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師 修 父 行 的 重 叮 點 嚀...一 致 、 有 沒 有 修 證。講 那 些 都 是 在...

Post on 26-Sep-2020

3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1. 師 修 父 行 的 重 叮 點 嚀...一 致 、 有 沒 有 修 證。講 那 些 都 是 在...

代序—

諄諄教誨

師父的叮嚀

修行重點:

1.每天打坐一小時以上,不聽、不看、不想,六根的衝動慢下來,身心完

全放空、放柔軟。

2.日常不論是走路、工作,或是任何動作都要放慢一些,清清楚楚地覺察

各種動作。身念住方面要加強開發。

3.講話的速度要儘量緩慢下來,每天的講話量儘可能地減少;並且只要一

開口講話,每一字每一句自己都要能夠清清楚楚的聽到。

4.不評論、不指責別人的缺點,更不要在背後論斷別人的對錯、言行是否

.1.

一致、有沒有修證。講那些都是在造口業、造惡業、結惡緣啊!

5.多反觀、反省自己的缺點,每天檢討、改進;尤其,隨時要檢驗意思

食、主宰欲。這樣,心靈品質才會提升。

6.多看別人的優點,虛心請教、真心學習;而且要常懷感恩的心。如此,

自己才會進步。

7.記得!﹁不求人短﹂,一定要做到﹁不論人非﹂。

二○○四年十月四日

法要提示:

1.大家發心來承擔法務,或是把所學漸漸地應用在職場及歷緣對境中,這

些都是好現象。但這些對整個解脫道的過程而言,都還只是初步。不要

得少為足,解脫道上最需要的就是虛心的學習。

.2.

2.大家現在的思維方式,大都是屬於﹁世間法﹂的思維模式。嚴格地講,

也就是大多數的時間仍是活在二元對立,我是、我能、我慢顛倒夢想的

世界。

3.﹁解脫道上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大家都忽略了這一句逆耳的忠言。所

以,常常被自我的判斷所欺騙;被自己的聰明所誤導,不知不覺,而

又不以為然。

4.一般人對是否有修有證的看法,都是從﹁世間法﹂的角度在看︵有感

應、有神通異能、有所得⋯

越修越厲害︶。而﹁為學日增,為道日損﹂的﹁出

世間法﹂有修有證,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因為那與眾生習以為常的思

考、判斷模式是相反的。

5.對於別人是否有修有證,不要隨意去判斷、論斷,因為那往往會是錯

的、不正確的。修行的重點要放在淨化自己的貪心、瞋心與愚癡;放在

修正自己錯誤的身行、口行︵各種無明衝動︶、意行︵錯誤的思考模式與判斷︶

.3.

上。

6.﹁出世間法﹂的初步修證是,發現到自己過去真的是活在顛倒夢想的世

界裡—

常錯得很離譜,而不自知—

從中,由衷的生起慚愧心與柔軟

心,進而願意虛心學習、反觀、淨化自己。這樣,我慢會日漸減少,感

恩之心會日增,且漸能慈悲善待一切眾生。

7.修證是由淺入深;習氣—

貪、瞋⋯

的淨化是日積月累的。但這都只是

自己跟自己比是否有日漸進步,而不是去跟別人比,更不是去看、去衡

量別人如何、如何。

8.佛教所講的﹁有漏﹂,那是說眾生在無明︵錯誤的觀念、知見︶情況下,一

邊行善,但一邊行惡、造惡業,而不自知︵當事人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是

好心、是善意︶。也可以說,一邊行善累積功德︵加分︶;一邊無形中又一

直漏失掉︵扣分︶。

9.一般眾生常常是在惑︵無明︶↓業↓苦的世界中輪轉、浮沉,但又找不

.4.

到真正的原因出在哪裡?這是因為大多都是向外看,即使檢討原因也都

是認為錯在別人,自己沒有錯、自己是無辜的、自己是受害者、自己是

⋯⋯

10.如果不能反觀、淨化自己,總認為錯在別人,自己是無辜的、自己沒有

錯、自己是受害者。這樣的話,那什麼時候才能照見到自己的無明;什

麼時候才能照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呢?

11.一般﹁世間法﹂是強調要衝得快。所以,走路快、動作快、說話快,判

斷也要快。但要知道!那大多是處在無明行︵無明衝動︶、︵惑↓業↓

苦︶。而﹁出世間法﹂呢?則是要讓那不斷衝動的身、口、意,能慢下

來、慢下來;停下來,看清實相、看清自己的顛倒夢想↓修正自己以前

所看不到的錯誤↓漸漸把無明破除掉。

12.世間所謂的能力、聰明、講話快、反應快,是有其可取的一面,但卻不

一定是﹁出世間法﹂的﹁智慧﹂喔!

.5.

13.﹁禪修﹂,正是要讓一個人在良好的因緣、環境之中放下萬緣,將那習

以為常衝動的身、口、意能緩慢下來↓開發身念住、受念住;讓身體的

動作及講話的衝動都能夠柔和、緩慢下來↓進一步開發名、色分界智。

如此,才有可能來到明心︵初步︶的階段。

14.有了明心的基礎↓深入體悟三法印,一方面可以漸漸看到自己昔日許多

錯得離譜,但卻又不以為然的顛倒夢想。另一方面,因而逐漸修正錯誤

的身、口、意,及各種衝動的判斷。

15.若沒有認真專心參加三次以上禪修;沒有真正認真下功夫,將各種衝動

慢下來、停下來︵身行、口行的衝動一定要慢︶、柔和下來,﹁名、色分界

智﹂開發出來,要想進入﹁明心﹂的階段,實難辦到。

16.身行、口行、意行的衝動如果不能緩慢下來,就會很習慣性的用世俗思

維、頭腦︵自我︶思維去判斷。以﹁出世間法﹂而言,世間的思維、判

斷沒有大死一番的話,怎麼能夠真的脫胎換骨↓開啟智慧,遠離顛倒夢

.6.

想呢?

17.﹁出世間法﹂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虛心學習、反觀、淨化自己

之外,千萬不要用什麼高標準去要求其他同修、學員,更不要去論斷某

人沒修證、某人有修證。因為世間思維很多的論斷、知見,往往是錯得

很離譜的。

18.你一定不會相信,目前你最大的問題是看不到自己的大問題,而且還會

找很多的理由來為自己辯解。等你深入﹁出世間法﹂的聞、思、修、證

後,有一天開啟了﹁出世間法的智慧﹂,一切就在不言中!你一定會痛

哭——

痛哭昔日被﹁自我﹂欺騙的那麼嚴重,而不知不覺;痛哭昔日顛

倒夢想的那麼嚴重—

—因為不知不覺,而自以為是。當你真正醒過來,

你會為自己的無知與魯莽而道歉。

19.把優點儘量發揮出來,回饋世間,這也是一種修福。若與其他同修、學

員互動,可以分享彼此聞、思、修的心得與成長的蛻變,這是法佈施

.7.

喔!但卻不要去要求其他同修、學員﹁要精進用功﹂、﹁要趕快提升﹂,

更不要論斷別人有沒有修證。

20.目前大家最需要的就是把各種的衝動慢下來,且虛心的學習。當你的身

心真的柔軟下來,並能真心、虛心的學習,你會發現你自己是多麼的需

要精進、淨化與提升!

21.﹁出世間法﹂的修行要領、核心,如果還沒掌握到,一定要試著把過去

習以為常的觀念、知見、判斷歸零,對自己挑戰,讓自己重新來過。這

樣,才有可能開啟﹁出世間法﹂的智慧。不要再去找很多的理由來說

明、來解釋,那些都是浪費生命,繼續被自我所欺騙而已。

22.﹁解脫道上最大的敵人—

—不是別人,是自己﹂,不要再向外看;不要再

總是去看別人的問題。回來吧!真誠、真心地自我反省,反觀自己的錯

誤與顛倒夢想。

23.希望大家有魄力、敢承擔,發大願—

—﹁不達究竟解脫,決不終止﹂。

.8.

讓自己真的脫胎換骨↓開啟智慧,遠離顛倒夢想。

24.記得!身心柔軟‧虛心學習‧自淨其意。如果能夠反觀到自己所犯的錯

比別人多,那表示大有進步喔!

二○○四年十月十日

.9.

.禪修開示

永嘉大師證道歌

目 錄

前言

一、把心收攝回來

靜態方面

動態方面

閉關獨修

二、明心見性的真義

三、身念住修行要義

四、禮佛的意義

見賢思齊

001

005

014

028

027

019

015

009

010

013

005

1.2.3.4.5.1.

029

2.

身心更柔軟

五、心念住修行要義

六、修習禪定

世間法的禪定—

尋、伺、喜、樂、一心

出世間法的禪定—

覺、觀、喜、樂、一心

體悟無為無修

七、幻燈片——

實相解說︵一︶

八、覺觀意識之流

九、﹁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十、幻燈片——

實相解說︵二︶

030

049

053

131

033

075

085

041 0

41

3.1.2.3.4.

043

046

十一、契入無為

十二、體悟法界實相

十三、﹁實相﹂釋義

十四、﹁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十五、幻燈片——

實相解說︵三︶

十六、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十七、﹁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十八、幻燈片——

實相解說︵四︶

十九、掌握解脫道核心

結語

147

153

159

163

229

269

283

291

203

221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道無上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001

前 言

前 言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

實義﹂,這是開經偈裡面非常重要的啟示。今天我們大家都有了聞思的基

礎,現在就是要進入實修實證。你要解開無上甚深微妙法;你要體證真實

義,一定要透過實修實證。佛陀所跟我們啟示的不是一條累積知識、知

見、常識,做世間學問的世間法;佛陀所跟我們示現的是一條解脫的道

路。佛陀以他本身作見證,告訴我們怎麼樣遠離顛倒夢想;告訴我們怎麼

了脫生死,脫離生死輪迴。解脫道是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它能夠讓我們

大安心、大自在,脫離那些煩惱、不安、苦悶的苦海。

我們的禪修,這一次已經算是第三次了。大家都很主動、很積極的想

要聞思修證,這相當好!我們的禪修是必須要有聞思的基礎。當你建立聞

00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思基礎,有正知正見之後;再來,就是進入實修實證。所以我們不是高談

闊論,我們的禪修班是屬於高級的禪修班,不同於一般的禪修法。我們的

禪修是為了了悟生死大事;是為了解脫生死輪迴,大安心、大自在而來。

這些你都要有大丈夫的氣魄,大丈夫是沒有男女相之分的。大丈夫只是一

個形容,你如果有大氣魄、大承擔,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你也不要

以為說,我今天是第一次參加,或是我是新生,我是來燒香陪拜。不要看

輕自己,只要你能夠歸零,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跟著做,你隨時都有可

能開悟,隨時都有可能由內心裡面的震撼、體悟,而讓你脫胎換骨。

我的聲音不是出自頭腦的知見,那是來自靈山的韾音。所以你也要用

你的心靈來聽,而不是用頭腦知見、耳朵來聽;你不是在累積一些知見、

常識。你現在很重要第一步的工作,就是你要歸零。歸零—

不管你是新

修,還是老參,通通要歸零。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你

能掌握的就只有現在、當下。你要見法,也是要歸零,清醒明覺的活在當

003

下;你要解脫生死輪迴,也是一樣要歸零。把那些過去的包袱全部通通放

下。你真的能夠歸零,這就是在大死一番。你要有魄力、要有決心,能夠

大死一番,你才會真的脫胎換骨啊!如果你的瓶子不空;你的瓶子不淨,

倒入的法水也會被扭曲、被污染。所以這五天,你就好好的大死一番,歸

零、身心柔軟,把過去的種種都放下。就是現在、當下來實際的體悟、體

證,實際的去喝佛陀所給我們的甘露法水。

大家心靈的不安、心靈的苦,那都是想要喝到那解脫的甘露法水,只

要放下一切的知見,現在你就可以喝到。所以要歸零、歸零!身心很柔

軟。我們的禪修不是為了練功夫;不是為了練氣功;不是為了求深定。我

們的禪修、我們的禪定,是為了讓你的心靈能夠清淨;能夠淨化。有些宗

教把這個過程稱為是一種靈修,也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清淨下來。事實

上,清淨這只是第一個步驟。因為唯有當你的心淨化下來之後,你才能夠

如實知、如實見;你才能夠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啊!

前 言

005

一、把心收攝回來

1.

說禪修就是讓我們的心寧靜下來,這是一個﹁止﹂的過程。﹁止﹂只是

開始,下一步就是要觀。所以我們第一、二天著重在﹁止﹂的方面,讓大

家的心能夠漸漸的收攝下來,讓你那動盪不安的心能夠澄清、澄靜下來。

再來,我們就是要止觀雙運,實際的去體悟佛陀所跟我們開示的三法印。

你要進入無常法流,就要實際去體證無常法印,不要只是在知見上繞;不

要只是在岸邊觀看,你要跳下去啊!所以,我們的禪修是重視止觀雙運,

要實際去體證。這個﹁止﹂的過程,你不要疏忽了。你不要以為:﹁我們

平常都在打坐,這個沒有什麼啊!我要求一些神通、求一些感應、求一些

禪相啦!﹂要知道,那都是屬於世間法的禪修、禪定。在﹁止﹂的過程,

把心收攝回來

00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記得!你越能夠無所求,你越容易靜下來;你越能夠放鬆,你越容易靜下

來。所以在﹁止﹂的過程,我們是用出入息法來切入。這個方法很簡便,

最省力。你走到哪裡,你都可以把你的注意力收攝在出入息上面。

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就把那個到處攀緣的心收攝回來,把它放在你

的出入息上面。這個點你要放在鼻頭上也可以,要放在丹田上也可以。如

果鼻頭、丹田這些你都有經歷過、都有覺察到,你要把它擴大到全身也可

以。這一、兩天你不要把心放得太開,你要把心收攝下來,先在這個五蘊

身心上面,把這個點先做好。如果一開始你就放,那你後面的力道不容易

出來。一開始要先收,好像箭要射出去,你必須先向後拉。我們後面幾天

會到戶外禪修,那是屬於比較放的階段。但如果你沒有前面這兩天的收,

你後面的放,不會有力道,所以不要輕視這兩天的收攝功夫。

收攝六根,可以讓你的覺知力慢慢的開發出來。而這個收攝功夫,如

果你是放在呼吸上面,還可以讓你的覺察力能夠不斷的提升,變得很敏

007

銳。至於收攝的過程,大家可以用一個以前可能你們都有玩過的一種遊

戲。就像用放大鏡,或是太陽光來照射一張紙,這樣的照射因為它的光是

開放的,所以那張紙它不會燃燒。但是如果你把陽光透過放大鏡聚焦之

後,它就能夠起作用,那張紙它就會燃燒起來。同樣的道理,你這兩天好

好地把心收攝下來,你就會產生定力啊!而這就是開發智慧的力量。當你

有定力,你才能夠深入的去體悟、去見法,所以你不要輕視前面這個定的

基礎。在

這修﹁定﹂的過程,大家要注意幾點:不管你的注意力是放在鼻

頭,或是放在丹田;或是全身,你可以自由調整。重要的是不要用力,要

放鬆。像現在有的人眉頭還是皺得緊緊的,要放開,不要濃眉深鎖。你用

力的話,你就看不到法,你只是保持一個客觀的覺察來看自自然然的呼

吸。你越放鬆,越能看到自然呼吸的進出。要記得這個很重要的心法—

放鬆,不要用力。在坐姿方面也是一樣,你把它調整到,不要彎腰駝背;

把心收攝回來

00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你把它調整到,坐起來很輕鬆、很放鬆。不要在姿勢上面對抗,也不用跟

酸痛對抗。如果你覺得有需要調整時,你可以自由的調整,只是在調整的

過程中,你的起心動念,以及你整個的調整過程,那個動作的過程,你都

要保持清醒明覺。

從現在開始大家就是把你的覺察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但記得!不要

用力,如果你會有胸悶這種情況,那就是你在用力,你的自我在干擾它。你

只是保持一個客觀的覺察者,你是來看戲的,你不要介入,你不要去當導

演。這個很重要喔!看呼吸,你只是保持客觀的覺察者。你是看戲的人,千

萬不要用自我要去干擾它,想要當導演去干擾它。你要看的是自自然然的呼

吸,越放鬆,它越容易呈現給你看。呼吸它本來就存在,本來就一直在生生

滅滅;你的全身本來就一直在流動變化、膨脹收縮。只是你繃得緊,你沒有

覺察到它而已。你現在放鬆,它就能夠如實的顯現出來給你看。在一吸一呼

的過程中,你都要去體會,一吸一呼那都是在告訴你無常的法印。

009

2.

靜態方面

在呼吸方面,如果你一開始心比較散亂的時候,你不要用其他的方

法,你可以將呼吸,隨著它的生滅而貼上標籤—

吸的時候,就貼上一個

﹁生﹂;呼氣的時候,就貼上一個﹁滅﹂。或是在吸氣的時候,你就貼上

﹁吸﹂;呼氣的時候,你就貼上﹁呼﹂。越簡單、越單純,越好。如果是貼

上生、滅、變、異,這樣的四個字,輪流交替也很好—

吸的時候﹁生﹂,

呼的時候﹁滅﹂;再來,吸的時候﹁變﹂,呼的時候﹁異﹂。生、滅、變、

異,這都是在告訴你無常法印。在貼標籤的這個過程,你的心會更加容易

收攝;不然的話,你的心是很容易跑掉的。

一開始,你可能需要從比較有為—

貼標籤的方法切入。再來,你慢

慢的可以把貼標籤的方法,嘗試著放下。這樣,你就能夠很具體的去體會

一吸一呼,它真的就是在生、滅、變、異啊!它是本來就存在,只是你不

把心收攝回來

01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熟悉而已。現在你要把這個呼吸,它所啟示你的無常法印具體的來體會。

你不要空守呼吸;你不要枯坐,不要在那裡看這個呼吸覺得﹁沒什麼啊!﹂

或是說﹁我看不到,我胸悶。﹂記得!把自己調整一下,越放鬆,越好。

每一吸、每一呼,都要見法。如果你還沒有真正見法、體悟之前,就是要

回到前面貼標籤的方法,也就是觀呼吸的生、滅、變、異。這是很好的咒

語呀!這是相當重要讓你見法的咒語呀!不要去唸一些你根本不懂的咒

語,你要唸你能夠體悟、能夠理解;然後又能夠讓你實際體證的。所以一

吸一呼你都是要去見法。這幾天,你隨時都可以見法;隨時都可以開悟,

不要小看喔!

3.

動態方面

剛才講的是靜態方面。再來,動態的時候,不管是行、住、坐、臥,

你都要清醒明覺。這是很重要的關鍵喔!你要把四念住的修行—

身、

011

受、心、法全面展開來應用。但一開始,心跟法方面你不容易覺察,你可

以先把範圍鎖定在身、受這方面。身念住就是你在走路的時候,每一個腳

步你都很清醒明覺;每一個腳步不管它的起落輕重,你都能夠很清楚的覺

察。所以在動態的時候,把你的動作緩慢下來,現在沒有其他的事情需要

你去辦;需要你去急著做什麼,除了承擔法務的工作以外。而法務的工作

也不會很粗重,你在承擔法務工作的時候,一樣要保持清醒明覺。你的每

個動作,你都要清楚覺察;你的舉手投足,行、住、坐、臥,都要清楚的

覺察。動

態的時候,你不要把覺察放在呼吸上面;動態的時候,你就覺察你

的身體當下比較明顯的動作,包括你要下座,或是要上廁所;或是上下樓

梯;或是要睡覺;或是要洗澡。記得!這些全部都是修行的對象;全部都

是觀察的對象;全部都是在修行,不是在禪堂才算修行;不是打坐的坐姿

不動才算修行,整個行、住、坐、臥你都要清楚明覺。這就是四念處—

把心收攝回來

01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身受心法裡面,身、受念住的開發。你要先把你的覺性開發出來,後面的

心跟法念住,你才能夠覺察得到。大家紮紮實實的去做、一步一腳印的去

做,把你的覺知先開發出來之後,心念住方面會再協助大家開發出來。當

大家能夠身心都很清楚明覺,後面會協助大家怎麼樣具體的溶入法流裡

面,同時也會跟大家分享﹁永嘉大師證道歌﹂的精彩內容。

上一次的禪修,我們有講到︽心經︾的境界。︽心經︾的境界非常

高、非常好,部份同修已經能夠體證到,我們現在要來看﹁永嘉大師證道

歌﹂。永嘉大師他那種把修行應用在日常歷緣對境,以及動靜都在修行、

日夜都在修行;那種無修、無為、無功用行的修行;那種了脫生死的修

行;那種無修之修,境界非常的高。但是不要忘了,你一定要有前面那些

腳踏實地紮紮實實的功夫。如果你還不會走路,你不要想說馬上就要跑。

所以大家不用急,你只要紮紮實實的做—

靜態的時候,你就安住在呼吸

上面;動態的時候,你就覺察你當下的動作,把腳步放慢、把動作放慢,

013

保持清醒明覺。這是非常重要的。

4.

閉關獨修

從明天開始,你在路上遇到我的時候不要打招呼,你遇到其他同修也

是一樣,都不要打招呼。禪修就是你的獨處;禪修就是你的閉關,大家藉

著共修這種磁場、這種氣氛,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以互相產生激勵的作

用。但是,你要有獨處、獨修的那一種心啦!所以從現在開始,你不認識

任何人,也沒有人認識你;遇到其他同修你也不要去攀緣打招呼。這是要

你回來內觀——

好好的內觀,好好的收攝你的六根。除了法務上必要的交

談、法務上必要的承擔之外,其他的你都要禁語。記得!沒有必要的交談

要儘量儘量的避免,眼睛也不要到處亂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收攝過程。

你真的能夠收攝下來,你的定力就會提升。有了定力,你就容易開發出智

慧來。所以你要有閉關獨處五天的這種魄力與決心,沒有人認識你,你也

把心收攝回來

01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不認識任何人。你就當做是你一個人在閉關專修,不要互相打招呼,到第

五天的時候,我們會開放禁語,讓大家有交談的時候。

5.

結我們每天都會有三次的小參、獨參時間,獨參室就在隔壁。希望你們

都有時間來獨參,舊生安排在下午,新生安排在早上。有時候也有可能我

會看你的情況,主動找你過來,但是希望你能夠有問題自己過來獨參,不

要在這五天枯坐或是來陪坐。修行了悟生死是你自己的事啊!這裡有無價

之寶、有很多的寶藏,你要好好的挖啊!你要好好的得到這些無價之寶,

不要浪費生命;不要來這裡陪坐;不要在這裡枯坐啊!只要你一步一腳印

好好的去修,你一定會法喜充滿的;你一定能夠得到那些甘露法寶啊!但

這也要你無所求,你才越容易得到。所以要歸零,身心柔軟,一步一腳印

的做,你隨時都會有很大、很深的震撼。

015

二、明心見性的真義

修行是為了明心見性,明心就是讓我們的心能夠回復到清醒明覺。明

心是個過程,重點是在後面的見性。見性不是見到自我的自性,不是去見

個什麼不生不滅的佛性;見性講的是見到宇宙大自然的法則;見性就是看

到大自然的真理實相。這是過去的佛可以看到、體證到;未來的佛也可以

看到、體證到;現在的你,當然也可以看到、體證到。見性—

這個大自

然的法則,它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必然如此。

你要與佛陀心心相印,與善知識心心相印。這個相印,不是去印證善

知識個人的法,法沒有個人的,沒有所謂密而不可傳的,我也沒有什麼法

可以給大家。因為這個法是大自然原本就存在的,它不是佛陀所創造的,

也不是任何人所創造的,更不是我空海所發明的。那是大自然原原本本就

明心見性的真義

01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存在的實相,只是當你不瞭解的時候,你就背道而馳,顛倒夢想。今天修

行就是要把這個錯誤的知見,把它扭轉過來;修行邁向解脫的整個過程,

重點就是在於轉念,而不是去求神通、求感應、求禪相;不是去求打坐的

時候,你腦海裡面的光明、光芒,那些都只是禪相。修行的重點,是讓你

那貪瞋癡污垢的心漸漸的澄清、寧靜下來,放下那些偏見、放下那些成

見,用很純真、純樸、寧靜的心,來看大自然的法則、來看實相。這才是

明心見性真正的意義。

開悟不是在打坐的時候,產生一些禪相、產生一些光芒,就認為是開

悟。那都是被一些禪相、假相迷惑住了。開悟講的是,你以一顆沒有雜染

的心、以一顆寧靜的心,真的去體悟到大自然的法則、大自然的實相,看

到萬事萬物的實相。這時候,你就會如其本來的來看待萬事萬物的實相。

你能夠這樣做,那就是如來啊!所以我們不要把成佛想像得很難,把它變

成很抽象,也不要去扭曲自己、壓榨自己,然後變成釋迦牟尼佛的那個形

017

像。成佛不是那樣啦!成佛只是成為一位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覺悟者。至

於覺悟的內容、品質是什麼?那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在外相。

覺悟的內容最重要的兩個法印:第一個是無常、第二個是無我。這兩

個法印你要徹證,你才能夠來到無為的世界。也唯有進入無為,你才能夠

體悟到什麼叫做涅槃寂靜。在你還沒有體證到無常、無我之前,你所瞭解

的涅槃寂靜,那都只是你頭腦裡面的知見。所以我們今天就是要把聞思落

入實修實證—

—﹁先知法住智﹂;也就是聞思之後,你要實際去親證無

常、無我。﹁後知涅槃智﹂,就是你能親證無常、無我之後,你自然的水

到渠成就能夠體證到涅槃、無為、空。

在這過程中,你一定要明心見性,而明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四念住

的禪修。當然其他方便法門我們也不排斥,但以佛陀來講,佛陀非常強

調、非常重視四念處的修法。以空海走過二十幾年的修行歷程來說,也發

現真的四念處的修法,它是開發我們明覺最有效、最有效的方法。要知

明心見性的真義

01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道,四念處它是綜合性、全面性展開的修法。那是要開發我們的覺性,讓

我們醒過來;讓我們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尤其身念住、受念住更是開發

明覺的第一個步驟。今天大家就好好的把身念住做好,你的功夫做得越紮

實,你後面的體證就會越深入,明天再做心念住。身、心這二念住做好之

後;再來法念住就容易開發,你就可以實際的去見法。

019

三、身念住修行要義

當你能夠見法的時候,那時候我們會超越四念住的這些修法,來讓大

家體悟︽心經︾所講的世界,那是一種解脫自在的世界。在這之前,大家

把基礎打好,身念住方面你在靜坐的時候,就好好的在呼吸上面下功夫,

把十六勝行的前幾個步驟,至少前面四個步驟好好地做好—

呼吸長,如

實知道呼吸長;呼吸短,你也如實的知道呼吸短;呼吸微細,若有若無的

時候,你也清楚知道。這些都是讓你那心猿意馬的心,能夠收攝回來;能

夠覺察到你當下呼吸的生滅、變化。你的呼吸都是當下在進行的實相,你

要如實觀,不要去想像、不要去造作、不要去引導。除非你比較昏沉的時

候,你可以用幾次的深呼吸,或是當你的呼吸微細不容易覺察的時候,你

也可以用幾次的深呼吸,但再來就要讓它回復到自自然然的呼吸。

身念住修行要義

02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如果你覺得守在鼻頭這一點,你很輕鬆、很省力,你就守住這一點。

如果你覺得守在這一點上,很費力,不容易覺察到;或是會有胸悶的情

況,那你就轉移注意力在丹田上面。丹田也是個很好的覺察點。因為不管

你再熟睡,它都有在生滅起伏。你不要說:﹁我看不到!﹂看不到,那是

因為你沒有放鬆,你的心還很粗。不過也沒關係,不要氣餒,你就調整一

下,把一些錯誤修正過來。記得!要放鬆、放鬆。如果還看不到,那你再

做幾次的深呼吸——深深的吸氣,去感受丹田、胸部深吸時微微的膨脹;

再深深地呼氣,去感覺身體、丹田、胸部向內縮。幾次的深呼吸,讓你清

楚感覺到身體的膨脹收縮,然後你就要嘗試著放開、放下,讓身體回復自

然的運作。如果你漸漸的可以感受到丹田的收縮膨脹;再來,你就把它放

大到全身,去感覺你全身它都一直在收縮膨脹,一吸一呼你的身體它都一

直在變化。記得!就是不要用力、不要去干擾呼吸的進行,如實觀最重

要,放鬆則是心法。

021

四念住的修行—

﹁呼吸﹂,可以讓我們進入很微細的心靈品質、很高

的心靈品質。當你在﹁動中禪﹂動作的時候,一樣,要清醒覺察你當下的

舉手投足。記得!每一個腳步你都要清醒明覺。走路的時候清楚知道正在

走路,每一個步伐都覺知到。﹁住﹂,就是當你停下來的時候;當你站立

的時候,你也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當下的姿式。你現在就是把你的覺知都

放在你這個五蘊身心上面。這個點要清醒明覺,你才能夠從點、線、面逐

步擴大。﹁坐﹂,就是打坐或是你要坐下來,這全部的過程都要清楚明

覺;﹁坐﹂,並不是侷限在禪堂內的坐,你在戶外的坐,這些也都要清楚

覺察。不

是說你離開寮房,然後走到禪堂,到禪堂之後,才開始修行、才開

始覺察。不是這樣啦!你在寮房裡面的一切動作,你都要清楚覺察。包括

你要盥洗、要上廁所⋯

這些,全部都清楚明覺你當下的動作。從寮房到

禪堂這個過程,你要不慌不忙清醒明覺,要開門、要關門也都是清醒明

身念住修行要義

02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覺;走到你的座位要坐下,你每個動作也都很清清楚楚的覺察。當你真的

有明覺的時候,你的動作不會粗糙,你的動作會帶有安詳、會帶有柔軟。

所以輕柔明覺,那是代表你有清醒的活在當下。行住坐臥,包括要睡覺、

午休,或是晚上的休息也是一樣,不是說現在要睡覺了,﹁砰!﹂就躺下

去:﹁我今天的功課做完了!我今天的修行都做了!交差了!﹂事實上,

包括你要上床、要躺在床上、要蓋被;包括你的睡姿,你都要清醒明覺。

在一開始的過程,你可能會做得有點不是很自然,會有點像機器人,

也沒關係。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你有發現到僵化、不自然的時候,你就

放鬆、調整,讓它以自然、柔和、順暢的姿勢運作,不要刻意嬌柔造作。

它是慢下來,但慢之中卻是柔和、安詳的,這是三妙行的具體展現。所以

四念處的開發就是行、住、坐、臥,你都很清醒明覺。包括早上一醒來,

要翻身、要掀開棉被、要下床、要穿衣服,這全部的過程都是明覺;都是

在修行。真正四念住的修行是沒有上課、下課之分;是沒有禪堂內、禪堂

023

外之分,那是全面展開—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要清醒明

覺。如果你要承擔法務或是要交接,這個過程,需要言語的溝通,記得!

你要開口講話的時候,你要清楚地覺察你當下講話的動機、內容;你當下

講話的聲音、聲浪、語調。當你在聽話的時候,你也要清清楚楚的聽到對

方講話的聲音、聲浪,是緩、是急都要清楚覺察。

如果你在打坐的時候,你的內心裡面在不斷的嘀嘀咕咕,有很多的語

言、很多的對話、很多的妄念,第一個步驟是你要能夠清楚覺察,覺察到

它在那裡不斷的喋喋不休,你要先能夠看到。看到之後,如果它能自動消

失很好,沒有自動消失的話,你也不要刻意去壓抑它、去責備它。你就提

醒、提高覺性,回到呼吸或是深呼吸幾次。你不要去跟念頭對抗,你可以

清醒地看著它,在說什麼話、在玩什麼把戲;你也可以不要去理它,你就

繼續回到呼吸上面來。不管你跑掉幾次,覺察到,就馬上拉回來。記得!

不要在那裡拉扯。因為那個拉扯、挫折,那是生命的壓抑、生命的挫耗;

身念住修行要義

02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那是在浪費生命。隨時都要歸零、放下,前一秒做不好,沒有關係。隨時

歸零,隨時從零開始。

今天你就好好地把身念住,身、受這些把它做好,行、住、坐、臥、

語、默、動、靜,一切都在觀察中、都在明覺中,包括你要到禪堂、要到

齋堂吃飯,也是一樣。你在吃飯的過程,要挾菜、盛飯,飯菜送到口中,

包括咀嚼的整個過程,你都保持清醒明覺,不要囫圇吞棗、不要急著要趕

快吃完,當下這也是在修行。如果把吃飯也當做修行,你可以吃出不同的

味道;吃出不同的生活品質啊!所以修行不光只是靜態的打坐,那是動、

靜都在修啊!當你下座要經行的時候,也是一樣。每一個腳步—

提、

移、落、觸,你都清醒的覺察,一開始你可以先用口令,指令在先。先下

達指令,意念在先,然後身體再跟著動作。

你可以意念先起個﹁提﹂,右腳才舉起來;然後﹁移﹂,右腳向前移;

有個﹁落﹂的指令,腳才向下落;﹁觸﹂,去感受腳觸地的那種覺受。再

025

來,身體要往前移的時候,去覺察你身體往前移的這個過程,包括兩腳所

承受力量的不同,這些你也都清楚地去覺察。再換左腳的提、移、落、

觸,腳步不一定要抬得很高,因為你抬得高的話,你的重心會不穩;也不

用跨得很大步,你只要能夠覺察那個動作、覺察那個過程,這樣就好。不

在快慢,速度也都是自己去調整。

這個過程,除了可以開發你的明覺以外,你也可以清楚地覺察到你的

動作,都是有意根在前引導,身體才跟著動作。你不要以為說:﹁這好像

沒什麼嘛!﹂其實這都是在開發你的明覺,也是讓你體悟名色分界智相當

重要的過程、相當重要的修法。你的名色分界如果沒有出來的話,你的身

心都是糾纏在一起的,你的心常常成為你身體的奴隸,面對境界你做不了

主啊!你也會常常成為境界的奴隸。所以名色分界智的開發是很重要的,

你這些功夫都要紮紮實實的去做,一天下來你整個身心,它就會更安詳、

更柔軟,你的明覺、覺性的開發,那會是很快速的。

身念住修行要義

027

四、禮佛的意義

我們每天早晚的禮佛運動,有很深的含意。現在如果你還不能夠體會

到禮佛深義的話,沒關係,你可以按照你原來的禮佛方式來做,後面會跟

大家再解析禮佛的深義。現在大家就找一個適當的位置,以後這個時段你

進來的時候就是禮佛。這樣,一方面是運動,一方面也可以讓你的身心很

柔軟。這也是一種動中禪的修法。你清醒明覺的覺察,你當下的每一個動

作細節,它會讓你的身心很柔軟,能夠培養出你感恩的心。有感恩的心,

你的法喜就會一直的泉湧出來。現在大家就開始,選擇適當的位置,用你

原來的方式來禮佛。方式不拘,只要不互相衝突、干擾就好。位置如果不

夠寬大的話,可以移動。

禮佛不是一個形式,也不是做功課給佛陀看,所以不用急、不用躁。

禮佛的意義

02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慢的動作,你要清醒明覺;快的動作,你也要很清醒明覺。如果你心中有

另外的偶像,就像說你原來習慣禮拜觀世音菩薩,或是其他的佛菩薩都沒

有關係,你就照你原來的方式來禮佛。禮佛也不是去拜偶像,不是去向釋

迦牟尼佛求什麼神通、感應、加持⋯

。那些都是不正確的知見,佛陀跟

你我都完全平等,禮佛最重要的意義有幾點:

1.

恩感恩佛陀告訴我們一條解脫之路,讓我們有因緣能夠逐步的邁向究竟

解脫,出離苦海,斷除生死輪迴。這是一條實實在在邁向光明的解脫大

道。在這世間,能夠呈現這一條解脫道路的大智、大慧的解脫者不多,所

以我們要以感恩的心來禮佛,感謝佛陀告訴我們這一條解脫之路。

029

2.

見賢思齊

禮佛更重要的意義是我們要向佛陀學習—

要見賢思齊。我們要跟佛

陀一樣發出大願—

﹁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禮佛,就是要

見賢思齊。佛陀不是來讓你膜拜的,佛陀他只是個模範,讓我們學習﹁舜

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禮佛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向

佛陀看齊、學習,發出大願,這一生、這一世要跟佛陀一樣成就無上正等

正覺。當你是真正明眼人的時候,你就能夠引導眾生出離苦海,才不會以

盲引盲;當你真正有智慧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地做到自利利他。菩薩道

是要建立在解脫道上,你的慈悲是要建立在智慧上。沒有智慧的慈悲很容

易長養眾生的欲貪;沒有解脫道的菩薩道,那很容易只是停留在世間的慈

善事業上面。所以我們要學習佛陀紮紮實實的走出解脫道,為法做見證。

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展現出菩薩道的精神。

禮佛的意義

03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真正的菩薩道一定是建立在解脫道上,佛陀如此,佛陀當初所引導的

弟子無不是如此的。那不是自私,那才是究竟啊!那才是從最根本來解決

問題,不是在支流末節上繞。你本身的生死輪迴、本身的苦沒有解決的

話,你是沒辦法協助眾生出離苦海的,你會跟眾生在那裡互相纏縳啊!這

就是在上︽阿含經︾課的時候,有跟大家提過佛陀相當深的感慨:﹁一切

眾生類,悉共相纏縳。﹂今天我們禮佛,就是要學習佛陀那種真的邁向究

竟解脫,打開智慧眼。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的自利利他。

3.

身心更柔軟

禮佛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的身心更柔軟,懂得低頭、懂

得謙虛。禮佛能夠幫助我們身心更柔軟,所以你在禮佛的過程,不要用做

功課的方式或心態來禮佛。你不是去交差、去做給別人看,你禮佛禮的不

是別人,是你自己啊!禮佛是讓你開發出你的佛性、你的覺性啊!那也是

031

在開發你的成佛之道的覺性啊!所以在禮佛的過程,你要合掌、彎身,膝

蓋要著地、要向前伏,這整個過程,你都要清醒明覺。你要起來︵相反的動

作︶,站立起來。一樣,整個過程要清醒明覺。

大家要知道,禮佛它是讓我們開發覺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動中禪

的修法,一方面又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謙虛。這個謙虛不是自卑喔!謙

虛是看到自己的不足,願意虛心學習。這也是在幫助我們斷我慢,所以大

家這幾天好好的把握因緣。這個因緣是很難得、很殊勝的,希望大家好好

地珍惜。

禮佛的意義

033

五、心念住修行要義

我們一開始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對佛陀的感恩,也是禮

敬,但我們並沒有排斥其他的任何宗教、其他的解脫者。事實上,佛陀也

是那些解脫者的代表,我們只是用一位解脫者來代表對他們的禮敬、感

恩。因為真理本來就沒有宗派、宗教之分;有宗派、宗教之分,那都是人

類二元對立的分別心,真理是沒有宗派、宗教之分的。前面已經跟大家介

紹過四念處裡面身念住的修法,現在再跟大家介紹心念住。受念住呢?它

是在你身念住的當下去感覺各種覺受的生滅變化,包括酸、脹、痛、麻那

些都是受念住的觀察範圍。所以只要你身念住做好,受念住就自然能覺察

到。你要有身念住、受念住的基礎,你才能夠進一步覺察到心念住。

你的心是心猿意馬,它的速度就像光速一樣,跑得非常、非常的快

心念住修行要義

03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啊!如果你沒有相當高的覺察力,你是看不到那個念頭的;你是看不到起

心動念的。你常常是在貪瞋癡的展現之後,你才會發現到,那是後知後覺

啊!但能後知後覺,也已經算不錯了。不過,如果你真的要解脫,你一定

要提升到先知先覺。所以心念住就是你要看到那個起心動念,那個一開始

的念頭,你要清楚的看到。禪宗所講的參話頭、看念頭,就是那個意思。

參話頭不是叫你去參一句話;參話頭,它是要你去看你要講話之前的那個

念頭,也就是起心動念。一開始,你內心潛伏心態在醞釀的時候,你就要

能看到啊!但是因為心念跑得非常、非常的快,如果說你沒有透過一些方

法來切入的話,你是看不到的,頂多你都只是看到一些影子而已。所以,

你要看到心念住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你必須把名色分界智要做好。

名色分界智第一個切入的方法是,你在走路的時候你先起意念—

起提、移、落、觸的念頭,動作再跟著念頭的後面做。這是比較刻意訓練

的一個過程,但這只是把你原來的事實,把它慢下來,用慢動作來解析,

035

讓你清楚看到而已。你用慢動作解析,清楚看到之後,在快動作的當下,

你才能夠覺察到—

你的所有動作,包括四肢的動作、講話這些,它都是

意根在引導。透過名色分界智的這個訓練,可以讓你看到你是一個意念起

來之後,腳或是手才跟著動作。平常你本來就是意念在引導,但因為你的

身心都糾纏在一起,所以你就看不到。現在禪修,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

啊!你要放下萬緣,好好地把身心弄清楚,把這個﹁我﹂弄清楚啊!你要

了悟生死大事,你一定要清楚知道﹁我﹂是什麼、﹁我﹂是誰、﹁我﹂是

怎麼來的。

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你的身心弄清楚—

你在動作之前,都

有意念在引導,我們現在只是把它放大、放慢,讓你清楚的看到。你在經

行的時候、在走路的時候,你都要清楚地去看到。靜坐的時候,你可以直

接從呼吸切入,或是有時候你覺得想換一下方式,你也可以在靜坐的時候

輕輕的舉起你的左手或右手,輪流交替,不要太高,只要能上、下、左、

心念住修行要義

03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右的移動,你清清楚楚楚的去看你當下的動作。再來微細到左右手分別放

在膝蓋上,手指頭輪流交替的動,一次動一根手指,你慢慢的去看。從原

先的要有提醒、要下指令才動作,慢慢的深入、慢慢的切入之後,你放下

那個指令,你不要再下指令了,你就只是動作、動作。你仔細的去觀察,

在那個動作之前,你那一股意識之流,它都有在流動,而且是意識之流先

流到之後,動作才發生啊!那個意念先下達指令之後,動作才會發生。就

像電腦也是一樣,你要先下達指令,它才會執行動作,你的每個動作也是

一樣,都是有意念在下達指令。

當你的心進入更微細、靜態之中,你可以看到你的手在動,這些都是

有意念在引導。所以你要越來越微細。當你在靜態的時候,能夠清楚看

到;動態之中,你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包括經行的時候,你要停下來,或

是要轉身;或是要開門,你要看到在那個動作之前,你早就有意念在前引

導;包括你要下座,要上座;包括你要攤開、要收起蓋腳巾,這個過程,

037

現在不只是要清楚覺察到動作而已,你還要看到動作背後的意念、意識之

流啊!那是更微細的。這個你能夠清楚看到之後,在歷緣對境時你才能夠

看到貪、瞋、癡、我慢的展現,那十個結才會一一浮現出來啊!你要斷十

結,一定要深入到心念處,那十個結是屬於法念處啊!心念住你沒有經過

一些訓練、一番訓練的話,你看不到起心動念;你看不到敵人在哪裡;你

看不到你內心種種結縳,你怎麼對治那些結呢?

禪修就是要讓你的心能夠靜下來,提升你的心靈品質、提升你的覺察

力,讓你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你的起心動念,你才能夠在歷緣對境的時

候,看到法念住;看到你的五蓋;看到你的十個結在展現;看到那個我

是、我能、我慢。平常你以為自己沒有,事實上,那是因為你的心太粗

糙,在明眼人的眼中,那是很清楚啊!但是在你還沒有反觀覺察到的時

候,他也只能夠協助你反觀照見,他沒有辦法幫你硬是斷除那些啊!別人

沒辦法代替你修行,只有你願意回來如實反觀自己,你那內心的十個結才

心念住修行要義

03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能一一的去除。

今天也有學員來報告,他這段期間都有慢慢回來反觀,真的照見到、

看到,那個自我、那個我慢,就如同很堅固的金鐘罩把自己罩住。然後在

罩住的當下,不斷的展現我是、我能、我慢,並且抓取各種自己的

﹁要﹂。很難得!能夠如實回來看到這些,那表示你真的有如實面對自己;

你真的有回來反觀、內觀。

默照禪不是去照見什麼佛性啦!默照禪是回來反觀照見我們內心的起

心動念;照見到我們內心的十個結有沒有一一地去除?還有沒有那些我

慢?再來,照見到這個小我跟這整個宇宙大我的密切關係。你要照見到法

界的本來面目,也要照見到你的本來面目啊!所以名色分界是開發心念住

很重要的過程。如果這個功夫沒有做到,那你在滾滾紅塵、在歷緣對境,

那是上戰場啊!你基本功夫做不好的話,你一上戰場很容易就陣亡了!所

以大家不要小看這幾天的功夫。

039

今天大家在身念住—

呼吸方面,都已經下過一番功夫,明天大家再

把心念住—

名色分界方面,好好的下功夫、好好的開發。唯有你的身心

清淨、明覺,你才能夠照見法界的實相啊!你要入佛法界,怎麼入?一定

要身心明覺、身心柔軟,你才能夠入啊!

心念住修行要義

041

六、修習禪定

1.

說再跟大家介紹禪定方面。我們上次九天的禪修已經有介紹過,現在再

把重點跟大家提醒一下,讓大家在禪定方面能夠更具體的掌握。你有禪定

的基礎,你就會有止觀的智慧。禪定方面千萬不要落入在世間法的定,這

是一再提醒大家的。世間法的禪定是在各種禪相、禪姿、感應、加持、神

通⋯⋯

上面繞,以及在打坐的姿勢、時間的長久、氣動這方面比較。世間

法的禪定,你越修你的心會越僵硬;當你修定有成,你的我慢也會越大。

所以世間法的禪定,不管你能夠入多深的定;不管你能入四禪八定,或是

四禪九定,都一樣啊!你的苦、你的煩惱都還沒有斷除,你還是在苦海裡

面,你的人生還是苦啊!

修習禪定

04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佛陀所跟我們講的解脫法的禪定,那是出世間法的禪定。這個禪定是

讓我們的心寧靜、清淨下來。原來我們的心那是動盪不安的。你動盪不安

的話,你的心就會有許多的波折、皺折。這樣,你怎麼能夠照見實相呢?

所以禪定主要就是讓我們的心寧靜下來、澄清下來、澄靜下來。當你的心

靜下來,如同一面明鏡的時候,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它就會如實的呈現

在你的眼前;法界的實相、你身心的實相,它就會自然地呈現出來。那就

是契入無為啊!﹁法﹂,它是本來就存在的,不是你去造作、想像才出來

啊!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只是把心靜下來,讓法流穿流而過。

這第一、二天的功夫,都是讓你的身心能夠安頓下來、寧靜下來。如

果你能夠熟練初禪五支的話,那後面的二禪、三禪、四禪,你就可以很順

利地進入,五定到八定也是如此。今天先跟大家介紹初禪,只要初禪你會

了,二、三、四禪你就會進入。明後天會陸續跟大家介紹活生生的五定、

八定這些。出世間法的禪定,不是坐在那裡枯坐的那個禪相的禪定。出三

043

界也不是在打坐之中入深定,才算入三界、出三界。不是這樣啊!我們這

次禪修會跟大家介紹活生生的三界。你要怎麼樣看到活生生的三界,然後

能出又能入呢?往後幾天會陸續跟大家介紹,但你的心是要越寧靜,越淨

化,你才能夠體會得到。

2.

世間法的禪定——

尋、伺、喜、樂、一心

現在先跟大家介紹尋、伺、喜、樂、一心的初禪。尋,就是找尋一個

目標、找尋一個所緣,讓我們這個動盪不安、心猿意馬到處飄盪的這個心

猴,讓它能夠安靜下來。你要讓它安靜下來,就要有一個方法,它才能夠

定下來。而佛陀跟我們介紹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出入息法。事實

上,出入息法以及身念住方面的應用,都能夠很快的讓你的心安定下來。

所以不管是在禪堂內的靜坐,或是禪堂外的經行,這些都是讓你能夠好好

的尋、伺;讓你的心能夠找到一個很不錯的所緣,然後安靜、安定下來。

修習禪定

04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當你的心能夠安止在這個出入息上,或是在那個動作上,而且又懂得放鬆

的技巧,你的喜禪支、樂禪支就會很自然的產生。

如果你用的方法不正確,有所求或是繃緊、僵硬的話,你的身體會僵

硬,心也會僵硬。那個有所求就是僵硬;你急著要成就什麼,也都是你心

的僵硬。心僵硬的話,你的喜禪支、樂禪支就不會出來。縱然有時候會有

一些很舒服的覺受,那個覺受也是因為你用練氣功、練功夫把它練出來

的。那不是自然的!如果是自然的喜禪支、樂禪支,你只要一靜下來,一

放鬆,明覺度夠的時候,你的身心、你的身體,當下它就一直在波動、脈

動;即使很微細的脈動,你都可以覺察到。當你很放鬆又覺察到那很微細

的脈動,那個喜禪支、樂禪支它就會自然生出來。你能夠一心一意的在呼

吸或是動作上面;在那個所緣上面繫住,尋、伺、喜樂、一心俱足的話,

這樣,你就能夠算是進入初禪。

當你能夠進入初禪,粗的禪支—

—尋、伺慢慢的放下,而那個放下也

045

是自然的過程。本來你是有用力刻意的找尋、拉扯,那是因為你的心很容

易跑掉,常常東奔西跑。一開始,通常你都要不斷地把它拉回來,但拉回

來沒有多久,它又跑掉了;跑掉之後,當你覺察到的時候,又要把它拉回

來。所以一開始你的心沒辦法安住在當下,你通常都要不斷的尋、伺,把

跑掉的心找回來,安住在所緣上面。當你慢慢的習慣了,有定力了,你不

用再刻意地去尋、伺了,它已經是常常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這時候,

尋、伺的功夫就可以放下。放下尋、伺,你內心只是喜悅、安樂、詳和、

一心。這就是進入二禪。當你能夠進入二禪,後面會越來越微細,你就自

然能進入三禪、四禪。在︽阿含解脫道次第︾這本書裡面有跟大家講過,

對大家開發智慧、斷結、證果,最有益助的是覺、觀、喜、樂、一心的初

禪。

修習禪定

04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3.

出世間法的禪定—

覺、觀、喜、樂、一心

現在就跟大家介紹覺、觀、喜、樂、一心,從出入息當下,就可以切

入見法,止觀雙運。如果你不懂得出世間法的止觀雙運,你的出入息會只

是世間法的禪定。它可以引導你入深定,是不錯!但是你不容易開發智慧

出來。所以真正能夠開發智慧的是覺、觀、喜、樂、一心。而其中最重要

的步驟就在覺、觀,有覺、有觀。在出入息方面,你怎麼樣做有覺、有觀

呢?本來我們只是看著呼吸的進出、收縮、膨脹。其實這只是一個覺性的

開發;事實上,你要有觀,這個觀是在一吸一呼的當下,你就要去體會無

常的法印——

一吸,你的身體補充新的風界元素進去了;一呼,你的身體

又排除出一些舊的風界元素了。一吸一呼你身體裡面的風界元素,它是不

斷地在流動、變化;一吸一呼它都在告訴你無常法印啊!

有時候你可以憋著氣不呼吸,看你能夠憋多久。你憋不到一分鐘你就

047

會很難受了啦!你要深刻具體的去體會:﹁這個呼吸不是我所能決定的

啊!﹂你的呼吸是你身體的眾生在決定,而你的呼吸跟整個法界的關係又

是密不可分啊!你的呼吸不是﹁我﹂在決定。所以包括一吸一呼,你都要

去體會﹁無我﹂—

你連自己的呼吸,你都沒辦法掌控、都沒辦法主宰

啊!你這個﹁我慢﹂能夠主宰得了自己的呼吸嗎?﹁我慢﹂它是沒辦法主

宰呼吸啊!一吸一呼——

當你吸氣的時候,就好像你抓了很多東西進來,

你能夠抓著不放嗎?你能夠讓氣息不要動嗎?你能夠讓無常的法流不要流

動、不要變化嗎?當你吸飽氣之後,你憋著看看你能憋多久?沒多久,那

些氣還是要衝出去的。所以在一吸一呼的當下,你要去體會﹁無我﹂—

無我的法印。因為﹁我﹂做不了主,﹁我﹂沒辦法主宰、掌控呼吸。

再來,再去體會如果沒有大自然的空氣、沒有法界的空氣,我怎麼呼

吸呢?我這個氣是從哪裡來的呢?如果不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這些新鮮的

氧氣、空氣,我怎麼能夠呼吸呢?我怎麼能夠活著呢?所以在一吸一呼裡

修習禪定

04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面,你都要深刻地去體會,你跟整個法界完全密不可分的關係啊!沒有法

界的支撐、沒有法界的養育,我怎麼能夠活著?不要以為說修行成佛、修

行證果,他就能夠飛天鑽地,就可以不需要這個大地;就可以不要呼吸。

沒有那回事啦!不管他是解脫者;不管他修行境界多高,還是一定是要仰

賴這整個法界、整個大自然,他才能夠存在啊!

真正的解脫者,那是回歸法界、回歸大自然啊!充滿著感恩,那裡面

是沒有我是、我能、我慢啦!所以在一吸一呼裡,你都要有覺、有觀。當

你體會越深,你的法喜就會不斷的湧現啊!喜禪支就會出來,而這樣的法

喜它會不斷的持續;樂禪支也會自然的出來,自然而且又會持續。不管你

在打坐中,或在漫步經行中,那個喜樂,它都會一直的湧現。所以大家從

一吸一呼裡,要去體悟無常、體悟無我;一吸一呼,它一樣可以協助你見

法。這就是覺、觀、喜樂、一心的初禪。

049

4.

體悟無為無修

再來,就是當你在動作的時候,要清楚地覺察你現在的動作,做什麼

事情,你都很全然的去做。記得!每一個過程都是目的,你要把目的跟過

程結合在一起,當下就是全然的承擔。你不要想說我幾天之後,我才能夠

證悟到什麼,我必須要得到什麼、看到什麼,那才算。其實不然,你能夠

安住在當下的話,你處處都是見法、處處都可見法。所以要全然的活在每

個當下,做什麼事情都全然的去做—

打坐,就很全然的一心一意的去打

坐;經行,就一心一意的去經行。這個一心一意裡面,都有未到地定以及

初禪的定力喔!包括你要吃飯也是一樣,清醒明覺一心一意的吃飯;要洗

澡、要上廁所,一樣都是全然的活在當下清醒明覺。包括說如果你當下很

昏沉想睡覺的話,好吧!你就一心一意的睡覺,全然的接受,不要拉扯;

身心疲憊需要休息,你就讓它休息。如果昏沉、疲憊而想休息,你又在那

修習禪定

05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裡拉扯的話,那你的生命都挫耗掉了。

禪宗有一句話﹁飢來則飯,倦則眠﹂,對治飢餓最好的方法就是吃

飯。對治飢餓的方法,我嘗試過很多,唸佛、持咒⋯

都沒有效。我再怎

麼樣禮佛、求佛,我的飢餓還是存在;我再請十方佛菩薩加持,我的飢餓

還是存在;我再怎麼畫餅充飢,飢餓還是存在;我再怎麼想像吃很多豐富

的大餐,飢餓還是存在啊!所以修行最真實、最純樸的就是面對現實來解

決問題。我不用掩飾,不必去造作說我很厲害—

肚子餓了在那裡唉唉叫

——

我想像一下就不會餓了嗎?返璞歸真啊!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疲倦

要睡覺的時候,你就讓它休息,因為我也嘗試過啊!當我身心疲倦,我用

各種方法去對治都沒有效,或者都只是一些暫時的舒解。對治昏沉、對治

疲倦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心一意的睡覺。不容易呀!你不要,讓你睡覺的

時候,你又在那裡拉扯,睡得不安,不好意思睡。如果你能夠全然的去

做,你的生命品質會不一樣啊!你會過得很真實,活得很真實。

051

所以禪宗所講的﹁飢來則飯,倦則眠﹂。那不是懈怠,那是整個修行

十八般武藝全部都玩過了,最後發現還是要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啦!當你

精神好的時候,你才能夠真的很全然放鬆地止觀雙運,不造作、不用力;

你才能夠見到自然而真實的法。這時候呢?大自然的法流它也會如實的穿

流而過,穿流你那柔軟的身心。所以修行你會從原來很作意、很造作的這

種情況,因為慢慢的體會而走在中道上、走在實相上,慢慢的會返璞歸

真,到後來那是來到無修、無證、無所得,無修之修啊!這些都是要大家

認真的去做;做了之後,再調整。

你要到達無修,一定要經過有修;你沒有透過這些有修有為,你沒辦

法體悟無修無為。現在大家繼續用功,把初禪這些要能夠熟練,你能夠做

多少就算多少,不要去跟別人比較。再來,就是把名色分界慢慢地開發出

來——

清醒明覺。這兩天是讓大家開發覺性,再來第三天,會跟大家分享

﹁永嘉大師證道歌﹂,讓大家把整個聞、思、修、證融貫一體。

修習禪定

053

七、幻燈片——

實相解說︵一︶

今天晚上的幻燈片是要協助大家進入﹁入佛法界﹂。眾生常常把這個

法界—

—﹁入佛法界﹂,認為那是佛陀的法界;認為那是佛陀的。事實上,

不是進入佛陀的法界裡面啊!眾生因為不瞭解,所以常常在向佛陀祈求、

向佛陀跪拜,都一直把目標鎖定在佛陀身上,卻沒有看到佛陀所跟我們指

引的那個法界。這樣的話,你就是執指為月啊!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鎖定

在佛陀的身上,我們是感恩,透過佛陀這位善知識的協助讓我們去見法。

﹁入佛法界﹂具體的來講,也就是要成就佛陀的知見。佛陀所體悟的

是什麼呢?佛陀他是要了悟生死大事、要解脫自在啊!你要了悟生死大

事,你就要知道:﹁我是從哪裡來的?我的生命從哪裡來?生從何處來?

死往何處去?﹂你要清楚瞭解啊!如果你沒有瞭解生死大事,不管你再怎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5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麼修行;不管你再怎麼神通廣大,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都一定會繼

續存在。所以修行就是要斷除生死輪迴,了悟生死大事啊!在禪宗裡面也

有提到,生死未明的話,就會像怎麼樣?如什麼?﹁生死未明,如喪考

妣。﹂有沒有聽過?生死大事未明的話,你就像喪家之犬啊!你的苦、你

的不安,它會繼續存在,不管你有多高的成就都是如此。所以真正修行最

重要的,就是要了悟生死大事。我們現在就來瞭解生從哪裡來?

你看!眾生不瞭解生死大事、不瞭解生從哪裡來,就會像天涯的流浪

人,不斷的到處流盪、到處飄盪。因為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你就不

斷的去找尋安心之道;因為你內心的恐慌,所以你常常要借助一些外在的

力量來安你的心。尤其面對老、病、死,內心的恐慌、內心的不安都持續

著,面對黑洞是那麼的恐怖、可怕啊!因為你沒有真正瞭解生死大事,你

沒辦法體證到無生,你的苦、不安就會存在。修行就是要了悟這個生死大

事,知道你是怎麼來的?眾生不瞭解的話,你看!都是一直在向心外求

055

法、向心外求安心。你不要以為說這是他們,我不會這樣。一樣啦!你只

是外表所展現的形式不一樣而已,本質都是一樣的—

你都在求安心之道

啊!只是你找的是方便法,還是究竟法?是一時的解脫、一時的滿足,還

是究竟的解脫?

佛陀所引導我們的都是邁向究竟解脫、邁向究竟的安心—

大安心、

大自在啊!你要大安心、大自在,你必須要能夠進入﹁入佛法界﹂啊!而

這個法界不是佛陀的,是佛陀體悟到整個法界的莊嚴、玄妙之後,體悟到

整個法界跟這個小我的密切關係之後,那個﹁我﹂,我是、我能、我慢斷

除了!消失了!他溶入整個法界裡。佛陀當他大徹大悟,溶入了這整個法

界裡面,就像波浪了悟它是來自大海。所以波浪它很高興、很快樂的放

開,當下就跟整個大海溶為一體。波浪它不會再怕消失;它不會再怕死亡

——

生死已經不是我的事—

它已經是體證到不生不死了。

多次跟大家講過,你要瞭解、要看到你是海中的波浪;你是法界裡面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5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的一個波浪。你有自我的話,你就是用自我這個金鐘罩把你自己罩起來,

跟這個法界隔絕,而讓自己成為這個法界裡面的天涯流浪人,成為孤兒。

你的苦、你的不安就是因為你不瞭解法界是什麼,不知道怎麼樣入法界、

不知道怎麼樣溶入。所以佛陀、那些解脫者他們都只是協助你去認清本來

面目—

—法界的實相——

讓你知道你是怎麼來的;讓你知道你跟整個法界

的密切關係。當你瞭解這些之後,你就能夠大安心、大自在啊!這就是

空,一切來自於空啊!佛陀法界在哪裡?佛陀就是溶入在空裡面啊!這個

空是實際存在的空,不是禪相裡的那種空無邊處;不是那些空洞、抽象的

空。空,就是無邊無際的空,一切來自於空,以空為背景,以空為舞臺。

講到空,那是最究竟的歸依處啊!我們現在所講的都是講到最究竟

的,我們直接談的就是無上甚深微妙法—

一切來自於空。在空裡面,它

蘊藏著無限的能源。有的天文學家認為,我們這個宇宙的開始是來自大爆

炸︵星球、星雲、銀河系⋯

最初的形成︶,但是不管再怎麼爆炸,空,它都是

057

本來就存在啊!所以這個大爆炸也只是形容現象界的一個緣起。大爆炸之

前呢?以及為什麼會爆炸呢?這些,天文學家也完全沒辦法解答啦!所有

的也只是一些推論而已。佛陀對這些也都有追溯到生命最初的源頭—

二緣起都是在追溯生命的源頭、追溯生死大事。

佛陀一直追溯,追溯到後來,是來到了空。來到空之後,佛陀發現空

的奧妙、玄妙、偉大,於是就溶入空裡面;然後又看到現象界這些生生滅

滅的變化。所以你看!空裡面它蘊藏著無量的能源啊!如果你要問:﹁為

什麼會蘊藏無量的能源呢?﹂那是本來就存在啊!不是某個人在創造︵若

說是某個人在創造,這時候他也還沒有出生啊!因為大自然地、水、火、風沒有形成以

前,那個能夠創造的神也還沒有出生︶,或是某個神在背後推動、創造,這是法

界整個宇宙的自然現象啊!

佛陀一直追根究柢到最後,也就是十二緣起到最後是什麼?無明。無

明就是告訴你,到最後你沒辦法找到第一因的啦!你能夠告訴我一個第一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5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因,我又可以再繼續問下一個,你永遠沒辦法找到那個真正的第一因啦!

因為那是法界宇宙的現象、大自然的法則、大自然的運作。所以無明,你

不要解讀錯誤啊!不要被宗教師灌輸,認為那是你的原罪、那是你的罪

過。你的出生如果是你的罪過,你會背著重重的原罪在修。這樣的話,你

會修得沒完沒了,三大阿僧衹劫你都繼續在修,你會修得很苦啊!那個無

明就是告訴我們,第一因它是不可知的。所以你真正知道你不知道,你就

是知道。老子所講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還有形容道

是﹁玄之又玄﹂。那都是來到臣服—

臣服整個法界啊!為什麼你還會有很

多我慢;還有很多的不安?因為你不知道法界的重要,你還沒有臣服法界

啊!不管你修行再怎麼高、再怎麼厲害;不管你怎麼會脫逃生死,都一樣

啊!你只是練就一身的逃生術而已。

在法界裡面,當它有巨大能量的時候,它就會自然的冷卻、凝結,形

成極微的粒子出來,然後慢慢又會形成夸克,再變成質子、中子、核子、

059

電子,慢慢又形成分子出來。萬事萬物就是這樣來自於能源的凝聚,而這

能源的凝聚,它又需要有空的背景、空的舞臺。所以追根究柢就是要有空

的配合。你看!在這廣大無邊的虛空裡面,當那些能源形成的時候,它會

形成一片星雲,而這一片星雲的任何一個角落、一個角度︵只要隨便一個角

度、一個角落︶,它就會形成一個太陽系。這幻燈片裡面一點一點的︵每一個

點︶都是一個太陽系。

你不要想說:﹁我們現在學佛,看這些有什麼用呢?我要的是禪相、

異相、感應⋯⋯

那些啦!﹂你如果要在那些支流末節上面的話,不管你下

多少的功夫,你的生死大事還是不會了悟啊!所以不要輕看、不要小看這

些幻燈片。它是讓你了悟生死大事;讓你知道,你是生從哪裡來啊!

在這樣一片廣大的星雲裡面,它隨便的一個角落旋轉、旋轉,然後就

會脫胎出來形成一個太陽系。這就是描述一個太陽系,從整片星雲裡面慢

慢地脫胎出來的過程,而這整片星雲也只是虛空裡面的一片雲而已。所以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6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你看!這一片雲,它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旋轉、慢慢地凝聚,整個太陽系

就這樣慢慢的醞釀出來。如果你不知道太陽系是怎麼形成的?你的生命是

怎麼形成的?你會被一些什麼業力把你牽著、把你框住。事實上,這是大

自然的運轉、大自然的運作過程。所以你的形成、你的誕生,那是整個法

界的恩賜啦!你的出生不是你的錯,你不要總是被一些宗教把你框住,然

後一直活在挫折、自責之中。你的出生,那是法界的禮物、法界的恩賜,

你要好好的珍惜啊!

再看!地球的誕生也是這樣。從一片星雲裡面慢慢的形成,其中一個

脫胎出來形成太陽系,太陽系旁邊的一個行星,就形成了地球。地球最初

形成的時候,一樣是高溫、高熱,然後裡面的水氣它會向上形成雲,因緣

條件具足的時候又會降為雨,然後形成湖泊、形成海水。有地、水、火、

風、空的這些變化︵我們說天地,天講的就是除了虛空以外,最具體的就是太陽︶

——

你看!有太陽、有虛空,天的這些蘊育;包括地,地球就像母親,天

061

就像父親。有天地的化育,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就像空,其實就是空,它會慢慢形成雲,然後形成星雲,再形成一個太

陽系。太陽系又有太陽跟地球,這就是我們的父母啊!有的人根本不瞭解

地球、太陽對我們生命的重要,然後不斷的在那裡抱怨、蹂躪、蹧蹋,那

只是在自斷自己的回歸之路、解脫之路。要知道!有天有地,有天地父母

的化育,一切的動物、植物才會慢慢的形成出來啊!

上次在上課的時候跟大家講過,有地、水、火、風加上空的這些條件

之後,有形的有機生命體,就會慢慢地演化、誕生。這是有機生命體不斷

地演化、誕生的過程—

—你看!有天有地慢慢的化育,一切的眾生才能夠

存在。你不要以為說:﹁我是我父母生的,我能啊!我是啊!我們有家

族、我們有祖宗啊!怎麼樣、怎麼樣⋯

。﹂你真正的父母是天地啦!知

道嗎?天地是我們大家真正的父母啦!如果你沒有瞭解這個真正的父母的

話,你會認賊為父,心外求法;心外求淨土;心外求抓取、求歸依啊!你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6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真正的歸依處是整個天地、整個大自然啊!每一個眾生都是來自大自然,

你現在的親生父母親也是大自然的子女,你的祖宗也都是大自然之子。佛

陀也是啦!任何再偉大的大師、大修行者、大成就者都是大自然裡面的一

份子啦!那些什麼大成就者、大師、大法王哪一個不需要腳踏大地?哪一

個不需要空氣?哪一個不需要喝水?哪一個不需要太陽、陽光?所以佛陀

就一直告訴我們要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啊!你不要去崇拜、去抓住

任何大師、任何偶像,你要認清你真正的父母是什麼?你真正的歸依處在

哪裡?你來自哪裡?你清楚知道之後,你就知道將來你能夠回到哪裡。這

樣,你每個當下,你都會大安心、大自在啊!

你看!虛空包容整個太陽系,整個太陽系就浸泡在空裡面游來遊去。

這裡,我們要慢慢去體會,你就像水中的魚,你就浸泡在父母親的懷抱

中;你就浸泡在涅槃解脫界裡面;你就浸泡在空裡面、在上帝的懷抱中,

但是你不知道,就像水中的魚不知道自己就浸泡在水中,所以感覺不到水

063

對自己生命的重要。而你呢?感覺不到整個法界對你生命的重要,所以你

就會欠缺感恩,然後展現出我是、我能、我慢,有沒有看到?這只是把剛

才的魚換成人這樣而已。有沒有看到?你、我、他都是浸泡在水中,這個

水︵有形的水︶,我們把它擴大變成無形的空。這樣知道嗎?魚浸泡在水

中,你、我、他都浸泡在整個空之中,這個空就是我們究竟的家、我們的

涅槃界,也是佛陀所入的法界啊!你就浸泡在空中,你不知道;你就在淨

土裡,你不知道,然後一直要離開這裡,跑到他方世界去找淨土。你就在

上帝的懷抱裡,上帝就是這整個法界、整個大自然啦!你就在法界的懷抱

裡,你是法界裡的子女,但是你不知道,你卻一直要去找家在哪裡!

如果你的視野、你的心胸、你的智慧沒有提高的話,你就像水中的

魚,一直在水裡面游來游去,但是你卻不知道這個水對你生命的重要。也

就是整個大自然、整個法界對我們生命多麼重要,你卻不知道。你看!這

隻天鵝,因為站在比較高的位置,所以牠可以看到:﹁哇!你這條魚就在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6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水中游,但是你不知道你就在水中。﹂就像眾生就在涅槃界的家裡面,但

是你不知道;就像有些基督教徒,就在上帝的懷抱裡面,但是卻要到處去

找上帝啊!你就在法界的懷抱裡面,你還要到處去找法界,你跟佛陀不但

是平等,而且又是溶為一體的,但是你卻要到處去找佛陀。有沒有看到?

你就在這個空裡面,在這個地水火風裡面游來游去啊!沒有大地的支撐、

沒有空氣讓你呼吸,你怎麼活呢?沒有空間,人類的這些文明怎麼能建構

起來呢?我們不要看到那些建構就以為:﹁喔!人類很厲害,人定勝天。﹂

那真的是愚癡啊!有句話說:﹁人若勝天,天不語;天若勝人,整局空。﹂

要好好的去體會啊!

你看!一花一草一木都是腳踏大地,頭頂青天,浸泡在空之中。一花

一草一木,它們就像動物一樣都是眾生;都是大自然化育出來的眾生,包

括你、我、他也都是,每一個眾生都需要大自然地水火風的支撐、長養,

生命才能夠存在啊!這個大地、這個天地不是你的父母,那是什麼呢?我

065

們都浸泡在整個法界的因緣之中啊!所以你要慢慢去看,整個眾生不管

你、我、他一切的動植物,都是來自同樣一個根源,知道嗎?我們都是來

自同樣一個根源,而這最終的根源就是法界、就是空、就是大自然啊!你

要好好的去體會,而且你要慢慢去看到,你、我、他,包括一切動植物、

一切眾生呢?我們都是一體啊!雖然外相上有千差萬別,但我們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

如果你體會不到與一切眾生本是同根生的話,你就會有很多的貪、很

多的瞋、很多的排斥、很多的二元對立。所以你沒有來到究竟法的時候,

你會在那裡你、我、他的計較,或是在那裡宗派、宗教之爭。如果你真的

能夠來到究竟、來到空,你會真的體證到你跟一切眾生是一體的。當你真

的確確實實的體證到,你跟一切眾生是一體的時候,你會以無量的慈悲來

善待一切眾生啊!你不會有貪、不會有瞋,你的人生會很樂觀,你會很積

極的善待一切眾生,你會以對待自己的心善待每一個人。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6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再看!眾生心目中的任何偶像,記得!他們也全部都是法界裡面的眾

生,你心目中再多麼厲害的神,也完全都是來自法界,包括佛教所最崇敬

的釋迦牟佛也是一樣啊!所以空是諸佛之母。佛陀回到空,就是回到涅槃

界、回到法界啊!佛陀體證到法界、體證到那個究竟歸依處,也看到自己

跟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所以你看!他所展現出來的是沒有瞋心、沒有不

安,因為他找到了究竟的家,他以平等心、以大慈大悲之心善待一切眾

生。而他為什麼會我慢完全斷盡?因為他臣服整個法界、溶入整個法界—

瞭解到:﹁我︵佛陀︶再怎麼厲害,我都只是法界裡面的一個波浪。﹂所

以當他了悟之後,當下完全地放開,溶入整個法界裡。但是眾生不瞭解,

本末顛倒的一直向偶像崇拜,一直在心外求法。你看不到,你腳下所踏的

就是你的父母親;你看不到,你就處在涅槃界裡面,你就處在法界裡面。

而真正對我們生命最重要的天地,我們卻疏忽了!不但沒有去感覺它的重

要,反而一直在那裡偶像崇拜、在那裡祈求。

067

再看!整個大自然、整個法界,不但從小就一直養育我們,而且在我

們這一生的過程呢?大自然法界它又不斷的長養很多的食物,像瓜果⋯

來讓我們吃。你不要以為說:﹁這是我們農人種的啊!我們行啊!我們勤

奮工作,我們當然可以吃這些東西啊!﹂人類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是不錯,但是你要知道啊!你能夠做什麼,包括像稻米要結出這麼樣飽滿

的稻穗出來,有這樣的豐收,不光是人類行呀!那必需要有大地的支撐、

必需種在地上、必需要有大自然的水、必需要有陽光普照、必需要有空

氣。這樣,這些植物才能夠長大;才能夠變化出這麼多的食物啊!

我們來禪修,你如果能夠揭開、了悟這些生死大事,了悟這個小我跟

法界的關係,你的解脫會很快。這比任何的禪相、任何的神通都更重要

啊!這是直接告訴你究竟無上甚深微妙法—

最深奧的啟示是在最平凡、

最平淡裡。最平凡、平淡之中,它卻在告訴我們無上甚深微妙法;告訴我

們法界的重要。沒有大自然的支撐、沒有水的長養、沒有陽光的話,你這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6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些菜怎麼長出來呢?怎麼成長呢?人類的播種、耕種都只是一個助緣,我

們是一個助緣而已啊!但是人類喧賓奪主,看不到大自然的重要,就認為

人類很重要、人類很行。事實上,人類完全要仰靠這個大自然啊!

最重要的根本—

天地父母的養育、天地父母的角色,我們都把它忽

略了!我們就只是在那裡認為:﹁喔!人類很行。﹂所以我們要靜下來慢

慢的去看,從大自然裡去看到活生生的佛法。如果沒有大自然的這些地、

水、火、風、空的養育,這些金瓜︵南瓜︶它怎麼開花、結果呢?不是說

人類種下去,它就這樣自己會成熟,不是啦!它一定是要種在大自然裡,

經由大自然的澆灌、養育;大自然不斷地慢慢的變化、慢慢的養育。你

看!它就能夠變出這麼多的食物;這麼多的瓜果來讓眾生享用。你修四念

住,在吃飯的時候,明覺當下吃飯的動作,能夠做到這一層已經算不錯

了!但現在還要再提升,知道嗎?不是說明覺就好了!如果只是明覺的

話,你還是會展現說:﹁你看!我吃飯吃得這麼清楚明覺,你這麼囫圇吞

069

棗。﹂你那個明覺裡面,還是在炫燿我是、我能、我慢喔!你還是會:

﹁我這麼會觀察;我這麼會看我的身、口、意;我看得這麼清楚,你怎麼

這麼糊塗!﹂你還是會有很多的我慢。

我們現在要把四念住再更深入的去看,不是光看動作而已,你現在吃

飯的時候、吃菜的時候、吃水果的時候,不管你吃什麼東西,你能不能去

看到、去瞭解到這一切是不是來自大自然的變化;來自大自然的養育。我

們常說的一句話:﹁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有沒有?但是你還是只

看到人類的辛苦耕種而已。我們現在要更積極、更深入的去看到,你所吃

的這些食物都是大自然—

地水火風空的變化、養育啊!這個看的力道要

很深哦!你要深入到吃飯、吃水果裡面。這樣,你吃的品質跟以前就不一

樣了!你在吃飯、吃菜、吃水果的時候,你都會充滿著感恩啦!

基督教在吃飯的時候,他們都會來一個:﹁感恩上帝的恩賜!﹂這是

非常重要的,佛教這一層卻疏忽掉了!而這也不是佛陀的錯,佛陀最初及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7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那些修行者他們都是充滿著感恩的,但是後來經過幾百年演變之後,眾生

把目標鎖定在佛陀身上,結果把很重要的那一層忽略掉了。一般佛教徒在

吃東西的時候都說:﹁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有沒

有?我們都是把這些東西認為是人類的辛苦、眾生的因緣,然後才形成這

些食物。我有這些食物吃,我願意供養佛⋯

供養眾生。有這樣的心態是

不錯,但是我們的供養、我們的感恩都只是來到佛陀,我們沒有再超過佛

陀所指的那個法界。所以﹁感恩主的恩賜﹂那個含意很深啊!你能不能在

吃東西的時候去感恩整個大自然的恩賜呢?如果沒有大自然—

地水火風

的話;如果沒有大地無條件的讓我們播種五穀的話;如果沒有陽光無條件

普照的話,這些瓜果怎麼成熟呢?這樣,以後你在吃東西的時候,你會吃

出感恩的心、喜悅的心,你的生命品質會不一樣的!你以前會吃得好像很

苦,還在那裡邊吃邊抱怨;你以後在吃東西的時候,你會充滿著感恩啊!

如果你真的瞭解法界對我們生命重要的時候,你看!在桌上所展現出

071

來的每一樣食物,哪一樣不是來自大自然——

地水火風所變化出來的呢?

哪一樣不是?這就是上帝的恩賜、法界的恩賜啊!所以不要把上帝變成一

個超級大力神,把佛陀也變成一個超級大力神。佛陀再怎麼神通廣大,佛

陀沒辦法無中生有變出一個麵包給你啊!佛陀要吃東西,還是要怎麼樣?

去托缽啊!佛陀要喝水,也還是要去托缽啊!所以我們要如實的面對這個

實相;如實的去瞭解大自然對我們生命的重要,也就是整個法界的奧妙、

整個法界的恩賜。

你看!這一張幻燈片裡有兩個太陽。有沒有看到?我們這個地球,也

可以有兩個太陽存在喔!這是很清澈的水所倒影出來的。也就因為這些水

非常的清澈、明淨,所以你看:﹁哇!這些倒影就是這麼的清楚—

太陽

是這麼清楚;這些竹子也是這麼清楚,包括山,也是這麼清楚。﹂這裡正

是在告訴我們,有大地,還有水、陽光、空氣這些大自然的養育,我們人

類和一切動物、植物才能夠存在著。為什麼說修行人他到後來是返璞歸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7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真?那是因為他看到了整個法界的重要,然後他就是跟整個大自然溶為一

體,回歸大自然啊!所以我們要慢慢去看到大自然的養育。

這些秧苗,你看!經由大自然的養育,慢慢地化育、成長,然後長出

稻米來養育眾生。這都在告訴我們,因為有天有地的養育,人類和一切動

物、植物才能夠存活著。你要了悟生死大事,你沒有認識我們這個天地父

母的話,你要回歸哪裡,你就在父母的懷抱裡面啦!再看!因為有大自然

的這些化育,小秧苗會慢慢長大,也會結出很多的菜類、瓜果類⋯

來讓

眾生食用。你不要只看到人類的我是、我能啊!人類的辛勤播種是不錯,

但那都只是助緣,那個主角、最主要的因緣我們卻看不到。所以你不知道

家在哪裡?你不知道究竟歸依處在哪裡?這裡,我們要去體會為什麼教宗

出國訪問,他一下飛機會俯在地上親吻大地。那有很深的含意,那是一種

感恩啊!

你真的要去看到,你、我、他都是浸泡在這個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啊!

073

沒有天地的養育,你我怎麼存在?如果你沒有看到這些的話,你的修行就

會越修越厲害—

你有一些小神通,你就會認為自己很厲害;你有一些小

感應、一些禪相,你就會認為自己很行。所以要打開智慧眼,真正的解

脫,真正最快、最究竟的解脫,就是把你的身心靜下來之後,去了悟我們

身體的來源;了悟整個大自然界對我們生命的重要;了悟大自然界的實

相。慢慢的你會體會到,整個法界就像母親一樣愛護眾生,而一切動物、

植物就是大自然懷抱中的眾生。所以我們要去看到整個法界對我們生命的

重要,了悟法界是永遠愛我們的,從最平凡、最平淡之中去看到天地父母

的養育之恩。

你能夠真正去了悟這些的話,你的我慢要斷除會很快、很快。你在走

路的時候,你會充滿著感恩;你在呼吸的時候,你也會充滿著感恩;你在

吃東西或者做其他什麼的時候,你也都會充滿著感恩。這樣,你那個我慢

要斷很快,而且你會很清楚、很快的了悟生死大事。涅槃界在哪裡?極樂

幻燈片——實相解說(一)

07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世界在哪裡?當你清楚的確認之後,你就能夠很快的解脫自在,大安心、

大自在啊!

今天的幻燈片就播放到這裡。再來,大家可以經行,也可以繼續打

坐。記得!要活出生命來,吃東西要吃出生命來;吃出法喜、吃出感恩的

心來!

075

八、覺觀意識之流

剛才從大家打坐的姿態跟臉相,尤其你的臉相都會如實的告訴我,你

內心現在的狀況。你的內心如果還有苦,你的臉孔就有苦相;你的內心如

果還沒有找到安詳、還沒有自在,你的臉孔也會顯露出來;你如果很用

力,你的臉孔也會顯現出用力的表情。當然這也是需要大家實際去歷練、

實際的去做,慢慢的調整,你才能夠走在中道上;但你要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哪裡。要知道喔!你還沒有大安心、大自在的話,你的臉孔沒辦法呈現

出真正的詳和,所以你有不足的地方,你就要不斷的虛心地學習。實修實

證這條路是需要大家自己走出來,你真的要去做,如實面對自己的不足;

如實面對自己的苦;如實面對自己的不安。實際去修之後,你才能夠更深

層的發現自己的不足。有問題可以來小參,我會再告訴你逐步深入的方

覺觀意識之流

07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法,讓你能夠很具體的改變、改進。

現在跟大家講如何體驗到意識之流。身念住方面,大家都紮紮實實的

在做了;心念住方面,昨天也跟大家提過。但要怎麼樣切入心念住,也就

是說名色分界智,要做出來、要體驗出來,不容易啊!你不要只是在名相

上,你要真正的把名色分界做出來,真正的體悟到、看到心念;看到念

頭。這個功夫如果你沒有做出來的話,你沒辦法看到你貪、瞋、癡的展現

啦!你都只是在火車後面跟著追、跟著跑。貪、瞋、癡、我慢深層的結,

那是非常微細的啦!你內心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我是很清楚的。但是你

常常被無明遮障,不容易覺察到,也常常不以為然啊!如果你的觀察細膩

度還不夠的話,我要直接跟你講,你也不相信,也不以為然。所以你要如

實回來反觀自己、照見自己,你真的心的細膩度夠、柔軟度夠,我才能夠

具體的跟你講,你現在卡在哪裡,怎麼樣去突破,這些都騙不了人的。你

不要以為說:﹁我聞思很夠了,我是老參、我是老修行,這些我可以不用

077

了,我現在可以直接跳到空。﹂你跳到空,但是如果你還有貪、瞋、癡;

還有嫉妒心;還有我慢,那你在空裡面浸泡再久,還是不能解脫自在。遇

到境界,你還是會起貪、起瞋啊!所以這些心念住的功夫,大家要好好地

把它紮紮實實地做好。

現在大家可以睜開眼睛,如果你能夠掌握到,那沒關係,你可以不用

看。如果你還沒有確確實實的體驗到那個意識之流、起心動念的話,那我

們現在來做一些動作讓大家比較容易體會。我現在先做經行方面的動作,

我的手代表你的腳,在經行的時候,我們平常都是﹁提、移、落、觸﹂。

一開始,我們是先有指令,意念在先,身體才跟在後面動作。這是一個過

程。你這樣的慢動作,能夠清楚地覺察到是有意念在前引導,身體才跟著

在後面動作。當你比較快的經行,或是平常歷緣對境比較快的時候,你才

能夠清楚地覺察到你當下的腳步—

—左右、左右。所以慢動作方面,不要

忽略了,要紮紮實實的做。

覺觀意識之流

07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你能夠清楚地覺察你當下的動作,那是一種身念住。但是現在我們不

是光只清清楚楚的知道當下的動作就好了,如果光只是清楚覺察到當下的

動作—

舉手投足這些,那還是在身念住、受念住方面。現在我們要更深

入的去看到你那個心念住——

你的起心動念;看到﹁喔!原來我們都是這

樣:﹃有意念在前引導,然後動作才跟著做。﹄﹂現在,你在經行的時

候,你不要刻意的去起念頭,你只是動作。在你要抬起腳來,要向前移,

要跨下,你只是動作。

表面上你沒有在下達指令,你不用像前面那樣明顯的下達指令,但很

重要的是,你要去看到你動作的背後都有意念在引導。你那個潛意識裡

面,它都有在引導。這個必須要你的心很微細、很寧靜,你才能夠看得

到。包括你現在走到這裡,要停或是要轉方向;或是要回轉,你都要去感

受在你還沒有動作之前,你的意根、眼根、耳根已經是搜尋到資訊傳達進

來,你的意根已經在判斷:﹁我現在要轉了。﹂當你的意根裡面有這樣一

079

個﹁轉﹂的念頭的時候,你的身體才會跟著回轉。我們平常都是很自然的

就轉,我們沒有看到在轉之前那個意念,它是有在引導的。

包括你要開門。為什麼你會要開門?你的眼根一定有觸到門,你意識

到:﹁我走來到這裡,我需要伸手來開門。﹂這個過程,我們常常都忽略

掉了,都只是很自然的走到門前,然後很自然的就開門。我們的動作常常

都是一直衝動的在做,看不到那個意根在運轉。所以現在你在經行的時

候,包括你的腳要抬起來,要向前;有時候你也可以自己稍為調整一下,

腳向右、向左、向上、向下移動,只要腳動作就好。在這些動作的背後,

你要清楚地覺察到竟然意根都有在下達指令,你的腳才會動。要上、要

下、要左、要右、要放下、要往前移,都是這樣喔!所以你不要光只是看

這個身體的動作而已,你還要去看到那個動作背後的意根、意念。這已經

是滿細膩的功夫、滿細膩的覺察,你要能夠看得到。如果看不到這一層,

那你的修行都還只是在表層喔!所以,你對於你身體的所有動作都一樣,

覺觀意識之流

08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你要快、要慢,或是要轉身、要停下來、要轉向、要上下樓梯;或是要開

燈、要關什麼⋯

,你都要去看到那個意念。

再來,你在靜坐的時候,一樣可以做很細膩的這種觀察。因為這是很

微細的,我們的心念又是非常快的,你要敏覺度夠,你才能夠看到那個心

念、那個起心動念;那個念頭你才能看得到。而這也必須你的心是在滿寧

靜、很靜的情況之下,你才能夠覺察得到。當你在靜坐的時候,你可以把

雙手放在你的腿上,從比較粗的開始。所謂的﹁粗﹂就是說,現在如果你

的覺察度、敏銳度還不夠的話,你可以先看動作。你將整個手掌放在腿

上,右手先提起來向左、向右、放下;再換左手提起來向右、向左、放

下,兩手輪流著交換做。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讓你的心能夠很快的靜下

來,但這是屬於身念住方面。如果你這方面已經可以覺察到了,那你可以

進入更微細的覺察。

所謂更微細的覺察,就是說你的手提起來的時候,你現在的覺察力不

081

只是在這個手的上面而已,你內心裡面你的心眼、你的覺性要去感覺到,

你這個手要提起來,你那個意識之流都有傳達過來,然後它才會提起來。

要移動,一樣,你那個意識之流它都有流過來,而這時候你的心湖裡就會

有波動。就像你的手要提起來需要用力,這個用力,不只是我們的肌肉用

力喔!你的敏覺度夠高的話,你可以覺察到你的內心它是緊的,是有在用

力的。因為你內心緊,你在用力,這樣你手的肌肉會收縮,所以它才會提

起來。同樣的,當有一股暖流流過來,然後你的手要向右、向左、要放

下,你的心湖都會有波動;也就是有指令過來了。而你現在就是要去看

到,動作背後的那個意念。右手做了之後,再換左手,不用快,因為快的

話你是覺察不到的,你要慢慢的來!

剛才是覺察整個手,再來你的觀察要更細膩,你的雙手仍然放在腿

上,你只要手指動就好,左右手的手指輪流著動喔!像你如果現在要動右

手的食指,那你的右手食指就稍微翹起來動一下。這時候,你要去感受到

覺觀意識之流

08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你這個手指要動之前,你的意識之流一定有流過來,而且它流到這個食指

上面,你的食指才會動。再來換左手,左手的食指要動的話,你會看到那

個意識之流,它又流到左手的食指上面,左手的食指它才會動。再換右手

小指。你也可以換任何一個手指輪流交替著動,左右兩手以及不同的手指

你輪流交替著動。你會看到:﹁我現在要換動右手小指﹂,小指要動之

前,你會有一個尋覓,那個意識之流會流到﹁我現在要動小指﹂,傳達到

的時候,小指它才會動。再來換左手也一樣,你的左手要動那一個指頭,

都是有意識之流先流到,它才會動。

為什麼要左右兩手交替著動呢?因為這樣的距離比較遠,你比較容易

觀察到那個意識之流,它在左右兩邊流動。這是真實的存在,不是想像、

不是幻想,我們修行就是要如實觀。你真正能夠看到這個意識之流,比你

看到什麼禪相、什麼佛像、什麼幻相⋯

那些,都更重要。因為這樣,你

才能夠看得到你的起心動念。所以你不要只是將覺察停留在動作上面,那

083

是身念住,你還要深入到心方面,清楚地看到意識之流。這樣,你將來在

歷緣對境的時候,你的起心動念,你才能夠看得到。遇到境界,你要起

瞋,你馬上可以覺察到你正在醞釀瞋心,你的心湖裡面它已經是在波動

了!已經是在起漣漪了!已經是在用力、在繃緊了!這些你要能夠觀察得

到,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你才能夠使得上力,才不會總是成為境界的奴

隸。等到事情發生之後才在那裡後悔,而且常常在那裡挫折—

怎麼又成

為境界的奴隸,跟著境界跑呢?

你現在的心要漸漸地更細膩、更敏銳、更寧靜。這都是很重要的切入

點喔!大家把心念住方面繼續做好,因為你的明覺度開發的越清楚、越細

膩的話,你見法就會越深,你的智慧才會開發出來。你的心如果很粗的

話,我同樣一句話要打動你的心,是打動不了的;你心弦很僵硬,我是要

用大槌捶你,你才會振動。但如果你的心弦夠細膩的話,我同樣一句話,

它是會震撼你的心啊!所以不是我保留什麼,我是沒有什麼保留的,同樣

覺觀意識之流

08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的一句話,你的心夠明淨、夠柔軟、夠細膩,敏覺度夠高的話,你的震撼

力就會越強。如果你的心很遲鈍、很粗糙,我講同樣的一句話,你也只是

聽歸聽:﹁這個我聽過啊!這個我知道啊!這個我看過,我會啊!﹂你

會!你還沒有解脫,就表示你還沒有真正的聽懂。所以只要你現在還沒有

徹底的解脫,還有苦、還有不安,那就表示你心的柔軟度還不夠;敏覺度

還不夠,觀察力也還不夠。這都需要繼續再淨化,讓你的心真的呈現出

空、明、覺。這樣,你就會處處很震撼;處處都可以見法,你整個人會不

斷的脫胎換骨。

085

九、﹁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今天是我們禪修的第三天,我們開始來講解﹁永嘉大師證道歌﹂。一

般的講經說法,都會在書本上註明是什麼經。只要有註明是什麼經的話,

大家就特別重視它。而﹁永嘉大師證道歌﹂並沒有註明是什麼經,但是它

所透露出的卻是非常高證量人所體證的內心世界。永嘉大師把他的體悟、

體證透過很優美的文詞把它表露出來,真的不容易啊!﹁道,可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

真的有所體證,而又能把它做語言、文字的

敘述,相當不容易。然後又能夠把它詮述得那麼傳神、那麼美,這真的需

要除了出世間法的證量外,世間法的文學基礎也要相當好。所以我們是以

看內涵不看表相、重質不重量來看﹁永嘉大師證道歌﹂,分享解脫者的世

界、解脫者的那種瀟洒自在。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08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本來,解脫就是要邁向瀟洒自在,而不是說修行之後框框越來越多,

拘束越來越多,越來越侷限。不是這樣啦!但這是一個過程。修行不是要

塑造出一個聖人的模範、一個聖人的模樣,讓別人看、讓別人崇拜、讓別

人景仰,不是這樣啦!如果動機是這樣的話,背後是有所求的。如果你的

修行是為了要修給別人看,讓別人覺得你是一位聖者、你是一個聖人。這

樣的話,你要看到你的修行是為別人在修、是為修給眾生看,你背後有名

利心在作祟,有看到嗎?要成聖成賢,背後有名利心在作祟,知道嗎?佛

陀不是為了成聖成賢才修行,佛陀是為了解脫而修行;佛陀是為了了悟生

死大事,為了大安心、大自在而修行啊!所以你的修行也要成為真實的,

成為真正自由自在的解脫者啦!不是成為人家眼光標準中的一個修行者。

那是眾生制定出一個框框、一個架構,然後讓你跳進去;眾生釘個十字

架,然後把你釘上去啊!

眾生都喜歡制定出聖者、偉人的框框,認為偉人、修行人就是要符合

087

這樣的框框。然後,你為了成為眾生心目中的偶像、心目中的聖賢,你就

不斷的擠壓自己、扭曲自己,就像裹小腳一樣,一直的纏裹、一直的纏

裹,讓自己符合眾生所制定的框框,把自己的身心壓扁、扭曲,然後套進

去。這樣,你外表上是裝出了一個聖者、修行人的模樣,但是你的生命也

死掉了大半!你的身心是很僵化的。所以真正的解脫那是為了大自由、大

自在啊!而這個大自在,也不是說我要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只要我喜

歡,有什麼不可以?不是這樣啦!那種解脫自在是充滿著智慧的。真正的

解脫者,他不會是一種任性,他是瀟洒自在但不任性。他的所做所為,是

不會去傷害眾生的;他的所做所為,都是從慈悲心出發啊!解脫者的內

心,沒有瞋心、沒有貪心、沒有愚癡。眾生的那種放縱、為所欲為裡面,

是充滿著欲貪、充滿著瞋心,或只是想表現自我。所以不要把任性跟解脫

者所展現出來的那種瀟洒混為一談,那是不一樣的。

真正的解脫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持什麼固定的戒律,但是他的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08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戒律卻都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他是持戒律的精神,不是持戒律的外

相、不是持死的戒條,而是持那種活的戒律的精神。所以對一個解脫者來

說,他是不造諸惡,常行諸善;他的內心是充滿著慈悲,他不接受世間所

給予他的那種框框、架構;他的生命是瀟洒自在,但沒有瞋心,不會去傷

害眾生;他有的只是慈悲心,喚醒眾生醒過來。這樣而已。大家要瞭解這

些基本觀念,這樣,你才能夠看得懂﹁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面所詮述的意

境。因為它裡面所講的,都是四果阿羅漢的世界,那是解脫者無為無學的

境界。如果你沒有正知正見、沒有聞思基礎,你不知道什麼是出世間法的

話,你看這些,你會用你的自我意識來理解。結果你看了之後,你的那個

我慢又會長養出來。要知道喔!這裡所詮述的都是阿羅漢的世界、解脫者

的世界。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永嘉大師他是怎麼描述的。

089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君不見﹂,就是說諸君啊!難道你沒有看到那些絕學無為的閒道人

嗎?﹁絕學﹂,講的是證到四果阿羅漢的那些解脫者,他們都是來到了無

為的世界啊!對證到四果阿羅漢的解脫者而言,修行之路,他已經走過,

他來到了無為無學的世界,那是很悠閒、很自在啊!你本來一直在尋尋覓

覓,直到有一天你真的大徹大悟,了悟實相、了悟生死大事之後,你會來

到絕學無為,不必再尋尋覓覓,你成為了一個閒道人啊!像這樣的一個人

呢?﹁

不除妄想不求真﹂。一個真正來到四果阿羅漢的這種絕學的人,他是

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溶入一體的世界。注意喔!這一句話有很深的含

意。一般眾生在修行的過程,都是一直要除掉妄想、要除掉什麼⋯

。你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09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有很多你所不要的,你都一直在排斥它。這樣,你會修得很苦,也會繃得

很緊。你一直要去除掉那些影子,然後又一直去追求你所要的。所以你一

直要求真啊!這個真,我們把它當做白天,而那個妄想就用黑夜來比喻。

你本來一直在逃避黑夜,一直在渴求白天、追求白天。當有一天你發現白

天、黑夜都一樣好。這時候,你會來到﹁不除妄想不求真﹂啊!但這意境

很高,你要慢慢去體會。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無明實性﹂,就是說你過去所展現出來的那些貪、瞋、癡呢?也是法

界中的一個現象啊!雖然你展現出貪、瞋、癡,但那也是一個實相。所以

牛糞它也是法界裡面的一個實相啊!你能不能用平等心來尊重它們呢?莊

子曾經講過:﹁道在那裡?道在屎尿中。﹂這含意很深,要慢慢去體會。

﹁幻化空身﹂,就是緣起現象界的這個身心,包括外面你所看到的山河

091

大地,這些都是喔!就好像波浪,它是海洋的一部份,而這個﹁幻化空身﹂

就是法身的一部份。你這個身心雖然是緣起,但它也是法界裡面很珍貴的

緣起。那是因緣具足才能夠產生的啦!所以波浪它是海洋的一部份,也是

大海的一部份;波浪跟大海是一體的,﹁幻化空身即法身﹂啊!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當你看到法界的實相,你會體悟到:﹁哇!法界這些沒有一樣是我

的,包括這個﹃我﹄也是﹃無我﹄啊!﹂所以你會看到法界,它是無常、

無我、無我所啊!如果要講的更深入的話,﹁空﹂,它本身是﹁無一物﹂

啊!但是﹁無一物﹂裡面又會產生妙有。這個妙有就是前面所講的﹁幻化

空身﹂。

﹁本源自性天真佛﹂,就是說每個眾生都是來自相同的根源,本是同根

生啊!我們的本源都是相同的,就像波浪,不管是大波浪或是小波浪,全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09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部都是法界大海裡面的一個實相,大家都是平等的,你跟佛陀完全平等,

你跟耶穌也完全平等。這就是﹁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五蘊﹂,就是我們這個身心。它會起各種作用,但不管它起什麼作用

都像浮雲一樣,是一個緣生緣滅的現象。我們這個五蘊身心,它就像一個

波浪,而這個波浪呢?在海洋中,也是不時來不時去,所以叫做﹁空去

來﹂。當因緣具足,它就產生;當因緣不足,它就消失。但這個消失並不

是斷滅,不是斷滅空喔!它只是回歸法界。這也就是說當現象產生,它是

法界的一部份;當現象消失,它就回歸法界啊!

﹁三毒水泡虛出沒﹂,當你有這個身心,你在歷緣對境的時候,曾經展

現出貪瞋癡三毒,但是它也如同水泡一樣地虛出虛沒啊!水泡從水底浮起

來,然後﹁啵!﹂它又消失了、沒有了。也就是說過去的都已生已滅,已

093

經消失了。所以要知道啊!包括貪瞋癡三毒也都是緣生緣滅。但你不要

說,那這樣我就可以起貪、起瞋。你起貪、起瞋,當下受苦的是你自己。

你在瞋恨的世界,當下受苦的是自己,你就墮入地獄裡面啊!地獄,是說

你的心境落入苦海裡。要知道喔!如果你站在比較高的層次來看的話,你

不要再背著過去的那些業力,你要讓那些歸零,重新來過,重新善待一

切,讓過去的通通歸零。歸零,不是說那這樣就沒有因果。不是啦!過去

的已生已滅;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會呈現出什麼樣的果報,我完全接

受,不逃避。我清醒的活在每一個當下,善待每一個因緣。事實上,你所

能夠活的也就只有現在。所以對五蘊方面,你要知道﹁五蘊浮雲空去來,

三毒水泡虛出沒﹂啊!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

這裡是說當一個人看清法界的實相之後,原來有很多的那種人相、我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09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相、眾生相、壽者相那些,都破除掉、消失掉了啦!因為他看到眾生都是

平等的,所有眾生都是一體世界裡面的一份子。所以他是來到無人相、無

我相⋯

的境界。﹁無人法﹂,包括過去的那些法門、法執也都消失了啦!

﹁剎那滅卻阿鼻業﹂,當你真正看到法界實相,當你開悟、了悟之後,

你會剎那之間,﹁滅卻阿鼻業﹂啊!你過去是背負著很重的包袱在修,而

這個包袱很多是來自眾生的相互催眠。所以佛陀就講:﹁一切眾生類,悉

共相纏縛。﹂你在纏縛別人,別人也在纏縛你啊!因為纏縛就會被灌輸很

多錯誤的觀念——

他要抓住你,所以他會告訴你,你有很多的罪過、很多

的罪孽,然後設法讓你背上原罪的十字架。這樣,你就會苦苦的向他求秘

方、求解藥;這樣,你才會加入他的宗派、宗教裡,或成為他的信徒、成

為他的勢力範圍啊!能不能回到法界來,讓大自然、讓法界來說法?你真

的有那麼多的罪業嗎?放下那些別人所跟你催眠的語言,回到法界裡來,

讓法界來告訴你!

095

當你真的看到大自然、看到法界的這些真理實相,你會了悟啊!大自

然是如此的博愛、如此的在善待一切眾生,不管大的花、小的花,在大自

然的眼中都是平等的。小花,不是因為它造業、業障重才成為小的花;小

花,也是大自然裡很珍貴的緣起啊!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無比的珍貴,你

的出生不是你的錯,你不要老是背著重重的原罪在修行。如果你真的能夠

從大自然裡去見法、去了悟生死大事,了悟你是怎麼來的,瞭解到你的本

來面目之後,這就是﹁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這些都是實

證的功夫,你要有大丈夫的氣魄,敢於放下、敢於歸零、敢於承擔啦!不

要老是當牛、當馬習慣了,告訴你可以不要當牛、當馬,可以解脫自在,

你卻不信,還是要習慣性的去拖著牛車、拖著馬車。所以真的!修行是要

有魄力,你什麼時候能夠真的有那種大丈夫氣勢,你要解脫會很快啊!但

是如果﹁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這一層你沒有突破的話,

你就要修個三大阿僧衹劫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09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你看!永嘉大師他要度化眾生還要發誓給眾生聽—

因為我如果沒有

發誓給你們聽,你們不相信啊!所以永嘉大師就講:﹁如果我說的是虛妄

的話;如果我欺騙眾生的話,﹃自招拔舌塵沙劫﹄,我願意受拔舌塵沙劫

這樣的折磨。﹂知道嗎?這真的是大慈大悲啊!為了要幫忙大家、幫忙眾

生,還要發誓給你們聽。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

當你頓悟、了悟之後,你體會到什麼叫做﹁如來禪﹂。﹁如來禪﹂,就

是說你真正體會到佛陀的心法、佛陀的禪心。當你真正體證到佛陀的心法

之後,也就是說大徹大悟之後,你是﹁六度萬行體中圓﹂啊!﹁六度﹂,

就是說包括持戒、佈施、忍辱、精進⋯

那些;﹁萬行﹂,就是各種德

097

行。你的智慧、德行它是自自然然的會展現出來。你那種造作的六度萬

行,跟由實際體證之後自然展現出來的,那不一樣啊!一個是有作為、人

工化的;一個是沒有造作的、自然的、真實的流露。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夢裡﹂,就是你還沒有解脫之前,從凡夫到證初果、二果、三果,即

使你證到三果的時候,還是在夢裡喔!﹁夢裡明明有六趣﹂,因為你都是

用一個自我去界定;你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你那個自我它會不斷的去比

較——

誰大、誰小;誰好、誰壞;誰高、誰低;誰優、誰劣,一直在那裡

比較。比到那些大的時候,你就產生自卑;比到那些小的,你就起我慢。

而且你也在那裡劃分,什麼是好的,然後就一直追那些好的;什麼是不好

的,就一直逃避那些不好的。這樣,你就是在六道裡面輪迴啊!

六道講的是你的心境啦!你的心境每天都處在好與不好之中,遇到順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09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境、遇到你想要的境界,你就很快樂,你就像升上了天堂。遇到你不想要

的境界,你就一直想要逃,偏偏逃不掉。於是你陷入很苦的世界,當下,

你就像進入到地獄裡面。要知道喔!我們所說的天堂、地獄,不是心外的

天堂、地獄啦!而是指你的心境。那﹁夢裡面﹂呢?這也就是說當你有自

我、有我慢,你從自我出發去界定的時候,你的是非好壞會劃分得很嚴、

很清楚,而這就是﹁夢裡明明有六趣﹂啊!

﹁覺後﹂呢?﹁空空無大千﹂啊!當你真的了悟、覺醒之後,你會發

現原來一切眾生,現象界的一切都是法界裡面很莊嚴的存在;每個眾生都

是法界裡面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眾生,包括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平等

的,都是如此的珍貴。這時候,你原來的那種要、不要;大、小;高、低

⋯⋯

二元對立那些,通通都消失了。當你體證到空、體證到涅槃;當你溶

入一體的世界,不但二元對立消失,六道也消失了。這就是﹁覺後空空無

大千﹂啊!

099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

你看喔!當你解脫自在之後,那些罪、福,事實上也都是二元對立的

觀念。你有自我的話,你就會用自我去界定別人的罪、別人的是非;你有

自我的話,你也會用自我來界定自己的罪、自己的是非。當你有一天真正

了悟之後,你從夢境裡醒過來,你就會超越那些二元對立。但不要會錯意

喔!那不是沒有因果、不是沒有善惡。﹁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

覓。﹂這也就是說你再怎麼增加大海的水,大海的水都不會增加一分;你

再怎麼譴責、再怎麼排除大海的水,大海的水也不會減少一分。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這是來到了超越二元對立的

世界;來到了無為無修無證無所得。像這樣的境界,那是契入涅槃無為

啊!﹁寂滅性中﹂,那是唯證乃知,﹁莫問覓﹂啊!你不必一直地在那裡

問:﹁涅槃是什麼?涅槃是什麼?﹂你真的實證之後,唯證乃知啊!當你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0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親證之後,你就知道了。你不要在門外,一直地在那裡批評涅槃是什麼、

涅槃不好,然後一直怕入涅槃。因為這些都是屬於實證的世界,等你親證

之後,你就會知道啊!等你超越二元對立,來到一體的世界,你就會體證

到這裡所講的深義。

此來塵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這是說因為以前被無明所遮障,現在呢?已經了悟了、已經分明了,

所以我要把這個實相跟大家講清楚、解析清楚啦!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

這含意很深喔!我們常常聽到說修行要修到無念,認為能夠契入無

念,一念不生,那就是很厲害的境界。事實上,那都是在練功夫啊!所以

這裡說﹁誰無念﹂,誰沒有念頭呢?只要你活著,你就一定有念頭啦!

101

﹁誰無生﹂,誰沒有生生滅滅呢?你為什麼要譴責那些生、滅呢?你為什麼

一直要抓常呢?你為什麼一直怕無常呢?你為什麼會因為怕起貪、起瞋,

然後就一直裹住自己不敢入世呢?像這樣的話,你的修行都被﹁無念﹂、

﹁無生﹂,這些名相把你纏縛住了、把你包裹住了,而你的生命漸漸的也僵

化了。﹁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一個真正體證無生的人,那

是無不生啊!一個真正體證無為的人,他是無不為啊!這樣知道嗎?如果

你真正落實無生、真正體證到無生的話,那你就是無不生。如果你真正體

證到無為的話,你可以無不為,你也可以有所為有所不為。所以這裡講的

就是體證無生的人啦!

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你去問問那些喜歡深定、喜歡打坐,整天到晚常常關在禪堂裡面,一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0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直打坐,坐得像機器、像木頭的人,他什麼時候可以解脫?什麼時候可以

成就?通常他是沒辦法給你答案的。因為他還在苦海裡面浮沉啊!要不

然,他就會告訴你要三大阿僧衹劫啊!再不然,就是告訴你:﹁我們罪業

深重,要好好的禮佛、求佛、佈施、做功德啦!﹂這樣,你就繼續吧!反

正早晚你會覺悟的,只是不曉得什麼時候,那就隨因緣吧!也許三大阿僧

衹劫後再說囉!所以你不要被那些名相把你困鎖住了,被困死在那個死城

裡面;不要被那個無念、無生把你困死了啦!修行,那是要來到活潑、瀟

洒、解脫自在,不是那種僵化、僵硬啊!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

你要放開這個四大。﹁莫把捉﹂,你不要抓這個身體。因為這個身體

是法界裡面緣起的現象,它是無常—

生滅變化的,它是一直在流動的。

所以你要隨順法界的緣起,不要去貪愛這個身體。但﹁放四大﹂,也拜託

103

你饒了它吧!不要再一直責備你這個身心,不要再一直折磨你這個身體。

你這個身體,它沒有罪過啦!你不要一直認為你有這個身體是罪惡;你有

這個身體,就是要讓你受苦。那是眾生的顛倒夢想啊!你這個身體的形

成,那是非常殊勝不容易的啦!所以你要好好的珍惜它、善用它,有因緣

的時候,就把它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

﹁寂滅性中隨飲啄﹂,就是說一個了悟真理實相的人,他是隨順緣起,

內心是非常快樂的。他是﹁飢來則飯,倦則眠﹂,他不會在那裡炫耀什麼

特殊異常功能、什麼神通感應,他不會去炫耀那些啦!

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諸行無常﹂,他真的體悟到:﹁哇!萬事萬物現象界的一切,都是一

直在流動、流動。﹂而這個流動本身,它就在告訴你一切都在變化,都是

無常流動。﹁一切空﹂,就是說一切來自於空,以空為舞臺,以空為背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0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景,然後又回歸到空。這一方面也在告訴你﹁諸行﹂—

現象界的一切

呢?它是空無自性,不斷地在緣生緣滅的變化。如果你能夠看到現象界的

生生滅滅的變化,又能夠體會到不生不滅的這個本體的空,心與空相應,

外相隨順緣起。這樣,就是﹁如來大圓覺﹂啊!其實﹁如來大圓覺﹂,就

是你的心與空相應,你跟虛空溶為一體啦!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

我這麼肯定的跟大家說法,而且我都是直接敘述那無上甚深微妙法,

直接協助大家契入那個解脫的核心,跟大家講的都是直接讓大家能夠安穩

又快速的到達解脫。但是,如果你不相信呢?﹁有人不肯﹂,就是說你不

願意相信、不願意承擔、不願意去修,不願意去證,那就﹁任情徵﹂,就

隨你去吧!隨因緣吧!我也沒有辦法勉強你什麼。因緣不足,那就靜待因

緣吧!但對解脫者來講,他是﹁決定說。表真乘﹂,這是真的一條解脫之

105

路啊!如果你不肯相信,那就隨緣囉!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我們所講的這些,包括今天的戶外禪修,都是在協助大家直接契入那

個解脫的根源、直接截斷那個生死輪迴的根源。讓你了悟生死大事;讓你

知道你來自哪裡,將來回歸哪裡;讓你知道你跟整個法界因緣的密切關

係;讓你看清楚法界的實相、特徵。這些都能夠很快的破除你的無明,而

且很快能夠斷除你的那些我慢。這樣,要解脫那是很快的,這正是﹁直截

根源佛所印﹂,也是佛陀所印可的核心啊!

﹁摘葉尋枝我不能﹂,如果你一直要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你一直重

視一些小細節—

這個支流應該怎麼樣做;這個末節應該怎麼樣修;這個

應該怎麼樣切入、怎麼樣對治—

—你一直在用各種對治法去對治支流末節

的話,那這個不是我所能,我不擅長這方面啦!你如果要那些,你就去另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0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請高明。你若要我表演一些特技給你看,對不起!我不是雜技團,我不會

耍雜技給你看。你若要看,你就去看雜技團表演。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

﹁摩尼珠。人不識﹂,就是說你是拿著金飯碗去向人家乞討。知道嗎?

你本來就沒有欠缺什麼,但是你不知道,你不認識。不認識你自己、不認

識法界,不知道法界就是你的父母;不知道你就在法界、就在上帝的懷抱

中。所以是﹁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裡親收得﹂。你本來就沒有欠缺什

麼啦!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這就是說如果你清醒過來—

—清醒明覺;你打開了你的智慧眼,你的

心光明亮。這樣,你就會自然的展現六般神用啊!說﹁空﹂,事實上,它

107

也可以不空;﹁空不空﹂,那不是頑空喔!一個溶入空、體證空的人,他

絕不是頑空啊!

﹁一顆圓光色非色﹂,因為你的心跟空相應,你是溶入那個大圓境智裡

面,所以叫做﹁一顆圓光色非色﹂。你可以進入色界,也可以進入無色

界,這是超越喔!也就是你能夠展現出妙用無窮啊!

淨五根。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

這就是說當你淨化了你的身心之後,你會﹁得五力﹂,因為你見到法

開了智慧。你這個力量一出來,那就是見法開智慧,解脫自在啊!然後你

會展現出那種妙用無窮、展現出大慈大悲。像這樣的境界,﹁唯證乃知難

可測﹂啊!那是妙用無窮的啦!你沒辦法用你平常的那種眼光去臆測啦!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0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鏡裡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鏡裡看形﹂,是說你用一面鏡子來看這個形;也就是說你如實去觀

察、如實去照見的話,就不會困難。但如果你要在夢幻世界裡面,在水中

捉月,爭拈得?你在那不切實際的世界裡面構築你的夢幻世界,那是沒辦

法,也不可能實現的。今天有學員來獨參的時候,提到他以前對﹁一實相

印﹂的那種實相智慧,都是從文字上面去解讀,或是從禪坐中去解讀那個

實相智慧。當今天他在戶外看到大自然的實相,在大自然中禪修,看到真

實的實相之後,他才瞭解到什麼叫做實相。眾生常常是在夢幻世界裡面構

築天堂,那就是﹁水中捉月﹂啊!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

有一句話說:﹁自古聖賢多寂寞﹂。因為真正的阿羅漢、真正的解脫

109

者不多,而一般眾生,如果你不是阿羅漢、不是解脫者的話,你沒辦法瞭

解他的心行;你沒辦法瞭解他的內心世界。所以他就變成常獨行、常獨步

啊!因為很少人能夠看到他的蹤跡,就像老子的足跡你不容易看到啊!這

裡的﹁常獨行。常獨步﹂,講的是他的內心世界啦!你的體證不到那種情

況的話,你是沒辦法跟他的內心世界起共鳴的。所以他的內心世界就是常

獨行、常獨步啊!但是,那些解脫者、那些到達涅槃境界的解脫者呢?

﹁達者同遊涅槃路﹂,如果你真的也來到阿羅漢的世界、解脫者的世界的

話,那麼你就能夠跟他:﹁哇!大家在涅槃世界裡面心心相印啊!﹂這裡

所說的心心相印—

傳心,是說你的證量來到跟他相同的時候,你可以跟

他分享內心的世界—

那一種解脫自在的世界;那一種無為無學無修無證

無所得啊!

當你來到跟他心心相印的境界,你再看你的回頭路,你會看到過去的

顛倒夢想,你也會看到眾生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裡面構築夢幻世界,自討苦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1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吃。所以﹁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這都是對解脫者世界的

一種描述,以及眾生就算證到三果,你都沒辦法瞭解阿羅漢的內心世界。

你會用你的自我意識去審判,但那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如實的。

調古神清風自高。貌悴骨剛人不顧。

﹁調古神清﹂,就是說解脫者呢?因為他都是與古聖先賢同遊,所以神

氣清爽啊!﹁風自高﹂,是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因為他知足、知恩,沒有

覺得有什麼不足,所以人到無求品自高啊!

﹁貌悴骨剛人不顧﹂,他的外表呢?看起來好像很平凡、很平淡,甚至

看起來還覺得有點憔悴。但是,他的骨頭呢?卻是剛硬的。﹁骨剛﹂,不

是我慢的那個剛強,而是說他內心是有道骨的啦!他不會去做不必要的攀

緣,也不會在乎世間人的眼光、批判,他的內心是充滿著詳和、安詳。

﹁貌悴﹂,事實上也可以說像那種解脫者呢?常常是面有菜色啊!因為

111

阿羅漢常托空缽啊!供養比較少啊!不像那些重視修福的人,吃得滿面紅

光。如果以真實的佛陀來說,你要知道喔!佛陀一天吃幾次?佛陀是日中

一食,一天吃一次啊!一天吃一次的人,你說他會滿面紅光,很福相嗎?

那眾生呢?因為我們的攝影技巧好,然後就把佛陀的相加以修整邊幅,修

啊!修啊!修得這樣比較好看、這樣比較莊嚴,結果把真實的佛陀的實相

都修掉了。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

﹁窮釋子﹂,大家有沒有聽過﹁貧僧、貧道﹂?那是一種自稱,自稱自

己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有道、有的只是有法。﹁窮釋子﹂,一個真正在

修行的人,他是不會有很多財富、很多財產的。﹁口稱貧﹂,雖然我們嘴

巴上稱貧僧,實在是身貧道不貧啦!﹁稱貧﹂,是因為你們穿的、住的都

很富麗豪華,而我們是穿的隨便就好了啦!住的能夠遮風避雨就好了啦!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1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所以佛陀常常穿的都是一些糞掃衣,都是儘量廢物利用啊!﹁實是身貧道

不貧﹂,他的外表、外相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好像是很貧窮,但是他的

道呢?他內心所蘊藏的法寶呢?卻是不貧窮啊!卻是無限啊!

這裡要跟大家講的就是,眾生的貧窮、貧富都是從金錢上面來衡量,

但那是錯誤的。不是越有錢的人就越快樂喔!真正的富有是從你快樂不快

樂上面來界定啊!如果你有很多的錢,但是你卻過得不快樂、過得憂悲苦

惱,那你是很窮啊!如果你有很多錢,但是你卻一直想賺更多的錢,你不

知足,你會成為欲望的奴隸。你不斷地在追逐錢,錢越多,你又想賺越

多,那表示你的錢還不夠,表示你還很窮。那解脫者呢?他了悟真理實相

之後,他是知足、知恩、感恩,所以解脫者他是真正的富有啊!

富有不是從物質上來分,而是從精神上來看。你真的知足、知恩、感

恩,你就是非常富有的人。你真的天天過得很快樂,你就是非常富有的

人。如果你有很多的錢,但是你過得並不快樂,或是你一直想擁有更多

113

錢,那表示你還很貧窮啊!

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那些解脫者呢?﹁貧則身常披縷褐﹂,我說貧窮是因為我身上常穿的

就是幾件破舊的粗布衣。講到這裡順便說一下,可能因為將近一年來,我

在跟大家結緣上課的過程中,大概常常都是穿那一、兩套衣服,有些學員

就覺得老師可能沒有什麼衣服好穿,所以就很關心的陸陸續續買一些衣服

給我。謝謝大家的好意!事實上,我所穿的、所需要的不多,我也不會在

外表上講求要怎麼樣穿才性格、怎麼樣穿才有品味。

有一次在大乘精舍上課的時候,講到衣服方面,我說如果參加喪事的

時候可以穿這一套;參加喜事也可以穿這一套,這樣的衣服最好。有人就

說:﹁那穿出家服啊!﹂我說:﹁不一定!我這一套衣服也可以,喜事、

喪事一樣都可以參加。﹂所以你真的內心安詳,外相方面,你不會很在乎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1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的。你只要穿得自在、無傷大雅就好,但不要又刻意裝出像嬉皮的那種樣

子,不要給眾生造成麻煩、煩惱啦!不要在外表上面打量啦!

﹁道則心藏無價珍﹂,真正的解脫者,他的內心所蘊藏的法寶呢?那是

無限量啊!無價之寶啊!他就像撞鐘,你不叩,他就不響;叩小,他就響

小;叩大,他就響大。他有無價之寶,只看你會不會挖而已。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

這個得道之人—

—解脫者,他那些無價的珍寶呢?﹁用無盡﹂啊!

﹁利物應機終不吝﹂啊!他對法佈施方面不會吝惜的。他不會自私自利,

也不會說要有什麼條件,要你拿多少錢給他,他才傳法給你。沒有那些

啦!為什麼他能夠這樣﹁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呢?因為原

來你都是用自我的金鐘罩,把自己跟這個法界的大海隔絕起來。所以你會

覺得你的生命好像越來越萎縮、越枯萎,那是你用自我把自己阻絕了。當

115

你了悟整個法界的實相之後,你那個自我會很高興、很欣喜地打開、撤除

掉,這時你會來到無我的世界。

當你無我的時候,整個法界的法流它是不斷的湧入、不斷的穿流而

過。這時候,你原來那即將枯乾掉的井水呢?它會一直湧冒法喜,變成泉

源不斷的泉水。那個活的法水、活的泉水,它會不斷的湧入啊!這不是說

你得到了什麼,而是你將自我打開、撤除掉之後,你跟整個法界溶為一

體,這時候你的法寶、你的法喜那是無限啊!所以說﹁無價珍。用無盡。

利物應機終不吝。﹂解脫者對於法佈施方面是不會吝惜的啦!你要的越

多,他可以給你的也越多。而且他給你越多之後,這個泉水它還可以更加

加速促進它的流動、流通。這就是﹁利物應機終不吝﹂啊!

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三身﹂,就是報身、法身、應化身。﹁三身四智體中圓﹂,當你真的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1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解脫之後,你的各種智慧,它就會自然地流露出來。你的智慧眼打開之

後,包括你對一切人事物的觀察;包括你實修實證而產生的無畏智,那些

都會自然的展現出來。這都不是裝出來的啦!這一定都是透過實修實證而

來的。﹁

八解六通心地印﹂,解脫是有分不同層次的。當你真正究竟解脫之

後,其他各種的解脫,以及各種的觀察力,包括漏盡通⋯

都會很自然的

展現、很自然的流露出來;你的煩惱、不安那些也會都止息了。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

跟大家講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講這個最高、最好的解脫之道,如果

是上等根器的人,一聽了之後呢?他會展現出大丈夫的氣魄,當下承擔去

求證。等到他真的證悟到之後,一切就了了。﹁上士一決一切了﹂,當你

體證開悟之後,你的所有的疑結都會破除。

117

﹁中下多聞多不信﹂,但是中等根器或是下等根器的人呢?﹁多聞多不

信﹂啊!中下等根器的人聽了這些會說:﹁真的嗎?是這樣嗎?有那麼簡

單嗎?有那麼快嗎?不可能啦!我們業障這麼深重呀!﹂所以中下根器的

人是﹁多聞多不信﹂啊!這樣,也只能夠隨緣了啦!隨便你,隨你高興好

了。

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但自懷中解垢衣﹂,是說一個真正要邁向解脫的人,他是不斷的回來

反觀、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他不是去向外看,不是去挑別人的毛病、不是

去跟別人比較。

﹁誰能向外誇精進﹂,修行不是去向別人炫耀、不是去跟別人比高低。

有的人修行之後,就是要向別人炫耀,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多麼厲害;

不然,就是要去跟別人比高、比低、比大、比小。那都不是真正走在解脫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1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道上。真正走在解脫道上,他是﹁但自懷中解垢衣﹂啊!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

眾生不瞭解一個真正的解脫者,所以對他會有很多的毀謗;眾生都是

從自己,用自我的眼光來衡量一個解脫者,所以對他會有很多的批評。好

吧!那就﹁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這些毀謗、批評對一個

解脫者來講,那都是無關痛癢啊!他仍然是解脫自在啊!但是,對你呢?

對這些批評者、批判者呢?你只是自己阻斷解脫之路而已。你不願意相信

那些解脫者,然後又批評他、攻擊他,你只是在阻礙、阻斷你自己的解脫

路,﹁把火燒天徒自疲﹂啊!

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對一個解脫者來講呢?我聽到那些批評啦!毀謗啦!﹁我聞恰似飲甘

119

露﹂,就好像在喝甘露法水。為什麼?因為眾生在告訴你:﹁我們就是這

樣在顛倒夢想啊!﹂眾生還會拿出他實際在顛倒夢想的例子來給你看。知

道嗎?所以﹁我聞恰似飲甘露﹂。

﹁銷融頓入不思議﹂,因為你看到眾生真的是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裡面自

尋煩惱,自斷解脫之路。這時候,你不但對眾生沒有任何的瞋心,你會生

起大慈大悲之心啊!真正的解脫者他遇到眾生的攻擊、批評,他是不會起

什麼瞋心的。因為他看到眾生在流露顛倒夢想的實相,而他內心生起的就

是大慈大悲啊!但願有因緣眾生能夠出離苦海,遠離顛倒夢想啊!所以

﹁銷融頓入不思議﹂,他不但沒有瞋心,代之而起的是大慈大悲之心啊!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

別人的惡言、冷言冷語、毀謗批評⋯

這些呢?都是功德啊!它是來

考驗你、來檢驗你啊!看看你的證量是真是假,所以他也是我們的善知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2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識,要感恩啊!

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不因為他毀謗、批評你,然後你就起瞋心;不因為他誇讚你,然後你

就起貪心。像這樣,這都是境界在考驗你,看你會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

看你的悟境、體證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你就可以展示出、流露出

﹁無生慈忍力﹂。那個﹁無生﹂,就是你不會成為境界的奴隸;你不會因為

遇到順境就起貪,遇到逆境就起瞋啊!所以你面對這些呢?你展現出來的

是無生法忍。而對眾生的批評、訕謗那些呢?你流露出來的是大慈大悲愍

眾生啊!沒有瞋心,只有體諒與包容。這不是用壓抑的喔!不是說以後別

人批評我、攻擊我,我很想生氣,但是老師說不可以生氣,生氣的話我的

境界就不夠高,就曝露出來了,所以就壓抑著。你用壓抑的話,你是會內

傷不斷啊!內傷不斷的話,你又會去傷害眾生喔!所以你要真的就是心與

121

空相應,面對各種的批評、考驗,你才能夠﹁無生﹂啊!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

﹁宗亦通﹂,就是說你的體證來到了超越宗派、超越宗教,而不是說成

為某個宗派的繼承人,就一直弘揚那個宗派的法。不是這樣的啦!你不是

要成宗教的信徒,你是要成為解脫者啊!真理,它是沒有宗派、宗教之分

的。你如果真的體證到真理的話,那是超越宗派、宗教的。這就是﹁宗亦

通﹂。﹁

說亦通﹂,如果這一條解脫之路,你是紮紮實實的走過來的話,你真

的走過的話,你就可以明確地告訴眾生,怎麼樣去走出解脫路啊!而你的

說法也會很圓通、很通暢。

﹁定慧圓明不滯空﹂,一個解脫者呢?他是很瀟洒、很自在的。但是在那

瀟洒、自在裡面,他是有定、有慧的啦!他是定慧圓明,很自在又不滯空,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2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不執著在空裡面、不執著在涅槃、不執著在無為,他是能夠無為無不為啊!

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這個境界不是說只有我︵永嘉大師︶才能夠做到,你們都做不到,不是

這樣啊!

﹁恒沙諸佛體皆同﹂,過去的佛、過去的那些解脫者,他們所體證的都

是來到相同的涅槃境界、解脫自在的境界啊!而這都不是我私人的,不是

我獨創的。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

﹁師子吼﹂,是說一個真正體證到究竟法,來到解脫自在的阿羅漢呢?

當他上台說法的時候,就好像獅子在吼一般。這裡用獅子吼來表示他弘法

時,那種威震八方和他的那種攝服力。

123

﹁無畏說﹂,如果你真正有所體證來到解脫自在,你的講經說法是會具

有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大無畏的氣魄啊!但如果你只是聞思,你還沒有經

過實修實證的話,你的講經說法裡面都還會有很多的疑、很多的保留、很

多的畏縮,還會沒有信心。如果你是經過體證、實證來的話,你所展現出

來的是大丈夫的氣勢、大無畏的精神,這裡面是沒有我慢的。要弄清楚

喔!他只有如實語、如實說;說實相、說真相,而沒有我慢。

為什麼他會大無畏呢?因為真理實相不是他個人的啊!它是宇宙的真

理實相;它是大自然的法則,任何人都可以來求證,他不怕你去求證啊!

你越去求證,你越會相信他所講的話是真是假。所以他會展現出那種大無

畏的精神。但是,這樣的一種解脫法呢?﹁百獸聞之皆腦裂﹂啊!一般根

器比較小的人、比較不具足的人,聽到這些法,他會起煩惱;他會不喜

歡;他會逃、會跑,他不要啊!﹁那有可能?我不相信。﹂然後很多過去

的那些知見,又把他引離開解脫法。所以﹁百獸聞之皆腦裂﹂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2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香象﹂,是描述中等根器的人。中等根器的人聽到這種上乘之法,還

是一樣會逃跑啊!他聽了幾次之後還是會逃跑、會閃開、會閃躲,會設法

躲開。他不喜歡,因為他要追求的是神通、是感應,他要塑造的是自我有

成就感啊!如果告訴他這種要拆掉自我的那個框框,他會怕啊!所以不是

真正要解脫的話,他就會繼續逃、繼續跑。這就是﹁香象奔波失卻威﹂。

雖然,他說要修行,他很喜歡修行,但是他的修行卻是想要有所成就啊!

他的修行不是為了斷我慢、不是為了究竟解脫。

﹁天龍﹂,講的是上等根器的人。上等根器呢?你真的是為解脫而來的

話,你聽到這些解脫法,你會很寂靜,心很柔軟地去聽。當你聽聞時,你

的內心會不斷的產生震撼、會不斷的產生法喜。這就是﹁天龍寂聽生欣

悅﹂。

125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我︵永嘉大師︶過去呢?是不斷的跋山涉水、上山下海、國內國外,到

處去參訪;到處去求道、覓道、修道。用生命去修、用生命去求,就是為

了了悟生死大事,為了大安心、大自在啊!像玄奘大師的那一種求法,那

都是用生命去求法啊!如果你真的有用生命去求法的魄力和決心,你的成

就會很快。如果你還是可有、可無,有也好、沒有也沒關係,無關痛癢;

有的話,多增加一些知識、知見。像這樣的話,你還要繼續再浸泡很久

啊!你的苦還吃得不夠,你就繼續再多吃一些苦吧!

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自從認得曹谿路﹂,講的就是六祖惠能的意思。﹁自從﹂,事實上那

只是一個代表,意思就是說自從我認得、瞭解涅槃之路,了悟法界實相之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2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後,我了知生死不相干啊!以前無明的時候一直貪生怕死、一直恐懼死

亡。當你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你會體會到:﹁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

的事,那是法界的事啊!﹂耶穌要來這個世間誕生,不是耶穌自己在決定

的,是上帝要他來的,也就是整個法界的因緣啊!上帝,講的就是當整個

法界的殊勝因緣形成、具足,耶穌就出現啊!你的出生也是這樣啦!波浪

要形成,不是波浪本身在決定;波浪要消失,也不是波浪本身在決定啊!

波浪的形成與消失,跟波浪本身不相干啦!這就是了知生死與我不相關。

今天緣起現象你有這樣的一個生命,你要知道這是整個法界的恩賜

啊!所以你要好好珍惜它,善用當下這麼美好殊勝的因緣。但這個珍惜裡

面沒有抓取,你是活的很全然,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就算有一天,你

表面上是死了,其實你並沒有真正的死,你只是回歸法界;就像波浪消

失,回歸大海。所以說若生、若住、若異、若滅。有沒有?︽阿含經︾裡

面有講到那個﹁若﹂字。﹁若生、若住、若異、若滅﹂,好像是生、好像

127

是住、好像是異、好像是滅。真正呢?它是不生不滅,它是不斷的變化、

變化而已啊!冰融解,也不是冰的完全消失,它只是變化、變化。

像我們今天到戶外禪修,有指引大家去看一棵枯樹。有沒有?那棵枯

樹在法界裡面,它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啊!法界沒有排斥它,它也是珍貴

的藝術品啊!所以不要用二元對立的眼光來看生、死。你要看整體,你才

會﹁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當你真的了悟生死大事;真的

參透生死大關的話,你的生命會很灑脫、很自在。不管到哪裡,你都是大

安心、大自在啊!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一個真正的解脫者,不管是動、是靜,他都是無修—

無修之修啊!

他就是那麼地清醒明覺、安詳自在。所以他是﹁行亦禪。坐亦禪﹂,﹁語

默動靜﹂呢?﹁體安然﹂啊!﹁體安然﹂,就是說他的內心是很安詳、很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2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自在的,包括在跟你說話,他的內心也是保持清醒明覺,沒有恐慌、沒有

不安。所以你看!這是很活潑的解脫境界—

動、靜都是解脫自在啊!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縱遇鋒刀常坦坦﹂,就算遇到災難他也是坦然地面對。坦然面對是說

他冷靜地面對一切境界,但卻不是說:﹁現在假設我在房子裡面,房子著

火了,燒起來了,我面對大火也一樣,坦坦蕩蕩的面對,不逃也不跑,來

證明我的證量很厲害。﹂如果這樣,那是沒有智慧啊!事實上,這裡是說

如果是因緣遇到刀鋒這種情況呢?我也是坦坦蕩蕩,平常心的來面對。其

實你如果冷靜而有智慧地去面對那些逆境的話,反而容易大化小,小化無

喔!﹁

假饒毒藥也閑閑﹂,就算整個因緣如果到後來要我像蘇格拉底一樣,

被賜毒而死,因緣如此的話,我也以平常心來接受啊!如果整個世間、整

129

個眾生不希望我講話,要把我的嘴巴封起來,要把我毒死,解脫者他也是

﹁假饒毒藥也閑閑﹂啊!因為這是世間的因緣。耶穌被判死刑,吊上十字

架,因緣如此,也是就接受啊!所以﹁縱遇刀鋒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

閑。﹂但是,解脫者他不會刻意要去自討苦吃,他不會去逞強,不會刻意

要去挑釁找麻煩。如果因緣如此,他是冷靜的去面對一切的因緣。

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這是敘述佛陀也是經歷過很多的覓道、求道、修道,才能夠來到解脫

自在啦!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這就是說,你在還沒有解脫以前,你就是在苦海裡面頭出頭沒啊!從

小到現在,你是跌跌撞撞的,你也都在歡喜、憂悲苦惱之中頭出頭沒。那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上)

13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都是在生、在死啊!﹁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你還沒有解

脫,你緊抓住生命的話,你就會貪生怕死;你就會不斷地在苦海裡面輪

迴。而那種輪迴是生死悠悠無定止啊!

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自從頓悟了無生﹂,當我體會到了不生不滅的大自然法則、真理實相

之後,哇!了悟了生死大事之後,﹁於諸榮辱何憂喜﹂。也就是說因為你

來到了大安心、大自在,你不會再成為境界的奴隸,所以你能夠解脫自在

啊!

131

十、幻燈片——

實相解說︵二︶

今天我們有講解﹁永嘉大師證道歌﹂,同時也有到戶外去做禪修,在

大自然裡面見法,體悟三法印。這樣,大家應該會更快、更具體的有所體

悟。有不少的同修來反應,他們體悟得更深、更具體。這相當好!現在我

們再請法界大師來告訴我們大自然的法。

這是在佳洛水拍的。有沒有看到?這像一個人頭,還戴著很酷的墨鏡

喔!有沒有?你看!有鼻子、嘴巴,還有鬍子,這些都是自然的。這裡,

法界大師要告訴我們什麼呢?它告訴我們一切都在流動、在變化,而它本

身就是一個無常的法流在流動、變化。這是海水浸蝕過的一個石像,這個

上面是珊瑚礁。知道嗎?它的頭髮有點像貝多芬的頭髮,而這頭髮是珊瑚

礁喔!這告訴你它以前是怎麼樣?是在哪裡?以前它是在海底呀!因為大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3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自然的演變,地在動,慢慢的擠壓,然後它就慢慢地向上升起來。你看!

這都是海水侵蝕過的痕跡喔!這一方面是在告訴你無常的變化;一方面也

是在告訴你,它是慢慢地一直在向上升。

眾生都怕無常,不瞭解無常是實相啊!如果沒有無常,你我的生命不

可能活著。還有,因為地球裡面是很高溫的,所以地球會有火山,地殼也

會變動。這也是在告訴你這個星球是活的,如果地球完全冷卻下來,都沒

有火山活動的話,那這個星球就是死的。死的星球,你沒辦法在上面寄居

啊!它也沒辦法養育出動物、植物來啊!所以如果你要排除掉無常,你一

直怕無常,要去找一個不生不滅、一個不動的星球的話,你的生命到那邊

也會不動了、也都僵化了,也會死掉啊!所以要知道喔!無常法流,它就

是一直在流動,也就因為有這些流動變化,你我的生命才能夠繼續存在。

你看!這裡,法界大師就在告訴我們,地的本身它會不斷的動啦!這是實

相喔!佛陀一直講無常法印—

地水火風都是不斷地在變、在動,而眾生

133

卻認為地是不動的。你看!﹁不動產啊!﹂你不相信地會動,好吧!有時

候就是要搖一搖,讓你知道地是會動的,地是無常的啦!佛陀講的無常法

印是正確的啦!

你看!大自然的力量可以讓滄海變桑田,有沒有?這是滄海,以前是

檳榔園,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它卻變成為草嶺潭了。這就是在告訴我們一

切地水火風都在變、都在動啊!這是在一個陸地的岩壁上拍的,這裡告訴

我們什麼呢?這是什麼的痕跡?這是海水侵蝕過的痕跡。知道嗎?這就在

告訴我們,它以前是浸泡在海中的,幾千年前、幾萬年前,它們都是浸泡

在海中,但是因為陸地不斷的擠壓,它就慢慢的向上升起來。所以你看!

這個岩壁上面都是海水侵蝕過的痕跡,這就在告訴你地是無常的啦!你再

看!這岩壁也是珊瑚礁喔!岩壁它在告訴你說:﹁海水在這裡有留下簽名

——

到此一遊。﹂有沒有看到?水的波紋、海浪的衝擊都留下來了。這都

在告訴我們因為海水的侵襲,然後陸地慢慢的上升;然後它就形成現在這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3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個樣子,像一幅很大的國畫,而這些都是大自然的藝術品啊!所以你說地

震好不好?不好也不壞。它是中性的。

如果沒有地震現象的話,這個地球它是死的。所以你不要只是要讓它

不動啊!眾生常常都是只要他要的一面,不要的一面呢?就一直不希望它

發生。但是偏偏大自然它就告訴你:﹁我沒辦法這樣啊!你要把我壓住,

我忍不住啊!﹂等到它的能源、能量累積到一個情況時,它就會爆發出

來。而這也是在告訴你:﹁它有生命力啊!﹂所以我們要接受大自然這

種,有黑臉的一面,也有白臉的一面。在弧陸碰撞下,因為有地震的擠

壓,才會形成台灣這塊陸地。如果以整個地震無常現象的展現來看,對台

灣來講,那是正面的助益比較多喔!所以我們要瞭解,無常它是中性的。

有無常,那正代表生命力的存在啊!

再看海水,它也在告訴我們,整個海洋、整個潮流也都是一直不斷地

在流動、

變化—

浪起、浪落啊!所以你不可能去求得一個不變。佛陀講

135

的這個無常的真理,它是超越時空的。而浪起、浪落的這個現象呢?它也

在告訴你,海洋、海水它是活的。因為是活的,所以它能夠蘊育很多的生

命。如果你把無常排除掉的話,你不喜歡無常的話,那你的生命不可能存

在啊!我們的禪修就是要去徹證大自然的實相,和你身心的實相。你要去

徹證,要去了悟啊!所以你要看實相,不要看禪相裡面的幻相啦!流水,

它不斷的在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無常法印?它就是一直的在流動、流動。

﹁溪聲盡是廣長舌﹂,溪水,它也是一直在流動,告訴你無常的法印;那個

聲音也在告訴你,它一直在生滅變化。所以我們要溶入大自然—

法界裡

面啊!水

呢?它一樣有白臉的一面,也有黑臉的一面。有時候,它會氾濫成

災。這也是在告訴我們無常的法印啊!所以我們要看到大自然—

地水火

風,它所展現出來的是有白的一面,也有黑的一面。白的一面是養育眾

生,黑的一面呢?是在警告眾生:﹁你的我慢太狂傲了、太囂張了,你不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3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知道感恩,還在破壞大自然!﹂這一方面也是讓你看看大自然的那種力

量,人類才不會一直地自我膨脹、膨大。再來,水本身它也一直不斷的在

變化喔!水會變成雲,雲又會變成水。這都是不斷的在流動、變化啊!就

像這一條溪水,你如果一直追溯,追溯到最上游的時候,它是變成了雲;

它跟雲是連接在一起的。你能不能去看到水,它的那種無窮的變化呢?

再看!我們的身體裡面是不能沒有水的,而水呢?它也會流到我們身

體裡面。當它流到我們身體裡面,它每分每秒又是不斷地在流動啊!像我

們的血液一直不斷的在流動、變化,這就是大自然的水流到我們的身體裡

面啊!所以你要去清楚的體悟到,大自然的水不斷的在流動,我們身體裡

面的水也是不斷的在流動。而且當我們把它喝進去之後,然後又會把它排

出來,這是在跟大自然的水做交換啊!大自然的地水火風不斷的跟我們的

身體在做交換。知道嗎?這也在告訴你:﹁你跟這個法界完全是息息相關

的。﹂你是整個法界一體裡面的一份子、一部份啊!而這一部份,又是跟

137

法界完全沒辦法脫離的。

你就是這個法界水裡面的一條魚,不管你修行是修到金光閃閃,或是

修成金色身,又怎麼樣?你成佛、你解脫、你成為金色身,又怎麼樣?你

難到不需要水嗎?不需要腳踏大地嗎?你不需要空氣嗎?所以不管你修成

多大條、多大尾,你還是這個法界裡面的一份子啊!當你清楚地體悟到;

你打開智慧眼之後,你會很感恩,你的我慢會越來越降伏、越來越減少

啊!你是海中的一條魚,你就浸泡在海中,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你就愁眉

苦臉。有沒有?它的嘴巴、它的眼神,看起來好像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因為你找不到家在哪裡?你到處要去找涅槃界在哪裡?大海在哪裡?你不

知道,你就浸泡在涅槃界裡面,你就浸泡在大海裡面啊!

剛才是看地、水;再來看火,也就是太陽。太陽它每天不斷的日出、

日落,每天一大早,你還沒有起床,它就起來工作了。它把陽光、把能源

送給我們,但是我們卻很少去感恩它;太陽又是我們生命能源的總源頭,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3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沒有太陽,你不可能動、你不可能講話,或是做什麼⋯

。我們不但不知

道這些恩,反而還在那裡不斷的抱怨、牢騷過得很苦啊!你看!天地父母

不斷的這樣一直默默的在承擔、承載著眾生,養育著眾生;太陽不斷的在

燃燒自己,照亮眾生,給世間溫暖、給世間陽光、給世間能源,讓這個世

間有光明,並且多彩多姿,五彩繽紛。你有沒有看到呢?經過陽光照射之

後,會形成這麼樣花花綠綠的世界。這一方面我們要看到陽光的奧妙;一

方面也要看到太陽對我們生命的重要啊!

再來,你每天都浸泡在空氣裡面,在大氣層裡面游來游去。你知道

嗎?風一直在那裡流動、流動,風本身不斷的一直在無常生滅變化。你有

感覺到嗎?如果風沒有流動、沒有變化的話,這些植物沒辦法活著。因為

它沒辦法進行呼吸啊!風如果不流動,你也沒辦法呼吸啊!所以你的呼

吸,一定是要跟大自然完全密切的結合啦!但是告訴大家說從呼吸切入,

把心靜下來的時候,結果你又在那裡說:﹁老師我怎麼胸悶?我怎麼還是

139

看不到呼吸的收縮、膨脹啊!﹂然後在那裡修得很苦。告訴你一個方法,

結果你又執著在那個方法上面。事實上各種方法,都只是讓你的心靜下

來,然後去如實看到無常的法印、看到無我。而要體會無我呢?除了要體

會無常生滅變化以外,你還要去體會到你這個﹁我﹂的存在,它是需要整

個大自然很多因緣的支撐才能夠存在啊!所以你要去看到這一呼一吸之

間,你身體裡面的那個風界的元素就不斷變化了啦!新的空氣—

氧氣進

來;舊的那些二氧化碳排除出去。你要去了悟無常、了悟無我啊!

你看!因為有地、水、火、風這些的涵養變化,才會有這麼多的稻

米、五穀來讓我們食用。所以你一定要去了悟,你的生是從哪裡來?你現

在生命的存在,跟整個法界的密切關係在哪裡?你一定要深刻的去體證到

啊!法界能夠養育、變化出這麼多的青菜來讓我們食用,你問問你自己能

不能做到這些呢?你成佛又怎麼樣?你成佛你就能夠無中生有變化出一個

青椒來嗎?你所吃的飯菜,一樣,都是需要仰靠大自然的供養啦!大自然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4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能夠養育、變化出這麼多的水果來讓我們食用,我們要慢慢去看、去悟

啊!你以前吃這些,你都以為﹁我買來的啊!我很行、我很會賺錢啊!﹂

所以你在吃這些的時候,你都沒有一種感恩的心,裡面反而有一種我能

喔!你都認為那是人類的努力耕作啊!事實上,人類努力耕作只是一個助

緣啦!現

在你要看到整個大自然地水火風,像陽光⋯

都在這裡刻印喔!因

為有大地、流水、陽光、空氣,它︵芒果︶才能夠不斷的生長變化。所以

你看!這個法界的魔術大師,它能夠變出這個︵芒果︶真實的東西來讓我

們吃啊!這是真實的呀!你再怎麼修行;再什麼禪相;再怎麼神通廣大、

法力無邊,能不能無中生有變出一個大芒果來讓我看看?你強調你神通廣

大、你很厲害、你法力無邊,你就只要無中生有變一個出來,我就服你。

看你能不能?我問我自己,我是不可能做到啦!我要這些的話,那都需要

很多的因緣,包括大自然、眾生⋯

各種因緣的形成,我才能夠吃到這些

141

瓜果、食物。所以每當我在吃這些的時候就是一種感恩啊!

我們說供養,如果嚴格來講的話,還在其次,你要感恩整個法界的恩

賜啊!你能不能在吃這些的時候,也吃出感恩的心呢?而當我們把這些地

水火風,吃進身體之後,你知道你回饋給這個世間的是什麼嗎?大自然不

斷的在長養、養育我們,你要問問自己,你對這個世間回饋的是什麼?你

對這個大自然做了多少的回饋?你常常不斷的在那裡抱怨、牢騷。你有沒

有看到?你回饋給這個世間的就是這些—

米田共啊!

再來,你要去看到因為有大自然的養育,這些秧苗才能夠不斷的長

大,蓮花才能夠開出美麗的花朵,眾生也才能夠不斷的、繼續的活著。這

是一幅很美麗的畫喔!你看!因為有大地、有水、有太陽、有空氣,地水

火風空都具足,所有的眾生包括動物、植物才能夠活著啊!所以你要打開

你的智慧眼,去看清楚你是接受整個大自然的養育啊!這樣,你那個我慢

才會斷除的很快,而且你會處處充滿著感恩,你的生命才會真正的活起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4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來,你才會﹁利物應機終不吝﹂啊!還有,你要體會到每個眾生都是法界

裡面的一個波浪啊!

法界就是這整個大海,每一個人都是法界裡面的一個波浪,外相上你

這個波浪跟那邊的波浪好像不同。有沒有?事實上,我們都是怎麼樣?一

體裡面的一份子啊!所以你要去體證到,你跟一切眾生,跟一切動物、植

物,都是一體裡面的一份子。你要以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因為我們

每一個人都是大海裡面的一個波浪。波浪要形成,不是波浪本身在決定;

波浪要消失,也不是波浪本身在決定。這都是整個緣起甚深,整個法界非

常殊勝的因緣啊!你能夠體會到這些的話,你會很珍惜你的生命,而不會

有抓取;你會當下溶入整個法界,充滿著感恩、知足。

還有,你要去看到,不管你怎麼樣的奔跑,你有多高的成就,就算你

成為一國的總統,你還是一樣,都需要地水火風空的養育啊!你不要爬得

很高之後,就忘了我是誰?要懂得感恩啦!我們都是這法界大海裡面游來

143

游去的魚,如果你不知恩,你就會顯現出那種好像很酷的樣子;如果你懂

得感恩的話,你就會快樂自在啊!這裡,你看!我們的生命能夠活著、能

夠健康的存在,我們都需要整個大自然的養育啊!我們需要生活在大地

上,需要喝水、需要陽光普照,也需要新鮮的空氣。而這些植物呢?它們

不斷的送新鮮的空氣來給我們。這也在告訴你:﹁你跟這個大自然、跟植

物都是完全息息相關啊!﹂所以當你越知恩,你就會越感恩。你懂得知

恩、感恩,你的生命就會像孔雀開屏一樣。有沒有看到孔雀開屏?這是大

自然的孔雀︵芒花︶,你的生命會像孔雀開屏一樣發出萬丈光芒。

大家看看這是什麼?這裡面沒有人工技巧、人工造作,是實際拍攝到

的實相。不過我們先講它的法義。這就好像一個自我,你本來不知道﹁一﹂

歸何處,然後就去修行,修到很厲害;修到萬法歸﹁一﹂,但是你這個

﹁一﹂會變成很孤單喔!而當你看到整個法界的實相、了悟生死大事之

後,你這個﹁一﹂會跟整個法界溶為一體。這時候,你的生命是萬丈光芒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4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啊!知道嗎?你的生命意義會發揮出來,你會重新的活起來啊!這也就是

說當你的生命能夠萬法歸﹁一﹂,然後又知道﹁一﹂歸何處;你能夠回歸

法界,溶入整個法界裡,你的生命會展現出萬丈光芒。你的生命力會真正

的展露出來;你的生命意義會真正的發揮出來啊!

現在來解析這是怎麼拍攝的。這是一棵乾枯的檳榔樹,葉子全都掉

了。這棵檳榔樹很高很高,如果不夠高的話,會有其他東西擋住。那天這

棵檳榔樹的枯枝正好對著太陽,哇!透過陽光的照射,這棵乾枯的檳榔樹

就像是放出萬丈光芒。很美、很不錯的一個景象,於是就把這樣的一個實

相拍攝下來。所以你看!一棵乾枯的檳榔樹在這裡,它也能顯現出藝術之

美和那種生命的光芒啊!法界沒有遺棄它,這裡面處處都有法喔!你能夠

見到這些的話,你是會花開見佛悟無生啊!心花朵朵開,解脫自在啊!

你要了悟生死大事,真的不是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啊!﹁永嘉大師

證道歌﹂所講的要﹁直截根源﹂啊!所以不要小看這樣的一個因緣,大家

145

要好好的珍惜,一步一腳印的去做,紮紮實實的去做,好好去體會。幾天

下來,你整個人會不斷的脫胎換骨啊!這幾天只要因緣、天氣情況可以的

話,我們每天都會到戶外禪修,讓大家實際在法界裡面對無常、無我,以

及法界的真理、實相能夠體會的更具體。

幻燈片——實相解說(二)

147

十一、契入無為

佛陀所跟我們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這是泛指一切的修行法門,但這

些都是屬於有為法。不管你是持咒、唸佛、參話頭、參公案,或是打坐、

誦經、禮佛、行善、佈施、求福⋯

種種法門,都是屬於方便法、有為

法。不是說這些方法不重要。這些方法很重要,就像我們從小到大成長的

過程,我們需要有很多的玩具讓我們玩。如果沒有這些玩具的話,你會

哭、會吵、會鬧不容易靜下來。但是要知道喔!這些玩具都是為了讓你不

必再玩這些玩具,而這些玩具它也只是協助你成長啊!同樣的道理,一切

的有為法,都是要協助你來到無為法;各種修行的方法,都是為了要讓你

來到不必修行啊!所以不要一直堅持、執著在那個有為法上面。要知道!

它只是協助我們成長、協助我們渡河的工具,你不要一直執著在那個法上

契入無為

14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面。所以︽金剛經︾就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就是告訴你要把有

為法放下,你才能夠登上涅槃彼岸啊!

但這又不是說你放下有為法之後,那就什麼都不修、什麼都不做,然

後就入涅槃,就解脫自在。未必啊!這裡面有個重要的關鍵,就是你要契

入無為啊!而這個無為,跟一般那種不修行、懶懶散散、渾渾噩噩的無

為,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會錯意喔!要知道!所有的有為法,都是要讓

我們契入無為。而這個無為,跟大家提示一個要點,大家可以慢慢去體

會。

當你要進入睡眠,你用各種方法的話,你的方法用的越多,你反而越

不容易入睡啊!如果你的睡眠不好,你用一個方法讓你的心寧靜下來,但

是在入睡前,你還是要把那個方法放下,你才能夠入睡。包括睡覺,它也

是屬於無為法,你要進入睡眠,那也是無為喔!如果你還在不斷的持咒、

唸佛,或是不斷用其他的方法,一直希望自己趕快入睡;一直喑示自己要

149

入睡;一直強迫自己要入睡,你越用功、越用力,反而你會越睡不著啊!

所以各種有為法,它只是讓你的心靜下來,然後你就要放下。當你全然放

下的時候,這時候契入無為,你才能入睡。包括早上要醒來的時候,這個

醒來也是無為法喔!難道你醒來,你還要用各種方法,把自己叫醒嗎?鬧

鐘是在幫忙叫醒我們。沒錯!但那是外在的一些方法,它在幫我們定時。

事實上,你自己要醒來,那是時間到、因緣到的時候,就自然會醒過來,

你的自我意識對醒過來,那是起不了作用的。你要醒過來,那是因緣到的

時候,自己就會醒過來的。所以,醒過來也是無為啊!這必須要大家慢慢

地去體會,你要見法,要溶入法流裡面,你是要用無為法啊!

只要你有自我,你就沒辦法體會到無為法。有自我,它一定會用盡各

種有為法;一定會緊緊抱住各種有為法。只要你還緊緊抱住各種有為法,

你就沒辦法看到大自然的法、沒辦法看到這個法本自然啊!因為你如果還

在用有為法的話,那你就還封閉、閉鎖在那個用自我金鐘罩罩起來的世

契入無為

15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界。這樣的話,你用那個自我去見法,你看到的也是你所要的,你看不到

大自然的法。唯有你把那個金鐘罩去除掉;把那些有為、自我放下,大自

然的法流它才會自然如實的顯現。當你把金鐘罩去掉的時候,大自然的法

流,它會自然地穿流過你那個空的身心;你不空的時候,大自然的法流它

沒辦法穿越、沒辦法流進你的心湖啊!所以無為就是你放下各種的方法,

你只是保持清醒明覺就好了。記得!你就只是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

第一步的覺性開發出來之後;再來,就是保持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

然後就要進行止觀雙運。這個﹁觀﹂,不是用自我刻意去想像、去造作,

不是那些啦!這個﹁觀﹂是讓大自然的法流穿流而過,你只是如實的去觀

察;如實的去體悟;如實的去覺知、覺察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

它的實

相。這樣而已。所以這個﹁觀﹂,你不要又落入那個自我的觀想、想像,

去觀想什麼、觀想什麼。觀想你心目中所要的那些幻相,那都是自我所造

的幻想。這裡所說的﹁觀﹂,它是進入直覺。記得!真正的﹁觀﹂那是沒

151

有自我的,它就是進入直覺,你的心是空的,沒有用各種方法,只保持明

覺,讓大自然的法流自然地穿流、自然的顯現。當你的心進入直覺,那就

是覺悟啊!用那沒有污染、沒有扭曲的心去體悟。當你體悟到的時候,你

就會開悟,你會說:﹁喔!原來是這樣啊!﹂所以你要見法、要溶入無常

法流,你就是保持無為、涅槃、空。

契入無為

153

十二、體悟法界實相

今天天氣不錯,我們可以上山去打坐、經行,到戶外禪修。現在要跟

大家分享的一點就是﹁觀音法門﹂方面。老同修都知道怎麼樣去做,新同

修還不知道,現在再把重點跟大家提一下。

我們所說的﹁觀音法門﹂,不是去向觀世音菩薩祈求什麼加持。不是

啦!這個﹁觀音﹂是你直接直覺的讓大自然的各種聲音,穿流過你這個空

的身體。你不要用其他的方法,你只是保持清醒明覺、保持空,你的心放

開、放空。不是你跑去聽那個鳥叫聲喔!你只是一個空,一個很純正自然

的存在;然後讓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鳥叫聲、蟲鳴聲、風聲⋯

,自自

然然地穿流而過。是那個法音穿流過你空的身體,不是你到處去聽、到處

去追。不是這樣喔!你不必來來去去,你無來無去就好了啦!安住在當

體悟法界實相

15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下,放空不要用力,那大自然的法音會自然的示現,告訴你:﹁法音也是

一樣,即生即滅,生生滅滅,不斷的流過、流過。﹂那些法音也都在告訴

你,法界無常法流的實相;告訴你,什麼叫做無常法流。這就是用耳根圓

通來修的﹁觀音法門﹂。

當你用耳根去聆聽大自然的法音,你體悟到了聲塵,它是如此一直地

在流動、流動。其他的眼鼻舌身意,你都可以一根一根的去體會、去圓

通、去融通、去瞭解,原來六塵都是不斷地在流動生滅變化。以此類推,

你可以體悟、可以求證到整個法界都在流動變化。這就是從耳根切入之

後,你圓融其他的色香味觸法,都可以體悟到無常法流。而這就是真正的

耳根圓通。等一下到郊外的時候,這種方法你可以用;你也可以讓風—

風界的風,讓空氣來告訴你法音。風,它也會按摩你的肌膚,它會穿流而

過你的身體,你就直接進入直覺,直接去感覺那個風,它一直的穿流而

過、穿流而過。它也在告訴你,什麼做無常的法流喔!

155

再來,你也可以直接進入,一步一腳印的去體悟大地—

我們的母

親。真正我們大家共同的母親就是這個大地啊!但是我們卻是如此的忘恩

負義;如此的不知恩。今天你要覺醒過來,一步一腳印的去感觸,如實的

去覺察,慢慢的找回我們的父母、找回我們的本來面目。這樣,你才能夠

真正了悟生死大事啊!找回我們的父母,就是了知你﹁生從何來,死往何

處去﹂。這是徹底揭開生死之謎啊!唯有你了悟生死大事,你才會大自

由、大自在啊!所以一步一腳印那種直接的觸、直接的感覺,都是要讓你

見法;讓你開悟;讓你去感受大地對我們的重要;讓你去感受大地是如

此,無條件、無所求的在支撐我們、在養育我們,體會到大地是如此的在

養育一切眾生、包容一切眾生。它所展現出來的是超越二元對立啊!

你要體悟無我的精神,你就去體悟大地所展現的無我的精神—

對眾

生它是默默地在奉獻、默默地在養育啊!雖然眾生不知恩、不感恩,大地

絲毫沒有埋怨,還是一樣,如此的在養育我們。同樣的,大家也可以從空

體悟法界實相

15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氣、從流水、從太陽去體會,它們都在跟我們示現無常、無我的真義;它

們也都在跟我們訴說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是一部真實的無字天書啊!這一

部最珍貴、最重要的大地風雲經——

活的佛經,你看得懂,你就能夠解脫

自在;你看不懂,是因為你被無明遮障,那你就繼續顛倒夢想。要知道

喔!你如果顛倒夢想,你就會跟大自然的運轉法則背道而馳,那你是自討

苦吃。你的苦就是來自於你自己的無知,不瞭解大自然的實相,在那裡背

道而馳;不是別人在審判你、不是別人加罪給你,而是來自於你自己的我

慢。你被自己的我慢遮障,被自我翳膜遮障,你看不清實相,所以背道而

馳自討苦吃。

成為覺悟者,就是你醒過來,去如實現觀這個大自然跟我們的密切關

係;大自然跟我們啟示的真理實相。這個大自然就是法界;這個大自然就

是上帝,你要好好地去認清它。認清它所展現出來的實相;認清它對我們

生命的重要。因為它是我們最終的歸依處,也是諸佛菩薩、那些涅槃者、

157

那些解脫者所溶入的法界。佛陀一再的提醒我們,你要﹁自依止,法界依

止﹂。這是我們解脫自在涅槃界的家啊!極樂世界不在他方,就在眼前、

就在當下,你的智慧眼、法眼打開的話,你就可以看得到啊!

體悟法界實相

159

十三、﹁實相﹂釋義

﹁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大家都想瞭解,佛陀所體證的內容到底是什

麼?佛陀所跟我們指引的解脫道,到底究竟解脫是怎麼樣的境界?這是我

們大家都希望能夠實際親證到的。今天我們又再度的到戶外禪修,在歷緣

對境之中,剛好遇到芒花,就隨機跟大家分享芒花的啟示。有同修後來提

到佛陀拈花微笑的啟示。不錯!我們的幻燈片也會再播放一些有關佛陀拈

花微笑的啟示,來讓大家更深刻、更具體的去體會佛陀拈花微笑的深義。

很不錯!今天也有同修從芒花裡面,他體會到了很多的深義、體會到

了無用之用,也體會到以前是如此的草率,沒有看到眼前的一花、一草、

一木都在跟我們講經說法。這是很好的現象、很好的體悟。另外,也有同

修分享他對﹁一實相印﹂、對﹁實相般若﹂的體悟。他說他在佛法大海、

「實相」釋義

16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在修行大海裡面繞了很久很久,一直想要瞭解﹁實相智慧﹂是什麼?﹁一

實相印﹂是什麼?也到處尋師訪道為參禪。但是都沒有真正瞭解什麼叫做

﹁一實相印﹂、什麼叫做﹁實相﹂。今天,他終於有了具體的體悟,看到了

﹁實相﹂,瞭解了什麼叫做﹁一實相印﹂、什麼叫做﹁實相般若﹂。

﹁實相智慧﹂的這個﹁實相﹂,講的不是經典裡面的文字;不是頭腦裡

面的哲學名相,也不是那些佛學名相,更不是你用頭腦去理解、推理、想

像、造作、作意出來的那些名詞術語。那都不是﹁實相﹂。你要透過有為

去瞭解﹁實相﹂,那是沒辦法的。因為透過有為,你看到的只是自我所造

作、想像出來的幻相而已。你要看到真正的﹁實相﹂,你是要無為啊!當

你無為,心靜下來的時候,大自然法界的真實面目—

﹁實相﹂—

就會

呈現給你看。所以﹁實相﹂講的就是大自然的真實面目、本來面目啦!大

家如果看不到法界大自然,所跟我們啟示的這些無上甚深微妙法的話,你

的﹁實相般若﹂絕對開發不出來。所以你要去看懂這無字天書;看懂這大

161

地風雲經啊!這是真正活生生的經典,真正的﹁實相﹂啦!﹁實相﹂,它

是活生生的呈現在大家的眼前,你只要打開智慧眼、打開法眼,停下來、

靜下來如實去觀察,大自然的真理實相就會呈現給你看。這些法,法本自

然啊!法印—

無常、無我,那是本來大自然的﹁實相﹂啦!

大家能夠漸漸的看到法界大自然,所跟我們啟示的無上甚深微妙法,

很好!很難得!繼續再深入,你越深入去體悟,你越穩定,到最後你真的

臣服法界的話,你的自我、我慢就會完全消失。當你完全臣服法界,自

我、我慢消失的時候,你會毫無作意、毫不用力的完全跟法界溶為一體。

這時候,你才會真正體證到什麼叫做解脫自在、什麼叫做溶入不生不死的

法界裡。那就是︽心經︾所講的世界啊!而︽心經︾講的還是比較屬於一

種境界的描述,至於入這樣境界的解脫者,在歷緣對境之中,能夠把這種

境界展現得很生動活潑的就是永嘉大師。真是個天才啊!感恩他把解脫的

心路歷程呈現出來;把解脫的世界、解脫者的心行,做如此生動活潑的描

「實相」釋義

16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述讓我們分享。現在繼續來詮述﹁永嘉大師證道歌﹂,跟大家分享他的法

喜、法寶。

163

十四、﹁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

這是說一個解脫自在的人,他來到了大安心、大自在,生死已了。所

以覓道、求道、修道⋯⋯

那些,對他來講已經是不必了。他已經來到了無

修之修,大事已辦。所以他可以當個閒雲野鶴啊!﹁入深山。住蘭若。岑

崟幽邃長松下﹂,就是回歸自然啦!但這不是避世,不是逃避喔!而是臣

服大自然,跟大自然溶為一體,回歸大自然。不過,如果說一個人還沒有

真正了悟生死大事,就算你逃避到深山中去隱居起來,你的苦、你的不安

都還是存在著,你不會洒脫、不會自在的。那是一種逃避、一種避世,跟

解脫者那種很安然、很自在的回歸自然,那是不一樣的。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6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悠遊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瀟灑。

這是描述解脫自在的人,過著那種洒脫自在、返璞歸真的生活。對他

來講涅槃彼岸就在此岸,他已經是溶入涅槃解脫的世界;他已經是在極樂

世界裡面了。因為他跟整個法界溶為一體,所以他來到了無為、無學、無

修、無證的境界。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

﹁覺即了﹂,這就是說當你清醒明覺,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你發現:

﹁哈哈!原來是這麼回事啊!﹂當你看到法界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法界的

實相之後,你會看到以前你是在海中鑿河啊!你會放下過去的顛倒夢想。

所以當你覺悟、徹底了悟這些實相之後,你會發現你是大事已畢,無所

得,無所求啊!﹁不施功﹂,你不必在那裡還要佈施啦!求功德啦!包括

165

你的修行,也不必在那裡練功夫了啦!

﹁一切有為法不同﹂,就是說你用盡各種有為法,十八般武藝你一直在

那裡玩、一直在那裡修啊!修啊!但是不管你怎麼修,一切有為法就是沒

辦法讓你體證到無為的世界。所以要告訴大家的就是,一切有為法都只是

方便法啦!方便協助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這樣而已。之後,你就要溶

入無為法啊!唯有你溶入無為,你才能夠看到那本來就存在的真理實相。

法本自然啊!這個法,法界這些,不是你努力拼命的修行修出來的。所以

到後來你所體會的,真的就是無所求、無所得,也無所失啊!你沒有失去

什麼;事實上,你也不會失去什麼啦!這就是﹁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

為法不同﹂。住

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如果你還在有為法的世界,著重在那些外相上面的佈施,有條件、有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6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所求。這樣的話,你行再多的慈善也只是一種求升天的福報,累積一些福

報而已。但是,這還是屬於人天的善法。那這些呢?﹁猶如仰箭射虛

空﹂,你累積了很多財富之後,再來你又會浪費掉你的福報啊!

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如果你修的只是世間法方面的一些福報,那麼你還是一樣,會福盡還

墮啦!因為當你有很多的福報之後,你又會浪費掉,所以你會福盡還墮

啊!這就是世間法。而世間法它就是福啊!禍啊!在那裡不斷地輪轉。你

一直拼命地賺錢、賺錢,當你累積很多財富的時候,沒多久,不是你本身

垮下來;不然,就是你的下一代,把你那些財物揮霍殆盡啊!

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跟大家講的這種無為法呢?這是現觀啦!現觀大自然的實相啊!﹁無

167

為實相門﹂,你不必用種種方法,你只要保持清醒明覺來現觀大自然的實

相。這樣的方法,它是﹁一超直入如來地﹂。那是很快速、很快速的直接

切入,佛陀的心法、佛陀的本懷、解脫的核心啊!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如果你真的能夠掌握到根本核心,從根本核心來切斷那個我慢、切斷

煩惱,從根本核心來了悟生死大事,那你就是﹁但得本。莫愁末﹂。其他

那些支流末節呢?你就可以隨緣了啦!任運浮沉了啦!

﹁如淨流璃含寶月﹂,你的清淨法身呢?內含法寶啊!雖然好像沒有在

修行,但事實上,你的內心是充滿著法喜、安詳、解脫自在啊!你內心裡

面是蘊藏著無價的法寶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6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如果你真的能夠了悟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能夠真的獲得這樣的解脫

心法,當你真的解脫自在的時候呢?你就能夠﹁自利利他終不竭﹂啊!真

正的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上,你真的為法做見證,解脫自在,你就能夠

自利利他。而且你也必然會大慈大悲愍眾生,只要眾生有需要、只要眾生

有苦,你不會吝惜、不會吝嗇的。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

﹁江月照。松風吹﹂,是形容解脫者他跟法界大自然溶為一體,那種無

事心安洒脫自在的生活。

﹁永夜清宵何所為﹂,因為解脫者他是來到無為的世界,瀟洒解脫自

在。所以他是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不必在那裡趨吉避凶了啦!因為

169

吉與凶對他來講都已經溶入一體世界了。

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

一個真正解脫自在、瀟洒自在的人,你表面上看他,好像﹁咦!奇

怪,他怎麼過午還在吃東西呢?人家說不可以拿錢,他怎麼拿錢呢?﹂眾

生會用一些戒條、戒相來衡量他。但是,對一個解脫者來說呢?他是﹁佛

性戒珠心地印﹂啊!也就是說他的內心是含有戒定慧的。他得到的是戒定

慧的精神核心,不是外表、外相。所以你表面上看他好像不是很拘謹的在

持戒,但是戒律對他來講,那是心地印啊!他都是從慈悲心出發,大慈大

悲愍眾生啊!對他來講沒有所謂的貪、沒有所謂的瞋;對眾生他沒有任何

的瞋心,他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阿含經︾裡面,一樣有講到阿羅

漢、解脫者他是怎麼樣?﹁常行諸善﹂。有沒有?他是來到那種常行諸善

的境界啊!對解脫者來講,他是沒有瞋心的。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7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霧露雲霞體上衣﹂,就是說一個人當他心與空相應之後,因為他的心

胸是無邊無際的,虛空不礙白雲飛。所以他在歷緣對境裡面,即使遭受各

種的攻擊、批評,或是阻礙、冷言、諷語⋯

這些呢?都是怎麼樣?像霧

露雲霞,都只是大地上、虛空中的一層薄膜。對大地、虛空來講,不會阻

礙啦!不會影響啦!這就是說你的心量如果是無邊無際、心安自在的話,

你是不會被那些境界牽著走啊!

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

這是說一個人真的解脫自在為法做見證之後,開始弘法。﹁降龍缽。

解虎錫﹂,都是表示弘法的過程。

﹁兩鈷金環鳴歷歷﹂,大家有沒有看到像地藏王菩薩手持的那個錫杖,

有的說是方杖。唯有寺廟的住持,才可以持那個方杖︵或稱錫杖︶,那是代

表弘法時威震八方,弘法的意思。﹁兩鈷金環﹂,就是錫杖兩邊的金環,

171

一直在那裡鳴響,鈴鈴地作響。那是一種弘法、法音的表徵。

﹁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這都是在形容震法雷、擊法鼓

啊!當你有無畏智之後,你會積極的去弘法,而在弘法的過程,你是威震

八方啊!因為你有無畏智,所以不管什麼大師、大法王,什麼再有名的大

師出現,你都一樣啊!不會被一些外形嚇倒,反而你一眼可以看穿他們有

沒有解脫。這是騙不了人的啦!你可以看透他的外表直達他的內心啊!

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這就是說像我今天跟大家講的這些法、這些解脫法呢?好像是跟人家

所講的不太一樣,但是要知道!﹁不是標形虛事持﹂,這不是我刻意標新

立異啊!

﹁如來寶杖親蹤跡﹂,這是佛佛道同,是古仙人道跡;是佛陀所親自走

過的解脫道。不是我標新立異啊!就好像說我們跟大家分享的,到法界去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7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體悟大自然的法,看到現象界所跟我們展現的無常、無我的法印。這些都

不是我所創造、我所發明的,這些法也不是我個人的。我所說的這些法,

雖然跟時下一般法師所講的有所不同,但這都不是我所創造的。這是來自

佛陀靈山的心聲,而且是佛佛道同,真正解脫的核心啊!你不相信,你可

以去求真、求證。真理,它是超越時空的。當你去求真、求證,對或不

對,你真的解脫自在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

﹁真﹂,我們把它用白天來比喻;﹁妄﹂,我們把它用黑夜來比喻。這

樣大家比較容易瞭解。﹁不求真。不斷妄﹂,就是說你不會去渴求白天趕

快來,你也不會去希望黑夜趕快走,或是黑夜不要來。那都是妄想啊!因

為不管白天或是黑夜,那都是法界裡面自然的現象。

再來,還有一種就是說福跟禍、吉跟凶。眾生常常是在設法趨吉啦!

173

避凶啦!求福啦!避禍啦!但是你這個吉、凶呢?往往都是從自我出發去

界定的。你有自我的話,你就會界定出很多的吉、凶,然後你就會要設法

趨吉、避凶,不斷的追啊!追你所要的吉;不斷的逃啊!避啊!逃掉你所

不要的凶。你的人生、你的生命過得好苦啊!有一天,當你看到整個法界

是包含相反的兩極—

生與死。更深入的講,法界裡面沒有所謂的生跟

死。當你了悟這些之後,看到整個法界它是如此的完整,而不是你過去夢

幻世界所追求的完美,你的心會跳脫出原來二元對立的世界。

這時候,你會來到﹁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因為你過

去用自我所界定的真或妄,那都是虛妄的。而這二法呢?﹁空無相﹂,也

就是說它沒有定相,你所認定的凶,它未必是凶;就算是凶,它也有可能

變成吉。你所求的福,它也有可能會變成禍,像老子就講:﹁福兮禍所

伏,禍兮福所依﹂。有沒有?所以一個真正了悟真理實相的人,他是超越

二元對立,﹁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7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這個含意很深喔!﹁無相﹂,就是說你不執著有。﹁無空﹂,就是說你

也不執著頑空。﹁無相無空﹂,那個空是講頑空,你不會執著有,你也不

會執著頑空。﹁無不空﹂,是說你的心又能夠與法界的空相應,溶入涅槃

界的空。能夠做到這樣的話,即是如來所體悟的真實相。這樣知道嗎?這

個含意很深,大家要慢慢去體會﹁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我再解釋一遍:﹁無相﹂,就是你不會執著現象界、不會執著有。﹁無

空﹂,你也不會執著斷滅空、不會執著頑空。﹁無不空﹂,就是你又能夠溶

入法界的空,心與空相應,溶入涅槃、空。你能夠做到這樣的境界—

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真的做到這樣,﹁即是如來真實相﹂,那就是

佛陀所證悟的真實相啊!這個很深,也很重要。

175

心境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你的心境原來是這麼的粗糙,這麼的混沌啊!今天,透過禪修之後,

你要讓你的心漸漸的澄淨下來;讓你的心能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進一

步讓你的心能夠與空相應,保持明覺,讓心來到空、明、覺。這時候,你

就會是﹁心鏡明。鑒無礙﹂啊!﹁鑒無礙﹂,就是你處處都可以見到法;

處處都可以看到無上甚深微妙法。

﹁廓然瑩徹周沙界﹂,而且這個﹁鑒無礙﹂,包括說你對眾生的貪瞋癡

我慢呢?也是了了分明啊!因為你的心是空、明、覺,所以你展現出來的

是大圓鏡智啊!你與法界是一體的。你能夠處處見法,跟法界溶為一體,

這就是﹁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啊!所以你的內心還有沒有

苦?還有沒有我慢?還有沒有煩惱?還有沒有不安?對一位解脫者而言,

他是很清楚的。只是如果你的心不柔軟的話,他沒辦法跟你講。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7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這就是說一個解脫者他的心因為都是與空相應,所以﹁萬象森羅﹂,

現象界的一切呢?都映入他明覺的心中,也就是前面所講的心與空相應,

外相隨順緣起。各種歷緣對境、各種境界、各種人事物都會清楚地映現在

他明覺的心中。

﹁一顆圓光非內外﹂,他就是一個大圓鏡智,他的心是空、明、覺。因

為他與現象界的一切溶合為一體,然後又跟整個法界溶為一體,所以他是

非內非外,也就是無內無外啊!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豁達空﹂,是說一個人如果錯誤解讀空,或是從文字上面去解讀空;

或是從禪相裡面去解讀空。這樣的話,你所體悟出來的會是斷滅空、頑空

177

喔!這樣,你就會﹁撥因果﹂,否定掉那些因果,然後﹁莽莽蕩蕩招映禍﹂

啊!就像有些修行的人在那裡展現狂傲、狂禪、我慢,這就是﹁豁達空。

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這樣到後來還是自討苦吃啊!

要知道喔!如果你那個空,不是你真正體證到的空,你在那裡跟人家

講空,那你只是在逞強、在表現你的我是、我能。事實上,你內心的苦、

內心的不安都還是繼續存在啊!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棄有﹂,就是你否定現象界的存在。﹁著空﹂,是你執著空洞的觀

念、執著頑空的觀念。﹁棄有著空病亦然﹂,像這樣呢?你所產生的疾病

跟眾生是一樣的。﹁棄有著空﹂,也可以說是修行人從文字上面去解讀︵錯

誤的解讀︶,然後否定現象界的一切,但又執著頭腦裡面知見上的頑空。修

行人如果落入這種情況的話,那跟一般眾生所生的病是一樣的啦!只是避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7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開了水,又投入火坑裡面。這樣瞭解嗎?

所以眾生常常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不斷地在那裡跑啊!繞啊!

跳啊!不斷地在那裡奔跑,逃來避去。有一句話說:﹁扶得東來,西又

歪。﹂眾生常常在兩邊,一直在那裡逃啊!跑啊!真正能夠走在中道上不

容易啊!

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

﹁捨妄心﹂,是你內心裡面在抗拒黑夜;﹁取真理﹂,是你在那裡貪求

白天啊!這也就是在上課的時候有跟大家講過,你就在一體的世界裡面,

但是你卻劃分出你很多的要,也劃分出你很多的不要。你要的,你就一直

去追;你不要的,你就一直的逃,這就是﹁捨妄心。取真理﹂。在這種追

跟逃的境界裡面—

不斷的要,或不要的取捨之下呢?﹁取捨之心成巧偽﹂

啊!

179

﹁取捨之心成巧偽﹂,就是說你會變成過得很不自然。你一直要追求完

美的人生,你不容許絲毫的挫折、不容許絲毫的挫敗。就像你考試總是要

求第一名,第二、三名的話,就一直在那裡挫折、責備、痛苦。你都要第

一名,那別人怎麼辦?你一直要求完美,你把自己釘在一個狹小的框框裡

面,知道嗎?所以如果你一直想要追求完美;想要成為一個完美的話,那

你的人生會活得很苦,也會活得很假啊!因為你不容許黑暗的存在;你不

容許大便的存在。但你要知道喔!你如果不容許大便存在的話,你這朵蓮

花沒辦法燦爛的開出花朵啊!這就是﹁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

偽﹂。因

為你有很多的造作,你會造作出很多表面修養的功夫,而那都不是

真正的修行啊!真正的修行,那是超越兩端來到一體的世界,然後展現出

來的就是瀟洒自在、純真。你要做個真人啦!你要返璞歸真,你才會有

善、才會有美啊!如果你做的不真、過得不真,你不是個真人的話,你的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8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善不是真正的善;你的美是有匠氣、人為的美,不是真正的美。法界是完

整的啦!

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

很多的修行人,因為不瞭解,然後一直用各種有為法要求神通、求感

應。求修行之後,讓自己變得很厲害,可以把自己所不要的把它趕盡殺

絕。所以就去追求那些偶像、崇拜那些偶像。因為他希望要有更多的神

通、感應,然後就去追那些、崇拜那些,他認為能夠教導他神通、感應的

大師。這樣的偶像抓取,就是﹁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

你一直用有為法在構築你的夢幻世界,你是一個小波浪,但是你不瞭

解大海、不認識大海,你也不回歸大海,你卻去崇拜另外一個大的波浪,

這就是﹁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啊!你這個波浪想要一直努

力的修,修到將來,你就可以逃離這個大海嗎?

181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你的自我意識常常會阻斷解脫道。知道嗎?所以跟你講究竟的解脫,

你會認為:﹁這個沒有什麼啊!這個不稀奇,不重要啊!我要更高、更

玄、更妙的啦!﹂就這樣,你把真正的究竟解脫道呢?把它阻斷掉了。

﹁滅功德﹂,就是說你又去造很多的有為法—

造惡業、受苦報。像這些

呢?﹁莫不由斯心意識﹂,你阻斷解脫道、自斷解脫道,然後造業、受

苦,那都是由你這個不清不楚的無明所造作。但這也都是你的﹁無明實性

即佛性、即法性﹂,都是來自你的心意識,也就是說由你這一顆心,這顆

妄想心、顛倒心所造作,當然也是你的自我在作祟啊!

你在自己阻斷解脫道,或是造惡業、受苦果,那都是由這顆心而起,你

要解脫也是要由這顆心出發。所以你不要在那裡捨妄取真,你的解脫,由無

明轉向明只是一個轉念的過程啊!知道嗎?它只是一個轉念的過程啦!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8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所以,禪門怎麼樣呢?修行如果要快,你就要針對虛妄的心,把那個

二元對立的分別心,讓它放下;讓那個﹁自我﹂的妄想心,讓它放下。你

能夠放下﹁自我﹂,然後回到如實觀、如實知、如實見的話,很快你就能

夠從法界去見法。

﹁頓入無生知見力﹂,很快你就能夠體悟到不生不死的境界,了悟生死

大事,溶入一體的世界。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這是說一位真正有修、有證的人,有真正的體證,你就會展現出大丈

夫的氣魄、大丈夫的氣勢,你會大無畏啊!因為你所體證的這些是真理、

是實相,你只是如實訴說而已。你不怕別人來檢驗,你也不怕別人來求

183

證,所以你是大無畏啊!像這樣,你講的是真理實相的話,你會展現出

﹁大丈夫。秉慧劍﹂,很有智慧,﹁般若鋒兮金剛焰﹂啊!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這就是你為法做見證之後,你就能夠顯正;只要你顯正,自然就能夠

破邪。你不必刻意去破邪,顯正就好了。

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

當你解脫自在,為法做見證之後,你看到眾生在苦海裡面,找不到解

脫之路;看到眾生在苦海裡面,一直要找解脫道;看到眾生在苦海裡面受

苦。這時候,你會產生不忍之心啊!所以你會很自然的自利利他,大慈大

悲愍眾生,而出來﹁震法雷。擊法鼓﹂,也就是你會積極地弘法。只要眾

生有需要,你會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啊!無我、無我所,大慈大悲愍眾生。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8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所以,沒有自私自利的阿羅漢啦!沒有自私自利的解脫者啦!你真的見

法,你一定有大慈大悲之心啦!

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

這是代表解脫者,他積極弘法時的那種現象啦!﹁龍象蹴踏﹂,是說

他到處弘法;﹁潤無邊﹂,是說他到處普施甘露法雨。

﹁三乘五性皆醒悟﹂,各種根基的眾生呢?都能夠因為聞法而受益、而

覺醒,不管是大小根基都能夠受益而覺悟。只是根基大的人,覺悟力比較

高、比較快。這樣而已。

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

這裡是一個形容,也就是說他所講的這些呢?都是無上的甘露法寶

啊!這是一條安穩又快速邁向究竟解脫的道路啦!它不必摻雜其他的各種

185

支流末節那些,也就是說直接契入核心啦!它像是很純淨的牛奶,﹁雪山

肥膩更無雜﹂,沒有其他雜質啦!﹁純出醍醐我常納﹂,他所講的就是直接

契入解脫道的甘露法寶啊!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性﹂,就是說如果你從耳根方面體會到聲塵的那種無常法印,其他

的你也可以圓通的去理解、去求證。就像六塵也都是一樣在無常流動,包

括六根、六界⋯⋯,一切你都可以不斷的一一去檢驗、一一去求證。佛陀

所講的這個無常法印,它是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遍一切地的,那是超越

時空的。現象界的一切,都一定是如此的。不怕你去求證啊!所以﹁一性

圓通一切性﹂,你可以從一個角度去體證,然後以此類推去求證其他的。

﹁一法遍含一切法﹂,也是一樣啦!無常、無我、空性這些呢?都是遍

含一切法。一切現象界都不離這些真理實相啦!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8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一月﹂,也就是一演萬法啦!﹁一月普現一切水﹂,就是一能夠演萬

法。﹁一切水月﹂呢?﹁一月攝﹂,這是萬法又歸一啦!我在︽阿含解脫

道次第︾這本書裡面有寫到一句話:﹁一切來自於空,以空為背景,以空

為舞臺,又回歸到空。﹂這就是﹁一月普現一切水﹂的那個真意喔!包括

現象界的存在,你就浸泡在空之中,而這個空呢?它又貫穿一切現象界

啊!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諸佛法身入我性﹂,就是說因為解脫者他是入涅槃界,也就是溶入整

個法界、溶入這個法界大海,而﹁我性同共如來合﹂,他的心呢?也就是

這個小我呢?也是溶入了這個法界,溶入了空裡面。所以這個小我的波

187

浪,跟大海是溶為一體啊!佛陀就在大海裡面,諸佛菩薩他們也都在大海

裡面,我這個小波浪呢?當然是跟大海溶為一體啊!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如果你真的體證到空的話,那

你是處處都跟佛陀在一起。這樣知道嗎?佛陀不是在大雄寶殿那個佛像裡

面啊!佛像只是一個表徵,這當然也是有它的功用。但是真實的佛陀,他

是在法界裡面啊!你能夠見法,你就處處都跟佛陀在一起啊!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這是說如果你能夠在這個地方找到淨土的話,你到哪裡,你都可以找

到淨土。﹁非色非心非行業﹂,因為你是一顆明覺的心,跟空相應、跟法

界相應,你的心淨佛土就清淨。你是一顆明覺的心,不管你到哪裡,你的

佛土都是清淨啊!這就是﹁一地具足一切地﹂。如果你在這個地方、在這

個地球,你找不到淨土的話,你到哪裡,你都找不到淨土啊!如果你在這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8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個靈泉禪寺,你不能夠解脫自在;你到哪裡,你都不能夠解脫自在。如果

你能夠在這個地方解脫自在,不管你到哪裡,你都解脫自在啊!這就是心

淨佛土淨。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

﹁彈指﹂,就是很快,你很快就了悟了。﹁彈指圓成八萬門﹂,就是八

萬四千法門呢?你在彈指之間,你就融會貫通了啦!這意思是什麼知道

嗎?你本來是想說需要一個法門、一個法門的在那裡學、在那裡修。所以

你一個法門換過一個法門的修,但是有一天,你來到我們有播放過像太極

花的幻燈片,有沒有?你如果在最下面那裡一直繞,也就是八萬四千法門

你一個法門、一個法門學的話,你會學個三大阿僧祇劫,學得沒完沒了

啊!但是如果你能夠直接從那個根本核心契入,提升到那個核心的話,彈

指之間呢?﹁圓成八萬法門﹂啊!你掌握得到那個核心之後,你就知道,

189

原來這些八萬法門,是方便法啊!它是協助你來到無為、協助你契入核

心,只要你能夠來到那個究竟的核心。你再回來看各種法門,彈指之間

呢?你就﹁圓成八萬門﹂啦!

剎那之間呢?﹁滅卻三祗劫﹂啊!你在剎那之間,你頓悟、了悟之後

呢?哇!人家什麼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你很快啊!很快你就知道:﹁原來

就是這樣啊!﹂你很快的就解脫自在啊!所以佛陀在︽阿含經︾裡面就

講:﹁七年﹂。你只要好好用功,七年,你就可以證到阿羅漢。如果你真

的很用功,聞思具足的話,不必七年,七個月足夠;如果你聞思相當深厚

具足,佛陀還講不用七個月啦!所以真的你有掌握到那個核心的話,﹁彈

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啊!

當你來到那個最頂點的時候,你再看各種法門,你會很清楚它的目

的、作用在哪裡,你不會被那個方便法把你捲走,你不會執著在那個方便

法上面啊!但是你又不會排斥任何方便法,因為各種的方便法都有它適應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9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的對象、適應的眾生。這時候,你也會尊重一切方便法,不會在方便法上

面計較誰高、誰低,那一個法門最好。你不會像小孩子一樣在那裡計較,

我的奶嘴這個廠牌才是最好。

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數句﹂是什麼?知道嗎?﹁數句﹂,講的就是經典啦!﹁非數句﹂,

就是那些語言,包括偶像那些啦!﹁一切數句非數句﹂,那些經典、語言

﹁與吾靈覺何交涉﹂啊!也就是說經典只是指月的手指而已,跟實相還是

有距離的,不一樣啦!當你真正要了悟、要見法、要契入實相,你是要放

下那些語言、經典、文字,進入直覺、進入實證啦!當你真正體證到實相

之後呢?你會發現:﹁哇!來到無字天書啊!﹂因為大地風雲經,這些無

常、無我的法印,它是不斷地在跟你宣說無上甚深微妙法啊!你不必用語

言文字,它本來就在那裡如實的展現啊!所以如果你停留在、卡在語言文

191

字上面的話,你見不到法。但是如果你真正見法,你可以超越所有的經典

文字,可以超越所有的人、我相。

這一句﹁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這都是超越語言文

字、超越經典來證悟實相,看到那個大地風雲經,看懂那無字天書啊!法

界本來就不必你用文字去敘述它啦!語言、文字只是一個方便法,協助你

去見法而已。你不要被語言、文字把你侷限住了,不要在經藏裡面繞啊!

你要去看到那個實相啦!

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

就是說一個解脫者呢?他的心是與空相應啊!所以不管你再怎麼毀謗

他,不管你再怎麼讚嘆他,他的心呢?不會被那些境界牽著走啊!他真的

就是﹁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那一般眾生呢?你毀謗他,

他就起瞋;你誇讚他,他就起貪、起樂。眾生的心是常被境界牽著走,成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9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為境界的奴隸。

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一個真正解脫的人,他的心是與空相應,他是溶入法界,所以他到哪

裡,都是見法;到哪裡都是大安心、大自在,他是來到了無所得、無所求

的境界啊!﹁不離當處常湛然﹂,他隨時隨處都是空、明、覺,他到哪裡

都是大安心、大自在,無所得、無所求。這是解脫的境界喔!如果你還沒

有解脫的話呢?你一定會不死心、不安心,你還會不斷的尋尋覓覓。你如

果現在還沒有要修行、還沒有在尋覓,那是因為你還不知道解脫的重要;

你還在不知不覺的境界啊!如果你慢慢地體會到解脫的重要,你會開始進

入尋尋覓覓的世界。等到有一天,你會來到了悟生死大事啊!當你真正了

悟生死大事,大安心、大自在,你會體會到那一種絕學無為啊!閑道啊!

當你來到那種境界的時候,你一看眾生,這個人他還有那種內心的抓取;

193

還有那種內心的不安;還有那種內心的尋覓,你就知道他還沒有到家;他

還沒有真正見到法。這樣知道嗎?

﹁覓即知君不可見﹂,我在︽阿含解脫道次第︾書裡面把這句話寫為

﹁覓即知君尚未得﹂,你還在不斷地尋尋覓覓,那表示你內心的苦、內心的

不安都還存在。你內心還有苦、還有不安,就表示你還沒有到家;你還沒

有真正見到法界、還沒有真正見到活生生的法;你還不知道涅槃界的家在

哪裡。所以只要你還在尋尋覓覓,那就表示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存

在,你還沒有真正見到法。那你也不要想說我還有苦、還有不安。這樣,

我還是沒有真正見到法啊!這裡講的﹁見﹂是徹見啦!只要你依著解脫道

逐步的深入,你的見法是你用功一分,你的見法就一分,你會不斷的累積

很多的小悟,不斷的開悟、開悟。當你累積了很多的悟,到後來你就會大

徹大悟啊!而那個大徹大悟,就是你真的了悟法界大自然的實相,以及它

對我們生命的重要。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9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當你跟法界溶為一體,完全臣服法界,那你必然是大安心、大自在

啊!但在你還沒有到達這之前,你一定會尋尋覓覓,跟你講究竟法,你也

不相信,你還是會存疑、還是會這裡看看,然後其他地方也再去看看。這

也要讓你經歷過、比較過很多之後,到後來你才會發現,什麼是你的究竟

歸依處;什麼才能夠真正讓你大安心、大自在。因為我現在跟你講你直接

到法界、到大自然裡,去禪修、去體悟,有的人很快能夠去體悟,但有的

人他會存疑:﹁就這樣嗎?就這樣而已嗎?人家不是說要到什麼世界去

嗎?人家不是說解脫者他會飛嗎?﹂有啊!早上我們不是有看到牠在空中

飛嘛!就算再怎麼會飛的阿羅漢,也不會比老鷹會飛啦!所以別人會不會

飛不重要,你有沒有解脫自在才重要啊!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

我們用大海跟波浪來比喻:﹁取不得﹂,你這個波浪怎麼能夠去抓其

195

他的波浪呢?或是說你這個波浪,你一直要抓更多的波浪、抓更多的海

水,你怎麼抓呢?﹁捨不得﹂,就是說你這個波浪一直不滿意、不滿足這

個現象界,你一直在排斥這個大海;你一直要逃離這個大海,請問你這個

波浪要逃到哪裡去?你這個波浪要逃離大海,你能夠逃離得了大海嗎?你

要逃離到哪裡去?你這個波浪,它是現象界裡面的一個緣起的現象,它是

法界很殊勝的一個現象啊!為什麼你不能夠珍惜你的存在?為什麼你不能

夠安住你擁有的一切呢?有一天,當你了悟這些實相,你看到整個法界的

無上甚深微妙法、看到法界的實相,瞭解你這個波浪跟大海的密切關係之

後,你會體悟到:﹁哇!﹃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不管

你怎麼抓,你也不會增加一分;不管你怎麼捨,你也不會減少一分。你就

在這個法界大海裡面,你要怎麼取?你要怎麼捨?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9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這就是說一個人當你見法、體悟法之後,你本身展現出來的就是法

身。雖然你沒有在說話,但事實上你沈默的時候,你也是在說法啊!就算

你開口說法的時候呢?你內心裡面也是明覺寧靜的。﹁說時默。默時

說﹂,就是包括你在沈默之際,也是在說法啊!這裡也是說你要去看到,

大自然中很多都是無言無語的在說法—

無字天書—

無言的聲音。你要

會聽那無聲之聲啊!你要看到那沒有文字的法啊!

﹁大施門開無壅塞﹂,一個真正見法的人呢?你是能靜也能動,能提也

能放。你能夠善用各種方便來說法、來協助眾生契入解脫道,只要眾生要

解脫,你會﹁大施門開無壅塞﹂啊!但是如果眾生自我封閉、閉鎖起來,

我慢遮障,那你就算再怎麼慈悲,你也幫不上忙啊!

197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

有人會問我,到底你是師承哪個宗派?到底你是哪個宗派的繼承人?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我就只能夠說真理實相,它是沒有

宗派、宗教之分的啦!我是了悟真理實相而開發出智慧啊!我只是如實

說。這樣而已。我不屬於任何宗、不屬於任何派啦!

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這就是說一個解脫者,他所展現出來的那種瀟洒、解脫自在、生動活

潑。而他所講的這些法呢?有究竟法、有方便法。但是他所講的﹁或是或

非﹂;他所展現的﹁或是或非﹂,眾生是沒辦法真正看得懂、沒辦法真正

瞭解的。

﹁逆行順行天莫測﹂,這就像孔子去拜訪老子之後,孔子讚嘆老子:﹁其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19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有龍乎!﹂有沒有?﹁老子就像條龍,我︵孔子︶臣服、佩服他啊!﹂老子

所展現的就是一個體證的人,他就像天上的龍,變化莫測啊!而眾生呢?你

用二元對立的頭腦要去思維、要去解讀,那你是沒辦法真正理解到的。所以

佛陀就跟我們講:﹁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果矣,方可信汝

意。﹂只要你還有我慢、還有自我、還有貪瞋癡、還有煩惱,你就沒辦法瞭

解阿羅漢的心行;沒辦法瞭解真正解脫者他的內心世界。你用自我、用二元

對立的那種思維方式去判斷;你用自我框框去界定—

他所展現出來的不合

你的意思,你就認為是錯的—

所以你看不到真正的阿羅漢;你看不到真正

的解脫者啦!這就是﹁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誑惑。

我︵永嘉大師︶能夠有這些體證呢?﹁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誑

惑﹂,也就是說他告訴你,他今天有這些證悟,也都是一步一腳印紮紮實

199

實的聞、思、修、證過來的,不是憑空而生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

不是佛陀給一個加持,然後就大徹大悟。那都是經歷過實修實證啊!這

裡,大家不要把這個﹁多劫修﹂又落入文字裡面,被拘束住了。事實上,

這是告訴我們他也是一步一腳印,實實在在的聞、思、修、證,才體悟到

無為法啦!所以你不要一開始就﹁空﹂啊!﹁無為﹂啊!然後我慢、貪、

瞋、癡卻這麼多。用﹁空﹂去展現你的我慢,那是不對的啊!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谿是。

﹁建法幢﹂,就是講經說法啦!﹁立宗旨﹂,就是我所講的這些契入究

竟解脫的法呢?都不是我個人所獨創的。這些都是那些解脫者他們心心相

印,也就是佛佛道同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20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這只是一個表徵。表徵,就是說佛陀的心法有人把他繼承下來,佛陀

的解脫心法有弟子把他繼承下來。如果你真的解脫,你跟佛陀就會心心相

印。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為法做見證。真正體證到法,那不是佛陀給你什

麼加持,而是你真正體證到之後,你跟佛陀心心相印,你自然就繼承了那

些法。而這個法呢?也不是佛陀的,你繼承的那些法也不是你的,你只是

體悟到法界的法,而解脫自在啊!

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

這是敘述禪宗的那些袓師,他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菩提達摩來到

中國之後,你看!他的那種道骨、那種風格,他就是要尋覓上等根器的人

來傳法啊!所以他寧願面壁九年。面壁九年,不是說他真正面對牆壁在那

201

裡坐著,而是他也是當個閑雲野鶴在大自然之中,跟有緣人來分享法。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像菩提達摩一樣,那些袓師、解脫者都在培養真正有解脫心;真正有

大丈夫氣魄的解脫者。所以真正要解脫的人,對一個解脫者來說,他是毫

不吝惜跟你分享法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中)

203

十五、幻燈片——

實相解說︵三︶

今天我們到戶外去禪修,有同修講到拈花微笑,我們現在就來進一步

解析拈花微笑。

你看!它們都在看,有沒有?它們都在向著空中看,它們在看什麼?

它們在找什麼?它們在找解脫、找回家之路啊!知道嗎?它們的內心都在

看著空。事實上,這就代表靈鷲山,佛陀在靈鷲山上拈花微笑啊!有沒

有?這是佛陀在跟我們拈花微笑。拈花你有看到嗎?你以前是看花是花。

前一段期間你是看花不是花,你用頭腦去解析無常、解析各種界分析,那

是來到看花不是花。現在呢?看花又是花,你體會到法界的緣起甚深,這

朵花它就在告訴你無常、無我;在告訴你緣起甚深啊!所以,當你用第一

次相遇的眼光來看這朵花的時候:﹁哇!你會跟它微笑啊!﹂不一定要佛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0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陀拈給你看啦!當你在大自然中,你真的看到這朵花,你跟它會心的微

笑,那就是佛陀在拈花給你看。知道嗎?這裡就是佛陀在拈花給我們看,

有沒有?你要看出這朵玫瑰花,它是整個法界:﹁哇!緣起甚深,緣起的

奧妙啊!﹂這朵玫瑰花它要在這裡出現,那是要具足很多很多的因緣啊!

這也在告訴你,你要珍惜、要全然的活在當下,該開花的時候,你就全然

的開花啦!

我們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呢?一如來啊!有沒有?你看!佛陀在告

訴我們:﹁這裡有法啦!緣起甚深啊!﹂我們講一葉一如來也好,今天有

跟大家講過這個法界就是大自然,也可以稱做上帝啦!你看!上帝在這裡

簽名,有沒有看到?如果你看得懂這部無字天書;看得懂緣起甚深的話,

你就是看到了上帝所簽的那個名字;看到了緣起、看到了法界在跟我們說

法。所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這裡面都遍藏著佛陀所跟我們講的緣

起甚深啊!你看!這一葉裡面,它就是構造的這麼的精密、這麼的細膩、

205

這麼的微妙,這就是緣起的奧妙啊!這也是在告訴我們緣起甚深啊!再

看!同樣一株玫瑰,它會長出不同顏色的花,這不是刻意安裝進去的,也

不是刻意染色的,這是大自然法界的奧妙啊!它們都在告訴我們無常、無

我、緣起甚深。而且這些呢?都是地水火風空因緣條件具足之後,它才產

生。

你慢慢地去看一花一草一木,以前佛陀拈的花不曉得是什麼花,我們

現在可以拈絲瓜花。你能不能看到絲瓜花,它這麼的漂亮、這麼的奧妙,

而且它還有分公的跟母的,這是母的花︵因為只有母的花才有這個身︶。你

看!法界就是這麼的奧妙,它是真正最偉大的魔術師啊!今天有同修來獨

參,他講到以前他很喜歡神通,很喜歡去拜那些有神通、有感應的人,當

他來上課之後,他才慢慢發現原來那些都是支流末節、雕蟲小技啊!現在

他看懂了:﹁哇!原來法界是最偉大的魔術大師。﹂這個世間認為的那些

什麼大師,不管你再怎麼神通廣大,看你能不能把這朵花唸一唸,然後變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0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成一條菜瓜出來?我拈一朵花給你,看你能不能唸咒啦!加持啦!用法術

啦!時間多久都沒關係,看你能不能變出這樣一條實質可以吃的菜瓜來給

我。

如果你真的可以,我就相信你有真的神通,你的神通有用;如果不

能,那麼你的那些都只是雕蟲小技啊!所以當我把自己跟大自然做比較之

後,發現到:﹁我的這個我慢根本沒用啊!但我卻在那裡逞強,在那裡我

是、我能,我很厲害。﹂跟大家分享的是,當你真的看懂大自然跟我們述

說的無上微妙法之後,你那個我慢要臣服會很快啊!你也可以問問自己:

﹁我能夠做到嗎?它本來沒有開花,我能夠讓它開花嗎?﹂好!就算上帝

現在給你一些開花的材料,讓你勞作,你能不能把它變出這樣的一朵花

來?我自問我是不可能做到。所以我在看這些的時候,我就是臣服啊!臣

服法界的奧妙;臣服法界真的就是最偉大的大師啊!

我們再拈的是金瓜︵南瓜︶的花。你看!這個南瓜,法界大自然就這

207

樣地水火風的變一變,然後就能夠讓它開花;讓它不斷的長大、長大。你

在那裡很認真的修行,看你能不能無中生有的修出一個金瓜來讓我看。如

果沒有大自然提供這些東西的話,你再怎麼修行,你能夠把眾生飢餓的肚

子填飽嗎?如果你沒有協助眾生去看到大自然的法,你真的能夠讓眾生大

安心、大自在嗎?眾生肚子餓了,需要吃來自大自然的食物;眾生內心的

苦,需要瞭解大自然的實相、需要了悟生死大事啊!所以今天我們在拈芒

花的時候,就有眾生在微笑啦!有沒有?

芒花,我們都以為這沒什麼啊!結果你看!一枝芒花裡面一個小小的

籽,當它開出來之後,一個種籽至少可以結上一千個以上的種籽喔!我曾

經算過,這一枝出來都有一百粒以上,看這裡有多少啊!你再看!它的構

造,這麼微妙,它的每一粒種籽都帶有螺旋槳;都帶有翅膀喔!所以它會

隨著風飄,而風就是它的腳啊!你以為芒花沒有腳。錯了!它如果沒有

腳,它怎麼會到山頭上去呢?借用大自然的風做它的腳,再高的山,它都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0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可以上去啊!所以風到哪裡,它就到哪裡,而且它又可以不斷地彌補人類

破壞大自然的那些傷口。你看!一枝芒花竟然是如此默默的在貢獻,在維

護大自然、維護法界,哪裡需要,它就飄到哪裡。它不但為大自然做水土

保持,當因緣成熟的時候,又可以像孔雀開屏一樣來莊嚴法界;而且它還

在默默的告訴我們法,你能看得到嗎?

這裡,法界大師、上帝在竹子的每一節上面都有簽名喔!有沒有看

到?竹子的每一節,它都是很奧妙的,都跟其他節不同,而且它們都充滿

著生命力。它的每一枝每一節都在告訴你:﹁我們的形成是整個法界的因

緣,緣起甚深啊!﹂再看!法界大師的神通廣大,它能夠讓小秧苗長大開

花,你問問自己:﹁我能嗎?﹂如果不能,那你要不要心服口服?要不要

臣服呢?你一直都很鐵齒硬牙,看你什麼時候能夠看得懂這些?什麼時候

能夠臣服?當你真的臣服,你就會解脫自在啊!你就會看到,那些我慢跟

這個法界比起來,真的是雕蟲小技啊!人類只能夠做一些助緣啦!所以你

209

要去瞭解,我們在這個法界所扮演的角色、所扮演的實相是什麼?我們生

命的實相是什麼?我們來自哪裡?我們跟法界的密切關係是什麼?這就是

解開生死之謎啊!

你看!法界呢?它能夠讓小秧苗長大、開花。而它要結出這些果呢?

必需要有大地、有流水,還有風、空氣,包括需要陽光普照、各種因緣的

促成,它才能夠形成啊!所以我們要去看到這個法界的力量,它能夠讓一

株小草都充滿著生命力啊!你不要輕視一株小草喔!一株小草它都在告訴

你:﹁我充滿著生命力,我可以把三公分以上厚的柏油路面掀開,然後長

出來喔!﹂這都是實際的存在,都是實相。你要去看實相,看法界的緣起

甚深、看法界的奧妙啊!這些都是實相—

具體的事實—

在告訴你一株

小草,它可以突破柏油,然後長出來。所以你不要以為小草沒有生命;不

要以為小草它沒有力量啊!在法界的愛之下,一株小草它都充滿著生命

力,有句話說:﹁一枝草一點露﹂。它們都在告訴我們生命的珍貴啊!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1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再來,我們看這個太陽大師它那種法力無邊。它現在在做什麼?知道

嗎?它在搬運水。太陽大師具有廣大的神通法力,它能夠搬運大水喔!它

的搬運方法就是把海水淨化,然後它又能夠把海水變成為淡水,再把它提

升到空中,讓它成為雲。這是事實;這是真的魔術,知道嗎?你看!這個

真正的魔術—

太陽搬運海水,把它淡化之後,然後提升上來,讓它成為

雲。再來呢?大自然又分工合作,風又把雲飄啊!吹啊!吹到大自然各

處。你看!雲就在那裡飄啊!飄啊!然後又降落下來,形成水來滋養眾

生、滋潤大地。

你以前看這些,都覺得沒什麼啊!水是水呀!雲是雲呀!你現在要看

出這裡面處處都是法界的奧妙啊!再看虛空。虛空,它能夠讓太陽系、各

種星球共同在那裡各行其道,彼此尊重,互不侵犯。直到今天,它們的肇

事率仍然是零。慧星相撞,偶而一些小摩擦,那是小c

ase

,沒關係啦!這

是我們交通部的一個廣告,這裡剛好也可以告訴我們,就是說法界它能夠

211

有這麼大的空,讓這些星球在那裡運轉,所以我們的心要與空相應,你才

能夠包容現象界的一切啊!

我們再看這個法界大師、這個上帝,大自然它的變化。我們來看它變

魔術喔!怎麼樣變呢?變、變、變。你看!它持咒,持一持、唸一唸,這

隻毛毛蟲,它就開始做起繭來。這是真的喔!然後法界大師,再繼續持

咒、再繼續唸。然後變、變、變,它就變成一隻蝴蝶出來了。毛毛蟲變蝴

蝶,我們以為是毛毛蟲本身在變。事實上呢?那是整個法界的因緣啦!不

是毛毛蟲本身說:﹁我現在要變蝴蝶了,我現在要躲入繭裡面了。﹂不是

這樣啦!當毛毛蟲它的因緣到的時候,它就會去做起一個繭來,而且這個

繭還用鋼絲把它撐著。你看!它做得多麼的精巧。這都是法界的因緣啊!

它在裡面,它怎麼知道它下一步會變成蝴蝶呢?對毛毛蟲來講,這一段變

化的過程,是不是代表一個死亡呢?所以,你怎麼知道死亡不好?你怎麼

知道它的蛻變不好?它能夠變化成美麗的蝴蝶啊!而這個變化呢?也不是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1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毛毛蟲本身在決定,那是整個法界的因緣—

緣起甚深啊!這些大家都要

慢慢的去看。所以禪宗就講到:你初步是見山是山,但是慢慢地你會來到

見山不是山。當你看懂這無字天書、看懂這無上甚深微妙法之後,你就會

來到看山又是山啊!

你看!這隻蝌蚪,它會變成青蛙喔!有沒有?這是蝌蚪變青蛙的過

程。不曉得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我曾經養過蝌蚪,然後看它的變化過

程。更小的那種小蝌蚪是沒有腳的,慢慢的它會長出四隻腳來,然後尾巴

漸漸的小,最後斷掉、脫落掉,變成為這樣。這也是在告訴我們無常變化

啊!沒有這樣無常的變化,蝌蚪它沒辦法變成青蛙啊!所以無常是中性

的,並沒有什麼不好。無常法流在變,青蛙是沒辦法抵抗、沒辦法對抗

的。這也就是說你如果是順著大自然的法流在變,你就會不斷地脫胎變化

啦!而這個變化,那是整個法界的因緣,不是青蛙本身在決定啊!再看!

法界大師、大自然呢?它能夠讓燕子做出一個貓型的燕巢,有眼睛、有耳

213

朵、有鼻子、有嘴巴,還有腳、有尾巴,貓身還做得肥肥胖胖的。你如果

修行那麼厲害的話,看你能不能訓練一隻或幾隻燕子,讓它做出這樣的一

個燕巢來。

你看!這個大自然魔術大師,它能夠讓這棵火龍果成長、開花。這是

還沒有結果以前,它開花以後呢?慢慢不斷的演變、演變。這個演變的過

程,也都在告訴我們不斷的變化、變化、變化。對前面的花來講,結果是

花的死亡,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脫胎變化,怎麼能結出果來呢?所以不要

抗拒無常變化啊!無常它是一個法流,它一直在流動,而這又是整個法界

奧妙的因緣啊!你看!法界大師能夠讓小樹變成大樹,而且又能夠讓大樹

怎麼樣呢?這是什麼知道嗎?這是化石。大自然它能夠讓木頭又變成石頭

喔!這是石頭,是瑪瑙石。大自然竟然能夠讓小樹變成大樹,又能夠讓大

樹變成石頭。這就是偉大的魔術大師,它變出真實的東西來讓你看,它可

以從無中生有、從空中生妙有,變化無窮啊!人類的魔術大師,你再怎麼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1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變,你都要借助大自然的﹁有﹂你才能夠變啦!這裡,有沒有看到?這瑪

瑙石是由木頭變成的。

再看!大自然、法界大師,它不但能夠長養這些疏菜水果,又能夠讓

它有酸味、有甜味。這個甜是怎麼來的呢?有的人就說:﹁是我種下甜的

果、甜的種子啊!我種下甜的甘蔗啊!﹂那請問:﹁你這個甘蔗的種子,

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些都是法界魔術大師變出來的啦!有酸、有甜、

有苦、有辣,所以你的人生也是充滿著酸甜苦辣,但那也是法界的因緣

啊!你要珍惜你所走過的路,它都有意義,都在協助你成長;你吃過的

苦、你走過錯誤的路,也都有意義啊!它都是在協助你成長。你看!這個

辣椒,它還不斷的變化顏色,還能夠變出紅色來,多麼的奧妙啊!這個是

什麼?知道嗎?它是靈芝。你看!靈芝,它是來自於一棵樹木的死亡喔!

當樹木死亡之後,然後因緣條件具足,就長出靈芝來。所以,我們也可以

說這棵樹木,它的生命的轉換—

這整個變化—

一邊是死,另一邊是生

215

啊!事實上,整個法界你要去體悟它的不生不死,你要從它生生滅滅裡面

去體悟不生不滅啊!

這是什麼菇,我不知道。但是你看!一塊腐朽的木頭,它竟然長出這

麼多的菇出來。多麼的奧妙啊!木頭表面上看起來是死了,但卻是有死、

有生。綜合起來就是不生不滅啊!我們昨天在戶外禪修的時候,有指引大

家去看一棵枯樹。有沒有?這裡也有一棵枯樹。當我看到這棵枯樹的時

候,我並不覺得它是死的東西,它是充滿著藝術之美啊!有沒有看到?你

看!它的造型多美,它也是法界裡面的一個珍品、藝術品啊!它也是法界

裡面一個珍貴的存在;法界裡面的一個實相啊!你要看到﹁一實相印﹂、

看到﹁實相般若﹂,這個就是啦!它也在告訴你無常法印、告訴你無我、

告訴你不生不死啊!這樣的一棵枯樹,在人類的眼光中看起來以為它是死

的,但是在法界的心目中,它並沒有死,它只是變化、變化。所以,一

樣:﹁當我︵枯樹︶是這樣形態的時候,我就這樣很洒脫的跟這個法界溶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1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為一體,展現出那種藝術之美。﹂你看!法界包容青翠的竹子,也包容乾

枯的竹子。在法界裡面,生死是平等的,不生不死啊!

相反的兩極,法界都是平等的包容,生死那是人類用狹隘的見解所界

定的;事實上,整個法界它就是不斷的變化,不生不滅啊!生生滅滅裡面

不生不滅,所以黑洞跟白洞就很具體地告訴我們,整個法界它就是不斷地

在生生滅滅,變化、變化。你要從中去了悟不生不滅啊!你看!只有法界

能夠做生命資源的回收。有沒有?那些破舊的車、老舊的車、撞壞的車

呢?我們可以做資源回收。那破舊的人、老舊的人呢?到後來,就由法界

黑洞做資源回收。回收以後怎麼樣呢?然後從白洞又產生出來,有沒有看

到?這是整個法界在做資源回收啊!所以你不要只看片面,要看到總體,

你才能夠了悟什麼叫做不生不死。法界能夠讓眾生死,也能夠讓眾生生。

如果你沒有了悟生死大事,那死神它就跟在你後面。如果你能夠了悟生死

大事,你當下就會契入不生不死的法界裡面,大安心、大自在。

217

你看!巴西雨林深處呢?在森林深處,死亡的樹木為其他的樹木提供

生長的機會,自然界沒有廢棄之物。所以事實上,以我們人類來講,認為

這棵樹是死的,但它卻是展現另一種生命意義出來。我們今天在戶外禪修

的時候,也拿一片孢樹蕨讓大家看;讓大家去瞭解、去體悟、去見法,從

生生滅滅裡面去了悟不生不滅。你看!這是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拍攝

的,現在自然科學都已經來到了不死不生、不生不死啊!地球上曾經出現

過的物種,目前已經滅絕的可能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但在演化上,你

看!滅絕、生存和演變等同重要。這都在告訴我們什麼法印?無常變化

啊!而這些變化呢?那是整個法界的因緣啊!所以我們要去看到:﹁哇!

緣起甚深啊!﹂你要從生生滅滅、花開花落、落葉歸根⋯

裡面去體悟不

生不滅啊!

要體悟不生不滅,你一定要看到大自然的偉大。落葉它會漸漸變成有

機肥料,然後又變化出生命來。這唯有大自然才能夠做到啊!所以你要看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1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懂這個不生不滅,你一定要看懂大地風雲經,只有大自然才能夠做到不生

不滅啦!佛陀又在這裡拈花微笑了,看到了嗎?你看到了,你就會處處見

法,解脫自在啊!一葉裡面有一如來,佛陀在跟我們拈花;佛陀在跟我們

開示啊!這個法界的法,透過佛陀的手指、透過善知識的指引,讓我們能

夠去看到那無上甚深微妙法—

上帝、法界大師、大自然都有在這裡簽名

——

你如果心浮氣躁你就看不到;你如果心能夠靜下來去看,你會讚嘆

啊!你真的看到奧妙,你就會讚嘆。你看!這個稻田裡面,法界大師有在

這裡蓋印章喔!有沒有看到?這是同一區的稻田,結果呈現不同的顏色出

來。這是法界大師、上帝在這裡蓋章:﹁我到此一遊,我在這裡,看到了

嗎?﹂所以,我們要處處去見法啊!

再來,這裡要告訴我們的是,如果你的心;你的心湖夠清、夠明、夠

淨的話,法界大自然的實相,就能夠如實的映現在你的心中啊!當你能夠

處處見法;當你能夠看懂佛陀拈花微笑的深義;當你能夠見到一花一世

219

界、一葉一如來,處處看到法界無上甚深微妙法,那你就是在極樂世界裡

面啊!你的心淨佛土就淨,不管你走到哪裡,你都是大安心、大自在啊!

幻燈片——實相解說(三)

221

十六、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我們每天都要過得很安詳、很快樂,不要過得愁眉苦臉;不要過得很

無奈;不要過得心不安、不自在。解脫就是為了解決內心的苦、煩惱、不

安;解脫就是為了當下就能夠離苦得樂,當下就能夠大安心、大自在啊!

跟大家講的﹁直截根源佛所印﹂,直接契入解脫的核心,你如果是上等根

器,根性夠的話,你就會有大丈夫氣勢,直接契入、直接去求證、直接去

承擔。你要脫胎換骨,那是很快、很快啊!如果你的修行是為了求神通、

求感應、求禪相,還要多看一些奇奇怪怪、五花八門⋯

那些來滿足你的

好奇心,那你就繼續再繞吧!

這兩天我們陸陸續續讓大家回到大自然中來看最偉大、最深奧的法,

你要慢慢的去體會啊!人類、眾生所追求的那些,任何偉大的大師、什麼

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22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大法王,或是什麼無上師,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比大自然偉大;絕對

沒有一個人比大自然對你的生命更重要啊!任何大師都不會比大地對你更

重要;任何大師都不會比風、空氣對你更重要啊!真正對你最重要的這個

天地父母,你不去認識它,不承認它,卻一直地向心外去求法,認賊為

父;一直地在逃避它。人類是多麼的忘恩負義啊!你的苦、你的煩惱都是

來自於你那個自我一直在做祟、一直不肯臣服、一直緊抓著,就是不肯溶

入法界、溶入大自然;你那個自我一直要找特殊的、奇奇怪怪的,然後你

就心外去求法、去求淨土。你這個波浪一直要設法逃離這個大海,看你怎

麼逃?看你怎麼離?那是你的顛倒夢想啊!

解脫不是心外去求,解脫也不是去抱住任何大師、抱住任何大法王、

抱住任何什麼無上師。佛陀很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真正的解脫者也都很

清楚明白的告訴我們,真正的解脫,一定要回歸法界啦!所有的善知識只

是一個指月的工具,他們只是一條道路,協助你透過這個踏板、透過這條

223

道路、透過這個手指去看到真理;去看到法界的實相,去了悟你的本來面

目、了悟法界的真理實相。當你認清法界的真理實相之後,完全的臣服、

完全的溶入、完全的回歸,這時候,你就能夠回歸到不生不死的涅槃界。

但如果你那個自我不消失的話,它會一直做怪、一直梗阻你邁向解脫啊!

跟大家講的這些法,以及我們的禪修都是直接契佛本懷;都是直接協

助大家邁向究竟解脫,你如果不願意承擔、不願意相信,那是因緣還不具

足,你的苦吃得還不夠,你還會繼續再去找、再去尋、再去覓。這也是個

人的因緣,那就等你的苦吃夠了,等你十八般武藝都玩過了,最後還是找

不到安心,你才會回來,才願意來看這最平凡、最平實、最平淡的大自然

法界的真面目。看你逃多久,你的苦就持續多久;看你什麼時候能夠轉過

來、能夠真的認清,你的苦當下就能止息啊!所以阻斷你解脫之路的不是

別人,而是你自己的顛倒夢想啊!

今天天氣很好,我們這幾天在這裡,真的大家是相當有福報。在這寒

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22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冷的冬天,靈泉禪寺常住方面給我們各種方便,而且也都全力的來協助我

們,包括三餐能夠吃到熱騰騰的飯、菜,你能在這裡專心的禪修,別人在

護持,你有好好的感恩嗎?有好好的在用功嗎?還是坐在禪堂裡面浪費你

的生命,虛渡你的光陰呢?眾生的恩很多、很多,我們要好好感恩,好好

珍惜啊!如果你不知道恩,你的慈悲之心從何而來?再來,就是你要好好

去體會天地父母對我們的恩。學佛如果沒有深深的產生感恩的心的話,你

的學佛是失敗的,你的學佛是不會邁向解脫的。

現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靜慮﹂。佛陀在︽阿含經︾裡面常常跟大

家、跟弟子們開示之後,然後弟子們,那些比丘、那些修行人聽了之後,

就到安靜的地方好好的去靜慮。靜慮就是心靜下來,好好的去體悟佛陀所

跟我們講的那些法,這就是進入內正思惟,去求真、去求證。你如果沒有

經過這一番功夫的話,佛陀所講的還是佛陀的。你沒有真正品嚐到、真正

體證到的話,那還是別人的。所以你要經過﹁靜慮﹂,也就是止觀雙運的

225

過程,你才會真正開智慧。你真正體悟、體證到之後,你內心就會有很大

的震撼:﹁哇!原來如此。﹂然後確信如此。禪修就是讓我們放下萬緣,

然後進行止觀雙運。

在︽阿含經︾裡面有提到,如果你從止,也就是從修定方面契入,懂

得轉變;懂得把這個定運用到﹁觀﹂方面的話,修於止,然後你也會成就

於觀。你的觀察力也會很敏銳、很客觀、很如實。如果你對修止方面、修

定方面,有所不足;有所欠缺的話,沒關係,你也可以從﹁觀﹂入門。

︽阿含經︾裡面一樣有提到,修於﹁觀﹂也會成就﹁止﹂啊!有沒有?這

在上課的時候都有跟大家提過。﹁止﹂、﹁觀﹂,如同鳥的兩翼,它是相輔

相成啊!所以你一樣也可以從﹁觀﹂入門,不一定要從﹁止﹂入門。那你

要怎麼樣從﹁觀﹂入門呢?一樣,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好好的去體會

善知識所講的這些法義真理。

現在跟大家提醒幾點,你可以從這方面再深入、再切入。等一下我們

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22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到大自然、到戶外禪修,也是一樣,這幾點,大家可以把握、切入,看你

要從哪一點切入都很好,你要去體悟、去求證。就好像說我跟大家講的這

些真理、這些實相,都是經過我自己求真、求證過來的。對我而言是真

的,但是對你而言,你還沒有體證到以前,你還是會有很多的疑,沒關

係,有疑你就去求證。就像跟你講的現象界的一切、法界的一切,都是無

常生滅、流動變化,那你就處處要去求證,從接觸的空氣,從風、從雲、

從一切現象裡面你去求證。真的是無常嗎?真的是這樣嗎?你要去求證

啊!

再來,無我。為什麼佛陀一直說無我呢?真的無我嗎?為什麼經典裡

面都講無我呢?我怎麼樣去體會、去體證到無我呢?像這方面你也要深入

去體悟。以我個人走過來跟大家分享的是,你要體悟無我,你就要體悟到

無常跟緣起甚深。我們這個小我,這個身體,是由法界大自然—

地水火

風空這些元素所組合而成。有地水火風空,識就會產生。所以你要去體

227

會:﹁我們的生命真的是由大地所組合而成的嗎?真的是由流水、由太

陽、由空氣、由空間這些所組合而成的嗎?為什麼說天地是我們的父母

呢?真的嗎?﹂你要去求證啊!這是真正修行的解脫關鍵啊!大家不要小

看這些問題,這是揭開生死之謎的核心問題。不管你再怎麼神通廣大,你

如果沒有深入切入這些問題的話,你的生死未了啊!你不會知道你的本來

面目啊!

你真正要了悟你的本來面目,就是要切入到生死問題的核心來探討。

你要去探討:﹁我這個生命的存在,真的需要大地的支撐嗎?真的需要大

地的養育嗎?我這個生命的存在,真的需要大自然的空氣的長養嗎?真的

需要仰賴大自然的空氣嗎?如果沒有大自然的空氣,我能不能活著呢?我

這個生命的存在,真的需要依靠大自然的水嗎?我如果不喝水,可以嗎?

這些水,我能不能自己創造呢?可不可以不要仰賴大自然的水呢?我的生

命能源真的是來自太陽嗎?如果沒有太陽,我能不能活著呢?如果是這

認清生命的本來面目

22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樣,那為什麼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太陽的重要呢?為什麼我沒有感恩過太陽

呢?我真的是忘恩負義嗎?我真的是不知恩嗎?﹂等一下到戶外禪修靜下

來的時候,包括你走路的一步一腳印,你都要好好的去體會、去找尋我們

的本來面目,好好的去認清我們的父母。

在你還沒有認清、確認以前,你要不斷的去求證。這是一條快速邁向

究竟涅槃的解脫之路。如果你不知恩,你的生命會充滿著抱怨、充滿著煩

惱、充滿著不安、充滿著苦。如果你了悟了生死大事,認清了自己的實

相;認清你跟整個法界的密切關係,你當下一定會知恩。當你知恩,你就

會感恩啊!你就會疼惜自己、疼惜眾生、疼惜這個大地啊!知恩、感恩,

你就會報恩。你會以慈悲之心來善待一切眾生,沒有貪、沒有瞋。當你真

的了悟了真理實相,你的無明也就破除了。

229

十七、﹁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我們今天繼續再來講解﹁永嘉大師證道歌﹂。連續三天,每天上午我

們都有兩個小時的戶外禪修,大家實際到戶外去見法;去體悟、體證三法

印,把聞思般若轉為觀察般若,再從實相裡面去體證三法印。這是人人可

修、可證,每一個人都可以去求證的,只要你能夠把心靜下來,清醒明覺

的活在當下,你就能夠現觀活生生的法。三法印是對實相的描述,那是佛

陀、開悟者他們如實現觀宇宙、人生、大自然現象界的一切實相之後,所

歸納出來的最簡單、最精要的核心。所以如果你能夠現觀,大自然所宣說

無上甚深微妙法的話,你對無常就會有很深刻的體會。你也能夠從生生滅

滅的現象裡面,體悟到什麼叫做不生不滅。從原來怕無常的情況之下,你

會完全的溶入無常的法流,知道就是因為有無常的流動,法界才充滿著生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3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機;法界才能顯現出如此的莊嚴。而且從法界大自然中也可以體悟到,法

界在跟我們述說著什麼叫做無我?什麼叫做無私?什麼叫做涅槃寂靜?這

些都是事實、實際的存在,只要你的法眼打開,智慧眼打開,你就能夠處

處見法。

像﹁永嘉大師證道歌﹂,這都是看到活生生的佛法,看懂這大地風雲

經、無字天書,然後溶入法界之後,所展現出那種瀟洒的修行人的風格。

真的是解脫自在啊!這幾天跟大家分享﹁永嘉大師證道歌﹂,對永嘉大師

來講,這是他真實的體證;對我而言,如果我沒有做到、沒有體證到的,

我不講。我講這些也是因為跟永嘉大師心心相印,覺得他是一位真人啊!

他用最美妙的文詞把解脫者的境界,真是敘述的既生動又活潑,我們現在

就繼續來分享他的法寶。

231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

這含意很深喔!這都是實際的體證,你如果用聞思般若去理解,你是

沒辦法理解、沒辦法真正做到的。﹁真不立﹂,就是說解脫者因為來到超

越二元對立的世界,凡夫所認為的真,對解脫者來講,他不會執為實有,

他不會把真理據為己有。﹁妄本空﹂,指的就是現象界的一切都是緣生緣

滅,具足空性。這裡講的空性,要講更深入一點的話,那是都來自於空

啊!﹁

有無俱遣不空空﹂,這是說眾生不是執有,就是執無。你不是執有;

不然,就是執著頑空。一個解脫者呢?他是來到超越二元對立啊!﹁有無

俱遣﹂,就是超越二元對立。﹁不空空﹂,就是溶入空,又不落入斷滅空,

也不執著涅槃空。也就是說解脫者他能夠心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所

以他的那個空是很生動活潑的,沒有任何的執著。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3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

這就是說你不要執著在各種入空的法門上面啦!那些法門只是協助你

契入空。而你這個空呢?一定要現觀實相存在的空啦!不要在文字般若裡

面;不要在法門上面繞啊!﹁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如果

你能夠放下那些法執;放下那些語言、文字的障礙,直接溶入實相的空之

中,直接去體證空,你就能夠體證到一體的世界。

我們以前在上課聞思階段時,有跟大家講過﹁一體﹂,現在大家實際

去看空、體證空,你就能夠越來越具體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一體的世界。今

天我們第三次在戶外禪修,又更具體的跟大家解析什麼叫做一體世界。很

不錯!有不少同修都能夠心領神會,具體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一體的世界。

那不是抽象、不是空洞、不是想像啊!

233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心是根。法是塵﹂,是說我們這個五蘊的身心呢?對你而言,它是一

個主體,外面的六塵則是客體。而這兩種呢?都是現象界的一切,﹁兩種

猶如鏡上痕﹂,不管是主體或是客體,都是空海之中緣起的波浪、緣起的

泡沫啊!所以你要瞭解,心跟塵,也就是說你的身心跟外面的六塵,都不

過是空海之中緣起的波浪,你不要把它執為實有;不要把它執為實體啊!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痕垢﹂,指的就是我們的三毒—

貪、瞋、癡啊!如果你這貪、瞋、

癡的心沒有止息下來,你的心還在過去跟未來的夢幻世界裡面繞的話,你

沒辦法清醒的活在現在,你就沒辦法見法。法是在眼前、在當下、在現在

啊!當你的﹁痕垢盡除﹂,也就是你能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你的心是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3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空、明、覺。這時候呢?﹁光始現﹂,你的觀察力就會展現出來;你的智

慧眼就會打開,你就能夠見到法啊!所以三毒止息,心清淨,你就能夠見

法而與法界溶為一體。

﹁心法雙忘﹂,是說你的主體跟客體消失了,能觀與所觀也雙泯了。

﹁心法雙忘性即真﹂,也就是說當你溶入一體的世界,這時候,你是主、客

消失,能、所雙泯。這些用講的很容易,但實際要做到卻不是那麼容易,

帶大家實際到大自然中禪修,就是要讓你實際去體證、去體驗。你要真正

自己體證到、體驗到,那才是你的啦!

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嗟﹂,就是感嘆啦!感嘆在這個末法時期。一般講說末法時期,但是

我在︽阿含解脫道次第︾書裡面,講說沒有所謂末法時期,為什麼這裡講

﹁末法﹂呢?前幾天有一位同修講到,﹁末法﹂應該講的是解脫的方法、

235

解脫道、解脫正法,被湮沒掉了。如果以這樣來解釋,是不錯的!

在解脫道被荒廢、被湮沒掉的末法時期,﹁眾生福薄難調制﹂啊!眾

生的福慧淺薄而且個性都比較剛強,所以﹁難調制﹂啊!你的心如果被染

汙、被催眠的話,那你的懷疑心也會越強,越不信任;自我保護會越強,

你越不容易放開。這就是﹁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

這就是說我們距離佛陀、耶穌、老子⋯

,這些智者的時代越遠的

話,那正法就湮沒的越嚴重,而各種的邪見也會越加深、加重。所以你要

遇到正法,那是很不容易的。

﹁魔強﹂,就是追逐名利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大家都一直在講求神通

啊!感應啊!心外求法,希望能夠快快得到自己所要的那些。﹁法弱﹂,

就是宣揚解脫法的人很少、很少,能夠弘揚正法的力量很薄弱。這也是解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3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脫者的感慨啊!

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當你在宣說這種能夠這一生、這一世就解脫自在的法門;當生解脫的

解脫道。很多人呢?聽了之後,不爽、不信,認為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認

為你弘揚這些、講這些阻斷了他們發展的財路。

﹁恨不滅除令瓦碎﹂,這裡面帶有些無奈啊!所以不是阿羅漢不講經說

法,而是眾生在攻擊、排斥,也不喜歡聽。沒有不慈悲的阿羅漢啊!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

﹁作在心。殃在身﹂,就是說如果你起瞋心,你就會受苦;你背道而

馳,你就自討苦吃。更深入地來講,就是說你毀謗真正的解脫道、排斥真

正的解脫道,那你只是自斷解脫之路,你就繼續在苦海中浮沉。而你在苦

237

海中浮沉就是﹁殃在身﹂啊!

﹁不須怨訴更尤人﹂,你不要去抱怨啦!不要怨天尤人啦!因為這些都

是由於你自己的無明遮障,背道而馳,自討苦吃啊!現在重要的是你要回

來反觀、淨化,你要的是什麼?如果你真的要的是解脫道,你就會與解脫

道相應。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如果你不想繼續輪迴受苦的話呢?那麼就請你不要毀謗真正能夠邁向

解脫的解脫道。所以你要問自己:﹁我要的是什麼?﹂你真的要解脫嗎?

如果真的要解脫的話,放下一切的欲爭、見諍,一路一直地邁向究竟解

脫,不達究竟解脫決不終止。這樣的話,你就會很快跟解脫道相應。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3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栴檀林。無雜樹。鬱密森沉師子住。

﹁栴檀林。無雜樹﹂,指的是沒有雜染的解脫法。﹁鬱密森沉師子

住﹂,一個解脫者呢?他是溶入涅槃界、溶入法界,溶入莊嚴的法界之中

啊!這裡,講的就是他是跟法界溶為一體啊!

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他在這涅槃寂靜的世界裡面呢?﹁境靜林間獨自遊﹂啊!他是來到了

大安心、大自在。因為他已經是了悟了生死大事,所以他能夠大安心、大

自在。但

是當他宣說正法的時候呢?﹁走獸飛禽皆遠去﹂,你不是真正要解

脫的人,聽到這種解脫法的話,你會逃啊!避啊!攻擊他、批判他⋯

就這樣啊!因為解脫者他是與法界、與大自然溶為一體,如果你沒有真正

239

想要解脫的話,那你是會避開這樣的人,而且你還會排斥他、攻擊他。如

果你真的是要解脫,那你的磁場會跟他相應。

師子兒。蒙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

這就是說一個有見法、有開法眼、開智慧眼的人呢?不管他是多麼年

輕的人或是女眾,都一樣,他會顯現出大丈夫的氣魄。﹁師子兒。蒙隨

後﹂,雖然他是個年輕人或是女眾,都是平等的,當他有真正體證之後,

他就會顯現出那種大丈夫的氣勢。所以﹁三歲便能大哮吼﹂,意思就是說

當他有體證之後,他就能夠展現出大無畏的氣勢啊!

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野干﹂,就是野狗,指的是假的宗教師。﹁若是野干逐法王﹂,如果

是假的宗教師想要驅逐法王的話,也就是野狗想要驅逐獅子︵代表法王︶,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4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那你是自討苦吃。所以說如果假的宗教師想要驅逐真正見到正法的法王,

那是﹁百年妖怪虛開口﹂啊!這樣的話,你只是自暴其短,自斷解脫門。

你一開口、一攻擊,你只是自招罪業而已,對他來講沒有任何損失,你只

是自討苦吃。圓

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圓頓教﹂,就是說跟大家所講的這些法呢?都是直截根源佛所印的解

脫法;都是直接契入佛陀本懷的法。﹁沒人情﹂,像這種解脫法,不是說

你對這個善知識,或對這個老師多巴結、多討好,或是講人情。這樣,你

就能夠解脫。不會的!不管你對善知識多好,或是說供養多少,如果你本

身沒有回來親證的話,對不起!你還是苦海裡的眾生;你還是在苦海中浮

沉啊!對一個解脫者來講,不會因為你的供養很多就把你奉為座上客。沒

有這回事啦!你真的有見法、有證量,你才能夠跟他心心相印。如果你不

241

是真正為解脫而來,你在那裡搞人情事故、人情思惟,他也許會接下你的

供養,但是他還是期盼你能夠早日契入解脫道啊!

﹁有疑不決直須爭﹂,就是說你如果有疑問,還沒有解決的話,你就要

問啊!這個﹁爭﹂,是說你要把問題弄清楚,而不是說你去跟善知識在那

裡爭啊!一個解脫者、善知識,他不會跟你爭啦!你要有柔軟心,虛心的

去請教,把你有所不解的地方提出來,他會如實的來協助你突破。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不是我這個老僧在那裡炫耀我能。不是這樣啦!我是要告訴你們,在

修行路上,真的!很容易不是落入斷,就是落入常的陷井裡面,而且這一

路上是有很多坑坑洞洞的。他是慈悲地希望你能夠很安穩的走在中道的解

脫道上,很快速的邁向究竟解脫。一方面,這也顯現出佛門這些解脫者的

那一種大智慧、大雅量、大包容啊!他是希望你去實際的體證、求證,他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4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不是要你盲目的迷信;不是要你當他的信徒、信眾啊!他是要你成為解脫

者。所以只要你有疑不決的話呢?你就要問。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非不非。是不是﹂,就是說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見、觀念呢?它會阻礙

你的解脫之路啊!但是,你不容易覺察到。

﹁差之毫釐失千里﹂,就是說你的知見如果不正確的話,你的修證不可

能正確的。所以解行合一,是很重要的。你不但解行要合一,而且你還要

不斷地虛心求真、求證。佛法的聞思修證,那都是要你實際去求證啊!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如果你體證正確、知見正確的話,那麼就算你是女眾,你也一樣很快

可以解脫的。你不要去相信別人跟你講說:﹁喔!女眾就是什麼少修幾百

243

年,女眾就是罪業怎麼樣⋯

﹂不要被那些觀念所套住了啦!本來眾生就

是平等的,只要你知見正確,好好一步一腳印的修,﹁是則龍女頓成佛﹂

啊!﹁

非則善星生陷墜﹂,﹁善星﹂是一個老參的代表。如果你知見不正確

的話呢?就算你是老參,你再修多久,你還是在苦海中沉浮啦!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

永嘉大師也是這樣,﹁吾早年來積學問﹂,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從

小就很喜歡看書,不斷地在人生哲學、宗教各方面一直探討,佛經也不斷

的研究、研讀和探討,這都是在覓道、求道、修道啊!這裡,永嘉大師他

也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不斷地在

文字堆裡面找佛法;不斷地在文字堆裡面找陽光;不斷地在文字堆裡面找

涅槃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4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分別名相不知休﹂,在佛經裡面、經典名相、語言文字上面,不斷的

在那裡推敲;在那裡想像陽光;在那裡修,希望修出陽光來。

﹁入海算沙徒自困﹂,都是在那裡入海算沙啊!都是在支流末節上面

繞,繞個三大阿僧袛劫,沒完沒了。﹁入海算沙徒自困﹂,一方面也是說

一直都是在數他人珍寶啊!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

這是說被解脫者或是明眼人責備,你總是一直在心外求法,﹁數他珍

寶有何益﹂呢?你總是一直在佛陀所講的這些經典、文字、語言上面繞,

這些都只是指月的工具啊!你不去看月亮,卻一直在手指上面繞,在那裡

鑽研、在那裡數他人珍寶,你頂多只是成為一位講經師,或是成為一位鸚

245

鵡禪師啊!但不管你再怎麼會講,你講的不是實際你自己體證的話,你內

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啦!所以今天一開始的時候有跟大家講,我

所講的這些如果我沒有體證到,我不會講。

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做風塵客。

﹁從來蹭蹬覺虛行﹂,就是說以前都是不斷地在經典、文字、名相上面

在那裡繞,或是在那裡一直延盪生命,常常在那裡原地踏步;或是在文字

堆裡面鑽研,皓首窮經。很少去實修實證,或是想要修又不知道怎麼去

修,浪費掉很多的時間。

多年來呢?數十年來﹁枉做風塵客﹂啊!當初我看這些的時候,覺得

真的就是在還沒有體證以前;還沒有看清實相以前,就是一直在指月的手

指上面繞、在支流末節上面鑽,真是﹁多年枉作風塵客﹂。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4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

﹁種性邪。錯知解﹂,如果你頭腦裡面裝著很多錯誤的知見的話,你就

沒辦法通達、沒辦法瞭解佛陀所講的究竟解脫法。如果你的依賴心很強,

你沒有展現大丈夫的氣勢;你沒有決心要解脫的話,這也算是一種﹁種性

邪﹂。也就是你的根基、因緣還不夠的話,那麼你也沒辦法接受、沒辦法

體悟,那種此生、此世邁向究竟解脫的解脫道。

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二乘﹂,就是不要在那裡大、小乘那些啦!不要把別人貶為小乘,自

己是大乘。不是這樣啦!而是說如果你沒有大丈夫氣魄;如果你的根器不

夠,你的承擔力不夠,不敢擔當、不敢放、不敢承擔的話,那麼就算你再

怎麼精進,你也沒有真正的那種出離心;沒有真正要邁向究竟解脫的心

247

啦!因為你要真正邁向究竟解脫,你就要有大丈夫的氣魄,要敢承擔、敢

放下。﹁

外道聰明無智慧﹂,就是說如果你的知見是錯誤的話呢?就算你有世

間的世智辯聰,你也沒辦法見到法,智慧眼也沒辦法打開,你內心的苦、

內心的不安,還是繼續壓抑在你那內心深處。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

眾生愚癡啊!一般人也就是還沒有真正要解脫的話,﹁亦愚癡﹂啊!

也像小呆一樣。﹁騃﹂唸呆,就是癡呆啦!

﹁空拳指上生實解﹂,本來沒有經典文字,佛陀他是如實現觀實相—

身心內外和大自然宇宙的實相;然後把真理實相歸納出來、講出來。那這

些語言、文字、經典呢?它們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包括佛陀本人、善知

識,也都是指月的手指而已,都是協助我們去見法;協助我們回歸法界。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4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所以佛陀一再強調希望大家﹁自依止,法界依止,莫異依止﹂。可是眾生

依賴心很強,智慧不夠,結果又一直迷在偶像上、大師身上,一直緊緊抱

著佛陀的大腿。﹁空拳指上生實解﹂,就是說你一直執著在那指月的手指

上面,在那經典文字上面推敲、鑽研,用經典解釋經典、用文字解釋文

字,這是執指為月啊!

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你要看到太陽,結果你不去看那真實的太陽,卻死在註解、論著裡

面,一直在那裡詮述太陽是什麼,太陽長相是怎麼樣?陽光是怎麼樣?像

這樣的話,就是﹁執指為月枉施功﹂啊!你再皓首窮經、再浪費多少青春

歲月,你還是沒有體證到法啊!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啊!

你那麼的口渴,但你還是沒有真正親自喝到那甘露法水啊!

﹁根境法中虛捏怪﹂,是說一般眾生本末顛倒,然後就執指為月,在佛

249

陀所用的語言文字;所敘述的六根、六塵,還有各種法門上面大作文章,

執著各種法門,就像小孩子、嬰兒一樣,在那裡比誰的奶嘴最好、最有

名,是名牌。沒有掌握到解脫的核心,本末顛倒,結果越修越怪異。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不見一法﹂,不是說把眼睛蒙起來,或是眼睛瞎了看不到東西。不是

這樣啦!而是說當你體證到實相,看到法界的實相,也體證到空。這時

候,你便超越一切的二元對立。﹁一法﹂,你有執一法的話,你就還是在

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體證空之後,你沒有法執,也沒有人、我相,這就是

﹁不見一法﹂。能夠這樣的話,你就是如來啊!而且你也能夠如其本來的如

實觀、如實見,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不見一法即如來﹂,你不會

去抓法門,也不會去抓人我相,你會來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

壽者相。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5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當你真的能夠﹁不見一法即如來﹂,能夠真的體證到︽金剛經︾所講

的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就是溶入一體的世界,﹁方

得名為觀自在﹂,你才能夠說因為你如實深觀,而得自在;而得大般若、

大智慧,解脫自在啊!這個境界很高,大家慢慢去實修實證,你就可以來

到這樣的境界。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如果你沒有了悟真理實相的話呢?那麼﹁未了應須還夙債﹂,你還是

會背著重重的罪業、重重的包袱,背著重重的原罪在修。你的修行之路會

走得很苦啊!因為你一直放不下那些包袱,你想放,有的人就在責備你:

﹁你怎麼可以放﹂。然後又給你一些催眠;又給你一些錯誤的知見,讓你想

放又放不下;讓你一直背著那重重的原罪在修。這就是未了悟的話,你還

是﹁須還夙債﹂啊!

251

如果你能夠了悟呢?﹁了即業障本來空﹂,如果你能夠真的大徹大

悟,了悟生不是我的事,死不是我的事,那是法界無上甚深微妙法的展

現;那是緣起甚深啊!你能夠了悟到這些的話,你會很洒脫、很瀟洒的溶

入法界裡面。而這裡面不是說沒有因果喔!絕對不是那回事;絕對不要會

錯意啊!那是你會體會到:﹁哇!原來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啊!﹂要知道!

你來這個世間出生不是你的錯,這是整個法界的恩賜,你要珍惜你這珍貴

的緣起,要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啊!

飢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怎得瘥。

這就是說你本來很飢餓,這個飢餓是說你一直想找解脫路啦!眾生本

來就是都很想找解脫,但是常常都一直在一些方便法上面繞。所以當你遇

到真正的究竟法呢?卻不相信,也就是雖然你很飢餓,但是你遇到﹁王

膳﹂,這個﹁王膳﹂就是說真正能夠邁向究竟解脫的解脫法,你卻不相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5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信,也不敢承擔,也不願意去求證。就這樣,你雖然這麼的飢餓,而你跟

﹁王膳﹂,跟這個究竟解脫法呢?卻錯過了。

﹁病遇醫王怎得瘥﹂,你的病這麼嚴重,這裡的﹁病﹂講的是我們的心

病啦!你的苦、你的不安、你的貪生怕死⋯

這些都是心病啊!你的病這

麼嚴重,你一直想要找醫生來幫你醫病,但是你卻一直在求那些巫師、咒

術,或是一些外力的加持。當你遇到真正能夠幫助你解除病根的醫王呢?

也就是說要真正協助你斷除生死輪迴,邁向究竟解脫的醫王,你卻不相

信,懷疑心重,不以為然,不肯接納。你這樣,疾病怎麼會好起來呢?這

就是﹁飢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怎得瘥﹂。

所以不是那些解脫者他們不慈悲,而是眾生常常是自己不肯承擔,也

不願意相信,常常懷疑自己:﹁我可能嗎?我能夠嗎?﹂然後又被一些不

正確的知見畫地自限。這樣的話,都是會自己阻斷自己的解脫道路。所以

也曾多次的跟大家勉勵,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都有無限的可能。不

253

要畫地自限,只要你有魄力、有決心,學習佛陀那種此生、此世就邁向究

竟解脫。這樣的話,你就能夠很快的解脫自在。

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這是很高的境界。﹁在欲行禪﹂,就是說你的修行要有靜,也要有

動;要能夠放,也要能夠提;要能夠出三界,也要能夠入三界;你要能夠

接受滾滾紅塵歷緣對境的考驗。這樣,才能夠考驗出你的證量—

你的知

見是不是正確;你的證量是不是具足。這就是﹁在欲行禪知見力﹂。

﹁火中生蓮終不壞﹂,你能夠經得起歷緣對境、滾滾紅塵的洗滌,你才

能夠產生真正的般若智慧、真正的金剛智慧。這些都是真功夫啊!而你要

有這種知見力、這種般若智慧,都不是說你一直躲在深山裡面修,然後不

出來,就能夠得到的。如果你是躲在深山裡面不敢出來,那你還是有避世

之心啊!你能出,但是卻不能入。一個究竟的解脫者呢?像佛陀,他解脫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5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之後,就是大慈大悲愍眾生,就在滾滾紅塵裡面渡化眾生啊!所以真正的

解脫者,他是能出三界,又能入三界。更深入的講,是沒有出入之分,是

一體的啦!﹁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這都是非常高的境界

喔!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於今在。

﹁勇施﹂,是一個人名,也是一個代表,就是說他雖然犯過重大的罪

惡,但是當他後來不斷的虛心學習、不斷的聞思修證,很快!他一樣可以

體證到無生,也就是邁向究竟解脫。佛門中有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

成佛。﹂所以不管過去如何,一切歸零。如果你真的願意歸零;你真的願

意大死一番,那你的成就,你要邁向解脫,那是很快的;那是不待時節因

緣啊!

255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

﹁頑皮靼﹂,我覺得把它唸作頑皮蛋,更好唸,也更傳神。這裡是說一

個真正有證量的解脫者呢?他的說法會像獅子吼一般,而他所展現出來的

就是無畏智,和一種大丈夫的氣魄。但是他卻深深的慨嘆啊!

﹁深嗟﹂,就是深深的慨嘆。﹁深嗟懵懂頑皮靼﹂,他深深的慨嘆:

﹁眾生啊!懵懵懂懂,又這麼的頑皮,這麼的不容易調教啊!﹂為什麼他

會有這麼多的慨嘆呢?

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

因為他也經歷過,很多人都是怎麼樣呢?﹁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

來開秘訣﹂,也就是說一般眾生常常在一些戒律⋯

支流末節上面繞。這

不是說不要持戒,而是說你被一些戒條、戒相,把你框住;把你拘束、束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5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縛住了。你犯一些罪惡之後,然後你就不斷的拖著重重的包袱在那裡修,

你會修得很苦、很苦,這就是你﹁祇知犯重障菩提﹂。但是你卻沒辦法真

的洒脫的歸零,重新讓自己脫胎換骨。你一直拖著過去很多的罪業、很多

的包袱在修,懺不完的悔,結果越修越沒信心、越修自卑心越強。﹁祇知

犯重障菩提﹂,也就是說你沒有持到戒律的核心,你只是在一些支流末節

上面堅持。這樣的話,那是會障礙你的解脫之路啊!

﹁不見如來開秘訣﹂,如果你只是在支流末節上面繞、在上面下功夫的

話,你就沒辦法看到佛陀所開示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啊!就像佛陀當時也引

導過一位叫做止慢尊者的修行人,有沒有?止慢尊者當時所展現的那種情

況不下於陳進興,知道嗎?但佛陀還是大慈大悲的引導他、接納他、包容

他,讓他能夠放下屠刀;讓他能夠進入聞思修證而邁向究竟解脫。所以大

家要掌握到解脫法的核心啦!不要只是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下面的例

子也類似這種情況。

257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

﹁犯淫殺﹂,只是一個代表,也就是說犯一些重戒,或是犯五戒⋯

些。﹁

波離﹂,這是一個人,他的智慧不高。﹁螢光﹂,也就是說他的智慧

很小。﹁增罪結﹂,就是說因為錯誤的開導反而增加他的罪惡。他已經犯

了一些罪惡,然後又不斷地在那裡指責啊!譴責啊!責備啊!讓一個人本

來就背著很重的包袱、很重的罪惡感,再加上不斷地錯誤的開導之後,又

讓他增加一些罪結,拖著更多的包袱。所以他修得很苦、很苦,有的甚至

會退失道心。維

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維摩大士頓除疑﹂,講的就是有修、有證的人來幫他去除內心的疑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5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結,讓他有正確的知見,正確的面對過去。過去已做的,你一方面要放

下;一方面要承擔,該道歉的要道歉,然後歸零。不錯!你過去是犯了很

多的錯誤,但是你要回饋這個世間;要報答這個世間、報答眾生恩,你要

彌補這些恩,最重要、最究竟的就是怎麼樣?你邁向究竟解脫啊!不是一

直在那裡懺悔,懺不完的悔。你是要改頭換面,放下過去的錯誤,重新歸

零,以慈悲、以正知正見開智慧,從現在開始邁向解脫。

你真的能夠放下過去;真的能夠一步一步的走在解脫道上,邁向究竟

解脫的話,對那些過去你所犯的錯誤、所對不起的眾生,你才是真正的回

饋、真正的補償。也許有的人會講:﹁我們過去傷害過⋯

,有很多冤親

債主⋯⋯

怎麼樣、怎麼樣。﹂那你一樣,最大的感恩、回饋,就是你要早

日成佛啊!唯有你成佛,你才是真正的回饋這世間,而且當你有了智慧之

後,你會大慈大悲,你不會造種種的惡業啊!

259

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

這就是說當一個人見法之後,你的心與空相應、與法界相應,你會處

處見法。這時候,你會產生那種無邊無際的般若智慧啊!所以你到哪裡,

你都可以見法;到哪裡,你都可以講經說法。在大自然中處處都可以見

法,都可以說法。﹁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就是你能夠權

說,也可以巧說,因為你處處都擁有無價無盡的法寶啊!外相隨順緣起,

而你又能夠靈活的展現妙用無窮。

記得有一次曾經有一個人,他大概來聽過一、二堂課之後,就沒來聽

了,他透過另外一個學員來講,就是說:﹁如果這個人他真的有真實證量

的話,那為什麼他要依據經典來講,他可以講出自己真實的證量啊!﹂當

這位同修跟我傳達這些的時候,我保持沈默,也無需爭論什麼。整個解脫

道,佛陀如此清楚的開示,我用這個解脫道來跟大家結緣,就是希望大家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6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先要有聞思的基礎。當你有了聞思基礎之後,可以啊!我們來到大自然、

來到法界,我們都不需要經典啦!你看!哪一樣我們都可以講出它的無上

甚深微妙法—

無為、無常、無我、涅槃、空—

那是處處都存在啊!問

題是你沒有前面那些正確聞思基礎的話,你到法界、到大自然來,我跟你

講這些,你聽了也像鴨子聽雷一樣,你沒辦法震撼的。所以你要聽懂這無

上甚深微妙法,你一定要先有聞思基礎,而聞思基礎最好的參考教材就是

︽阿含經︾、︽阿含藏︾這些。大家不要忽略了這個聞思的基礎,然後再來

就是要進入實修實證。

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

這裡,我們從學員的立場來講,就是說那個協助我們脫胎換骨的善知

識呢?﹁四事供養﹂,就是各方面的供養,包括衣服、臥具、飲食、藥物

這些,也就是善知識所需要的這些供養,我們怎麼敢辭勞呢?

261

﹁萬兩黃金亦消得﹂,就是說即使付出萬兩黃金也值得啦!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如果他能夠真的幫助我們邁向究竟解脫,大安心、大自在的話,﹁粉

骨碎身未足酬﹂啊!

﹁一句了然超百億﹂,因為他短短的一句話或是幾句話,就是協助我們

邁向究竟解脫的法寶啊!而這些法寶呢?都是無價之寶,都不是用金錢所

能衡量的啊!當然講這些也不是說永嘉大師,或是善知識他在跟你討人

情;他在跟你要什麼供養。不是啦!他是在跟你強調這個出世間的解脫

法,它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珍貴。它不是用世間的黃金、金錢所能夠衡量

的啦!所以說你要有敬法、惜法之心,不要浪費啊!

真正的解脫法,也不是你用金錢所能夠買到的,如果說我們訂出什麼

法,是什麼價位,你捐助多少錢,我就傳什麼法給你。這是在販賣佛法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6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啊!真正的解脫法、真正的解脫者,他是有道骨的,他不會去販賣佛法。

真正的解脫法,那是無價之寶啦!他不是要你的金銀財寶,他是要你真的

用心,用你的生命去找解脫法、找解脫道,他不是要你成為他的皈依弟

子,他也不會去抓皈依弟子,他要的是你真的為法做見證—

解脫自在

啊!

法中王。最高勝。恒沙如來同共證。

﹁法中王﹂,就是說邁向究竟解脫的人,他所講的這些法呢?﹁最高勝﹂

啊!﹁

恒沙如來共同證﹂,今天我所跟你們講的這些法,包括從實相、從大

自然中去見法、去看到實相般若,這也不是我所創造、所發明的。這是佛

佛道同啊!那些解脫者,他們都是來到相同的體悟、體證。所以佛陀在

︽阿含經︾裡面也有講到,像緣起法、像三法印這些,也不是我佛陀所創

263

造的—

﹁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有沒有?我佛陀只是如實現觀之後,

發現到這個真理實相,把它宣說出來而已啊!而這些都是﹁恒沙如來同共

證﹂啊!所以說沒有屬於我個人、私人的法啦!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我今解此如意珠﹂,我今天因為解開了這無上甚深微妙法,解開了這

究竟解脫的宇宙的密碼,知道嗎?所以來跟眾生分享。如果有緣,你願意

相信、願意接受、願意去求證的話呢?﹁信受之者皆相應﹂啊!只要你願

意去求真、求證,只要你真的願意解脫,你一定會跟這個解脫法相應的。

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

這是說一個真的徹見真理實相、了悟法界真理實相的人呢?他來到無

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無一物﹂。﹁亦無人﹂,而且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6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亦無佛﹂。這是很重要,也是很高的境界。

﹁亦無人。亦無佛﹂,這裡所講的就是體證到一切眾生都平等啊!有一

句話說:﹁心、佛、眾生都平等﹂,有沒有?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德性、

如來的佛性。這些講的就是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啊!你真的體證到這些的

話,那麼你會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你沒有自卑,也沒有我慢。如果你內

心還有佛比較偉大、比較高,那表示你內心還有自卑,你還沒有來到一體

世界;還沒有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超越二元對立,一切

眾生都平等。這就是﹁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的深義啊!

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因為一切眾生呢?都是﹁大千沙界海中漚﹂。也就是說所有的眾生,

都是大海中的波浪;現象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眾生,都是空海裡面的一

個現象,法界莊嚴實相的存在。而我們呢?外相上雖然有所不同,事實上

265

我們都是一體的。所有的波浪跟這個大海呢?也都是一體的。所以﹁大千

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不管你是成聖成賢在這個世間,都是緣

生緣滅啊!而且也是不斷的變化,海中再大的狂風大浪它也是緣生緣滅

啊!所以不要去執著外相,不要去抓人我相,要回歸到法界,要去看到大

海。波浪要知道大海,要溶入大海,你才能夠體證到不生不死的世界啊!

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這也是一種證量的考驗、一種證量的證明。﹁定慧圓明終不失﹂,就

是遇到重大危機之際,或是生死關頭之際,你仍然是安詳自在;仍然是冷

靜面對處理,不慌亂,包括面對死亡,你也能夠很坦然地面對。這說起來

容易,你要做到這些不容易啊!你要真正坦然面對死亡,你必須要了悟生

死大事,體證到無生、體證到沒有死,也體證到不生不死啊!這都是要從

法界去實修實證之後,你整個證量才會展現出來啦!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6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

這類似一種發誓。就算﹁日可冷。月可熱﹂,太陽會變成月亮,或是

月亮會變成太陽,我所說的這些真理實相呢?不怕你去考驗、去求證的

啦!﹁

眾魔不能壞真說﹂,真理實相它一定是經得起任何考驗、任何求證的

啦!真理實相它一定是超越時空的啦!

象駕崢嶸慢進途。誰見螳蜋能拒轍。

這就是說一位真的有實修實證,證量很高的人,他就像大象一樣。大

象是代表龐大的意思。﹁象駕崢嶸慢進途﹂,他在轉動法輪前進的時候

呢?﹁誰見螳蜋能拒轍﹂,一般說螳蜋擋車,有沒有?螳蜋能夠擋得住大

象所轉動的法輪車嗎?那只是自討苦吃、自斷解脫之路啊!

267

大象不遊於兔經。大悟不拘於小節。

﹁大象﹂,講的就是說你要有大丈夫氣魄啊!這裡講的大丈夫只是一個

名相,女眾一樣也要有大丈夫氣魄,眼光要放大,心胸要寬大,要有大格

局、大氣魄,你才能夠成就大丈夫事業。修行解脫那是大丈夫事業,非將

相所能為啊!所以你要能夠有大丈夫的那種格局。﹁大象不遊於兔經﹂,

你如果有這種大格局的話,你就不會在支流末節上面繞。﹁大悟不拘於小

節﹂,如果你真的大徹大悟的話,你不會在那些支流末節上面繞啊!

前面有講過,﹁但得本不愁末﹂,你真的能夠掌握到根本的話,你不

會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啦!但重要的是,你要掌握到根本核心、掌握到

解脫的核心,也就是這種﹁大象不遊於兔經,大悟不拘於小節﹂。而如果

你的證量不夠的話,你是看不懂解脫者他所展現的方式,你沒辦法真正瞭

解啊!你常常會像後面所說的﹁莫將管見謗蒼蒼﹂啊!你會用﹁目光如

「永嘉大師證道歌」詮述(下)

26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豆﹂,或是﹁井底青蛙﹂的那種見解來批判他、來衡量他。這樣的話,不

但有失客觀,而且你也會因為很多、很多錯誤的知見,而阻礙你自己的解

脫之路。

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你不要用井底青蛙那種狹小的見解、那種心胸去批評解脫者他的浩瀚

無邊啊!就像永嘉大師他是怎麼樣呢?他是以整個虛空、整個宇宙、整個

法界為舞台。你要有這種大氣魄啊!這才真的是解脫自在。

﹁未了吾今為君訣﹂,如果你還沒有真正了悟、沒有真正解脫,你要不

斷的求真、求證,不懂就要提出來問,有問題就幫你解決,協助你邁向究

竟解脫。這也是解脫者那種大慈大悲愍眾生的具體展現啊!所以沒有不慈

悲的阿羅漢;沒有不慈悲的解脫者。

269

十八、幻燈片——

實相解說︵四︶

現在來看今天的幻燈片。你看!人類常常都是站在自我的立場,追逐

我們的所需、所要。在地球上、在法界中,我們所扮演的是消耗者的角

色,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反而認為我們的智慧很高,然後一直在追逐各種

聲光色影;一直在追逐各種名利,來滿足我們的需求。結果怎麼樣呢?我

們把這個世間搞得烏煙瘴氣啊!這是在大晴天的情況之下,整個空氣污染

的這麼嚴重,空氣中還飄著污染的東西喔!人類就是這樣,不斷地把這個

世間搞得烏煙瘴氣,而且還不斷地加上各種的高壓電。這個高壓電是代表

我們不斷地一直在抓取的各種壓力,所以眾生常常是活在各種的高壓、壓

力之下。你看!這些牛呀!豬呀!羊呀!它們在看人類、看眾生:﹁咦!

你們怎麼關在裡面?﹂這是象徵人類作繭自縛,聰明反被聰明誤。到後來

幻燈片——實相解說(四)

27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呢?就是:﹁哇!我們的苦怎麼是那麼的多啊!﹂

你看!我們是怎麼樣在破壞這個大自然呢?人類的各種慾望不斷的在

擴大、擴大,然後對這個世間、對這個大自然就有很多的破壞,導至氣候

環境大變遷,所以不斷的怪颱產生,這跟人類不珍惜大自然有關係啊!這

裡,﹁災變創傷,林班地遍植檳榔樹﹂,就是人類不知道大自然的珍貴;

不知道大自然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父母;不知道天地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

不斷地一直為了個人的慾貪,然後在啃蝕大自然,讓大自然失去了水土保

持,所以一遇到豪雨就會氾濫成災,土石流嚴重的侵襲。在人類不斷的啃

蝕、不斷的追逐慾望之下,到後來呢?你看!大自然反撲,讓你的良田家

園一夕之間就消失了、湮沒掉了。這不是大自然在報復,而是人類沒有好

好珍惜啊!

我們不斷地在消耗、消費,並且製造了很多的垃圾,阻塞了河道的通

暢。你看!一些貨櫃堵住了基隆河,所以一遇到大雨,結果整個鬧大水災

271

啊!再看!上一次的納莉水災,它一方面在告訴我們整個自然的破壞;一

方面也在警告人類的那些我慢是多餘的啦!所以你看!納莉降雨量四百年

僅見喔!都是一直在破記錄、破記錄,而且這個怪颱竟然滯台四十九個小

時,它的行徑又是這麼的怪異。在海外,它就在那裡打蝴蝶結,它不僅從

東北面來,它又是走縱貫線下來,所以全省都被它掃到。以前從來沒有發

生過這種怪颱啊!

播放這些,就是讓大家看看人類的那些我是、我能、我慢,都是不斷

地在破壞大自然,一直在蹂躝我們的父母親;一直在蹧蹋我們的大地啊!

再看!人類常常在狹小的空間;在蝸牛角上,在那裡爭鬥、搶奪地盤。所

以中東地區很難維持和平啊!不斷地宗教意識,還有種族、國家⋯

種種

的二元對立。這也讓我們看到,如果我們沒有解脫的話,我們都在二元對

立的世界裡面,聰明反被聰明誤啊!你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你看不到

你跟眾生是一體的,然後就不斷地在那裡廝殺,從一個小衝突,漸漸的衝

幻燈片——實相解說(四)

27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突越來越明顯。你看!這是以色列,還有巴勒斯坦,吵、吵、吵還在吵!

星星之火不斷地一直在那裡醞釀、醞釀,到後來就是這麼大的火災;這麼

大的天災人禍啊!

眾生從小小的火不斷的醞釀、醞釀,然後起瞋心之火,那都是二元對

立啊!摩擦之後,所產生的這種瞋恨之火、瞋心之火。你看!竟然把兩棟

世界的金融中心在一個多小時內,讓它全部都瓦解掉了。人類的報復心、

瞋恨心,那一種二元對立就是這樣啊!但是這樣的報復,誰又得意呢?美

國雙子星遭受轟炸,然後世界很多國家都在譴責,很多人都在哀悼,但是

有人卻在那裡慶祝大勝利啊!同樣一件事情,有人在哀傷;有人在歡樂。

這就是世間事、世間法,它就是這樣在二元對立啊!佛陀一直希望我們要

看清實相,然後超越二元對立啊!你看!小孩的心本來是多麼的單純,很

單純的臉孔。但是大人的心呢?大人的臉呢?充滿著瞋恨、充滿著排他

性。我們現在沒有說誰對誰錯,而是說大人所展現的是這樣的臉孔,小孩

273

是這樣的單純,大人會把他們二元對立的心呢?慢慢地灌輸給小孩子、慢

慢地給小孩子洗腦。

你看!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的接受大人的那些觀念,從小開

始就拿起槍來要打敵人。這樣的一種對立,結果慢慢的走上,美國又要開

戰了—

—轟炸阿富汗。而阿富汗那邊也準備要戰爭啊!兩邊都要戰爭怎麼

辦呢?大家都在祈禱:﹁主啊!你要幫忙我們,我們是好人,對方是壞

人,你要幫忙我們消滅他們啊!﹂那另一邊呢?也在祈禱:﹁主啊!你要

幫忙我們,我們才是好人,我們受委屈,我們是好人,他們是壞人啊!﹂

兩邊都不斷地在向主祈禱。這就像兩邊的人都在向太陽祈禱:﹁太陽啊!

你要幫忙我們,把對方曬死啊!﹂另一邊也是一樣:﹁太陽啊!你要幫忙

我們,你不要照他們,把他們冷死啊!﹂眾生都是這樣,要把太陽據為己

有;要把主據為己有;要把法界據為己有,然後伸展自己的慾望。這都是

眾生沒有真正瞭解到法界的無我、無私,法界它是平等善待一切眾生啊!

幻燈片——實相解說(四)

27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這裡,大人的內心世界是百感交集,大丈夫也落淚啊!但是小孩的內

心世界呢?是如此的純真、如此的純樸。所以小孩子他們距離一元的世界

比較近,大人的內心世界反而是越複雜。大人現在要上戰場了,這一去不

知道是生、是死?什麼時候能回來?能不能全身而退?不得而知。所以百

感交集,落淚啊!小孩子呢?是不會懂得大人的內心世界啊!你看!人類

的聰明發展出這麼多的高科技的武器,這些要做什麼?致命武器大獵殺

啊!所以人類的聰明常常是用來殺害眾生、殺害自己的同胞。事實上,你

不要以為你是去殺敵人啊!眾生都是一體的啦!在你還沒有體證到一體的

時候,你就會二元對立,你就有敵人。當你超越二元對立,來到一體世界

的時候,沒有敵我之分,大家都是同胞啊!

你看!人類不斷衝突的結果,導致世間的災難不斷啊!烽火赤子淚,

造成了這麼多世間的苦難,小孩子何其無辜啊!連教宗也出來呼籲:﹁我

們能不能不要有仇恨?大家能不能和平共處呢?﹂耶穌強調博愛啊!這裡

275

我們要去體會,大自然它所展現出來的那種平等心,是如此的善待一切眾

生。我們要從法界、要從大自然裡面去體悟,整個法界是如此的善待一切

眾生。但是眾生呢?卻在狹小的一角,據為己有,然後攻擊另外的一角;

也就是這一邊攻打那一邊。眾生常常就是這樣,一直在互相攻擊喔!你

看!眾生如果是站在這麼狹小的視野、這麼狹小的地方來看的話,就會彼

此互相對付、互相攻擊。但是如果你能夠拉開視野,看到總體的話,你就

會看到我們大家都是一體的。當你能夠看到一體的時候,你會用無限的慈

悲之心善待一切眾生;你會以愛己之心愛護每一個人。我們大家都是一體

的,那不是口號喔!那是你實際地親證到,你就自然會流露出那種大慈大

悲的智慧。這也就是體證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啊!

人類常常都是站在自我的立場,把自己標榜得很高,然後看到其他的

動物就覺得:﹁你們都是畜生啊!你們這樣不好啊!﹂結果呢?人類常常

卻是在自討苦吃。你看!這些馬呢?嗤之以鼻:﹁你們說你們多聰明,結

幻燈片——實相解說(四)

27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果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有沒有看到馬的表情?真的是萬物各安其

位,而嘲笑人類啊!你看!人類就是這樣,一直不斷地追求高科技,結果

這些高科技卻讓人類越過越繃緊,越是活在不安的狀況下。這隻狗呢?隨

遇而安,牠在街頭也能夠睡得這麼甜:﹁你管我要怎麼睡?﹂你看!牠的

下半身在這一邊,上半身在那一邊,睡成S型,睡得多麼的可愛啊!這些

企鵝呢?跟法界溶為一體,就是這麼的快樂、這麼的自在。怎麼樣快樂

呢?﹁示範給你看喔!﹂噗通!跳下去。你要溶入法界啦!

再看!這兩隻小猴子在那裡相互的抓蝨子:﹁還有這裡、這裡。﹂

﹁好!我幫你再找一下。﹂牠們是這樣悠閒的在過日子。而人類呢?苦

啊!不安啊!上緊這麼多的發條。人類真的要靜下來反省啊!我們的聰

明,究竟是讓我們更悠閒呢?還是更繁忙呢?我們的聰明、智慧,是讓我

們更自在呢?還是讓我們更不安呢?我們的忙碌、我們的智慧,到底有沒

有真正幫助我們解脫、安心自在呢?如果沒有,你一直的忙碌卻讓自己越

277

繃越緊,越來越苦,牽掛越多,那就是倒行逆施啊!所以你看!這隻猴子

牠也說:﹁我真的不知道是你們聰明,還是我們聰明。﹂有沒有看到牠滿

臉的疑惑?﹁你們說你們聰明,到底是你們聰明還是我們聰明呢?你們說

你們聰明,但是你們卻過得這麼的苦、這麼的不安!﹂萬物各安其位,而

嘲笑人類。人類!你真的要好好的去比一比啊!

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有跟大家解析過一棵大樹跟人類,對整個法界、整

個大自然的貢獻,所扮演的角色是怎麼樣?如果你真的如實去看的話,你

不會輕視它,因為你會照見到,你對這個世間、對這個法界、對這個大自

然的貢獻,沒有比一棵大樹的貢獻來得多啦!人類常常是從慾貪、從我慢

出發去追逐個人的慾望。但是你看!一棵大樹它是默默的在保養水土,默

默的在付出、默默的在奉獻。它是這世間的水土保持者,也是世間的食品

的供應者,而人類卻是消耗者—

—我們在這法界裡面所扮演的角色—

們要去照見到啊!這樣,我們的﹁我慢﹂才會很快的斷除啦!解脫就是要

幻燈片——實相解說(四)

27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斷那十個結,而最後的那個結,就是﹁無明﹂跟﹁我慢﹂。﹁我慢﹂一定

要從法界裡面來反觀、來照見,才會斷得很快速。

你看!人類常常在那裡自尋煩惱,比大比小,別人比我們大你就自

卑。法界裡面的這些動物、植物呢?它們不會去比,它們都活得很全然,

不會自卑啊!那你不要想說它們智慧低;它們沒有智慧分別。你認為人類

有智慧,但人類的智慧分別,實在是自尋煩惱啊!像這些花呢?它們都是

如此的莊嚴;都是各安其位,當因緣具足的時候,就全然的開花,不會去

比大比小。不會說:﹁我太矮小了,我要努力好好的改造自己,將來成為

大蓮花的時候,我才敢開。﹂﹁我現在這樣子開出來,笑死人了!﹂﹁開得

這麼小,還敢開。﹂它們不會這樣比啊!法界整個因緣形成怎麼樣,就全

然的接受,感恩、知足、惜福,當下好好地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你能

不能做到這樣?

事實上,你跟佛陀完全平等啊!只是你沒有了悟實相的話,你就背道

279

而馳,自討苦吃。所以你看!這圓仔花:﹁不管眾生怎麼笑我,把我貼上

什麼標籤,用什麼眼光來看我,我還是一樣,我才不理你們那些呢!︵那

是真的不為所動啊!︶我一樣燦然的開著花,把生命意義發揮出來。﹂所以

法界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透過佛陀的指引,我們要以法界為師、以大自然

為師啊!這很重要喔!

眾生常常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我要的就歸納為白的,不要的就歸

納為黑的;我認為對的就是是,我認為錯的就是非。人類就是這樣,都用

自我的標準去界定;然後不斷的去追逐你所要的,排除你所不要的。不斷

的追、不斷的逃;追得很苦,也逃得很苦。你內心的緊、內心的苦,都是

來自於你沒有如實現觀整個法界,它是一體的、它是完整的。完整是包含

相反的兩極,但眾生卻一直硬是要把它劃分開來,只要一邊,不要另外一

邊;只要完美,不要完整。這樣,你的苦就苦不了、苦不完啊!所以我們

要去看到法界,它是完整的存在,它是平等的善待一切。在法界裡面沒有

幻燈片——實相解說(四)

280

永嘉大師

證道歌

生,也沒有死。這幾天大家到戶外禪修,有不少人已經可以體會到這方

面。再來,就要超越二元對立,溶入一體的世界。

大家真的要好好地從經典裡面去感恩佛陀的指引,然後透過經典文字

去看到實相般若、實相世界。你要看得懂這大地風雲經—

無字天書啊!

大地風雲經都在告訴我們無常、無我、涅槃寂靜;虛空不礙白雲飛;﹁空﹂

又能夠生妙有。這些在大地風雲經裡面,都不斷的在啟示著我們。所以我

們要回歸法界,抬頭看看白雲、抬頭看看虛空;看看腳底下所踩的山河大

地,它們都在跟我們宣說無上甚深微妙法。整個地水火風,對我們生命的

重要,你要好好的去體悟,一樣一樣的去體悟、去找尋。你這樣才能夠了

悟生死大事啊!你真的要了悟生死大事,你一定要回歸法界,來到法界實

際去見法;實際去求證、去體悟。這個功課沒有人能夠代替得了你,你要

自己去親證。當你真正能夠從大自然裡面去見到法,你會看到法界的莊

嚴。在很平凡、很平淡的地方你會看到極樂世界啊!心淨佛土淨,不要心

281

外求淨土啦!你要向內淨化,把我們的智慧眼、法眼打開,處處見法、處

處開法眼,心淨佛土淨。這時候,你就能夠:﹁哇!解脫自在,返璞歸

真,快樂啊!﹂大家要知道,修行就是為了返璞歸真;為了解脫自在;為

了快樂啊!

幻燈片——實相解說(四)

283

十九、掌握解脫道核心

雖然我們不是拿著一本經典在講,但是我們所講的卻都是直接契入佛

陀本懷、佛法的核心。這是真正活的經典啦!所以無上甚深微妙法,它未

必是蘊藏在某一部經典裡面,事實上真正活的經典,那都是在法界中、在

大自然中啊!再來,我們說要成佛。成佛就是成為一位佛陀;成為一位覺

悟者、覺醒者。大家常常把成佛的定義、意義弄錯了,以為是修改自己去

成為釋迦牟尼佛那個模樣。那其實是落入一種偶像的崇拜,而不是佛陀的

本懷。佛陀的本懷都是告訴我們,他只是個指月的工具,他是協助我們去

見法;協助我們自依止、法界依止。就如同耶穌,他也只是一條道路,指

引你去認識上帝是什麼?指引你去回歸上帝。佛陀呢?他指引我們一條究

竟解脫之路、究竟安心自在之路。

掌握解脫道核心

28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我們要成佛,就是去成就佛陀他所覺悟的內涵、內容—

為什麼佛陀

他能夠大安心、大自在?為什麼佛陀能夠成就涅槃解脫,他到底所體悟的

內容是什麼呢?這才是我們真正學佛、修行的核心。如果沒有扣住這個核

心,那我們都只是在一些外相、在一些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而已。我們要

直接契佛本懷,就要把解脫道的核心掌握住。所以解脫之路那是理智的;

那是要冷靜用智慧、用理智去求真、求證。真正佛陀所引導的解脫道,那

不是用信仰的,也不是用感性的。我們現在來解析一下,什麼叫做信仰?

什麼叫做感性?什麼叫做理智的求真、求證?

如果是信仰型的,那是別人怎麼說,你就怎麼信,講的人有沒有真修

實證,你也不知道。再來,他所講的內容是不是真,你也沒有去求證。所

以信仰是別人怎麼講你就跟著怎麼信,至於是真是假,你也不知道。你只

是憑著信仰,跟著在後面走,如果走錯了,你也不知道。這樣,很容易形

成你只是一個宗教的信徒、宗派的信徒、宗派的繼承者。這不是解脫究竟

285

的道路。當然,在成佛之道的過程中,信仰是有它的適應階段;有它的適

應時期。但是要知道!真正的解脫道那是理智,求真、求證的。

什麼叫做感性呢?感性就是你是憑著個人的心情好壞、憑著個人的感

覺在走;你是隨著個人的情感、想像去接觸。如果你想像力好、心情好、

情況好,你處在順境,你就覺得是處在天堂、處在天地父母的懷抱中,覺

得真理就是這樣啊!但是當你想像力不好、心情不好,或是你情況不佳;

或是遇到逆境。這時候,你就怨天尤人,你就覺得天地是罪人;天地都在

得罪你,覺得真理消失了!所以你那種真理的存在,是隨著你的感性、你

的想像、你的心情的好壞而轉變—

你處在順境就有真理;你處在逆境就

沒有真理。你處在順境就覺得大自然好美、天地好美;你遇到逆境、遇到

不如意,你就覺得是活在地嶽裡面。這都是活在感性的世界裡,這不是真

實的人生。這樣的話,表示你還沒有來到如實觀。

再來,要講的是佛陀所引導我們的一條理智、智慧,求真、求證的解

掌握解脫道核心

286

永嘉大師

證道歌

脫道路,那是如實觀啊!那是要透過實修實證啊!真理實相不是佛陀所創

造;不是任何人所創造。真理實相它是本來就如此,那些解脫者他們只是

了悟這些真理實相之後,把它宣說出來。所以不管這些解脫者存在或是不

存生,真理實相不會因為他們的存在與否而改變。同樣的,真理實相不會

因為你瞭解它,或是不瞭解它而改變。大自然的法則,它是本來就如此,

也是必然如此、永遠如此。真理實相它是本來就存在,本來事實就是這

樣,只是眾生不瞭解它、不認識它。這就是你處在無明的世界。無明講的

就是你對真理實相、對大自然的法則不瞭解—

因為不瞭解無常,所以你

就去抓常,背道而馳,自討苦吃。因為不瞭解無我,所以你就一直在構築

你的夢幻世界,一直背道而馳,不願意活在真實的世界裡。這樣,你都只

是作繭自縛,自討苦吃啊!

修行解脫之路,事實上你並沒有得到什麼,你只是如實的去發現這個

事實、實相的存在。這樣而已。所以解脫,你是不增也不減,你本來就是

287

這樣啊!本來實相也就是這樣啊!法界大自然沒有虧待你什麼,法界大自

然也沒有隱藏什麼秘密。當你解脫之後,你沒有得到什麼,也沒有增加什

麼,你只是發現這個事實、這個實相。這樣而已啊!你只是發現過去是在

顛倒夢想的世界裡。而現在呢?醒過來了。你現在體道、悟道、行道與道

合一,了悟大自然法則、了悟真理實相、了悟我們的生命本質,真正知道

養育我們的天地父母;真正知道法界跟我們的密切關係。你清楚的瞭解我

是誰?我在這個宇宙中的定位是什麼?我跟這個宇宙、這個法界的密切關

係是怎麼樣?

這些是本來就存在的事實,不需要你去扭曲;不需要你去污染、去想

像、去造作。它不因為你信仰,然後就增加一分;不因為你不信,就減少

一分。事實它本來就存在,它就是這樣,只是你明或無明。這樣而已。無

明,你就顛倒夢想,活在苦海裡;明,你就體道、悟道而行道。這才是真

正的得道啦!得道高僧講的就是你了悟宇宙真理實相與道合一啊!所以,

掌握解脫道核心

288

永嘉大師

證道歌

你會配合著大自然的運行法則,跟大自然的脈動一致;跟法界大自然溶為

一體。這樣,你就解脫自在,整個法界、整個大自然都是你的舞臺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都在跟我們詮述,你要認清這些實相。當你真正認清

這些實相,你就能夠解脫自在,很洒脫、很瀟洒的把生命的意義活出來。

所以實修實證,不是憑著個人的心情、憑著個人的情緒、憑著個人的

感覺或是想像,都不是憑著那些啊!實修實證,那是你的心靜下來用智慧

去求證;用你明覺的心去求證,去如實的觀察、如實的體悟事實的實相。

這就是︽阿含經︾裡面一再強調的如實觀啦!如實觀,就是如同真理實相

的本來面目、本來存在的事實,我們如實的去觀察;如實的去體悟、去求

證。這樣而已。所以如實觀,它是沒有個人的情緒好壞,沒有去染汙、沒

有去扭曲,你只是心靜下來,去如其本來面目的來觀察它。你真正能夠如

其本來面目的來觀察它、瞭解它,你就能夠成就如來的智慧啊!如來,就

是如其本來的實相來瞭解。這樣而已。所以覺悟者,他是無所得啊!因為

289

這是本來就存在、本來就這樣啊!他只是覺醒過來,了悟真理。這樣而

已。

佛陀跟我們開示的無常、無我、涅槃寂靜,這些真理都是在描述法界

的實相。佛陀沒有講出來,法界的實相還是照常的在宣說無常、無我、涅

槃寂靜的真理。不是佛陀宣說,法界因為有人在講了,真理實相才這樣顯

現出來。不是啦!佛陀有沒有講,法界都是如此地在展現。佛陀和那些開

智慧、大徹大悟的人將真理實相講出來,只是要協助眾生也去開智慧、開

發法眼,瞭解這個實相。當你瞭解這個實相、瞭解本來面目、瞭解生死大

事之後,你會很欣然的與整個法界溶為一體,回歸法界,解脫自在啊!當

你真正瞭解無常的深義,你不會抗拒無常啊!當你真正瞭解無我的深義,

你會歡歡喜喜的接受無我。你知道無我,你的生命才能夠真正的活著;才

能夠真正活出生命的意義啊!而涅槃寂靜,那也都是實相的存在啊!

掌握解脫道核心

291

結語

整個法界都在跟我們宣說這些無上甚深微妙法,只要我們的心靜下

來,你就可以發現到這本來就存在的實相。所以當我們進一步地去了悟法

界的實相之後,你會發現我們大家都是法界的兒女,我們都在天地父母的

懷抱中、養育中。眾生因為無明遮障,不知道真理實相,所以就不知恩、

不感恩。如果你能夠真正了悟這個真理實相,知恩,你就會感恩,進一步

就會報恩。但是一般眾生呢?常常卻是背道而馳,真正在養育我們的天地

父母;真正對我們生命最重要的這個法界,不知道,也不認識,更不去瞭

解。真正對我們最重要的,也沒有感覺到它的重要。然後不斷的去追求假

的、虛幻的;不斷的向心外去求。真正的父母你不去認識,卻去認賊為

父,不斷的在構築顛倒夢想的夢幻世界。

結 語

292

永嘉大師

證道歌

我們經過聞、思,現在來禪修,就只是要從顛倒夢想中覺醒過來,把

無明轉為明,去了悟真理實相。這樣而已。當我們能夠了悟這些實相之

後,你醒過來,你就會處處大安心、大自在啊!你了悟到,你本來就在上

帝的懷抱中,你還要到哪裡去找上帝?上帝不是靠你信仰才得來啊!你本

來就在極樂世界裡,你還要到哪裡去找極樂世界;你本來就在法界父母親

的懷抱中,你還要到哪裡去找父母?你還要逃到哪裡去找歸依處。所以佛

陀一再的告訴我們,你要依法不依人啊!你要自依止,法界依止,莫異依

止啊!只有法界才是我們最終的歸依處啦!政治跟真理不同的地方在哪

裡?政治是人在政存、人去政亡;政治是隨著人為而改變。但真理呢?真

理不因為人在而存,真理也不因為人滅而亡;真理不因為佛陀存在而存

在,真理也不因為佛陀滅度而消失。真理,它是超越時空的。你能夠瞭解

到這些的話,那你就知道依法不依人了。

善知識他只是個指月的工具,他是告訴你真理實相,你的目標要放在

293

法界的真理實相上,你要向真理實相去求證,然後邁向究竟解脫。記得!

你的目標是要朝向法界的真理實相——

三法印,去求真、求證。你的目標

不是鎖定在善知識身上,他只是指月的工具而已;他只是協助你去看到真

理、去看到實相而已。當你慢慢地真的能夠看到法,就算這個善知識他消

失不存在,你也不會慌亂;你也不會覺得無所依無所靠。就算善知識他突

然消失,法還是存在,真理實相還是存在。所以要知道!善知識叫做指月

的工具,不要見指不見月啊!你要透過這個手指去求證真理實相。這樣,

你才能夠真正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莫異依止﹂,不要偶像崇拜、不

要抓人。大家要好好的去體會,佛陀所一再告訴我們的依法不依人。而在

這個過程呢?你透過善知識的協助之後,記得!你是要以大自然為師,以

法界為師。

大自然、法界都在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無常?什麼叫做無我?你要究竟

解脫,你一定是要回歸法界,而且就是在當下、現在,此生此世。佛陀、

結 語

294

永嘉大師

證道歌

阿羅漢講經說法的原則是,他們不會欺誑眾生、不會欺騙眾生;他們所說

的內容如果不是事實︵這個事實就是宇宙的真理實相︶,他們不講;如果不是自

己親證的也不講;道聽塗說的不講;經典所敘述的也不講,除非他親證。

所以解脫者、佛陀、阿羅漢他們所講的都是經過自己的親證,是事實又經

過親證,而且對眾生有益助能夠導向究竟解脫,這樣才講。所以這也是跟

大家勉勵的就是,你不是要成為宗教師;你不是要成為一位只會講經說法

的那一種說法師。佛陀是希望大家成為一位真的是透過實修實證的解脫

者。你真正實修實證,你才能夠為法做見證;你才能夠自利利他。

感 恩

大自然的養育

及眾多因緣的協助

把一切榮耀歸之於法界

回 向

願一切眾生

契入正法 了悟真理

吉祥安樂 解脫自在

● 圖書﹝BOOK﹞系列 空海﹝惟傳法師﹞編著/主講

Bn01「阿含解脫道次第」 25開/307頁

Bn02「靈泉‧禪修開示」 25開/375頁

Bn03「四念處‧禪修開示」 25開/279頁

Bn04「永嘉大師證道歌‧禪修開示」 25開/296頁

Bn05「禪宗精髓-慧眼禪心‧禪修開示」 25開/260頁

Bn06「幽默空海傳」(全彩色) 25開/201頁

● 影音光碟﹝VCD﹞系列 空海﹝惟傳法師﹞主講

Vn01「解脫道次第簡介」 6片/1盒

Vn02「知恩‧感恩‧報恩」 4片/1盒

Va03【阿含解脫道次第】課堂講解 84片/7盒

Vn03「阿含解脫道次第」課堂講解﹝第1集﹞ 12片/1盒

Va04【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堂講解 上/下集 30片/2盒

Vn04「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堂講解﹝結緣版﹞ 2片/1盒

Va05「老子道德經心聲」課堂講解 24片/1盒

Vn06「修行次第簡介」(講于福建‧閩南佛學院) 2片/1盒

Vn07「學佛學些什麼?」(台語)(講于福建‧晉江) 2片/1盒

Vn08「寒山拾得頌深義」(講于福建‧長汀) 1片/1盒

Vn09「原始念佛法門」(講于福建‧長樂、晉江) 4片/1盒

Vn10「四念處研究苑」(講于福建‧閩南佛學院研究所) 2片/1盒

Vn11「假愛、錯愛與真愛」(講于高雄‧宏法寺) 2片/1盒

Vn12「化解一切衝突的妙方」(講于台北科技大學) 2片/1盒

Vn13「四念處‧禪修開示」(台北‧新店) 11片/1盒

Va14「金剛經深義」(電視版) 20片/1盒

Va15「四念處修行要領」(電視版) 20片/1盒 製作中

Va16「金剛經深義‧禪修開示」(基隆‧靈泉禪寺) 17片/1盒

● 語音光碟﹝MP3﹞系列 空海﹝惟傳法師﹞主講

Ma01【阿含解脫道次第】課堂講解與續集 12片/1盒

靈泉禪寺‧解脫道學苑/ 大自然真理學會

法 寶 流 通 目 錄法 寶 流 通 目 錄

Ma02【解脫道系列課程】課堂講解 6片/1盒「老子道德經心聲」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

Ma03【解脫道系列‧禪修開示】 9片/1盒「靈泉‧禪修開示」 「陽明山‧山水禪」 「基礎‧禪修開示」

「禪宗精髓‧慧眼禪心」 「四念處‧禪修開示」 「教外別傳‧慧眼禪心」

「永嘉大師證道歌‧禪修開示」

Mn03「四念處‧禪修開示」(台北‧新店) 1片/1盒

Ma04【大陸弘法系列】(講于福建) 7片/1盒

Ma05【解脫道‧禪修開示】(台語版) 12片/1盒

Mn06「2005年大陸弘法專輯」 2片/1盒

Mn10「金剛經深義‧禪修開示」 2片/1盒

Mn11「大陸弘法專輯」 2片/1盒

Mn12「四念處修行要領」(電視版) 2片/1盒

Mn13「金剛經深義」(電視版) 2片/1盒

Mn14「六祖壇經‧禪修開示」(一) 2片/1盒

Mn15「六祖壇經‧禪修開示」(二) 2片/1盒

● 佛典講座「人間倫理的聖典-善生經」錄音帶 24卷晴虛法師主講

● 錄音帶﹝TAPE﹞系列 空海﹝惟傳法師﹞主講

Ta01 「靈泉‧禪修開示」 18卷/2盒

Ta02 「基礎‧禪修開示」 7卷/1盒

Ta03 「四念處‧禪修開示」 10卷/1盒

Ta04 「永嘉大師證道歌‧禪修開示」 16卷/2盒

Ta05 「陽明山‧山水禪」 10卷/1盒

Ta06 「禪宗精髓‧慧眼禪心」 10卷/1盒

Ta07 「老子道德經心聲」 27卷/3盒

Ta08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 30卷/3盒

Ta09 「教外別傳‧慧眼禪心」 10卷/1盒

Ta10 「金剛經深義‧禪修開示」 20卷/2盒

Ta11 「大陸弘法專輯」 20卷/2盒

Ta12 「四念處修行要領」(電視版) 19卷/2盒

Ta13 「金剛經深義」(電視版) 20卷/2盒

Ta14 「六祖壇經‧禪修開示」(一) 10卷/1盒

Ta15 「六祖壇經‧禪修開示」(二) 10卷/1盒

Tn01「心經深義」(基隆‧靈泉禪寺) 1卷

Tn02「體悟無我」(台北‧新店) 1卷

Tn03「學佛學些什麼?」(台語)(福建‧晉江) 2卷/1盒

Tn04「仁山樹海‧山水禪」(宜蘭) 1卷

Tn05「寒山拾得頌深義」(福建) 1卷

Tn06「假愛、錯愛與真愛」(高雄‧宏法寺) 2卷/1盒

Tn07「化解一切衝突的妙方」(台北‧科技大學) 2卷/1盒

Tn08「解脫道最大的障礙是誰?」(基隆‧靈泉禪寺) 1卷

Tn09「解脫道─另一種追尋」(高雄‧杉林) 1卷

Tn10「解脫道的修證次第」(高雄‧杉林) 1卷

Tn1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雄‧杉林) 1卷

Tn12「痛苦的根本核心?」(基隆‧靈泉禪寺) 1卷

Tn13「我們都是一家人」(基隆‧靈泉禪寺) 1卷

Tn14「世界一家.大家好」(台南.天心岩) 2卷

● 分享﹝SHARING﹞系列Sn01 調柔身心‧開啟智慧〈書〉銘心﹝謝發銘﹞著 25開/216頁

Sa01 感恩‧內觀淨心法〈錄音帶〉空雲 主講 4卷/1盒

Sn02「如何讓感恩-從內心湧現、如何從各角度-檢驗修行」〈錄音帶〉空雲 主講 1卷

專線服務:

靈泉禪寺‧解脫道學苑

地址:基隆市信義區六和路1號(月眉山)電話:886-2-24683303 傳真:886-2-24683133

大自然真理學會

電話:886-2-26666848 傳真:886-2-26669938 郵政劃撥:19897100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大自然真理學會網址:http://www.naturets.orgE-mail:konghi@ms62.hinet.net

※所有出版品,版權開放。歡迎索取,並歡迎贊助、發行、推廣、流通,功德無量!※

贊助︿光碟製作、印經書﹀

大德芳名

三一○○○元:陳譽升

二○二○○元:無名氏

二○○○○元:淨修禪院

一八七○○元:林萬興

一三五○○元:王元鈞、郭秋蓮

一○六○○元:陳信雄

一○○○○元:蔡心珍

八○○○元:曹美甚、陳素幸

七○○○元:釋惟傳

五○○○元:林得秘、卓連春、林芬芬

四二○○元:歐月裡

四○○○元:張進治、許麗玉、周德楀

、鄭進

、黃國界

三○○○元:陳信彰、沈櫻花、左素蘭、楊建哲、陳麗英、張金德、

火丁

卓連春、鄭永隆、王茂洲、楊金龍、呂佳諭、陳景騰、

盧林甘、釋覺翔

二九○○元:蔡進益

二三○○元:呂妙香

二五○○元:郭振山、廖文進、呂國珍、簡千慧、黃連枝

二二○○元:陳和玉、張明仁、彭菊英、佛弟子、劉芳伶

二○○○元:嚴子祺、范月娥、楊翼卿、郭東來、張喜滿、陶韻華、

姜德真、呂月霞、陳俊堂、林蓮花、蔡青芬、陳惠珠、

陳素珍、林秀吟、林錦雀、陳月霞、劉麗華、方美心、

吳水雲、蘇怡璇、簡明忠、陳梅治、釋普漩、宋建華、

于鴻英、薛宏昇、鄧進財、林炳雄、黃佩真、黃高傳、

黃佩玉、黃詩芬、傅清芬、陳怡誠、鄧義明、鐘秀蘭、

王石桂枝、鄭沈素梅、李淑美等

一七○○元:釋修賢、張政生、吳明雄、薛彥成、楊虎山

一六○○元:釋慧音

一五○○元:釋性觀、郭永泉

一二八○元:葉金香

一二○○元:管子玉、劉憬綺

一○二○元:黃麟明

一○○○元:張秀鳳、葉斯傑、釋融道、吳蓮宜、陳翠芬、黃婉翠、

無名氏、蔡勝雄、陳明珠、高 超、曾正茂、曾永裕、

賴黃好、劉高柑、蔡福來、鄭銘生、賴淑華、沈銘仁、

鄭雪娥、王豋建、高玉英、李豐儒、劉惠美、陳淑津、

廖于琇、王清涼、王月娟、歐陽方、劉寶琴、黃茂松、

吳桂香、蔡勝煌、釋常退、釋常航、周玉等、歐勝麟、

林博鈞、陳羽姍、釋真印、釋晴虛、釋普瑛、錢韻萍、

鄧麗玲、張義宗、蔡麗、陳月鳳、結只師姐、杜黃菊等、

復興機車行

九○○元:詹富喻、江麗芬

七○○元:煉鐵雄

六○○元:朱治人、胡貴蓁、邱金城、李麗紅、鄧錦繡、丁美月、

張麗珠、陳鵬宇、陳韋豪、陳旻佑、陳韋潔、陳楊楨、

陳李金春

五○○元:李麗美、張起嘉、王貞雯、楊斌弘、張慧亞、張永昌、

游啟常、劉月鳳、劉鳳蘭、張榮華、劉金燕、簡玉蓮、

李麗美、林淑卿、鄭彩蓮、林昀庭、林昀嬅、唐正祿、

余月嬌、郭育豪、郭剛豪、郭素君、郭舒旻、釋本修、

朱李阿快

四○○元:林增純、林憲宏、林憲聖、林秋蓉、林萍慧、陳素真、

吳柯款、簡林敏、鍾戴美、林雪姿、佛弟子

三○○元:釋大耕、方人卉、劉順興、劉明福、觀慧學會

二○○元:黃夙妮、邱鴻霖、劉彩霞、吳佩蓁、沈鳳蓮、簡玉蓮

一五○元:蔡勝雄、郭榕妤

一○○元:林麗玲、葉秀淑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永嘉大師證道歌 : 禪修開示 / 空海(惟傳法師)

主講. - - 一版. - - 臺北縣鶯歌鎮 : 大自然

真理學會. 2005〔民94〕

面; 公分

ISBN 986-81260-0-2(平裝)

1.禪宗 - 語錄

226.65 94009017

.禪修開示

永嘉大師證道歌

:空

海︵惟傳法師︶

:  中華大自然真理學會

:239

台北縣新店市花園六路二段7

-404

:886-2

-24683303

.26666848

:886-2

-24683133

.26669938

:19897100

:  中華大自然真理學會

:http

://ww

w.n

atu

rets

.org

:e-m

ail:k

onghi@

ms62.h

inet.n

et

西

 

郵政劃撥

 

電子信箱

社團

法人

社團

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