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 新思路新战略 ·...

Post on 22-Jan-2020

34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新形势下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 新思路新战略 ·...

新形势下我国地质调查工作的

新思路新战略

中国地质调查局·李金发

2015年10月

提 要

一、形势与挑战

二、地质调查工作战略性结构调整

三、“九大计划”的工作部署

提 要

一、形势与挑战

二、地质调查工作战略性结构调整

三、“九大计划”的工作部署

1.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即将来临

以“新生物科学”、“创生、再生技术”为标志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和以“仿生、再生和合成产业”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预计在2020-2050年到来。

2.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

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将要进入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新阶段。

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3.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兴未艾

地球系统由内系统和外系统组成,外系统由与地球相互作用的星系

构成,内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星系与地球以及地球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与反馈的机制和规律,及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

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协调并实践应对重大挑战的国际科学研究

建立并推进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关键问题的国际计划

吸引不同领域的新一代研究人员

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战略融合

实现科研成果与科学决策和社会应用的融合

未来地球——全球可持续性研究计划

国际科学联合会新的十年研究计划

4.“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科学研究经历了从描述自然、

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再到

融入自然的四个阶段,科研

型式也从实验型科研、概念

型科研、模拟型科研,演进

为数据密集型科研,即进入

到“第四范式”的大数据时

代。地球系统科学与大数据、

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

算技术融合,正推进地质调

查构建数据密集型的科研方

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方式。

4.“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美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全球一流的地质调查机构,积极应对和响应了地球系统科学与大数据时代的召唤,再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201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提出七大科学战略,其中“核心科学体系”是其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的直接体现。

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环境健康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核心科学体系

核心科学体系

“大数据”是打开地球科学奥妙之门的金钥匙

“大数据”是解决地质科学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些极其复杂的实物,

从系统学的观点看,可以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来描述。要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知

识、智慧及各种情报、资料统统集成起来,可

以叫大成智慧工程。

钱学森先生于80年代末,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局系统论”

5.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人类共同课题

30年压缩式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给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

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退化、气候变化问题突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等。

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总量仍将处于高位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及环境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要求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铁、铜、铝、钾盐等紧缺大宗矿产虽然需求增速放缓,

但仍处高位的需求总量和过高的对外依存度要求加强国

内优质资源地质调查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迫切需要加大锂、钴、“三

稀”、晶质石墨等新能源矿产和新材料矿产的地质调查

新常态下我国能源资源需求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量居高不下

铁、锰、锌、磷等矿产需求已

达峰值区

未来3-8年,煤炭、铜、铝、

铅、钨、镍、铬、钾盐等需求

顶点陆续到来

铂族、稀土、铌、钽、锂、铍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需求仍

将持续增长

能源需求峰值在2030-2035年

到来,石油、天然气、铀矿等

清洁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我国部分大宗矿产供需趋势(供应含二次)

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对外依存度有扩大趋势

2012年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

PM2.5值急剧升高,雾霾天数明显增多

美国太空总署公布全球PM2.5数值图

地质灾害频发

城市地质环境问题堪忧

6.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改革措施,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明确新要求

新“四化”建设需要地质工作发挥基础先行作用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调查提出了新要求

十八大提出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

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

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地质调查工作率先行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自然资源综合管理需要地质调查提供全面支撑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系,统一行使所有国

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总的思路是将“山水林田湖”视为一个整体,

推进更多门类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需要地质调查提供精准信息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

建设用地市场。

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勘查开发体制改革需要地质工作的有力支撑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对油气、页岩气等能源的勘探开

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把加强油气,包括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的勘

探开发以及油气开发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交给国土资源部牵头。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条件下,地质科技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根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重拳频出,

将我国现有的各类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归为五类,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

地和人才专项。

财税体制改革,对地质调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机制

产生深刻影响。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

提出了重点推进的3个方面改革: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

收制度,三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地质调查工作任重道远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提出,

统筹实施 “四大板块”(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

和“三个支撑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

战略组合。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新的重大布局,有利于拓展区域发展新

空间,形成我国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央西藏、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任

务、新要求。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突出抓好特色产业、

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三项重点,打好扶贫攻坚战。要求应

着重加强西藏和四省藏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

突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需要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力度,加强

地热、天然气水合物等清洁能源调查。

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

好更快发展,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求应着重

加强重要成矿带的基础地质调查、南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和天山北坡等经济区的水工地质调查、特色农业区的土地

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7.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经多方共同努力,18个矿种中铁、金、铜、钼等13个矿种实

现了第一阶段目标,还有铝土矿、锰、钾盐、锡和煤层气5个矿

种未能实现。

地质调查工作要克服全球矿业低迷和国内矿产勘查投入连续

下滑带来的各种困难,突出能源矿产和国家重要紧缺矿产资源

调查,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引导作用,更多调动社会投入,

推动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确保第二阶段目标如期实现。

提 要

一、形势与挑战

二、地质调查工作战略性结构调整

三、“九大计划”的工作部署

围绕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服务保障国

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防灾减

灾、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

建设、服务建设海洋强国”的需求,以“瞄准重大需求、

解决重大问题、聚焦重大目标、形成重大成果”为导向,

根据“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

中心工作”定位,对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调整与改革。

(1)把能源矿产调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有力地支

撑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勘查开发体制改革

瞄准服务能源安全保障、改善能源结构、支撑油气勘查开发体制改革

的目标

力争在页岩气资源调查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方面取得重要发现

在新疆提出油气勘探开发体制改革试点所需要的勘查区块

在羌塘油气调查新区力争打开局面

加快推进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及煤铀兼探、油铀兼探

加大海域油气、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的调查力度

1.业务布局实施六项战略性调整

(2)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更加有力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努力在成矿理论、找矿规律,以及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分析测试、

信息和资源利用技术上有新突破,以科技进步的新成果驱动地质调查新

发展、促进地质找矿新突破。

(3)加强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地质

调查,更加有力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紧紧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

以支撑服务“四大板块” 和“三大支撑带”战略为重点,加大资源、空

间、生态、环境、灾害综合调查力度,加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和应用服务。

(4)加快推进海洋地质调查,更加有力地支撑海洋强国

建设

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担负着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海洋油气和天然

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国防安全、沿海和海洋环

境保护、灾害防治提供基础和地质信息服务支撑的重要使命。

海洋地质调查工作要依托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

查与试采工程和国家财政安排的其他海洋地质调查专项,充分依靠

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以引导和

促进海洋油气商业性勘探开发、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产

业化、开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重点,夯实区域地质调查基础,

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服务。

(5)深化国际地学合作和境外地质调查,更加有力地支

撑“一带一路”战略

充分发挥国际地学合作和境外地质调查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

的基础先行作用

科学制定国际地学合作和境外地质调查规划,将其作为支撑国际矿

业投资合作、推进地质科技进步、促进人才成长、提升地调局国际

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拓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国际地学事务,提出并主

导国际地学计划,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国际化

6464个国家个国家

瞄准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巴、中伊土、中缅印孟、中新6大经济

走廊

突出中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俄罗斯、蒙古、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

坦、老挝、印度尼西亚及埃及

兼顾非洲等国家战略合作地区和北极航道及邻区北极圈资源

(6)加大地质资源信息集成开发、综合研究和应用服务力度,

更加有力支撑服务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地质信息的需要

推进“地质云”建设,缩小并逐步消除“数字鸿沟”,

整合、共享数据,以大数据、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

等技术手段为依托,开发符合各类用户需要的信息,扩

大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规模,提高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1)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机制改革

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是地质调查管理体系的“牛鼻子”对地质

调查规划部署、立项论证、组织实施、质量监控、评审验收、

应用服务、成果评奖、人才遴选、绩效考核等具有根本性、导

向性作用。因此,为构建以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基础地质

问题,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和服务,促进科技进步、人才成长和

团队建设为导向的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机制,中国地质调查局党

组制定并下发《中共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

果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中地调党发〔2015〕37号)。

2.地质调查工作推进六项改革

强化地质调查成果产品化设计

明晰地质调查成果产品内涵;树立成果产品化和应用

服务贯穿地质调查工作全过程理念

创新地质调查成果评价方式

实行地质调查成果全过程评价;试行用户直接参与成

果评价;丰富用户评价方式

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组织管理

完善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管理制度;发挥工程牵头实施

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作用

(2)推进地质调查运行机制改革

确保“九大计划、五十项工程”的目标得到实现、任务得以完成,确

保出大成果、出大人才。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创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实施计划-工程-二级项目-课题(子项目)运行层级

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计划、工程、项目的目标,明确负责单位和

负责人的权利和责任,权责一致,探索放权、问效、追责的新机制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地调局—项目办—实施单位三级项目管理和法人负责制

贯穿于地质调查规划部署、项目安排、组织实施、评审验收、资料汇交、

成果服务等各阶段,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作为检验项目设置、实

施和服务的依据。

一问能否解决能源、资源、环境、灾害、基础地质问题?

二问能否在应用项目成果服务“五大需求”上发挥作用?

三问能否对推进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四问能否对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做出贡献?

五问预算编制是否依规合法?

“五问”标尺

(3)推进地质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地质科技体制改革,既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地质工

作自身的迫切需求。

必须牢固树立“地质调查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索研究的过程”的

理念

区域和专业地调机构必须走进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地科院所属

的科研单位必须走进地质调查的主战场

从规划部署、项目立项、组织实施、成果验收、应用评价等管

理环节,从地调与科研单位的干部、人才、技术、信息交流等环

节,推进地调科研有机融合和一体化

(4)推进地质调查财务预算制度改革

必须按照国家财政预算制度和审计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快修改完善地质

调查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加大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

明晰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事权与分工

改变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实行收支脱钩,专项财政资金纳入财政综合预算统筹安排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以“花钱必问效,

无效必问责”的原则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将对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情况的审计列为审计的重点领域

(5)推进地质调查监督制度改革

根据中央要求和部党组部署,结合地调局的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纪检

监察体制改革。

要科学设置机构、配强领导干部、优化人员结构、完善

领导关系

要强化内部审计职责,加强对直属单位落实中央精神、

部党组要求和局党组重大决策情况的审计监督

(6)推进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

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关于“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

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

要求,在满足国家需求中准确定位,在提供公益服务中提升

能力,在改革创新中增强活力。

(1)拓展调查领域

推进以土壤、包气带、含水层为重点的地球关键带综合调查与监

测,促进区域地质调查由基岩区拓宽到覆盖区。

3.推动地质调查方式方法创新

地球关键带研究 森林、草原等浅覆盖区地质填图

(2)创新调查方法

加快推进地质调查工作流程的再造,建立以“大数据”为依托,

从野外数据采集、实时传输、模型建立到动态监测的全流程调

查方法。

(3)转变调查方式

加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加强已有资料充分利用和室内综合研

究,明确调查重点和关键问题,从网格式填图转变为目标地质体

填图。实施地质填图试点,推进现代地质填图。

中国大地构造略图地质填图试点工作部署

(4)深化表达方式

实现地质图表达从二维向三维转化,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不断提

高对地质体认识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三维地质填图

(5)提升服务能力

加大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力度,加快1:25万、1:5万公开版区

域地质图等数字资源建设,加强地质资料成果服务,建立

“资料—成果—产品”转化体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地质

调查资料更新周期和方式,设计服务于全社会、满足不同需

求的系列产品,搭建起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料服务的公共平台。

在线地图服务

4.全面推动人才队伍结构优化

发挥“大项目机制”优势

充分依托业务平台建设

创新人才机制

创造良好环境

提 要

一、形势与挑战

二、地质调查工作战略性结构调整

三、“九大计划”的工作部署

50

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

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

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计划

“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

国土开发与保护基础地质支撑计划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支撑计划

地质科技支撑计划

地质数据更新与应用服务计划

海洋地质调查计划

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服务生态文明

服务防灾减灾

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

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

实施九大计划

围绕五项服务

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设立九大计划

九大计划的重点工作

九大计划下设五十项工程

构建“6项任务-9大计划-50项工程-300个项目”业务体系

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

海洋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

油气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

水工环地质调查

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

九大计划的项目支撑

六个一级项目

1.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

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基础和先行作用,围绕新区、

新层系、新类型开展油气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潜力评价

和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全力支撑国家油气勘探开发体制改革,

努力实现我国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重大突破。

重点工作: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支撑新疆油气勘查体制改革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

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评价

松辽外围盆地群

银额盆地及周缘

准噶尔-吐哈-三塘湖及周缘盆地

河西走廊盆地群

羌塘盆地

伦坡拉盆地群区

鄂尔多斯及周缘盆地群

柴达木盆地群

塔里木盆地

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

实现羌塘及伦坡拉盆地油气战

略突破。

天山-兴蒙构造带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先

摸大盆小坳、再摸小盆主坳

新疆退出区块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支撑

油气勘查体制改革

松辽盆地外围油气基础地质

调查:立足新区、新层系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

四川盆地

武陵山区

中扬子

下扬子

滇黔桂

主攻评价南方海相,探索突破北方陆相

重点部署四川盆地、武陵山、滇黔桂

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

准南、准东、

三塘湖-吐哈

三江-穆棱河盆地、辽西盆地群

陕西、山西等远景区

六盘水、川

南筠连

新能源矿产调查

伊犁

鄂尔多斯

二连 松辽盆地

推进“煤铀兼探”、“油铀兼探”

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评价

总体思路:

以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突出重点地区、重点

矿种,开展基础地质、矿产地质调查,为实现找矿突破战略

行动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 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

重点工作:

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

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地质调查、航空物探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探索现代填图试点示范

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地质调查

南疆五地州、乌蒙山片区等特殊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探索重要矿集区资源环境综合调查评价

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

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地质调查

20152015年计划年计划

区区2016~20202016~2020年规年规

划区划区

重要成矿区带航空物探

重要成矿区带和油气盆地航空物探

重要油气盆地航空物探

3.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计划

总体思路:

以支撑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核心,充分利用已有成

果,开展重点地区综合地质调查,为国家和区域国土规划、

城市群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以及为划定三条“红线” 提供依据。

重点工作:

围绕“四大板块” 和“三大支撑带”,开展基础地质和水工

环地质调查、水土污染等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及地下

水监测等

重要交通廊道及冬奥会场区环

境地质调查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区和产业

升级转移规划区环境地质调查

开展重要流域和燕山-太行山

连片扶贫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中原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

地球关键带地质调查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地质保障

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 丝绸之路境内段综合地质调查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综合调查

——优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加强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关中城市群,提供地质技术支撑

沿江沿海

沿高铁线

沪昆高铁

沪汉蓉高铁

京广高铁

京九高铁

成渝经济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

皖江经济带

长三角经济区

城镇化战略 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重大地质问题(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 生态文明建设(湖泊湿地、重要水源地等)

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

加大服务“长江经济带”黄金水道功能提升、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

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地质工作

4.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支撑计划

总体思路:

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民生改善为目标,以建设地质灾

害信息系统和地下水信息系统为核心,统筹安排调查、监测

工作。切实做好地下水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查明情况,

探索规律,制定解决方案,提出决策意见,提高支撑能力和

服务水平。

重点工作:

地质灾害调查示范

探索开展以活动断裂和区域稳定性为主的区域工程地质调查

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

全国地下水监测

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全国地下水信息系统建设

应对气候变化地质调查

5.国土开发与保护基础地质支撑计划

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矿产资源的

利用与管理的迫切需要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对资源、环

境、空间信息的需求,组织开展全国性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

加大支撑服务力度,提高服务效益,增强决策支持能力。

重点工作: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工作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地质矿产调查战略与规划支撑

6.“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

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利用“两种资源、两

个市场”战略对地质矿产信息的重大急迫需求,拓展一切可

以利用的渠道,依托国际地质矿产合作平台,采集世界各国

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其他重要矿业投资目标国的地质

矿产信息,专题分析和综合评价全球资源潜力和投资条件,

为政府决策制定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服务。

重点工作: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建立全球矿床资源信息综合数据库

周边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

7.地质科技支撑计划

总体思路:

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围

绕解决影响重大资源环境灾害问题需要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

和关键技术方法,充分发挥地质科技五大平台的创新引领作

用,加强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于推广,迅速提高地质调查能

力和水平,形成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重点工作:

聚焦影响重大资源环境灾害问题解决所需的关键性、基

础性的地球科学问题

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

创新工作机制、调查方法和表达方式

充分发挥地质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及时有效地指导

和服务地质调查实践

8.地质数据更新与应用服务计划

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基础地质信息(包

括基础地质图件和资源、环境、生态、空间、灾害信息)的

需求,以综合采集、加工、处理各类信息为主要手段,形成

符合各类用户需要的信息产品,及时有效地提供地质资料信

息服务。

重点工作:

中国区域地质志的编制

中国矿产地质志的编制

全国系列基础地质综合编图

国家地质数据库建设与整合

地质信息产品体系研发与社会化服务

智能地质调查系统开发与推广

构建由全国综合服务主节点、区域综合服务节点、专业服务节点

以及省级服务节点组成的,集群化协同服务体系

9.海洋地质调查计划

总体思路:

围绕海洋强国战略,面向国家能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国

土资源管理等重大需求,统筹部署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系统

获取海洋地质基础数据,大幅提升海洋地质调查程度,摸清

海域矿产资源潜力,为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权益和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服务。

重点工作:

海洋基础地质调查

海岸带海陆统筹综合地质调查

重点海域油气资源调查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试采

国家海洋地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试开采井位布置示意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