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49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學習目標. 明白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 了解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內容及目的 知曉日治時期的新式教育及米糖經濟體制的確立. 基礎工程 1895~1904. 農業改革 1905~1930. 工業化建設 1930~1945. 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分期. P98. 課文整理. 展開各項調查. 背景:治臺初 1. 臺灣總督府的收支無法平衡,須仰賴日本國庫補助 2.1898 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後漸獲改善─任用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 A. 根據「生物學原則」 B. 展開各項調查. 課文整理. 展開各項調查.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age 1: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age 2: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學習目標學習目標

明白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了解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內容及目的知曉日治時期的新式教育及米糖經濟體制的確立

Page 3: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分期日治時期經濟發展的分期

基礎工程

1895~1904

農業改革

1905~1930

工業化建設

1930~1945

Page 4: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8

Page 5: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展開各項調查展開各項調查背景:治臺初

1.臺灣總督府的收支無法平衡,須仰賴日本國庫補助

2.1898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後漸獲改善─任用後藤新平為民政長官A.根據「生物學原則」B.展開各項調查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6: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各項調查: 1898年起陸續展開1.土地調查 (1898~1904)2.舊慣調查 (1901~1919)3.戶口調查 (1905年起每隔五年一次 )

4.林野調查 (1910年起 ) -有名學者:伊能嘉矩、鳥居龍藏

展開各項調查展開各項調查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7: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8

Page 8: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8

Page 9: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成果1.可清楚掌控臺灣人口動態、土地山林資源及商貿習慣

2.增加田賦收入,將 95%以上的林野收歸國有意義

1.開啟日本財閥投資的坦途2.加速產業的開發,有助於臺灣財政的自給自足

展開各項調查展開各項調查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10: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8

Page 11: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鴉片、樟腦與鹽、菸草、酒

P98

Page 12: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創造有利投資環境( 一 ) 統一貨幣 1.背景 A.臺灣慣以銀貨為交易媒介 B.在臺流通的貨幣多雜,交易秩序紊亂

2.辦法 A.設立臺灣銀行 (1899) B.將臺灣貨幣徹底轉換為金本位制( 1911)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13: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 二 ) 加強基礎建設1.交通建設- A.鐵路: 1908年縱貫鐵路竣工 B.公路: 1925年縱貫公路完工 C.港口:擴建基隆港、高雄港 D.郵政、電報、電話:擴張迅速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創造有利投資環境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14: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9

Page 15: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 二 ) 加強基礎建設2.自來水建設- A.聘請英籍技師巴爾頓來臺考察→在淡水創辦第 一個自來水水道 B.配合都市計劃:在各市鋪設自來水道,改善公 共衛生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創造有利投資環境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16: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9

Page 17: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 二 ) 加強基礎建設3.電力建設- A.1905年完成新店龜山電廠:向臺北供電 B.1919年設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a.致力統一電業 b.籌建日月潭水利發電─ 1934年竣工 啟動臺灣的工業化→重工業逐漸崛興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創造有利投資環境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18: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0

Page 19: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9

Page 20: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 二 ) 加強基礎建設4.水利工程- A.桃園大圳

a.1916年動工, 1924年完工 b.八田與一與狩野三郎所設計

B.嘉南大圳 a.1920年動工, 1930年竣工 b.由八田與一所設計 c.為當時東亞最大的水利工程 d.改變「看天田」的耕作型態,對土地改良及

米糖生產助益甚多

創造有利投資環境創造有利投資環境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21: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01916~1921916~192

441920~19301920~1930

Page 22: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0

Page 23: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 一 ) 初等教育1.設置:A.1896-國語傳習所:臺北→各地B.1898-正式設立公立學校

2.發展情形:A.初期進展緩慢, 1920年後漸加快B.至日治末期,入學率已高達 70%,教育普及率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建立新式教育建立新式教育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24: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0

Page 25: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建立新式教育建立新式教育( 二 ) 師範、醫學教育

1.目的:為普及初等教育與防治熱帶疾病

2.設立:臺人最高學府

A.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1896)

B.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1899)

3.意義:兩校的畢業生經常扮演領導政治、文化運動的角色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26: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0

P101

Page 27: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 三 ) 中等教育1.普通中等教育 A.發展較緩:臺人缺乏進入中學校管道

( 1 )臺人就學率低( 2)教育資源多用於日人子弟

B.成立臺中中學校 ( 今台中一中 )

(1)1915年為林獻堂等士紳捐款成立(2)為普通中等教育的濫觴

建立新式教育建立新式教育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28: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0

Page 29: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2.職業教育 A.1920年代後,總督府鼓勵臺人就讀-

為培養初級技術人才 B.在各地設置農業、工業、商業、水產及實

業學校 C.成果:至日治末期已近百所 D.影響:初等教育的普及與職業教育的發達,

有助提升生產技術與促進經濟、社會的現代化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30: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1

Page 31: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 四四 )) 大學與留學教育大學與留學教育1.大學教育:設立臺北帝國大學 A.1928年設校 B.國立臺灣大學的前身2.留學教育 A.臺人要接受高等教育需赴外留學 B.赴日本、中國、歐美 a.留日約有 6 萬人 b.返臺後成推動社會進步的主力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32: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1

Page 33: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2

Page 34: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發展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發展1.1898「臺灣公學校令」:引進近代西方公立教育體制。臺人與日人的待遇並不同,臺人就讀公學校,日人就讀小學校,原住民則念蕃人公學校。中等教育以日人為主。

2.1919「臺灣教育令」: 確立普通教育、實業教育、師範教育等制度。

3.1922「新臺灣教育令」:明定師範學校以外的中等教育以上教育機構,取消臺日人的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強調日臺共學(同校上課),但差別待遇仍然存在。

補充講義

Page 35: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發展日治時期臺灣教育的發展

4.1937年日本政府推動「國民精神總動員」:加速臺灣皇民化運動,教育的軍國主義色彩更加濃厚。

5.1941年取消公學校、小學校的區別,統一改稱為國民學校,實施日臺共學制

6.1943年推行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補充講義

Page 36: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19301930 年以前的經濟政策年以前的經濟政策——農業臺灣,工業日本農業臺灣,工業日本

目的:以日本工業產品交換臺灣農產品

農業革命:稱 1920年代的「綠色革命」 1.設試驗機關 2.成立農會、產業組合 3.注重水利事業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37: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1

P102

Page 38: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2

Page 39: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蔗 作蔗 作背景:日本砂糖多賴進口,思在臺發展研究:邀新渡戶稻造入臺-推動蔗作生產、製糖

工業的近代化措施: A.資金補助

B.指定原料採取區 C.保護市場結果: A.日本財閥競相奔臺創新式糖廠

B.砂糖產量激增,可供大量銷日

C.製糖業為臺灣一枝獨秀的工業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40: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2

Page 41: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稻 作稻 作背景: 1918年日本發生「搶米風潮」,故決定在臺進行水稻增產研發: 1922年磯永吉培育出蓬萊米→敲開日本市場結果:臺灣經濟轉為米、糖並立→引爆「米糖相剋」的問題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42: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2

Page 43: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日本財閥剝削臺灣蔗農日本財閥剝削臺灣蔗農情形

A.日本財閥壟斷B.施行原料採收區域制及廠方片面規定甘蔗收購價格 諺語

A.「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以高壓強制手段,低價向原料區裡的蔗農收購甘蔗

B.「三個保正八十斤」─指秤量被動過手腳抗爭: 1925年「二林蔗農事件」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44: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米糖相剋米糖相剋

糖業:幾全為日人所壟斷A.由四大製糖會社 ( 財閥 ) 寡占臺灣製糖業B.蔗農只能甘蔗賣給指定糖廠米業:地主和佃農受日人剝削較少-臺人資本的「土壟間」掌握加工、流通過程結果:總督府透過水資源分配,強勢推動三年輪作,以約束農民耕作選擇權

課文整理課文整理

Page 45: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92

Page 46: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2

P103

Page 47: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P103

Page 48: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好站連結好站連結淡水古蹟園區 / 滬尾水道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H1m_sn=20

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 「嘉南大圳」與臺米的剝削:評八田與一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whistory-42.asp

Page 49: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圖源出處圖源出處伊能嘉矩宜蘭土地調查筆記 http://www.lib.ntu.edu.tw/CG/services/cgpub/pb_pos

tcard_main.htm臨時產業調查會 http://gb.net4p.com/gate/gb/www.tcoc.org.tw/introd

uction/introduction.asp自來水建設 http://www.tshs.tpc.gov.tw/tai2_16.asp?H1m_sn=20

龜山電廠現況 http://www.epochtimes.com/b5/6/8/2/n1408182.htm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 www.geocities.com/Tokyo/Garden/5526

門牌潭水力發電所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Garden/5526/x.html

嘉南大圳 《臺灣銀行四十年誌》,臺北:臺灣銀行, 1939年。

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與國民學校國語讀本

http://lomaji.com/siau-sit/2005/09/923.php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堂 http://w2.nioerar.edu.tw/basis1/706/01/01-05.html

臺灣帝國大學 http://aeh.ntu.edu.tw/main2/ntu/ntu.htm

糖業專用鐵道橋- 下淡水溪 (今高屏溪) 橋

http://www.lib.ntu.edu.tw/CG/services/cgpub/pb_postcard_main.htm

後壁林製糖所及運貨水路 http://www.lib.ntu.edu.tw/CG/services/cgpub/pb_postcard_ma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