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論

25
導 導 Chapter Chapter 1 1 導導導導導 導導導 導導導導導導導導導 導導導 導導導導導導導導導

description

Chapter 1. 導 論. 第一節 文化的意義 第二節 文化發展與文化事業 第三節 台灣與國際文化生態. 以己度人的從東方主義 角度來分析,研究者認為臥虎藏龍呈現了一連串符合西方評審對華語文化世界的想像:一言以蔽之,那是華人文化獨有的虛實江湖世界。這殊異文化世界的展演魅力,從一開始李安對原作者王度盧的文本擷取與改寫,而這個文化基底又來自華人世界人際關係之差序格局、社群感與價值觀的資產,一路透過李安蟄伏紐約十年累積之學習經驗,與其對電影拍攝工作之熟稔與管理,在一切向後看的思潮與全球化的文化生態環境裡,作為豐富閱聽人文化消費經驗的表演藝術形式。.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導 論

Page 1: 導 論

導 論導 論

ChapterChapter 1 1ChapterChapter 1 1

第一節 文化的意義第二節 文化發展與文化事業第三節 台灣與國際文化生態

Page 2: 導 論

1-2

以己度人的從東方主義 角度來分析,研究者認為臥虎藏龍呈現了一連串符合西方評審對華語文化世界的想像:一言以蔽之,那是華人文化獨有的虛實江湖世界。這殊異文化世界的展演魅力,從一開始李安對原作者王度盧的文本擷取與改寫,而這個文化基底又來自華人世界人際關係之差序格局、社群感與價值觀的資產,一路透過李安蟄伏紐約十年累積之學習經驗,與其對電影拍攝工作之熟稔與管理,在一切向後看的思潮與全球化的文化生態環境裡,作為豐富閱聽人文化消費經驗的表演藝術形式。

Page 3: 導 論

1-3

這樣的一部電影作品,其成功的與世界觀眾對話(或者說西方世界的「個人主義」願意與華人世界的「仁義道德」對話),我們於同感欣喜之餘,反而要更警醒著:「作為世界成員一份子的台灣,其文化如何與外界對話,這對話『該不該』;又『能不能』,由近而遠的,從台灣出發,從兩岸之間、擴展到東亞儒家文化圈,再到整體亞洲與世界呢?」。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台北故宮】作為東西文化二水交會的台灣,能不能運用其在地優勢來回應全球化,將是走向左右逢源抑或進退維谷的關鍵。

Page 4: 導 論

1-4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台北故宮】作為東西文化二水交會的台灣,能不能運用其在地優勢來回應全球化,將是走向左右逢源抑或進退維谷的關鍵。

【台南縣鹽水鎮上打鐵店一隅】對玉嬌龍而言,青冥劍是獲得自由;對李慕白來說,那反倒是遵從規範了。相對於打出青冥劍的「打鐵店」現在成立了地方文化館,其他地方的打鐵店卻還在摸索自己的工藝路線。

Page 5: 導 論

1-5

一、什麼是文化 ?

Jenks 在書中這樣寫:「文化這個概念不但相當複雜,而且又因為眾家意見分歧,應用太過廣泛,幾乎不可能也不必要找出單一的意義。」

第一節 文化的意義

Page 6: 導 論

1-6

什麼是文化?他認為首先文化是習得的,對孩童而言這叫做濡化,孩子浸在其文化氛圍中習得其文化。另外文化是共享的,作為群體成員的個人所具有的屬性文化會塑造人的本性。最後文化也是象徵的,雖然這象徵與其所對應的象徵物之間的關聯一開始可能只是任意選擇而已,然而其後的約定成俗力量卻是大得驚人。

第一節 文化的意義

【名古屋某家五星級飯店的早餐】一頓早餐要價日圓 2,300圓,星級飯店的百匯( Buffet )餐食,一直以來都是環保團體樂於批評的對象,這些餐食的內容往往包括了長途跋涉而來的珍貴進口食材。

Page 7: 導 論

1-7

二、文化的社會意義在社會學裡的文化被定義為三個層次 (1) 思想知

識(正確的、錯誤的或未經證實的)和處事規則 (2

) 人工製造的工具(如鏟子、縫紉機和計算機等)(3) 社會行動所產生的產品,並且能為進一步社會生活發展所利用(例如蘋果派、電視機、洲際高速公路等)( Hall & Neitz, 1993 )。

第一節 文化的意義

【名古屋市區街頭的 LV廣告櫥窗】虛擬而充滿現代感的電車車廂,其上塗繪著諸多重要的世界級建築地標。然而要佔據引領流行時尚的地位卻得藉由所謂「質感、車工、設計俱佳」的名牌服飾才能表現出來。

Page 8: 導 論

1-8

三、文化與國家-文化的政治面向Althusser 的第二層補述則更明確的再將國家機器

一分為二:他認為國家機器需再區分為兩個實體(reality )加以理解,一是壓迫的( repressive ),一是意識形態的( ideological ),前者指政府行政機構、軍隊、警察、法院、監獄等,後者是為數不少的以各種型態呈現的專門制度( institution )。

第一節 文化的意義

Page 9: 導 論

1-9

一、文化作為一種人類資產累積-文化與文明進程Elias 的文明進程論源自其對宮廷社會( court so

ciety )禮儀標舉之起源考察,他認人類在文明化進程中,獲得更大的自制能力。 Elias 理論的一個問題意識是「為什麼中世紀早期甚為鬆散的社會,會變成一個內部基本保持和平而武裝起來一致對外的『國家』。」

第二節 文化發展與文化事業

Page 10: 導 論

1-10

【人類的文明進程】博物館中對於人類的演化,漸漸的不再以單線演進來呈現。照片攝於台東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下午茶的三層構造,從哪開始吃?】在 Elias 的文明進程中亦探討了宮廷禮儀,這些禮儀在今天轉換成了國際禮儀,約束著社會的秩序。

【南橫公路上的有應公廟神位】相對於民變頻仍的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國家對民間暴力的沒收,其表現在治安上的是迄今仍為老一輩所稱道的:「夜不閉戶」。本文認為台灣的文明進程中夾雜著殖民性,將來這種台灣文化的特殊性與階級性是要誠實面對的。

Page 11: 導 論

1-11

二、文化產業還是文化活動-文化管理中的文化觀認為這裡所指涉的是營利與非營利兩大類文化組

織的使命為何的問題,一個組織當然會因其使命不同而有不同的管理觀。而就文化產業具有促進社會與文化變遷的能動性來看,似乎著力於文化產業,或者將它視為非營利事業甚至是志業,都讓人對其備感期待,這時的文化產業就被視為是與社會意義生產密切相關的機制。

第二節 文化發展與文化事業

Page 12: 導 論

1-12

Page 13: 導 論

1-13

【金瓜石聚落】相對於嘈雜、過度商業化的九份,其鄰近的金瓜石反而成了文建會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點。

【 2009 世運在高雄】「 2009 世運在高雄」這成了地方政府行銷高雄的一個契機,縱使許多人批評這個國際運動會其實不受國際媒體親睞也缺乏人造衛星轉播,只因其競賽項目不夠「國際化」。

Page 14: 導 論

1-14

三、從文化政策到文化發展-文化活動的中介本文所提的務實,將它落實到文化政策之討論,

並非拒斥在文化發展中國家能夠扮演的角色。討論文化與國家的關係,那確實是涉及國家角度的文化發展宏圖,這個說法對二戰以來紛紛建立的民族國家尤其更是如此。

第二節 文化發展與文化事業

【 Taste WASABI (哇砂米); Taste日本。】對每一個造訪日本的觀光客而言,名古屋國際機場通關走道上的這句話意味著「日本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所散發出其獨特香味」。或者我們也該自問「台灣的味道是什麼?」

Page 15: 導 論

1-15

Werner Heinrichs & Armin Klein ( 2001 )就認為從國家角度思索一國文化定位與管理時,會考慮三個層面:一是文化和社會之間(包含休閒與社會結構裡的行為模式;二是文化與經濟之間(包括城市行銷)三是文化和管理之間(包含結構上與財務上的可能性)(吳家真、于禮本(譯), 2004 :233-234 )。

第二節 文化發展與文化事業

【 2001 年的宜蘭國際童玩節】宜蘭童玩節是台灣地區舉辦國際性節慶活動經驗的典範,其規模之龐大吸引遊客數量之多,在當時都讓人引為佳話。

Page 16: 導 論

1-16

一、文化全球化與在地回應全球化發展是一種去領土化的政治、經濟、文化的趨勢

力量之發展,這種發展會打破以國家中心主義或是民族主義為主的認同建構途徑。

台灣對於文化全球化的在地回應究竟如何?一篇討論台灣地區文化全球化和本地化的論文指出「在職場上跨國公司所聘請的台灣經理人有著雙重的行為模式,在工作場所上他們與其他全球化經理階層一樣,但是一進入本地社區,他們不僅轉換語言而且還改變了他們的精神狀態。」

第三節 台灣與國際文化生態

Page 17: 導 論

1-17

二、台灣文化三性與後殖民論述目前在台灣文化的特殊性與一般性上,各執兩端

來爭議,忽略了前者的部分特質仍由後者繼承變遷而來,忽視這種在地回應的彈性與優勢,其實無助於開闊台灣文化之格局。

第三節 台灣與國際文化生態

【地方宗祠祖先之長生牌位】這是高雄縣大寮鄉張簡宗祠祖先之長生牌位,作為在地的大家族,其對內地化與本土化的爭議,其實是兼容並蓄的。這種兼容的態度,也表現在台地諸多宗祠的棟對內容上。

Page 18: 導 論

1-18

就文化的普同性來看,這裡要討論的是因殖民主義所帶來的現代性,原本從時間向度來看,殖民主義是指二戰之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經濟領域上與非西方國家的互動。放在文化產業來看,傳統或本土性的堅持與提倡,須通過全球化的方式來進行才有可能實踐,對於此我們有很典型的例子足茲說明-霹靂布袋戲。

第三節 台灣與國際文化生態

【氣派宏偉的大阪城天守閣】城牆、宮殿、護城河,封建時期是固若金湯,然而面對西方船堅砲利的挑戰,如今都成為供人憑弔的遺物。要說它無價值嗎?在觀光資源上,它所提供的懷舊體驗卻是無價的。

Page 19: 導 論

1-19

三、動態的文化事業-在地回應的滲透性面對全球化,本文所討論的台灣文化三個性質均

是在地回應的,未來這些在地回應須發揮更大的滲透性,來修正全球化對台灣的負面影響,這裡研究者提出兩個方向的建議,一是讓這個文化的在地回應往「前現代」推移,讓它更深掘出以儒家為代表的文化傳統基礎作為培本固基,另一方向是再往「現代之後」推演,一如陳光興( 2005 )基於後殖民論述所提倡以「亞洲」 作為方法( Asia as met

hod )之價值。

第三節 台灣與國際文化生態

Page 20: 導 論

1-20

1. 文化的概念:文化可視為一幅地圖在我們的生活中需要用它來認識自己、確定價值並採取行動。文化,又像是一張濾網,黏掛在這意義之網中者,共享著某些價值與信念。

2. 文化的社會面向:在社會學來看,文化是人類創造和使用的象徵和器物,構成整個社會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了行為、舉止、服飾、語言、禮儀、行為規範和信仰系統,文化影響人類;人類也影響文化。

重點回顧KEY REVIEW

Page 21: 導 論

1-21

3. 文化的政治面向:文化具有社會整合的功能,但是當文化與國家角色密切勾聯的時候,文化往往成了國家所在意而意圖操弄的工具,它具有特定的意識型態,藉由政府行政機構,如軍隊、法院,與專門制度,如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商業聯盟、大眾傳播,共同支配。

重點回顧KEY REVIEW

Page 22: 導 論

1-22

4. 文化的產業面向:文化作為一種人類資產累積,從目前的社會分工而論,已在各經濟領域蓬勃發展,現今廣告及行銷、廣播產業、電影產業、網際網路產業、音樂產業、印刷及電子出版產業、影視與電腦遊戲產業等等均被視為生產文化產品的專業。

重點回顧KEY REVIEW

Page 23: 導 論

1-23

5. 文化的政策面向:從國家角度思索一國文化定位與管理時,有以下三個層次可以思考 (1) 文化和社會之間(這包含休閒與社會結構裡的行為模式) (2) 文化與經濟之間(包括城市定位及其行銷) (3) 文化和管理之間(這包含結構上與財務上的可能性)三類問題。

重點回顧KEY REVIEW

Page 24: 導 論

1-24

6. 文化的國際生態: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國之間的文化互動頻繁,強大工業國家聯盟其政治經濟力量滲透在整個生產、交換、分配、流通與消費的過程,這使得原本以一個地區為中心所產生的文化一再受到衝擊,這些文化或者做出回應適應良好,或者無法回應而面臨衰亡。

重點回顧KEY REVIEW

Page 25: 導 論

1-25

7. 文化的本土性提倡:從文化產業化來看,文化的傳統或本土性堅持與提倡,往往須通過全球化的方式來進行才有可能實踐。目前霹靂布袋戲是一成功的例子,它以本土文化傳統為底 (特殊性 )

,運用全球化的方式與世俗化、商品化、而走上市場化。

重點回顧KEY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