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西山有杨梅epaper.file.routeryun.com/dtrb/other/57715a3faf574.pdf · 多译作《金蔷薇》。蔷薇花没有月季美,但和玫瑰一样,是一个能带给人更多文化想象的名字。《本草纲目》称蔷薇为墙蘼,并解释说是因她的枝

Transcript
Page 1: 西山有杨梅epaper.file.routeryun.com/dtrb/other/57715a3faf574.pdf · 多译作《金蔷薇》。蔷薇花没有月季美,但和玫瑰一样,是一个能带给人更多文化想象的名字。《本草纲目》称蔷薇为墙蘼,并解释说是因她的枝

■责任编辑 :余 玲 电话 :85222316 ■版式设计:陶 扬

E-mail:[email protected] 8 版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西山是太湖里的一个大岛,可能是最大的岛吧,因为它一望无边。所以你走在西山的土地上,看着那些寻常的民宅、酒店、医院、学校……你会觉得它与陆地无异。只有串联着座座岛屿的太湖大桥,才让我们知道自己已深入到太湖腹地。车急速地行驶,霎那间就把掠过眼前的小岛抛在后面,而最终敞开胸襟迎接我们的,就是给予我们宾至如归感觉的西山岛。

对西山的感情由来已久,是因为那里有我们的自己人。记得 2002 年秋天,我们在东山太湖边吃船菜。饭菜很好吃,活鱼鲜虾的;餐船也新奇,由废弃的水泥船改建而成。从船舱探出头去,太湖水清,成群的小鱼儿在船帮下自由划动、旋转;还有虾,张牙舞爪的,在湖水里游弋。远处,漂浮着大片大片的水葫芦。我说,这地方真好。先生说,对面西山也好。吃完饭,我带你到西山认识一个人。

饭后,我们乘坐汽艇横穿太湖,往西山去。快要靠岸时,见一人大步流星向我们走来,笑吟吟的。我就这样认识了热情、纯朴、敦厚、儒雅的培德君。

朋友培德君是西山中心小学的校长,土生土长

的西山人。因为热爱,他放弃城市扎根西山;因为热爱,他著书若干宣传西山。他是推介和阐述西山人文历史的权威性人物。据说凡有重要客人来西山,镇领导总会想到他,请他出面说西山。对西山而言,培德君是一个“西山通”,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西山“活字典”。培德君为文不蔓不枝,清馨可人,我们是读着他的书才渐渐走近西山,热爱西山的。

有一年我们又去西山,无意间撞上了杨梅收获的好时节。培德君将西山最好的乌梅拿来我们品尝,不曾想这一品尝,让我与西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乌梅深得西山地脉、水气、阳光的颐养,姹紫嫣红,味美多汁,教人如饮甘露。我常常躲进宾馆,吃得杯盘狼藉、斯文扫地。又常在冬天就开始怀想夏日,怀想西山那片让我生出贪婪之心的杨梅林。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杨梅成熟的季节。每当这个时候,培德君就会发来我切切期盼的短信:杨梅已熟,敬请光临。一时间,心花怒放,我们就像蝗虫一样速速赶往西山。

有一回突发奇想,想自己上山,亲手摘杨梅来吃,培德君就陪我们去了。杨梅山不高,但林子密,闷热,不透气。我们好不容易来到果农承包的那片

林子,汗已湿透了衣衫。头天夜里的一场雨,打落了熟透的果子,看这滚落一地的杨梅,真是可惜了。果农的生活就是这样,辛辛苦苦了一年,到头来还是“望天收”——全看老天的面孔。低处的杨梅已经采完,果农将一架竹梯绑在树干上,然后攀爬到高处,一颗颗采摘,又一颗颗将它们放进背篓。阳光太烈,将果农的脸和手臂晒得通红。采完这一片,还得下来将竹梯调向重新捆绑,然后再上去采那一片。很是不易。我仅仅立在地上望,就觉得脖颈酸胀,眼睛发涩,还招了蚊虫咬,奇痒难耐。身在杨梅山,我却完全没有了吃的心情。

再吃杨梅,已是另一番心境。我不敢糟蹋,不敢浪费,不小心滚落的一颗也要用水洗洗吃掉,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

如今,每年六七月的西山之旅,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一次次地叨扰西山,一次次地叨扰培德君,虽内心不安却欲罢不能。并且今天我还要以一个慷慨的告密者的身份知会远方的客人——西山有杨梅——这里面有我对西山杨梅亲切的喜爱。

西 山 有 杨 梅梁 萍

美丽斑斓的五月,河畔开满了淡雅的蔷薇。她没有杜鹃云蒸霞蔚般的灿烂,却以她淡淡的幽香,在款款的清风中,吐露着浪漫的纯情。

一丛蔷薇即是一片花团锦簇的花墙。枝干附着叶子伸展着、相拥着,一簇、又一簇自成一体,花虽不大,却铺天盖地开着,与枝干、绿叶和谐地交织着,似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淡粉或雪白的花瓣中,一圈黄色花蕊,像个耀眼的小太阳,格外醒目。点点蔷薇隐藏枝叶间,似一叶叶花舟在绿色的海洋中漂浮,隐隐约约,黏着纯纯的古意,令人遐想无限。那若有若无的芬芳在空气里弥散,沁人心脾。

每年的五月,我总情不自禁,久久驻足河畔,凝视这淡淡却摄人心魄的美,心里涌满了感动。特别是在河畔静谧听风声,看完红花看白花。杜鹃花太艳丽,看多了有点视觉疲劳,而含蓄淡雅的蔷薇,在这个季节,却是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她似一个端庄的女子,自有一副矜持的风骨,不会轻易让人接近。欣赏她,你要在保持距离中靠近,又要在靠近中保持距离,正所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她的身上有好多刺呢。

蔷薇枝条虽然有刺,但自古就有小孩们采食蔷薇嫩芽的习俗。更奇妙的是,蔷薇花上的露水,也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蔷薇露。李时珍说它“香馥异常”;俄国作家有本名著英文名是《Golden Rose》,中译本版本很多,多译作《金蔷薇》。蔷薇花没有月季美,但和玫瑰一样,是一个能带给人更多文化想象的名字。

《本草纲目》称蔷薇为墙蘼,并解释说是因她的枝条可以援墙而上才得此名。可知古代庭院,墙边常有蔷薇花开,也真有花墙。读东坡的《蝶恋花》,每每读到这几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我总不禁掩卷悄笑,我的想象中,东坡词中的那道墙就应该是缀满蔷薇的一道花墙,极具美感。“花不可以无蝶”,蔷薇的幽香引得彩蝶纷飞,这美好的一切让人诗情萦绕,情愫翩翩。蔷薇花墙的里面,一个美丽的少女在荡秋千,一面荡一面在笑。大概是东坡听到笑声那么美好,于是踮起脚尖,隔着蔷薇花墙,想看女孩多美丽。可是女孩大概看到他在偷看,所以跑掉了,慢慢笑声越来越远,然后就听不到了。大概在东坡自我解嘲时,蔷薇看着大才子的自我调侃,一面在风中忍俊不禁,一面又善解人意,暗香浮动吧?

淡雅含蓄的蔷薇,迎风摇曳,尽吐馥香。她的名字来自一个美丽的民间故事。

相传古时在浙江天目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姑娘名叫蔷薇,美丽善良。邻居青年阿康,厚道勤劳,日久天长,两人互相爱慕,私订了终身。

有一天皇帝下旨,选美女进宫,蔷薇被选中。姑娘闻讯,当即昏厥。好心的乡亲们暗中告诉蔷薇,躲进深山,如官府要人,就说患急病死了。谁知此事走漏了风声,被贪财的人向官府告了密。阿康和蔷薇火速进山,奋力逃奔。但步行怎逃得过骑马的追兵。耳闻马蹄声已近,为了不连累阿康,蔷薇毅然跳下了万丈山崖。阿康悲痛万分,亦随着跳下。后来阿康和蔷薇被合葬于天目山下。不久,那座新坟上就长出一朵美丽的花,花茎上长着许多刺。人们都说这花是蔷薇姑娘所变,花刺乃阿康为保护蔷薇而生,故取名“蔷薇”。

美丽的传说赋予蔷薇神秘动人的色彩,我更喜蔷薇的可爱了。蔷薇,多么雅致幽香的花!她是那么淡雅和内敛。自从邂逅她的暗香,我就再也无法忘怀。清晨或午后,我在河畔流连,总是情不自禁移步,走近她的身旁,静静凝视。凝望她淡淡的美,感受她矜持的雅,她总是启迪我一些无言的真理……何为女人的美?美有千千种种,可我却偏爱蔷薇这淡雅矜持的美。有人说,大部分的女人,一是伤于在自营的细碎情感里嘘叹;一是伤于在庸常的粗糙里硬化。只有极少数女人找到其中的秘密通道:柔而不弱,如修竹的潇潇;媚而不妖,如八月的金桂,越远越馥,渺然无寻;也如荷,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也。而眼前这雅致的蔷薇花,不正是集以上品质于一身吗?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虫而为蝶。”那么,如若可以,我多么期盼,我愿在花为蔷薇。

今生,做一个女子,幸也,做一个雅如蔷薇的女子,生香,亦幸也。

女子,当雅如蔷薇花

仇丽萍

芒种节气已至芒种,麦子开镰。弹指间,离

开农村40多年了,然稼穑农事仍系于心。想如今,年轻一代有多少人关心麦种麦收?

跳离“农”门时虽长,仍念芒种麦登场。试问城中“新一代”,谁记麦芒短与长?!

农忙乡村五月,麦浪金黄,收菜籽、割麦、

栽秧……农人们起早带晚赶农时,争分夺秒收种管,真是忙得连轴转啊!

农家五月人倍忙,刈麦锄禾赶插秧。都道季节不饶人,布谷声声唱斜阳。

甘港“老家”近年来,甘港已成乡村旅游景点。多

少城里人来此休闲游,看看“小洋房”,参观村史馆,赏乡村味,享农家乐,流连忘返。

树掩别墅鸟啁啾,风车小桥画中游。乡土味道美舌尖,甘港“老家”留乡愁。

乡村感怀(三首)武仲平

大河滚滚兮,润养两岸;长天邈邈兮,护佑一方。炎黄之宗,繁衍万代;母亲之仪,屹立千秋。

天下母亲,育儿万辛。风轻轻兮云悠悠,生命坠地,从此喜悦在心头;路迢迢兮水淼淼,钟爱萌生,自是骨肉不分离。人间之痛,忍受千回;天上之苦,饱尝百遍。蹒跚学步,低身抱,温暖而为之醉;咿呀学语,仰首教,幸福而为之转。披星月,携儿徘徊乎地垄,采摘豆荚晚风耳畔吹;晒日光,背儿踌躇乎河滨,栽插秧苗汗水额前流。跌倒而惊吓,扑身拽手;嚎啕而高烧,焚香喊魂。星辰寥落兮,灶台后脸庞一暗一红;曙色朦胧,菜园边腰板一弯一直。蒲叶扇也,驱蚊以纳凉;铜水壶也,捂手以暖足。儿之身高,烙印于粗糙茧掌;儿之体重,铭刻于重叠眉梢。夜阑替儿掖一掖被角,似怜似惜;天明为儿正一正衣冠,如痴如醉。一轮新月,母之黛眉;一脊青峦,母之鼻翼。嗟乎,卑微之农妇,孤独黄昏兮白了鬓发;高贵之母爱,寂寞晨曦兮衰了红颜。秋风起,雁儿往南飞;春雨来,柳儿吐新绿。酸甜苦辣深,辛苦起一经;春夏秋冬短,劳碌大半生。雨润雨泽,痴心不改,肌骨之渗侵;浪奔浪跃,育儿无悔,霄壤之震撼。

天下母亲,望儿远行。天高鸟飞,树壮自直;海阔

鱼跃,儿大当强。希图功名兮,作别家园,孜孜之寻求;谋求利禄兮,奔走他乡,默默之承受。筋骨刚立,振翅远飞;槐花方落,摇枝不栖。昨夜雨疏风骤,呓语依稀,侧耳寻听儿郎寤寝之鼾声;今宵月华霜重,幽思渺茫,凝眸期盼游子离家之身影。眷眷床边手中线,依暮色灯寒;拳拳征途身上衣,拥清晨风暖。举头海浪来,日坠桑榆,慈母倚门;抬足风霜去,月升东隅,游子行难。日之出,扶送一路;花之损,坐殇一晚。丝丝依恋,浓之化不开;款款叮嘱,深之抹不去。门前柳拉手,茕茕儿郎在身后;屋后月抚头,滴滴乡愁杯中酒。嗟乎,一畦菽麦半畦瓜,前后村落皆故乡;一城山水半城园,出入人物俱风流。

天下母亲,思儿心切。夜深人静,思而难寝;山高

水长,念而无语。炎夏褥暑,荒路忧饥;初春料峭,残夜愁凉。千里问平安,惦念遥寄;昊天嘱健康,祈祷敬奉。奔求他乡,牵肠挂肚,想儿流浪回首;荣回故里,煮茶暖床,笑儿团聚安营。嗟乎,其念巍巍,厚重如山之峻岭耸立,拒辞藻包装;其情泱泱,温存似水之碧波荡漾,无胭脂粉饰。君不见挽湿衣袖,摧肝断肠掩门啼;君不见卧伏床笫,朝思暮想食无味?漫雪飘,白发愁看,家信墨痕新;野犬吠,苍颜惊觉,电话问候暖。绕海角漂泊,安知母之白昼叨念多与少;踱庭院煎熬,谁晓母之黑夜叹息轻与重?

天下母亲,爱儿无私。浩浩之日月,光辉耀洒;沉沉之大地,芳香飘溢。暴雨东边落,享肩头嬉戏之乐;烈风西面呼,得膝下缠绕之欢。春去秋临,培龙育凤

泪痕在;寒来暑往,最是孟郊诗句美。冰冻三尺,添衣御寒之叮咛;酷热千里,赴水蹈荫之嘱咐。脆弱之时,赠与慰藉;沮丧之际,馈送希冀。关爱染岁月,助儿跋涉山水;勉励入阴晴,伴儿信步人生。由是也,惊涛澎湃,兴万丈狂澜,心潮逐浪;江流宛转,结九曲连环,气定神闲。嗟乎,吾来自何方,漫天感恩意飞翔;吾情归何处,一抹衰草心长吟。怅望苍穹兮,母之慈祥如佛;凝视坤地兮,母之沧桑如花。此爱何其长,陆海难量,丈量也、心碎;此爱何其大,天地不测,探测也、心疼。嗟乎,寸草绵绵,江河诉之而滔滔;春晖煦煦,海天望之而莽莽。

轸念万重,长夜亦短;回忆千堆,朔天亦暖。移步后山,花树生墓冢,悲断山崖;漫走故园,哀惊鹧鸪,光阴剪烟霞。梦破五更兮,崇山吻日亲在天边;功齐中日兮,逆儿偎母近在目前。痛哉母亲,慈颜仙逝,兰摧玉折;惜哉母亲,风木枯存,花落水咽。细语柔言情若在,竹林谁相赏;凄风苦雨恨绵长,庭阶吾独怆。呜乎,绞尽脑汁,不知起承与转合,古今悼词焉能皆无力;搜索枯肠,不谙描写同抒情,中外祭文何以总苍白!

母 亲 赋高桂荇

傍晚,静坐窗下,仰望余霞散去的天空,云淡风轻,清风走过,阵阵茉莉花香漫,树叶沙沙响。

想象着小池边,此刻应是蝉鸣蛙鼓,莺歌燕舞,虫儿松土吧。回忆一段往事,思绪缠绵在远方。

其实,我只是一个爱幻想的人。窗外的世界多么风光明媚,我还是那个我,静静醉卧寒床,在小小的空间里,一部手机,两只手,编排一行行文字,填一些平仄诗词,写一些断章残句,痛并快乐着。

看着斑驳的旧墙,多像我呀:一层层蜕变脱落,空气里迷漫着淡淡的忧伤,说不出的凄楚。我不哭,只会忍,任它痛呗,谁怕谁呀。只是偶尔跟另一个我倾诉,知道不?那也是自我安慰,自我妥协!

我能干点啥呢?我啥也干不了,只能在大脑还可思维时,我思我写,我写我歌,折腾着,煎熬着,快乐着。

于是,夏的浪漫也让我联想翩翩,我静立窗前,听风吟风舞,看云卷云舒,揽潮来潮去,醉心语心诉。浪漫的夏,是雨的多情,是风的柔情,是浮萍曳翠,小荷尖尖,碧水逐流云,遍野香盈盈。而

我黯然伤怀于笔端,怎去写这,美如仙境的画面?我独爱文字之秀丽,格律雅韵。虽然生命垂

危,可使我精神富有。让我陶冶情操,忘了伤悲。人生如诗,人生如歌,只要活着,依然可微笑如花,开出幸福的花朵,活出自己的优雅,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品位。

有一种思念,能读懂夜的温柔;有一种等待,能跨越千年的荒洲;有一种缘,可寻、可待、可喜、忘我忧;有一种相思,可梦、可忆、可守、不可求。

若没有文字的陪伴,若没有爱的陪伴,若没有情的陪伴,我也许早已随着云烟飘散。

遇见,让如诗如画的流年,有了隽永的味道,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雨会记得一片绿叶的清新,这世上,总有些东西,愈久沉香,恒久弥漫。

而如今,我依旧在红尘静处,吟风咏月,在小小空间缠绵悱恻。我唯有怀想、感伤,与生命同在,与爱同在。

谢谢您,感恩一路同行。温暖了我的孤独,让我足以远远地、静静地在原地微笑。

夏 之 恋 歌冷月红梅

蜕变

胡金波