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报告lwzb.stats.gov.cn/pub/lwzb/gzdt/202005/W...1...

Post on 17-Sep-2020

38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2019年中国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报告lwzb.stats.gov.cn/pub/lwzb/gzdt/202005/W...1...

1

2019 年中国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报告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

2019 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中小企业”)

经济运行总体缓中趋稳。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影响,

中小企业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亏损面扩

大,从业人员减少,中小企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中小企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减少 4883 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末,共有 36.4 万户中小

企业,较 2018 年减少 4883 户,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下降;占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户数的

97.8%。其中,中型企业 4.3 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 11.8%;

小型企业 32.1 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 88.2%。

图 1 2011-2019 年中小企业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户)

2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户数

分别为 21.1 万户、8.7 万户、5.2 万户和 1.4 万户,占全部

中小企业户数比重分别为 58.0%、23.9%、14.3%和 3.8%,东

部、东北地区较 2018 年分别减少 3968 户、1956 户,中部、

西部地区分别增加 559 户、482 户。中小企业户数占全国中

小企业比重超过 5%的省市有 6个,分别为:广东(13.5%)、

江苏(12.2%)、浙江(11.9%)、山东(7.6%)、河南(5.5%)、

安徽(5.2%),合计占全国企业户数的 55.9%,其中,江苏、

山东、河南和安徽中小企业户数比 2018 年末分别减少 108

户、9834 户、1203 户和 54 户,广东、浙江比 2018 年末分

别增加 3475 户、3278 户。

图 2 2019 年末中小企业户数地区分布情况

分行业看,制造业、采矿业中小企业户数分别为 34.2

万户、9780 户,占全部中小企业户数的比重分别为 94.0%、

2.7%,比 2018 年末分别减少 5114 户、972 户;电力热力燃

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万户,占全部中小企业户数的3.3%,

3

比 2018 年末增加 1026 户。

制造业 31 个大类行业中,中小企业户数占制造业中小

企业总量比重超过 5%的行业有 9个,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

品业(1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0%)、通用设

备制造业(6.9%)、金属制品业(6.8%)、农副食品加工业

(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6.3%)、橡胶和塑

料制品业(5.4%)、纺织业(5.3%)、专用设备制造业(5.3%),

合计占制造业中小企业数量的 59.6%。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

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

造业、纺织业中小企业户数比 2018 年末分别减少 213 户、

30 户、2538 户、1489 户、667 户,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比

2018 年末分别增加 444 户、156 户、273 户、266 户。

(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1%

2019 年,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60.0 万亿元,占规上

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56.7%,同比增长 4.1%,增速同比回

落 4.4 个百分点;比同期规上企业增速(3.8%)高 0.3 个百

分点,比大型企业增速(3.5%)高 0.6 个百分点。其中,中

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2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小型企

业营业收入 3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4.1%。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营业收入分别

为 33.9 万亿元、14.0 万亿元、9.9 万亿元和 2.2 万亿元,

4

同比分别增长 3.1%、5.1%、6.2%和 4.4%。全国 31 个省市,

营业收入同比呈“24 升 7 降”,其中,增速超过 10%的省市

有 1 个:内蒙古(14.2%);降幅超过 1%的省市有 4 个,分

图 3 规上企业、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营业收入增速

图 4 2019 年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分地区增长情况

别为:上海(-1.1%)、贵州(-3.6%)、吉林(-4.7%)、

宁夏(-7.0%)。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超过 5%的地区有 5个,

分别为广东(12.3%)、江苏(11.5%)、浙江(9.1%)、山

东(7.1%)和福建(6.7%),5 省合计占全国中小企业营业

收入的 46.7%。

5

分行业看,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54.4 万亿元,同比增

长 3.9%;采矿业营业收入 1.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电

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 3.7 万亿元,同比增

长 7.9%。

制造业 31 个大类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呈“26 升 5 降”,

其中,增速超过 10%的行业有 4 个,分别为:金属制品机械

和设备修理业(16.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2.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11.3%)、非金属

矿物制品业(10.5%);同比下降的 5 个行业分别为:纺织

业(-2.4%)、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2.8%)、

造纸和纸制品业(-3.1%)、其他制造业(-3.4%)、纺织服

装服饰业(-5.8%)。营业收入占比超过 5%的行业有 9 个,

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8.8%)、农副食品加工业(7.4%)、电气机械和器

材制造业(7.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5%)、金属制品

业(5.4%)、汽车制造业(5.3%)、通用设备制造业(5.1%),

合计占制造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 59.7%。

(三)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3.8%

2019 年,中小企业发生营业成本 50.9 万亿元,占规上

企业营业成本的 57.2%,同比增长 3.8%,同比回落 4.3 个百

分点;比同期规上企业增速(4.1%)低 0.3 个百分点,比大

6

型企业增速(4.4%)低 0.6 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营业

成本 1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4.2%;小型企业营业成本 30.9

万亿元,同比增长 3.6%。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成本为 84.8 元,

比 2018 年回落 0.2 元。其中,中型、小型企业分别为 83.4

元、85.7 元,比 2018 年分别降低 0.2 元、0.3 元。

图 5 中小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元)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营业成本分别

为 28.9 万亿元、11.9 万亿元、8.2 万亿元和 1.9 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2.7%、4.8%、6.3%和 5.0%。全国 31 个省市,

营业成本同比呈“25 升 6 降”,其中,增速超过 10%的省市

有 2 个,分别为:内蒙古(15.7%)、西藏(14.1%);同比

下降的 6 个省市分别为:天津(-1.0%)、北京(-1.3%)、

上海(-1.4%)、贵州(-2.8%)、吉林(-4.8%)、宁夏(-9.2%)。

营业成本占比超过 5%的地区有 5个,分别为广东(12.3%)、

江苏(11.4%)、浙江(9.1%)、山东(7.3%)和福建(6.8%),

5 省合计占全国中小企业营业成本的 46.9%。

7

分行业看,制造业营业成本46.4万亿元,同比增长3.7%;

采矿业营业成本 1.4 万亿元,增长 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成本 3.0 万亿元,增长 6.1%。

制造业 31 个大类行业的营业成本同比呈“25 升 6降”,

其中,增速超过 10%的行业有 4个,分别为:金属制品机械

和设备修理业(16.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4.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4%)、非金属

矿物制品业(10.4%);同比下降的 6 个行业分别为:印刷

和记录媒介复制业(-0.4%)、纺织业(-2.6%)、皮革毛皮

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3.2%)、造纸和纸制品业(-3.8%)、

其他制造业(-4.8%)、纺织服装服饰业(-6.2%),基本与

营业收入同步。

(四)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4%

2019 年,中小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3.3 万亿元,占规上企

业利润总额的 53.9%,同比增长 1.4%,增速比 2018 年回落

10.0 个百分点;同期规上企业同比下降 3.3%,同期大型企

业同比下降 8.2%。其中,中型企业利润总额 1.5 万亿元,同

比增长 0.4%;小型企业利润总额 1.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

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5.6%,比 2018 年下降 0.2 个百

分点。其中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6.3%,小型企业为

5.1%。

8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

18074.0 亿元、8281.1 亿元和 6265.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5%、0.8%和 1.5%;东北地区利润总额 769.4 亿元,同比下

降 38.3%。全国 31 个省市利润总额同比呈“15 升 16 降”,

图 6 规上企业、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利润总额增速

图 7 2019 年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分地区增长情况

其中增速超过 10%的省市有 7 个,分别为:宁夏(37.5%)、

甘肃(19.3%)、四川(14.9%)、天津(14.6%)、河北(13.9%)、

福建(11.6%)、江西(10.1%);降幅超过 10%的省市有 7

9

个,集中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西藏(-11.5%)、云

南(-12.1%)、黑龙江(-17.8%)、贵州(-34.9%)、吉林

(-35.3%)、辽宁(-44.5%)、青海(-52.5%)。利润总额

占比超过 5%的地区有 7个,分别为广东(11.7%)、江苏

(11.4%)、浙江(8.8%)、福建(7.5%)、四川(5.5%)、

河南(5.1%)、湖北(5.1%),7 省合计占全国中小企业利

润总额的 55.1%。

分行业看,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 2.5 万亿元,与 2018

年持平;采矿业利润总额 1959.9 亿元,同比下降 5.8%;电

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 3236.9 亿元,同比

增长 21.9%。

制造业 31 个大类行业利润同比呈“18 升 13 降”,其中,

增速超过 10%的行业有 4 个,分别为: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

修理业(23.6%)、烟草制品业(18.6%)、铁路船舶航空航

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2.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1.2%);降幅超过 10%的行业有 5 个,分别为:纺织服装

服饰业(-11.5%)、纺织业(-11.7%)、汽车制造业(-18.6%)、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45.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

料加工业(-48.4%)。利润总额占比超过 5%的行业有 8 个,

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

品制造业(10.1%)、医药制造业(6.5%)、电气机械和器

材制造业(6.1%)、通用设备制造业(6.0%)、专用设备制

10

造业(5.4%)、农副食品加工业(5.3%)、计算机通信和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1%),8个行业合计占制造业中小企

业利润总额的 58.3%。

(五)中小企业亏损面为 15.9%

2019年末,中小企业亏损5.8万户,企业亏损面为15.9%,

同比扩大 0.7 个百分点,与同期规上企业亏损面持平,比同

期大型企业亏损面(13.2%)高 2.7 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

业亏损面 16.9%,小型企业亏损面 15.8%。

图 8 中小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和亏损面变化情况

2019 年,中小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5981.6 亿元,同比增

长 8.9%,增速同比回落 6.3 个百分点,比同期规上企业增速

(16.0%)低 8.9 个百分点,比大型企业增速(30.9%)低 22.0

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亏损总额 2756.3 亿元,同比增

长 11.2%;小型企业亏损总额 3225.3 亿元,同比增长 7.1%。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亏损面分别为

16.9%、10.9%、18.0%和 26.2%。全国 31 个省市中,亏损面

11

超过 30%的省市有 6 个,分别为:青海(37.7%)、宁夏(32.1%)、

甘肃(32.0%)、山西(30.7%)、新疆(30.4%)、内蒙古

(30.4%);亏损面低于 10%的省市有 4 个,分别为:湖北

(9.2%)、江西(9.0%)、湖南(7.0%)、福建(6.2%)。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分别为

3075.5 亿元、934.2 亿元、1400.3 亿元和 571.3 亿元,同比

分别增长 5.7%、11.2%、9.0%和 24.8%。全国 31 个省市中,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呈“23 升 8 降”,其中,亏损企业亏

损总额增速超过 20%的省市有 8 个,超过 40%的有 3 个,分

别为:黑龙江(54.2%)、吉林(52.7%)、青海(44.7%)。

图 9 2019 年中小企业亏损面分地区情况

分行业看,制造业中小企业亏损面 15.7%,采矿业亏损

面 2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亏损面 19.5%。

制造业 31 个大类行业中,亏损面超过 20%的行业有 6 个,超

过 25%的有 2 个,分别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6.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5.1%)。

12

制造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828.9亿元,同比增长11.1%;

采矿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415.5 亿元,增长 35.0%;电力热

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735.7 亿元,同

比下降 11.7%。

制造业 31 个大类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呈“21 升 10

降”,其中增速超过 30%的行业有 6 个,分别为:烟草制品

业(70.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44.7%)、汽车

制造业(35.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4.1%)、

其他制造业(33.3%)、纺织业(32.7%);降幅超过 20%的

行业有 3 个,分别为:食品制造业(-26.1%)、铁路船舶航

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7.3%)、金属制品机械和

设备修理业(-39.6%)。

(六)从业人员同比下降 4.2%

2019 年末,中小企业从业人员 4998.6 万人,占规上企

业从业人员的 66.7%,同比下降 4.2%,降幅比 2018 年末扩

大 0.9 个百分点;比同期规上企业降幅(-4.1%)高 0.1 个

百分点,比大型企业降幅(-3.8%)高 0.4 个百分点。其中,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 2114.3 万人,同比下降 3.8%;小型企业

从业人员 2884.3 万人,下降 4.6%。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从业人员分别

为 2939.6 万人、1162.9 万人 713.8 万人和 182.2 万人,同

比分别下降 5.3%、1.7%、3.4%和 5.8%。全国 31 个省市从业

13

人员同比呈“2升 2 平 27 降”,同比增长的 2个省市分别为:

内蒙古(1.6%)、河南(0.1%);新疆、西藏与上年同期持

平;降幅超过 5%的省市有 9个,其中超过 10%的有 2 个,分

别为:山东(-10.8%)、吉林(-15.4%)。从业人员占比超

过 5%的地区有 6个,分别为广东(16.0%)、江苏(11.5%)、

浙江(10.8%)、山东(6.8%)、福建(5.8%)、河南(5.8%),

6 省合计占全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 56.7%。

图 10 2019 年末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分地区下降情况

分行业看,制造业从业人员4647.2万人,同比下降4.3%;

采矿业从业人员 172.9 万人,下降 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 170.3 万人,下降 1.3%。

制造业 31 个大类行业从业人员同比呈“1 升 30 降”,

同比增长的行业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0.6%);

降幅超过 5%的行业有 10 个,分别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

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5.3%)、农副食品加工业(-5.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6.5%)、酒饮料和精制

14

茶制造业(-6.6%)、纺织业(-6.7%)、文教工美体育和娱

乐用品制造业(-6.7%)、汽车制造业(-7.2%)、木材加工

和木竹棕草制品业(-7.7%)、纺织服装服饰业(-7.9%)、

烟草制品业(-11.4%)。从业人员占比超过 5%的行业有 10

个,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3%)、电气机械和器材

制造业(7.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2%)、

通用设备制造业(6.4%)、金属制品业(6.0%)、化学原料

和化学制品制造业(5.6%)、汽车制造业(5.3%)、纺织服

装服饰业(5.2%)、纺织业(5.1%)、专用设备制造业(5.1%),

10 个行业合计占制造业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 61.8%。

二、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盈利能力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增速低于

营业收入增速 2.7 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5.6%,比上

年同期下降 0.2 个百分点。2019 年末,中小企业亏损面为

15.9%,比 2018 年末扩大 0.7 个百分点;全国 31 个省(区、

市)中,6 个省市亏损面超过 30%。

(二)从业人员下降与招工难结构性矛盾并存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末,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同

比下降 4.2%(比上年同期减少 257.2 万人),降幅比上年同

期扩大 0.9 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对 2.4 万

户中小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12 月份,43.4%的企业有

15

招工需求,比上年同期提高 0.5 个百分点。有招工需求的企

业招工满足度指数为 61.7%,比上年同期降低 1.2 个百分点。

(三)投资增速放缓,企业信心不足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4.7%,增速比 2018 年(8.7%)下降 4.0 个百分点,比全国

固定资产(不含农户)投资增速(5.4%)低 0.7 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 2.8%,增速比 2018 年(10.3%)回

落 7.5 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

比重为 56.4%,比上年同期下降 5.6 个百分点。

(四)约束性政策影响逐步显现,企业减停产增多

部分省市反映,环保管控方式有待优化和完善,有的地

区环保管控有明确的启动时间,但无明确结束时间,仍存在

“一刀切”现象;有的企业已达超低排放,但红色预警天气

也要一律停产,打击企业环保改造的积极性。此外,资源和

环境约束趋紧,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逆向转移”、低端

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外迁”现象应引起重视。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转型升级困难、融资难等问题也

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信心。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

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

16

新发展理念,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关于促进

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抓手,聚焦问题导向,狠

抓政策落实,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充分发挥中小企

业在促进宏观调控和就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企业

做强做优做精。

一是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抓紧修改完善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充分

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机制作用,督促各成员单位加大领

导小组会议任务落实,推动各地强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协调机制建设。继续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工

作。做好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工作。加快筹备设立国家中

小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公司,推动实体基金高效运营。

二是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动态企

业库。继续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中小企业知识产

权战略推进工程,推动中小企业上云,提升智能化水平。推

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创新创

业特色载体优势,支撑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继续举办“创

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推动大赛优秀创业成果转

化落地。

三是进一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扩

大资金供给,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做好小微企

17

业信贷环境评估工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落实担保机

构降费奖补政策,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代偿补偿风险分担

机制。继续开展担保行业社会责任评价工作。优化融资结构,

构建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

育活动。

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国家小

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完善国家中小企业政策

信息互联网发布平台,提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服务

水平。完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信息库,鼓励开展管理咨

询诊断等活动。继续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完善分层次培训体系。

五是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深化中小企业领

域双多边政策磋商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

小企业领域务实合作。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外中小

企业合作区,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设立中国中小企业中

心。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 APEC 中小企业技

术交流暨展览会,举办高规格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务实

推进亚太地区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附表:2019 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各省市主要效益指

标情况

18

附表

2019 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各省市主要效益指标情况

省市 企业数 亏损面 从业人员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户) (%) (万人) 同比(%) (亿元) 同比(%) (亿元) 同比(%)

全国 364454 15.9 4998.6 -4.2 599812.

5 4.1 508601.0 3.8

北京 2964 24.2 48.0 -9.4 7926.1 -0.3 6069.5 -1.3

天津 4483 23.1 57.4 -4.7 9644.9 -0.4 8425.2 -1.0

河北 12897 15.2 162.1 -6.2 20658.0 2.1 18044.6 1.3

山西 3869 30.7 81.4 -4.6 10078.7 6.1 8341.2 7.9

内蒙古 2620 30.4 43.9 1.6 7992.3 14.2 6276.3 15.7

辽宁 7071 28.4 103.6 -2.5 13218.3 6.4 11371.4 6.9

吉林 3738 24.8 42.2 -15.4 4122.3 -4.7 3333.4 -4.8

黑龙江 3187 22.7 36.4 -2.4 4764.2 7.9 4036.7 9.0

上海 8227 21.0 117.2 -7.4 18945.1 -1.1 15376.8 -1.4

江苏 44422 17.3 576.6 -4.3 68913.3 3.4 58139.7 2.9

浙江 43293 16.0 539.3 -2.6 54762.5 3.3 46420.1 2.4

安徽 19110 11.3 188.6 -4.9 23427.0 1.1 20119.7 1.0

福建 17390 6.2 292.4 -2.1 39952.7 9.7 34757.0 9.7

江西 12524 9.0 171.7 -1.2 23680.9 7.4 20440.8 6.4

山东 27674 22.5 340.5 -10.8 42501.0 1.2 37380.0 1.4

河南 20173 12.1 288.0 0.1 25478.4 2.2 21831.7 3.1

湖北 15285 9.2 202.5 -2.2 29977.6 6.9 25656.6 7.0

湖南 16306 7.0 230.7 -0.3 27346.0 7.0 22788.1 4.9

广东 49319 16.5 799.1 -5.8 73730.0 3.0 62470.1 2.2

广西 6368 22.3 91.0 -7.7 10973.7 2.7 9561.4 3.5

海南 355 24.5 7.0 -2.8 1874.0 -0.1 1435.2 0.3

重庆 6462 10.7 103.9 -3.0 12445.4 8.8 10295.4 8.8

四川 14167 10.8 196.3 -1.7 28843.1 9.6 24153.5 8.9

贵州 5171 21.2 51.0 -5.6 5688.4 -3.6 4834.9 -2.8

云南 4294 22.0 61.2 -4.8 9025.3 4.9 7505.0 5.5

西藏 135 29.6 1.5 0.0 213.1 9.8 144.5 14.1

陕西 6647 12.8 83.3 -4.3 13040.4 3.0 10622.3 3.8

甘肃 1680 32.0 23.3 -3.7 2602.4 6.0 2211.5 6.4

青海 546 37.7 7.3 -9.9 996.9 0.5 818.1 0.6

宁夏 1131 32.1 14.0 -1.4 2280.9 -7.0 1949.5 -9.2

新疆 2946 30.4 37.1 0.0 4709.8 8.3 3790.9 7.9

1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附表

2019 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各省市主要效益指标情况

省市 利润总额 产成品存货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亿元) 同比(%) (亿元) 同比(%) (亿元) 同比(%)

全国 33389.8 1.4 26917.5 3.1 103294.9 5.3

北京 643.7 0.6 534.2 0.5 2685.3 3.8

天津 328.0 14.6 446.0 -9.3 1958.2 -1.1

河北 1028.5 13.9 1016.0 -0.2 3358.8 1.1

山西 486.0 -8.9 424.4 -1.3 1802.7 -0.4

内蒙古 688.6 5.2 328.7 12.3 1677.4 13.4

辽宁 443.6 -44.5 821.2 0.9 3182.3 16.4

吉林 156.8 -35.3 277.8 -2.0 1022.6 3.4

黑龙江 169.0 -17.8 273.9 5.4 907.5 -0.8

上海 1237.1 -3.8 1068.4 -0.8 4996.4 2.9

江苏 3818.0 -0.6 3744.0 5.3 16846.5 6.5

浙江 2948.1 8.3 2907.5 7.3 11714.5 6.8

安徽 1381.7 -4.4 1042.9 5.1 3957.1 8.0

福建 2505.0 11.6 1210.5 0.9 3589.3 -4.5

江西 1667.4 10.1 744.5 7.9 2206.9 4.5

山东 1518.0 -4.5 2377.9 4.5 7349.5 13.1

河南 1712.1 -5.2 801.5 1.3 2784.0 -5.0

湖北 1699.7 -0.3 1107.3 7.9 3492.9 4.6

湖南 1334.2 9.9 666.4 10.0 2059.9 2.2

广东 3890.3 7.0 3269.2 0.8 13786.1 5.4

广西 514.5 -4.4 527.9 1.3 1535.9 9.0

海南 157.3 6.4 66.1 -0.2 242.9 4.7

重庆 943.8 5.3 424.7 -1.4 1999.1 3.4

四川 1839.5 14.9 945.9 3.8 3520.6 7.5

贵州 176.1 -34.9 214.1 0.0 905.6 -1.2

云南 454.9 -12.1 439.1 3.8 1063.8 2.0

西藏 29.9 -11.5 9.7 22.8 57.8 19.4

陕西 1092.4 -7.4 541.6 2.3 1867.2 3.7

甘肃 98.8 19.3 182.9 4.0 728.6 7.4

青海 21.0 -52.5 68.0 -7.7 381.2 5.0

宁夏 92.1 37.5 139.4 -4.9 584.5 3.1

新疆 313.9 9.4 295.4 -8.0 1029.6 8.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