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讲

97
第 13 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一、 第第第第第第 (17.2.1)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12.8.2) 第第第第第第 (12.8.2)

description

第 13 讲. 直流稳压电源.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二、单相整流电路 (17.2.1) 三、滤波电路 四、稳压电路 (12.8.2) 五、集成稳压电源 (12.8.2).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 1. u 2. u 3. u 4. u o.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稳 压 电 路.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电源变压器 : 将交流电网电压 u 1 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 u 2 。. 整流电路 : 将交流电压 u 2 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u 3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 13 讲

Page 1: 第 13 讲

第 13 讲

直流稳压电源一、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二、单相整流电路 (17.2.1)三、滤波电路四、稳压电路 (12.8.2)五、集成稳压电源 (12.8.2)

Page 2: 第 13 讲

• 电源变压器 : 将交流电网电压 u1 变为合适的交流电压 u2 。

• 整流电路 : 将交流电压 u2 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 u3 。• 滤波电路 : 将脉动直流电压 u3 转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u4 。• 稳压电路 : 清除电网波动及负载变化的影响 , 保

持输出电压 uo 的稳定。

一、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整

压 电 路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uo

Page 3: 第 13 讲

单相

三相

二极管

可控硅桥式

倍压整流

半波

全波

本课主要介绍:

单相半波整流,单相全波整流,单相桥式整流

把交流电压转变为直流脉动的电压。

整流电路分类:

整流电路的任务:

Page 4: 第 13 讲

二、单相整流电路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二极管导通,忽略二极管正向压降,

uo=u2

u1 u2

aT

b

D

RL uo

为分析简单起见,把二极管当作理想元件处理,即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二极管截止 , uo=0

+

io+

u2 >0 时 :

u2<0 时 :

Page 5: 第 13 讲

单相半波整流电压波形

u1 u2

aT

b

D

RL uo

uD

u2

uo

uD

t 2 3 40

Page 6: 第 13 讲

输出电压平均值( Uo ) , 输出电流平均值( Io ) :

2

02

1tduU oo

02

1tdsint

22U

2

2 45.02

UU

u1 u2

aT

b

D

RL uo

uD

io

Io= Uo /RL =0.45 U2 / RL

uo

20

t

Page 7: 第 13 讲

二极管上的平均电流及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1 u2

aT

b

D

RL uo

uD

iouD

20

t

UDRM

二极管上的平均电流: ID = IO

UDRM=22U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

Page 8: 第 13 讲

2.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u1 u2

aT

b

D1

RL

uo

D2

u2

io

+

+

原理:

+

+

变压器副边中心抽头,感应出两个相等的电压 u2

当 u2 正半周时, D1 导通,

D2 截止。当 u2 负半周时, D2 导通,

D1 截止。

Page 9: 第 13 讲

u1 u2

aT

b

D1

RL

uo

D2

u2

io

单相全波整流电压波形u2

uo

uD1

t 2 3 40

uD2

+

+

0 ~ :

uD2 = 2u2

+

忽略二极管正向压降

Page 10: 第 13 讲

输出电压平均值( Uo ) , 输出电流平均值( Io

) :

u1 u2

aT

b

D1

RL

uo

D2

u2

iouo

20

t

0

1tduU oo

0

1tdsint

22U

Io= Uo /RL =0.9 U2 / RL

2

2 9.02

UU

2

Page 11: 第 13 讲

二极管上的平均电流及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u1 u2

aT

b

D1

RL

uo

D2

u2

io二极管上的平均电流:

oD II2

1

uD

20

t

DRM 22U U 2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Page 12: 第 13 讲

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u1 u2

T

D3

D2

D1

D4

RL

uo

组成:由四个二极管组成桥路

RLD1

D3

D2

D4

u2 uou2 uo

Page 13: 第 13 讲

+

u1 u2

T

D3

D2

D1

D4

RL

uo

u2 正半周时电流通路

D1 、 D4 导通, D2 、 D3 截止

Page 14: 第 13 讲

-

++

u0

u1 u2

T

D3

D2

D1

D4

RL

u2 负半周时电流通路

D2 、 D3 导通, D1 、 D4 截止

Page 15: 第 13 讲

u2>0 时

D1,D4 导通D2,D3 截止电流通路 :a D1

RLD4b

u2<0 时

D2,D3 导通D1,D4 截止电流通路 :

b D2RLD4a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输出波形及二极管上电压波形

u2

D3

D2

D1

D4

RL

uo

a

b

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Uo=0.9U2

负载电流平均值 :

Io= Uo /RL =0.9 U2 / RL

二极管平均电流: ID=Io/2二极管最大反向电压: DRM 22U U

u2

t

tuD2,uD3 uD1,uD4

t

uo

Page 16: 第 13 讲

集成硅整流桥:

u2 uo+

~+~-

+ –

Page 17: 第 13 讲

4. 整流电路的主要参数

负载电压 Uo 的平均值为 :

π

oo tduπ

U2

02

1

负载上的 ( 平均 ) 电流 :L

oR

UI o

(1) 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uo

20t

Page 18: 第 13 讲

S 定义:整流输出电压的基波峰值 Uo1M 与 Uo 平均值之比。 S 越小越好。

2. 脉动系数S

6703

2

22324

2

2

1 .

πUπU

U

US

o

Mo

用傅氏级数对全波整流的输出 uo 分解后可得 :

)6cos35

44cos

15

42cos

3

42(2 2 tttUuo

uo

20t

基波 基波峰值

输出电压平均值

Page 19: 第 13 讲

平均电流 (ID) 与反向峰值电压 (UDRM) 是选择整流管的主要依据。

oD II2

1

22UU RM

例如: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二极管只有半周导通。因此,流过每只整流二极管的平均电流 ID

是负载平均电流的一半。

二极管截止时两端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3) 二极管平均电流与反向峰值电压

(选购时:二极管额定电流 2ID)

(选购时:最大反向电压 2URM)

Page 20: 第 13 讲

三、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的结构特点 : 电容与负载 RL 并联,

或电感与负载 RL 串联。

交流电压

脉动直流电压

整流 滤波 直流电压

RL

L

RLC

Page 21: 第 13 讲

1. 电容滤波电路

以单向桥式整流电容滤波为例进行分析,其电路如图所示。

(1) 电容滤波原理

a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u1 u2u1

b

D4

D2

D1

D3

RL

uo

S

C

Page 22: 第 13 讲

RL 未接入时 ( 忽略整流电路内阻 )u2

t

uo

t

设 t1 时刻接通电源

t1

整流电路为电容充电

充电结束

没有电容时的输出波形

a

u1 u2u1

b

D4

D2

D1

D3

RL

uo

S

C

uc

Page 23: 第 13 讲

RL 接入(且 RLC 较大)时 ( 忽略整流电路内阻 )

u1 u2u1

b

D4

D2

D1

D3

RL

uo

S

C

u2

tuo

t

无滤波电容

时的波形

加入滤波电容

时的波形

Page 24: 第 13 讲

uo

t

u2 上升, u2 大于电容

上的电压 uc , u2 对电容充电,

uo= uc u2

u2 下降, u2 小于电容上的电压。

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

电容 C 通过 RL 放电, uc 按指数

规律下降,时间常数 = RL C

Page 25: 第 13 讲

u2

t

uo

t

只有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大于 uc 时,才有充电电流。因此二极管中的电流是脉冲波。

二极管中的电流

u1 u2u1

b

D4

D2

D1

D3

RL

uo

S

C

Page 26: 第 13 讲

u2

t

uo

t

电容充电时,电容电压滞后于 u2 。

RLC 越小,输出电压越低。

u1 u2u1

b

D4

D2

D1

D3

RL

uo

S

C

RL 接入(且 RLC 较大)时 ( 考虑整流电路内阻 )

Page 27: 第 13 讲

一般取 )105( TCRτ L (T: 电源电压的周期 )

近似估算 : Uo=1.2U2 Io= Uo/RL

(b) 流过二极管瞬时电流很大

RLC 越大 Uo 越高负载电流的平均值越大 ;

整流管导电时间越短 iD 的峰值电流越大

(2) 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a) 输出电压 平均值 Uo 与时间常数 RLC 有关

RLC 愈大 电容器放电愈慢 Uo( 平均值 ) 愈大

(c) 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22UU RM

Page 28: 第 13 讲

2. 电感滤波电路电路结构 : 在桥式整流电路与负载间串入一电感

L 就构成了电感滤波电路。

u2u1 RL

L

uo

Page 29: 第 13 讲

电感滤波原理

对谐波分量 : f 越高, XL 越大 , 电压大部分降在 XL 上。

因此,在输出端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Uo=0.9U2

当忽略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时,输出平均电压约为:当忽略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时,输出平均电压约为:

u2u1 RL

L

uo

对直流分量 : XL=0 相当于短路 , 电压大部分降在 RL 上

Page 30: 第 13 讲

3. RC – 型滤波器改善滤波特性的方法:采取多级滤波

uo

R

u2u1

C1 C2

uo1´RL

RC – 型滤波器

将 RC – 型滤波器中的电阻换为电感,变为 LC – 型滤波器

Page 31: 第 13 讲

四、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的作用 :

交流电压

脉动直流电压

整流 滤波 有波纹的直流电压

稳压 直流电压

Page 32: 第 13 讲

稳压电源类型 :

以下主要讨论线性稳压电路。

稳压管稳压电路

开关型稳压电路

线性稳压电路

常用稳压电路( 小功率设备 )

电路最简单,但是带负载能力差,一般只提供基准电压,不作为电源使用。

效率较高,目前用的也比较多,但因学时有限,这里不做介绍。

Page 33: 第 13 讲

1. 稳压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 稳压系数 S (越小越好)

稳压系数 S 反映电网电压波动时对稳压电路的影响。定义为当负载固定时,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与输入电压的相对变化量之比。

I

I

o

o

UU

UU

S

(2) 输出电阻 Ro (越小越好) 输出电阻用来反映稳压电路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定义为当输入电压固定时输出电压变化量与输出电流变化量之比。它实际上就是电源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

Page 34: 第 13 讲

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1) 电路结构的一般形式

串联式稳压电路的组成:( 1 )基准电压; ( 2 )比较放大;( 3 )输出电压取样电路;( 4 )调整元件

UO

T

+_UI

比较放大

准电压

Uo

取样UR

FUO

RL

调整元件+

+

Page 35: 第 13 讲

因调整管与负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为深度串联电压负反馈,故称之为: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若因输入电压变化或负载变化而使 U

O 加大 , 比较放大电路使 UB1 变小 , 从而使 UO 降低 .

UO

T1

+_UI

比较放大

准电压

Uo

取样UR

FUO

RL

调整元件+

+

UB1

+UI

Uo

RL

R3比较放

Page 36: 第 13 讲

T1 调整管

R3 、 T2 比较放大

R1 、 RW 、 R2 采样电阻

R 、 UZ 基准电压

(2) 一种实际的串联式稳压电源

R3T1

T2

UZ

R

RW1

RW2

R1

RW

R2

RL UO

+

_

+

_

UI

UB2

Page 37: 第 13 讲

稳压原理

Uo UB2 UBE2= ( UB2-UZ )UC2 ( UB1 )Uo

当 UI 增加或输出电流减小使 Uo升高时

R3T1

T2

UZ

R

RW1

RW2

R1

RW

R2

RL UO

+

_

+

_

UI

UB2

UC2

( UB1 )

Page 38: 第 13 讲

(3) 输出电压的确定和调节范围

因为:OU2BEZ UU 22W RR

21 WRRR

222

21BEZ

W

WO UU

RR

RRRU

所以:22

21Z

W

W URR

RRR

忽略 UBE2

R3T1

T2

UZ

R

RW1

RW2

R1

RW

R2

RL UO

+

_

+

_

UI

UB2

Page 39: 第 13 讲

例: UI=18V , UZ=4V , R1=R2=RW=4.7k ,求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

R3T1

T2

UZ

R

RW1

RW2

R1

RW

R2

RL UO

+

_

+

_

UI

UB2

2

21Z

W

WOmin U

RR

RRRU

4=6V4.74.7 4.7

4.7 4.7

2

21Z

WOmax U

R

RRRU

4=12V4.74.7

4.74.7

Page 40: 第 13 讲

(4) 实际的稳压电源采取的改进措施

1. 比较放大级采用差动放大器或集成运放2. 调整管采用复合三极管3. 采用辅助电源 ( 比较放大部分的电源 )4. 用恒流源负载代替集电极电阻以提高增益5. 内部加短路和过热保护电路

R3T1

T2

UZ

R

RW1

RW2

R1

RW

R2

RL UO

+

_

+

_

UI

UB2

集成化集成稳压电源

Page 41: 第 13 讲

五、集成稳压电源特点:体积小 , 可靠性高 ,使用灵活 ,价格低廉内部电路: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类型: W7800 系列 —— 稳定正电压 W7805 输出 +5V

W7809 输出 +9V

W7812 输出 +12V

W7815 输出 +15V

W7900 系列 —— 稳定负电压 W7905 输出 -5V

W7909 输出 -9V

W7912 输出 -12V

W7915 输出 -15V

Page 42: 第 13 讲

1 端 : 输入端2 端 : 公共端3 端 : 输出端

W7800 系列稳压器外形及接线图

12

3

+

_

W7805

UI

+

_

Uo

1 3

2

CI

0.1~1F

Co

1µF

+10V +5V

注意:输入与输出端 之间的电压不 得低于 3V!

Page 43: 第 13 讲

1 端 : 公共端2 端 : 输入端3 端 : 输出端

W7900 系列稳压器外形及接线图

12

3

+

W7905

UI

+

Uo

2 3

1

CI

0.1~1F

Co

1µF

-10V -5V

Page 44: 第 13 讲

集成稳压电源应用电路

u2u1

C1

300µF

U1=220V

U2=8V

UC1=1.2 U2 =9.6V

Uo=5V

+

_

Co

W7805+

_

Uo

1 3

2

1µF

RL

CI

1F

Page 45: 第 13 讲

第 7章 可控硅及其应用

7.1 晶闸管工作原理7.2 晶闸管特性与参数7.3 可控整流电路7.4 触发电路7.5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7.6 晶闸管的其它应用7.7 晶闸管的保护及其它类型

Page 46: 第 13 讲

别名:可控硅( SCR) (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出现于 70 年代。它的出现使半导体器件由弱电领域扩展到强电领域。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无噪声、寿命长、 容量大(正向平均电流达千安、正向耐压达数千伏)。

应用领域:

• 整流(交流 直流) • 逆变(直流 交流)• 变频(交流 交流) • 斩波(直流 直流)

此外还可作无触点开关等。

晶闸管( Thyristor )

Page 47: 第 13 讲

7.1 工作原理1. 结构

P1

P2

N1

N2

K (阴极)

G (控制极)

A (阳极)PNPN 四层半导体结构 三

PN

Page 48: 第 13 讲

符号

A

K

GG

K

P1

P2

N1

N2

A

P

P

N

N

N

P

A

G

K

2. 工作原理

阳极

阴极

控制极

Page 49: 第 13 讲

A

P

P

N

N

N

P

G

Kig

ßig

ßßig

K

A

G T1

T2

等效为由二个三极管组成

UGK

UAK

T1 、 T2都导通后,即使去掉 UGK , T1 、 T2仍然导通

RL

Page 50: 第 13 讲

(1)阳极 A加反向电压,或不加触发信号(即 UGK= 0 )。

可控硅导通的条件:( 1 )阳极 A加正电压 ( 2 )控制极 G加正的触发电压

可控硅截止的条件:

(2) 可控硅正向导通后 ,若令其关断 ,

必须减小 UAK( 或使 UAK 反向 ),

使可控硅中电流小于某一最小电流 IH ( IH称为维持电流)

A

ig

ßig

ßßig

K

G T1

T

2 UAK

RL

UGK

A

K

G

Page 51: 第 13 讲

( 1 )晶闸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若使其关断,必须降低 UAK 或加大回路电阻,把阳极电流减小到维持电流以下。

正向导通条件: A 、 K 间加正向电压, G 、 K 间加正的触发信号。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小结

( 2 )晶闸管一旦导通,控制极便失去作用。

Page 52: 第 13 讲

7.2 特性与参数1. 特性

U

I

IH

IF

IG=0 时有 IG 时

正向反向

U -- 阳极、阴极间的电压 I -- 阳极电流

UDSM正向转折电压

截止导通导通后管压降约 1V

额定正向平均电流

维持电流

URSM

反向击穿电压

Page 53: 第 13 讲

正向特性: 控制极开路时,随 UAK 的加大,阳极电流逐渐增加。当 U = UDSM (正向转折电压)时,晶闸管自动导通。正常工作时, UA

K 应小于 UDSM 。

反向特性:随反向电压的增加,反向漏电流稍有增加,当 U = URSM (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击穿。正常工作时,反向电压必须小于URSM 。

Page 54: 第 13 讲

(1) UDRM :正向阻断电压

晶闸管耐压值。一般取 UDRM = 80% UDSM (正向转折电压)。普通晶闸管 UDRM 为 100V---3000V

2. 主要参数

U

I

IH

IF额定正向平均电流

UDSM

正向转折电压

URSM

反向击穿电压

UDRM

Page 55: 第 13 讲

控制极断路时,可以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反向重复电压。一般取 URRM = 80% URSM (反向击穿电压)。普通晶闸管 URRM 为 100V--3000V )

(2) URRM :反向峰值电压

U

I

IH

IF额定正向平均电流

UDSM

正向转折电压

URSM

反向击穿电压

UDRMURRM

Page 56: 第 13 讲

(3) IF :额定正向平均电流:

通用系列为:

1 、 5 、 10 、 20 、 30 、 50 、 100 、 200 、 300 、 400

500 、 600 、 800 、 1000A 等 14种规格。

U

I

IH

IF

额定正向平均电流

UDSM

正向转折电压

URSM

反向击穿电压

UDRMURRM

Page 57: 第 13 讲

7.3 可控整流电路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 电路及工作原理

u1 u2

uT uL

A G

K

RL

uG

Page 58: 第 13 讲

(2) 工作波形 ( 设 u1 为正弦波 )

t

u2

t

uG

t

uL

tuT

:控制角 :导通角

u2 > 0 时,加上触发电压 uG ,晶闸管导通 。且 uL 的大小随 uG

加入的早晚而变化; u2 < 0 时,晶闸管不通, uL

= 0 。故称可控整流。

u1 u2

uT uL

A G

K

RL

uG

Page 59: 第 13 讲

(3) 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

tduUL L2

1

ttdU sin22

12

L

LL

R

UI

2

cos145.0 2

U

t

uL

2

Page 60: 第 13 讲

UDRM= 22 U

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

tuT

Page 61: 第 13 讲

电感性负载(如直流电动机的激磁线圈)电路及工作原理

D

由于电感反电动势的存在,晶闸管在一定时间内仍维持导通,失去单向导电作用。

解决办法:加续流二极管 D,加入 D 的目的就是消除反电动势的影响,使晶闸管在 u2 过零时关断

G

A uL

u1 u2

uT RK

L

+

u2 正半周时晶闸管导通, u2 过零后,电感产生反电动势。

Page 62: 第 13 讲

2.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一、电阻性负载桥式可控整流电路(1) 电路及工作原理

• u2 > 0 的导通路径:

u2 (A) T1

RL

D2u2 (B)

T1 、 T2 --晶闸管D1 、 D2 -- 二极管

T1 T2

D1 D2

RL

uL

u2

A

B

+

-

T1 、 D2 导通, T2 、 D1

截止

uG

Page 63: 第 13 讲

T2

RL

D1u2 (A)

u2 (B)

• u2 < 0 的导通路径:

T1 、 T2 --晶闸管D1 、 D2 --晶体管

T1 T2

D1 D2

RL

uL

u2

A

B+

-

uG

T2 、 D1 导通, T1 、 D2

截止

Page 64: 第 13 讲

(2) 工作波形

t

u2

t

uG

t

uL

t uT1

T1 T2

D1 D2

RL

uL

u2

A

B

+

-

Page 65: 第 13 讲

(3) 输出电压及电流的平均值

)(1

L tduU L

)(sin21

2 ttdU

2

cos19.0 2

U

L

LL

R

UI

t

uL

2

Page 66: 第 13 讲

例: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 U

2=220V , RL=3, 可控硅控制角 =15~180 ,求输出电压平均值 Uo 的调节范围,以及可控硅(包括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的最大值和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T1 T2

D1 D2

RL

uL

u2

A

B

+

-

2

cos19.0 2

UUL

=191V , =15

=0V , =180

L

LL

R

UI =191/3=64A

UDRM=22U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 =311V

Page 67: 第 13 讲

二、电感性负载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该电路加续流二极管后电路工作情况以及负载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性负载类似。

u2

T1 T2

D1 D2

D

uL

R

L

Page 68: 第 13 讲

两种常用可控整流电路的特点

电路特点

1. 该电路只用一只晶闸管,且其上无反向电压。

2. 晶闸管和负载上的电流相同。

电路一:

u2

T

D2D1

D4

uLRL

D3

Page 69: 第 13 讲

T1

T2

D1

D2

u2uL

R

L

电路特点

1. 该电路接入电感性负载时, D1 、 D2

便起续流二极管作用。2. 由于 T1 的阳极和 T2 的阴极相连,两管

控制极必须加独立的触发信号。

电路二:

Page 70: 第 13 讲

7.4 触发电路1. 单结晶体管工作原理

结构 等效电路

E(发射极)

B2

(第二基极)

B1

(第一基极)

NP

E

B2

B1

RB2

RB1

管内基极 体电阻

PN 结

Page 71: 第 13 讲

工作原理:当 uE < UP = UA+UF 时

PN 结反偏, iE 很小;当 uE UP 时

PN 结正向导通 , iE迅速增加。

-- 分压比 (0.35 ~ 0.75)

UP -- 峰点电压UF -- PN 结正向 导通压降

BB

BB

BBBA

U

RR

RUU

21

1

B2

E

RB1

RB2

B1

A UBB

iE

uE

Page 72: 第 13 讲

2. 单结晶体管的特性和参数iE

uE

UVUP

IV

UV 、 IV --谷点电压、电流

(维持单结管导通的最小 电压、电流。)

UP-- 峰点电压(单结管由截止变导通 所需发射极电压。)

B2

E

RB1

RB2

B1

A UBB

iE

uE

uE<UV 时单结管截止 uE>UP 时单结管导通

Page 73: 第 13 讲

E

B2

B1

NP

单结晶体管符号

单结晶体管符号

Page 74: 第 13 讲

3. 单结晶体管振荡电路uC

t

t

uo

uv

uP

振荡波形

RR2

R1

C

U

uCuO

E

B1

B2

(1) 电路组成

Page 75: 第 13 讲

22111 RRRR

UI

BBR

(a) uE = uC <UP 时,单结管不导通, uo 0 。

(2)振荡过程分析

IR1

R1 、 R2 是外加的,不同于内部的 RB1 、 RB2 。前者一般取几十欧 ~几百欧; RB1+RB2

一般为 2~15千欧。

此时 R1 上的电流很小,其值为:

RR2

R1

C

U

uCuO

E

B1

B2

Page 76: 第 13 讲

(b) 随电容的 充电, uC逐渐升高。当 uC UP 时,单结管导通。然后电容放电, R1 上便得到一个脉冲电压。

R2 起温度补偿作用

UP

UV

UP 、 UV-- 峰点、谷点电压

E

R2

R1

R

C

U

uCuO

uC

t

uo

t

(c) 电容放电至 uc uv 时,单结管重新关断,使 uo0 。

Page 77: 第 13 讲

7.5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一、电路

u1

R2

R1

a

RP

Cuc

u2

R

b

c

d eDZ

T1 T2

D1 D2

uLRL

u3

触发电路

主电路

Page 78: 第 13 讲

二、波形关系 u2

uab

UZ

ucb

削 波

整 流

UZ

a

u2

R

b

c

DZ

UZ

整流稳压电路部分

Page 79: 第 13 讲

UZ

削 波ucb

udb

UP

UV

ueb

电容充、放电

UP-UD

触 发 脉 冲

UZ

R1

R2

RP

Cuc

c

deDZ

b

单结晶体管电路部分

Page 80: 第 13 讲

u3

uL 输出电压

ueb 触发脉冲

可控硅桥式整流电路部分

u3T1 T2

D1 D2uL

RL

b e

ueb

Page 81: 第 13 讲

1.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中,主电路和触发电路为什么接在同一个变压器上?

问题讨论

u1

R2

R1

a

RP

Cuc

u2

R

b

c

d eDZ

T1 T2

D1 D2

uLRLu3

Page 82: 第 13 讲

2. 触发电路中,整流后为什么加稳压管?

u1

R2

R1

a

RP

Cuc

u2

R

b

c

d eDZ

T1 T2

D1 D2

uLRLu3

Page 83: 第 13 讲

3. 一系列触发脉冲中,为什么只有第一个起作用?其移相范围(即控制角 的变化范围)有多大?

ueb 触发脉冲

2

Page 84: 第 13 讲

4. 输出电压如何调节,其大小如何计算?

u1

R2

R1

a

RP

Cuc

u2

R

b

c

d eDZ

T1 T2

D1 D2

uLRLu3

Page 85: 第 13 讲

1. 单结管触发的可控整流电路中,主电路和触发电路为什么接在同一个变压器上?

保证主电路和触发电路的电源电压同时过零(即两者同步),使电容在每半个周期均从零开始充电,从而保证每半个周期的第一个触发脉冲出现的时刻相同(即 角一样),以使输出平均电压不变。

u2

uab 整 流

ucb 削 波UZ

udb

u3

ueb

uL

Page 86: 第 13 讲

2. 触发电路中,整流后为什么加稳压管?

稳压管的作用是:将整流后的电压变成梯形(即削波),使单结管两端电压稳定在稳压管的稳压值上,从而保证单结管产生的脉冲幅度和每半个周期产生第一脉冲的时间,不受交流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

UZ

R1

R2

RP

Cuc

c

d eDZ

budb

UP

UV

ueb

Page 87: 第 13 讲

3. 一系列触发脉冲中,为什么只有第一个起作用?其移相范围(即控制角 的变化范围)有多大?

根据单结管的特性,它一旦触发导通,在阳极电压足够大的条件下,即使去掉触发信号,仍能维持导通状态。因此,每半个周期中只有一个触发脉冲起作用。

Page 88: 第 13 讲

触发脉冲移相范围的计算

1

11

360CR

fP

f— 电源电压的频率

R2

R1

a

RP

Cuc

u2

R

b

c

d eDZ

ude

t

Page 89: 第 13 讲

4. 输出电压如何调节,其大小如何计算?

RP 电容充电速度变慢

uL

电压的调节

电压的计算

2

cos19.0 2

UUL

Page 90: 第 13 讲

7.6 晶闸管的其他应用拨盘式密码锁控制电路

123

4

56 7

89

10

1112

拨盘

开锁继电器

按钮

UCCJ

T3

T2

T1

S

D1

D2

R

Page 91: 第 13 讲

工作原理

根据晶闸管的特性分析可知,开锁时三个晶闸管的工作顺序应该是: T1–T2–T3 。否则T3 或 T2 将因阳极和阴极间加不上电压而不导通,继电器线圈不通电,锁打不开。

1. 开锁时晶闸管工作情况UCC

T3

T2

T1

J

D1

D2

T1 导通时的路径

T1 导通时的路径如图中虚线,此时发光管 D2 导通,给出指示信号。

Page 92: 第 13 讲

锁打开

2. 开锁过程

根据开锁时三只晶闸管导通顺序的要求以及 图中连线,可知开锁过程如下:

拨盘拨至 10 T2 导通按下 S

T3 导通拨盘拨至 2 按下 S

拨盘拨至 7 按下 S T1 导通

123

4

56 7 8

9

10

1112

UCCJT3

T2

T1

S

D1

D2

R

Page 93: 第 13 讲

此密码锁的开锁密码是: 7--10--2

结论

改换密码号的办法:变更拨盘和晶闸管控制极的连线。

Page 94: 第 13 讲

防止长期按下按钮以拨动拨盘而自动开锁的办法:将拨盘中的某几个点接地。使拨盘转到该点时,按钮按下后通过电阻( R )支路产生较大分流,使晶闸管中的电流降低到最小维持电流以下,迫使其关断。从而防止琐被打开。

123

4

56 7 8

9

10

1112

UCCJT3

T2

T1

S

D1

D2

R

Page 95: 第 13 讲

7.7 晶闸管的保护及其它类型1. 晶闸管的保护

晶闸管承受过电压的能力极差,电压超过其反向击穿电压时,即使时间极短,也容易损坏。正向电压超过转折电压时,会产生误导通,导通后的电流较大,使器件受损。

晶闸管的主要缺点:过流、过压能力很差。

晶闸管的热容量很小,一旦过流,温度急剧上升,器件被烧坏。例如:一只 100A 的晶闸管过电流为 400A

时,仅允许持续 0.02秒,否则将被烧坏;

Page 96: 第 13 讲

一、过流保护措施快速熔断器:电路中加快速熔断器。

过流继电器:在输出端装直流过电流继电器。

过流截止电路:利用电流反馈减小晶闸管的 导通角或停止触发,从而切断过流电路。

接在输出端 接

在输入端 和晶闸

管串联

~

Page 97: 第 13 讲

阻容吸收

硒整流堆

二、过压保护

:利用电容吸收过压。即将过电压的能量变成电场能量储存到电容中,然后由电阻消耗掉。

:硒堆为非线性元件,过压后迅速击穿,其电阻减小,抑制过压冲击。

堆~

RC

R

R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