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39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2010 水 4 水 27 水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西

description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提 纲.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二、普查指标及表式 三、普查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四、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目录.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1 普查对象 ( 1 )黄土高原侵蚀沟道概念 ( 2 )普查目的 ( 3 )普查对象.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1 普查对象 ( 1 )黄土高原侵蚀沟道概念 黄土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10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Page 1: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2010年 4月 27日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

Page 2: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提 纲提 纲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二、普查指标及表式二、普查指标及表式

三、普查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三、普查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四、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目录四、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目录

Page 3: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1 普查对象

( 1 )黄土高原侵蚀沟道概念

( 2 )普查目的

( 3 )普查对象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Page 4: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1 普查对象 ( 1 )黄土高原侵蚀沟道概念

黄土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10 。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一般 50~200m )的的国家,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占中国黄土面积的 72.4% 。 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土质疏松,易于侵蚀,发育了最典型的黄土沟谷地貌(沟谷系统是流域地貌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黄土沟谷侵蚀产生的泥沙约占黄土高原总侵蚀量的 80% ,与坡耕地成为水土流失的两大策源地。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Page 5: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1 普查对象 ( 1 )黄土高原侵蚀沟道概念

沟谷侵蚀、沟蚀

沟谷(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冲沟、坳沟、河沟)

河道、河沟 ( 坡地系统向河道系统的过渡带,无常年流水、缺乏典型的流域阶地 )

沟道侵蚀与非侵蚀、沟道稳定性

黄河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沟道概念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Page 6: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1 普查对象

( 2 )普查目的

为水土保持沟道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对水土流失普查的补充(重力侵蚀)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Page 7: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1 普查对象

( 3 )普查对象

沟道长度(主沟长度) 500m 以上、

汇水面积不大于 50km2 的侵蚀沟道。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下限:沟道工程最小单元

上限:河流最小面积

Page 8: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2 普查范围 普查范围为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涉及青

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 7 个省(区), 33 个市, 182 个县(市、区),总面积约24.8 万 km2 。

其中高塬沟壑区涉及甘肃、陕西、山西 3 个省, 9 个市, 47 个县(市、区),总面积约 3.6 万 km2 ;丘陵沟壑区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 7 个省(区), 30 个地(市、州), 47 个县(市、区、旗),总面积约 21.2 万 km2 。

一、普查对象与范围

Page 9: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类型区划分图

黄土丘陵沟壑区7 省区, 21.2 万 km2

黄土高塬沟壑区3 省, 3.6 万 km2

Page 10: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1 普查指标

侵蚀沟道位置:起讫经纬度(沟头、沟口)

侵蚀沟道特征:沟道面积、沟道长度、沟道纵比

二、普查指标及表式

Page 11: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二、普查指标及表式

2 普查表式

Page 12: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二、普查指标及表式

3 填表说明

( 1 )按侵蚀沟道填写,即每条侵蚀沟道填写 1 份。

( 2 )表中各项指标的数量是指 2011 年底侵蚀沟道的现

状,其数值应按给定的单位填写。

( 3 )填表、复核、审查人员及其电话,相关日期以及单

位公章等不得空缺。

Page 13: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二、普查指标及表式

3 填表说明

( 4 )表中指标含义:【 1. 行政区名称及代码】填写普查所在的行政区名称和全国统一规定的行政区代码。【 14. 沟道面积】填写侵蚀沟道沟缘线以下面积,只填写主沟道面积,单位 hm2 ,保留 1 位小数。【 15. 沟道长度】 填写侵蚀沟道沟从沟头中心到沟口中心的距离,只填写主沟道长度,单位 m ,保留整数位。

Page 14: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二、普查指标及表式 3 填表说明

( 4 )表中指标含义:【 16. 沟道纵比】填写侵蚀沟道沟头与沟口高程之差与沟道长度的比值,即 I=h/L 。其中, I 为沟道纵比; h 为沟道的流程高差; L 为沟道长度,单位 % ,保留 2 位小数。【 17. 起讫经度】分别填写侵蚀沟道沟头、沟口中心点的经度,单位 ° ′ ″ ,保留整数位。【 18. 起讫纬度】分别填写侵蚀沟道沟头、沟口中心点的纬度,单位 ° ′ ″ ,保留整数位。

Page 15: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1 技术流程

侵蚀沟道普查以 2.5m 分辨率遥感影像和 1 : 5 万地形

图( DLG )为主要信息源,利用 GIS软件,采用人机交换

方式在计算机上解译提取侵蚀沟道长度、面积和纵比降,及

其地理空间位置,从而统计分析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和丘陵

沟壑区侵蚀沟道数量、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从工作环节上可分为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接边汇总、

验证审查四个阶段。

Page 16: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

及质量控制

普查技术流程图

Page 17: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2 基础资料收集

( 1 )收集资料。由全国普查机构收集黄土高原

高塬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 2.5m 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

像和 1 : 5 万地形图( DLG ),进行影像纠正、拼

接、融光等处理。

Page 18: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 2 )资料分发。全国普查机构将处理好的影像

和地形图切割、分配给相关各省(区)普查机构;各

省(区)普查机构根据工作量将基础数据再次分发给

具体技术承担单位。任务分配时尽量按流域界限分割,

以减少后期成果接边的工作量。

2 基础资料收集

Page 19: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3 数据采集

( 1 )侵蚀沟道识别

在 GIS环境下,以 2.5m 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标尺

功能首先判断长度在 500 以上的侵蚀沟道。采用“宁

短勿漏”的原则,将接近 500m 长度的沟道纳入预判

范围,然后通过 GIS 统计计算功能筛选 500m 以上的

沟道 。

Page 20: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 2 )沟道编号 沟道编号以国家河流(汇水面积大于 50km2 )编码

为基础,即所调查的侵蚀沟道在所在河流编码之后,增加顺序编码。

( 3 )沟道长度 根据遥感影像纹理结构、色调、形状,利用 GIS软件勾画侵蚀沟道,从沟口沿沟底向沟头画线,采用拓扑分析,获得沟道长度。

3 数据采集

Page 21: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2.5m 遥感影像侵蚀沟道解译图

3 数据采集

( 3 )沟道长度

Page 22: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侵蚀沟道解译矢量图

3 数据采集( 3 )沟道长度

Page 23: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 4 )沟道面积

以侵蚀沟道线画为轴线,沿沟缘线勾绘(不含支

沟),画线连续成为侵蚀沟形状的闭合线,经拓扑

分析获得沟道面积。

3 数据采集

Page 24: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 4 )沟道面积

3 数据采集

1 : 5 万 地形图沟道面积勾绘 2.5m 遥感影像沟道面积勾绘

Page 25: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 5 )沟道纵比降 在 GIS环境下,导入地形图( DLG )和遥感影像,读取侵蚀沟道沟头和沟口高程,二者之差与沟道长度之比即为沟道纵比降。在高程读取困难时,根据沟口到沟头的等高线数量计算高差。

( 6 )起讫经纬度 同( 5 )条件下,读取沟头、沟口的经纬度,分别

填入侵蚀沟道的属性表相应字段中。

3 数据采集

Page 26: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3 数据采集

沟道纵比降、经纬度

Page 27: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4 接边汇总

( 1 )分片解译成果接边

各片完成的侵蚀沟道解译成果需要进行接边,解决跨

界沟道的提取、合并,即两边连起来达到普查长度下

限的沟道进行补充提取;同一条沟道进行合并;合并

后流域面积超出普查范围的剔除。

Page 28: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2 )逐级统计汇总

各省负责组织辖区内成果的接边、统计工作;水利部

负责组织各省成果的接边、统计工作。

4 接边汇总

Page 29: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 1 )解译培训 图像解译前应对解译人员进行侵蚀沟道知识和遥感解译技术培训,解译人员应能熟练进行人机交互解译。

( 2 )解译精度 沟道、沟缘线勾绘偏差不能超过 2 个像元(即 5

m )。

5 质量控制

Page 30: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5 质量控制

( 3 )解译成果抽查 对室内解译成果图进行抽查,省普查机构抽查比例不小于 15% ;全国普查机构抽查比例不小于 5% 。 沟道、沟缘线勾绘精度达不到要求的图斑超过 5% ,或者解译成果接边后,遗漏、未合并的侵蚀沟道数量超过 5% 时,为不合格成果,要求返工。

Page 31: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 4 )外业验证

对室内解译成果,采用典型调查或路线调查,到野外

进行实际验证。包括测量沟道长度、沟道起讫经纬度

等项目。抽查验证侵蚀沟比例为 1% 。

5 质量控制

Page 32: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5 质量控制

( 5 )落实责任层层把关。内业解译、外业验

证应详实记录验证结果,并签字。

( 6 )专家审查。县、省、部分别对本级普查成

果组织专家进行审查论证。

Page 33: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6 阶段成果

( 1 )试点普查成果 试点工作结束后,试点省普查机构向全国普查机构提交试点普查成果,包括:

① 试点小流域侵蚀沟道普查报告( Word文档)② 试点小流域侵蚀沟道遥感解译图( GIS 的 coverage 、

shp格式)③ 试点小流域侵蚀沟道普查统计汇总表( Excel 电子表)④ 试点小流域侵蚀沟道普查原始登记表( p505 表,纸

质)⑤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技术细则(修订稿)

Page 34: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6 阶段成果

( 2 )省级普查成果

各省普查结束后向全国普查机构公室提交以下成果:

①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报告( Word文档)

②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遥感解译图( GIS 的

coverage 、 shp格式)

③ 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统计汇总表( Excel 电子

表,表 3-3 )

Page 35: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三、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 7 数据汇总

普查数据按照表 3-3 汇总,由省级普查机构完成提交全国普查机构。统计单元为县级行政区。

Page 36: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四、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目录

××省(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报告(提纲)

1 组织安排 简要介绍普查工作组织管理,及实施安排情况。2 工作过程 说明普查实施过程,重点介绍普查技术方法:基础资料来源,主要信息源(精度、比例、采集时间、处理方式),普查技术路线,指标采集方法。对新技术应用和好的经验进行总结。

Page 37: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四、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目录

××省(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报告(提纲)

3 主要成果 介绍所侵蚀沟道普查成果,包括沟道数量、分布及特点。4 质量评价 说明质量控制措施,抽查验证结果,专家对普查成果的质量评价。

Page 38: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四、省级普查工作报告相关内容目录

××省(区)西北黄土高原区侵蚀沟道普查报告(提纲)

5 存在问题与处理方法

总结普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效果。

6 建议

围绕普查指标、普查技术方法,以及沟道稳定性等级

划分等方面提出建议。

Page 39: 水土保持普查办公室 2010 年 4 月 27 日

西北黄土高原侵蚀沟道普查 首次普查

缺乏规程

试点重要

深入研究

及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