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Post on 11-Jan-2016

91 view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五章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1. 态度 1.1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及行为倾向。. 1.2 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概念 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及行为倾向。 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体验。 意向成分 也叫行为意向,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它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而行为成分是态度的外在表现。. 1.3 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 态度的社会性是指人的态度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对象性 态度都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都是针对一定的对象而产生的。 稳定性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第五章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第五章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1. 态度1.1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及行为倾向。

1.2 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概念

个体对某一对象的评价及行为倾向。 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体验。

意向成分也叫行为意向,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它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而行为成分是态度的外在表现。

1.3 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

态度的社会性是指人的态度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对象性态度都是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都是针对一定的对象而产生的。

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

内隐性态度是人的内在心理历程和倾向,内隐于内心中。

1.4 态度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 态度影响挫折容忍力 态度影响学习效率 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1.5 态度形成和改变的理论1.5.1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 年提出的。该理论把人的认知元素作为基本单元,个人的知识、观念、意见、需要及信念都是认知元素,众多的认知元素构成了人们的认知结构。在这一结构中,认知元素有的相关,有的不相关,而相关的认知元素之间有些是协调的,而有些是不协调的。

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

改变行为

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改变态度

使其符合行为 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1.5.2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

认知平衡理论是海德于 1958 年提出的。海德认为,我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事、物、概念、观念等,这些对象有的互不相关,有的相互联结。海德将构成一体的两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对于每种认知对象的感情和评价(喜恶、赞成、反对)称为情绪。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的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引起人们内心的紧张、不适、焦虑等,进而形成改变动机,促使人们改变态度,取得一致,保持平衡。

海德 P—O—X 图式

P— 个人 X— 某一认知对象 O— 他人

1.5.3 墨菲的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起源于心理学家墨菲关于对黑人态度的研究,强调通过沟通改变态度。

1.5.4 勒温的参与改变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来的。他认为,改变态度不能离开群体规范和价值,个体在群体中活动的性质能决定他的态度,也能改变他的态度。

1.6 如何改变员工的态度宣传法

员工参与法组织规范法

1.7 态度的测量

量表测定法 五点法 七点法 十一点法

观察记录法 生理反应法 自由反应法

2. 工作满意度2.1 概述

2.1.1 工作满意度的含义

指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

2.1.2 工作满意度的内容 工作背景的满意程度

工作空间质量—对工作场所的物理条件、企业所处地区环境的满意程度;

工作作息制度—合理的上、下班时间、加班制度等;工作配备齐全度—工作必需的条件、设备及其他资源是否配备齐全、够

用;福利待遇满意度—对福利、医疗和保险、假期、休假的满意程度。

工作群体的满意程度合作和谐度—上级的信任、支持、指导,同事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以及

下属领会意图、完成任务情况;信息开放度—信息渠道畅通,信息的传播准确高效等。

组织的满意程度组织了解度—对组织的历史、组织文化、战略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组织参与感—意见和建议得到重视,参加决策等。通过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和分析,组织可以了解员工工作

状态,反省组织管理状况,及时改进管理,增强组织凝聚力。

2.1.3 决定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有心理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奖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同事关系

2.2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2.2.1 职务描述指数量表

最常用的工作满意度测量量表是职务描述指数,由史密斯编制。量表要求描述总共五方面的内容,即工作、监督、报酬、晋升、同事。每项内容包括若干问题,用“是”与“否”进行回答。

2.2.2 洛克的工作满意度量表洛克提出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共分为 9 个分量表(特定维

度) 36 个问题,每个分量表对应 4 个相应的问题,每个问题分 6级回答, 9 个特定维度。

一般类别 特定维度 维度描述 事件或条件:

1. 工作 工作本身内在的兴趣、多样化、学习的机会、困难、工作量、成功的机遇、对工作流程的控制等。

2. 奖励报酬晋升认可

数量、公平或公正报酬的根据。 机会、公正。 表扬、批评、对所做工作的称赞。

3. 工作背景 工作条件时数、休息时间、工作空间质量、温度、通风、工厂的位置等,福利退休金、医疗和生活保险计划,每年的假期、休假等。

人物:1. 自己 自己 价值观、技能和能力。 2. ( 公 司 内的)其他人

监督管理同事

管理风格和影响、技能的熟练程度、行政管理技能等。 权限、友好、帮助、技术能力等。

3. ( 公 司 外的)其他人

顾客 家庭成员(洛克未提到)其他

技术能力、友好等。 支持、对职务的了解、对时间的要求等以职位而定,例如学生、父母投票人等。

2.2.3 明尼苏达满意问卷

共有 100 项调查内容。

2.2.4 面孔量表该量表是库宁创造的一种满意度评价方

法,也从五个方面评价,只不过答题不用文字,要求在一系列不同情绪的面孔上进行选择。

2.3 如何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把员工的需要同组织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满足员工的需要。

让员工参与组织的决策。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 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实行走动管理。重视员工培训。建立精神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