,伊红美蓝琼脂、远藤氏琼脂,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因不发酵乳糖,形成无色菌落。

Page 16: 肠杆菌科                      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 大肠埃希氏菌 (E.coli) ,俗称大肠杆菌 ( 一 ) 形态及染色

4. 三糖铁斜面上划线和底层穿刺:沙门氏菌在底层呈黄色,如产生硫化氢则呈现黑色,在斜面上仍为红色;大肠杆菌则整个培养基变黄,底层无黑色。

( 六 ) 免疫及防治 患沙门氏菌病痊愈的动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能抵抗再感染,对各种畜禽的特有传染病的灭活菌苗,如猪副伤寒、马流产、鼠伤寒以及食草兽的都柏林等沙门氏菌的福尔马林灭活苗已在生产上使用。这些菌苗对怀孕母畜注射两次可预防流产和幼畜感染。 某些国家实行净化规程,已基本上消灭了鸡白痢与鸡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