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11
指指指指 : 指指指 指指 : 指指指 指指 :4A0H0036 指指指 4A0H008 指指指 4A0H0032 指指指 4A0H003 指指指 指指指指指 指指指指指 - 指指指

description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指導老師 : 吳定峰 組別 : 第八組 組員 :4a0h0036 陳冠廷 4a0h008 胡國勳 4a0h0032 莊凱翔 4a0h003 鄭崇呈. 介紹蛋白質 藥物. 蛋白質 藥物是指 以生物為來源或利用生物技術所開發出的藥品 。 早期 蛋白質藥物主要源自生物體的萃取,但此種方式的生產率極低,容易導致生產成本不符經濟效益的窘境,同時,伴隨著增加感染性疾病傳播的風險。 目前已核准上市的蛋白質藥物,可分為:抗體類藥物、生長因子、凝血因子、介白素、干擾素與各種酵素,其中,以抗體類藥物為最大宗. 介紹干擾素.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Page 1: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指導老師 : 吳定峰組別 : 第八組

組員 :4A0H0036 陳冠廷 4A0H008 胡國勳 4A0H0032 莊凱翔 4A0H003 鄭崇呈

微生物報告蛋白質藥物 -干擾素

Page 2: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介紹蛋白質藥物

蛋白質藥物是指以生物為來源或利用生物技術所開發出的藥品。

早期蛋白質藥物主要源自生物體的萃取,但此種方式的生產率極低,容易導致生產成本不符經濟效益的窘境,同時,伴隨著增加感染性疾病傳播的風險。

目前已核准上市的蛋白質藥物,可分為:抗體類藥物、生長因子、凝血因子、介白素、干擾素與各種酵素,其中,以抗體類藥物為最大宗

Page 3: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介紹干擾素

干擾素 (Interferon , IFN) 是動物細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後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異性糖蛋白。

細胞感染病毒後分泌的干擾素能夠與周圍未感染的細胞上的相關受體作用,促使這些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進一步的感染,從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干擾素對已被感染的細胞沒有幫助。

干擾素是 1957 年英國科學家 Isaacs 和Lindenmann 在研究病毒干擾現象時發現的。

Page 4: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病毒干擾現象

一種病毒感染某個細胞後能夠干擾隨後的其它病毒對該細胞的感染。最初,科學家們把滅活的流感病毒接種於雞胚細胞內,結果發現這些細胞可以分泌一種可溶性物質來抑制和干擾流感病毒的複製,所以將這種物質命名為干擾素。

通常細胞只在受到低病毒力的病毒感染之後才能大量合成干擾素,而高病毒力的感染會使得細胞在合成干擾素之前就已致死

雙鏈 RNA:RNA 病毒或是受 RNA 病毒感染的細胞還有天然還是合成的雙鏈 RNA 可以作為一個病毒感染信號來誘導細胞合成干擾素。

核醣核酸水解酶 L(RNAseL) 與蛋白激酶

Page 5: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干擾素分類

干擾素 (IFN) 屬於糖蛋白。目前在人類身上共發現 α 、 β 、 γ 三種類型: α 型干擾素 (IFN-α) 是由白血球細胞產生的; β 型干擾素 (IFN-β) 是由纖維母細胞產生的; γ 型干擾素是 (IFN-γ) 由免疫系統中的 T 細胞和自然殺手細口 胞產生的。 這三種都是有效的病毒抑制劑,並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一般抗病毒藥物不同的是干擾素是宿主特異的。 同一個屬的細胞合成的干擾素只能夠識別同一屬的細胞上的受體。所以,一種動物細胞合成的干擾素只能抑制該種動物免受其它病毒的感染,不能應用於其它動物抵抗病毒感染。

Page 6: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干擾素應用 - 治療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造成的肝炎能引起肝臟細胞腫脹,是世界上流傳廣泛,危害很大的傳染病之一。

類型 A 肝 B 肝 C 肝 D 肝 E 肝 G 肝

傳播途徑 糞 - 口腸外、性接觸

腸外、性接觸

腸外、性接觸 飲水 腸外

潛伏期 2-6 周 4-26 周 2-6 周 4-7 周 2-8 周 不明

敏感人群 年輕人 各年齡 各年齡 B 肝患者 各年齡疫苗有無 有疫苗 無疫苗 有疫苗 無疫苗

Page 7: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C 型肝炎

C 型肝炎病毒簡稱為 HCV ,在病毒分類上 屬於正鏈 RNA 病毒傳播的途徑為腸胃道外傳播( parenteral

transmission),而最主要傳播途徑是受污染的血液。

台灣C肝盛行率約 2~ 3%,國內C型肝炎帶原者約30~ 40萬人,其中 85% 的患者有可能演變為慢性C 型肝炎,其中 20% 可能在 20 年後轉為肝硬化, 1-5% 可能轉為肝癌,後果非常嚴重,有設法治療之必要。

Page 8: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治療 C 型肝炎 - 干擾素

使用 α 干擾素治療慢性 C 型肝炎機轉: 一:直接抑制病毒的複製 二:活化增強免疫系統以對抗病毒。大多數感染 HCV 的人通常會轉變成慢性肝病,除非到了末期,慢性 C 型肝炎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目前在台灣C肝治癒率高達九成,但仍有部分民眾對於C肝治療所衍生的副作用認知不足,因而產生抗拒心態,不敢接受正規治療,反而使病情更加惡化

奇美醫院中心門診部提醒民眾,藥物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因個人體質而異,並非每位患者都有副作用產生,且其副作用的嚴重性也具個別性,呼籲千萬勿因鴕鳥心態裹足不前,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Page 9: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干擾素副作用

干擾素的最常見早期副作用為感冒症狀,常出現在用藥約2小時以後,而且可持續一整天。倘若有這些症狀,可在注射前 30 分鐘服用解熱鎮痛劑,如普拿疼來加以舒緩;繼續接受治療,這些症狀會逐漸消失。其他副作用如表二。嚴重的副作用只有出現在 2% 的病患。只有 10-40% 之病患因為副作用而需要減少劑量,只有 5-10% 的病患因為副作用而需要停止治療。劑量越高,副作用越多。

感冒症狀 疲倦、發燒、發冷、肌肉酸痛、關節痛

神經經神症狀 注意力降低、睡眠障礙、精神緊張、憂鬱

其他症狀 嘔吐、腹瀉、頭暈、皮膚癢體重減輕、短暫性少量掉髮

檢驗數值血小板、粒性血球、紅血球減少血中三酸甘油脂增高、尿蛋白

嚴重憂鬱症 抽搐 肝硬化併肝功能代償不全 肝硬化併脾臟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亢進 自體免疫性肝炎 妊娠 血小板減少症 顆粒性血球減少症 貧血 血中自體抗體過高

Page 10: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參考資料

蛋白質藥物時代來臨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429313

維基百科 干擾素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9%B2%E6%89%B0%E7%B4%A0

肝炎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2%9D%E7%82%8E

C 型肝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9%E5%9E%8B%E8%82%9D%E7%82%8E

奇摩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10402958

A+醫學百科http://cht.ahospital.com/w/%E5%B9%B2%E6%89%B0%E7%B4%A0#.E4.B8.B4.E5.BA.8A.E4.B8.8A.E5.B8.B8.E7.94.A8.E7.9A.84.E5.B9.B2.E6.89.B0.E7.B4.A0.E6.9C.89.E5.93.AA.E4.BA.9B.E5.88.B6.E5.89.82.EF.BC.9F

Page 11: 微生物 報告 蛋白質藥物 - 干擾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