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33
職職職職職職職職職職職 職職職 職職職 7/10/2010
  • date post

    19-Dec-2015
  • Category

    Documents

  • view

    216
  • download

    2

Transcript of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Page 1: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Page 2: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13.814.013.1

13.6

14.6

15.5

18.8

16.5

15.3

13.513.113.2

12.1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自殺死亡人數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Number

Rate 自殺率

(

每十萬人

)

人數

比率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Page 3: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按性別分佈的自殺率 (2002 – 2009)

18.417.517.917.6

18.820.4

25.5

22.6

9.810.9

8.810.0

10.811.012.5

10.7

13.814.013.113.6

14.615.5

18.8

16.5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份

自殺率

Male Female Both Sexes男性 男性和女性女性

Page 4: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按年齡組別分佈的自殺率 (2002 – 2009)

0.7 0.4 0.1 0.2 0.2 0.5 0.6 0.3

12.510.7 10.5

7.18.3

7.39.2 8.4

17.9 19.6

16.6 15.914.6 14.1 14.5

14.1

16.8 16.7

13.8 14.0

14.5

20.121.7

12.8

26.7

36.5

29.9 27.6 27.6 26.9 27.225.8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份

自殺率

Below 15 15 - 24 25 - 39 40 - 59 60 or above15 歲以下 60 歲或以上

Page 5: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按自殺者所採用的方法分佈圖 (2002 – 2009)

256 246 220 215 203 206 209 200

477 584528 496 487 489 509 506

279 321228 213 165 143

167 177

43 51 31 30 30 31 4150 53 46 42 50 40 51 81

6

0%

20%

40%

60%

80%

1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年份

比例

Hanging Jumping Charcoal burning Poisoning Others吊頸 跳樓 燒炭 服毒 其他

Page 6: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6

香港自殺剖析研究( 2003-2005 ) (Chen et al, 2006)

被確診為患上一種或以上精神病 (Psychiatric Illness) (Subject = 150; control = 150)

― 自殺個案有 121 個,佔 80.1% (N=150)

― 對照組別的參加者有 14 個,佔 9.3% 在精神病中,尤以情緒病最為顯著。當中有一半自殺個案( 50%)

(N=121) 有情緒病,在對照組別中只有 9.3% 。 在男性的自殺個案中,情緒病的流行程度與年齡組別一致。相比之下,在

45-54 歲的女性年齡組別裡,有 81% 的自殺個案有情緒病。 在自殺個案中,佔 80.1% 為有精神病,這數字比在其他外國研究的 86-

97% 為低。 (Cavanage et al, 2003) 在中國,有精神病而自殺的佔 63% ,與香港的數字成對比 (Phillips et al.

2002) 與“人際關係缺失”( Interpersonal loss )相比,一些特定的生命事件

 ( Life event )和“工作壓力”、“與學校相關的問題”互相影響 (Murphy et al, 1979; Rick et al. 1988)

Page 7: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f suicide completers

Multivariate Analysis:

1. Pres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 (OR=28.67; p<0.001)

2. Past suicidal attempt (OR=24.78; p<0.01)

3. Indebtedness (OR=10.08; p<0.01)

4. Unemployment (OR=8.65; p<0.01)

5. Never married (OR=7.29; p<0.01)

6. Social support (OR=0.27; p<0.001)

Page 8: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8

278 371 243 276234

223 275

341 381 320 325373

255294

326 423 289 311 314 248 26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年份

比例

香港自殺者就業狀況分佈 (2002 – 2008)

就業人士 經濟非活躍人士失業人士

Page 9: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99

在職場上受僱人士自殺的危機因素與保護因素

767.809.70.00086.29精神病

Psychiatric disorder

608.942.14.01336.13

受債務困擾/破產Having unmanageable

debts or being broke

279.482.08.01124.09衝動

High level of Impulsivity

0.58.030.0080.13社交支援

Social support

UpperLower

95.0% C.I.for EXP(B)

P valueOdd ratio

*Suicide (n=63); Live control (n=11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erms of mean age (39.63 vs 39.1) and gender ratio (M:F – 2.29:1 vs 2.31:1).

Page 10: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010

The 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 at work

Siegrist, J. (1996).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high effort–low reward conditions at work.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 27–43.

Page 11: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111

工作與自殺•根據研究顯示,失業為香港自殺問題的一個顯著的危機因素 (Chen et al. 2006; Chan et al. 2007) ;•冗長的工作時數、繁重的工作量以及較為薄弱的社交支援亦導致抑鬱症的形成。而研究顯示,抑鬱症導致自殺。 (Amagesa, T., et al, 2005) ;•其他職場上的危機因素導致抑鬱症的,包括高要求而低自我控制( high demand & low control )、非人性化的對待( depersonalization )、從事關顧人的工作,如醫生

Note: AppleDaily. (2009, February 2, 2009). Corporate paid HK$8.65 million dollar as compensation for work-related suicide. Apple Daily.

Page 12: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212

在 2005 年,一名日本工人因為長期超時工作而導致抑鬱症,最後以自殺了結自己的生命。 而北海道的農業合作社因其自殺與工作有關而向其家屬發放一百萬日元作為補償金。 ( 蘋果日報, 2009) 。

對於一些在職但最終選擇自殺的人,他們傾向於不向專業人士求助。 (Law, Wong & Yip, 2010)

醫生 (RR:2.73) 與 護士 (RR: 2.04) 的自殺危機比率與其他行業相比是最高的 ( 而自殺的方法多為服藥( self-poisoning ) )(Agerbo, Gunnell, Bonde, et al, 2007)

Page 13: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313

什麽是精神健康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精神健康是一種有質素的精神狀熊。當人處於這種狀態時,會表現出潛在的能力,能面對一般的生活壓力,無論是工作或學習,都能有效發揮應有的水平,並能籍此貢獻社會。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fines mental health as "a state of well-being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realizes his or her own abilities, can cope with the normal stresses of life, can work productively and fruitfully, and is able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his or her communit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Concepts, Emerging evidence, Practice: A repor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and Substance Abus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Victorian Health Promotion Found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Page 14: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414

職場壓力 在隨機抽樣的 2,220 戶受訪者中(總人口為

4,706,400 ) - 9.0% 有抑鬱症症狀 (CES-D)

• 男  :   7.3%• 女  :   10.5%

- 6.2% 在過去一年有自殺意念- 2.0% 在過去一年有自殺行為

資料來源 : 精神健康社區調查 , 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

Page 15: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515

認識抑鬱症及自殺

根據一些文獻,在自殺人士裡面,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自殺個案是患上情緒病(包括抑鬱症、躁狂抑鬱症及慢性抑鬱症 ) 。

高達 11 至 41 倍危機 抑鬱症大約是 20 倍

Page 16: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616

www.depression.edu.hk

Page 17: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717

抑鬱症的徵狀

急燥易怒 出現抑鬱情緒 沒精打采,做事提不起勁 食慾突然增加或減少 體重驟升或驟降 常常感到疲勞 難以集中精神 感到前途無望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有死亡或自殺念頭

Page 18: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818

危機介入

若有人告訴我他 / 她想自殺,我該怎麼辦 ?         

Page 19: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919

危機介入

若有人告訴我他 / 她想自殺,我該怎麼辦 ?         1. 留意企圖自殺人士的行為及其他自殺警號

2. 直接詢問他的自殺意念 3. 嘗試說服他接受輔導服務

Page 20: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020

想自殺的人可能會在自殺前的數天、數星期或數月有以下的徵狀:

表示自己一事無成、沒有希望或感到絕望 感到極度挫敗、羞恥或內疚曾經寫出或說出想自殺談及「死亡」、「離開」及在不尋常情況下說「再見」將至愛的物品送走避開朋友或親人、不想和人溝通或希望獨處 性格或儀容劇變 作出一些失去理性或怪異的行為 情緒反覆不定,由沮喪或低落變得異常平靜開心

Page 21: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121

危機介入

若有人告訴我他 / 她想自殺,我該怎麼辦 ?         1. 留意企圖自殺人士的行為及其他自殺警號

2. 直接詢問他的自殺意念 3. 嘗試說服他接受輔導服務

Page 22: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222

直接詢問自殺意念

你有無想過傷害自己,或是自尋短見?你有無想過自殺?你有甚麼想法或計劃?你想自殺有多久?你身上有無任何工具,可協助你進行自殺?

Page 23: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323

若遇到有人表達自殺意欲時

應做的事 不應做的事細心了解情況 不要說「唔好咁傻」、「冇

事」若對方含糊其詞,直接詢問其自殺意念

不要表現驚慌,不要責怪對方

聆聽對方想自殺的原因 不要標簽對方「瘋癲」評估對方的危險,如精神病患或自殺歷史等

不應令其有罪疚感

鼓勵對方向專業人士求助 不要抱批評的態度跟進對方有否求助 不要預期對方馬上出現轉變

Page 24: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424

作一個真誠的聆聽者鼓勵對方說出自己的感覺和想自毀的原因,聆聽而

不作批評 不要表現驚慌或責怪對方尊重對方的訴說意願 , 有助對方感到被接納和關懷

坦誠告訴對方自己能力有限,鼓勵對方尋求適當心理輔導

Page 25: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525

低承認人生有希望,並投入希望持續評估抑鬱程度和自殺傾向治療抑鬱症及精神病

中考慮全時間陪伴使用聯絡電話、熱線服務 增加探訪次數 研究應變方法

高限制接觸自殺工具 如可行,知會家人,並讓家人參與考慮自願入院,若遭拒絕  非自願入院記錄在案並尋求諮詢

急移除自殺工具二十四小時監察安排住院保持聯絡 當面聯絡家人或朋友

危機介入 : 不同的危險程度

Page 26: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626

危機介入

預防措施 盡可能與其他人一起處理事件 一個負責與當事人對話 另一個作支援及提點 第三個人應提供及傳遞資訊、聯絡其他單位及安排

專業支援 小心自身及當事人安全 切勿背向對方

Page 27: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727

危機介入 ( 續 )

移除自己身上任何可用以傷人的物品,如領呔、頸巾等

要與對方保持安全和恰當的距離 要盡量保持冷靜、語調柔和、細心聆聽,並表達關心

對方 有需要時儘量拖延時問,直至警方或消防有關救援隊伍到達現場為止

垂詢當事人是否需要代為聯絡家人或朋友 帶備一些提示如何介入危機的資料。有需要的話,亦可提供求助資料給當事人

Page 28: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8

緊急應對咭( Positive Action Card )

當我有自殺意圖或計劃,我會採取以下步驟:1. 不要喝酒,或停止飲酒2. 坐下並深呼吸3. 做一些幫助我感覺良好的事情至少 30 分鐘(如 散步,聽音樂)4. 和一個我尊重的或關係良好的人談談我們的共同興趣- 如果自殺的想法持續,我會尋求 陳大文 的幫助,電話 :_ 9123 4567_**如果情況沒有得到改善,我會致電 999 或前往急症室**

Page 29: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929

危機介入

若有人告訴我他 / 她想自殺,我該怎麼辦 ?         1. 留意企圖自殺人士的行為及其他自殺警號

2. 直接詢問他的自殺意念 3. 嘗試說服他接受輔導服務

Page 30: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3030

嘗試說服企圖自殺人士接受輔導服務 「人間互助社聯」熱線 : 1878668

-> 香港首創的大型綜合服務熱線,使有需要人士以一個 電話號碼,連結超過 270 個社會服務熱線及查詢電話

生命熱線: 2382 0000 自殺危機處理中心: 2319 1177

(周一至周五: 3:00pm 至 5:00pm )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 2255 明愛向晴熱線: 18288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 2896 0000 ( 多種語言部 )

Page 31: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3131

職場上的自我傷害或自殺行為的處理及跟進

價值觀( Values )

• 關心及關顧• 願意聆聽的心

步驟( Tasks )• 儘快轉介至適當的同事處理,如人事部

• 進行合適的精神科評估( Psychiatric

evaluation )• 跟進覆診情況• 關注福利需要

( Welfare needs )如檢視工作、與上司商討等

• 轉介予相關服務單位• 密切的監察及跟進

工作守則( Code of Ethics )

• 保密原則 ( Confidentiality )

• 減少歧視  ( De-

stigmatization )

Page 32: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3232

個案討論及示範

Page 33: 職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 黃蔚澄 羅亦華 7/10/2010.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2 由 2003 至 2009 下降 23.3%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