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开发时间线 36氪

5
猛犸开发时间线: 20106月:开始分析既有移动浏览器的不足,并构思猛犸1代的基本交互和功能; 20107月:验证技术,写了不少测试程序,于8月底基本确定可实行性; 20109月:编写交互demo,并不断修改,确定了直使用到现在的多页面框架; 201010月:开始集中编程(大部分技术细节已经在7-9月间写好)、作图 201011月中旬:发布最终测试版 201012月初:发布猛犸1.0.0!该版本已经具备了猛犸多页面框架的雏形(但固定页面数, 不可重排、合并、插入),拥有简单的列表式书签和历史记录,以及几个很常用的功能,比 如:夜间模式、看图模式、页面内搜索、翻译等;

Transcript of 猛犸开发时间线 36氪

Page 1: 猛犸开发时间线 36氪

猛犸开发时间线:

2010年6月:开始分析既有移动浏览器的不足,并构思猛犸1代的基本交互和功能;

2010年7月:验证技术,写了不少测试程序,于8月底基本确定可实行性;

2010年9月:编写交互demo,并不断修改,确定了⼀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多页面框架;

2010年10月:开始集中编程(大部分技术细节已经在7-9月间写好)、作图

2010年11月中旬:发布最终测试版

2010年12月初:发布猛犸1.0.0!该版本已经具备了猛犸多页面框架的雏形(但固定页面数,不可重排、合并、插入),拥有简单的列表式书签和历史记录,以及几个很常用的功能,比如:夜间模式、看图模式、页面内搜索、翻译等;

Page 2: 猛犸开发时间线 36氪

2010年12月中:迅速推出了圣诞版升级(1.1),加入了上拉底栏刷新的手势;

Page 3: 猛犸开发时间线 36氪

2011年1月:改进了多页面框架,并且加入了沿用至今的上拉底栏手势指引:如图的刷新、关

闭,但没有中间那个Expose(Expose是猛犸3代才有的);

2011年1月底:猛犸升级到2.0,并进行了⼀一点点推广,新的多页面框架备受好评;

2011年2月初:由于很多用户抱怨中国人开发的软件竟然不支持中文,于是紧急推出了中文支持的2.1.2版;

2011年2月:用了⼀一个月来收集用户反馈,并总结经验,打算在3月推出高考前最后⼀一个更新:当时心中完美的猛犸3;

2011年3月:从2月中旬开始玩命开发,为猛犸加入了收藏强、页面预览(Expose)、通知系统、更强的多页面框架、微博分享、无线打印等等功能;

2011年3月底:猛犸3发布,造就了3天12万下载的辉煌,且好评度极高,仅仅在AppStore中国区上有800多个评价,平均分满分!

Page 4: 猛犸开发时间线 36氪

2011年4月:经过快速的迭代,猛犸在3代已经基本定型;但由于要高考,猛犸基本都是熬夜写的,所以对于品质我心里还绝对不满意;从这时开始,我不再写代码,而是上课时画画草图,安静时脑子里仔细构思;

2011年6月8日:高考完的第二天,开始写猛犸4;

2011年10月初:猛犸4基本完工,实现了这⼀一年沉淀下来的所有想法,从每个细节颠覆了传统的移动浏览器,技术、交互和美术上都有了巨大的飞跃;

2011年10月12日:猛犸4发布,轰动业界。

Page 5: 猛犸开发时间线 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