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應試錦囊 居廟堂憂民處江湖憂君pdf.wenweipo.com/2017/03/08/a26-0308.pdf ·...

Post on 28-Dec-2019

12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名師應試錦囊 居廟堂憂民處江湖憂君pdf.wenweipo.com/2017/03/08/a26-0308.pdf ·...

中1051673文1051673星1051673級1051673學1051673堂A26 責任編輯鄭樂泓 版面設計邱少聰 20172017年年33月月88日日((星期三星期三))

名 師 應 試 錦 囊名 師 應 試 錦 囊 逢星期三見報吳一敏作者簡介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文科主任

居廟堂憂民居廟堂憂民 處江湖憂君處江湖憂君

尖 子 教 路尖 子 教 路 劉穎珊 中文尖子隔星期三見報

情感需真摯 取材要恰當怎樣才稱得上是一篇優秀的記敘抒情文

呢以下羅列一些條件並以「我說出真相後感到後悔」為題與大家一起探討1 扣緊題目取材恰當其他方面即使無從挑剔惟內容與題目有所偏差自然也會不合格就模擬題目而言「真相」就必須是事實不少同學寫到後期可能會寫原來是一場誤會或沒有說出真相但真相都暴露helliphellip這些都有機會與題目要求不符因此作文時宜構思大綱避免寫作時一時興起突發奇想愈寫愈偏離主題2 詳略得宜突顯立意起草大綱時就應該要考慮各段的詳略

否則容易造成比例不平衡的情況事事詳寫在考試時容易時間不足重要的事略寫例如略寫說出真相的那一幕就未能呼應題目要求了可惜的是下筆前未有深思熟慮的同學很容易用省略號略寫了說出真相的內容也未有作心理和神情描寫說話描寫也不足

3 感情起伏情意真摯記敘文忌情感單薄只有開心和不開心

情感要寫得細膩有起伏變化是關鍵以模擬題目為例未知道真相前的輕鬆愉快無憂無慮興致勃勃與是否說出真相時的猶疑扎掙不安忐忑膽怯以及說出真相時的緊張擔心還有說出真相後的坦然內疚後悔這些情感的變化將令文章更豐富人物形象更立體情感必須真摯忌虛偽不少記敘文的故事都有虛偽的成分即便是真實的事件也不免會因不切題而略作修改和誇張不過如何才能令文章不要如此假呢首先是減少對話的使用不少對話都是同學虛構的現實生活中若真的說出這些對白就實在太誇張因此人物的對話要適可而止何況記敘文的重點在於敘事太多對話容易變成劇本用字方面也有一定的技巧這部分在下一文關於措詞時再詳述關於寫作的另外三點下一篇文章再與同學分享

隔星期三見報成 語 漫 畫 廊成 語 漫 畫 廊

2017年行政長官選戰可謂近期最熱門的話題幾位候選人都各具才能亦對香港的未來充滿願景筆者於此並非欲大談政治更無偏頗哪一位之意只是忽然記起一次偶爾聽到當中一位候選人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在電台清談節目中提到為何要參選特首的其中一個原因令筆者有所感動她提到香港大大小小的基建中她有不少都參與其中作決策每當她經過那些自己有份決定興建的公共設施就算小如運動場看到市民能夠高興地使用她就感到很高興正所謂「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她希望自己能夠不斷擁有這份高興滿足因此她參選特首

重點在思想境界能夠有此胸襟我不禁心生感動曾經這份感動筆者於中學時期讀范仲淹《岳陽樓記》時出現過《岳陽樓記》寫於慶曆四年堪稱范仲淹的代表作此文的著名不僅因為其起承轉合之嚴密結構集記敘抒情議論描寫於一身反映出范仲淹高超的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因為文中表達的思想境界非常崇高《岳陽樓記》文末所說的「先天下之憂

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對個人政治抱負的追求需知道范仲淹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正是貶官在外然他「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仍然以天下為己任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是其令人感動之處原文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

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矣」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語譯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

的人們的心思或許不同於(以上)這兩種表現的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為外界環境的好壞或喜或憂也不因為自己心情的好壞或樂或悲處在高高的廟堂上(在朝)則為平民百姓憂慮處於荒遠的江湖中(在野)則替君主擔憂這樣(他們)入朝為官也憂慮退居江湖為民也憂慮那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慮前已憂慮在天下人享樂後再享樂」吧啊(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志同道合呢

莊子論「境界」分「自然之境界」與「人為之境界」前者是人應該追求的目標後者是人往往迷失的地方莊子認為人生在世與其不自覺地追求世俗的境界不如求道追求自然的境界有關思想見於《莊子列禦寇》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朱泙漫學屠龍於

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淺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清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莊子以朱泙漫散盡家財向支離益學習屠龍之技為例說明技藝無處可用諷刺那些付出所有追求塵事的人往往徒勞無功莊子指出世人之境與至人之境所追求的

迥然不同至人明白「道」而不談論「道」世人明白「道」而喜談論「道」並慨嘆世人困於塵世俗務無法追求自然大道

星期三見報

古典精華

古典精華

謝旭現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任教教授中國文化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哲學博士文學碩士專欄作家「序言教育集團」「PROLOGUE網上補習」教育總監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

文 言 精 讀文 言 精 讀 隔星期三見報

屠龍之術有何用 迷失方向錯目標

星期二通識博客通識中國 星期四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星期三中文星級學堂文江學海百科啟智

星期五通識博客通識中國文江學海星期一通識博客(一周時事聚焦通識把脈)

通識博客通識中國百搭通識

初①鄭武公娶于申②曰武姜③生莊公及共叔段④莊公寤生⑤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⑥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⑦公弗許及莊公即位⑧為之請制⑨公曰「制巖邑⑩也虢叔死焉104877810486491048659佗邑唯命104877810486491048660」請京104877810486491048661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104877810486491048662 (下回待續)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註釋①初當初《左傳》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這個詞這裡是指「鄭伯克段于鄢」

一事醞釀的初期②申春秋時姜姓侯爵之國在今河南南陽③曰武姜武姜鄭武公妻姜氏姜是父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謚號謚號是君

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死後根據他生前的功過給予的稱號④共叔段共國名在今河南輝縣叔排行在末的年少的段是莊公的弟

弟故用叔來表示段後來出奔共所以又稱為共叔段共音工⑤寤生寤通牾牾逆之意寤生產兒足先出寤音悟⑥遂惡之因而厭惡他⑦亟請於武公亟屢屢次向武公請求亟音冀⑧及莊公即位及到即位君主就職登上君位⑨制地名又名虎牢在今河南汜水西⑩巖邑巖山峯此指地勢險要邑人聚居的地方104877810486491048659虢叔死焉虢諸侯國名焉於此虢音隙104877810486491048660佗邑唯命佗同他唯命唯命是聽104877810486491048661京地名今河南滎陽東南距鄭都新鄭很近104877810486491048662大叔對段的尊稱大音太

題解本文記述鄭莊公母子兄弟之間的勾

心鬥角爭權奪利與骨肉相殘的悲劇作者憑具體事例去描寫人物性格如姜氏的偏私狹隘莊公的老謀深算和共叔段的恃寵生驕俱刻畫入微生動傳神比空言褒貶更能說服讀者

書籍簡介精選中國歷代文學約六十課上自先秦下迄晚清皆為古典文學寶庫中的不朽偉作所收錄的各體文章都依時代排列並按程度深淺分為初中高三冊每篇均按正文作者題解及註釋四類編寫讀者在理解古文的要旨之餘又能領略名篇的時代背景及文學地位

資料提供

呆若木雞若像發呆得像木頭製作的雞一樣形容因驚訝或恐懼而發愣的樣子

1 春秋時期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鬥雞宣王幾次詢問練得怎樣了他都說不夠火候

2 到最後這隻雞聽到別的公雞叫時總是冷靜面無表情

3紀渻子認為這隻雞呆頭呆腦不動聲色就說明已經進入最佳狀態

4 果然別的鬥雞一見到牠都驚慌逃跑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連連告捷

書籍簡介

《繪圖成語365

》從歷史史實古代戰爭民間故事中選擇精

彩成語故事每頁解釋一條成語以活潑的漫畫講述一個完整

的成語故事另外為了增加閱讀趣味針對成語詞條的用字

還設計了字謎附在每頁成語的一側

資料提供

參考答案1「了解道很容易不去討論卻很困難」2「世人把精神虛耗在細碎瑣事上卻不懂得寧靜與自然之境」

譯文莊子說「了解道很容易不去討論卻很困難了解道卻不妄加談論是通往自然之境界了解道而加以談論是走向人為之世古時的人體察自然而不追求人為」朱泙漫向支離益學習屠龍的技術耗盡千金的家產三年後藝成卻沒有施展技巧的機會聖哲對必然的事物不與人拗辯故此沒有爭論凡人卻把不必然的東西視作必然因而爭論不休引致紛爭是因為對行為有所追求紛爭依仗它到頭來只會自取滅亡世俗人聰明的舉動總離不開送贈與酬答於淺薄之事上耗費精神一心兼濟天下疏導萬物以為可以達至混沌初開物我相融之境界像這樣的人是迷惑於浩瀚的宇宙身形勞苦拘累卻不了解混沌初始之真諦那些道德修養極高的人讓精神回歸到混沌初開的原始狀態甘願休眠在沒有任何有形事物的世界水流隨順無形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清虛空寂的境域實在可悲世人把精神虛耗在細碎瑣事上卻不懂得寧靜與自然之境

模擬試題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6分)1 「知道易勿言難」2 「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寧」

模擬練習1你認為范仲淹所說的「古仁人之心」

是指什麼試舉出一個你認為具備「古仁人之心」的人並以他的事跡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學生可自由作答例如古仁人的悲喜

不受客觀環境和景物的影響也不因個人得失而變化當高居廟堂之上做官的時候就為人民而憂慮惟恐人民有飢寒當退居江湖之間遠離朝政的時候就為國君而憂慮惟恐國君有缺失故無論進退古仁人都在憂慮了天下人還沒有感到憂慮的時候就憂慮了在天下人都快樂之後才快樂這種就是古仁人之心我認為詩人杜甫具備「古仁人之心」他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現出他「先天下之憂」的精神杜甫提到希望得到寬廣大廈千萬間多多庇護普天下受凍之人讓他們在風雨之中安然不動穩如山如能實現這個希望即使他個人房子破了凍死也心滿意足這正正表現出范仲淹所說的「古仁人之心」

岳陽樓位於洞庭湖旁邊范仲淹寫《岳陽樓記》後更名聞天下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