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汇款单 - peoplerail.com · 信,就连打个长途电话都要去邮局排...

Post on 06-Aug-2020

10 views 0 download

Transcript of 一张汇款单 - peoplerail.com · 信,就连打个长途电话都要去邮局排...

B2 2017年8月31日

本版编辑 于珊珊 本版美编 李晓婷 本版审校 李小琳 热线电话:(010)51895625 E-mail:tdzbs@263.net 文化视线

儿子:记得前两天你在电话里跟我说,

“妈妈,等我到了成人礼十八岁的时候,我要和我的同学一起骑车环游武汉”。但在妈妈的印象中你甚至还是一个刚背起书包上学的小朋友。

曾有一次我问你怎样评价你的妈妈。你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妈妈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脾气很暴躁的人。”

因为我不能像其他人的妈妈那样每天陪着你,看着你一天天成长,及时分享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份喜悦、每一份收获,但你终究还是一天天长大了。妈妈对你有许多的愧疚,但妈妈却仍然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为傲。

妈妈从事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将近 7个年头,有时候妈妈问你什么是安全?你会说,不闯红灯走斑马线就是安全;在学校里不在楼梯上打闹、推搡是安全;在教室里不翻窗户不翻栏杆是安全。的确,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下,安全的定义也就不一样。那什么是安全呢?——无危则安,无缺则全。意思是没有危险的地方就是安,没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全,合起来就是安全。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份工作,安全是幸福的前提。

妈妈参建长江大桥时你 4岁,参建转体桥时你 8岁,现在正参建硚口到孝感的高速公路,你 11 岁。因为有一个桥工妈妈,你虽然失去许多在妈妈面前撒娇的时间,但你也却因此比其他同龄的孩子更早懂得了自立、自强。你有时会来妈妈的工地当“客人”。工地上的叔叔阿姨对你的到来也非常欢喜,因为看到你,就像看到他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也非常习惯妈妈所在的这样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正如你对妈妈的评价,妈妈性格比较急躁。每当你生活上、学习上的表现与妈妈想象中相差甚远时,妈妈就会发脾气。记得有一次,我跟你发脾气时你却跟我说:“妈妈你脾气这么大,对我还行,对工地上的叔叔伯伯这样,你难道不怕别人打你吗?”听你说完,我笑了。是呀,做安全工作很多时候确实感觉

“得罪人”。你说这话一方面是在关心妈妈,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醒妈妈。

妈妈每天到现场进行安全巡查,会检查现场的工人叔叔安全帽佩戴没、临边的栏杆装好没等。有的叔叔伯伯不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妈妈就会“批评”他们。有些人“屡教不改”,妈妈还会对这些叔叔伯伯进行一定的处罚。他们心里多少都不好受,正如你上课不认真听讲时老师会批评你,但妈妈跟老师一样都是希望你们好。

妈妈希望所有叔叔伯伯们关注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时候就是一瞬间。他们的安全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同时也是属于他们的团队,更是属于他们的家庭。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是进入现场的基本前提。同样,老师批评你,是希望你能够从遵守课堂纪律开始,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的同学接受教育的权利。

不过说实话,妈妈还真没对现场的叔叔伯伯发过脾气。也许是因为妈妈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跟你在一起的时间,妈妈有时间引导他们但却没时间教导你。想到这里,对你的愧疚似乎又多了一些。

儿子,将来你也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不管从事哪种工作,妈妈希望你谨记:安全是前提,认真是态度,责任是担当。

爱你的妈妈(作者供职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七工

程有限公司)

安全是一份责任■陈 敏

我 第 一 次 发 表 作 品 , 应 该 是 在1979 年 4 月。那时我刚满 20 岁,正在苏州读书,读的都是些 《理论力学》

《高等数学》《电传动》《机械基础》 等与文学丝毫不搭界的工科类专业书,可不安分的我在课余时间偏偏就爱“触电”文学。每次做完了作业,同学们有的去文化宫溜冰,有的去观前街看电影、听评弹,或是去看彼时的当红歌星钱曼华的个人演唱会,有的回寝室下棋……我却总是约上一两位同好,匆匆赶往位于沧浪亭附近的苏州图书馆,一头扑进书海去冲浪,专心致志地在文学创作的园地耕耘,有好几次竟忘了回学校吃晚饭、上晚自习。

记得有天上午,天气格外晴朗。上世纪 70 年代,异地通信还不很发达,且别说现今的手机短信、“伊妹儿”、微信,就连打个长途电话都要去邮局排队且费用不菲。那时,我们与亲朋好友间的信息传递,就只能依靠书信。因此,每到下第二节课,同学们便会不约而同一窝蜂地向校传达室涌去,看看有没有家人特别是恋人的来信,其场面不可谓不壮观,成为当时校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线。那天,传达室小黑板上的汇款单一栏赫然写着我的名字,但最先看到的不是我,而是与我最要好的同班同

学赵小飞,他也是位文学爱好者。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只见他跑得满头大汗、脸红扑扑的,一副兴奋得不得了的样子。

稿费不算多,6元钱,但在那个年代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收入了。我把汇款单反复看过后,夹在一本教科书内。当时我真的记不起是什么作品发表了,尽管在中学时代,我的作文曾被收入学校乃至学区编印的

《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但那毕竟不是印成铅字的正式刊物。中学生尝试写一些东西,总有点儿“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那时,新华书店里文学方面的书籍奇缺,印象中好像只有 《艳阳天》

《金光大道》《激战无名川》《虹南作战史》 等,文学期刊也大多在停刊状态。不久之后,文学的春天悄然来到历经十年浩劫的神州大地,各地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于是我开始尝试着为一些包括 《中国青年》《北京文学》《南京文艺》 在内的期刊投稿,可大多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真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傻劲儿,凭着 20岁那一点点的生活积累、读过的几本文学名著、写过几篇获奖作文的自信,就敢向 《北京文学》 那样的名刊投稿。记

得当时张洁的 《爱是不能忘记的》、邓友梅的 《那五》、陈建功的 《丹凤眼》等享誉文坛的作品,都是在这本杂志上刊发的。当时,全国的文学爱好者们,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少,千军万马都在拼命往文学的道路上挤,文学之热、之火,真是极一时之盛。当时听南京一位杂志社的编辑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编辑部每天收到的全国各地的来稿,要装上好几麻袋……

生命的流转在于过程而非结果,那时我好像就深切地明白这个道理。至于

《青春》杂志刊载了我的哪篇习作,一时还真记不起来了。当时反正花上几分钱,贴上一枚邮票,稿件就邮寄出去了,至于能不能幸运地被杂志社刊出,根本没去指望,因此,稿子寄了之后很快也就忘却了,少年时光就像蔷薇盛开的时节,哪里会惦记随性而做的事情。这会儿突然收到一笔稿费,我倒是像中了奖似的感到意外的惊喜。我不时地打开夹有那张汇款单的书,心里的梦想开始起航。我抬头望天,天蓝得格外高远。

我与赵小飞去苏州图书馆,在近期的 《青春》 杂志上翻找了好一会儿,终于把我的那篇作品找了出来,原来是之前我写的几首诗,其中一首题目是 《少年心事》,犹记其中有这么几句:“寄出

的是火/怕收到的是冰/于是/我等待的心/一半在火里/一半在冰里……”

那张 6元钱的汇款单,一个月后我才去邮局取回。作为一名学生,第一次挣钱给自己用,所以用得格外珍惜,我花 1元多买了一本精美的硬面抄,还有4元多,后来陆陆续续去邮局换成了专为投稿用的邮票和信封。

那本硬面抄,跟了我 30 多年,至今还在,上面记满了我平素的生活观察札记与随想,经年累月,陪着我慢慢老去。这是一种滴水穿石的爱恋,不同于激情迸发的热恋,不需要甜言蜜语,不需要海誓山盟,只是离不开、忘不了,写着读着,就走过了春秋冬夏、走过了若许年华。还有那些邮票与信封早已用掉了,它们曾载着我青春时节的梦想,飞越大江南北,飞进许多报刊编辑部。

一生荏苒书前老,且向花间留晚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追求,每个人又都有每个人的生存方式。我想,无论这世界怎样嬗变,也无论自己遭际如何,我相信自己此生永远都会像当年那样无怨无悔地喜欢文学,永远不会割舍这份拥有。

(作者供职于江苏省铁道学会)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经星村流入武夷山风景区,折为九曲十八弯,到武夷宫前汇入崇阳溪。在一个云淡风轻的夏日午后,我们来到了心仪已久的武夷九曲溪,开始一段漂流旅程。

九曲溪以绕武夷山九曲十八弯而闻名于世。九曲溪两岸山势奇特,树木葱茏,秀美的武夷山因九曲溪的日夜奔流欢唱而愈显挺拔俊秀。

九曲溪游离于城市之外,一路蜿蜒曲折,随山而移,迂曲穿行于苍翠欲滴的峰峦幽谷间。乘坐形状古朴的竹筏游览九曲溪是武夷山风景区富有特色的主要旅游项目,当我们来到九曲溪漂流的出发点时,只见岸边停靠着上百只竹筏,艄公们或蹲或坐在岸边待命。一只竹筏一般由 8至 9根去青皮毛竹烤后扎成,宽约 2米,长约 9米。一只竹筏可乘坐 6个人,等我们坐在牢牢固定在竹筏上的靠背椅上后,艄公们轻轻一点竹篙,两岸景物迅速后撤,竹筏随着湍急水流向前驶出。

“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九曲溪漂流是从九曲开始,而后依次是八曲、七曲……最后是一曲,是典型的倒着游。一碧如染的九曲溪,宛若一条天仙的飘带,盘绕于武夷山的群峰之中。我们顺涧水漂流而下,只见九曲溪两旁葳蕤的草木掩映在蓝天白云下,如一簇簇幽邃古野的绿色帐篷。沿岸生长着许多叫不出名的小花争奇斗妍,遍布在山野四周。微风过处,大自然的气息裹携着迎面而来,着实沁人心脾。

蜿蜒徐行的竹筏在九曲溪里一路顺水势而下,我们抬头可见武夷山典型的丹霞景观,俯首能赏九曲溪幽深碧绿的水色,侧耳细细聆听千百年天上人间的流水潺潺,伸手轻轻掬捧起清新爽洁的武夷山水——真个是“人在景中游,水在画中留”。

艄公们分立船头船尾,一路点篙撑筏劈波斩浪,大有在江河中行进之感,青蛙嘴、笔架石、九龙杯等九曲景点快得让我们这些游客咂舌,好像一晃就过去了。过八曲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最高峰是“双乳峰”。乘筏从溪上望去,两座突兀而出的峰峦大小相似,仿佛大地母亲的双乳。此时,午后的云雾还在山间缠绕,双乳峰若隐若现,充溢着神奇的朦胧之美。

九曲溪绕武夷山而流,不仅让我们饱览了两岸三十六峰的奇秀,还让书法爱好者领略了历代名人在武夷山留下的摩崖石刻。一曲水光石岩壁上刻着“碧水丹山”“九曲溪”“名山大川”等,大王峰岩壁上刻着“居高思危”,云窝晒布岩壁上刻着“壁立千仞”,三仰峰碧霄洞岩壁上刻着“武夷最高处”,山北天心永乐禅寺后岩壁上刻着“天心”,六曲响声岩上刻着“逝者如斯”

“空谷传声”……可以这么说,有一处摩崖石刻,就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九曲溪水流经之处,旖旎的水上美景尽收眼底,两岸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令

人目不暇接。九曲溪水极其清澈,隔着水面可望见潭下浮游的绿藻。山是葱茏的翠绿,水是幽深的绿,映着蓝蓝的天,山、水、人合而为一,构成了一幅寓情于景的水墨画。畅游的游客们凝神观望、如痴如醉,浑然忘我于山水之间。据艄公介绍,在九曲溪的两岸有不少景点是电视连续剧 《西游记》 的拍摄现场。在九曲九龙杯转弯后的一处平坦处,据说是电视连续剧 《西游记》 主题歌MV里“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句的拍摄地;在竹筏划过五曲幻溪津之后,有唐三藏给徒弟孙悟空念紧箍咒的拍摄地;在水流湍急、深不可测的四曲卧龙潭处,有白龙马皈依佛门的拍摄地……这让九曲溪之游更富梦幻色彩。

九曲溪的美景让人流连,现实中的故事却更让人感动。据艄公讲,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个孩子在乘竹筏途经放生潭时失足坠水,他的母亲也急忙下水营救,未果。眼看两条生命危在旦夕时,一位年仅 28岁的少校出手将这对母子成功救出,却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九曲溪用她的妩媚和柔情,缠绕着俊秀的武夷山,不仅让人体会着左冲右突冲波击浪的新奇感受,而且让人领略了有惊无险的无尽情趣。

漂流武夷九曲溪

■王惠钦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在雪域高原、崇山峻岭、戈壁沙漠肩负起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任务。他们风餐露宿、栉风沐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 不 惜 流 血 牺 牲 , 一 生 无 怨 无悔 。 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近日,一部记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十师 47 团为代表的铁道兵浴血奋战史的文集—— 《誓把彩虹铺天下》 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誓把彩虹铺天下》 由“铁道兵十师 47 团团长国波同志回忆录”“火红的年代”“经验和教训”“烈士英灵永存”和“永远的铁道兵”5 部分构成,用丰富的图片和珍贵详实的数据等详细记录了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和青藏铁路 3 条铁路线的贯通历程和铁道兵的生活故事。

该文集于 8 月 1 日首发,恰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周年纪念日,铁道老兵共同回忆了那段峥嵘岁月。从

“ 打 不 烂 、 炸 不 垮 的 钢 铁 运 输 线 ” 到“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们是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铁路人;从成昆铁路,到襄渝铁路、青藏铁路,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铸就辉煌,用奉献精神谱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之歌。本书的作者之一、《人民铁道》 报社原副总编辑韩耀先回忆写作历程时说:“看这本书稿的时刻,我仿佛又回到了襄渝铁路,回到了沙沟;仿佛又回到了青藏铁路,回到了天峻,回到了关角隧道,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写这本书仿佛又让我回到了青藏线的建设中,其中有我的亲身经历,也有别人的讲述。在和平建设年代,铁道兵牺牲了太多人,我以此书怀念他们,也希望把铁道兵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该书的编者国立军谈到 1974年他坐火车翻越秦岭时看到的情景:“几乎翻过一座山头就会有一个牺牲的铁道兵烈士陵园,基本每个团都有一个,47团为铁路建设牺牲的战士有很多,他们的烈士陵园就有两个。”为了让世人永远铭记这些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牺牲的战士,国立军花了 1 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上铁道兵47团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拜访了团部旧址和七个烈士陵园,核对每一位烈士的名字,记录在该书中。他说:“书中的铁道兵生活,尤其是在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和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亲身经历、施工经验和教训,都是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经验和资料是铁道兵战士、民兵和三线学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

铁道兵,这群曾在铁道线上挥洒热血和汗水的老战士,铸就了不朽的铁道兵精神,像那些绵延千里、铿锵有力的钢铁身躯一样,深深地刻进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史册里。今天,一座座钢铁彩虹正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飞架而起,铁道兵

“誓把彩虹铺天下”的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捧着心爱绘本、席地而坐的孩子,一字一句、声情并茂给孩子读故事的家长,在书店里,随处可见这样的“风景”。

“这天夜里,爆竹‘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我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我听见爸爸妈妈在轻轻地说着话,他们说啊说啊……”这是摘自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作品 《团圆》 中的文字。《团圆》 用短短千余字讲述了在外工作的爸爸过年回家与妻儿欢度春节的故事。

好的儿童图书虽然在题材上涉及各个方面,却都能以童真的笔触描绘孩子内心的世界,或是关于家庭亲人,或是关于成长心路,于平凡细微之处最是动

人,读来令人不禁感叹“有爱”。“故事背后的体谅与包容,善待和设身处地,可以让孩子的心灵成长。”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少年文艺》 主编周晴说。

儿童图书,特别是绘本需要用有限的篇幅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且要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并不容易。

童书创作,就是要把爱和美带给孩子。在儿童文学作家、译者张弘看来,孩子需要的童书应该是有营养的,这营养不仅是在认知层面,还应该随着其年龄增长提供审美的营养、情感的营养、想象力创造力的营养,让阅读滋养的心灵日益丰盈、强大,来呼应他慢慢融入的世界以及未可知的人生旅程。

儿童绘本的有爱世界■吴 霞

书香铁路·幸福家庭获奖作品选登

书房高铁高铁

文人地理

书,是打小就爱读的。我爱读书,在当时大院的同龄孩

子中也是小有些名气的。能进入到雷打不动、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忘我境界,那是怎样的痴迷啊。有人问当时八九岁的我“为什么那么爱看书”,我一本正经地用抄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来回答,引得大人们一阵哄笑。

连环画算是我启蒙的儿童读物了。等到小学识得一些字后,我就抱着字典迫不及待地搜寻起能找到的一切可读之书来。

相比起同龄人的无书可读,我是比较幸运的。妈妈是学校的老师,我有大把的机会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看。不过,借书也是有条件的,成绩好是刚性要求。每个学期末,我把年级前几名的成绩单外加“三好学生”的奖状交给妈妈,换回一大摞的“精神食粮”。我和妈妈各取所需,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书单自是没有的,只是凭感觉和书的名气挑选书籍,所以书博杂,有些还很深奥。选好后请家长过目筛选,得到首肯后拿回家去,从此过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女”生活。从最初的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 到中国四大名著,从 《李自成》《青春之歌》《红岩》 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青年近卫军》,甚至

《简·爱》《基督山伯爵》《飘》,读书让我感知世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体会

到信仰的力量,塑造着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读书带给我无穷的快乐。

妈妈的一个好友是语文老师,她知道我喜爱读书,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每读一本书,都要写一篇读后感,并给她过目。于是周期性的,在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后,我就会毕恭毕敬地向她呈上我写的读书心得,听取老师的意见和指导。直到有一天,我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大奖,才惊觉在徜徉书海的过程中,书中的真理和智慧改变着我的思维,教我用自己的视角打量世界,书中的锦词绣句浸润着我的笔端,教我用自己的语言去倾诉世界。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让我明晓事理,修身养性。

从散发着墨香的书本到闪烁荧屏的电子书,技术的进步使读书面临的不仅仅是介质的转换,更是品质和数量的变化。当我读着或油腻或寡淡的“鸡汤文”,吐槽着它的无营养,面对着充斥网络的“速食文学”,在架空、重生、穿越、玄幻等杂七杂八的小说分类中寻找可读之书时,我只能感叹当今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少了。

现在读的书更多是电子书籍。虽不再有墨香萦绕,却有着低成本、大容量的优势。虽不能一举瞄准经典力作,却在淘金的过程中,体会选书的乐趣。阅读万变不离其宗,倒也不必拘泥守旧。

有书读的日子,总是快乐的。(作者供职于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

宣传部)

读书让我快乐■徐 涛

在厦门市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静卧着许多小街巷,有的街巷长度甚至不足百米。这些街巷历经沧桑,在岁月中积淀下浓郁的生活气息,孕育着厦门人勤俭、善良、包容的品质,展现着独特的闽南风情和魅力。图为在厦门市鹭江老剧场文化公园的旧书馆内,一名市民在挑选图书。 宋为伟 摄

一张汇款单■李 泳

赵小飞与我一起去传达室取汇款单。我在门卫师傅递过来的一本皱巴巴的本子上,踌躇满志地

用圆珠笔签上自己的名字,门卫师傅接过本子、收回笔,透过老花镜细细确认过后,微笑着将汇款

单递给了我,那上面的朱红色印章赫然印着“南京市文联 《青春》 杂志社”的字样。

彼时阅览室的窗外生长着两棵广玉兰。暖暖的春风徐来,兰香若有似无地飘过,像极青春时节

的某种心思,欲说还休。

《誓把彩虹铺天下》:

让我们铭记铁道兵■赵元梓

竹筏从玉女峰下竹筏从玉女峰下经过经过。。 王惠钦王惠钦 摄摄

李泳近照

《誓把彩虹铺天下》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