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酷爱双井茶的诗人们 -...

Post on 05-Aug-2020

13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那些酷爱双井茶的诗人们 -...

勤杂读 善杂读那些酷爱双井茶的诗人们

珠海书城本周新书畅销书榜

/ 崔铭

收到友人惠赠的双井茶,茶香拂面,沁人心脾。把玩之

余,一些曾经读过的诗句,悄悄浮现:西江水清江石

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

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

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洛夫的诗充满了诡谲瑰丽,充满了魔幻与动感,他因此被誉为诗人中的动力学家。2000年,他出版3000行长诗《漂木》,漂木的意象与华人在海外的漂泊,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引起诗坛关注,洛夫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洛夫漂木而行/ 程应峰

1.《重寻近代中国》 马勇 著2.《初心》

丁捷 著3.《山本》 贾平凹 著4.《人生因孤独而丰盛》

周国平 著5.《大河恋》

诺曼·麦克林恩 著6.《高兴死了!!!》

[美]珍妮·罗森 著7.《我辈孤雏》

石黑一雄 著8.《最后的演讲》[美]兰迪·波许/杰弗里·扎斯洛 著

9.《走出荒野》[美] 谢丽尔·斯特雷德 著

10.《故宫物语》[日]野岛刚 著

本版电邮zhhbookworm_123@163.com

还有这样的哲学入门书

18岁那年,我信誓旦旦地从书店买了一本《存在与

虚无》,想和哲学来一次亲密接触。结果很明显,接

触不良,那本书我一直没能翻过第十页。

/ 王家年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张文锋 校对:刘刚艺

06 读书

/ 魏小河

这是欧阳修的《双井茶》。从宋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双井茶渐成汴京城里王侯贵戚竞相追捧的尚品。身为江西庐陵人,欧阳修一生仅两次去过江西,他始终怀着乡愁,品赏故乡的双井茶,亦是疗愈乡愁的一剂良药。

作为朝中重臣,欧阳修天下名茶品尝殆尽。晚年在《归田录》中,他总结道:“自景祐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

如此好茶,当然要与好朋友分享。欧阳修一生最重要的知己是北

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梅尧臣曾有诗道:始于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可见他是在欧阳修家里第一次喝到双井茶的。对于这种茶中绝品,梅尧臣自然赏爱不已:鹰爪断之中有光,碾成雪色浮乳花。纹柘冰磁作精具,灵味一啜驱昏邪。

元祐年间(1086-1094),苏轼、黄庭坚成为文坛双雄。和欧阳修、梅尧臣一样,这两位伟大的诗人有着无比亲密的友谊。黄庭坚出生于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九江修水)高城乡双井村,是地道双井人。要给好友送礼物,当然非双井茶莫属: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双井茶送子瞻》)

苏轼即次韵一首以表谢忱: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

宿太湖?(《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开篇两句即点出双井茶珍贵难得,他甚至不舍得让仆人烹制,而是亲守茶炉旁,看那茶汤泛起珠玉小气泡,渐渐变成雪白浪花……

经过苏、黄这一番饶有风趣的唱和,双井茶的名气更大了。所以宋人周煇说:双井因山谷乃重。(黄庭坚号山谷道人)

著名科学家、北宋宰相苏颂曾说:我一生推荐过不知多少人,从来都拒收礼物,只有孟安序每年送我双井茶一罐,会破例收下。可见当时人对双井茶的喜爱。就连“于物澹然无所好”(《宋史·司马光传》)的司马光也挡不住双井茶的诱惑,在《双井茶寄赠范景仁》一诗中,他说:春睡无端巧逐人,驱诃不去苦相亲。欲凭洪井真茶力,试遣刀圭报谷神。(刀圭指茶具和茶。谷神,河上公注: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也。)

这样的诗歌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慢慢聊吧。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哲学的感觉就两个字:晦涩。三个字:看不懂。四个字:一头雾水。五个字:完全看不懂……碰灰多次,读到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终于豁然开朗,找到一点门路。

哲学是关于一些诸如“真理”“自由”“自我”等一些大问题的探究,这个探究的过程贯穿了人类文明,走到今天,既不断生出新的领域,又不断和前人进行对话,它就像一条河,只取一瓢,根本没办法真正掌握它。所以,像我那样上来就读一本厚得吓死人的哲学书,不死也伤。人人都说要读原典,但读原典也是要基础的,基础不稳固,读也是瞎读。

这两天读到《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非常有趣。作者是托马斯·卡斯卡特和丹尼尔·克莱恩,都是哈佛大学哲学系毕业生,但离开学校后,一个在社区和神学院工作,一个写脱口秀剧本和悬疑小说。生活各异,却拥有同一个梦想:用哲学拯救沉闷的生活。于是,一起写了《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

这本书既可以看成是用笑话

写成的哲学简史,也是有趣好读的哲学辞典。它有两个好处:

第一,你可以很快读完这本书,并对哲学所讨论的议题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毕竟,很多厚厚的哲学书,你是没有看完的。

在这本书里,你会碰到形而上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语言哲学、社会和政治哲学、元哲学等诸多重大议题,且大体上循了时间线索,可以追循到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和一般哲学书不同,这本书戏谑幽默,简洁有趣,带我们接近诸多哲学概念。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说过一句话,我深以为然:“想对他人的判断和决策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要有更丰富的词汇。”语言是思想的边界,想要了解哲学,就必须先搞定这些奇怪词汇,而《柏拉图和鸭嘴兽一起去酒吧》就像一本词典,还有笑话,笑话在这本书里至关重要。

正如作者所说,笑话通过展示各种极端例子,嘲笑我们不假思索地依靠社会团体的态度和价值来做判断的倾向。这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策略,即归谬法。

书中最短一则笑话——售货员:“女士,这款吸尘器

能让您的工作量减少一半。”顾客:“太棒了!给我来两

台!”很显然,这则笑话不需要什么

哲学基础也能使人发笑。我们会觉得顾客傻,但作者用这则笑话解释了一种逻辑谬误:芝诺悖论。要捕捉到笑点,实际上得有一点哲学基础,得找到打开笑话的钥匙,有一些笑话是谁都能打开的,有一些则不。所以,这本书适合和《大问题》对照读。

至少,这本书让我们相信,哲学并非那么严肃可怕。

夏丏尊曾说:“吾人于专门职业之外,当有多方之趣味。军人只知军人之事,商人只知商人之事,彼此谈话至无共同适当之材料,其苦何堪?”夏丏尊之言,同样适用于其他人。我以为既读书,就该杂读。如吃饭吃菜,五谷杂粮都吃一点,各式荤菜蔬菜搭配着吃,有百益而无一害。

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积淀文化艺术修养,主渠道是读书。一个只懂技术只谙业务但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往往只是工匠,很难有所建树,更难成为大师。真正的大师,总是“脚踏两头船”。像诺贝尔喜欢读小说,也写过小说和剧本;李四光好读书、好音乐,写过我国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文化艺术修养也属于人文修养,科技与人文是与之俱来的产物。科技与人文并重,让人类不但可以探索真理的玄奥,更可以思考自身的命运和价值。它们如同飞机的两翼,推动人类飞向更高的文明形态。科学技术在实证基础上,通过可测量的手段去研究自然界,试图提示一切现象和过程的实质,掌握它们的规律,为人类利用自然规律寻找各种可能的途径。人文学科则从人类的立场出发,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的伦理关系,关注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对人的尊重、价值、命运进行维护、追求和关切。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殊途同归,共同指向实现人性的丰富、完整和提升。

强调科技与人文并重,杂读互通必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杂读是酵母、桥梁、渡口、纽带,放弃杂读偏于一隅,便无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勤杂读、善杂读者,往往富于智慧品质,每每能够有创造思维的火花出现,就是灵感的涌现。余光中说其实灵感并不神秘,但

“灵感绝对不会拜访懒惰的人……灵感是你长久思考、感受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缺口出现的时候,你的功力修养也正好准备好了,能把它适当地表达出来”。

一个勤杂读、善杂读的人,即便聊天也常云飞潮涌。杂读与量有关,但单纯的量并不一定奏效。如鲁迅先生所言:“倘只看书,便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真正的杂读,必伴随思考,必伴随实践。

洛夫对诗如痴如醉,他自身就像随漂木而来的尘世精灵。他的诗歌思维常常波澜起伏,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就像《烟之外》写的:“在涛声中呼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他以漂木而行的姿态,拒绝世俗名利的诱惑,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干扰,不知疲倦、无我忘我地追寻着尘世的澄明智慧。

有人说,洛夫的诗,不粘不滞,不显不露,却能把充满深情的东西于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确,他的诗一如他在诗歌中创造的独特意象“漂木”,足以在时间长河中漂流下去。“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为严肃/落日/在海滩上/未留一句遗言/便与天涯的一株

向日葵/双双偕亡/一块木头/被潮水冲到岸边之后才发现/而那漂来的木头/竟然把躺在沙滩上喘息的教授当作自己……”诗人以多重身份、多种角色、各种形态,漂木而行,世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气魄在他的诗性思维中瑰丽展开。

隔着距离和时间的苍茫,隔着睡去和醒来的空隙,隔着人与人、心境与心境的冲突,洛夫将自己嵌入无法弥合的宇宙,在时空交错和对抗中,倾诉心中的震撼和颤动。他的内心世界,也曾如无根的漂木,迷茫而纠结。就像“院子里满地的白云/依然无人打扫”,但他依然在大海中寻找生命的启示录:“我们抵达,然后停顿/然后被时间释放”。他的诗歌要交付出来的,不是人性的欲望,而是生命的禅意,思维的花朵,一个智者的心灵皈依。

既以一根漂木营造出充满宿命轮回的诗性之美,终于,这个3月,洛夫又在一个宽广无垠的世界里完成了自己不懈不怠的生命追寻。

《金色梦乡》是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酣畅淋漓,让人在天马行空的惊悚情节中读出一些暖意。

《金色梦乡》写“逃跑”与“追捕”的故事。青柳雅春本是一名中规中矩的快递员,在偶然的

“英雄救美”事件中成了公众人物,上了电视,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国家新首相在仙台街头被暗杀,凶器是搭载炸弹的遥控飞机,警方认定青柳是凶手。他莫名卷入暗杀首相的事件中,面对庞大的追捕系统,无力申辩诉求,为了活命只能逃亡,后来渐渐发现其实早已有人布下陷阱要陷害他,也百口莫辩。

不过这个世界没有让青柳太绝望。他父亲说“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你呀,就尽力而为吧!赶紧逃吧!”好友森田死亡前对他说:“青柳,快逃吧!跑远些,活下去!”学弟阿一受伤时对他说:“青柳学长,你赶紧跑吧!这些人绝对有问题!”那位杀人通缉犯切男也为帮他而死,曾跟他说:“哎?小哥,你该不会就是那个刺杀首相的凶手吧?请跟我握个手!”这些话语对他都是一种鼓励,让他不再孤单,也令读者感到温暖。

还有初恋情人晴子,暗地里帮青柳给废弃的车加油,掩护青柳逃跑。最后,青柳整容出门,在一个公共区域按电梯的动作还是让晴子认出了他,但她当时没有作声。她一家三口离开了,小女儿七美却跑到青柳身边说是替妈妈在他的手上盖章,是一朵可爱的小花,正中间有字——

“做得非常好”,让青柳感动莫名,也令读者感到温暖。

未来,人与机器人/ 夏学杰

在2004年电影《我,机器人》中,男主角问一个机器人:“机器人能写交响乐吗?机器人能把画布变成一幅美丽的杰作吗?”机器人狡黠反问:“你能吗?”可是如果换做当下,男主角的提问将会得到一个十分有力的回答:“能。”

当初机器诞生时,人类欢呼雀跃,笨重的活可以让机器干。如今又该人类惆怅了,机器把人类解放得太彻底,人们越来越陷入被挤兑的窘境。不光是那些技术含量低的体力劳动者将被机器取代,就是脑力劳动者的很多职位也将不保。机器人能写诗,能谱曲,还能当医生、科学家。以前人们思考的是机器人能干什么,而现在则变成什么是机器人不能干的。

人工智能以其深远的影响,将颠覆许多行业以及经济模式,引得众多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人机平台》为安德鲁·麦卡菲与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的合著,是他们继《第二次机器革命》后第二部探讨数字化技术的书。

《第二次机器革命》认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化技术堪称为第二次机器革命。而《人机平台》想探讨的却是经济的转型与路径。大概是二位学者的理智与情感也处于矛盾中,只得采取折中主义,提议干脆未来人机合作吧。

不过,二位学者对平台倒是给予厚望。他们认为,过去20 年来,互联网和相关技术颠覆了零售、新闻、摄影等多个行业。随着消费者获得新的选择,传统企业的收益下降了,而新的进入者蓬勃发展起来。数字化平台正快速蔓延到健身、运输和住宿等从事实体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它们被称为O2O平台。中国尤其是O2O创新的温床。随着平台的增长,传统企业会发现自己看起来像公用事业,赢利和增长的机会都减少了。

不过,这种论调值得商榷。郎咸平认为,“互联网+”一地鸡毛,“+互联网”才是正道。大量O2O公司不择手段虚构业绩,靠讲故事、谈情怀、造数据、编造创始人履历、鼓励刷单等方式,不断包装自身,骗一轮又一轮的风投进场,最后烧完所有钱关门大吉。任正非指出,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汽车必须是汽车,金融必须是金融,豆腐必须是豆腐。”刘强东是站在 O2O 前沿的实践者,他也认为未来 5 年的风口不在互联网,而在于传统行业。

说穿了,《人机平台》依然只是一种探讨,阐述机器、平台和大众三者在当下和未来的力量,探讨人脑与机器之间、产品与平台之间以及核心与大众之间的平衡关系,目的是提醒读者思考面对。毕竟,未来,到底怎样,谁也说不好。

幽暗与温暖/ 盛丽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