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48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 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

description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1. 引子: “ 人生旅途的大拐弯 ”. 七月流火。小车在高速公路上驶往某实验学校。车内一群科研人员。每人可以自由自在地说,各取所需地听。 某科研人员:去年那个时候,我们去郊区学校搞 “ 行动教育 ” ,这是我研究道路的转折点。 这位研究人员,教师出身,得过科研奖,后取得博士学位,现在科研单位工作,一贯从事应用和行动研究,那次去郊区搞的还是教师行动,何来转折? 参与 “ 行动教育 ” 的人不少,有博士生也有骨干教师,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别人没有这种清晰的转折感?.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Page 1: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顾泠沅

人生的际遇各不相同,路却可以自己走出来,只人生的际遇各不相同,路却可以自己走出来,只要不罔不殆,总会有个结果。做研究如同做人,与其要不罔不殆,总会有个结果。做研究如同做人,与其看天不如看路。看天不如看路。

Page 2: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1.1. 引子:“人生旅途的大拐引子:“人生旅途的大拐弯”弯”

七月流火。小车在高速公路上驶往某实验学校。车内一群科研人员。每人可以自由自在地说,各取所需地听。

某科研人员:去年那个时候,我们去郊区学校搞“行动教育”,这是我研究道路的转折点。

这位研究人员,教师出身,得过科研奖,后取得博士学位,现在科研单位工作,一贯从事应用和行动研究,那次去郊区搞的还是教师行动,何来转折?

参与“行动教育”的人不少,有博士生也有骨干教师,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别人没有这种清晰的转折感?

Page 3: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此前不久,世界学习与教学的一流研究机构—美国匹茨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开发中心主任 Lauren Resnic 教授来沪报告交流,她的几次转折是:

1980 年代 1990 年代 2000 年代

当时学科学习与教学的趋势

情境认知的理论见解,引领研究方向

社会化智力理论及其培养研究,打开课堂改革新视野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场景语境的文化视角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理性语境的文化视角

“依旧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我国古代禅师青原惟信)

第三种文化视角 :场景理性(situated rationality)

学科教育 教育心理学 回归课堂教学

Page 4: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体验转折—人生旅途的大拐弯

•亲历研究的累积之路,反思研究的不同过程(如 Resnic 的典型转折)。包括困惑、焦虑、认可、成就等等。

•直接间接地与大师对话。 美国 3个主要中心:斯坦福大学 舒而曼, 匹茨堡大学 Resnic ,密歇根州立大学 彭恩霖

瑞典 马顿 ,加拿大 Ruth Hayhoe, 香港 徐碧美——怎样才算做研究?

Page 5: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2.2. 案例一:“一团乱麻理出头案例一:“一团乱麻理出头绪”绪”

2001 年 2月在香港结识港大课程学系主任和讲座教授徐碧美( Amy B.M.Tsui ) ,大学语言教育和语言学专家,学者风度,经常到中小学去做研究。

同年 12月重访,徐对香港课改谈见解:不赞成“只要过程,不重结果”,“只要一般能力,不重知识”等做法,认为不能盲目学西方,因而捡了他们过时的东西,丢掉了自己的优势。

她现在最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 2002 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中译本于 2003年在我国人教社出版。

在国际教育教学委员会( ICET) 2004年大会上的主题报告为“理解教学领域的专家知能( expertise )”。

Page 6: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1)文献检视找准研究切入点( 1)文献检视找准研究切入点

文献检视:教学领域中的专家特征研究

多数 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对专家与新手作差别比较

专家教师独特的大脑思维特征

(静态差别)

少数通过教师工作、生活的人种学案例研究

还具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性、情境性特征

(动态差别)

找准切入点:专家型教师回应工作环境的方式是卓越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关键),未受多数研究者关注

指出以往研究的缺失:

①未能揭示新手→有经验→专家教师的成长原因和方式;②未能揭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在把握学科知识及其拓展方式上

的差异

Page 7: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2)首先追寻前人的足迹( 2)首先追寻前人的足迹目前频繁运用的三个理论

提出人 主要研究对象或技能 主要观点 其他

德莱弗斯兄弟1986 年

飞行员、司机、或第二语言学习者

以直觉指引下的轻松自如的流畅行为为标志;所具知识大多是缄默(不能解释)的

比基于信息加工模式的理解更具说服力

格拉塞和齐1988 年

下棋、计算、司法审判、医疗诊断

行动快速且有自动化特征;不仅依靠直觉,且有复杂而组织结构良好的知识基础,进行自我监控与评估,有意识的思考和反思是核心

与德莱弗斯兄弟明显不同

伯雷特和斯卡达玛丽亚1993 年

写作和解决问题

是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以成长机会“最大化”的方式处理任务,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不断把看似常规的行为“问题化“,凭着大脑资源再投入用以解决问题

为理解“卓越”提供了新的视野

Page 8: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3)用事实批判的睿智审视别人成果

( 3)用事实批判的睿智审视别人成果

  对三个理论未局限于介绍性的“陈列”,不取简单折中的“捏合”,而是实事求是的“批判”,对其中提示的新视野作顺藤摸瓜的深度研究。  回归自己的主题:

区分教师在“行动前”(包括长期备课和短期备课,书面教案和头脑教案)

“行动中”(包括理解和关注课堂事件,即兴表演的技能,  问题表征和问题解决)

看到以往研究很大程度上受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指出教学卓越与其他行业卓越具有类似之处,但教师知识存储和发展的方式有待更准确的把握(如存在对学科知识关注不够的缺陷)。•默会知识论•人种志的考查•教师知识组成分析(学科专业知识及其与教学质量、课程决策的关系)

有别于信息加工模式的重要研究观点

Page 9: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4)取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4)取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认识的发展常常依赖于研究观点和方法的更新。研究教师专业成

长,因素十分复杂,严格的实验无济于事,因此要另辟蹊径,例如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 按照拉夫( Lave,1988 )“全人行动,人境互动”作为分析单元,强调工作环境与教师对此环境回应方式间的辩证关系。某中学四位第二语言(英语)教师。

• 关键是数据资料的搜集。教学观察、访谈、检视和分析课程教学材料等。历时一年半。如访谈采用伍兹( Woods,1985 )的较长的半结构形式,定期间隔进行;平时抓住一切时机的“聊天”,也有录音对话;甚至从家庭生活谈起,逐步聚焦,凸显主题。

• 资料的分析与资料的收集同步。在分析基础上识别每个案例的关键特征和主题,最后进行跨案例分析。

这是一种质的研究风格。这样的工作是艰苦的,唯有如此,才在“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

Page 10: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对自己取得的资料保持灵活、开放的态度,从而摆脱一般化,发现与本研究关联更紧密、认识更精致的多个“分叉”的变式。下面是其生动的素描,所罗列的传记式的故事,都为讨论她们之间的差异、研究卓越发展的关键提供了实证材料。

( 5)找出对卓越发展起关键作用的 实证材料

( 5)找出对卓越发展起关键作用的 实证材料借鉴休伯曼( Huberman,1993a )对 160 个瑞士教师成长

阶段的研究成果:

①生存和探索阶段③试验和多样化阶段(新生、再评价)⑤保守阶段

②稳定阶段④平静从容阶段⑥不投入阶段

Page 11: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①教学新手珍妮• 教学第一年:首次面对“真正”教学的压力• 对教师形象和课堂的认识• 突破困境• 第二年:使教学更有趣• 教学第三年:让学生参与• 面对一个困难的班级。

②较有经验的教师艾娃• 职初阶段分裂、混乱、痛苦• 获得主人翁责任感和尝试新事物• 探索教学• 寻找挑战和提出问题:“我将试验,否则,我知道得太少了”

• 努力胜任低年级教学。

Page 12: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③较有经验的教师婧• 教学初期情感的过山车之旅(常常怀疑自己作教师的能力与适应性)

• 获得信心和改进教学• 面对新的挑战:多方面努力寻找平衡(教高年级不知从何处着手,平衡家庭和工作时间,寻找专业输入,与高年级学生的关系:一个持续的问题)。

④专家型教师玛丽那• 学习教学• 自我怀疑和重新评价• 理解和掌握教学• 承担新的角色(教研组长)• 反思的机会• 资源再投入• 迎接挑战:使用过程写作方法。

Page 13: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6)克服教学研究的“缺失范式”( 6)克服教学研究的“缺失范式”舒尔曼( Shulman,1986) :教师怎样理解学科知识对教学十

分重要,可是这一问题却被以往的研究者忽视了。这是一种缺失范式。重新表征第二语言教师的知识结构:①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和话语在内的语言系统知识;②包括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知识、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教学

策略的知识、学习处理与学习资源管理在内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源于这样的认识,对四位教师课堂实践的考察更深入一层,看到了教学新手和专家型教师在拥有知识和行为方式方面的诸多不同。

Page 14: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7)知识发展存在质的差异( 7)知识发展存在质的差异• 学习处理领域(详述新学期始上的两节课,环绕“行动中”的处理)着重管理课堂纪律、组织学习的方式、学习资源的利用、师生关系和课堂文化以及有关学习处理知识的发展等方面,讨论其显现的特点,包括蕴涵于其中的教与学的理念,教师回应具体工作环境的方式。

• 课程实施领域(重点关注语法教学)就其课程设计、备课过程和备课思想、课堂实施进行检视,讨论她们的知识是怎样经过实践形成的。

讨论表明:玛丽娜的第二语言教学知识更丰富、更连贯和更为综合,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关于课程决策的原理和标准,所作的课程判断常常是有意识的决策。

Page 15: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例如玛丽娜改革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多数学校长期以来使用结果取向的方法,作文是结果,

教师统一指出错误,学生据此改正。玛丽娜深感这种方法使教师成了“校对“,效果不佳,这是困扰她多年的问题,后来通过研修课程的理论“输入”,大胆试验“过程写作”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制写作流程,让学生成为多次修改的写稿人,不断获得“重新表达”的成就感,实现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她坚持在“能力边缘工作”,改变了课堂环境,也改变了自己。

( 8)挑战的内容各不相同( 8)挑战的内容各不相同 新手教师:

专家型教师:

常常是维持纪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基本环节;常常要自找“最不满意的领域”,试验新的教学变革,这是更大的挑战追求。

Page 16: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9)针对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9)针对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专家型教师:①善于在行动中获得知识,基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形成一种实践

知识;②常把自己的角色理解为一个“引领变革”的人;③又能不断反思自己的经历,并对自己教与学的理念提出质疑。

•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差异在于他们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专家教师回应外部因素的方式改变了工作环境,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Page 17: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 10)研究者激情饱满兼及潜入思想

( 10)研究者激情饱满兼及潜入思想

具备这两者,整个研究报告才有了更多的深究与批判的空间。研究者发现德莱弗斯兄弟等提出的卓越理论,尽管把握了专家的一些重要特征,但并未把握专家与非专家的关键差异。

德莱弗斯兄弟等 本报告作者“卓越”有非反思性特征

反思和思考是专家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特征

专家知识是默会的,专家行为不能用言语解释

实践知识的理论化和理论知识的实践化是专家知识发展中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专家特征是行为的轻松自如和自动化

专家特征是不断探索和试验,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和积极回应挑战

Page 18: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本人在国际教育教学大会上对徐碧美报告的评述提纲本人在国际教育教学大会上对徐碧美报告的评述提纲

对于教学领域的专家知能,大多数研究者根据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将专家教师与教师新手作差别的比较,从而得出专家教师大脑思维的种种特征。徐教授的研究则不同,她采用对教师工作、生活的人种学案例研究的方法,结果发现:专家型教师回应工作环境的独特方式,应是他们走向或保持卓越的关键特征。

对于专家知能特征的研究,很早就受到认知心理学界的关注,但直到近年,仍然很少有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徐教授的研究以教师与课堂为对象,倡导了一种从课堂教学角度分析专家知能的研究风格。

Page 19: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③徐教授以第二语言(英语)学科为教学实践的载体,对几位教师的案例进行分析,还填补了不同阶段英语教师的知识发展与知能培养问题研究的若干空缺。

④徐教授的研究,虽则样本极小,仅四名教师,当然有一定局限性,但以其深入与深刻的品格,在教学领域专家特征研究的文献宝库中,作出了富有价值的补充。

⑤对于内地来说,中小学教育改革,正逐步聚焦于教学工作质量和教师素质提高,关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徐教授的研究,对大批职初和有经验教师思考教学工作,并提高其专业水平可作颇有指导作用的参照;对开掘众多教师的经验宝藏,把他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逐步清晰化提供必要的启悟;对唤醒教师追求卓越的直觉,培育学校的教研文化更具深刻的借鉴意义。

Page 20: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例如:

•怎样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文献理论与案例分析怎样构成水乳交融的逻辑关系;

•案例研究中怎样做到一丝不苟的严谨实在和高超的理论梳理;

•怎样针对问题得出研究结论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

均与内地的研究姿态不尽相同,因此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另一种境界的研究范例。

Page 21: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徐碧美:探寻教师个体成长的关键特征

•我 们:探寻教师群体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国际教育教学 2004年大会上的主题报告为“重视群体行动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革新”,引起与会代表的关注,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原香港教育学院院长 Ruth Hayhoe ,将此研究放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中作了评论。下面就此研究思路作扼要介绍。

33..案例二:“学懂的东西做出案例二:“学懂的东西做出来”来”

Page 22: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教师在职教育,目前都以理论、经验的课程培训为主,却面临理论向行动转移的困境。

•“听了未必接受”,传播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对立的不协调信息,而积极接触与之协调的信息( L.Festinger )更何况教育是个容易保守的事业,教师对不协调信息易于排异、歪曲,难以“重构”。•“接受了未必会用”,哲学认识论的“默会知识论”观点指出,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大多是缄默(不能解释)的、个体化的,而且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需要“做中学”)才能学会( M. Polany , 1956)。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

( 1) 现实的困境是出发点( 1) 现实的困境是出发点

Page 23: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①同事互助指导( Peer coaching)

•乔依斯与许瓦斯( Joyce & Showers,1982 )的等组实验发现,教师在课程培训的同时,如参与校内同事间的互助指导,可有 75%的人能在课堂上有效应用所学的内容;否则只有 15%能有同样的表现。

其他研究( Sparks,1986; Singh & Shiffette, 1996)也发现同事间的互助指导远胜于单元式的工作坊。•美国、香港等地的一些学者在中小学推介同一层级教师间的互助支援,既避开上下属评鉴考绩的干扰,同时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现有文献的搜索与讨论

( 2)现有文献的搜索与讨论

Page 24: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引领,尤其是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先进的理念如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和带领,同事互助常常会“萝卜烧萝卜”,自囿于同水平的重复。

讨论之一 同事互助还需专业引领讨论之一 同事互助还需专业引领

Page 25: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能促进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

这种方法最早应用于律师与医生的培养,哈佛大学工商学院将其使用于工商管理人才的教学( Copland,1910 ) ,同样取得显著成效。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案例讨论被移用到教师培训中来,现已发展为课例学习( Lesson Study ) .

②案例教学方法 ( Case methods of teaching)

Page 26: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毕竟与医生、律师、工程师有所不同,比如说后者技术理性含量高、文本知识为主,前者工艺性特别讲究、经验知识为主;后者的学习与培训采用对书面个案讨论很能有所建树,而前者还需要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反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表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培训仅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成效远不如其他职业那样突出。

讨论之二 案例讨论还需要行为跟进讨论之二 案例讨论还需要行为跟进

Page 27: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1.知识信念改变

1.知识信念改变

3. 学生学习结果变化

3. 学生学习结果变化

2. 教师课堂实践改变

2. 教师课堂实践改变

讲授先行的传统模式: 1 →2 →3

实践先行的改进模式:2 →3 →1

(David Clarke & Hilary Hollingswoth, 2003)

③关于培训模式的改进研究

讨论之三 两种模式、两个不同的线性思路,各有优缺,我们选择怎样的路?

讨论之三 两种模式、两个不同的线性思路,各有优缺,我们选择怎样的路?

Page 28: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实践改进与教师学习融为一体的集体活动制度,有望解决理论向行为转移的问题。

怎样上好每堂课的教研(“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学习理论和知识的教研(“教育学是使人聪明之学”)

学校案例

“活动-发展”的教学新格局(继承与发展、规范与选择、接受与活动两极张力的理念)

一所条件一般的学校成为教育思想端正的改革楷模(刘佛年, 1990 )

( 3)洞察自己的经验与需求是关键

( 3)洞察自己的经验与需求是关键

校本研修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学研修活动能取两者之所长

Page 29: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②“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

教师案例:“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

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 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

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 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 后修改方案

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 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

这一做法,坚持三年,成为上海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

•三个关注(自我、文献、现实)和两次反思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Page 30: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③需求调查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 295份有效问卷)

3.2 2.8

36.7 35.7

21.6

0

20

40

A B C D E

3.2 2.8

36.7 35.7

21.6

0

20

40

A B C D E

A. 未结合课例的纯理论指导 B. 与同事共同阅读理论材料 并相互交流 C. 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 D. 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 E. 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引领

Page 31: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教师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教师首先关注实务,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才逐渐养成对专业理论的渴求。

“哪种听课、评课方式对教师帮助最大?”( 295份有效问卷)

0.724.6 5.9 11.1

57.7

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

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研究改进

听优秀教师的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

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讨论

Page 32: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原行为阶段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验的教学行为

原行为阶段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的课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例设计

新设计阶段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的课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得的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行为调整

新行为阶段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得的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更新理念

反思反思 11 :寻找自身: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与他人的差距

更新理念更新理念

反思反思 11 :寻找自身: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改善行为

反思反思 22 :寻找设计: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与现实的差距

改善行为改善行为

反思反思 22 :寻找设计: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课例为载体 //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课例为载体课例为载体 //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的改革思路,简称“行动教育”:

( 4)取用实践出真知的归纳方法

( 4)取用实践出真知的归纳方法

Page 33: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预研阶段( 2002 年 1月- 9 月,青浦区) 共组织 100多次学习、研讨, 30多次个别与团体访谈,搜集 150多小时录音, 24节课堂录像,研究成果:“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顾泠沅、王洁, 2003)

•上海推进阶段( 2003年 3月- 2004年 6月) 上海市静安、普陀和青浦等 9个区, 30余所扎根学校,80多位教师, 40 位教研合作伙伴

•承担全国校本教学研修的大型科研项目( 2003年 12月-)

正在实施

( 5)研究与推进同时并举

( 5)研究与推进同时并举

Page 34: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① 关注小组学习 行动研究者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一个个体。行动教育强调集体智慧,建立教师与教师、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作学习的行动主体。

② 关注主体悟性 行动研究侧重于改善行为,但理性思考或对理论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行动教育让知识创造模式与行为反馈机制同时进入工作流程,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注重通过主体悟性把行为与理性联结起来。

③ 关注技术平台 行动教育以课例为载体,十分重视采用现场观察、录像带分析、案例研究,甚至视频案例( video-case )等技术,作为教师学习与研究的工具。

( 6)对行动研究的改进( 6)对行动研究的改进

Page 35: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组织形式: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科际组合、核心小组先导、工作室、校际联动、中心校辐射、连环跟进、研究机构与学校合作等。•研修内容:学习、工作计划、教学研讨、技术支持、其他问题或专题、科研项目等。•外来指导与自我指导:校本研修要尽量争取外来专业人员的指导,但这种指导常常要经历自上而下的等级指导到伙伴合作的平等指导,甚至于“逐步淡出”,直到由教师自我指导的过程。•正式与非正式:正式组织的教研活动有确定的时间和内容,让大家坐在一起,非正式的教研活动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它们具有同等的必要性,要营造学校的教研文化,敞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续跟进,从内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 7)实施的形态与功能分析( 7)实施的形态与功能分析

Page 36: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① 乔哈里相识模型或乔哈里窗

2 盲区

3 隐藏区

4 未知区

自己已知 自己未知

他人已知

他人未知

未变化的

1 2

3 4

更加开放

更加开放

1 2

3 4

知识共享

1 2

3 4

2

4

正在公开自我

正在倾听与回应

1 2

3 4

<< <<

1 开放区

<< <<

1

3

•解释了知识共享但未知区不变,如何解释问题解决中建构新知?•归纳了公开自我、倾听与回应等技能,但形成这些技能的动态特征更关键

(Joseph luft & Havry Ingham,1984)

( 8)实施技能的叙事研究( 8)实施技能的叙事研究

Page 37: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② “连环改进”的研修实例(物理教研组:滑轮)

• 面对学生厌学,唤醒改变情境的自觉

• 情境议题过大,看来要由具体课例启动

• 有话题可说,引发异质讨论

• 试教后很糟糕,情境复杂使知识更难懂

• 评论与冲撞:毛病出在哪里

• 释放智慧:对教学情境做教学加工

• 情境不是外衣,重在促进理解

Page 38: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③ 教师群体有效学习的动态特征

有效与低效群体在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差异,在于面对困难或改革等工作环境,所取应对方式的不同,有效群体常常是:

• 差别推动进取,不断促使每个个人在各自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工作

• 问题引导学习,不断使日常工作问题化,凭着群体大脑资源 的再投入与撞击,解决新问题

这种特有的应对工作环境的方式,推动了群体学习技能的形成及其知识的共享与创造,促进了群体的专业发展。

Page 39: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教师专业发展事关重大,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 (可广义理解 )上。我们视课堂为可供“野外”考察的学习生态圈,通过行动研究方法的改进,注入合作学习和理性思考的活力,构建以课例为载体、理念引领与行为跟进相统整的教师教育模式,为教师发展提示一种有价值的选择。当然 ,这种模式还可简化或因地制宜地变化为教学研修的多种活动方式 ,以便学校使用。除此之外 ,我们还获得如下几点认识(包括主要结论、制度安排、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这里从略)。

( 9)突破困惑的初步认识( 9)突破困惑的初步认识

Page 40: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Ruth Hayhoe 在国际教育教学大会上的评论要点:①这项研究体现了中国传统中最精髓的东西,即对行动智慧的认

可,以及强调蕴涵在行动中的各种教育知识胜过现有教育理论中表达的知识的主张。

• 20 世纪早期,“师范学院就是学术团体可怜的抱养儿”(历史学家 Lucas?),师范学院教授的知识更多的是实践的、情境化的知识,它们不可能成为大学里的“高层次知识”(即抽象的、理论化的,以命题为基础、通过实证与理性辩论予以捍卫的知识)。

• 与此同时,伴随着教育院系的同仁为教学实践知识真正赢得尊重和被视为大学引以为骄傲的重要知识所做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应当留出恰当的位置来认可来源于行动的、各种形式的知识的深度与深刻性,而这些知识以一种逐步积累的方式在增长,同时又是源于蕴涵深度智慧的行动。

( 10)寻根体会中国认识论的血与脉( 10)寻根体会中国认识论的血与脉

Page 41: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②中国认识论传统有两个很深远的流派,其思想在这项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 其一是宋代朱熹解释的“格物致知”,以真实的观察为基础,强调累积的、经验知识的获得,旨在建立起一套理性的体系。这是中国传统中强而有力的部分,但与欧洲传统还是相去甚远。欧洲的传统更加思辩和理论化,中国的传统则非常依据经验、非常实在,但同时又是非常系统化的。研究报告曾提到,只有依据琐碎经验的同事互助,没有系统掌握学科和课程教学知识的理性引领,教师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这是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最重要的认识。

Page 42: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其二是明代王阳明创立的“知行合一” 心学体系,他远离实实在在的、经验积累的理性知识的创造,另辟蹊径,深入到人的内心刨根问底,倡导“悟性自足”,呼唤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在过去的 150或 200 年间,中国、日本和朝鲜掀起的大多数进步的教育改革运动都是以这种传统为基础的,虽然人们并不常常这样提起。研究报告在分析优秀教师成长经历时,一位特级教师“三个关注”的特征富有规律性:首先进入自己的心底,完全凭自己的直觉和对自己的理解来做;然后看到别人的理论和观点,又对它们做出选择和发展;最后在边教边改中进一步发挥悟性的作用。这都是中国传统中特别深奥和重要的部分。报告作者在过去 30 年里基于个人深厚的经验与体验养成了引人瞩目的实践智慧。

Page 43: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③我们可以从这项研究中“寻根”并体会,什么是中国认识论的血与脉,以及思考是对存在的感知的真正内涵。

• 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的苏步青教授,他们对理论数学的贡献闻名遐迩,同时,他又是一位非常关心中学数学教学和常年深入课堂的数学家。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该报告的实践智慧的来源,这是苏步青教授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

Page 44: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2020 世纪世纪 5050 年代后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刘佛年教授,实年代后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刘佛年教授,实际上是他开辟了中国教育学这个领域,并把中国文化传际上是他开辟了中国教育学这个领域,并把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带入到教育学之中。首先,他是一位伟大的杜统的根基带入到教育学之中。首先,他是一位伟大的杜威思想的评论家。威思想的评论家。 5050 年代初,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年代初,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引入到中国,刘教授成了帮助组织这门新课程的拓荒者。引入到中国,刘教授成了帮助组织这门新课程的拓荒者。对于这个领域,刘教授可以说驾轻就熟,因为他的研究对于这个领域,刘教授可以说驾轻就熟,因为他的研究就是横跨亚欧,包括英国和法国。刘教授在就是横跨亚欧,包括英国和法国。刘教授在 19581958至至 19196565年间主持撰写的那本教育学实际上是一本注入了中年间主持撰写的那本教育学实际上是一本注入了中国传统思想精髓的力作。他把这些新思想的点点滴滴及国传统思想精髓的力作。他把这些新思想的点点滴滴及其矛盾观——知识与行动、学习与思考、统一的真理和其矛盾观——知识与行动、学习与思考、统一的真理和多样的观点、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个人的需要、彼此独立多样的观点、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个人的需要、彼此独立和相互联系——留给后人,包括他的学生。和相互联系——留给后人,包括他的学生。

Page 45: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欧洲传统的精髓在于我们总是不得不要予以分解,然后再综合,直至使其成为一种线性排列的关系链。让我们重视和学习中国的传统,因为它确实为新思想和新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各位从研究报告中提到的种种范式中的两两对立就可以深深地领悟到这一点,即对理论和实践桥梁的发现与认可而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恰恰相反的是,我们要做的是让理论与实践交锋和对话。

20042004 年年 99 月月 66 日日1111 月月 1818 日修改日修改

Page 46: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钱学森:钱学森:科学研究方法论要是真成了一门死学问,一门严格的科科学研究方法论要是真成了一门死学问,一门严格的科

学,一门先生讲学生听的学问,那大科学家也就可以成批培养,学,一门先生讲学生听的学问,那大科学家也就可以成批培养,诺贝尔奖金也就不稀罕了。诺贝尔奖金也就不稀罕了。

(周林等编《科学家论方法》第一辑第(周林等编《科学家论方法》第一辑第 22页,页,1984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如果你们想要从理论物理学家那里发现有关他们所用方如果你们想要从理论物理学家那里发现有关他们所用方

法的任何东西,我劝你们就得严格遵守这样一条原则:不要听法的任何东西,我劝你们就得严格遵守这样一条原则:不要听他们的言论,而要注意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言论,而要注意他们的行动。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 312312页,页,19771977年,商务印书馆)年,商务印书馆)

Page 47: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胡适讲演:胡适讲演:[[方法是甚么方法是甚么 ] ] 我们研究西方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的我们研究西方的科学思想,科学发展的

历史,再看看中国历史,再看看中国 25002500 年来凡是合于科学方法的种种思想家年来凡是合于科学方法的种种思想家的历史,知道古今中外凡是在做学问做研究上有成绩的人,他的历史,知道古今中外凡是在做学问做研究上有成绩的人,他们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们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方法是甚么呢?……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方法是甚么呢?……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方法的自觉方法的自觉 ]] 无论是在科学上的小困难,或者是人生无论是在科学上的小困难,或者是人生上的大问题,都得要严格的不放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上的大问题,都得要严格的不放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就是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这就是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

方法的自觉,就是方法的批评;自己批评自己,自己检方法的自觉,就是方法的批评;自己批评自己,自己检讨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讨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

Page 48: 教师知能研究的方法与案例 顾泠沅

[[方法与材料方法与材料 ] ] 材料可以帮助方法;材料的不够,材料可以帮助方法;材料的不够,可以限制做学问的方法;材料的不同,又可以使做学问可以限制做学问的方法;材料的不同,又可以使做学问的结果与成绩不同。(他用的结果与成绩不同。(他用 16001600 年到年到 16751675年的一段历年的一段历史,进行中西对比,指出所用材料不同,成绩便有绝大史,进行中西对比,指出所用材料不同,成绩便有绝大的不同)的不同)

有新材料才可以使你研究有成绩、有结果、有进有新材料才可以使你研究有成绩、有结果、有进步。我们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步。我们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姚鹏、范桥编《胡适讲演》,(姚鹏、范桥编《胡适讲演》,19921992 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