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 年级新生家长刘颖说。 据了解,...

1
先学汉字孩子很适应 专家:更符合孩子认知规律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本报讯 今秋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始使用教育部 编写的语文新教材 先学汉字 再学拼音是新版教材的一大 变化 如今已是开学第三周 记者从多所学校了解到 目前 一年级新生仍处在汉字学习阶段 他们对这种安排普遍很 适应 俺孩七月份参加幼小衔接班专门学了拼音 当时还不 知道教材要改的事 现在感觉先学汉字挺好的 因为这些汉 字她以前都见过 这样一来就觉得语文入门挺容易的 。”年级新生家长刘颖说 据了解 旧版教材的目录顺序为 入学教育 ”“汉语拼 ”“识字 ”“课文 ”, 而新版教材的目录顺序为 我上学了 识字 ”“汉语拼音 ”“课文 ”。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语文 教研员李莉说 这种转变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生活规 也更能体现拼音本来的工具功能 她说 对不少孩子来 学拼音就像学习另外一种语言 因为拼音比较抽象 孩子的现实生活也相对较远 而汉字比较形象 离孩子的生 活也近 所以孩子接受起来反而更容易 李莉指出 新版教材先安排汉字学习 重点并不在于增 加孩子识字的数量 而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汉字引导孩子认 识天地万物 感受语文的魅力 从而让孩子喜欢上这一学 奠定这一基础之后再教孩子学拼音 这样孩子日后识字 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自主使用这种工具了 华夏职业学校: 普职融通迎来“同步课堂”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本报讯 本月底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普职融通试点班 的学生有望通过 空中同步课堂 ”, 听取青岛实验高中教师 远程授课并参与课堂实时互动 日前 两所学校与第三方技 术公司达成协议 该信息化教学平台计划于本月底建成 华夏职业学校副校长吴章鑫介绍 该平台有三个功能 一是通过 同步课堂 实现空中同步授课 二是共建共享教 学资源库 三是远程答疑 本学期 华夏职业学校与青岛实 验高中普职融通试点班迎来第二批学生 在去年 实验高中 教师主要是通过异地教学的方式来给普职融通班学生授 今年春季实验高中外迁 这为两校普职融通合作带来了 地域上的阻碍 吴章鑫说 ,“空中同步课堂 将打破地域限 更好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推进普职融通工作的落 地做实 老师 他刚才瞅了我一眼 !”“老师 我同位拿了我的橡皮 。”“老师 某某某不 好好坐着 。”带过一年级新生的老师大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课堂上状况频发 状声此起彼伏 一年级新生不好带 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 不过在青岛定陶路小 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却让老师们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需要养成的 12 个习惯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从现在适应老师 长大 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 就埋怨环境 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 是培养自主 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 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 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 应该 和谐 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 集中精神 专心倾听并积极 思考 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学习的 门户 打开智慧的 天窗 ”。 善于提问的习惯 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 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 习能力强 具有创新精神的 学生 切磋琢磨的习惯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 寡闻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 吸取别人的优点 弥补自己 的不足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 学的知识 是培养独立思考 能力 不是为了给老师和家 长交差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 力的综合表现 要求学生会 细读 会抓字眼 会正确理解 内容 会认真推敲 练后反思的习惯 习题做完之后要反思 怎样做出来的 为什么这样 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 无其它方法 能否改编成另 一习题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使零碎的知识 散的记忆得到串联 使知识 系统化 条理化 重点化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在整理中反思 错解根 源是什么 解答同类试题应 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克服常 犯错误 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 己和他人 正确对待成功与 挫折 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 好习惯 给孩子种下习惯的 种子 前几天 记者来到定陶路小学的一 年级课堂 孩子们正在上数学课 当时 已是开学第三周 老师却才开始按照课 本讲第一课 为什么这么晚才开始文化 课的学习呢 原来 前两周孩子们一直在上 乐小种子 行为习惯养成课 学具准 生活作息调整 》,校园文明行 走秩序 安全饮水 》, 如何倾听 学会表达 》…… 这一系列课程分为 生活好习惯 校园好习惯 课堂好习惯 三大模块 涉及 20 多个行为习惯细节 记者了解到 早在暑假的时候 师们就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以及往 年一年级容易出现的问题 确定了课程 内容 并将这些内容录制成微课视频 每个微课视频的长度大约是三五分钟 其中有动画形式 有高年级学生客串表 生动而有趣 一年级新生先观看微 课视频 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操 练习 逐渐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 这些 微课不仅可以在学校观看 孩子还可以 在家长的陪伴下从手机上随时观看 学会表达 为例 微课里讲了这 样一个小故事 :“ 小明今年刚刚成为一 名小学生 他很希望与同学们成为好朋 可是有一次 一名同学不小心将他 的书碰到了地上 小明便去找老师报 又有一次 一名同学走路时不小心 碰了他一下 已经和他说了 对不起 ’, 但他还是报告了老师 渐渐地 大家都 不愿意和小明玩了 同学们猜一猜 是什么原因呢 ?”针对这个故事 微课提 同学们刚刚来到新环境 大家在一 起活动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要彼此友 相互谅解 学会使用 ”“谢谢 ”“不起 ”“ 没关系 等文明用语 微课还列 出了几种情况 一是紧急情况 需要立 刻报告老师 二是不太紧急的情况 以课后报告老师 三是轻微情况 可以 自己解决或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再如 ,《数学学具盒的使用 是一节 与文化课有关的微课 高年级学生表演 示范了小棒 小圆片等学具的使用方法 和摆放方法 状况频发 井然有序 这些行为习惯课有什么效果呢 定陶路小学副校长邵颖多次带过 一年级 她将往年与今年的情况做了 对比 往年的一年级新生爱 告状 ”, 堂上状况频发 告状声此起彼伏 今年 的孩子 告状 情况减少 因为他们学 会了用礼貌用语化解 矛盾 ”, 也意识 到了事情要分轻重缓急 课堂井然有 再比如 往年一年级孩子对数学学 具盒的使用可谓课堂教学的 重灾区 ”, 常常出现各种学具散落一地 找不到 弄混等情况 老师在教学时要额外耗费 很多时间来处理这些 灾情 ”;而今年的 孩子在正式学数学之前就学会了使用 学具盒 ,“ 灾情 基本没有出现 师生都 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教学上 其他的效果还包括 今年的新生比 往年的新生更会倾听 更能集中精力 更善于自己整理书桌书包 更早适应校 园环境等 定陶路小学校长解育红说 磨刀不 误砍柴工 把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前 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心理适应 学习 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 进而帮助孩子平 稳度过幼小衔接期 更好地进入校园学 习及生活状态 一张纸在巧手中千变万化 折纸少年来山科大报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韩洪烁 本报讯 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区的 7000 余名大一新生 日前来到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开始了他们的大学梦 今年的高考招生中济南学生孙洪涛以折纸特长打动了自主 招生考官获得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模拟投档线降 60 分录取的资格尽管在高考中最终以两分之差与哈工大失之 交臂被山东科技大学录取但孙洪涛却着实 了一把 折纸少年孙洪涛一到学校便吸引了师生的目光自主招生中有各种优惠降分 而孙洪涛折纸降分 60 无疑少见 火凤凰 独角兽 蜘蛛 拉提琴的小女孩 使与恶魔 ……在孙洪涛的巧手操作中 一张纸 不粘 不剪 却能创造出如此千变万化的模样 为了能够做出更加逼真的模型 他每天自学英语 翻阅 了不少外文折纸材料 搜集资料 就是为了做出同样逼真的 模型 经过努力他学会了简单的尺规作图和素描作图 从刚 开始的临摹到现在个人设计创作 他的几何能力和数学素 养也有了很好的提升 。“我会在山东科技大学这个重视动手 能力的高校继续我的梦想 好好学习 。”孙洪涛告诉记者 其实 我并没有把折纸作为一个自主招生所必需的任 最初只当作我的一个兴趣爱好 。”孙洪涛坦言 而后来随 着对折纸的深入接触 孙洪涛走上了 钻研 之路 折纸看似 简单 却蕴含科技知识和数学原理 比如 三浦折叠法 是以 拉开对角两端来把物品展开 而在收缩时则反向推入 这种 方法既能节省空间 又可避免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造成损 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和人造卫星等方面的应用 这也是 孙洪涛一直坚持学习折纸最大的原因 除了自己的努力 孙洪涛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有这种幸 还得益于母校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指导 ,“一次通用技术 课上 老师发现了我在折纸方面的特长 鼓励我把折纸获得 的技能应用到学习和活动中去 。” 将在校园传承推广 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 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这是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活动主 青岛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处处长朱红卫 我市在 推普周 活动期间举办普通话 吟诵论坛 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 国家语言 文字事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 关于 支持开 展对吟诵的研究 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 示精神 以及中办 国办 关于实施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 以学校 为主阵地 在全市倡导 推广 研究 传承吟 诵这一宝贵传统读书法 她表示 下一步将 在吟诵活动平台搭建 吟诵教师培训等方 面加大力度 对此 林打打的看法是 以前推广吟诵 主要是个人行为 而此次的普通话吟诵论 坛是官方行为 意味着接下来的吟诵推广 将会大范围铺开 记者了解到 有不少学校在吟诵方面已 经取得一定经验 像文登路小学 山东路小 福州路小学以及胶州平度等地的一些学 校已推广吟诵数年 2015 我市举办首 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其中便设有吟诵奖项在论坛活动现场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国内有 关机构正在给教材上的古诗文录制配套的 吟诵音频就像英语教材的配套音频一样不远的将来就能出现在师生面前11 责编 王沐源 美编 刘志霞 审读 法红玉 排版 周少燕 2017 9 18 日 星期一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是什么让古诗之美 “打了折扣” 许多经典古诗文从字面来看 非常容易理解 甚至有时候翻译过 来让人觉得苍白无味 。”在前不久举 办的青岛市 第二十届全国推广普 通话宣传周 活动暨普通话吟诵论 坛上 著名吟诵专家 中华吟诵学会 秘书长徐建顺以王之涣的 登鹳雀 为例做出解释 。“白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 。” 如果用一篇白话文日记来转 那就是 今天我来到一座楼上 看见太阳落山了 黄河向着大海流 如果我想看得更远 就要爬上更 高的一层楼 。”显然这样一篇日记寡 而无味 并不会让人产生美感 从文字上进行解析 这是时下 许多老师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 但正所谓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言之不足故有咏歌 ”,文字只能反映 语音的音质 却不能反映语音的音 音强 音高 把古文经典当作文 字来解释 或当作口语来阅读 怎能 触碰到其中的意境内涵 徐建顺指出 汉语的诗词文赋 大部分是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作者 吟诵之后才记录下来他们通过吟诵 的平平仄仄声调韵律来抒发自己的 情绪和情感白日依山尽 当中 字吟得是短还是长 表达出来 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 。“字长吟 我们眼前就浮现出连绵不绝的群 感受到宽广辽远的意境 进而更 能体会作者在诗中想要表达的胸襟 抱负 既然古人是用吟诵的方法来 作诗那么后人也要通过吟诵的方法 来学诗否则便难以接近其中的精神 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感性的、美的、愉悦的 在新华字典的解释中 ,“ 吟诵 泛指读 作为传承 3000 多年的中华优秀语言遗 吟诵曾经在各地私塾 官学中普遍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这其中的 便 是吟诵 与现代意义上的 朗读 ”“ 阅读 不相同 参加论坛的林打打来自胶州市教体 负责经典诵读和吟诵推广 此前她在青 岛山东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 2010 年开 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吟诵教学 她告诉 记者 受家庭影响 她从小喜欢传统诗文 也想让学生多背一些诗 但是她发现很多 学生不喜欢读诗背诗 一个偶然机会 她接 触到吟诵这种读书方法 由此发现吟诵与 朗诵带来的不同效果 她说 朗诵是从西方 传入的 更符合西方文字的拼读规律 而汉 语有自己的特点 它是感性的 汉字声音的 长短高低能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用朗 诵的方法不足以充分表达出来 静夜思 这首诗中 第一句有 3 连续的阳平调 ), 代表情感向上 第二句有 3 个连续去声调 ), 表情绪转而向下 第三句一扬一抑交错出 代表情绪起伏纠结 第四句则出现 3 阴平调 ), 代表情绪渐渐归于平 在给一年级学生教这首诗时 林打打便 用吟诵的方法吟唱出李白初见月光时的愉 联想到秋霜时的低沉悲凉 不能与家人 团圆的五味杂陈以及最后情绪波纹渐渐荡 去的情感变化 学生听到老师吟唱的音调 看到她肢体的动作 面部的表情 立刻感受 到诗文中传达的思乡之情 对学生而言 背诵是枯燥的 痛苦的 而吟诵有旋律 有音调 像唱歌一样 是感 性的 美的 愉悦的 。” 林打打说 当她尝试 用吟诵的方法进行古诗教学时 学生很快 就接受并喜欢上了 随之而来的一个变化 学生通过吟诵能更好地理解古诗 更快 地记忆古诗 一把钥匙开启一扇大门 如果说更容易理解古诗 记忆古诗是 吟诵最直接的功效 那么帮助学生打开传 统文化的魅力之门 便是吟诵带给林打打 的一个惊喜了 有不少学生在接触到吟诵之后 不仅 对课本以外的古文经典如饥似渴 甚至对 古琴 书法 国画 焚香 点茶等传统文化产 生了兴趣 想要尝试学习 。“ 古人讲 琴棋书 ’,它们彼此之间是相通的 一通百通 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和谐整体 。” 林打打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社会氛 围的积极推动下 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对 孩子传统文化的培养 可是从何入手呢 少家庭 眉毛胡子一把抓 ”, 孩子对传统文 化的学习如蜻蜓点水 浮在面上 在林打打 看来 吟诵作为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 就像 一把钥匙 一个切入点 一下子打开了传统 文化魅力的大门 让孩子看到大门后面的 百花齐放 开学两周先上“行为习惯养成课” 一年级不再是习惯“重灾区”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 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 。” 妇孺皆知 这是李白的 静夜 》, 六七岁的小娃娃也能熟练地背 出来 你领略到其中的美了吗 答案却 不尽然 古人的吟诵却能把我们很快带入 到诗的意境中去 怎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经典古文的 怎样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传统文 在青岛市 第二十届全国推广普 通话宣传周 活动暨普通话吟诵论 坛上 我们找到了答案 链接 折纸少年孙洪涛和他的作品左图)。 韩洪烁 莱芜路小学学生吟诵经典周光辉

Transcript of 教 育 · 年级新生家长刘颖说。 据了解,...

先学汉字孩子很适应专家:更符合孩子认知规律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本报讯 今秋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始使用教育部

编写的语文新教材,先学汉字、再学拼音是新版教材的一大变化。如今已是开学第三周,记者从多所学校了解到,目前一年级新生仍处在汉字学习阶段, 他们对这种安排普遍很适应。

“俺孩七月份参加幼小衔接班专门学了拼音,当时还不知道教材要改的事。现在感觉先学汉字挺好的,因为这些汉字她以前都见过, 这样一来就觉得语文入门挺容易的。”一年级新生家长刘颖说。

据了解, 旧版教材的目录顺序为 “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 而新版教材的目录顺序为 “我上学了”“识字”“汉语拼音”“课文”。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李莉说, 这种转变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生活规律,也更能体现拼音本来的工具功能。她说,对不少孩子来说,学拼音就像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因为拼音比较抽象,离孩子的现实生活也相对较远;而汉字比较形象,离孩子的生活也近,所以孩子接受起来反而更容易。

李莉指出,新版教材先安排汉字学习,重点并不在于增加孩子识字的数量, 而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汉字引导孩子认识天地万物、 感受语文的魅力, 从而让孩子喜欢上这一学科。奠定这一基础之后再教孩子学拼音,这样孩子日后识字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自主使用这种工具了。

华夏职业学校:普职融通迎来“同步课堂”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本报讯 本月底,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普职融通试点班的学生有望通过“空中同步课堂”,听取青岛实验高中教师远程授课并参与课堂实时互动。日前,两所学校与第三方技术公司达成协议,该信息化教学平台计划于本月底建成。

华夏职业学校副校长吴章鑫介绍,该平台有三个功能,一是通过“同步课堂”实现空中同步授课,二是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三是远程答疑。本学期,华夏职业学校与青岛实验高中普职融通试点班迎来第二批学生。在去年,实验高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异地教学的方式来给普职融通班学生授

课。今年春季实验高中外迁,这为两校普职融通合作带来了地域上的阻碍。 吴章鑫说,“空中同步课堂” 将打破地域限制,更好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普职融通工作的落地做实。

协办

“老师,他刚才瞅了我一眼!”“老师,我同位拿了我的橡皮。”“老师,某某某不好好坐着。”带过一年级新生的老师大多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课堂上状况频发,告状声此起彼伏。一年级新生不好带,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不过在青岛定陶路小学,今年的一年级新生却让老师们竖起了大拇指。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需要养成的 12 个习惯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从现在适应老师, 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 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 应该和谐, 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 专心倾听并积极思考。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善于提问的习惯

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

现, 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强、 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切磋琢磨的习惯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 弥补自己的不足。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

学的知识, 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不是为了给老师和家长交差。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

力的综合表现, 要求学生会细读、会抓字眼、会正确理解内容,会认真推敲。练后反思的习惯

习题做完之后要反思:怎样做出来的? 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有无其它方法? 能否改编成另一习题?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串联,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在整理中反思: 错解根源是什么? 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

己和他人、 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 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

给孩子种下习惯的“种子”

前几天,记者来到定陶路小学的一年级课堂,孩子们正在上数学课。当时已是开学第三周,老师却才开始按照课本讲第一课。为什么这么晚才开始文化课的学习呢?

原来,前两周孩子们一直在上“快乐小种子”行为习惯养成课。从《学具准备》到《生活作息调整》,从《校园文明行走秩序》到《安全饮水》,从《如何倾听》到《学会表达》……这一系列课程分为生活好习惯、校园好习惯、课堂好习惯三大模块,涉及 20 多个行为习惯细节。

记者了解到, 早在暑假的时候,老师们就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以及往

年一年级容易出现的问题,确定了课程内容, 并将这些内容录制成微课视频。每个微课视频的长度大约是三五分钟,其中有动画形式,有高年级学生客串表演,生动而有趣。一年级新生先观看微课视频,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操练习,逐渐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这些微课不仅可以在学校观看,孩子还可以在家长的陪伴下从手机上随时观看。

以《学会表达》为例,微课里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明今年刚刚成为一名小学生,他很希望与同学们成为好朋友。可是有一次,一名同学不小心将他的书碰到了地上, 小明便去找老师报告。又有一次,一名同学走路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已经和他说了‘对不起’,但他还是报告了老师。渐渐地,大家都不愿意和小明玩了。 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原因呢?”针对这个故事,微课提出,同学们刚刚来到新环境,大家在一起活动难免会有磕磕碰碰, 要彼此友爱、相互谅解,学会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微课还列出了几种情况,一是紧急情况,需要立刻报告老师; 二是不太紧急的情况,可以课后报告老师;三是轻微情况,可以自己解决或同学之间相互解决。

再如,《数学学具盒的使用》是一节与文化课有关的微课,高年级学生表演示范了小棒、小圆片等学具的使用方法和摆放方法。

从“状况频发”变“井然有序”

这些行为习惯课有什么效果呢?

定陶路小学副校长邵颖多次带过

一年级, 她将往年与今年的情况做了对比。往年的一年级新生爱“告状”,课堂上状况频发,告状声此起彼伏;今年的孩子 “告状 ”情况减少 ,因为他们学会了用礼貌用语化解 “矛盾 ”,也意识到了事情要分轻重缓急, 课堂井然有序。

再比如,往年一年级孩子对数学学具盒的使用可谓课堂教学的“重灾区”,常常出现各种学具散落一地、 找不到、弄混等情况,老师在教学时要额外耗费很多时间来处理这些“灾情”;而今年的孩子在正式学数学之前就学会了使用

学具盒,“灾情”基本没有出现,师生都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教学上。

其他的效果还包括,今年的新生比往年的新生更会倾听、 更能集中精力、更善于自己整理书桌书包、更早适应校园环境等。

定陶路小学校长解育红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把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前面,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心理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幼小衔接期,更好地进入校园学习及生活状态。

一张纸在巧手中千变万化折纸少年来山科大报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

通讯员 韩洪烁

本报讯 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区的 7000 余名大一新生日前来到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 开始了他们的大学梦。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济南学生孙洪涛以折纸特长打动了自主招生考官,获得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模拟投档线降 60分录取的资格。尽管在高考中最终以两分之差与哈工大失之交臂,被山东科技大学录取,但孙洪涛却着实“火”了一把。近日,折纸少年孙洪涛,一到学校便吸引了师生的目光。

自主招生中有各种优惠降分, 而孙洪涛折纸降分 60分,无疑少见。 火凤凰、独角兽、蜘蛛、拉提琴的小女孩、天使与恶魔……在孙洪涛的巧手操作中,一张纸,不粘,不剪,却能创造出如此千变万化的模样。

为了能够做出更加逼真的模型,他每天自学英语,翻阅了不少外文折纸材料,搜集资料,就是为了做出同样逼真的模型。经过努力他学会了简单的尺规作图和素描作图。从刚开始的临摹到现在个人设计创作, 他的几何能力和数学素养也有了很好的提升。“我会在山东科技大学这个重视动手能力的高校继续我的梦想,好好学习。”孙洪涛告诉记者。

“其实,我并没有把折纸作为一个自主招生所必需的任务,最初只当作我的一个兴趣爱好。”孙洪涛坦言,而后来随着对折纸的深入接触,孙洪涛走上了“钻研”之路。折纸看似简单,却蕴含科技知识和数学原理。比如“三浦折叠法”是以拉开对角两端来把物品展开,而在收缩时则反向推入。这种方法既能节省空间, 又可避免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中造成损耗,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和人造卫星等方面的应用,这也是孙洪涛一直坚持学习折纸最大的原因。

除了自己的努力, 孙洪涛觉得自己之所以能有这种幸运, 还得益于母校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指导,“一次通用技术课上,老师发现了我在折纸方面的特长,鼓励我把折纸获得的技能应用到学习和活动中去。”

将在校园传承推广“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文字, 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本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活动主

题。 青岛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处处长朱红卫说,我市在“推普周”活动期间举办普通话吟诵论坛,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开展对吟诵的研究、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指示精神,以及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全市倡导、推广、研究、传承吟诵这一宝贵传统读书法。她表示,下一步将在吟诵活动平台搭建、 吟诵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

对此,林打打的看法是,以前推广吟诵主要是个人行为, 而此次的普通话吟诵论坛是官方行为, 意味着接下来的吟诵推广将会大范围铺开。

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学校在吟诵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经验,像文登路小学、山东路小学、福州路小学以及胶州、平度等地的一些学校已推广吟诵数年。在 2015 年,我市举办首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其中便设有吟诵奖项。在论坛活动现场,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国内有关机构正在给教材上的古诗文录制配套的

吟诵音频,就像英语教材的配套音频一样,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出现在师生面前。

11责编 王沐源 美编 刘志霞 审读 法红玉 排版 周少燕

教 育 2017 年 9 月 18 日 星期一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是什么让古诗之美“打了折扣”

“许多经典古诗文从字面来看非常容易理解, 甚至有时候翻译过来让人觉得苍白无味。”在前不久举办的青岛市 “第二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活动暨普通话吟诵论坛上,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建顺以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为例做出解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如果用一篇白话文日记来转述,那就是“今天我来到一座楼上,看见太阳落山了, 黄河向着大海流去。如果我想看得更远,就要爬上更高的一层楼。”显然这样一篇日记寡而无味,并不会让人产生美感。

从文字上进行解析, 这是时下许多老师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

式。但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之不足故有咏歌”,文字只能反映语音的音质, 却不能反映语音的音长、音强、音高。把古文经典当作文字来解释,或当作口语来阅读,怎能触碰到其中的意境内涵?

徐建顺指出, 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作者吟诵之后才记录下来。他们通过吟诵的平平仄仄、声调韵律来抒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像“白日依山尽”当中,“山”字吟得是短还是长,表达出来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山”字长吟,我们眼前就浮现出连绵不绝的群

山,感受到宽广辽远的意境,进而更能体会作者在诗中想要表达的胸襟

抱负。 既然古人是用吟诵的方法来作诗,那么后人也要通过吟诵的方法来学诗,否则便难以接近其中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吟诵是感性的、美的、愉悦的在新华字典的解释中,“吟诵” 泛指读

书。作为传承 3000 多年的中华优秀语言遗产, 吟诵曾经在各地私塾、 官学中普遍存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其中的“读”便是吟诵,与现代意义上的“朗读”“阅读”都不相同。

参加论坛的林打打来自胶州市教体

局,负责经典诵读和吟诵推广,此前她在青岛山东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从 2010 年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吟诵教学。 她告诉记者,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喜欢传统诗文,也想让学生多背一些诗, 但是她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读诗背诗。一个偶然机会,她接

触到吟诵这种读书方法, 由此发现吟诵与朗诵带来的不同效果。她说,朗诵是从西方传入的,更符合西方文字的拼读规律;而汉语有自己的特点,它是感性的,汉字声音的长短高低能表达不同的意义和情感, 用朗诵的方法不足以充分表达出来。

在《静夜思》这首诗中,第一句有 3 个连续的阳平调(床、前、明),代表情感向上;第二句有 3 个连续去声调(是、地、上),代表情绪转而向下; 第三句一扬一抑交错出现,代表情绪起伏纠结;第四句则出现 3 个阴平调(低、思、乡),代表情绪渐渐归于平静。在给一年级学生教这首诗时,林打打便

用吟诵的方法吟唱出李白初见月光时的愉

悦、联想到秋霜时的低沉悲凉、不能与家人团圆的五味杂陈以及最后情绪波纹渐渐荡

去的情感变化。学生听到老师吟唱的音调,看到她肢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立刻感受到诗文中传达的思乡之情。

“对学生而言,背诵是枯燥的、痛苦的;而吟诵有旋律、有音调,像唱歌一样,是感性的、美的、愉悦的。”林打打说,当她尝试用吟诵的方法进行古诗教学时, 学生很快就接受并喜欢上了。 随之而来的一个变化是,学生通过吟诵能更好地理解古诗、更快地记忆古诗。

一把钥匙开启一扇大门如果说更容易理解古诗、 记忆古诗是

吟诵最直接的功效, 那么帮助学生打开传统文化的魅力之门, 便是吟诵带给林打打的一个惊喜了。

有不少学生在接触到吟诵之后, 不仅对课本以外的古文经典如饥似渴, 甚至对古琴、书法、国画、焚香、点茶等传统文化产

生了兴趣,想要尝试学习。“古人讲‘琴棋书画’,它们彼此之间是相通的,一通百通,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和谐整体。” 林打打说。

近年来,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社会氛围的积极推动下, 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对孩子传统文化的培养,可是从何入手呢?不

少家庭“眉毛胡子一把抓”,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蜻蜓点水,浮在面上。在林打打看来,吟诵作为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就像一把钥匙、一个切入点,一下子打开了传统文化魅力的大门, 让孩子看到大门后面的百花齐放。

开学两周先上“行为习惯养成课”

一年级不再是习惯“重灾区”□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沐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妇孺皆知,这是李白的《静夜思》, 六七岁的小娃娃也能熟练地背出来。你领略到其中的美了吗?答案却不尽然。古人的吟诵却能把我们很快带入到诗的意境中去。

怎样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经典古文的

美? 怎样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传统文化?在青岛市“第二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暨普通话吟诵论坛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链接“

■折纸少年孙洪涛(右)和他的作品(左图)。韩洪烁 摄

■莱芜路小学学生吟诵经典。 周光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