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期中報告 記憶與遺忘

32
心心心心心心心 心心心心心 心心心心 : 心心心 心心 :9835463 心心心 9835464 心 10029408 心心心 1

description

心理學期中報告 記憶與遺忘. 授課教師 : 張子正 組員 : 9835463 包景竹 9835464 林夏生 10029408 吳佳燕. 目錄. 1. 學習 2. 記憶 3. 長期記憶的組成 4. 短期記憶的組成 5. 相關疾病 6. 記憶訓練 7. 遺忘 8. 遺忘與身體的狀態. 9 . 斯特魯普效應 10. 認知心理學 11. 認知科學 12. 西格蒙德 . 佛洛伊德 13. 唐納德 . 布羅德本特 14. 失智症 15. 阿茲海默氏症 16. 相關影片 17. 參考資料. 學習.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心理學期中報告 記憶與遺忘

1

心理學期中報告記憶與遺忘

授課教師 : 張子正組員 :9835463包景竹 9835464林夏生 10029408吳佳燕

2

1. 學習 2. 記憶 3. 長期記憶的組成 4. 短期記憶的組成 5. 相關疾病 6. 記憶訓練 7. 遺忘 8. 遺忘與身體的狀

目錄9. 斯特魯普效應10. 認知心理學11. 認知科學12. 西格蒙德 . 佛洛伊德13. 唐納德 . 布羅德本特14. 失智症15. 阿茲海默氏症16. 相關影片17. 參考資料

3

學習最早可追溯至孔子在論語中所言:「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是指知識和經驗的累積,習是指知識和經驗的實踐。學屬知,習屬行。中國大儒王陽明曾提倡知行合一。

有效學習的條件 :內部條件 適當的知識準備 主動加工的心理傾向 明確的學習目標外部條件 獎勵與回饋 反覆練習

學習

4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於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範疇。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有相當多種分類,主要因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

人類記憶的過程,目前認為和電腦處理信息存取的過程類似。對電腦數據進出的理解可以有助於簡化和掌握人類記憶這個複雜的過程。

目前將記憶分為工作記憶,以前稱之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但是有些記憶是在其他位置被儲存的 - 如運動模式,走,游泳和騎自行車 - 它們可以被儲存在小腦或脊柱。

記憶

5

與語言不同,腦部並沒有特定局限的記憶中心區域專司記憶一職。但人們還是能夠找到與記憶有關的解剖結構。 尋找記憶的痕跡,其與記憶相關的四個主要的大腦組織是:

1. 小腦 : 主要負責程序性記憶,這種記憶主要靠後天的重複,以及經典條件作用獲得。

2. 紋狀體 : 是前腦的一個複雜結構,是習慣的形成或刺激——反應間的聯繫的基礎。

3. 大腦皮層 : 負責感覺記憶以及感覺間的關聯記憶。 4.杏仁複合體與海馬組織 : 負責事件、日期、名字等

的表象記憶,也負責情緒記憶。

6

7

8

9

填充 ◦從一無所知到建立新的關聯◦例如樹葉 -樹◦主要發生在頂葉 (Lobus parietalis)

在情感層面上的度量和輸入到記憶 ◦在邊緣系統被處理◦海馬體和杏仁核◦常和氣味相聯繫

長期記憶的組成

10

程序性記憶 ◦ 運動過程 ,通過學習以後可以無意識地進行。◦例如行走,騎自行車 ,跳舞和開車◦ 在基底神經節和小腦進行◦ 和肌肉感覺以及平衡感緊密聯繫。

事件記憶 ◦ 個人經歷的儲存。自身歷史◦例如與女朋友的首次見面或被狗咬◦ 在顳 (ㄋㄧㄝˋ )葉 (Lobus temporalis) 和頂葉進行

內容記憶 ◦ 有意識的學習所得的數據和事實◦例如 :"俄羅斯的首都是哪裡? "◦ 在顳葉進行

11

短期記憶模型在過去 25年裡面為“工作記憶”所取代 ,由三個系統組成 :

空間視覺形成的短期視覺印象。 聲音迴路儲存聲音信息 , 這可以通過內在不斷重複長時

間存在。 中央執行系統管理這兩個系統並且將信息與長期記憶的內容建立聯繫。

短期記憶的組成

12

後退健忘症 前向健忘症 完全失憶 阿茲海默病 失憶 痴呆

相關疾病

13

記憶訓練很有實現的可能。有很多這方面的書和專家。大部分是建立在記憶術的基礎上。時至今天還有記憶運動員 , 記憶運動冠軍賽和世界排名。

使用記憶術的又一秘訣就是;要善於使記憶材料形象化,所謂形象化的就是通過想像和聯想將抽象的賦予人為的想像,使之具有生動鮮明奇特的形象,抽象事物也變得容易記憶了

形象記憶不僅在記憶速度上要遠遠超過符號記憶,而且其記憶容量也是符號記憶所望塵莫及的。

記憶訓練

14

遺忘是記憶中的一個特殊功能。人類的感覺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遺忘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關的信息,減輕大腦空間壓力,有積極意義。一個事件會否被遺忘,跟與其聯繫之事件的數目、它所喚起情感和時間,還有和身體狀態有關。

但普遍認為,相對於記憶是主動,遺忘是被動的。就是說,人能夠主動選擇記住某件事,而不能選擇去忘記某件事。為了避免將重要的信息被遺忘,人們通常的做法是:複習。

遺忘

15

根據目前大腦研究對解釋記憶的生理基礎所提出的理論,人在記憶的時候,神經元之間建立新的特異的突觸聯繫。當人要記憶多件事物的時候,這些單個的突觸聯繫就會成為「網路」。

網路帶來的好處是,當信息需要被讀取的時候,過程的切入點並不一定要是該信息本身,還可以是該網路上的其它節點。再遵循這個切入節點與所需信息的節點之間的連接(該過程被稱為聯想),大腦就可以同樣得到需要的記憶信息,並且將它裝載到「內存」中。這也解釋了某單一的事件與其他事件建立的聯繫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遺忘。相反,孤立的單個事件容易被遺忘。

16

遺忘有兩種: 第一種是記憶突觸聯繫的消失。 第二種則是記憶突觸暫時失活。 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就是大腦讀取該信息的嘗試失敗。

但第二種解釋更能說明,為什麼人對「有印象」的事物,能更快的再次去接受或是再記憶。這也是預習被提倡的原因。而複習,則是大腦不斷重複讀取某信息,一方面重新激活那些失活了的記憶突觸,另一方面則可以建立更多節點與該信息相連接,以達到下一次更快讀取該信息的目的。

17

與上述的遺忘不同,在醫學上有各種病態的遺忘,即痴呆。有名的例子是阿茲海默病。這種疾病會慢性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惡化。若是由於事故和意外導致,例如休克或腦震蕩等引起的遺忘,則被稱為失憶。

還有癔病病人的針對特定時間段的失憶,會伴有身份識別障礙。例如一女子與其丈夫吵架後,突然神經失常,指稱她根本不認識其丈夫。經過與醫生的交談得知,她把談戀愛以及結婚的這一整段經歷都忘卻了。

遺忘與身體狀態

18

遺忘是有選擇性的。根據所謂的 Peters原則,人們所忘記的事情與情感因素有關。人會很快忘記漠不關心的事,相反,那些能引起強烈情緒反應的事情則難以被忘懷。能引起正面情緒(愉快)的事情會較長久被保留,而引起負面情緒的(不愉快)事情則不然。往日的時光因此多是美好的時光,因為這種選擇性會將負面以及一般的事情剔除,而保留正面的內容。

不同的理論都有基本相同的共識,就是遺忘是信息處理的一個重要功能。遺忘是記憶內容的整理,使其系統化結構化。通過這個過程,重要的信息會以簡明的、容易讀取的方式貯存。

19

斯特魯普效應 (Stroop Effect) 是在 1935年實驗心理學家斯特魯普( John Ridley Stroop)所提出的著名的發現之一,是指在心理學中干擾對反應時間影響的實驗。指出環境刺激物理的各項特徵,如果相融,則會使辨識加速,反應時間縮短;但若互不相融,則會造成干擾,使反應時間拉長。

例如當測試者被要求說出某個顏色和其字面意義不符的詞語時,被測者往往會反應速度下降,出錯率上升。

斯特魯普效應

20

實例儘可能以最快的速度說出這些文字的顏色:

綠色 紅色 藍色黃色 藍色 黃色

藍色 黃色 紅色綠色 黃色 綠色

根據斯特魯普效應,說出第一組文字的顏色所需時間較短。

21

認知心理學是一門研究認知及行為背後之心智理(包括思維、 決定、推理和一些動機和情感的程度)的心理科學。這門科學包括了廣泛的研究領域,旨在研究記憶、注意、感知、知識表徵、推理、創造力,及問題解決的運作。

認知心理學與從前心理研究取向有兩個關鍵的不同: 使用系統化的科學方法,拒絕接受內省的研究方式。與弗洛依德心理學的現象學研究方法不同。

認定內在心理狀態的存在(如信仰、慾望和動機),與行為主義心理學不同。

認知心理學

22

認知或認識( Cognition)在心理學中是指通過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個體思維進行信息處理( 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認知過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識或無意識;因此,麻醉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系統學( Systemics)以及計算機科學在分析認知時,其分析的聚焦點以及脈絡是不同的。

對認知進行研究的科學被稱為認知科學。

認知科學

23

西格蒙德 ·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 1856-1939)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圖騰與禁忌》等。

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 Libido)、「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誕生至今,卻一直飽受爭議

西格蒙德 . 佛洛依德

24

唐納德 · 布羅德本特(Donald E. Broadbent , 1926- 1993)英國著名實驗心理學家。他的研究工作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弗雷德里克 ·巴特萊特爵士的方法與戰爭期間應用心理學發展之間的橋樑,從1960年代末以後又以認知心理學著稱。

就讀於劍橋大學,在 1958年擔任應用心理學研究所主管,該研究所隸屬於英國醫學研究院,由巴特萊特創建於1944年,儘管研究所大部分工作都是關於軍事或工業應用問題,布羅德本特還是很快以其理論研究出名。當學術界開始使用數字計算機時,他首先將其類推到人類的認知活動,發展了選擇性注意和短時記憶理論。

在每年的英國心理學會年會上,都舉行布羅德本特演講。

唐納德 . 布羅德本特

25

失智症(英語: Dementia 、德語: Demenz),其英文 Dementia 一字來自拉丁語( de- 意指「遠離」 + mens 意指「心智」);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遠高於正常老化的進展。

特別會影響到記憶、注意力、語言、解題能力。嚴重時會無法分辨人事時地物。就算沒有智力衰退的跡象,也常有妄想(阿茲海默型有 15-56%),例如懷疑鏡中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

失智症可分為可逆或不可逆,視疾病成因而異。只有不到 10% 的失智症是可逆的。失智症是個不特定的概括名詞。也稱癡呆症。

失智症

26

最常見的失智症種類是老人失智症(即阿茲海默氏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狀為記憶障礙。病人會遺忘剛剛發生的事(短期記憶差),而較久以前的記憶(長期記憶)則相對在發病初期不受影響。

失智症之症狀也包括人格或行為改變。很多最後診斷為失智症的個案在住院初期時出現過激烈的混淆症狀。老人也可能因其他藥物、手術、感染、睡眠不足、飲食不正常、脫水、換住處或是個人危機而有智能改變之症狀。這叫譫妄,症狀類似精神病或失智症。

27

阿茲海默病或稱腦退化症(舊譯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失智症,一般俗稱老年痴呆症,但醫界不建議使用此名稱 ) 是一種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也是失智症中最普遍的成因。

該疾病的成因未明,在 65歲以上的人群中,大約 10%患有該病,全世界約有 2,400萬病患,目前沒有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的方法。早期最顯著的癥狀為健忘,通常表現為逐漸增加的短期記憶缺失,而長期記憶則相對不受病情的影響。隨著病情的加重,病人的語言能力、空間辨別能力、認知能力會逐步衰退。受阿茲海默症影響的神經功能通常與大腦的額葉( frontal lobe)關係緊密,這反映了疾病的病理學過程。

阿茲海默病主要分為家族性阿茲海默病與阿茲海默老年痴呆症兩種,其中又以後者較常見。

阿茲海默病

28

阿茲海默病 分類系統及外部資源 正常老人的大腦(左)與阿茲海默病病患的大腦(右),標識處為相異的特徵。

29

雨人 腦海中的橡皮擦 連環死亡之謎 被遺忘的時光(台灣紀錄片 2010) 女人四十 回憶好時光 (Se souvenir des Belles Choses法國電

影 ) 我的失憶女友 (50 FIRST DATES美國電影 ) 千日的約定(韓國連續劇 2011) 愛上巧克力 明日的記憶(日本小說與電影)

相關影片

30

被遺忘的時光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nUfn1og

QM8 明日的記憶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6jaCh3

M3_c 認知心理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n1aZV_

ZJEw 奇妙的記憶 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IYC443

qptA&feature=relmfu

相關影片

31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Wikipedia:

%E9%A6%96%E9%A1%B5 奇摩 http://tw.yahoo.com/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 認知心理學史上著名之研究篇章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

topic.htm#cognition

參考資料

32

END~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