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主编:苏伶俐 编辑:沈静 美 …...更多科技教育内...

Post on 08-Mar-2020

19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主编:苏伶俐 编辑:沈静 美 …...更多科技教育内...

更多科技教育内容,请扫码关注。

科技服务 教育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主编:苏伶俐 编辑:沈静 美编:况中银投稿邮箱:cqkejibao@sina.com 11

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 野 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能力,要坚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思维的多向性、跨越性、求异性和综合性。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激发求知为前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首先想方设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人人情绪高昂、思维活跃。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营造一种宽松自然、和谐的民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其次是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有些学生钟爱美术、音乐等学科,不太喜欢枯燥的文字。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个展露才华的舞台,其成功的喜悦、自豪定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是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价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通过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学生渐渐产生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我要学语文,我要学好语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初中教材的内容,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分阶段制定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精心组织活动课,使活动课内容课例化、序列化、多样化,尽量减少重复活动,使活动丰富多彩,学生情感丰富,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思维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求知欲明显增强,学习目的逐渐明确,学习内驱力明显增强。因此,开展语文活动,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活动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竞争性和开拓性,把各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依次推选主持人、主讲人和主评人,把每次活动的各个环节串连起来,使活动内容落到实处。在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和激发两方面下功夫,充分肯定学生成功的经验,特别注意表彰有创意的作法,及时鼓励暂时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使之兴趣上升、动力加强,语文活动的效果必然显著。

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考

有的学生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束缚,往往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能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写作文希望文章贵在出新。要使文章有新意可以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逆向思维只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方面,如果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则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思维,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得出的结论就会多样化。不过,在进行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时,必须合乎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异想天开。否则,不但没有创新,反而变得没有意义,甚至会出现一些笑话。

教材中的语文活动内容丰富,具有连续性和开掘性,可开展“朗读比

赛”“词语积累”“开故事会”“拟电报稿”“办手抄报”及“听说训练活动”,此外,还要积极发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将课后练习和一些课文设计成活动课例,形成系列分明、目的明确、步骤具体的活动,逐步把语文由课外引进到课内,把单一的“语文活动”引进到课堂教学中,从“听、说、读、写”的基本要求入手,引导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和坚持不懈的学习习惯。

引导启发学生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总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优化语文教学。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他们渴望自己的进步与成功能立竿见影,渴望得到激励与肯定,开展每一项语文活动,要及时总结,进行客观的评价,多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就对学生参加下一次活动有激励作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练习起来就劲头十足,每次总结不流于形式,或张榜公布,或在集体场合口头表扬,或组织学生交流取得的成绩经验,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举,运用这些总结形式,把学生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和特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忠县:校园京剧促民族精神传承通讯员 吕圣龙 成淑 本报记者 许天位

11月 1日,中国京剧杂志社与忠县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了“扬京剧之帆行德育之舟”京剧进校园活动,全国部分重点京剧院团、院校的领导,戏曲理论家,京剧国家级传承人,京昆艺术家和长期从事京剧进校园工作的老师共举这一文化盛宴。

忠县县长江夏阐释了近年来忠县

以京剧为切入点,把“戏曲进校园”活动作为打造艺术特色学校、塑造区域教育品牌的突破口。与会专家分赴忠县拔山中学、实验小学、兴峰乡中心小学,实地考察学校京剧艺术教育普及情况。学校师生现场表演了以京剧为主题的歌舞节目,生动呈现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成果,重庆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则带来《三岔口》《卖水》《铡美案》《九江口》《虹桥赠珠》《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折子戏表演,并与学生现场互动授艺。在拔山中学,主持人借助不同的演出剧目介绍京剧行当的区别;在实验小学,青年演员示范了兰花掌和兰花指;在兴峰乡中心小学,花旦演员现场教学花旦

“开门”的身段步法。作为忠县第一批开展京剧进校园

活动的学校,兴峰乡中心小学校长陈平表示:“这次京剧进校园活动让全校

师生更近距离、更充分地感受到京剧的魅力,以后将把论坛上专家们交流的经验和方法用于工作中,把工作做得更好。”

国家京剧院院长宋晨强调,近年来,国家京剧院始终大力推进京剧进校园工程,不仅送戏进校,还将课本中的人物故事编成小戏,与校本课程结合,并通过京剧培训和考级等方式推动京剧普及。

重庆京剧团团长张军强介绍,重庆京剧团自去年下半年启动京剧进校园工作以来,坚持个性化定制演出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欣赏水平选择演出内容,至今已为全市大、中、小学校送去上百场演出,社会反响良好。

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助理何燕漪介绍,中国戏曲近十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双进工程”(戏曲进校园、

戏曲进社区)、“高参小”、“高参中”和“戏曲进校园”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课程设置丰富全面、重点突出;师资队伍专业过硬、教学有法;教学管理细致严格、权责明确;理论实践结合密切,组织学生观摩,创造展示机会,搭建展示平台;编撰教材系统完善,录制在线课程等。

忠县教委主任陶卫东表示,忠县将以此次“京剧进校园”活动为新起点,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以点带面创建更多艺术特色学校,助推“忠义忠州·现代教育”区域特色品牌打造。

小学生正在表演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