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生 沉迷网络怎么办? -...

Post on 04-Oct-2020

12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初三学生 沉迷网络怎么办? -...

欢迎您扫描二维码,加入“教子有方”微信群,将您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告诉我们,我们将在本报

“教子有方”栏目中,就最热门、读者最关心的问题,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资深教育界人士进行探讨,答疑解惑,给出意见和建议。

参与方式

案例

分析

家长:我儿子15岁,今年读初三。我们是单亲家庭,我和孩子父亲离异三年了。目前让我

最苦恼的问题是孩子不想上学,沉迷于网络。他跟我的沟通方式只有吵架。平时在家里除了

发呆就是待在自己房间里打游戏、在网上聊天。每次我管教他时,我们都会发生冲突,他甚至

还会骂我,我的内心非常痛苦,我该怎么办呢?

初三学生沉迷网络怎么办?

教子有方教子有方作文秀

06校园周刊2020年6月4日星期四责任编辑:吴颖琼 美编:张一凡 校对:罗娜 组版:李初斌

我有一个“完美”的妈妈。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棕色的卷发,还带着圆形无框眼镜,简直就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中年女性了。她是一名律师,也是一名大学

“professor”,就是教授的意思。她深受同学们喜爱,也受我这个“小同学”的喜爱。妈妈性格多变,温柔时像冬夜里无声飘落的雪花,暴躁时却像一只发怒的狮子。不过大多时候,她都是前者。这难道不是所有孩子心目中的完美妈妈吗?不,我妈妈曾告诉我,再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就她而言,爱打瞌睡就是她的缺点之一。

一天,我拿着获奖的作文跑回家,高兴地跟妈妈炫耀起来。妈妈连连夸赞我,我兴奋地读起了作文。因为太得意了,我没有抬头,用夸张的腔调读着。读完了,我满心期待地盯着作文纸,正盼望着妈妈的点评和表扬,但是却没有一丁点声响。我抬起头,瞬间愣住了——妈妈竟然倚在沙发上睡着了!这件事让我灰心丧气了好一阵。

又有一次,我心血来潮跑去厨房做饭。妈妈高兴地坐在沙发上,等待着我的“惊

喜”。由于我是第一次做饭,于是做了很久。当我终于大功告成时,我激动地将菜端上桌,正准备叫妈妈来尝尝我的手艺,回头一看,哎呀,妈妈又睡着了!

这一次,我没有懊恼,而是静静地看向妈妈,心中忽然却莫名地涌起一阵心酸——妈妈老了。

四十多岁的她,黑眼圈像是眼下抹上了黑色的眼影,脸色苍白,可她却在梦中笑了起来。这一笑,让我更难过了。妈妈笑的时候眼袋更明显了,都有我半个指甲那么大了!

我猛然记起有时候半夜十二点,我从梦中醒来,妈妈却还在熬夜工作;早上我起床时,妈妈早已出门上班。想到这里,我眼泪顿时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原来妈妈打瞌睡的背后竟藏满了那么多的辛苦与母爱。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个曾经年轻貌美的姑娘,现在已经是一个老阿姨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希望妈妈可以不要变老啊!

作者:香洲一小四(1)班 胡旅冰指导老师:黎 毅

瞌睡虫妈妈

今年“五一”劳动节,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花儿飘香,鸟儿欢唱,趁着这美好的春光,爸爸妈妈带着久未出门的我到海滨公园游玩,我的心情激动极了!

海滨公园离家并不远,不用一个小时我们便来到了公园入口处。在这里,我看见志愿者叔叔和阿姨们正在仔细地为每一位戴着口罩排队入园的游客测量体温。志愿者叔叔告诉我们:“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体温超过37.5度的游客不能入内。”

测量完体温后,我们顺利进入园内。刚进门,一派热闹的景象便映入了我的眼帘:大人们在草地上搭起帐篷,一边聊天,一边享受美食;小朋友们在开心地放风筝,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在春的滋润下茂盛起来了,它们正随风向我点头微笑。是啊,春天到了,疫情也快结束了,大家的生活又将回到正轨,真好!

海滨公园的中央,有一个美丽的人工湖,湖面上有许多游客在划船,游船穿梭往来,湖面荡起层层波纹。湖里还有许多可爱的小鱼,

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它们时而静止不动,时而追逐远逝,时而跃出水面,灵动不已。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公园的一角。从这里往外看,可以看到远处珠海渔女雕像和一望无际的大海。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的珠海渔女,仍旧矗立在海上守护着珠海的一方水土。公园里还妆点着许多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艺术品,一个个写着福字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曳。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公园里那一面国旗,当我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回想起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重新恢复我们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的情景,我便情不自禁地在国旗前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向祖国母亲表达我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疫情就要结束,我们能重新回到期盼已久的教室,与敬爱的老师们和可爱的同学们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在我们身后,有这么强大的祖国,我们无所畏惧。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作者:斗门区实验小学六(7)班 王康成指导老师:林晓燕

特别的“五一”劳动节珠海幸福树心理有限公司

祥云姐姐姐张珂宁:这位家长,根据你的描述,

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的痛苦。孩子沉迷于网络,跟你的沟通越来越少。就家庭的特殊情况来看,你的孩子的内心是渴望沟通的,他在网络游戏中与他人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内心需要,渴望在群体中得到认可,希望得到家人的关爱和呵护,也想获得更多的理解。

进入青春期意味着孩子性方面也在走向成熟,也意味着孩子和父母的“心理分离”,内心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这时,父母要适当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由。当然,玩游戏要适度,在合理的范围释放压力。虽然游戏可以相对缓解一些焦虑和压力,但是过度玩游戏则会上瘾,甚至产生依赖。对于孩子玩游戏的行为,很多父母选择用施压的方式制止,比如:没收手机、吼叫打骂。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将他推向了游戏,让孩子无意中强化了游戏带来的快乐,从而与父母产生敌对情绪,让他更不想和父母沟通。这种状态就是“跷跷板效应”——越压制反弹就越高。

那么谈到玩游戏,就需要了解游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游戏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参与

过的,有的游戏可以学到与人交往的规则,可以让孩子通过游戏悟出很多人生道理;有的游戏能激发孩子对身边事物的兴趣,通过游戏联系现实社会,运用游戏中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当然,这类游戏多指的是富有创造性的动手游戏,不是单指网络游戏。

可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游戏占了很大部分,是游戏让孩子从小接触他人、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与他人交往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得到更好的发育,家长可以给予更多空间,让孩子与自然、他人和其他事物进行联结、共同游戏。与伙伴们的协同游戏,还能引导孩子学习自然科学,让他们对大自然感兴趣,增加户外运动。但是这些游戏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指引。同时,对孩子在游戏方面的不良行为,要

早发现早引导,尽早纠正并养成好习惯。

对于你的困惑,我有以下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孩子今年初三,面临着中考,家长内心的焦虑、痛苦,孩子内心也会有。如何让孩子安心回到学习当中?首先,家长需要多一点耐心,先和孩子搞好关系,从好好说话开始。可以找个恰当的机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其次,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成熟,很多事情都心里明白,他们渴望父母能把自己当做成人看待;同时,家长也可以主动跟孩子学习,进一步了解孩子,这样一来,跟孩子聊天也有了内容。例如:主动了解孩子玩的游戏是什么,慢慢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然后适度引导,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感悟和体会。(本报记者 廖明山 张景璐 整理)

制图:张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