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87
生生生 生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 生生生生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 C+I=C+S I=S

description

生产要 素市场. 金融 市场. 家庭. 厂商. 商品市场.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的循环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C+I=C+S I=S. 要素收入. 家庭. 金融中介. 厂商. 消费支出. 政 府.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C+I+G=C+S+T I+G=S+T I-S=T-G. 要素收入. 金融中介. 家庭. 厂商. 消费支出. 政 府. 国 外. 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Page 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 金融市场 厂商

商品市场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第一节 宏观经济的循环模型第一节 宏观经济的循环模型

一、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C+I=C+S

I=S

Page 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要素收入

金融中介

消费支出

家庭 厂商

政 府

二、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C+I+G=C+S+T

I+G=S+T

I-S=T-G

Page 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

C+I+G+X=C+S+T+M(S-I)+(T-G)=X-M

要素收入

金融中介

消费支出

家庭 厂商

政 府

国 外

Page 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二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收入定义1 、定义: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新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和。2 、理解国民收入注意的问题:第一、国民收入是流量;第二、国民收入在经济分析和统计中有不同含义;第三、国民收入有名义和实际国民收入的不同。 名义国民收入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 , 等于各种商品与劳务总量和其当年价格乘积之和 . 实际国民收入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 .

Page 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国民收入的几个总量及其关系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和国民生产总值( GNP ) 国民生产总值亦称国民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亦称国内总产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国外要素收入净额2 、国内生产净值 (NDP) 和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内生产净值是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在本国领土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净值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新增加的最终商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和,表示经济活动中能够用于消费和净投资的价值总额。

Page 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3 、国民收入( NI )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与企业家才能),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的总和。4 、个人收入( PI )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总和。5 、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 )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得到的收入总和减去个人或家庭纳税部分可以实际得到的由个人自由使用的收入。

Page 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一、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1 、支出法 支出法又叫产品支出法,产品流动法和最终产品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去向出发,把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所支出的货币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2 、收入法 收入法又叫所得法、要素支付法,它是从收入 的角度出发,把参与生产产品与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3 、部门法 部门法又称生产法,它是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所有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反映出国民收入的来源。

Page 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纵横比较1 、国民收入的价格调整2 、人均、人时国民收入的计算 人均 GDP =当年 GDP÷ 当年人口数量 人均国民收入=当年国民收入 ÷ 当年人口数量

Page 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九章 凯恩斯模型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 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1 、消费倾向 凯恩斯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叫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即: APC = C/Y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部分所占比例,也就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 即: MPC =△ C/△Y 或 b = △ C/△Y 。

Page 1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消费函数和消费曲线⑴ 、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指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消费函数用方程式表示为: C = f( Y )。⑵ 、消费曲线

C=

Y

C

a

O Y

C = a + bY

消费函数

C

O Y

14

1086

4

12

2 2 4 6 8 10 12 1416

A BC D E F

消费曲线

Page 1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储蓄函数储蓄是人们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或所有不花费于现期的商品和劳务开支的收入。1 、储蓄倾向凯恩斯把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叫储蓄倾向。⑴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在某一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即: APS = S/Y⑵ 、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即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即: MPS=△ S/△Y

Page 1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⑴ 、储蓄函数 S = Y- C⑵ 、储蓄曲线

S

O Y

-a

S=-a+(1-b)Y

储蓄函数

S

3

2

1

O

-1

8

AB

9 1011 12 1314 15

YC D E F G

储蓄曲线

Page 1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储蓄函数和消费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是说明消费、储蓄与收入的依存关系,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最基本因素都是收入。可以看出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Y=C+S APC+APS=1 MPC+MPS=1

Page 1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三节 投资、乘数与加速数一、投资的定义和分类1 、 定义 投资也叫资本形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实际资本的增加,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2 、分类⑴ 、重置投资、净投资与总投资;⑵ 、自发投资与引致投资;⑶、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⑷、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投资和存货投资。

Page 1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投资决策和投资函数三、乘数原理与投资乘数1 、乘数概念与种类⑴ 、乘数理论是考察和分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一因素的变化或变量的增减,所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⑵ 、就业乘数 就业乘数就是指净投资所引起的全社会就业总量与净投资直接引起的最初就业量的比。⑶、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的比例关系表明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的变动。⑷、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Page 1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⑸、其他乘数 除了以上讲到的还有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预算乘数、外贸乘数、货币创造乘数等。2 、投资乘数 K=△Y/△I=△Y/△S=1/1-b 即: K=1/1-b 从投资乘数公式看出,乘数的大小同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边际消费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小。 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在 0与 1 之间,即 0<MPC ( b ) <1 ,所以投资乘数在无穷大与 1 之间,即 1<K<∞。

Page 1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程度要受以下条件的限制:⑴ 、在投资品部门和生产品部门增加的收入用来用来偿还债务时,投资乘数的作用就会大大缩小;⑵ 、在没有可利用的劳动力等各种经济资源时,投资增加也不能使产量和收入增加,投资乘数作用会受到限制;⑶ 、在收入增加用来购买消费品时,因生产条件限制,消费品生产不出来,这时,货币收入增加而实际收入不能同比例增加,投资乘数作用要受到限制;⑷、在增加的的收入用来购买投资品和消费品存货及购买外国的商品时,投资乘数作用将会减少。

Page 1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加速原理1 、加速原理与加速数⑴ 、加速原理是说明收入或消费变化如何引起投资变化的理论。⑵ 、加速数是说明投资变化引起的收入变化到什么程度的系数。 V= It/ ( Yt- Yt - 1 ) 或 V=△K/△Y = It/△Y , It= V( Yt- Yt - 1 )V表示加速数,It或△ K表示总投资的改变量即本期净投资,Yt表示本期收入,Yt - 1 表示上期收入, △Y 表示比上期收入增加量。2. 加速原理的作用和要点

Page 1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四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收入与均衡条件1 、均衡收入 均衡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国民收入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国民收入。2 、均衡条件⑴ 、研究均衡收入的前提第一、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不变;第二、假定社会上存在着闲置资源,如劳动力、设备等,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状态,分析总需求对收入水平与就业的影响,关注需求分析;第三、假定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国民收入的变化是由实际产品与劳动数量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国民收入的均衡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

Page 2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⑵ 、均衡状态决定的基本条件 均衡收入决定的基本条件: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总支出能够买尽同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动。就是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收入循环流动管道中总注入等于总漏出。二、两部门的收入决定1 、储蓄-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

SS

I I

I S

OYe F

E

F

Y

储蓄-

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

Page 2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消费-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

450

C+I

C+I

C

E

F

Ye FO Y

消费-投资法决定的均衡收入

Page 2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450

C+I+G

C+I+G

C+I

E

YeO Y

三部门总支出曲线与 450 线交点决定均衡收入

Page 2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四、四部门的收入决定

450

C+I+G+(X-M)

C + I

E

YeO Y

C+I+G

C+I+G+(X-M)

四部门总支出曲线与 450 线交点决定均衡收入

Page 2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五节 IS-LM 模型一、商品市场的均衡: IS 曲线1 、含义: 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点运动的轨迹,称为 IS 曲线。2 、均衡条件: 消费函数: C=C(Y) 投资函数: I=I(r) 均衡条件: Y=C(Y)+I(r) 或 I(r) = Y-C(Y)

Page 2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3 、 IS 曲线的推导

O

I=I(r)r1

r2

I1I2 Y1

E1

E2B

I=S

S1

S2 S=S(Y)

YIS

r

I

ⅠⅡ

Ⅲ Ⅳ

S

Y2

A

Page 2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货币市场均衡: LM 曲线1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⑴ 、货币的需求交易动机:日常交易需要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谨慎动机 :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支配下所需货币量通称交易需求。 L1=L1(Y) L1=KY=KPQ 其中 K是人们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同收入量同收入的比例关系,假定是常数。 L1 是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函数,与利息率无关。 Y 是以货币计算的收入,又等于价格水平 P 同实际产量 Q的乘积。三是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利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保持货币的动机。 L2 = L2 ( r)

Page 2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凯恩斯货币需求公式: L= L1+L2=L1(Y)+L2(r)

r

O

L=L1(Y)+L2(r)

M

L2=L2(r)

L1=L1(Y)r

MO

( a )货币需求曲线

Page 2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⑵ 货币的供给 狭义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 广义货币供给是指狭义货币供给加上定期存款。货币供给作为一个存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按是否考虑价格变动可分为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 实际货币供给M 可分为两部分 M1满足交易需求; M2满足投机需求; 即: M = M1 + M2

2 、 LM 曲线的推导 货币需求: L= L1 + L2 = L1 ( Y )+ L2 ( r) 货币供给: M = M1 + M2

均衡条件: M = L= L1 ( Y )+ L2 ( r)

Page 2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Ⅱ Ⅰ

Ⅲ Ⅳ

r1

r2

B(Y2,r1)E1

E2

L22 L21

L12

L11

Y2 Y1 Y

L1 = L

1 (Y)=KY

A(Y1,r2)

O

r

L1

L2

M

L=L1 +L

2

M=M

1 +M2

M=L

LM 曲线的推导

LM

Page 3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 IS- LM 模型

②④

E

ISr

re

OYe Y

区域

①②

商品市场状况 货币市场状况

I<S 商品供过于求I<S 商品供过于求I>S 商品供不应求

I>S 商品供不应求L>M 货币供不应求L>M 货币供不应求

L<M 货币供过于求

L<M 货币供过于求

LM

IS- LM 模型

Page 3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均衡状态的变动⑴ 、 IS 曲线移动

⑵ 、 LM 曲线移动

E

E1

E2

IS1

IS2IS

r1

r0

r2

r

O

Y2 / Y2 Y0 Y1 Y1

/ Y

A

LM

E2

E E1

r2r0r1

O

O

LM2

Y2 / Y2

Y0Y1 Y1 /

r

Y

LMLM1

IS

Page 3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⑶、 IS 曲线与 LM 曲线的同时移动

r1、

r1

r

IS1

IS2LM1

LM1

E1 /

E1 E2

Y1 /

Y1 Y2

Y

Page 3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十章 AS- AD 模型 第一节 总供给曲线一、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是指社会的总产出,即全社会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 AS = AS ( P )

O

P

YAS = AS ( P )

Page 3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总供给曲线的形状1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2 、反 L 形总供给曲线

ASP

O Y

O

P0A

P

Y

AS

Y0 = Yf

Y0 = Yf

Page 3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3 、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三、总供给曲线的通常形状及其移动1 、形状与说明

O

A

P

Y

AS

O

P

Y

AS 垂直段

倾斜段

水平段Y0 = Yf

Y0 =

Yf

Page 3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P0

P1

P

O

AS

Y

AS

曲线上

P0

AS1P

O

AS0

Y

AS

曲线右

Page 3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二节 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全社会对商品合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函数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全社会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量。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1 、从收入-支出曲线推导(图见下页)2 、从 IS- LM 曲线推导(图见下页)

Page 3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Cc+I

Cb+ICa+I

C+I

Y

P1

P2P3

P

O YY1 Y2 Y3

根据 C + I 曲线求总供给曲线

IS

AD

r1r2r3

r

P1

P2

P3

O

Y1 Y2 Y3

Y1 Y2 Y3 Y

Y

LM

1L

M2

LM

3

根据 IS- LM 曲线求总需求曲线

Page 3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三节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一、“古典”的 AS- AD 模型

二、凯恩斯的 AS- AD 模型Y1=Y2=Y3=Yf

AS

P1

P2

P3

P0

Y

AD3 (M=M

3 )AD2 (M=M

2 )AD1 (M=M

1 )

O

P

P4

P1=P2=P3

O Y1Y2 Y3=Y4=Yf

AD1

AD2

AD3

AD4

Y

AS

Page 4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修正的凯恩斯的 AS- AD 模型

四、短期和长期的供给曲线

P

P3

P2

OY0 Y1 Y2=Y3=Yf

AD0

AD1

AD2

AD3

Y

AS

P1

P0

P1

P0

P

O

E1

E

ADs

ASL ASS

AD1

Y0 Y1Yf Y

萧条与高

Page 4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P

P1

P0

OY1 Yf Y0 Y

E

E1

AD ASLASS1

ASS

滞 胀

P

P1

P0

E1

E

ASL

AD1

AD

YY0=Y1=Yf

O

长期 ;充分就业状态

Page 4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五、理性预期下的 AS- AD 模型

C

BP1

P0

Y0

P

Y

ES(Pe = P1 )

ES(Pe = P0 )

A

Y1

P2

AD1

AD0

O

E1

E0

P1

P0

Y0

P

Y

ES(Pe = P1) )

ES(Pe = P0 )

O

不同 Pe下的 ES 意料内因素变化的 ES- AD

C

BP1

P0

Y0

P

Y

ES(Pe = P0 )

A

Y1

P2

AD1

AD0O

意料外因变化的E

S-

AD

Page 4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和失业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1 、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显著的上涨。 理解通货膨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一般物价水平上涨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 第二,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包括各种各样的物价水平上涨,有公开形式,变相形式,隐蔽形式; 第三,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上涨,不是暂时或偶然的价格上涨; 第四,一般物价水平显著的上涨。

Page 4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通货膨胀的衡量 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物价指数是表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数,用一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表示不同时期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方向和程度。 西方经济学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主要有三个:⑴ 、消费物价指数。它是表示城市居民直接消费的一定种类和数量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标。⑵ 、批发物价指数。它是表示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⑶、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它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与对其按固定价格(以某年的基期)计算的价格的比率,即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即: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00%

Page 4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1 、按物价上涨速 度不同⑴ 、爬行通货膨胀;⑵ 、温和通货膨胀;⑶、奔腾式通货膨胀;⑷、超级通货膨胀。2 、按对物价影响的差异⑴ 、平衡的通货膨胀;⑵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3 、按供求总量与结构的不同⑴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⑵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Page 4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⑶、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⑷、结构性通货膨胀。4 、按物价上涨表现形式不同⑴ 、公开性通货膨胀;⑵ 、隐蔽性通货膨胀;⑶、抑制性通货膨胀。5 、按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不同⑴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⑵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Page 4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1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⑴ 、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⑵ 、经济资源配置效应; 第一,经济资源配置的正效应。 第二,经济资源配置的负效应。第三,经济资源配置的正负混合效应。⑶、产量效应;⑷、“非效率”效应;⑸、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效应。2 、通货膨胀的社会影响

Page 4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P4

P3P2

P1

P AS

E4

E3

E2E1

AD1 AD2

AD3

AD4

Q1 Q2 Qf Q

Page 4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1 、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2 、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P2

P1

P3

P

AS3

AS2

AS1

E3

E2

E1

Q3 Q2 Q1 Qf

AD

AS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Q

Page 5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也能导致一般物价持续和显著上涨,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Q

P2

P1

P3

P

AS3

AS2

AS1

E3

E2E1

Q3 Q2 Q1 Qf

AD1

AS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E4

AD2

AD3

AD4

Page 5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三节 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一、失业与奥肯定律1 、失业与失业率 失业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处于无工作的状态,这些人有工作能力和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均称为失业者。 失业率=失业 人数 / 劳动力总数

=失业人数 /(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劳动力总数是指一定年龄人口中已经参加或要求参

加工作的人数。2 、奥肯定律 用来说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关系的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Page 5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失业种类与原因1 、失业的种类 摩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的或局部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使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使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由于社会经济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季节性变化,某些部门间歇性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失业。2 、新凯恩斯主义对失业原因的分析 新凯恩斯主义者继承了工资刚性的观点并进而论述了形成刚性的原因,同时又用工资粘性或工资惰性来代替工资刚性的提法。 工资粘性是指工资不能随着有效需求的变化作出及时的相应的调整,工资上升比较容易而下降却比较困难。

Page 5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⑴ 、工资粘性 形成工资粘性的原因:第一,劳动固定合同论;第二,隐含合同论;第三,失业滞后论;第四,效率工资论。⑵ 、商品价格粘性

Page 5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菲利普斯曲线1 、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w

w

ww

1

ww

2

U1U2

U

PC

Page 5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交替关系

-2-1012345

678

01234567

8910

5 6 7 8 94321

△P/P% △W/W%

PC

U%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交替关系

Page 5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3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和变化⑴ 、货币学派的观点(下图)

⑵ 、合理预期学派的观点(右图 )

P

P%

PCS2

PCS1

PCL

OU U%

P

P%

PP

1

PP

2

PC

U2 U1 U%O

Page 5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四、停滞膨胀 停滞膨胀是指日益加速的通货膨胀率与上升的失业率和下降的生产率增长率即停滞同时出现。1 、滞胀的原因第一,失业与空位并存转化为滞胀;第二,区分不同类别商品与部门解释滞胀;第三,部门结构变化差异造成滞胀;第四,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造成滞胀。2 、治理滞胀的对策⑴ 、新古典综合派对策。⑵ 、货币主义对策。⑶、供给学派的对策。

Page 5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经济周期一、经济周期的含义和类型1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长度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收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一般分为衰退、谷底、扩张、顶峰四个阶段。

Y

O

CN

A B D

EN/

t

Page 5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经济周期的类型⑴ 、中周期,又称中波,平均每个周期为 9~ 10年,熊彼特称它为“朱格拉周期”。⑵ 、短周期,又称短波,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就是一种平均长度为 40个月的周期,称为短周期或基钦周期。⑶、长周期,又称长波,每个周期 50~60年,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⑷、库兹涅茨周期。⑸、熊彼特的多周期。

Page 6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 、纯粹货币理论2 、创新理论3 、心理理论4 、消费不足理论5 、投资过度理论6、太阳黑点理论7、政治周期理论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 、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崩溃理论2 、卡尔多的经济周期模型3 、汉森-萨缪尔森模型4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

Page 6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二节 经济增长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与之相对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人均产量和人口的高增长率;第二,劳动和各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迅速;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很快;第四,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第五,经济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第六,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Page 6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1 、哈罗德模型⑴ 、假设条件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全用于投资;②、储蓄倾向不变。即边际储蓄倾向等于平均储蓄倾向,储蓄由收入水平决定;③、社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④、技术水平不变,边际资本系数等于平均资本系数,即资本-产量比率不变;⑤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Page 6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⑵ 、哈罗德模型中的三个变量①、资本-产量比率也叫资本系数,用 C 表示。指在既定技术和其他条件下资本对产量的比例。②、储蓄-收入比率也叫储蓄率,用 s表示。是收入中不用于消费部分占全部收入的比重。③、有保证的增长率或经济增长用 GW表示。是指资本家的预期投资需求,正好等于本期储蓄供给。⑶ 、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 GW= s/C 或 GWC = s2 、多马模型 多马认为:通过增加投资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在下一时期增加更多的支出(即需求),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及其他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

Page 6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3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观点⑴ 、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Gw= sd/Cd Gw表示有保证的增长率, sd表示合意的储蓄率, Cd表示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 公式表明,当一定的合意储蓄率与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的经济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社会经济就能够实现稳定增长。

⑵ 、短期经济波动原因 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发生的增长率,即本期产量的增

加量与上期产量之比。⑶、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 自然增长率是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长期的最大增长率。

Page 6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模型中的假设条件为:⑴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用于消费或投资都可以;⑵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中资本与劳动比例可以变化;⑶、规模收益不变,边际生产力递减。公式为: Y/L=C/L+I/L ⑴ Y/L=C/L+nk+k

/ ⑵ k

/=Y/L-C/L-nk ⑶ k

/= ( sY ) /L-nk ⑷ k

/=sf(k)-nk ⑸sf(k) 表示平均劳动力的储蓄量,⑸式说明,资本与劳动力比例的变化率 k

/取决于平均劳动力储蓄量 sf(k) 和按给定的资本与劳动力比例来配置新增加劳动力所需资本量 nk之间的差额。

Page 6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特点是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强调通过储蓄率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假定社会上存在两个阶级:利润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二者占国民收入比例分别为: P/Y 、W/Y ,储蓄率分别为 SP 、 SW,则全社会储蓄率 S 为: S=(P/Y) SP+(W/Y) SW 由于W/Y=1-(P/Y) ,带入整理为: S=(P/Y) SP+(1-P/Y)SW=(SP-SW)P/Y+SW再由 G=S/C, 其中 C=K/Y 即 1/C=Y/K, 可得经济增长率为: G=[(SP-SW)P/Y+SW](Y/K)=(P/K) (SP-SW)+(Y/K)SW公式为: G=π(SP-SW)+SW/C

Page 6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 、肯德里克的全部要素生产率分析 肯德里克认为,产出量与某一特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比叫“部分生产率”。它不能反映出生产率的全部变化。他提出了“全部要素生产率”概念,即产出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肯德里克认为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是:⑴ 、对研究、发展、教育和训练投资的增加;⑵ 、合理有效配置各种资源,使其适应经济变化的速度;⑶、技术革新的扩散程度,应用规模;⑷、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固有的质量。2 、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Page 6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五、经济增长极限理论1 、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以福雷斯与梅多斯等为代表。

2 、反增长及其引起的论争

每年出生人数 人口 每年死亡人数+平均出生率 平均死亡率

Page 6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经济政策概论一、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含义是指经济主体按着确定的经济目标,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而采用的各种手段。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经济主体、经济目标、各种手段三者的有机结合。二、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三、经济政策学 经济政策学是以阐明经济主体为达到其经济目标,针对经济实践中的矛盾而采用的措施和准则为内容的一门学科,或定义为研究经济政策主体的行为、目标和规范的一门学科。

Page 7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四、经济政策目标

1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指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 另一种含义是指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2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不出现通货膨胀。

Page 7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3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某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潜在能力的扩大,或商品和劳务实际产量增加。表现为特定时期内全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4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作到汇率稳定,外汇储蓄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 上述经济目标是紧密相联的。

Page 7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五、经济政策手段1 、经济政策手段的内容⑴ 、财政政策手段 分为两方面:一是区别对待政策;二是内在稳定器。⑵ 、货币政策手段 主要有三个: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⑶、汇率政策手段 包括提高汇率和降低汇率两方面。⑷、经济管制 分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

Page 7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⑸、制度变革 分三种类型: ①关于流通、分配领域的体制改革; ②关于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③关于国际经济机构的变革。2 、评价政策手段的标准 ⑴ 、政策手段运用的速度要快; ⑵ 、政策手段要具有灵活性; ⑶、政策手段作用的速度要快; ⑷、对政策手段的作用要能预测; ⑸、政策手段要保持中立性。

Page 7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西方国家的财政体系1 、政府支出体系⑴ 、政府支出内容⑵ 、政府支出方式2 、政府税收体系⑴ 、按征税对象不同,分为三类: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⑵ 、按征税对象的货币价值还是按数量或重量征收,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⑶、按照纳税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⑷、按照从中扣除的比例不同,税收可分为累退税、比例税和累进税。 税收转嫁是指原纳税人把税收负担转给别人承担,税收归宿是指税收最终由谁来真正负担。

Page 7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自动稳定器

(一)、自动稳定器的含义 自动稳定器也叫内在稳定器,是指现代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具有的能够调节政府收支、减少经济周期波动幅度的功能。(二)、自动稳定器的特点 自动稳定器的特点是在经济出现衰退,国民收入降低时,它会自动引起政府支出的增加和税收减少,可阻止经济进一步衰退;反之,国民收入增加时,它会自动引起政府支出的减少和税收的增加,能够避免出现经济的过度膨胀。它对经济发挥调节作用的的内部时滞为零。

(三)、自动稳定器的内容 :1 、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2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Page 7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三、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1 、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手段⑴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按照目标利用政府收支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应“逆对经济风向”行事。⑵ 、财政预算 财政预算是指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的收支预算方案。这里指的是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分为三类: ①、年度平衡预算。它要求每一个财政年度的政府财政收支平衡。 ②、周期平衡预算,是指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

Page 7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③、职能财政 是一种财政制度。指政府财政不要只考虑收支平衡,而且要考虑整个经济活动水平。财政政策要保证社会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 ⑶、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 ①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②改变转移支付水平; ③改变税率。

Page 78: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预算赤字和结余 预算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 预算结余是政府财政收入超过财政支出的余额,是是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3 、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和结余 充分就业预算是表示在某一时期,如果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可能提出的实际支出计划和税率。 准则是:财政预算不要每年保持平衡,也不要每一个经济周期保持平衡,而是要使预算支出等于高度充分就业时的税收。4 、公债 公债是政府借款的债务,是政府收入的来源之一。分为内债和外债。

Page 79: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和其他信贷条件,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措施。一、西方国家的货币和银行1 、西方国家的货币⑴ 、货币的职能;⑵ 、货币的种类; ①、铸币或硬币; ②、纸币或法币; ③、存款货币或活期存款; ④、准货币和货币替代物。⑶、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的总存量。

Page 80: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西方国家的银行⑴ 、中央银行及其职能 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以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和银行体系为主要职能的公共机构。 中央银行职能:①、调节控制商业银行;②、拥有货币发行权;③、发行和买卖政府债券;④、对商业银行存放款。⑵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信用业务是接受活期存款和发放短期贷款。⑶、银行活期存款的扩大和收缩

Page 81: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酌情使用的货币政策 酌情使用的货币政策应“逆经济风向”行事。三、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1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活动,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手段。 2 、调整贴现率 通常把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叫贴现,其贷款利率叫贴现率。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也是“逆对经济风向”行事。

3 、调整法定准备率 法定准备率是由法律规律的商业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

Page 82: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四、其他的货币政策 1 、道义上的劝告; 2 、“垫头规定”的局部控制; 垫头是指购买有价证券必须支付的现款。 3 、控制分期付款条件; 4 、控制抵押贷款条件。

Page 83: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四节 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一、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指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而采取的货币和财政措施以外的财政政策。1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2 、收入政策的主要措施⑴ 、实行工资-物价管制;⑵ 、工资-物价指导线;⑶、企业和工会签定工资-物价协议;⑷、税收控制工资和物价。3 、收入政策实施中的困难

Page 84: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也叫劳工市场政策,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解决失业与与职位空缺并存的矛盾,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1 、人力政策的理论依据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性失业的论述成为人力政策的理论依据。2 、人力政策的主要措施⑴ 、劳动力的再培训;⑵ 、发展职业介绍事业;⑶、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⑷、发展劳动密集部门和企业。3 、人力政策实施中的困难

Page 85: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第五节 相机抉择和政策目标的矛盾与协调一、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应根据宏观经济活动状态的客观要求和各项政策手段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某项或某几项政策手段。1 、要认真分析各项政策的手段的特点 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各具特点,主要表现在:⑴ 、猛烈程度不同;⑵ 、政策效应“时滞”不同;⑶、政策影响范围不同;⑷、政策阻力因素不同。

Page 86: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2 、要善于把各项政策手段搭配起来使用⑴ 、“双松”的搭配; 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⑵ 、“双紧”的搭配; 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⑶、“松紧”或“紧松”的搭配。 “松紧”搭配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 “紧松”搭配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

Page 87: 第八章  宏观经济核算

二、政策目标矛盾与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1 、政策目标间的矛盾⑴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矛盾;⑵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矛盾;⑶、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的矛盾。2 、政策目标的协调⑴ 、财政支出政策的微观化;⑵ 、财政收入政策的微观化;⑶、货币政策的微观化;⑷、人力政策;⑸、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