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34
中中中中中中 30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主主主 主主主 主主 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 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 西 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主 西

description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主讲人:白永秀 教授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一、我国 30 年经济改革的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 1978 — 1984 年) 第二阶段: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1984 — 1992 年) 第三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1992 — 2003 年)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Page 1: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改革 30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主讲人:白永秀 教授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Page 2: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 30 年经济改革的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 1978—1984 年)

第二阶段: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 1984—1992 年)

第三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1992—2003 年)

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2003 年 -- 至今)

Page 3: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二 、改革开放 30 年的成就(三大成就)

1. 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初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1 )

初步形成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2 )

初步建立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 3 )

Page 4: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2. 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

人力资本经营理念

人力资本培养机制

Page 5: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978-200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2006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Page 6: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三、 30年经济改革的经验总结

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

坚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

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坚持体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改革主线

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改革原则

Page 7: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四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面临的 10 深层

次问题与对策 ( 1 )改革理论滞后

没有系统的理论设计与宣传,大家对改革不是很了解,对改革趋

势人们心里没有底。

●理论的作用:武装人与教育人

Page 8: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当前改革缺乏理论指导:“四论”

——“猫论”: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摸论”: “摸着石头过河”

——“撞论”: 改革像瞎子出门一样,门在哪里:撞东

墙没门,撞西墙没门,撞南墙没门,那门一定在北墙

——“灯论”: 遇上绿灯慢慢走,遇上黄灯跑步走,遇

上红灯绕道走(“擦边球理论”)

Page 9: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改革理念滞后(“中西文化的五个矛盾”)

●理念与理论滞后引起一些矛盾

——人们的心态不平衡

——劳动力不流动(等待提拔)

——对中国的改革缺乏系统的指导

——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Page 10: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2 )非公有制发展滞后

●认识不到位,只认识到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政治上歧视,没有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

政治、民主、法制、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希望 ;

●政策上歧视,发展措施不力,非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

济发展不协调 .

Page 11: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3 )国有企业改革滞后

存在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与现实中国有企业

改革的难度的矛盾: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

——为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抓住改革的实质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抓重放轻”的改革战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引进民营企业;淘

汰一部分国有企业

Page 12: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当前改革中的难度

——利益方面:利益是刚性的

——观念方面:要归属于某个单位;人们毕业时考虑的

只是就业不创业

——法律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Page 13: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五个深层次问题

——产权问题

——公司治理问题

——激励机制问题

——企业家机制问题

——经营环境问题:国企适应于无能者,培养不出

出企业家。

Page 14: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4 )农业改革与发展滞后 —— 农村问题的实质:生产要素分散

解决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入手:

●生产组织机制(家庭为单位→企业为单位)

●资源配置机制(家庭配置→市场配置)

●分配机制(平均主义→调动积极性;社会统筹)

Page 15: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毛泽东对农村问题的探索

●农业合作化的优势 :解决了组织机制问题(规模经营)

●农业合作化的弊端:一是未解决资源配置机制;

二是未解决收入分配机制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决了半个分配问题与半个资源配置问题 ●未解决生产组织机制:企业化

Page 16: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载体、范围

●本质:生产要素聚集(产业集聚、基础设施

集聚、人口集聚)

● 载体: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

●范围:三类农村的划分

Page 17: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围绕农民改革办好四件事

—— 产业发展:“富民产业”与“生态产业”

●富民产业:指低产值、低税收、高关联度、高就业、

产业链条长的产业,如农副产品加工业。

●富国产业:指高产值、高税收、低关联度、低就业、

产业链条短的产业,如能源化工产业

●生态产业:指经过自然或人工培育能过提供生态产

品的产业,如退耕还林的森林、草地等。

Page 18: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城市建设: “县城——中心镇——大村”三位一体的小城镇—— 基础设施 ●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农村交通、广播电视、电信等基础设施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生活质量提高

Page 19: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教育布局调整

●乡镇所在地办小学,县城办初中,地级市办

高中,农村一般不要办学校

●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Page 20: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5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 ●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本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部分人富的太快

——一部分人致富的领域不合理

——一部人分人致富手段不合理

Page 21: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再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税收不力 ——财政转移不力(横向转移与纵向转移) —— 部门之间的差距 ——地区之间的差距 ●消费支出方面的差距 ——收入越高的人支出越小 —— 市场购买力不足 ——贫困线制定的意义

Page 22: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6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滞后

●宏观调控不当导致了经济周期波动

改革开放 30 年来的宏观调控一直陷入“一乱就收,一收就统,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

● 宏观调控缺乏完善的预警机制

● 缺乏国家经济安全的宏观调控

Page 23: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7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

——原因:

●传统文化影响,更多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政府对干部的评价机制不合理,太重视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严重。

Page 24: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8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三次产业中的发展重点

●发展“双富”产业

●加快产业升级换代

●产业集群的培育

Page 25: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9 )区域协调发展滞后

认识不到位

   ——未做出《决定》。

   ——对协调发展认识不到位:中国的安全;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的民主;中国的经济增长点。总之,中国的经济、政治、

民主、民族、国防一系列问题都要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来解决。

Page 26: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人均 GDP增长速度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 2 1999、 2006年东西部人均 GDP比较(元)

1999 年 2006 年 七年净增长额 东部地区 49610.95 127535.37 77924.42

西部地区 15354.02 39295.25 23941.23

东西差额 34256.93 88240.12 53983.19

——GDP总量差距呈扩大趋势表 1 1999、 2006年东西部 GDP总量比较(亿元)

1999 年 2006 年 七年净增长额

东部地区 12412 31322.6 18910.6

西部地区 4430 11503.58 7073.58

东西差额 7982 19819.02 11837.02

东西部区域差距呈扩大趋势

Page 27: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地方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表 4 1999、 2006年东西部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亿元)

1999 年 2006 年 七年净增长额 东部地区 17330. 3 54546 37215.7

西部地区 5421.3 21916 16494.7

东西差额 11909.0 32630 20721

——东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呈扩大趋势表 3 1999、 2006年东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亿元)

1999 年 2006 年 七年净增长额

东部地区 3322 10844 7522

西部地区 1029 3059 2030

东西差额 2293 7785 5492

Page 28: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企业经营绩效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 5 1999 、 2006年东西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利润比较(亿元)

1999 年 2006 年 七年净增长额

资产 利润 资产 利润 资产 利润

东部地区 46695 1171 175422 11985 128727 10814

西部地区 15577 91 45437 2927 29860 2836

地区差额 31118 1080 129985 9085 98867 7978

Page 29: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对外贸易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 6 1999 、 2006年东西部对外贸易比较(亿美元)

1999 年 2006 年 七年净增长额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东部地区 1525.2 1771.5 7174.47

9817.88 5649.27 8046.38

西部地区 59.8 77.2 236.05 341.18 176.25 263.98

地区差额 1465.4 1694.3 6938.42

9476.7 5473.02 7782.4

Page 30: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

表 7 1999、 2006年东西部人民生活水平比较(元)

1999 年 2006 年 七年净增长额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东部地区 7288 3345 14894 5813 7606 2468

西部地区 5284 1438 9545 2576 4261 1138

地区差额 2004 1907 5349 3237 3345 1330

注:表中“城镇”代表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农村”代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收入均为实际货币收入。

Page 31: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重点区域不突出  ——西部大开发无重点(增长极)  ——目前四句话还是缺重点  ——重点开发与协调发展不矛盾

机制不健全 ——竞争机制未形成(垄断经营) ——补偿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对接机制未形成 ——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健 ——资金再投入机制未建立 ——干部机制不科学   (目前我国是不是一部分地区的发展以另一部分地区利益的损失为代价)

Page 32: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政策不到位 ——增值税分配政策不科学,深加工、精加工产业难

发展 ——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不合理(贫困地区难发展) ——垄断经营使资金外流  ——特殊的财税政策(不同利率及新税种) ——特殊的资本市场政策(开发债券,西部开发银行) ——特别开发区政策(特别开发区,解决市场经济平

等性与对落后地区倾斜政策的矛盾)

软环境较差 ——群众观念与意识 ——政府服务水平 ——人民的生活方式

Page 33: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 10 )县域发展滞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与国外的差距主要

是县域的差距

●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县城对乡镇经济带动不足;乡镇对农村经济

带动不足

●县政府的职能

●县域经济的出路

——定位及产业结构

——村庄调整与小城镇建设

——交通运输与基础设施建设

——人员分流、外出打工

Page 34: 中国经济改革 30 年的成就、                      问题及对策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