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概念和内容 2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

Post on 30-Dec-2015

116 view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的核算. 1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概念和内容 2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核算(帐务处理). 第一节 待摊费用的核算 一、待摊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1. 概念 待摊费用是本期已经发生或支出,但要分期 摊销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 作为待摊费用,费用的发生期在本月,但费 用的受益期包括本月和以后各月(一年以内) 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要分期摊销计入 受益期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2. 内容 待摊费用包括两部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1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概念和内容 2 、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1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

概念和内容2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的 核算(帐务处理)

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的核算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一节 待摊费用的核算 一、待摊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1. 概念 待摊费用是本期已经发生或支出,但要分期 摊销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 作为待摊费用,费用的发生期在本月,但费 用的受益期包括本月和以后各月(一年以内) 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要分期摊销计入 受益期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 内容 待摊费用包括两部分: ( 1 )预付性质的费用:如预付报刊订阅

费、预付保险费、预付固定资产租金等; ( 2 )为均衡各期成本费用负担:如低值

易耗品摊销、固定资产修理费、一次购买金额较大的印花税票等。

受益期虽然超过一个月,如果金额不大,如预付零星报刊订阅费,为简化会计处理,可以不作待摊费用,直接计入当月成本、期间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二、待摊费用发生和摊销的核算

待摊费用发生和摊销的核算是通过“待摊 费用”帐户进行的。该帐户是一个资产类帐 户。“ 待摊费用”帐户结构如下: 借 待摊费用 贷

费用发生或支付

分期摊销计入各月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帐户

余额:已经支出但 尚未摊销的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 待摊费用”帐户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帐。支付费用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等)分摊待摊费用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待摊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如果固定资产大修理通过机修车间进行,修理费用先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再转入“待摊费用”帐户进行摊销。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购入一台旧机器,先进行大修理,后使用,修理费用作待摊费用处理,修理由辅助生产机修车间进行,修理领用材料 4810 元,发生工资等费用3920 元。预计大修理的受益期为 10 个月,因而分 10 个月摊销。会计分录为: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发生修理费用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 8730 贷:原材料 4810 应付工资等 3920结转修理成本时: 借:待摊费用 8730 贷:辅助生产成本 8730每月摊销修理费用 873 元: 借:制造费用 873 贷:待摊费用 873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二节 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预提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1. 概念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从本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 用中提取但尚未发生或支付的费用。即应付未 付的费用。 作为预提费用,虽然本月尚未发生或支付, 但本月已经受益。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 预提计入本月成本、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 内容 预提费用有两种情况:( 1 )应付未付的费用:短期借款利息( 2 )为均衡各期成本费用负担:修理

费等 受益期虽超过一个月,但如果费用金

额不大(如季末支付的利息),也可以不作为预提费用,而在发生或支付时计入当月成本、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二、预提费用预提和支付的核算 预提费用预提和支付的核算是通过“预提费用

”帐户进行的。其基本结构如下:借 预提费用 贷

预提计入本月成本、费用

计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帐户

费用发生或支付

“银行存款”等帐户

余额:已经预提但尚未发生的费用

余额:实际支出大于预提数的差额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借方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待摊费用中贷方余额:计入资产负债表负债方预提费用中 “ 预提费用”帐户在预提期末应结平。预提期

最后一个月应提的费用,根据预提期内实际费用总额减去预提费用总额计算

“ 预提费用”帐户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帐。预提利息费用时,作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预提费用 支付利息费用时,作会计分录: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预提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时,作: 借: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贷:预提费用 修理费用支出时,冲减预提费用。如果固

定资产大修理通过机修车间进行,修理费用先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再冲减已预提的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例:某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一台,预计年大修理费用预算为 12000 元,按月预提 1000 元。 11 月实际发生修理费 11800 元,修理由机修车间进行,修理过程领用原料 8500 元,分配工资等费用 3300 元, 11 月修理完毕。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1—11 月按月预提修理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1000

贷:预提费用 1000

11 月发生修理费用时: 借:辅助生产成本 11800

贷:原材料 8500

应付工资等 3300

修理完毕结转修理成本: 借:预提费用 11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1180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12 月按差额预提修理费 800 元 借:管理费用 800 贷:预提费用 800

通过上述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正确划分了各月份的成本、费用,即划清了第三方面的费用界限。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1.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一节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工业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有的只提供一种产品或劳务(如供水、供电等),有的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工具、模具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有时也对外销售产品和劳务,但不是辅助生产的主要任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辅助生产车间耗费的各种费用(材料、动力、工资等),称之为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提供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和劳务所耗费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称之这种产品和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受益单位和产品上,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一、帐户设置 辅助生产费用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

帐户进行归集分配。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1. 辅助车间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帐

户核算,然后将其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 辅助车间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帐核算,发生时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内部将成本项目和制造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辅助车间制造费用不单独核算的理由: A. 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 B. 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较少; C. 辅助生产车间一般不对外提供产品

和劳务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

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格式参见 P.48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内容1.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要素费用:消耗的材

料、工资、折旧等费用;2. 辅助生产车间负担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三、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会计分录 1. 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的情

况 在这种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 费

用计入两个帐户。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 辅助生产车间直接用于生产,且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等,发生时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及明细帐。

辅助生产车间间接生产费用以及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发生时先计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待月末根据制造费用分配表转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会计分录如下:( 1 )借: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等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 2 )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 参见教材 P.47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 不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的情况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和明细帐。

会计分录如下: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借: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贷:原材料 应付帐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参见教材 P.48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原则1. 提供产品服务:辅助车间自制材料、工

具完工时,计算其完工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转出计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帐户。“辅助生产成本”帐户可能有余额,在借方,为未完工在产品成本。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 提供劳务服务:辅助车间为基本生产车 间和管理部门、在建工程等提供劳务服务,

按受益量多少在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转出,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帐户。分配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帐户无余额。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要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时,需要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四种分配方法 : 1. 直接分配法 2. 一次交互分配法 3.代数分配法 4.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供水车间单位成本 =4085/ ( 82600-20000)=0.065 供电车间单位成本 =9020/ ( 46000-6000 ) =0.226甲产品耗用电费 =206000.226=4655.60 元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水费 =41000 0.065 =2665 元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电费 =16000 0.226=3616 元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厂部耗用水费 =16000 0.065=1040 元 厂部耗用电费 =2400 0.226=542.40 元销售机构耗用水费 =4085-2665-1040 =380 元 销售机构耗用电费 =9020-4655.6-3616-542.4=206 元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655.60 制造费用 6281 管理费用 1582.40 营业费用 58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085 —供电车间 9020

• 分配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无余额。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优点:分配手续简单 缺点:辅助车间之间不分配,影响分

配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

务较少,不进行交互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企业。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二)一次交互分配法定义 :P50

特点:分两个阶段进行分配1.交互分配阶段2. 对外分配阶段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1.交互分配阶段 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不对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等进行分配。 公式如下:

辅助车间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 该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前待分配费用

该辅助车间提供劳务总量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供水车间单位成本 =4085/82600=0.049供电车间耗用水费 =20000 0.049=980 元供电车间单位成本 =9020/46000=0.196供水车间耗用电费 =6000 0.196=1176元编制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176 —供电车间 98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980 —供电车间 1176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1. 辅助生产及辅助生产成本

2. 帐户设置及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

3.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一)直接分配法 特点: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不予分配。 辅助车间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 该辅助车间待分配费用

该辅助车间提供劳务总量 - 其他辅助车间

劳务耗用量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某部门所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该部门接受辅助生产的劳务量

×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单位成本 )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 分配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无余额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二)一次交互分配法定义 :P50

特点:分两个阶段进行分配1.交互分配阶段2. 对外分配阶段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1.交互分配阶段 辅助车间之间进行分配,不对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等进行分配。 公式如下:

辅助车间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 该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前待分配费用

该辅助车间提供劳务总量

例 P51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供水车间单位成本 =4085/82600=0.049供电车间耗用水费 =20000 0.049=980 元供电车间单位成本 =9020/46000=0.196供水车间耗用电费 =6000 0.196=1176元

供水车间 4085 元 供电车间 9020 元

- 分出费用 980元

+ 分得费用 980元+ 分得费用 1176

元 - 分出费用 1176 元

分配后费用 4281 元 分配后费用 8824 元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编制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176 —供电车间 98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980 —供电车间 1176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 对外分配阶段 以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

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

+ -交互分配前 交互分配 交互分配的实际费用 转入费用 转出费用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交互分配后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交互分配后实际费用 =4085+1176-980=4281 元 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实际费用 =9020+980-1176=8824 元

某辅助车间对外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

=该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实际费用 该辅助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供水车间对外分配的单位成本 = 4281/62600 =0.068 (交互分配为 0.04

9 )

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的单位成本 = 8824/40000 =0.221 (交互分配为 0.19

6 )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甲产品:

耗用电费 =206000.221=4552.60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电费 =16000 0.221=3536 耗用水费 =41000 0.068=2788行政管理部门: 耗用电费 =2400 0.221=530.40 耗用水费 =16000 0.068=408销售部门: 耗用电费 =8824-4552.6-3536-530.4 =205 耗用水费 =4281-2788-408=1085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对外分配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4552.6

制造费用 6324

管理费用 938.40

营业费用 129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供电车间 8824

—供水车间 4281

分配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无余额。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交互分配法评价 优点:分配结果比直接分配法更为准确 缺点: A. 分配结果不够准确,工作量较大; B. 在二级核算情况下,会影响成本核

算及时性。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三)代数分配法 建立多元一次方程式求得辅助生产单位

成本,然后对所有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X:每立方米水的成本 Y:每度电成本则: 4085+6000Y=82600X 9020+20000X=46000Y计算得: X=0.0658 Y=0.225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20000×0.0658 =1316 供水车间 6000 × 0.225 =1350甲产品耗用 20600 × 0.225 =4635基本车间耗用 16000 × 0.225 41000×0.0658 =3600 =2697.80厂部耗用 2400 × 0.225 16000 ×0.0658 =540 =1052.80销售机构耗用 211 368.40

供电车间原成本 9020元加上分得水费 1316元等于 10336 元 , 是供电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

销售机构耗用电费 =10336-1350-4636-3600-

540=211 元

供水车间原成本 4085 元加上分得电费 1350 元等于 5435 元 , 是供水车间实际发生

的费用。销售机构耗用电费 =5435-1316-2697.80-1052.80=368.4元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作成会计分录如下: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316

—供水车间 135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635

制造费用 6297.80

管理费用 1592.80

营业费用 579.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435

—供电车间 10336分配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无余额。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代数分配法评价: 优点:计算结果最为精确 缺点:计算手续较为麻烦适用范围:电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四)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特点:分两个阶段进行分配 第一阶段:按计划单位成本对所有受

益单位(包括辅助车间)进行分配。 按计划成本分配如下: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供水车间耗用 6000×0.24=1440供电车间耗用 20000×0.06=1200甲产品耗用 20600×0.24=4944基本车间耗用 41000×0.06 16000×0.24 =2460 =3840厂部耗用 16000×0.06 2400×0.24 =960 =576销售机构耗用 5600×0.06 1000×0.24 =336 =240按计划成本分配小计 4956 1104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编制计划成本分配的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440

—供电车间 1200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44

制造费用 6300

管理费用 1536

营业费用 57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956

—供电车间 1104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第二阶段:差异处理

某辅助生产车间成本差异 =

该辅助车间实际成本 -

该辅助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数

=该辅助车间待分配费用

+其他辅助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数

-该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 = ( 9020+1200 ) -11040=-820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 = ( 4085+1440 ) -4956=569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差异处理方法有两种: 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会计核算,一般计入管理费用。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 569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69

借:管理费用 8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82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计划成本分配法优点: 按计划成本进行一次分配,分配较为

简便; 平时按计划成本结转,可以加速月底

成本计算; 可以考核辅助生产车间工作成绩,考

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按计划成本分配,可以排除辅助生产

实际费用的高低对各受益单位成本费用的影响,有利于分清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 小结: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已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帐户以及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和“制造费用”总帐及明细帐;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已计入“管理费用”等帐户。划清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辅助生产核算举例例:某企业有机修和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机修车间共发生费用 8400 元,锅炉车间发生费用 11000 元。

辅助生产明细帐及各受益单位的受益数量如下: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1.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锅炉车间分配率 =11000/2200=5.00

机修车间分配率 =8400/2000=4.2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 直接分配

法 )

辅助生产车间

待分配费用

劳务数量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

用甲产品 乙产品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

量金额

机修 8400 2000 4.2 1500 6300 500210

0锅炉 1100

0 2200 5.0 1000

5000

900

4500 100 500 200100

0小计 1940

05000

4500 6800 310

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9500

  制造费用          6800

  管理费用          31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940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 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第一步:交互分配阶段锅炉车间分配率 =11000/2500=4.40

机修车间分配率 =8400/2400=3.5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 交互分配阶段

)辅助生产车间

待分配费用

劳务数量

分配率

交互分配 机修 锅炉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机修 8400 2400小时

3.50 400 1400

锅炉 11000

2500吨

4.40 300 1320

小计 19400

1320 140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交互分配会计分录:

① 机修车间分配给锅炉车间修理费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锅炉车间) 14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400

② 锅炉车间分配给机修车间蒸汽费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32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锅炉车间) 132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交互分配后锅炉车间实际成本

=11000+1400-1320=11080 元

交互分配后机修车间实际成本

=8400+1320-1400=8320 元

第二阶段 : 对外分配阶段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 对外分配阶段 )

辅助生产车间

待分配费用

劳务数量

分配率

分配金额 基础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

用甲产品 乙产品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

量金额

机修 8320 2000 4.16

1500 6240 500208

0锅炉 1108

0 2200 5.04

1000

5040

900

4536 100 504 200100

0小计 1940

05040

4536 6744 316

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对外分配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9576  制造费用          6744  管理费用          308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940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3. 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今机修车间单位成本为 x, 锅炉车间单位成本为 y ,则

8400+300y=2400x

11000+400x=2500y

解得: x≈4.1325

y≈5.06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 代数分配法 )

辅助生产车间

分配率

分配金额辅助车间 基础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管理费

用机修 锅炉 甲产品 乙产品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

额数量

金额

机修 4.13

400

1652

1500

6195 500 207

1锅炉 5.0

6300

1518

1000

5060

900

4554 100 506 200 101

4小计 151

81652

5060

4554

6701

3085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518

—锅炉车间 1652

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060

—乙产品 4554

制造费用 6701

管理费用 3085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9918

—锅炉车间 12652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3. 计划成本分配法

若机修车间的单位成本是 4.0 元 , 锅炉车间的单位成本是 4.8 元。则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表如下 :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1)按计划成本分配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锅炉车间) 1600

  制造费用            6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960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机修车间) 144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9120

  制造费用            480

  管理费用            96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锅炉车间)  1200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2)结转成本差异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84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840

《成本会《成本会计》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直播课堂  直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