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57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 SNA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一, 1993SNA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教

description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 SNA 中心框架的目标及其局限性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对 1993SNA 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了扩展与补充有所了解。.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概述 第二节 人口和劳动投入核算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短期核算和地区核算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细化核算 第五节 关于特定领域的功能性附属核算框架 第六节 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核算.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概述. 一、 SNA 中心框架的目标及其局限性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Page 1: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 SNA 中心框架的目标及其局限性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对 1993SNA 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了扩展与补充有所了解。

Page 2: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概述第二节 人口和劳动投入核算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短期核算和地区核算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细化核算第五节 关于特定领域的功能性附属核算框架第六节 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核算

Page 3: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概述

一、 SNA 中心框架的目标及其局限性二、 SNA 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所作的扩展

与补充

Page 4: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 SNA 中心框架的局限性 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

经济和社会结构、法律体制、经济和社会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中心框架虽然具有足够的普遍性,能够适应世界各国的大部分情况,却不能反映它们的全部特征。

Page 5: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 SNA 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所作的扩展与补充

一是在中心框架的范围内,增强其适用于不同国家不同条件的灵活性;

二是在不过分加重中心框架的负担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要求,开发补充的或替代性的类别和概念,建立附属核算框架;

注意:这些附属核算框架既与中心框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为特定领域或特定专题所专有。因而通过它们可以在以中心框架为主体的综合经济统计资料和有关专门领域或专题的信息系统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三是在中心框架之外,还增加了有关人口和劳动投入核算的内容,旨在为计算有关的人均指标和研究劳动生产率服务。

Page 6: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第二节 人口和劳动投入核算

一、人口总量及其就业状况 二、劳动投入总量及其度量标准

Page 7: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人口总量及其就业状况

1. 为了与一国的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相匹配,计算出有意义的人均指标, SNA 建议最好采用年均常住人口数作为人均指标的分母:

常住人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人口;

年均常住人口数:一年之内各时点常住人口数的平均值。

Page 8: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人口总量与劳动投入总量之间的联系

2. 为了在人口总量与劳动投入总量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可以将一定时点的常住人口先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两大类,然后再按就业状况进一步将劳动力人口分为从业人口 ( 或称“受雇人口 )和非从业人口 ( 或称“未受雇人口” )两类。

Page 9: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常住人口按就业状况分组

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从业人口 非从业人口

就业人口 非就业人口

Page 10: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劳动投入总量及其度量标准(一)本国常住单位的劳动投入总量

1. 一国的生产活动都是由常住生产者来完成的,换句话说,只有常住生产者才对国内生产总值作出了贡献。

2. 所以,真正与一国的最终产出成果相对应的劳动投入总量,应该是一国的所有常住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所投入的劳动总量。

Page 11: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如何计算本国常住单位的劳动投入总量 “本国常住单位的劳动投入总量”与“本国常住人

口所提供的活劳动总量”之间的区别: 一个常住单位可以雇佣属于其他国家的常住人口; 反之,某个常住人口也可能为属于其他国家的某个常住单位工作。

二者的转换公式:本国常住单位的劳动投入总量= (本国常住人口提供的活劳动量)+(由非常住人口提供给本国常住单位的活劳动量) - (由本国常住人口提供给非常住单位的活劳动量)

Page 12: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劳动投入总量的度量标准

• 原则上, SNA 并不认为就业人数是劳动投入总量的一个合适度量,而是倾向于用职位总数、总工时数、全日制等值就业和按不变报酬计算的雇员劳动投入这样一些指标来度量劳动投入量。

Page 13: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1.职位总数

职位:指一个人和一个机构单位之间关于在规定的期限内或在另行通知以前进行有酬工作的明示或默示的合同。

关于职位的常见分类: 一是将其分为雇员职位和自我雇佣职位两种类型; 二是按标准产业活动分类法进行分类。

Page 14: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1.职位总数 (续 ) 用职位总数来度量一国的劳动投入总量,这些职位必须是该

国经济领土上的所有常住生产单位中的职位; 一国经济领土上的一个职位:指一个人 (他既可以是该国经

济领土上的常住人口,也可以是非常住人口 )与该国经济领土上的一个常住单位 ( 它也许本身充当自我雇佣者 )之间的一个明示或默示的合同,按此合同他在一个规定期限内或在另行通知以前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 或赚取混合收入 )。

Page 15: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1.职位总数 (续 ) 存在如下的关系式:

本国常住单位的职位总数 = (本国常住人口拥有的职位数) + (本国常住单位提供给非常住人口的职位数) - (非常住单位提供给本国常住人口的职位数)

Page 16: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2. 总工时数

总工时数是一个比职位总数更精确的劳动投入总量的度量指标。

用于衡量一国的劳动投入总量的总工时数,是指在其经济领土内的所有雇员职位和自我雇佣职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工作的总时数: 注意:它包括在该经济领土外为在那里没有经济利

益中心的国内雇主机构单位所从事的工作,但不包括在本国经济领土内为那些没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外国雇主机构单位所进行的工作。

Page 17: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2. 总工时数(续) 存在下述关系式:

本国常住单位的总工时数= (本国常住人口完成的工时数)+(非常住人口给本国常住单位完成的工时数) - (本国常住人口给非常住单位完成的工时数)

Page 18: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3. 全日制等值就业 全日制等值就业:也就是全日制等值职位数,它是

用总工时数除以在其经济领土内的一个全日制职位的年均工时数而得到的。 在缺乏详细的统计资料,尤其是缺乏工时资料时,也可以

在职位总数的基础上,将全部职位中的每个非全日制职位简单地按全日制职位的一半来折算,以此粗略地估算出全日制等值就业。

全日制等值就业指标度量劳动投入总量的精确性介于职位总数和总工时数之间。

Page 19: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4. 按不变报酬计算的雇员劳动投入

SNA 还对如何采用价值量指标度量劳动投入进行了探讨。按不变报酬计算的雇员劳动投入指标就是适应这一要求提出来的。但它所反映的仅仅是雇员职位上的劳动投入总量。

Page 20: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如何计算不变报酬雇员劳动投入 计算不变报酬雇员劳动投入指标,可以有两种途径:

一是直接用某个选定基期的各类雇员职位的年均报酬去乘报告期对应职位类的现有职位数,然后相加求和,得到报告期按不变报酬计算的雇员劳动投入总量。

二是先计算每种职位从基期到报告期的雇员报酬指数;然后用报告期每种职位的雇员报酬除以该种职位的雇员报酬指数,得到在每种职位上按不变报酬计算的雇员劳动投入;最后相加求和,得到报告期按不变报酬计算的雇员劳动投入总量。

Page 21: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三、关于劳动投入的分类 在研究生产率的变化时,除了需要劳动投入的总量数

据外,还需要有关劳动投入的类别资料。 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发展中国家内

部各地区之间、各行业之间、以及不同技术水平的各种工种之间,往往在生产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对它们进行单独的研究和对比分析,才能说明更深层次的问题。

SNA推荐的关于劳动投入的最基本分类,是按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进行划分。

Page 22: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人口:若干时点的年均人数

每一时点前的参考周内年均受雇人数

每一时点前的参考周内年均未受雇人数

每一时点前的参考周内年均非劳动力人数

有一个职位

有多个职位

加:由常住企业雇用的不包括在人口统计中的那些人员的职位减:由非常住企业雇用的包括在人口统计中的那些人员的职位

每一时点前的参考周年年均职位数

年度总工时数:不包括年度假、节日假和病假

全日制职位年均工时数:不包括年度假、节日假和病假

全日制等值就业,即年均全日制等值职位数

分别按每种职位计算,然后加总

雇员职位 自我雇佣职位

国内概念的雇员报酬

国内概念的不变报酬雇员劳动投入

按每种职位的报酬指数缩减等于

除以

Page 23: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短期核算和地区核算

一、国民经济的短期核算 二、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

Page 24: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国民经济的短期核算 国民经济的短期核算:主要包括月度核算和季度核

算; 开展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弥补国

民经济年度核算在时效性上的不足,对国民经济在短期内的变化进行密切的监视,借以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较为及时的信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Page 25: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 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把每一个地区视为

一个不同的经济实体,对其经济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核算;

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在核算原则、方法、指标体系、分类等方面,与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核算基本一致。

Page 26: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复杂性 国民经济地区核算较国民经济总体的核算要复杂得多。原因在于:

1. 一个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比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要频繁得多,而有关各地区之间经济往来的统计记录却又不如国际经济往来的统计资料那样系统和完整;

Page 27: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国民经济地区核算的复杂性(续)2. 在一国之内存在着地区单位、跨地区单位和全国性单位等三种不同性质的单位:

地区单位:其经济利益中心只涉及一个地区; 跨地区单位:其经济利益中心涉及一个以上的地区,但

并不涉及整个国家; 全国性单位:其经济利益中心很难在各地区之间划分。★ 关于后二者,往往很难将其完全地区化 (亦即对于它们的许多交易,根本就不能确定是在什么地区发生的,或在地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

Page 28: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细化核算 国民经济的细化核算:是指为对某些专门问

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中心框架粗分类的基础上,就其中有关的核算内容作更深入细致的核算。如:

一、功能分类二、关于住户部门的详细核算三、公营、本国私营和外国控制的部门四、关键产业或关键部门的详细核算五、对外账户核算的细化

Page 29: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功能分类 所谓功能分类,是指按照交易者从事交易

的目的对某些交易进行分类。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1)按用途对个人消费进行分类;(2)按政府职能对政府的总支出进行分类;(3)按目的对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的总支出进行分

类;(4)按目的对生产者的某些支出进行分类。

Page 30: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关于住户部门的详细核算 对住户部门进行详细核算的两种途径:

1. 将住户部门划分为更细的子部门 将住户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志细分为若干子部门,然

后为每一个子部门编制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对每一个子部门进行系统的账户核算。

2. 对住户部门的交易和平衡项进行分解 当受到资料的限制,对住户部门的每一子部门建立完整的账户体系行不通时,一个替代的办法是:只将住户部门账户体系中的某些重要交易和平衡项细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

Page 31: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三、公营、本国私营和外国控制的部门 联合国 1993SNA 在其标准机构部门分类中 :

按是否受政府、私人或外国控制,对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这两个机构部门分别按公营、本国私营和外国控制作了细分;

并且把公营的金融和非金融公司(及准公司)与政府部门一起统称为公营部门;把本国私营的金融和非金融公司 ( 及准公司 )、住户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一起统称为本国私营部门;而把由外国控制的本国常住金融和非金融公司 ( 及准公司 )统称为外国控制的部门。

Page 32: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三、公营、本国私营和外国控制的部门(续 )

SNA 认为,对重新安排后的这些公营、本国私营和外国控制部门进行单独的核算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能够提供一组新的关于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信息:

1. 便于分析它们各自在增加值、各种收入概念 (如原始收入余额、可支配收入、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等 )和储蓄中所占的份额,分析它们在进出口、就业等方面各自所起的作用;

2. 还有助于对它们相互之间的交易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

Page 33: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四、关键产业或关键部门的详细核算 在一国的国民经济运行中,人们通常会注意到有一些

关键的产业或部门,如: 它们或者在对外交易和平衡国际收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或者在政府的税收收入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还可能在促进经济增长、平抑物价等其他方面作用独特。

对于这些关键产业或关键部门,人们非常希望能够了解到有关它们的详细而又系统的信息。

Page 34: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四、关键产业或关键部门的详细核算(续)

原则上,在 SNA 的中心框架范围内,这种关于关键产业或关键部门的详细核算是能够做到的。具体做法: 首先,需要对关键产业及其相应的产品给予明确的定义; 其次,对于从事关键活动或提供关键产品的各机构单位,

可以将其组成关键部门,为其编制完整的账户体系; 再次,为系统地分析各关键部门和政府之间、以及各关键

部门和非关键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依存关系,揭示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特殊重要作用,还可以在综合经济账户总表中对各关键部门和其他非关键部门进行集中的表述。

Page 35: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五、对外账户核算的细化

在某些情况下,或者在某些特殊的时期,人们往往希望了解一国对外交易或对外资产负债存量方面的详细情况。

通过对有关的对外账户或其他核算表的细分,这一要求也是能够实现的。比如:

Page 36: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五、对外账户核算的细化(续)1. 当一国在国际收支平衡方面遇到困难时,

可以将国外账户中所记录的各项对外交易或者细分为公营、本国私营和外国控制部门各自的对外交易,或者把各关键部门和其他部门各自的对外交易区分开来,还可以按国家类别对这些交易细分,借此分析对外收支遇到困难的深层原因;

Page 37: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五、对外账户核算的细化(续)2. 当需要联系一国 GDP 的增长率或外汇汇率

的变化,对一国各类产品的进口及进口弹性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在供给和使用表中把每一种产品的使用 (包括中间消耗、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 ) 都分为进口和国产两方面而取得必要的基础数据;

Page 38: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五、对外账户核算的细化(续)

3. 当一国的外债问题变得较为严重时,则可以通过对金融交易三维分析表和金融资产负债存量三维分析表中与国外有关的部分的详细分解,为分析一国的外债规模、外债分布、外债结构、以及外债的偿还提供较为系统的资料。

Page 39: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第五节 关于特定领域的 功能性附属核算框架

为便于对社会关注的许多领域,如文化、教育、保健、社会保障、旅游、环境保护、研究与开发、发展援助、运输、数据处理与信息加工、住宅、通讯等,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又不过分加重中心框架的负担, 1993SNA设计了这种功能性的附属核算框架。包括:

1. 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核算;2. 附属供给与使用表;3. 特征生产者的完整账户。

Page 40: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核算

(一)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概念 某一特定领域的国民支出:是指一国的常住单位

在该领域用它自己的资金所负担的各项使用的总和。

Page 41: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构成 某一特定领域的国民支出,可以归类为 5个方面:

(1)特有产品的消费;(2)特有产品的资本形成;(3)特征活动中的非特有产品固定资本形成及其净获得的非

生产非金融资产;(4)特有的经常转移 ( 不能与第 1项重复 );(5)特有的资本转移 ( 不能与第 2 和第 3项重复 )。

★在具体计算特定领域的国民支出时,应注意从常住单位的总使用中剔除由国外提供资金的常住单位的经常使用和资本使用。

Page 42: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构成

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构成 数 量 1. 特有产品的消费 1.1实际最终消费 1.1.1市场产品 1.1.2 非市场产品 1.1.2.1 个人 1.1.2.2公共 1.2 中间消耗 1.2.1实际中间消耗 1.2.2 内部中间消耗2. 特有产品的资本形成3. 特征活动中的非特有产品固定资本形成及其净获得的非生产非金融资产4. 特有的经常转移 (未包括在第 1项中的部分 )5. 特有的资本转移 (未包括在第 2 和第 3项中的部分 )6. 特定领域常住单位的总使用 (1+2+3+4+5)7.减:由国外资助的常住单位的经常使用8.减:由国外资助的常住单位的资本使用9. 特定领域国民支出 (6-7-8)

Page 43: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 三 )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使用者 /受益者

在研究特定领域的国民支出时,区分谁是国民支出的使用者 ( 或受益者 ),谁是国民支出的资金提供者或费用承担者,是十分有益的。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在许多领域,这二者往往不尽

一致,某些使用者并未由自己负担费用,而某些支出的承担者却并未实际获得有关的货物和服务。

一般来说,这种不一致是由转移而引起的。

Page 44: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㈣特定领域国民支出的费用负担者

对于费用负担者的分类,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非市场生产不被视为最终提供资金的单位。第二,市场生产者都被认为以其销售收入来弥补中间消耗支出。第三,未被划入准公司的非法人企业,其资本形成所需资金被 认为由其所有者提供,并被计入其所有者所在的列。第四,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被认为是最终提供资金的单位。第五,政府被认为是最终提供资金的单位。第六,住户被认为是以其收入为其全部开支提供资金的单位。第七,负债被作为支出的资金来源处理。

Page 45: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附属供给与使用表

通过编制附属供给与使用表,可以对特定领域特征生产者的生产活动进行详细的研究。

特征生产者是指进行特征活动的生产者。 特征活动是生产特征货物和服务的活动。

Page 46: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三、特征生产者的完整账户 某些特殊的领域,如社会保障,它们的主要经济功

能不是从事货物或服务的生产,而是分配转移或融资活动。

为对这种特殊领域中的特征生产者进行有效的研究,最好是借助于账户体系: 首先,把所有从事特定领域特征活动 ( 不论是主要活动、次要活动,还是辅助活动 )的机构单位重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特殊的机构部门———特征生产者部门;

然后,为特征生产者部门编制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Page 47: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第六节 环境与经济的综合核算

一、开展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意义二、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几种途径三、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SEEA)

Page 48: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开展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意义

1. 所谓环境,是指自然界中业已存在的各种天然财富,如空气、水、土地、森林、矿产资源,等等。它们不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却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Page 49: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开展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意义(续)

2.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确保经济以一种合理的速度增长的同时,重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优化利用,使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不利影响永远控制在环境和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为人们把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提供必要的核算资料。

Page 50: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一、开展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意义(续)3. 所谓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简单地说,就是要把环境因素以某种适当的方式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环境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有机地衔接起来,以便全面地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

Page 51: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几种途径

在实践中,人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思路,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种:

1. 只建立实物量形式的自然资源核算。亦即把核算的重点放在各种材料、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期初期末存量及其变化的事物量平衡关系上。

Page 52: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几种途径(续)

2. 从福利的角度考察环境影响,可简称为环境核算的福利方法 :

这种方法考虑了自然界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免费”提供的环境服务和自然界所遭受的损害,并把它们分别视为由自然界提供的转移和返回自然界的转移,用它们去调整 SNA的国民净收入,得到“经环境调整的国民净收入”,以此衡量国民的福利水平。

Page 53: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二、进行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几种途径(续)

3. 建立货币量形式的环境经济核算框架。这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狭义的货币量环境经济核算框架。它是指仅在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将有关环境保护的实际支出单列出来。

2. 广义的货币量环境经济核算框架。它也就是属于 SNA 附属核算框架之一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简记为 SEEA)。

Page 54: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三、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 (SEEA)

SEEA 既与 SNA 的中心框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核心是 :

1. 将 SNA 的资产范围 ( 经济资产 )扩展到包括环境资产在内的更广的范围;

2. 用资本积累概念替代 SNA 的资本形成;3. 用非生产自然资产的使用 (包括耗减和降级 )

作为附加的环境费用调整 SNA 的国内生产净值(NDP),得到一个称之为“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或“生态国内产值”的新的总量指标 (EDP)。

Page 55: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SEEA 的基本结构

经济活动 环境

生产 国外最终消费

经济资产 其他非生产自然资产生产资产 非生产自然资产

( 1) ( 2) ( 3) ( 4) ( 5) ( 6)I 1.期初资产存量 KOp.ec KOnp.ecII 2.货物和服务供给 P M

3.货物和服务使用 Ci X C Ig4.固定资本消耗 -CFC -CFC

5. 国内生产净值 NDP X-M C I

III 6. 非生产自然资产的使用 -USEnp -USEnp.ec -USEnp.env

7. 非生产自然资产的其他积累

Inp.ec -Inp.env

8. 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

EDP X-M C Ap.ec Anp.ec -Anp.env

IV 9. 持有资产损益 REVp.ec REVnp.ec10. 资产物量其他变化 VOLp.ec VOLnp.ec

V 11.期末资产存量 KLp.ec KLnp.ec

Page 56: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有关环境费用和环境资产的估价问题

SEEA推荐了三种备选的估价方法: 第一,市场价格估价法:这种方法主要

用来对自然资产的耗减量进行估价。实际估价时又有两种选择,即净租金法,或者用户费用法。

Page 57: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补充

有关环境费用和环境资产的估价问(续)

第二,维持估价法:这种方法是指以维持自然资产在耗减或降级前的水平所必需的费用来估价环境费用。

第三,或有估价法:它是根据支付意愿原则,通过对居民为保持一定的环境水平所愿意支付的费用进行调查的方式来估计因环境破坏而引起的环境费用。

SEEA 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市场价格估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