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資訊流

43
第 7 第 第第第 流流流流 2/e‧ 流流流 流 流流流流 流流

description

第 7 章 資訊流. 流通 管理 2/e ‧ 許英傑 著 前程文化 出版. 大綱. 7.1 資訊流與流通 7.2 資訊處理技術與系統之發展 7.3 服務業與資訊科技. 7.1.1 流通過程中,資訊的任務與重要性. 流通過程中 , 資訊的任務與重要性 消除買賣雙方之間的不確定性與不安要素. 賣方. ( 目的 ) 找出買方的需求. 查知買方行動的特徵或最近進行接洽的廠商、窺探其需求,依此製造產品或進行採購、說服買方刺激其購買。. 買方. ( 目的 ) 得到有關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訊息. 為獲取有關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訊息,必須進行資訊蒐集的工作。.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 7 章 資訊流

Page 1: 第 7 章 資訊流

第 7 章 資訊流

流通管理 2/e‧ 許英傑 著前程文化 出版

Page 2: 第 7 章 資訊流

2

大綱7.1 資訊流與流通7.2 資訊處理技術與系統之發展7.3 服務業與資訊科技

Page 3: 第 7 章 資訊流

3

7.1.1 流通過程中,資訊的任務與重要性

流通過程中,資訊的任務與重要性消除買賣雙方之間的不確定性與不安要素

查知買方行動的特徵或最近進行接洽的廠商、窺探其需求,依此製造產品或進行採購、說服買方刺激其購買。

( 目的 ) 找出買方的需求 賣方

為獲取有關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訊息,必須進行資訊蒐集的工作。

( 目的 ) 得到有關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訊息買方

Page 4: 第 7 章 資訊流

4

7.1.2 流通結構變化與資訊系統發展

資訊化快速演進的原因

POS 、 VAN 、 EOS 、各類卡片被積極地加以活用

效率化少量多品種的生產

個人化、多樣化、喜新厭舊心理

製造商 消費者

Page 5: 第 7 章 資訊流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1/9

POS 系統的特點

5

利用光學式的掃描器讀取商品上的條碼對系統進行結帳工作,並藉由前檯收銀機傳送單品銷售情報經網路連線至後台主機,後台終端機再利用軟體呼應出主機中的資料,進行經營統計分析。

POS 一般是指 Point of Sales 或 Point of Service 的簡稱,也就是「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age 6: 第 7 章 資訊流

6

POS 系統的優點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2/9

Page 7: 第 7 章 資訊流

7

POS 系統的優點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3/9

Page 8: 第 7 章 資訊流

8

POS 系統資料的活

分析資料

消費者行為資料單品銷售資料

實驗資料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4/9

Page 9: 第 7 章 資訊流

9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5/9

Page 10: 第 7 章 資訊流

10

• 經由零售商訂購物

的資訊• 了解整個市場的需

求• 針對這些需求生產

客製化產品

• 透過由 POS 系統所蒐集 到的商品、顧客資訊• 預測市場需求• 減低庫存成本

供應商 零售商

供應鏈中 POS 系統功能扮演的角色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6/9

Page 11: 第 7 章 資訊流

11

導入 POS 系統所產生的效益

零售商•前台收銀作業•銷售管理•庫存管理

供應商•供應商管理•進貨管理

顧客 •顧客服務管理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7/9

Page 12: 第 7 章 資訊流

12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8/9

Page 13: 第 7 章 資訊流

13

導入 POS 系統失敗的可能原因不了解自己需求的所在

對於公司的所有需求無法有全盤性的了解,往往是導入POS 的困難點所在。

使用者的抗拒

剛導入時,一切資料都必須重新 Key-in ,很多的步驟都必須重新來過,對於導入的企業而言,可以說是陣痛時期,再加上諸如鍵盤複雜化等因素,很容易讓使用者產生排斥的心理而不願配合。

對 POS 的了解不深

透過 POS 而得到大量的情報,但是無法分析判斷,一切也是枉然。

7.2.1 銷售時點情報管理系統 (POS)9/9

Page 14: 第 7 章 資訊流

14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1/8

廣義的EOS

從各個零售點下訂單開始經批發商接單後,再經過驗單、對貨、對帳、轉帳等步驟完成所有商品交易動作為止。

狹義的EOS

是指零售商將訂單傳送到批發商、供應商為止的自動化訂貨系統。

電子訂貨系統(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 EOS )是指透過電子資料交換方式取代傳統下單、接單及其相關動作的自動化訂貨系統。

Page 15: 第 7 章 資訊流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2/8

15

EOS系統

訂貨 通訊網路 接單

從作業面

賣場 資訊轉換中心

供應商( 製造商 )其中資訊轉換中

心,可以是加值網路業者主導或是由供應商聯盟

或協會共同建立。

Page 16: 第 7 章 資訊流

16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3/8

電子訂貨系統的類型

應用層面區分

企業內電子訂貨 企業間電子訂貨

Page 17: 第 7 章 資訊流

17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 4/8

電子訂貨系統的類型

新產品或促銷商品 日配品

定期性訂貨商品 生鮮食品

零售商訂貨方式、商品特性區分

Page 18: 第 7 章 資訊流

18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 5/8

導入 EOS 系統事先檢核

• 商家的業種、業態屬性• 資訊化程度• 維護系統的能力

Page 19: 第 7 章 資訊流

19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 6/8

導入 EOS 系統系統規劃內容

• 申請加入公眾網路及加值網路• 建立連線交易對象協力體制• 建立企業代號、商品代號• 建立商品目錄• 建立訂貨標準模式• 建立或提供商品交易檔案• 貨架卡定位• 訂貨傳票制度的檢討變更• 作業人員的教育訓練• 指定對外窗口• 故障意外狀況的對策• 導入測試

Page 20: 第 7 章 資訊流

20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 7/8

• 下單簡便,且迅速正確• 交期縮短,減少缺貨•降低庫存• 管理方便

•減少接單處理作業並縮 短配送時間•減少退貨率•保持適當的庫存量

零售商 供應商

導入 EOS 所產生的效益

Page 21: 第 7 章 資訊流

7.2.2 電子訂貨系統 (EOS) 8/8

21

Page 22: 第 7 章 資訊流

22

7.2.3 電子資料交換 (EDI) 1/5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中文稱為電子資料交換,指原企業間往來的文件、交易訊息格式統一,並予以數位化,再透過電信網路作電腦與電腦間情報對傳,完成商業交易資訊的傳送。

Page 23: 第 7 章 資訊流

23

7.2.3 電子資料交換 (EDI) 2/5

服務財使用權流通的通路管理

EDI 的特點

使用標準的電子資料格式

與企業內部的資訊整合

透過通訊網路

企業的商業文件往來

直接處理

Page 24: 第 7 章 資訊流

7.2.3 電子資料交換 (EDI) 3/5

24

使用標準的電子資料格式

EDI 是一個共通的國際標準,讓不同的電腦系統均能夠透過此一標準,在個別企業專屬的資料格式間轉換,而達到彼此間交換資料的目的。

透過通訊網路

目前 EDI 的傳輸媒介主要是利用加值型網路( VAN )。

企業的商業文件往來

EDI 是一個開放式的跨組織資訊系統( Inter Organization

System; IOS )的應用基礎。與企業內部的

資訊整合企業內部資訊的整合,不僅具有策略性的價值,而且也是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關鍵。

直接處理企業間的資訊系統透過標準的資料格式直接傳送文件並且處理,無需人為的介入加快處理的速度,不需紙張、減少資料的重複輸入的次數,避免人工作業的錯誤。

Page 25: 第 7 章 資訊流

25

7.2.3 電子資料交換 (EDI) 4/5

EDI 在供應鏈中扮演的角色• 利用 EDI 的資訊分享與電子檔案可聯繫供應鏈中各成員• 避免供應與需求資訊的扭曲• 克服供應鏈中的長鞭效應

EDI 系統協助製造商、批發商、零售商、物流中心及貨運公司處理訂購作業、接單作業、進貨作業、送貨作業、配送作業、付款、對帳及轉帳作業等。

EDI 重要性

Page 26: 第 7 章 資訊流

26

7.2.3 電子資料交換 (EDI) 5/5

導入 EDI 所產生的效益

Page 27: 第 7 章 資訊流

27

7.2.4 加值網路 (VAN) 1/6

加值網路 (Value Added Network ,簡稱VAN) 系統就是為了要解決企業間交換電腦檔案時,常會出現欄位或是格式不同的情況。

Page 28: 第 7 章 資訊流

7.2.4 加值網路 (VAN) 2/6

28

提供加值網路服務的業者

VAN 是指向電信局(中華電信公司)租用線路做各種資訊處理和通訊處理服務。

加值網路的專家

VAN 是一種翻譯機, 像是電腦一樣具有在不同通訊協定( Protocol )或形式之間轉換資料的功能。

加值網路的使用者

VAN 是指提供加值服務的服務業者

VAN 扮演的角色

Page 29: 第 7 章 資訊流

7.2.4 加值網路 (VAN) 3/6

加值網路與基本網路的差異

29

基本網路 指一般使用電話或數據交換資訊。

加值網路

除了包含基本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之外,更加上電子信箱( E-mail )、傳真、檔案轉換( File Transfer )、資料檢索、分封交換等附加價值。 換言之,它是

一種在網路上附加價值,而提供服務給消費者的網路。

Page 30: 第 7 章 資訊流

7.2.4 加值網路 (VAN) 4/6

使用 VAN 的好處

30

Page 31: 第 7 章 資訊流

7.2.4 加值網路 (VAN) 5/6

31

Page 32: 第 7 章 資訊流

32

7.2.4 加值網路 (VAN) 6/6

VAN 的型態基本網路、通訊、資訊與整合型態

Page 33: 第 7 章 資訊流

33

7.2.5 RFID 1/6 RFID 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中文名稱為「無線射頻辨識技術」。基本原理是利用空間電磁感應 (Inductive Coupling)或電磁傳播 (Propagation Coupling) 進行通信,以達到自動識別被標識物體的目的。

Page 34: 第 7 章 資訊流

34

7.2.5 RFID 2/6

RFID 的組成架構

標籤 (Tag)讀取器

(Reader)

應用系統(Application

System)

中介軟體(Middleware

)

Page 35: 第 7 章 資訊流

35

7.2.5 RFID 3/6

RFID 的運作方式電磁感應式:利用磁場的產生來引起電流,啟

動晶片。

微波式:使用電波來交換信號。

Page 36: 第 7 章 資訊流

36

7.2.5 RFID 4/6

RFID 的特性

優缺點 特色

優點

• 不用電池• 安全性高• 可製成各種包裝類型• 不用接觸可在一定距離內通訊• 可讀寫資料• 使用壽命長

缺點• Tag 成本高• 天線的體積過大,成本過高• 金屬屏障會干擾訊號

Page 37: 第 7 章 資訊流

7.2.5 RFID 5/6

RFID 對物流的重要性

37

對於物流而言, RFID 的價值在於能密切監控運輸中的資產,除了確保資產的安全外,更能提高運輸配送流程中的最高效率。

例如實務上,運輸業在進行的導入測試有追蹤貨卡位置、實際出貨時間以及實際載送貨品的明細。

Page 38: 第 7 章 資訊流

7.2.5 RFID 6/6

RFID 應用在物流資訊掌握

38

RFID 在物流過程中,具有資訊獲取和資訊錄入功能,是指通過自動獲取專案標識資訊並且不使用鍵盤即可將資料即時輸入電腦、或其他微處理器控制設備的技術。

例如新竹貨運利用透過 RFID 系統,解決因點貨人員的疏忽或延遲造成站所中少數貨櫃未卸貨或是未托運出去的情形。

Page 39: 第 7 章 資訊流

7.3 服務業與 IT

提升服務業之競爭力

39

IT

醫療

教育

金融

物流

觀光

出版

遠距診療、健康生活、醫療資訊化

數位課程、教科書、教師的 SMART教育能力

活絡行動結帳系統、調查金融網站現況、無紙化之電子匯款

標準化

電子出版、活絡內容 (contents)

預約、觀光資訊、翻譯

Page 40: 第 7 章 資訊流

7.3.1 全球與台灣服務業與資訊科技

發展趨勢全球與台灣服務業與資訊科技發展趨勢

40

全球 •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企業電子化•國際科技服務價值重新分工

台灣 •製造業外移•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和重心

IT •ICT平台提供遠端服務,發展出科技化服務(ITeS)

Page 41: 第 7 章 資訊流

7.3.2 服務業與資訊結合的優勢

科技化服務

速度

規模無疆界

複製

41

高效率服務

倍增使用人口

打破空間和時間的界線

規格化、標準化、軟體快速複製

Page 42: 第 7 章 資訊流

7.3.3 服務業與資訊科技結合的運用 1/2

在便利商店的資訊掌握

42

ibon(便利生活站 ) ,透過全台4800家門市販賣便利服務,以最簡單「一指」操作科技觸碰式螢幕,讓生活更便利。

Page 43: 第 7 章 資訊流

在餐飲業的資訊掌握

43

內部網通系統POS 網通系統

7.3.3 服務業與資訊科技結合的運用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