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67

description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五部分: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第六部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法 第七部分:制冷剂的选择. 第一部分:. 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室外机选型的修正. 设计篇. a. 不同温度工况的制冷、热量修正. 标准工况:. 制冷运转 室内温度: 27 ℃DB 19 ℃WB. 室外温度: 35 ℃DB. 制热运转 室内温度: 20℃DB.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Page 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Page 2: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50~130% )的理解—超配的问题)的理解—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第五部分: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第五部分:室内机、全热交换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第六部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法第六部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新风处理方法

第七部分:制冷剂的选择第七部分:制冷剂的选择

Page 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Page 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室外机选型的修正设计篇

标准工况:

a. 不同温度工况的制冷、热量修正

制冷运转 室内温度: 27℃DB 19 WB℃

制热运转 室内温度: 20 DB℃

室外温度: 35℃DB

室外温度: 7℃DB 6 WB℃

Page 5: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实际工况往往与标准工况不同,需要进行修正:

Page 6: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

Page 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b. 管道长度和内外机高差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标准工况:

管道长度 5 米

管道高差 0 米

Page 8: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1. 对应于配管长度、高度差的修正(制冷)设计篇

Page 9: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2. 对应于配管长度、高度差的修正(制热)设计篇

Page 10: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c. 对热泵机组的除霜修正 设计篇

Page 1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d. 采用不同配管管径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Page 12: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配管管径减小时的能力修正 设计篇

Page 1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e. 间歇运行的修正 设计篇

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方由于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一般为间歇运行,故在选择式一般为间歇运行,故在选择室内机时要考虑一定的间歇附室内机时要考虑一定的间歇附加,一般取基本负荷的加,一般取基本负荷的 20~30%20~30% ,,以便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以便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

Page 1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f. 特殊设置场所的负荷修正 设计篇

由于空调设备设置在空气质量较差的由于空调设备设置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室内或室外,导致换热器翅片积灰,室内或室外,导致换热器翅片积灰,从而影响运行效率……从而影响运行效率……设计时可以考虑设计时可以考虑 5~10%5~10% 附加修正,附加修正,注意外机迎风面的设置……内机过滤注意外机迎风面的设置……内机过滤网应定期清洗网应定期清洗

Page 15: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g. 内机和外机的修正 设计篇

室内机一般要按照室外机的实际能力核室内机一般要按照室外机的实际能力核算最终能力算最终能力设计时建议根据计算负荷对外机和内机设计时建议根据计算负荷对外机和内机同时进行修正……同时进行修正……

Page 16: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Page 1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修正后的结果:

Page 18: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大容量室外机的应用大容量室外机的应用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Page 19: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国内的相关研究报告 设计篇

论多联式空调机组 VR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清华大学 彦启森

发表于《暖通空调》 2002 年第 4 期

相关连接:

http://www.hvacr.com.cn/research/abc/lunwen/ntkt/200205-002.htm

Page 20: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相关论点 设计篇

2 . 1 关于多联式空调机组容量  为了宣传多联式空调机组的优越与万能,常用以下几点表达,即:多室外制冷压缩机的单一系统,可联接 64 台、 128 台甚至 256 台室内机,配管最长可达 125m ,室外机、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可为 50m ,室内机之间的高差可达 30m 。且不论为了实现这种大系统的可靠运行,特别是针对由于环境温度过低与管路过长带来的液体回流、液态制冷剂再闪发和回油困难等问题,需要增加一些辅助回路与附件,致使系统复杂,更重要的是将造成过多能量消耗,以及系统难以稳定运行。  为什么能耗增加?一方面由于机组容量增加,实现系统各部件的最优化匹配有难度,致使能耗增加。例如,日本为了实现 1997 年 12 月京都会议决议,规定多联式空调机组的制冷能效比( EER )为:制冷量小于等于 4kW 为 4.12 ,小于等于 7 kW 为 3.23 ,小于等于 28 kW 为 3.07 ,可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管路过长,阻力损失大大增加,也将造成制冷压缩机能耗大为增加,各厂家对此均有说明,故不多述。总之,多联式空调机组容量不宜太大,额定制冷量以不大于 56 kW 为好,而且,室外机尽可能分散布置。

Page 2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大容量室外机的应用: 设计篇 a. 大容量的室外机可以被采用 ; 

b. 系统内室内机的数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小容量内机不

宜过多;

c. 室内机的数量应尽量减少,增加室内机的容量;减少控制

点的数量,提高运行时的内外机负荷比例。   大容量室内机的应用 (5 匹以上室内机 ) :

a. 大容量的室内机的噪音增加,注意应用场合;b. 大容量室内机减少了内机的数量,从室内换气次数方面讲, 舒适程度降低。。。。。。

Page 22: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室内、外机的配比的理解室内、外机的配比的理解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Page 2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室外机匹配室内机数量SET-FREE

OutdoorMax. No.Indoor

Min. No.Indoor

运行容量最小容许值

RAS-140FS3Q 8 1 28型(可调至0.8HP)

RAS-224FS3Q 12 2 28型(可调至0.8HP)

RAS-280FS3Q 12 2 28型(可调至0.8HP)

RAS-450FS3Q 16 2 40型(可调至1.3HP)

RAS-560FS3Q 16 2 40型(可调至1.3HP)

RAS-840FS5Q 32 2 28型

Page 2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接驳总容量 设计篇

室内机接驳总容量 =

50% 50%

~~130% !!!!!130% !!!!!

Page 25: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设计篇

Page 26: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压缩机的性能曲线

Page 2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结论:

从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可以看出:从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可以看出:a.a. 压缩机的实际出力未达到额定的 压缩机的实际出力未达到额定的 130%130% ;;b.b. 连接室内机的数量同样有限制;连接室内机的数量同样有限制;c.c. 在同时使用系数较小的场合下超配在同时使用系数较小的场合下超配是比较安全的;例如:功能多样的办是比较安全的;例如:功能多样的办公空间、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等。公空间、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等。d.d. 设计时建议不超过 :设计时建议不超过 : 120%……120%……

Page 28: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风管机与新风机的使用范围风管机与新风机的使用范围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Page 29: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风管室内机的处理能力风管室内机的处理能力

Page 30: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

普通风管机的处理能力:普通风管机的处理能力: 15~20kJ/Kg15~20kJ/Kg

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 35~40kJ/Kg35~40kJ/Kg

ΔΔi=Ql/1.2Gi=Ql/1.2G=14/(1.2X2220)=18.92kJ/Kg =14/(1.2X2220)=18.92kJ/Kg (以(以 55 匹风管机为例)匹风管机为例)

ΔΔi=Ql/1.2Gi=Ql/1.2G=28/(1.2X2100)=40kJ/Kg =28/(1.2X2100)=40kJ/Kg (以(以 1010 匹专用新风机为例)匹专用新风机为例)

Page 3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普通风管机的工作范围:普通风管机的工作范围:

Page 32: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专用新风机的工作范围:专用新风机的工作范围:

Page 3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结论:

从从 i-di-d 图可以看出:图可以看出:a.a. 普通的室内机不能直接处理新风;普通的室内机不能直接处理新风;b.b. 系统中如采用普通风管机处理新风 系统中如采用普通风管机处理新风 的后果……的后果……c.c. 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大,但应注专用新风机的处理能力大,但应注意工作范围:意工作范围: -5~43-5~43℃……℃……

Page 3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的噪音问题和应用的噪音问题和应用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

风管室内机风管室内机

Page 35: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GB/T 18836-2002GB/T 18836-2002

风管机的噪音测试方法风管机的噪音测试方法

《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Page 36: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

1000 2000

1400

Page 3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设计篇结论:

从测试图可以看出:从测试图可以看出:a. a. 风管室内机噪音标定值的测定方法;风管室内机噪音标定值的测定方法;b.b. 在实际使用中,侧吹方式应注意噪音在实际使用中,侧吹方式应注意噪音的增加…… 的增加…… c.c. 大容量的风管机应做消声处理;(具大容量的风管机应做消声处理;(具体做法)体做法)d.d. 全热交换器的噪音比较大,设计时应全热交换器的噪音比较大,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小风量的设备。尽量采用小风量的设备。

Page 38: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多联式空调系统多联式空调系统 新风处理方法新风处理方法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Page 39: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优点:通过开窗或缝隙渗透换气,优点:通过开窗或缝隙渗透换气, 简单方便,节省投资。简单方便,节省投资。

a. a. 自然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方式

缺点:通风效果难以保证,属无组织缺点:通风效果难以保证,属无组织 进风方式。进风方式。

结论:不建议采用结论:不建议采用

Page 40: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空气处理过程:

Page 4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空气处理过程:

Page 42: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空气处理过程:

Page 4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新风吸入器方式:

Page 4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新风吸入器方式:

Page 45: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Page 46: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Page 4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Page 48: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新风吸入器方式注意事项:

Page 49: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优点:热回收设备处理新风,运行节 优点:热回收设备处理新风,运行节 能,简单方便,节省投资。能,简单方便,节省投资。

b. b. 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

缺点:处理能力有限,效率约缺点:处理能力有限,效率约 60%60% ,噪音,噪音 高。室内状态点发生偏移,风管较高。室内状态点发生偏移,风管较 多,吸排气口距离的要求难以实现。多,吸排气口距离的要求难以实现。 结论:设计时应注意需增加室内结论:设计时应注意需增加室内机的负荷,满足风口距离的要求。机的负荷,满足风口距离的要求。

Page 50: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空气处理过程:

Page 5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全热交换器注意事项:

Page 52: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全热交换器注意事项:

Page 5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全热交换器注意事项:

Page 5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优点:专用新风处理设备,处理能力强,可 优点:专用新风处理设备,处理能力强,可 达到设计要求,不增加室内机的负荷。达到设计要求,不增加室内机的负荷。

c. c. 新风处理机处理新风新风处理机处理新风

缺点:冬季处理能力下降,适用范围 缺点:冬季处理能力下降,适用范围 -5~43-5~43℃℃ ,在北方地区应用受到限 ,在北方地区应用受到限 制。制。 结论:设计时应注意适用范围,北结论:设计时应注意适用范围,北方地区应采用辅助措施满足冬季供方地区应采用辅助措施满足冬季供新风要求……新风要求……

Page 55: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空气处理过程:

Page 56: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空气处理过程:

Page 5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优点:专用新风处理设备,处理能力强,可 优点:专用新风处理设备,处理能力强,可 达到设计要求,不增加室内机的负荷。达到设计要求,不增加室内机的负荷。

d. d. 结合水系统新风处理机处理新结合水系统新风处理机处理新风风

缺点:需要额外热源。缺点:需要额外热源。

结论:在特殊场合可以结合水系统设备结论:在特殊场合可以结合水系统设备……利用工艺废热、蒸汽或辐射供热热……利用工艺废热、蒸汽或辐射供热热水……水…… 此方式在北方的设计院已被广泛此方式在北方的设计院已被广泛采用 。采用 。

Page 58: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注:当水系统设备运行时,多联机内机设定为通风模式。串联形式

Page 59: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注:当水系统设备运行时,多联机内机设定为通风模式。并联形式

Page 60: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R22R22 与与 R410R410 设备的应设备的应用用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Page 61: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R22/R407C/R410AR22/R407C/R410A

的物理性质的物理性质

Page 62: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性能 R22 R407C R410A

环保性 ODP (相对于 R12 ) 0.055 0 0

GWP (相对于 CO2 ) 1700 1600 1900

安全性 毒性 无 无 无可燃性 不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热物性 Tb( 沸点 ) -40.8℃ -43.6℃ -51.4℃

Tc( 临界温度 ) 96.2℃ 86.7℃ 72.1℃

制冷性能

Pc( 冷凝压力 ) 2.17Mpa 2.31Mpa 3.38Mpa

Pe( 蒸发压力 ) 0.62Mpa 0.64Mpa 1.00Mpa

π( 压比 ) 3.50 3.59 3.38

T2( 排气温度 ) 97.2℃ 86.7℃ 95.1℃

Qv( 制冷量 )% 100 101 141

COP% 100 97 92.5

△T( 滑移温度 ) 0℃ 4.90℃ 0.07℃

组分 纯工质 R32/R125/R134a

=23/25/52

R32/R125

=50/50

Page 63: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蒙特利尔议定书约定 HCFCs 物质 (如 R22 )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使用年限至公元 2040 年。 而目前变频多联空调设计寿命 约为 20 年。

蒙特利尔议定

Page 64: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R410A 特性

• 1 、 R410A 是 1 种非共沸制冷剂,由 R125 和 R32 组成,其中 R32 具有可燃性, R32 的可燃性需要 R125 来抑制,所以 R410A 系统仍然存在燃烧危险。

• 2 、 R410A 是 1 种非共沸制冷剂,由 R125 和 R32 组成,2 种组成成分的沸点不一样,系统泄漏时需要把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放掉重新添加制冷剂,如果不这样做制冷量将降低。

• 3 、 R410A 是 1 种高压制冷剂,运行压力为 R22 的 1.6 ~1.7 倍,系统运行安全性会降低 ,在铜管喇叭扩口处及弯管等应力集中的地方容易发生泄露,维修量会大大增加 。

Page 65: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R22 与 R410A 空调系统售后维修成本比较• 因 R410A 制冷剂生产技术被国外厂家垄断,市场价格较高。

• R410A 市场价格为 120 元 / 公斤而 R22 市场价格为 25 元 / 公斤 。

• 因 R410A 为高压冷媒,易泄露;一但泄露需要重新更换管内所有冷媒,每次维修需要大量制冷剂,而 R22 系统只需要直接少量追加。

R410A 冷媒系统质保期后维护成本远高于 R22 空调系统!

Page 66: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结论:在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施结论:在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经验欠缺的条件下,在没有样板工工经验欠缺的条件下,在没有样板工程参考的情况下,在近程参考的情况下,在近 2~32~3 内广泛采内广泛采用用 R410AR410A 设备欠妥……待制冷剂价格设备欠妥……待制冷剂价格下降、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更多的实下降、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更多的实际运行经验积累后再广泛使用比较稳际运行经验积累后再广泛使用比较稳妥 。妥 。

Page 67: 第一部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修正 第二部分:大容量室外机的使用 第三部分:内、外机配比( 50~130% )的理解 — 超配的问题 第四部分:风管机与新风处理机的适用范围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