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周

56
第三章 西周

description

第三章 西周. 参考书目.   *《 西周史 》 ,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 西周史 》 ,许倬云,三联书店 1994 年版 《 先秦史论稿 》 ,徐中舒,巴蜀书社 1992 年版 《 中国奴隶社会史 》 ,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一节 西周的建立和巩固. 周族的早期历史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 分封和宗法制 国家机构 礼治和刑罚 西周和周边各族的关系. 周族的早期历史. 周族的兴起.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三章 西周

Page 1: 第三章  西周

第三章 西周

Page 2: 第三章  西周

参考书目•   *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99 年版 •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 1994 年

版 •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 199

2 年版 •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

出版社 1983 年版

Page 3: 第三章  西周

第一节 西周的建立和巩固

• 周族的早期历史 •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 分封和宗法制• 国家机构• 礼治和刑罚• 西周和周边各族的关系

Page 4: 第三章  西周

周族的早期历史周族的早期历史周族的兴起周族的兴起

始祖周人是古老的农业部落,兴起于今陕甘一带。传说其始祖名弃 ,为姜姓有邰氏女姜原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

Page 5: 第三章  西周

公刘公刘 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因夏政衰,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周道之兴自此始。”公刘为周人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公亶父 传至九世,到古公亶父时,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古公在那里兴建城郭房屋,划分邑落,设立了官吏机构,国号为周。此时可能进入阶级社会。古公后被周人追称太王。

周文王

周文王

季历之子昌继位,即周文王。文王曾与九

侯、鄂侯一起为商纣的朝臣,九侯、鄂侯遭

纣杀害,文王也被囚禁。文王时周已相当强

大,但在名义上仍是商属下的一个诸侯国,

号称“

西伯”。

周文王

Page 6: 第三章  西周

歧山凤雏村周宫殿遗址

孟津大会 商后期,商周矛盾激化,文王死后 ,由后立的太子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即位的第二年 (前 1046年 )进军孟津,大会“ 八百诸侯” ,确立了伐纣大同盟。牧野之战  约前 1046 年,周武王兴兵伐商。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 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被迫从军的奴隶,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朝歌,纣见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商亡。

周武王

姜尚(子牙)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

Page 7: 第三章  西周

平定武庚叛乱 平定武庚叛乱 周公二次克商周公二次克商

周公摄政周公摄政 武王灭商后第二年死,其子成王年幼,于是周公代行朝政。周公执政期间,参与了周初政权建设,显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 “ 三监”三监” 周公提出以殷治殷的主张。武王采纳。于让纣之子武庚在商故地承袭王号,继续统治殷商遗民。并将商的畿内之地一分为三,由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分别管理,合称三监。

周公

Page 8: 第三章  西周

分封制分封制 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给周王的兄弟、亲戚及有功之臣。其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了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 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定公四年》 “封邦建国,受民授疆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观世》

•分封和宗法制

Page 9: 第三章  西周

封国与周天子的关系封国与周天子的关系

封国必须承认周天子是它们的共主。 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职位一般世代相传,在封国可以独立行使行政权。 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也同样向下分封。诸侯将土地和人口分给卿大夫,称“ 采邑”,卿大夫再封给士。士是贵族的最低层。

Page 10: 第三章  西周

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左传 《左传 · · 桓公二年》:桓公二年》:““ 古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古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Page 11: 第三章  西周

宗法制宗法制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型。西周时期,宗法发展成为系统制度。

宗法制是在父权家长制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宗法制构成了贵族等级制的阶梯。宗法制就是嫡长子为大宗继承父位,庶子为小宗进行分封。

宗法制的原则

宗法制的原则

宗法制的原则是“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公羊传》隐公九

年)意为王正妻之子即使不聪明,也要立

他为继承人;如正妻无子,其他妃妾有子

不是立年长的为继承人,而一定要立这些

妃妾中地位最高的妃妾之子(不管年龄)

为继承人。

层层的相属宗法关系,使族权和政

权合一。周代贵族的等级制度,是依据这

种宗法关系来确立的。

Page 12: 第三章  西周

●官制 △天子之称

西周统治机构中地位最高的是周天子。天子之称是周人的创造。 “天子”之称表明,这个至上的天神与的上人王的关系,是父子的关系。 △三公和三事大夫 周天子左右重要的辅佐人物有“太师、太保、太傅”,称三公,协助天子总理天下。在其下还有三事大夫:常伯,管民事;常任,管选举;准人,管司法。

西周甲骨文

国家机构

Page 13: 第三章  西周

●●西周神职官吏西周神职官吏削削弱弱

周代的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一切有关丧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在《周礼》中都属于掌礼机构管理,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的。史官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

●●西周史官地位提高西周史官地位提高 太史不仅掌管天文历法的观测制订,文献典籍的收藏整理和教育贵族子弟等有关文教方面的工作,而且熟悉国家的政令典则,常在周王左右以备咨询。内史为周王起草诏令,出纳王命,成为王室近臣。

Page 14: 第三章  西周

●● 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分地方为三大区域,王畿、 内服、外服。 国野 西周时期,周王直接统治地区和各诸侯国都有国、野。

《说文解字》:“国,邦也。” “野,郊外也。” 《周礼》郑玄注:“国中,城郭中也。” “野,谓远郊之外也。” 《诗经 · 大雅 · 民劳》:“惠此中国,绥彼四方。” 毛传:“ 中国,京师也。”

Page 15: 第三章  西周

军队军队 周王室宿卫宗周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周八师”。共十四师,达十四万人以上。分封的诸侯国,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

西周兵器:青铜戈

青铜尖斧

Page 16: 第三章  西周

• 礼仪:

吉礼 祭祀上天和鬼神

凶礼 丧葬凶荒

宾礼 外交往来

军礼 军事上兴师动众

嘉礼 饮宴嫁娶

周礼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

所有政治、军事、文化制度;狭义

指各种礼仪。礼和刑都是维护统治

的手段,刑对平民和奴隶;礼则主

要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使上下

协调一致。周礼非常繁缛,据《周

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

礼治和刑罚

Page 17: 第三章  西周

刑罚刑罚 西周在《禹刑》 和《汤刑》 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 。周代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五刑。 贵族犯法,往往可以获得特赦,即使按律判刑,又可以“赎刑”。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 大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 大夫。”

西周兵器:青铜头盔

墨刑 在脸上刺字涂墨

劓刑 割掉鼻子刖刑 砍掉脚宫刑 割去男女

生殖器大辟 杀头

Page 18: 第三章  西周

• 西周和周边各族的关系

Page 19: 第三章  西周

西周地图西周地图

严允

鬼方

东夷 淮夷宗周

荆楚

Page 20: 第三章  西周

思考题• 1 、简述武王灭商经过。• 2 、论述分封制和宗法制。• 3 、论述周朝的礼治和刑罚。

Page 21: 第三章  西周

第二节 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Page 22: 第三章  西周

西周的西周的“庶民”“庶民” 耕作井田的农夫,仍然耕作井田的农夫,仍然笼统地称为“庶人”或者笼统地称为“庶人”或者“庶民”。民,也作氓。奠“庶民”。民,也作氓。奠(甸)是管理耕作奴隶的人,(甸)是管理耕作奴隶的人,氓和庶人都是耕作奴隶。氓和庶人都是耕作奴隶。

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

分。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

民的最高主宰者。他以天下宗主身份,

将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新

旧诸侯,诸侯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内又

有最高的权力。

井田制和 "国 "、 "野 "分治

Page 23: 第三章  西周

• 国 :即古代的城市,居住在国中的叫国人,包括奴隶主贵族、贵族下层的士、周族的平民以及工商业者。

• 野:是被征服的广大农村。居住在野中的叫野人。

Page 24: 第三章  西周

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农业工具,仍多为木、石、蚌、骨所造。青铜工具也有在农业中使用的。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西周时出现了最初使用铁制农器的现象 是可能的。

石刀

骨铲

耦耕: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力而耕。 “千耦其耘”的诗句,反映了成千上万的人群大规模耦耕的景象。

Page 25: 第三章  西周

【百谷】【百谷】 西周农作物种类较商代有所增加。当时有百谷之称。谷类有黍、稷、稻、粱、麦,还有豆类、麻类、瓜果类作物。《诗·七月》:“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反映了作物的多样性。

诗·小雅·

甫田

:“如砥如京,乃求千

斯仓,乃求万斯箱,黍

稷稻粱,农夫之庆。”

Page 26: 第三章  西周

周王朝很重视手工业生产。周王室和诸侯公室都拥有众多的具有专门技艺的工匠,号称为“百工”。这些作坊和工匠,都由官府管理,所谓“工商食官”。

西周的青铜器 西周时期,铜器铸造仍然是手工 业生产的重要部门。西周初年铸造的青铜器,其形制、纹饰和品种和商末大致相 似。康王以后,表现出一些新的风格和特色。

““ 工商食官”工商食官” 和工商业

Page 27: 第三章  西周

西周的陶瓷器 陶瓷器的制作,西周时期有突出的发展。在陕西岐山、长安等地的西周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原始瓷器,有簋、豆、罐等。 这些原始瓷器,基本上达到了成熟的程度,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西周建筑开始用瓦 在陕西岐山风雏村岐周宗庙遗址中发现有少量带有瓦钉或瓦环的绳纹瓦,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瓦。

Page 28: 第三章  西周

西周时期车西周时期车辆的制造,形制辆的制造,形制更为精巧,种类更为精巧,种类也有增多。车的也有增多。车的部件和马的佩饰部件和马的佩饰有几十种名目。有几十种名目。制造一辆车,要制造一辆车,要有多种熟 练工匠有多种熟 练工匠的密切协作,构的密切协作,构成了综合性的手成了综合性的手工业。工业。

西周车辆的制造西周车辆的制造

西周车马(陕西西

安出土)

Page 29: 第三章  西周

西 周 的 商 业西 周 的 商 业 和商一样西周通用货币仍然是贝,以朋为单位。金文中赐贝的记载很多,最高数额为百朋。以贝殉葬的现象 也不少。铜也被用来交换,以锊为单位。金(铜)作为货币,也较商代更为流行。 民间的贸易活动,也在城邑内外展开,但一般数量较小,大都以物易物,相互交换一些日用必需品。

西周的货币

Page 30: 第三章  西周

阶级结构

• 西周统治者把人们分为十等,上下等级为统属关系。

• 奴隶主贵族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 平民包括国人和野人;• 奴隶包括家内奴隶、牧奴、工商奴等。

Page 31: 第三章  西周

作业• 1 、简述井田制。• 2 、简述西周阶级结构。

Page 32: 第三章  西周

第三节 西周的衰亡

Page 33: 第三章  西周

厉王专利和 "国人 "暴动

国人暴动国人暴动 周厉王时,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等人,虐待人民,激起国人的愤慨,出现了“国人谤王”的情况。周厉王却以严密监视和屠杀来制止人民的议论,“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周厉王却以为自己能“弥谤”。周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厉王不听,持续了三年之久,终于酿成国人起义。

共 和

公元前八四一年,

国人大规模暴动,

厉王被迫出奔到彘(今山西霍县)。

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

定公)两大臣行政,号为“

共和”

(一说

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从这一年开始,

中国有了确切的历史纪年。

《史记.

周本纪》索引引《汲冢纪年》谓

共伯和干王位”。

Page 34: 第三章  西周

• 宣王 "中兴 "和西周衰亡

Page 35: 第三章  西周

宣王“中兴”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 828 年),周厉王死,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周宣王在位共 46 年。宣王整顿朝政,使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  宣王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用武力取得一些胜利,被后来的史家誉之为“中兴”。

西周覆灭   前 781年 ,幽王宫涅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幽王上台第二年,镐京发生大地震。  西周王朝从前 11世纪中武王克商开始,到前 771年周幽王死于骊山之下,前 后共历十二王,约 280余年。 

骊山烽火台遗

Page 36: 第三章  西周

作业• 1 、论西周衰亡原因。• 2、宣王中兴。

Page 37: 第三章  西周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Page 38: 第三章  西周

• 科学技术

Page 39: 第三章  西周

夏 代 的 历 法 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 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

•天文历法

Page 40: 第三章  西周

商代的历法   商代历法是迄今已知较为完整的最早的历法。 商代用干支记日,数字记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商代每月分为三旬,每旬为十日,卜辞中常有卜旬的记载,又有“春”“秋”之称。

商代天文学天文学  商代天文学中许多天象在卜辞中均有记载,如“日月有食”、“月有食” ,在日食时并有“大星”等现象 出现,可见对日、月食的观察之精细。

Page 41: 第三章  西周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用土圭观测日影,而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周初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遗迹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利用土圭观测日影,就能比较正确地测定出太阳年的长度。

周公测景台(河南告城)

周代天文历法

Page 42: 第三章  西周

周代天文学 西周时,天文学家观测恒星,在黄道带和赤道带的两侧 ,确定了 28个星座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西周关于日食的观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确的记载。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 776 年 9月 6日。这是我国最早的以日月合朔为一月开端的记录。

Page 43: 第三章  西周

哲学与宗教观念

• 商代 商代 • 《礼记 ·表记》称:“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商代的宗教观念,是上 帝崇拜和祖先崇拜,且两者紧密结合。

Page 44: 第三章  西周

《周易》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周易》是关于占卜的记录,但它从当时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解释占卜的卦爻,因而也含有一些比较科学的思想因素。

《周易》中的八卦

《周易》中的八卦::

所谓八卦,即从自然界中

选取了天、地、雷、火、风、泽、

水、山八种自然物,作为生成万

物的根源,这就是关于万物生成

的一种十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

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

些萌芽的科学思维,对后世哲学

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Page 45: 第三章  西周

商代文字商代文字  《尚书》称:“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商代的文字主要有刻在甲骨上的甲骨文与铸在铜器上的金文以及刻在陶器、玉石上的文字。其中发现数 量最多的是甲骨文与金文。 商已有较丰富的文献典籍。现存 《尚书》的《商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夏代文字夏代文字 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原始文字已经出现, 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 金文,是我国现已发现的 较早的文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从殷墟时代上溯到夏初,不过八九百年,夏代已有文字和文 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

文字和教育

Page 46: 第三章  西周

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的记事文字,迄今已发现约十五万片。虽然它的内容以占卜为主,所反映的事物受到一定限制,但也包含了从武丁至帝乙、帝辛年间祭祀、征伐、田猎、农业、畜牧、地理、方国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文字资料。

王国 维(字观堂)王国 维(字观堂)罗振玉(字雪堂)罗振玉(字雪堂)董作宾(字彦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郭沫若(字鼎堂)

Page 47: 第三章  西周

甲骨文十二属相甲骨文十二属相

甲骨文百家姓

Page 48: 第三章  西周

西周文字的发展西周文字的发展 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较多,铭文篇幅也较长,成为金文的主要部分。 容庚的《金文编》收录了20 世纪 50 年代前出土的铜器铭文近 3000个单字,近年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铜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 西周金文一般有较长的篇幅,如毛公鼎近 500字,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临潼出土的记武王伐商的利簋,都载有铭文,丰富了关于西周社会历史研究的内容。

毛公鼎(陕西岐山出土)

史墙盘上的铭文

Page 49: 第三章  西周

教育 周代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 六艺”。

Page 50: 第三章  西周

艺术与礼乐风尚

Page 51: 第三章  西周

• 青铜艺术和雕刻艺术

Page 52: 第三章  西周

利簋(1976 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

簋为盛食器。 簋内有铭文记述了周王伐商的 事迹。

天亡簋 ( 盛食器 ) ( 陕西岐山出土 )

簋内有铭文 78 字,记述了周武王灭商 后举行大典,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上帝的事迹。

Page 53: 第三章  西周

• 音乐和舞蹈

Page 54: 第三章  西周

《诗经》《诗经》 ::《诗经》是中国现存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有西周的诗歌三百余篇。 其中的《周颂》、《大、小雅》和《国风》中《周南》、《召南》以及其他部分篇章,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国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音乐音乐的发展,表现在乐器种类的增多和音乐理论的发展。当时的乐器除编钟、编磐和大小不同的鼓等打击乐器之外,像琴、瑟等弦乐器,笙、竽等管乐器,也都出现。所谓金、石、丝、竹、瓠、革之音,大都齐备。

Page 55: 第三章  西周

• 礼乐风尚

Page 56: 第三章  西周

思考题• 1 、简述夏商西周文化主要内容。• 2 、论述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