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幸福路中学 -...

Post on 27-Dec-2019

27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蔡甸区幸福路中学 -...

T19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责编:杨梅 美编:刘岩 版式:夏洋 责校:蔡明君 与城市同成长 100 期特刊

一所学校的精彩,在于她的文化;一所学校的品位,在于她的精神。创办于

1958年,位于蔡甸区常福经济开发区腹地的常福中学,是一座办学历史悠久、校

园环境优美的初级中学。从深厚的文化底蕴走来,经过60年的发展、传承、积淀

与升华,常福中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雅美教育”充分对接现代化办学要求,走

出了一条办学理念科学、办学特色鲜明、素质教育成效明显的强校兴校之路,书写

着教书育人与文化传承的动人乐章。

创新理念 把校园文化作为立校之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常福中学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学校科学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先进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来引领。通过不断的审视、完善、丰富,常福中学确立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让每位教师都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的确立,来源于常福中学“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学生走向成功创造必要条件”的清晰办学定位,也植根于常福中学推动教师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管理追求,成为推动学校自主、内生、优质、特色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强大动力。

理念靠什么落实到日常的办学实践中,落实到师生的共同成长中?常福中学的回答是:把优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常福中学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其作为学校形象、品位、特色和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这种环境教育力量,将办学理念深度融入到师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其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

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基础,塑造亮丽的物质文化。步入常福中学的校园,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皆关情,物精意深、静雅心怡。学校绿化自然、协调、雅致,绿化率达到42%。学校教学楼、实验楼、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站再次包装,外形、色彩和谐统一,以自然和谐优美景观使师生的思想情操得到自然陶冶,心灵在无形中得到净化。教学楼墙壁文化突出雅美教育和师生走向成功案例,留守儿童服务站突出关爱温馨的“家”的味道,文化长廊突出崇雅尚美、润泽人生主题和灵动高效、启智人生的小班化教学特色,寓意深远人文景观滋润心灵、启迪智慧、激励成长。优作园地、我们的故事、成长的足迹、课堂教学五个百分百……丰富多彩的教室文化,使学生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践行健康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校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展示文化底蕴、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通过开展“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为主

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教书育人职业精神,通过“■练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培养和激发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建立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学校文化景点、宣传橱窗、提示语、人生格言、名人名言、校训校风的隐形教育功能,以雅美教育为抓手,完善践行中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和评价体系,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和促其成长,培养学生高尚情操。雅美文学社团、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团、书画社团和体艺社团,展示了学生青春活力,开发了学生潜能,培养了学生兴趣和特长。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创新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外显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常福中学在日常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了事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了制度“全”;制度内容具体,责任明确,操作性强,做到了制度“细”;通过严格要求、纪律严明,确保了制度“严”。

特色兴校 把办学品位作为强校之基

新形势催生新思路,新观念孕育新契机,特色强校兴校,是常福中学的办学亮点。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个性品质,培育和挖掘自身的优势所在,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为此,常福中学在遵循规律,抓好常规,夯实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着力打造了“雅美教育”特色和“小班化·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特色,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知名度。

崇雅尚美、润泽人生。“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从2014年起,常福中学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雅美教育”,把雅美教育与德育常规教育、尚实教育、有效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师生崇雅尚美、修炼品行。雅美教育的内容包括雅容、雅言、雅行、雅情和雅思五个方面。雅容教育,要求师生仪表整洁,风范典雅;雅言教育,要求师生语言文明,谈吐文雅;雅行教育,要求师生行为

规范,举止优雅;雅情教育,要求师生爱好广泛,情趣高雅;雅思教育,要求师生哲思敏捷,学识慧雅。通过立雅标,学雅规,建立了容、言、行、情、思五个方面的雅美标准,让学生有标可学,有规可循;通过重雅表,修雅容,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和服饰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活习惯。通过读雅文,说雅言,推动学生传承经典、知书达理、语言文明、行为尔雅。通过走雅步,施雅行,开展学生“日行一善”活动和学雷锋活动,弘扬正能量,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讲雅趣,养雅情,倡导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团结有爱的生生关系、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家庭关系。通过善雅思,成雅才,以演讲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通过4年的不断探索、丰富、完善,常福中学逐步形成了“儒雅高洁、卓尔不凡”的校园人文氛围。

灵动高效、启智人生。在学生人数自然减少的情况下,常福中学抢抓机遇,睿智整合,从2014年开始,在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导学”与“小班化”无缝对接,创建了“小班化·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数量控制40人以内的教学单位中,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方式,以生本课堂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动态生成,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小班化·导学”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深入合作探究,充分交流分享,在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对学习、探究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指导学生学会寻找规律、学会归纳、总结,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四年来的实践表明:“小班化·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也有利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课堂教学彻底“翻转”,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快乐地学习、主动地构建、在动态中生成、在有限时空中自由飞翔。“关注每人,发展人人”,成为常福中学“小班化·导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

撰文:明礼运图片:校方供图

以幸福理念为核心构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灵魂与核心,会潜移默化地指引和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构建起以这种文化为内核的精神力量,进而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冷静考量办学规律和深刻审视自身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幸福路中学开创性地提出了“走幸福之路,创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成为推动学校办学实践优质化、高效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强大动力。

实施幸福管理。幸福管理,学校领导团队是思考者、引领者。在幸福路中学,校领导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不仅带班任课,任教中考学科,任教毕业年级,任教优势学科,而且教学业绩始终站在前列。领导团队吃苦在前,以身示范,以德服人,以能示众。幸福管理,教师是践行者、主力军。幸福路中学抓住关键,让教师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以及生命价值的存在,用成就感来促进幸福感的形成,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和所处的团队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行政示范、专家指导、培训帮教、教改比拼、学习交流等各种途径,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和业务水平。在校园“幸福家园”主题文化墙上,生动展示一年一度的全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风采与感言,是一方教师幸福怒放的花园,也是一方供教师诗意栖居的家园。

打造幸福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幸福路中学全面深入推广具有幸福路中学特色的“学案导学”教学法。通过课前预习大胆质疑,课堂教学积极思疑,课后练习强化释疑,以学案指导自学,以问题引导教学,通过改革课堂、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把课堂由讲堂变学堂,由教师中心变为学生中心,带领学生走“轻负高效”之路,使学习最终成为学生快乐幸福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可以愉悦地教,学生可以轻松地学,彼此体会出教与学的幸福。

彰显幸福特色。幸福路中学是武汉市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在发展篮球项目过程中,学校牢固树立“健康身心是第一财富”的观念,一年一度的“五月篮球节”活动让校园激情澎湃,动感十足。“花样篮球”进课堂,让篮球不仅成为一项体育竞技,更是一种愉悦身心的乐趣。现在的幸福路中学,篮球已成为全校师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已成为全体师生的主流生活理念。幸福班会,在“感受幸福”“领悟幸福”同时,让学生对学校产生自豪、幸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业余社团,帮助学生发现潜能,锻炼素质,提高能力,“做最好的自己”;户外拓展军训,将趣味性的户外拓展活动和有针对性的青少年军训相结合,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特色教育的创建,不仅拓展了幸福教育的内涵,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为传统的学科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以传统文化为土壤涵养文化校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幸福路中学在推行幸福教育的过程中,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自主、内生、优质发展打上最坚实的底色,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幸福教育。

在经典诵读中以文化人。从2015年开始,幸福路中学深入开展“朝读经典、午赏经典和暮省经典”的活动。每天早晨,学校利用广播网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集体诵读经典;午休间隙,班级组织“赏经典,品文化”活动;“日行一善”是学生放晚学后的自我修养。经过不懈的坚持,学校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诵读模式。教师们在朝读经典的领读中自主开发出具有幸福路中学特色的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在实践中完善了自编音像、文字校本教材,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品味和感悟也结集成册。

在环境营造中以景润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校园环境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教书育人的物化语言,也是实现“幸福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路中学在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打造清新和儒雅的风格。为了突出环境的文化育人功能,在笃行楼架空层的立柱上,装饰以仁、义、礼、智、信的说文解字;在架空层主题文化墙上篆刻孔子雕像和《论语》原文,让学校的一砖一石都会“说话”,让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处处都能感受到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通过营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让传统文化中的仁、礼精神和幸福德育“校园环境干干净净、学生举止文文静静、学习氛围安安静静”的儒言雅行要求相互呼应,起到春风化雨、润人无声的作用。在文化传承中以德树人。中国自古以来强

调知行合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之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在幸福路中学,一年一度“读优秀国学经典,做儒雅幸福学子”为主题的展示活动,以集体诵读+特色展示的形式,既强调全员参与又突出个性特长,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每月进行一次“儒雅幸福学子”评选,以“诵读之星”“行善之星”“三礼之星”的榜样作用示范学生言行。每学期进行一次“儒雅教师”评选,让教师的儒雅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引导师生在参与、体验、实践中更深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自觉明理笃行。

与经典文化同行,与优秀传统相伴。幸福路中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注重经典结合现实创新,濡养学生品格,丰润学校精神,让幸福教育在传统的质感和现代的美感中交映生辉。

安安静静办学校,踏踏实实谋发展。幸福路中学坚持文化立校,以文化人,以文启智,以浸透文化力量的幸福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撰文:章韵琴 周太云图片:校方供图

文化立校 雅美润心走出一条特色办学路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在幸福教育道路上不懈求索

这是一所以“幸福”命名的学校,也是一所致力于幸福教育的学校。26年

前,幸福路中学从仅有一栋被菜园和荒滩包围的四层教学楼起步,在蔡甸城

南艰苦环境中砺剑韬光、坚韧拓荒,从解决学生“有学上”“留得住”迈向“上好

学”“学得好”的历程中凝心聚力、不懈探索,已经成长为拥有31个教学班且

教学质量十多年来一直在全区处于首位的学校。目前,幸福路中学已经获评

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武汉市现代化学

校、武汉市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点。

是什么引领师生们在文化荒滩上打造出享誉一方的区域名校?是什么让

这所城乡接合部的薄弱学校实现了向“蔡甸教育明珠”的蝶变?秉承“走幸福

之路,创幸福人生”办学理念,用幸福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这是幸

福路中学26年不懈探索给出的坚定响亮的回答。

蔡甸区幸福路中学

蔡甸区常福中学

幸福路中学与联盟学校共读经典

幸福路中学获“2016年武汉市中小学生广播操总决赛”特等奖

“小班化·导学”研讨课

六校联盟经典诵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