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16
—— 多多多多多多 ( 一) 制制 制制制

description

研究性课题.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制作 黄学良. 介绍数学家欧拉. 欧拉( 1707 ~ 1783 )瑞士数学家,大部分时间在俄国和法国度过。他 16 岁获硕士学位,早年在数学天才贝努里赏识下开始学习数学,并毕生研究数学,是数学史上最“高产”的数学家,在世发表 700 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论著几涉及到所有数学分支,有许多公式、定理、解法、函数、方程、常数等是以欧拉名字命名的。欧拉还是数学符号发明者,如用 f ( x ) 表示函数、∑表示连加、 i 表示虚数单位、 π 、 e 等。在多面体研究中首先发现并证明了欧拉公式,今天我们沿着他的足迹探索这个公式。.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Page 1: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多面体欧拉定理(一)

制作 黄学良

Page 2: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介绍数学家欧拉

欧拉( 1707 ~ 1783 )瑞士数学家,大部分时间在俄国和法国度过。他 16 岁获硕士学位,早年在数学天才贝努里赏识下开始学习数学,并毕生研究数学,是数学史上最“高产”的数学家,在世发表 700 多篇论文。他的研究论著几涉及到所有数学分支,有许多公式、定理、解法、函数、方程、常数等是以欧拉名字命名的。欧拉还是数学符号发明者,如用 f (x) 表示函数、∑表示连加、 i表示虚数单位、 π 、 e 等。在多面体研究中首先发现并证明了欧拉公式,今天我们沿着他的足迹探索这个公式。

Page 3: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正多面体 顶点数( V )

面数( F )

棱数( E )

V+F–E= ?

正四面体

正六面体

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

正二十面体

1 、欧拉定理(公式)的发现

请根据课本 P.62. 正多面体图形填写下表:

4 4 6 2

8 6 12 2

6 8 12 2

20 12 30 2

12 20 30 2

Page 4: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1 、欧拉定理(公式)的发现

正多面体 顶点数( V )

面数( F )

棱数( E )

V+F–E=2

正四面体 4 4 6 2

正六面体 8 6 12 2

正八面体 6 8 12 2

正十二面体 20 12 30 2

正二十面体 12 20 30 2

欧拉公式 : V+F–E=2

Page 5: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其实上述欧拉公式对简单多面体都成立

1 、欧拉定理(公式)的发现

像这样,表面经过连续变形可变为球面的多面体叫简单多面体

什么是简单多面体呢?

多面体连续变形

Page 6: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多面体 顶点数( V )

面数( F )

棱数( E )

V+F–E=

甲多面体 9 8 15 2

乙多面体 9 9 16 2

甲乙

欧拉定理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 数 V 、棱数 E 、面数 F 间满足关系: V+F–E=2

1 、欧拉定理(公式)的发现

Page 7: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首先看最简单的多面体—四面体 ABCD :

2 、欧拉定理(公式)的证明

压到一个平面内 A

B

D

C

平面图形

A

B

D

C去掉面 BCD

四面体的顶点数 V 、棱数 E 、剩下的面数 F-1 变形后都未变。因此,要研究 V 、 E 、 F 的关系 ,只需研究去掉一个面的平面图形即可。

Page 8: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 1 )最外面的多边形去掉一条边(棱),就减少一个面,直至树枝图形。

2 、欧拉定理(公式)的证明

在这过程中 (F-1)-E 和 V 的值都不改变,从而 (F-1)+V-E=1 不改变,即 F+V-E=2 成立;

A

B

D

C平面图形A

B

D

C树枝图形

去掉外围多边形的边

Page 9: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 2 )再从树枝形图中,去掉一条棱,就减少一个顶点,直至剩下一条棱。

2 、欧拉定理(公式)的证明

在这过程中 V-E 和 F-1 的值都不变, (F-1)+V -E =0+2-1=1 ,从而 F+V-E=2 不变;

A

B

D

C树枝图形

CA

D

树枝图形

A

树枝图形

C

Page 10: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 3 )因为对任意的简单多面体,运用这样的方法,最后都是剩下一条棱,所以都可以得到上述结论。从而欧拉公式对任意简单多面体都是正确的。

2 、欧拉定理(公式)的证明

3 、欧拉示性数)( pf令 V+F-E ,则 叫做欧拉示性数。)( pf

显然,简单多面体的欧拉示性数为二;即 2 。)( pf

不同种类的多面体的欧拉示性数是不同的,请看课本 P.66.

Page 11: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例 1 、求证( 1 )若一个简单多面体的面都是三角形 ,则 F=2V- 4 ;

( 2 )若一个简单多面体的面都是四边形 ,则 F=V- 2 ;

3 、欧拉定理(公式)的应用

( 3 )若一个简单多面体的面都是五边形 ,则 F 、 V 有何关系?

3F=2V- 4

Page 12: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例 2 、 是由 60 个 C 原子构成的分子,它是一个形如足球的多面体。这个多面体有60 个顶点,每个顶点处都有三条棱,面的形状只有五边形和六边形,你能算出 中有多少个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3 、欧拉定理(公式)的应用

60C

60C

解答见课本 P.68.

Page 13: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定理的意义(几点说明)( 1 )数学规律:公式描述了简单多面体中顶点

数、面数、棱数之间特有的规律;( 2 )思想方法创新训练:在定理的发现及证明

过程中,在观念上,假设它的表面是橡皮薄膜制成的,可随意拉伸;在方法上将底面剪掉,然后其余各面拉开铺平,化为平面图形(立体图→平面图)。

( 3 )引入拓扑新学科:“拉开图”与以前的展开图是不同的,从立体图到拉开图,各面的形状,以及长度、距离、面积、全等等与度量有关的量发生了变化,而顶点数,面数,棱数等不变。

事实上,定理在引导大家进入一个新几何学领域:拓扑学。我们用一种可随意变形但不得撕破或粘连的材料(如橡皮波)做成的图形,拓扑学就是研究图形在这种变形过程中的不变的性质。

Page 14: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课堂小结:1 、欧拉定理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 数 V 、棱数 E 、面数 F 间满足关系: V+F–E=22 、欧拉定理(公式)的证明 采用的方法:将简单多面体去掉一个面,变形为平面图形来证明的。3 、两个概念:简单多面体、欧拉示性数 V+F-E)( pf

Page 15: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

作业:课本 P.69. 2 、 3 、 4.

10 .思考与练习( 1 )       为什么正多面体只有五种?( 2 )       足球与 C60 的关系?( 3 )       否有棱数为七的正多面体?

Page 16: —— 多面体 欧拉定理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