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15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description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症状: 地下部: 根部皮层腐烂、形成瘿瘤或毛根,腐烂的皮层与木质部间常出现片状、羽状或根状的白色或褐色的菌索以及菌核。 地上部: 抽叶不正常。. 病原: 真菌、细菌和线虫。 传播: 主动传播、水流的传播,根部互相接触传播是重要传播方式。 病原物脱离寄主以后的活动: 土壤寄居菌和土壤习居菌。难以从土壤中清除。. 根部病害的诊断. 注意地上部的症状,同时挖根检查。 人工诱发试验。用选择性培养基和特殊的分离方法(诱饵)。. 根部病害的防治. 及早发现和诊断 适地适树,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势。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Page 1: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概 说

症状: 地下部:根部皮层腐烂、形成瘿瘤或毛根,腐烂的皮层与木

质部间常出现片状、羽状或根状的白色或褐色的菌索以及菌核。

地上部:抽叶不正常。

Page 2: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 传播:主动传播、水流的传播,根部互相接触传播是重要传播方式。

病原物脱离寄主以后的活动:土壤寄居菌和土壤习居菌。难以从土壤中清除。

Page 3: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根部病害的诊断

注意地上部的症状,同时挖根检查。 人工诱发试验。用选择性培养基和特殊的分离方法(诱饵)。

Page 4: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根部病害的防治 及早发现和诊断 适地适树,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势。 改良土壤的理化形状。例如油桐枯萎病在偏酸性的土壤中

易发生,可加生石灰提高土壤 pH值。 砍去病树并挖除病根以清除侵染来源。 生物防治:如根白腐病的防治(大隔孢伏革菌)。 化学防治:用药液浇灌病根,或将病根割除后再灌药液和

药土。

Page 5: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紫色根腐病(紫纹羽病)

一、分布及危害二、症状:皮层腐烂,易与木质部

剥离,木质部初呈黄褐色、湿腐,后期变为淡紫色。

根状菌索、菌膜、菌核 6-7 月,菌丝体上产生微薄白

粉状子实体

Page 6: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三、病原 担子菌亚门的紫卷担子菌

担子圆筒型,无色,显著向一方弯曲。

担孢子长卵圆形,基部弯曲而细。

Page 7: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四、发展规律

1 、病原菌以病根上的菌丝体、菌丝束、菌核越冬;

2 、以菌丝束在土内或土表延伸,接触健康林木根部直接侵入;

3 、病害以林木根部的互相接触传播蔓延。孢子在病害传播中不起主要作用;

4 、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的地区,较易发病。

Page 8: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五、防治措施

1 、造林时要严格检查,防止苗木带病,对可疑苗木进行消毒处理;

2 、加强苗圃管理,注意排水,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3 、发现病株及时挖出并销毁、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对

发病较轻的苗木,可将病根切除,然后对切面和周围土壤

进行消毒。

Page 9: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林木根朽病

一、分布及危害 :根系和根茎部分腐朽 ,甚至全株枯萎死亡。

Page 10: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二、症状 菌膜(白色、扇形):皮层和木质部之间

根状菌索:

子实体:丛生状、密黄色

边材、心材:海绵状腐朽,边缘有黑色线纹。

Page 11: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三、病原 担子菌亚门的蜜环菌 子实体: 担孢子:卵圆形、无色 菌索:黑褐色,先端针芒状,似绳索

Page 12: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四、发展规律

子实体 担孢子

气流 萌发为菌丝体

侵入残桩,延伸至根部

潮湿

菌索继续蔓延产生子实体

侵染活立木,引起根部和干基腐朽,产生菌膜和菌索

菌索,进行侵染

Page 13: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密环菌腐生性强,广泛存在于土壤或树木残桩上。

林木生长健壮,抗蜜环菌侵染能力强;因干旱、冻害、病虫害、管理粗放而导致树势衰弱时,易感病。

地势低洼,林分密度大或造林时有大量的新伐桩时,易感病;

不同树种感病程度不同,如健杨比沙兰杨易感病。

Page 14: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五、防治措施 1 、清除侵染来源,控制发病中心。

2 、加强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3 、外科治疗。

Page 15: 第十章  林木根部病害 概  说

思考题:减少根部病害初侵染源的重要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