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管理者的 学习力 修炼与提升

Post on 09-Jan-2016

205 view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卓越管理者的 学习力 修炼与提升. 李大志 海纳百川 , 取则行远. 基础篇 学习力与学习型组织 修炼篇: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创新篇:学习与创新的技巧与艺术 提升篇:学习力提升的七个高效能习惯. 课程目标. 领悟个人学习力的真谛 了解个体学习的理论和特点 掌握个人学习力修炼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理论和方法. 基础篇 学习力与学习型组织. 第一章 开宗明义. 学习与学习力的概念认知.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卓越管理者的 学习力 修炼与提升

1

卓越管理者的卓越管理者的学习力学习力修炼与提升修炼与提升

李大志 海纳百川 , 取则行远

2

基础篇 学习力与学习型组织

修炼篇: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创新篇:学习与创新的技巧与艺术

提升篇:学习力提升的七个高效能习惯

3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领悟个人学习力的真谛

了解个体学习的理论和特点

掌握个人学习力修炼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理论和方法

4

基础篇 基础篇

学习力与学习型组织学习力与学习型组织

5

第一章 开宗明义学习与学习力的概念认知

有一个精彩的寓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这时,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那么,无论你是狮子或是羚羊,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就是奔跑!

由此我们联想到,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无论处在什么行业,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力、竞争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尽情地驰骋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广阔天地中!

7

学习力的概念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

、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 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8

学习力的本质学习力的本质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9

个人的学习力个人的学习力 个人的学习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

即个人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和组织与个人的开放程度;

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

还包含它的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

10

组织学习力组织学习力

组织学习力是人们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能直接转化为创新成果。

它倡导团队学习比个人学习更重要,团队具有整体搭配的学习能力,团体内信息和知识自由流动,高度共享,团队学习既是团队成员 相互沟通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寻求共识和统一行动的过程,从而也是产生团队的“创造性张力”的过程。

11

树根理论树根理论

产品

成果

产值

利润

学 习 力

12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学习型组 织

快乐工作快乐工作

创新 创新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学习力学习力

13

第二章 关于读书

14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 《论语 · 阳货》

孔子说……孔子说……

15

  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 毛泽东( 1939 年)

毛主席说……毛主席说……

16

今天,本领的地位比任今天,本领的地位比任何时代都高,本领恐慌比何时代都高,本领恐慌比任何时代都更加可怕。任何时代都更加可怕。

17

思考:水桶的盛水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18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作为生命个体,我们不能只关注生命的长度,更要关注生命的厚度。读书,不仅仅是求知,更重要的是求“道”,追求人格的成长、精神的丰富、文化的积淀。

文不在兹乎文不在兹乎 ??

19

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

20

老子说:“轻则失根 ,躁则失君。”

人一旦浮躁之后,就很难有定心。惟有读书可以让你疏离浮躁,拥有一种古典心情,驶入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使自己登上 “会当凌绝顶”的境地。

2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论语 · 学而》

注:经常学习,不就高兴了吗?

22

““ 学”与“习”的象形字学”与“习”的象形字

23

习 注:一只白羽毛的鸟儿(雏鸟)。雏鸟天生爱学习,一生下来就扑腾翅膀。(鸟儿振翅试飞)

24

学:造字法学:造字法 ---- 形声形声

( 形声。本作“壆” , 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 , 加“子”为义符。子 , 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 :学习 )

学 ,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 学 , 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

大传》 学者 ,学其所不能学也。 《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刘开《问说》

( 会意。从羽 。从羽 ,与鸟飞有关。本义 :小鸟反复地试飞。引申为反覆练习 ,钻研。 )

习 ,数飞也。《说文》 鹰乃学习。《礼记 · 月

令》 习习笼中鸟 ,举翮触四

隅。晋·左思《咏史》

习:造字法 -- 会意

25

   天生学习   自己学习   反复学习

学习的含义--

26

伯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

学习就是唤醒潜能 !

27

一种姿态一种品味一种幸福的折磨一种痛苦的享受

与读共舞 与读共舞

28

书 书

书是什么?书是什么?

29

““ 书犹药也,可以医愚”书犹药也,可以医愚” ““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30

2005 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统计数据

俄国 中国 韩国 日本

犹太人

美国

每 20 人便拥有《普希金全集

》0.7册

11 册 40册

75 册 60 册

31

倡导学习化生存方式——倡导学习化生存方式——书香人生书香人生

““ 化”的解释:化”的解释: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现代汉语词典》)

所谓“化”者:所谓“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

学习化生存:学习化生存:不仅要学习,而且要使学习完完全全地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融入人生的每时每地,成为“全时空学习”,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生存学习化。

32

   一个开放的心态,一种认识的需要,一种对发展的追求,这三者的结合,生活就会变成学习。这样的人生才是学习的人生,学习的人生也是发展的人生、创造的人生。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

33

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

34

读什么书?

35

读经典 “ 读一年古文就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水平;读两年古文就相当于大学的水平;读三年古文就相当于大学中文系的阅读水平。”

——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

36

书怎么读?

37

基本理论----笃学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急需知识----先学

38

佛教中对人生三重境界概括佛教中对人生三重境界概括看 山 是 山,看 水 是 水(针对小孩子)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针对中年人)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针对老年人)  

39

“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的‘蓦然回首’”(伯拉图)

当我们能以古典的心情对待学习时,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朗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加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善的生活。

40

书什么时候读?

41

做个实验做个实验

盛满水的杯子里还能装下多少颗图钉?

42

订一个计划,就是每天 15分钟,长期坚持,一年,两年,三年乃至五年,你就会发现,每天的 15分钟让你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起来、高雅起来、深刻起来,变化不知不觉就会发生。

士大夫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黄庭坚)

43

请记住马丁·哈伯曼(martin haberman)的话

学习是美妙的,它自然而然。 就如我们吃饭、睡觉、呼吸一样, 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让我们感到愉悦。

44

多读几本好书吧多读几本好书吧

书香人生 书香人生

45

四个阶段

少年好学 中年苦学 盛年博学 老年通学

四种境界

欣然境界 愤然境界 敬然境界 陶然境界

四点经验

贵恒久 贵思悟 贵知行 贵著述

46

第三章 关于“学习”

47

你不可能放慢变革的步伐你无处躲藏

没有任何产业和个人可以免于影响

48

英特尔名言: “ 你永远不能休息,否

则你将永远休息。”

49

现代知识人的四个特征现代知识人的四个特征

科技脑 (逻辑性、实证研究、有目标的全力以赴) 人文心 (以人为本的思维,追求公正、诚信、社会责任、 大爱 ----- 与陌生人、自然环境、其他团体取和 谐) 中国情 (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尊敬和温情) 世界观 (全球思维、外语能力)

50

2121世纪文盲的标志世纪文盲的标志

1980年代的文盲的标志是不识字; 1990年代的文盲的标志是不会用电脑; 进入21世纪,文盲的标志则是不会再学习。

学习是进入 21世纪的“门票”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埃德加·沙因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

51

“ 学习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方式、用最少投入获得最多的有用的知识和能力的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9年

52

学习的本义学习的本义

学习是无所不在的;学习的最佳场所不是课堂;学习的目的是变革思维产生新行为;学习是互动的开放系统;共享的知识才是力量;学习是快乐的活动;习比学更重要。

53

学习的内涵learn to know 学会认知learn to do 学会做事learn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同生活learn to be 学会生存

学习的内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学习的法则混沌法则建构法则互联法则管理法则

学习的工具工具的社会性变迁BLOGWIKIUU

内涵

工具法则

内容

54

1.1. 学习的内涵学习的内涵

learn to know 学会认知 learn to do 学会做事 learn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同生活 learn to be 学会生存

55

2.2. 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

•匈牙利哲学家迈克尔 .波拉尼于 20 世纪 50年代首先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阐述。

•日本管理学家野中郁次朗受其启发,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理论:

迈克尔.

波拉尼/

野中郁次朗

56

3.3. 学习的法则学习的法则

混沌法则 建构法则 互联法则 管理法则

学习技术研究专家毛向辉先生于 2003年 9、 10、 11 月在《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上连续撰文《学习的混沌法则》《学习的建构法则》《学习的互联法则》,为我们从复杂的大社会系统中、从学习与工作与生活越来越趋向融合的过程中、从隐性知识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中、从社会的技术化软件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来考察如何学习提供了指导的原则。另外随着人们对学会学习的关注,学习过程的管理也愈显其重要。

57

4.4. 学习工具的社会性变迁学习工具的社会性变迁

Identity 身份 Portfolio 档案 Commnication 交流 Social Network 社会关系

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弱链接”,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8

修炼篇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59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知识经济时代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已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因此,研究企业组织如何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延长组织寿命,成为世界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60

圣吉在对企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圣吉在对企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

  “在许多团体中 ,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 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 62”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组织的智障妨碍了组织的学习与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侵蚀,甚至吞没了”。如何使这些组织变成学习型组织 ,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圣吉认为,必须进行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

61

组织智障,是指组织或团体在学习和思维方面存在的障碍。

这种障碍最明显地表现:组织缺乏一种系统思考的能力。

彼得·圣吉博士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组织。在他近十年里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的研究和培训,并将一些新的创造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进而发展出一套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很强的企业管理方法,最终于在 1990 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这标志着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正式诞生。

62

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彼得·圣吉关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巨著《第五项修练》一书开始传入我国,该书推介一种最成功的企业组织模式 -- 学习型组织 -- 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新未来的组织。 

事实上,早在 20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企业界和管理思想界,推广和研究学习型组织的热潮已汹涌澎湃、风靡全球。美国的杜邦、英特尔、苹果电脑、联邦快递,加拿大的皇家石油、汉诺威保险公司等世界一流企业,纷纷对外宣布,立志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据有关部门的初步统计,美国排名前 25家的企业中,已有 20家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 100家的企业中,已有 40%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模式进行彻底改造。著名的微软公司,可以说已经成为时代的标志,微软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这个公司倾心创建学习型组织。

63

彼得·圣吉在全面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行规律后认为:学习型组织是 21 世纪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世界企业界学会对学习型组织理论高度重视,于 1992 年授予彼得·圣吉最高荣誉 -——“ 开拓者奖”。日本管理学教授野原深刻地总结了其中的原因:“一个惟一能肯定的东西,就是在什么都无法肯定的经济世界中,保持竞争优势的惟一源泉是知识。”

有的学者称学习型组织是“ 21 世纪的金矿”,有的学者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未来企业的应变之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64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 、 1990彼得 . 圣吉提出 SENGE模型;2、 1991 年 4月,美国政府提出学习型社会;3、 2001 年,中国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江泽民( 2001 年 5月,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企业范围:微软、 IBM、 HP、施贵宝、宝钢、 上海通用……

65

二、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二、学习型组织的定义

“ 就是能够不断地提高和扩展其集体的意识和能力的团体或组织——是能够产生出更好结果的人的组合”。

“A group or organization that is continuously enhancing and expanding its collective awareness and capabilities groups of people that can create better results.”

66

   这个概念中的三个基本含义:  

* 是学习力很强的组织

* 是创新能力很强的组织

* 是员工能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

——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67

三、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学习型组织的理解误区--和培训无关

⁃ 是学习力很强的组织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 是创新能力很强的组织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 是员工能活出生命意义的组织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

68

(一)学习型组织是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

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个“底”是什么? 什么是人才? 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只要一毕业,在校四年所

学的知识50%已经老化。 您过去是人才,怎么保证今天还是人才?

人才的竞争 学习力的竞争

69

学习商(学习商( LQLQ )——学习力)——学习力的的修炼修炼 学习的本质在于提升学习力。学习力是学习的总量、质量

、流量和增量的综合效应。

学习的总量表现为学习内容来源的宽广程度,也体现为组织和个人的开放程度。

学习的质量表现出学习者的综合能力素质以及学习的效率、品质;

学习的流量表述学习的速度和载体的流通效率;

学习的增量表现为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和对未来的价值。

70

学习力〉学历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写了《让学历见鬼去吧》一书。盛田昭夫所选择的接班人大贺则尾只有高中

学历。

“成年人逐渐被时代淘汰的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

——罗曼·罗兰

学习力——优秀与平庸的分水岭

71

(二)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学习能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有人问《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究竟什么叫学习型组织?

他说:如果用两个字回答那就是“创造”;如果用四个字回答那就是“持续创造”。

学习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创造赢得未来的能力。

我们要什么样的学习?——我们要什么样的学习?——创新创新!!

72

(三)学习型组织是能让组织成员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

自我价值

尊敬

社交(归属感)

安全

生理需求(温饱)

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

73

理解学习的误区:吸收知识、获得信息

“ 学习”的真谛:通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与它的关系,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心手相连,共创未来

“ 学习”的真谛

74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理由建设学习型组织的理由

知识的重要性与快速更新;变化中的工作性质;个人的学习天性和

对学习的渴望;全球经济一体化所

带来的竞争挑战;企业面临日益剧烈、

飘摇不定的变化;合作与竞争。

组织学习特别重要

学习是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

组织学习为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组织学习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理由

75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最前沿的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可以推广到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组 织和每一个个体,大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小 到每个家庭、每个人。所以它是一个宏观的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认识论层次的管理理念, 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管理的最高境界: 无为而治——没有管理的管理。

76

四 组织的学习智障四 组织的学习智障

学习智障

局限思考

归罪于外

专注于个别事件

缺乏主动积极的整体思考

温水煮青蛙效应

从经验学习的错觉

集体性的管理迷思

······

77

(一)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二)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

(三)善于不断学习

(四)“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五)自主管理

(六)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七)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八)领导者的新角色

五、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78

(一)原则(一)原则

让学习成为战略抉择 克服学习的障碍 创造促进建设性学习的“通道” 明确学习是“人员问题”还是“经营问题” 接受学习本身就是能力这一事实

六、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79

尽管学习型组织的前景十分迷人,但建立学习型组织并非易事,圣吉指出必须进行以下五项修炼: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Team Learning)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Systems Thinking)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80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何为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

自我超越修炼由个人愿景、目前真实的情况、创造性张力和情绪张力这四部分组成。

81

自我超越是一项关注个人成长的修炼。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能够认知其自身真正的愿望,并为实现此愿望不断扩展其能力。

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植基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创造性张力 二者的差距所形成的张力。自我超越的精髓是学习如何在生涯中产生和延续创造性张力。

自我超越和超越自我

82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什么是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的,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图像、印象等。

83

《凡事感激》《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态;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都会了你应该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84

“心智模式”: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

特点a) 根深蒂固,深植于人们的心中b)多数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c) “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必有欠缺之处

怎样改善组织的心智模式 情境企画 去除组织阶层的病根 行动中的反思 实际贡献、开放、分权

85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指一个组织中各个成

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在一个

团体内整合。

共同愿景,涉及发掘共有“未来

景色”的技术,它帮助组织培养

其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

86

愿景(愿景( SHARED VISIONSHARED VISION))

愿景VISION:追寻什么? 使命MISION:为什么追寻? 价值观VALUE:如何追寻?

87

高于现实高于现实 深入在内心梦徊牵绕深入在内心梦徊牵绕 可以描绘图象清晰可以描绘图象清晰 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能激发起组能激发起组

织中成员的创造冲动,能使人一织中成员的创造冲动,能使人一想到她就充满激情想到她就充满激情

88

共同愿景:组织中全体成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是能成为员工心中愿望的远景。是个人、团队、组织学习和行动的坐标。

意义:对学习型组织至关重要,为学习聚集、提供能量。只有当人们致力于实现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的愿景时,才会产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

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 鼓励个人愿景

塑造整体图象(如全息图片)

不是单一问题的解答

我愿中有你·你愿中有我

89

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

什么是团队智商? 什么是团队智障?深度汇谈的技巧

90

团队学习的智障

为了保护自己——不提没把握的问题 为了维护团结——不提分歧性的问题 为了不使人难堪——不提质疑性的问题 为了使大家接受——只作折衷性的结论

团队学习的关键 :深度汇谈 理念的悬挂问题的悬挂 经验的悬挂

91

克服团队学习的障碍——克服团队学习的障碍——深度汇深度汇谈谈 邀请

建设性聆听 自我观察 悬挂假设 视歧见为机会

深度汇谈的基本要素

92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 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 组织活动和人类的其它活动一样,也是一个系统,也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为的牵连,彼此影响着。因此,必须进行系统思考的修炼。

系 统 思 考是 对影响系统行为的力量和相互关系进行思考的方式,也是用以描述和理解这种力量和关系的语言。这一项修炼让我们知道如何更有效地改变系统,如何行动才能和自然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保持一致。

93

彼得彼得 ..圣吉说:把系统思考叫作第五项修炼,圣吉说:把系统思考叫作第五项修炼,因为它是这本书中五项修炼概念的基石。所有的修因为它是这本书中五项修炼概念的基石。所有的修炼都关系着心灵上的转换。炼都关系着心灵上的转换。 如果没有系统思考,各项学习修炼到了实践阶如果没有系统思考,各项学习修炼到了实践阶段,就失去了整合的诱因与方法。段,就失去了整合的诱因与方法。

从看部分转为看整体系统把握企业的整体发展

从把人们看作无助的反映者,转为把他们看作改变现实的主动参与者。

从对现况只作反应,转为创造未来,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

94

改 变改 变心 智心 智

模 式模 式

团 队团 队学 习学 习

五项修炼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关系五项修炼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关系

系统思考系统思考EngineEngine

自我

超越

共共同同

愿愿景景

基础

向上张力

自我

超越

95

七、创建学习型组织八步骤七、创建学习型组织八步骤1、明确组织目标愿景2、价值观宣导3、搭建工作平台4、制定工作计划5、创造条件,促进员工成长6、信息共享、团队协作7、不断地总结积累8、持续改进,持续进步

96

具体而言需要解决如下具体而言需要解决如下 1212个问题:个问题:(1)如何才能让人们更热爱学习,如何让人们自觉挤时间学

习?即如何提高人们的学习动力?(2)如何让人们有效地学习,从实践中有效学习?尤其是从错误中学习?如何让人们学会学习,提升其学习能力?

(3)组织如何为人们的学习提供条件?(4)组织如何激发人们相互分享经验和知识的热情?组织需

要营造怎样的氛围、建立怎样的机制来保证人们愿意并敢于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思想,尤其是失败的教训和相异的见解?

(5)组织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个人和团队更善于相互沟通、更有效地进行团队学习?

八、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历程八、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历程

97

(6)如何让学习与绩效提升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如何让学习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7)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组织学习,管理者需要做怎样的变革?管理者需要学习什么?改善什么?

(8)为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需怎样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自我修炼?

(9)如何实现“无边界学习”?即怎样打破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疆界,让知识在整个组织迅速传递和流动?

(10)怎样让组织学习成为组织战略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部分?

98

(11)怎样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以便管理知识?(12)如何将组织内部的学习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如供应商、顾客等联系起来?如何将学习引向更大空间,实现联盟学习、社会学习?

当一个组织开始就上述那些问题投入人、财、物展开自觉行动时,这个组织就开始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历程。

“ 组织学习鱼”模式是邱昭良在 1998年提出来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系统化、生态化的方法,得到了国内外相

关专家的肯定,也有一些企业按照这一框架进创建学习型组织。这一模式把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分为四个部分:观念、组织学习机制、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以及行动。

“鱼头”是观念,“鱼身”是组织学习机制,“鱼鳍鱼鳞”是组织学习促进与保障机制,“鱼尾”是行动。另外,鱼所处的“水”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组织学习离不开企业外部环境。这个鱼型结构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必须具备以上五个方面的条件,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会导致组织学习的失败。

100

待续——待续——创新篇:学习与创新的技巧与艺术创新篇:学习与创新的技巧与艺术

提升篇:学习力提升的七个高效能习惯提升篇:学习力提升的七个高效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